佛学问答(第二辑)

 

如本法师著

 

1.在家菩萨戒与出家菩萨戒,所修证的果位,有何不同?

2.如何是“归依在三宝,实践在三宝,成就在三宝”?

3.何谓“三净肉”?何谓“五净肉”?

4.在家三宝弟子,如何护持三宝?

5.什么是菩提心,如何发菩提心?

6.如何破“我执”?

7.大乘佛法有那三大思想体系,立论如何?有何差别?

8.男众与女众在修持上,证果上有何差别?

9.明心未必见性,见性必得明心,这句话是否正确?

10.六道中,佛法以何道为主?其余能否往生极乐世界?

11.要消业障,要从那方面入手,才能达到真正的消业障?

12.禅宗常提到破三关,何谓“破三关”?

13.“闭关”的实际意义何在?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闭关?

14.身为佛教徒,对祸福吉凶,要抱著何种心态来正见它……

15.众生会因妄想而起心动念,请问佛还会起心动念吗?

16.请问佛法和生活之间,是否有关连?如何将佛法应用在生活上?

17.菩萨度化众生,要有那些方便?

18.如何避免火烧功德林?

19.佛教是以“死”为主的宗教,还是以“生”为主的宗教?

20.何谓“三业清净佛出世,三业不净佛灭度?”

21.众生有生有死,有来有去,为何圣者却说无来无去?

22.人从那里来?

23.如何才能达到“实相念佛”?怎样才能见到佛性?

24.何谓“道”?

25.众生业重,如何转业力为愿力?

26.佛法有空门与有门,如何能深入?

27.禅净双修,在佛法上能成立吗?

28.念佛能否往生,品位高下以何为主要支柱?

29.佛教对“正见”的看法如何?

30.请问成佛之后,会变为众生吗?还有因果吗?

31.学佛要出三界,请问如何出三界?佛有出三界吗?

32.凡夫发愿,愿生生世世留于娑婆度众生,是否正确?

33.何谓“念念菩提,步步无生”?

34.小乘佛法与大乘佛法,其差别何在?

35.佛法是因缘法,世间一切法也是因缘法吗?

36.真如与妄想是同时具足,或有先后,请慈悲开示!

37.对别人演说佛法,要具备什么条件?

38.身为佛教徒入三宝殿时,有何礼节?

39.未信佛前所造的罪业,及信佛之后所做的功德能不能相抵?

40.何谓“三业”?何谓“三障”?

41.为什么学佛者要常亲近善知识?善知识要具备什么条件?

42.请问如何修行?

43.何谓“结界”?何谓“结夏”?

44.学佛者发愿有何忌讳?

45.请问四弘誓愿和自性四弘誓愿有何差别?

46.请问戒定慧在因地上和果地上有何差别?

47.请问禅定可分为几种?境界有何差别?

48.请问学佛的过程,解脱的境界可分几种?

49.佛教重因果,大致可分几类因果?

50.请问慈悲与感情有没有一样?

51.请问在平常见到鬼界的众生,是好或不好?

52.要怎样才能摄心念佛?

53.何谓“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见无见是涅槃”?

54.请问一位弘法者,应具备那些条件?

55.佛教对婚姻的看法如何?

56.请问身为学佛的人,怎样才能达到解脱?

57.还没有明心见性的人,心容易染污一切境界,该如何安住?

58.请问听经、念佛都要回向吗?其意义为何?

59.何谓生忍、法忍、无生法忍?

60.学佛贵在精进,请问精进的定义为何?

61.请问真正的禅定是什么?

62.发愿到极乐世界修行,与发愿在娑婆世界修行有何差别?

63.何谓“三德”?

64.何谓“念佛三昧”?

65.请问“三慧”与“三学”其意义为何?

66.佛教常说“随缘”,这是否含有消极的态度?

67.佛教徒和外道同样都在吃素,到底有何差别?

68.请问往生极乐世界,得生三辈九品,须具备修持何法?

69.佛教徒对“三法印”的看法如何?

70.世间的忍辱和出世间的忍辱,有何差别?

71.何谓五衣、七衣、九衣,各代表何义?

72.请问戒律中的“开、遮、持、犯”,其意义何在?

73.何谓“讥嫌戒”?何谓“根本重戒”?

74.请问“供养”的定义为何?

75.何谓“三聚净戒”?其意义为何?

76.何谓“现报”?何谓“花报”?

77.何谓“无缘大慈”?何谓“同体大悲”?

78.请问佛与菩萨有何不同?

79.世人修行何以学道者多,而得道者少?

80.何谓“有佛无佛法住法空”?

81.何谓“独头意识”?何谓“微细念头”?

82.何谓“一切法不空,无道无果”?

83.请何“信佛”与“学佛”有何不同?

84.请问在家居士组成团体共修,如不如法?

85.如何才能看出修行者有没有“道行”?

86.为什么佛教徒对人会说你很有“福报”,而不说你很有“慧报”?

87.学佛有些人思想活泼,有些人思想较呆滞,这两种人要如何排解自己的弊病,……

88.请问每尊佛菩萨示现的形像都不一样,其意义代表著什么?

89.请问“法律”与“戒律”有何差别?

90.佛门有句“清净不用扫,空门不用观”,其意义如何?

91.“般若”是什么意义,分为几种?

92.何谓“十二因缘”?

93.六根清净如何解释?

94.佛门中常见“卍”字,是代表什么意义?

95.什么叫做“八种福田”?

96.何谓“三种慈悲”?

97.佛陀大慈大悲化解古印度不平等的四姓阶级,何谓“四姓阶级”?

98.出家有那些类别?

99.佛门中的“舍利”是如何形成的?

100.何谓“龙华三会”?

 

1.在家菩萨戒与出家菩萨戒,所修证的果位有何不同?

菩萨是梵语,是菩提萨埵(梵语Bodhisattva)的简称。佛是梵语,是佛陀耶(梵语Buddha)的简称。

站在因果的立场而言,菩萨为因,佛为果。佛的果位是菩萨道行者最终目的,究竟的菩萨道,果位是平等的,菩萨道(梵语bodhisattva-carya)是通于出家与在家,所谓佛佛道同,法法平等是也!

若站在戒相立场而言,在家菩萨戒有六重二十八轻戒,出家菩萨戒有十重四十八轻戒,这是佛法给予修行者的一大权宜方便,在家戒质量少,出家戒质量多,因中质量有差别,果位亦有差别,不然就不用分为在家菩萨戒与出家菩萨戒之异矣!

在家菩萨戒仅是出家菩萨戒之部分而已!这是佛法给予在家众行菩萨道的一种方便权宜,是过程而非终极之道。

菩萨戒云:“在家菩萨戒虽少,但不易受持,何以故?在家牵缠多,累赘多,业务繁杂多,是故不易受持;出家菩萨戒多,但牵缠少,不必受家庭种种牵缠,不用经理杂烦琐碎之事,是故圣戒易持。”

2.如何是“归依在三宝,实践在三宝,成就在三宝?”

首先,必须将三宝之义略释一番,而后详尽阐述,请仁者谛听:

佛法僧称之为三宝,何谓佛宝(梵语Buddha)?佛陀耶是印度梵语的翻译,中文为觉者,觉悟人生与宇宙万法,非但自觉,还能觉悟他人,一切觉行圆满,故称之觉者。佛有无量无边,尽虚空、遍法界,不可称计之数,已彻底圆证菩提,永超三界,具足悲智圆满者,故称之为佛。

何谓法宝(梵语Dharma)?达磨由印度梵语所译,中文就是佛所觉悟的真理与觉悟之方法,又称为无比法。

大般若经云:“法由佛说,从佛心生,从佛口生;法者证悟义,法者实相义,法尔如是义,法者解脱义。”

何谓僧宝(梵语Sainklesa)?僧伽耶是梵语,华译为和合众,集受具足戒的比丘,三人或四人以上,方得称僧伽。僧宝割爱辞亲,修习解脱之道,悟证无为法,广度无量众生,故称之为僧宝。

那么,什么叫做“归依在三宝,实践在三宝,成就在三宝”呢?诸位大德们!三宝是世间大明灯,能让我们由世间而出世间,由迷得悟,由苦得乐,由凡入圣,这一连串的功德力,有赖三宝而得度之,譬如渡河需要竹筏而促成;同样的理由,要得度生死,共度觉悟彼岸,亦需三宝庄严以度之。

凡夫(梵语prthag-jana)处于生死大海中,无依无靠,受业力支配,不得自在,如水中之浮萍,随波逐浪,无有定处,甚可悲愍;众生能归依三宝,依三宝而实践,必能共证无上佛道,与诸佛正等无异。

若无缘归依三宝,必将无止尽沉溺三界,永漂六道,招受邪说谬论毒化法身慧命,如是轮回终无止息,受无量痛苦不在言下,如此下去,始终周旋不出生死洪流。

成佛之道云:“归依(梵语sarana)处处求,求之遍十方,究竟归依处,三宝最吉祥。”

3.何谓“三净肉”?何谓“五净肉”?

这是佛门中,为一些无法即时茹素者的一大方便,最终目的还是要全茹素的。

所谓三净肉者,就是三种情况之肉类不得食,何等为三?

一、不自杀:不得亲自杀一切众生(梵语众生bahu-jana),谋得其肉,若得其肉则犯。

二、不教他杀:自己想吃肉,自知不能亲自杀,而教别人杀来给我吃,若得逞则犯。

三、不闻杀:非自己所杀,非教他杀,而亲闻他人宰杀,众生哭叫之声,其肉不得食,若得其肉则犯。

这是所谓三净肉之真义,为了减低犯罪之权巧而为,那么,什么叫做五净肉呢?就是由前面三净肉再加上两种情形,合称为五净肉,何等为二?

一、自死:所谓自死者,就是众生自己命终,非他人打击之死,亦非种种策谋之死,得其肉而食者不犯。

二、残食:所谓残食者,就是众生被弱肉强食,因而剩下之残余之肉,若得其肉可食,食而不犯也!譬如老虎追杀山羊,羊肉吃不完,剩下残肉,得其肉者,食而不犯。

由三净肉加上后两种情况者,称之为五净肉,这是佛教界,为一些要茹素者,一时办不到而开的方便法,减少犯重之嫌,特立所为,最终目的还是要全茹素才对!

4.在家三宝弟子,如何护持三宝?

佛法是觉悟之法,是世间的明灯,是出世之宝筏,不但在家三宝弟子要拥护之,出家佛弟子更应该全力以赴,换句话说:佛法之存亡,兴盛与衰微,是每一位佛弟子的共同责任,佛法出现人间,犹如昙花一现;有缘者即可亲近得到,无缘者,纵使奉献在面前,亦然如隔千里。

在家三宝弟子,若欲护持佛法,应该护持正法,令正法飘扬寰宇,不是正法就不要护持,的确有许多在家三宝弟子,不能分辨正邪,一概无知的盲从与护持到底,壮其外道,如此一来,只有加速佛法的衰灭而已!可不慎之!

三宝(梵语tri-ratna),三宝之存亡兴衰,有赖僧俗二众之支柱。

大般若经云:“三宝不断绝故,如来一切法,亦不断,三宝断绝故,如来一切法,亦断绝。”

是故,护持三宝是佛门四众弟子所应力行之责,佛于经典常呼吁在家弟子,要行四事供养三宝,普让僧宝能安心立命行道,广度众生,何谓四事供养,分别如下:

1.饮食

2.衣服

3.医药

4.卧具

5.什么是菩提心,如何发菩提心?

梵语菩提心(bodhi-citta),菩提译为觉悟之义,菩提心就是觉悟之心,觉悟宇宙万法,而自性解脱自在,发成佛之心,故名发菩提心。众生始终未曾觉悟,不得称为菩提心,唯有声闻(梵语sravaka)、缘觉(梵语pratyeka-buddha-yana)、菩萨(梵语Bodhisattva)、佛(梵语Buddha)等四圣,方得称为菩提心,四圣中以佛的境界最为圆满,菩提心最为究竟;六道众生对三界亦有迷惑,知见不正,不得称之菩提心,不妨称为迷惑之心、染污之心、沉沦生死之心、无常之心、贪嗔痴之心是也。

发菩提心是学佛者必修的课程,只要你想成就佛道,就必须虔诚恳切的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就是发成佛之心,因为菩提心是成佛的原动力,菩提心是因也是果,果由因而成,因是促成果之要素,无因即无果,是故,只要是佛弟子,自古至今,无不发菩提心,何以故?

高僧大德云:“修行不发菩提心,犹如耕田不播种。”

华严经云:“菩提心(梵语bodhi-citta)出生一切诸菩萨行,十方三世诸如来,皆从菩提心而出生故。”

华严经云:“菩提心是善中之王,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故。”

成就诸佛的渊源,就是在菩提心的有无关键,发与不发为分水岭,若发菩提心,因而行菩萨道,即可成就佛道,指望有期;若不发菩提心,欲成就佛道,终无是处。

那么,如何发菩提心呢?略提三点:

1.自己沉沦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周旋不出,因而广受无量苦,今为出离生死,必当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庄严福慧,以期证成佛道,是故,引发菩提心。

2.自己有生死轮回,有无量逼恼,大地一切众生也同样有生死轮回,有无量逼恼,如是对照,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是故,发起菩提心,悲愍一切有情,广行菩萨道。

3.眼见圣教衰微,存心不忍,为振兴佛法,普令圣教共存人间,使众生有缘共沾法雨,是故,发起菩提心,为护法护教故。

6.如何破“我执”?

我执(梵语atma-graha),众生所以会轮回生死,就是有我执,因我执致使不得证菩提,如来一代圣教,无非以无我破我而立论,我执意识坚深,生死就越深,我执一旦净化,生死一齐休,即与涅槃相应。

华严经云:“诸法从本以来,常自寂灭性。”

一语道破诸法实相,诸法实相即是寂灭性,寂灭性即是空性,空性(梵语sunyata)即无我,无我即解脱;众生强烈我执,已经是根深柢固,始终以我为中心,不能达到无我的境界,是故,有生死、有烦恼、有轮回。

无我(梵语anatman)是建立在我之上而说无我,离开我并没有无我,无我从我中解脱而得故,换句话说:我执是生死的根本,要得到解脱也必须从我执之处下功夫,并不是离开我执,另寻一个无我可得,若离开我执,另外有个无我可得,即是魔说。

是故,破我执须从无我的深观中,正见我执是无我的,是寂灭性的,是空性的,是无自性的,我执是不可得的,若如是正见我执,那么,我执亦是无我。

龙树菩萨云:“不依世俗谛,不得第一义;不依第一义,不得解脱。”

7.大乘佛法有那三大思想体系,立论如何?有何差别?

依据佛教(梵语Buddha-sasana)大乘经典有三大思想体系,立论是有差别的,不然何有大乘佛法三大体系之说呢?一代如来圣教不外乎空有二门,自古至今,始终不能超越此二门,此二门演化有大乘三系之说,何等为大乘佛法三大体系?分别如下:

.虚妄唯识系:虚妄唯识系者,不但大谈空性,而且信受一切法空,是指离心的外境是空,如论到不离心的现境,就又不得承认它们是有,如果心也是空无自性的话,那就不能建立一切,过失则非常重大,所以唯识学者尽管不断的说空,但在究竟仍然保留虚妄分别的心识不空,这是唯识学者的立论,所以,依毕竟空(梵语atyanta-sunyata)的圣典而探源,这虚妄唯识系的立论,还是结归有门的。

.真常唯心系:真常唯心系的立论,比虚妄唯识系来得更进一步,不但外境是空无自性,就是虚妄分别心也是空无自性的,不能说它是有;可是妄心是空的,但隐藏在妄心背后的真常心,绝对不可说它亦是空的,因为,真常心从中具有一切真实功德,就是流转还灭亦是依它而建立的,假使真常心也是空无的, 如何能够建立一切,这就是真常唯心的立论,若以毕竟空的圣典来衡量,既然真常净心不空,这真常唯心的系列,亦属有门之系也。

.性空唯名系:性空唯名系者,不但外境是空性,连同心识亦空,不但心识是空,乃至真常唯心亦空,依空建立一切法,所以,唯有胜义空为究竟,而归宗于毕竟空,是为真正空宗,这是性空唯名系之所立论也。

法句经云:“于毕竟空(梵语atyanta-sunyata)中炽然建立,是善知识也。”

大乘佛法三大思想体系,真正开显毕竟空(梵语atyanta-sunyata)义的,唯有性空唯名系的思想理论。虚妄唯识与真常唯心两大系,虽然不断讲空,但以究竟空义衡量,就不能不判它们为有宗了。

8.男众与女众在修持上,证果上有何差别?

立场有差别,业报悬殊,故修持与证果是有差别的,现在分三点以答之:

.以现世而论定修持与证果的话,不很正确,何以故?因为男众或女众累世所修,与今世的修持是有密切的关系,假使同样修持一种法门,男众累世已修持已久,当然女众未曾修持,就不能相提并论,修持与果位就有所悬殊了;同样的理由,假使女众累世已修持已久,男众未曾修持,同样也不能对比了。

.若以心理或生理而论,男众远比女众来得殊胜,以身体结构而言,男众较结实、勇猛,具有威德力;女众较柔弱,威德力不坚定;在心里方面,男众性情比女众来得宽广大量些,女众之心往往较脆弱,变化忽起忽落,不稳定性,在修持上与证果上,如此一来,就差别甚大了。

大爱道比丘尼戒经云:“沙弥具足亦得阿罗汉(梵语arhan)。身中能出水火。以足指按须弥山顶。三千大千国土皆为六反震动。如是女人虽得阿罗汉道。不能摇动一针大如毛发也,何以故?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皆示现大丈夫相,而成就佛道故,不以女人之身成佛也。”

.若男女众同证同等果位,其体用亦然有别,愿力亦有别,神通(梵语rddhi)智慧(梵语jnana)亦有别,毕竟,男女之报有别故,若女众成佛的话,也必须女转男身,因而成就无上佛道呢!如法华经所云:“龙女欲成佛,必将女转男身是也。”

9.明心未必见性,见性必得明心,这句话是否正确?

佛法要义在见性,见性必定有明心,明心未必见性,何以故?心有善恶,善恶有生死、有轮回(梵语samsara),必受善恶之心所支配,这是处于凡夫之心,不能自在故;二乘三乘乃至一乘圣者,皆明此心是生死烦恼之法,不究竟故,因而回光返照,见自本性,永超生死善恶之心。

是故,圣者既能明心又能见性,见性又能明心,了知心性本不二,凡夫但知善恶之心,不能了见自性,舍性逐心,甚可悲哉!因此,无法超越善恶之心,就不得不受善恶之心所驱使,由此可见,佛法呼吁四众弟子要见性,其意义在此。

涅槃经云:“见佛性(梵语boddha-dhatu),不名凡夫;不见佛性,是名凡夫。”

10.六道中,佛法以何道为主?其余能否往生极乐世界?

阿含经云:“佛法以人道(梵语manusya-gati)为得度对象,旁度五道。”如来圣教根本意趣,以人道为得度对象,其余五道是旁度对象,但是,佛法演变越来越脱离轨道,甚至赞扬天道,赞扬鬼道,以天或鬼为殊胜,更严重者,还有专门超度亡灵为主,却疏忽了自己的修行,如此舍本逐末的作为,在末法现象的现阶段,频频而出,这是佛法逐渐走入下坡的危机,是大家有目共睹。

自己不修行,不证道,仅为超度五道的悲愿,这跟原始佛教有些背道而驰。至于其余五道是否能往生极乐世界(梵语Sukhavati),要看五道众生是否具足信愿行的资粮,若欲往生净土,必须要有往生净土的条件,若构成往生的条件,必然往生无疑;若往生条件不足,则往生净土的希望,就如同空中楼阁,水中月哩!

11.佛教要消业障,要从那方面入手,才能达到真正的消业障?

业障(梵语karmavarana),生死轮回的凡夫,大家都有业障,这是不容怀疑的,佛弟子都想消业障,但是要从何处著手呢?

诸位同参们!若欲根本解决业障,必须从心地下功夫,对人生与宇宙的真相,应彻底了知一切实相,使内心不迷惑,不迷惑才至于广造一切业,若无业那来的业障呢?

普贤菩萨行法经云:“若欲忏悔者,端坐思实相(梵语dharmata),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罪业本空,缘起空幻,了不可得;佛弟子不修行则罢,若欲发心修行,不要怕业障现前,此人永远无法入道,心始终不得安宁,不能正见如来正法故。

修行者心里应存著: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若能如此,就是真正的消业障,别无法门,更无捷径可图,佛法不讲断灭的,有因必有果,逃避业障就是逃避因果,自己不敢承认自己所作所为的业果,这不是大丈夫所应有的气概,为智者所怜愍!大圣佛陀成就佛道,也要受因果之报,头痛三天呢!

诸位同参们!佛神通广大,为什么不要逃避业障(头痛三天)呢?因为圣凡不离因果(梵语hetu-phala),离因果无圣凡,是故,佛以如如不动之心,接受因果之报,岂可逃避而不受报呢?

12.教禅宗常提到破三关,何谓“破三关”?

禅宗除了参话头之外,其次是破三关,破三关也是一种参究的方法,也是由参话头的演变所形成的。三关的第一关是破本参;第二关是破重关;第三关是破牢关。

禅宗本来是主张顿悟的,但学人根机有利钝,智慧有深浅,为了适应学人的根性,所以有破三关的办法,除了上上根机之外,一般禅宗行人,都要经过三关的阶段,其中以破本参为最重要。

太虚大师云:“不破本参,则根本谈不上二关,然破本参而不知有重关须破,则易落于天然外道;破重关而不知悟透末后牢关,亦易安于小乘涅槃。所以,必须透过三关,始能真实达到佛的境地。”

现在将教理配合宗门之修法,划出表格,有个渐次可参究,分别如下:

生死烦恼→修三观→破三惑→证三智→成三德→破三关→菩提涅槃

修三观           修空观             修假观              修中观

破三惑           破见思惑           破尘沙惑            破无明惑

证三智           证一切智           证道种智            证一切种智

成三德           成般若德           成解脱德            成法身德

破三关           破本参             重关                牢关

(转凡入圣)       (转圣入凡)         (凡圣不二)

13.“闭关”的实际意义何在?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闭关?

闭关这个名词是禅宗的术语,具备有抖擞精神,保养圣胎(佛性),透悟佛性(梵语buddha-dhatu),成就佛性,圆满佛性之义。

历代禅宗的行者,若无破本参,就不得闭关,破本参就具有明心见性的条件,依此明心见性,方得闭关,因为没有明心见性者,一入关房,不得实际修法,不得其门而入,生死根源不得破,唯有虚度光阴而已!

晚近以来,一些净土宗的行者,乃至一些修行者,动不动就要闭关,似乎以闭关的名誉来衬托自己的声望,甚至带有消极以待而闭关,这些行为是不当的,与原本闭关的含义,大失所违,历代祖师会叫冤枉的。

14.身为佛教徒,对祸福吉凶,要抱著何著心态来正见它?对风水地理,又该存何种态度以待?

身为正信佛教徒,若遭遇到祸福吉凶之际,应以正见以待,了知眼前一切祸福吉凶,乃自己无始劫以来所作所为的果报,现在是果报现前之时,应以因果律给与适当处断,该讨的就让它讨,该剥夺的就让它剥夺,我们生活圈内;点点滴滴皆是因果(梵语hetu-phala)的展现,只是自己迷而不知而已,被讨剩下的,或剥夺剩下的,那就是我该得的福报,内心不得怨天尤人,或不满祸事与凶事,因为这些是自作的业因(梵语karma-hetu),是你所该得的果报,没有理由不接受,若不接受,尽未来际还是跑不掉的,何必当初呢?

地理风水的存在,是众生广造善恶之业,因而感召的依报(环境),佛弟子不要对地理风水太执迷,地理风水若有祸福吉凶,众生自身也必须具有祸福吉凶之业因,才会感召其果的;众生若无业因,纵然地理风水有祸福吉凶,也不会有果报展现的,何以故?无造作恶因,则无有恶果;有造作恶因,则有恶果故,如是因果丝毫不爽。

如果佛弟子太执迷地理风水,往往不能正见因果律的真相,被世间诸法所迷惑,因而不能正见实相,无法更上一层楼,佛弟子若沉溺三界内的法术,将无法进道,欲证成菩提,无有是处。

佛遗教经云:“不得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

15.众生会因妄想而起心动念,请问佛还会起心动念吗?

众生(梵语bahu-jana)因妄想而起心动念,众生妄想是染污的、无常的、不自在的、受业力支配的、黑暗痛苦的;佛所起心动念,无非利益一切众生,佛无缘无故不会起心动念,有必要时,有因缘时,佛才会起心动念;佛能控制自己的心念而得自在,佛之心念是清净的、光明的、自在的;众生之心处于因地,佛之心处于果地,因地与果地有别,乃至迷悟染净有异故。

16.请问佛法和生活之间,是否有关连?如何将佛法应用在生活上?

佛法的生活并没有离开人世间的生活,只是于人世间的生活从中觉悟而已!若离开人世间的生活,另外寻找佛法的生活,欲得证菩提(梵语bodhi),终无是处。

换句话说:生活觉悟,生活即佛法;佛法不能觉悟,佛法即是世间法。佛法与生活是一体的,仅是迷悟差别,佛门弟子,若不能正见如此,将佛法归佛法,生活归生活,这么一来,修行穷劫,始终无法与佛道相应,沾不到佛法的边缘,岂不悲哉!

历代高僧大德云:

佛法与世法    本来不二法

心善是菩提    心恶是夜叉

17.菩萨度化众生,要有那些方便?

是的,菩萨度化众生须要方便之法,若无方便之法,无从度起,是故菩萨度化众生,有无量妙法,所行之妙法皆从智慧心所流露,所谓粗言细语概归第一义。菩萨(梵语Bodhisattva)的心目中,为了度化众生解脱生死,悲心是不变的,动机是亘古亘今的,但是方法或手段是可以灵活运用,菩萨度众生,巧妙难思议,有时喜、有时怒、有时哀、有时乐、有时愤、有时悲、有时智、有时忧、一切作为无非令众生正见正法,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

涅槃经云:“虽得戒定慧,无有方便,不能解脱。”

由此可见,菩萨道(梵语bodhisattva-carya)的行者,要成就佛道的过程,除了勤修第一义谛之外,必须广学方便之法,以方便法自度度人,这是必然须要的,若不依方便之法,焉能自利利人!

现在引证圣典,来广谈菩萨度化众生所行的四摄法,何等为四?分别如下:

.布施摄:布施摄是对钱财心重的人,用财施;对于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使双方情谊逐渐深厚,而达到我度化对方的目的。

.爱语摄:是随著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令其生欢喜心,感到我和蔼可亲而与我接近,以达到我度化对方的目的。

.利行摄:是修菩萨道者,以身口意诸行皆有利于人,以损己利人的行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以达到我度人的目的。

.同事摄:是修菩萨道者,要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与其同事,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而度化之。

菩萨济度众生,除了正见第一义谛之外,必须广行四摄法,使众生爱我敬我信我,然后方能听我劝导,修行佛道。

18.如何避免火烧功德林?

佛法以忍辱来对治憎恨,因有憎恨才有忍辱之法,一切法都是对治法,火烧功德林,是意味著所修行的德行,不要因一时的憎恨或发脾气,把修行所得的一切功德全部烧尽,毁在自己的手中,这是要不得的,因此,才有这句火烧功德林的格言。

凡夫易起无明(梵语avidya),因无明暴跳如雷,这是常事,有时候防也防不得,避也避不开,闪也闪不来,真是难以免的事实,修行者要将忍辱得到彻底解脱,要修到好几劫的功夫,才能度彼岸。

既然如此,修行的法门该如何著手呢?现在分别阐述三点,供给诸位同参共同勉励:

.诸法本空,了不可得:脾气是空性的,憎恨心是如幻如化的,心意识是生灭不已的,暴跳如雷也是无常的,何必多此一举,跟境界过意不去,引来与别人结下恶缘呢?

.功德(梵语guna)是功德,脾气是脾气,罪过是罪过:虽互有牵连,但是境界是截然不同的,功不能抵过,过不能抵功,因果丝毫不差,始终没有错乱,功德林岂有被烧呢?这是勉励行人要坚守忍辱之道,以达成度脱憎恨之心,乃至暴跳如雷之脾气,免得八识田中再种下恶因,导致循环不已,其义在此也。

.发脾气,生大憎恨,必招恶果,除自心腐化之外,亦伤及别人,触恼他人,如是广结恶缘,将招来因果(梵语hetu-phala)循环的后遗症,怨怨相报,这是划不来的,非菩萨道行者所应有的风范,戒之!戒之!

19.佛教是以“死”为主的宗教,还是以“生”为主的宗教?

如来一代的圣典,由小乘到大乘,从有门到空门,从实教到权教,无非普令众生能“现生”得以解脱,现证菩提,共登彼岸,佛教实质本怀是以“现生”修证为宗旨的宗教。

圣典所阐述的苦、空(梵语sunnya)、无常(梵语anitya)、无我(梵语anatman),是要令修行者正见诸法实相义,以破除对诸法无知之过,因而净化自性强烈之迷执,以达成自性解脱为正宗。只可惜,去圣遥远,佛法随著时空演变,因人因时因地,将佛法逐渐蒙上一层薄纱,加上或多或少的色彩,形成一股似是而非的佛教,甚至成为佛门中的外道,伪经伪论,颠倒如来正法者,其数亦不少。

不以“现生”求得证悟,与解脱之道相应,反而以“死亡”后为前提,注重死亡超荐者,这是没有理念的抉择,是背道而驰,本末倒置的现象,与正法尚有一段距离。

20.何谓“三业清净佛出世,三业不净佛灭度”?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皆修持三业清净而得成佛道。身业(梵语kaya-karman)、口业(梵语vak-karman)、意业(梵语manas-karman)是名三业,修行者若论修行,必论身口意三业,以三业染净差别,而论境界深浅。

把三业(梵语trini-karmani)守持清净无染,与诸佛正等无异;若三业守持不净,当然佛入灭了,何以故?因为十方诸佛皆是清净法身,清净法身的当下,身口意是究竟清净的,一尘不染的,光明自在的;诸佛没有染污佛,染污佛不得成佛,成佛不得染污,是故,三业不净佛灭度,其义在此也。

21.众生有生有死,有来有去,为何圣者却说无来无去?

这是由迷而悟的语录,由生死(梵语samsara)而涅槃(梵语nirvana)的圣境,由烦恼(梵语klesa)而菩提(梵语bodhi)的世界,圣者如是说,是站在果地而言,知道吗?诸位同参们!因迷而悟,悟由迷而得;因生死而涅槃,涅槃由生死而得;因来去而无来去,无来去由来去中得,这显然发露甚深解脱意境,非凡夫知见所能窥探,这是真枪实弹的功夫,唯有圣者方可说出这种法语,凡夫若如是说,便成诳妄,造下堕落因种。 圣者自性中,生死之相,来去之相,早已无念无住了,净化乌有,一尘不染,何有生死来去之幻影呢?

22.人从那里来?

佛教(梵语Buddha-sasana)不相信宇宙有个创造神,专门创造宇宙与人类的神权,乃至祸福吉凶,是非善恶由神权所主宰,这一连串的邪说谬论,在目前的时代,已逐渐被文明的人士唾弃,在欧美各国皆视为天方夜谭。 佛教相信:宇宙形态的变化,生命过程的流转,那是由于众生所造的“业力”,因而感召的结果。

至于生命在地球上的最初出现,佛教相信是由变化而来,下至单细胞的生物,上至人类,都是一样。地球形成之后最初的人类,是从色界第六天的光音天而来,他们是飞空而来,天人的业报已尽,必然感召堕落,天人贪爱地球上的一种天然食物,吃了之后,身体粗重不能飞行,就在地球安居下来,这有关天人堕落人间之事,在世纪经、大楼炭经、起世经皆有记载。实际上,天人的天福享尽,禅定(梵语dhyana)一消失,必定又随业受报,要往生到那一个世界去,就由自作的业力所支配,如是于十方世界循环不定,换句话说:这些天人在未生于色界第六天的光音天之前,就已造下生于光音天之业因,因而感召生于彼处的,依此类推,在未感生于光音天之前亦有他们的世界, 如是无止尽的生命历程,佛法称为生命是无始的,不是神权创造人类的,甚至生命所拥有的祸福吉凶,乃至善恶之报也不是神权在支配驱使,而是众生自作自受,随自业自报,生命历程是无终的,是永恒不灭的,绝对不会断灭,或被主宰,仅是随业受报,一世又一世周旋轮回罢了。

23.如何才能达到“实相念佛”?怎样才能见到佛性?

实相(梵语dharmata、bhuta-tathata)。实相乃远离对待,能念所念泯除,所念之佛不离能念之心,能念之心是所念之佛,能所俱泯,不一不异,光明自性当下显赫,如是念佛,是名实相念佛。实相念佛是见性后的念佛,念念菩提,头头是道,步步无生,如历代高僧慧远大师、少康和尚、善导大师、永明寿禅师、莲池大师、蕅益大师、印光大师,皆以实相念佛是也。 见即是性,离见无性,若欲见佛性,始终找不到佛性,何以故?因为当下见即是性,离见无性可寻,离性觅性,头上安头,越追越远,穷尽未来,欲得见性,终无是处。

六祖慧能大师云:“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24.何谓“道”?

“道(梵语marga)”之一字,层次深广无涯,包括人生宇宙真理,广说不能尽,但是一般宗教之类,却把道推得高高的,讲得玄之又玄,妙之又妙,更把道说是宇宙的创造主,甚至人类是道所创造,这些严重毒辣的谬论思想,把道的本意弄得牛头不对马嘴,幸亏道不会说话,若会说话,它一定会叫冤枉的、会申诉的,为什么呢?因为一般世俗人,或一些推动宗教之士,把“道”彻底解说错误了,搞砸了。 既然如此,那么道的本义是什么呢?就是人生观与宇宙万法的实相本体,乃至事理的真相,因缘果报的真相,正报依报的真相,生死涅槃的真相,烦恼菩提的真相,色心不二的真相,体相用的真相,甚至明心见性重大的问题,都是道所探源的规范。

所以佛陀为了阐明人生宇宙的实相,花费了四十九年的弘法,亦然广说不能尽,但是从来就没有听佛陀说过:道是创造主,主宰的神权,支配者。如此一来,这未免太主观了,太狭义了,严重对道的本义错解横飞,有心向道之大德们,可不慎哉!

25.众生业重,如何转业力为愿力?

愿力强业力则弱,业力强愿力则弱,两者成反比,进修佛道者,无非为转业力为愿力而努力,那么,如果众生业障深重该如何转化呢?这是修行者面临的一大考验,只要是凡夫,各个都有自己的业障(梵语karmavarana),现在引用佛经的修持法则,略引三点作为修道者共勉之:

.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业力就是我们行为的造作,行为是一股无形的力量,行为的威力可大可小,大之无外,小之无内,行为是不可思议的,只要我们以理性处置得很中道,行为是很慈悲的、智慧的、自在的、安祥的、光明的、解脱的。

行为若没有处理得体,将带来无限的贻害,使自己陷落痛苦中,接受一连串的不安,蒙蔽智慧,因而广造无尽的恶业,致使沉溺万丈业海中。

是故,修行者应该处处提醒觉性,令觉性觉照自己的念头,勿随念头奔驰,当下明白自己的念头是善是恶,了知善恶当体即空,如幻如化,当下即是觉悟,如是念念觉悟,即是念念菩提,学佛弟子,不怕念头起,最怕觉悟自己的念头太迟,依此进修渐入,机缘成熟,必得道果。

.念实相、念法身、念真如:众生始终不得证成菩提,不外乎念念世法,追忆五欲六尘之境,染境生心,业力相续不断,是故,漂流三界不得归路,现今既然修学佛法,就不应该如以往一般的追求世间欲乐,应该一心背尘合觉,痛下决心,浪子回头,勇猛精进佛道,专心念实相、念真如、念法身,与其相应,涅槃解脱之道众生太生疏了,六道路上走得很光滑,所以要加倍精神朝向实相(梵语dharmata)、真如(梵语bhutatathata)、法身(梵语dharma-kaya)之道而迈进,则能转业力为愿力。

悟新禅师云:“念念向本家,本家即心也;念念行吾道,吾道即性也,吾心性不二,佛祖更无差别。”

.前面两种修法著重理修,现在谈及事修,何谓事修呢?就是将业力之心念转增愿力之心念,由衷忏悔,披陈发露自己无始劫来的业障(梵语karmavarana),一丝罪因也不留滞,坦诚忏之,令自性清净;同时,今后坚守如来圣戒,不犯诸恶,守戒如命,以戒度脱生死业海,如是恳切而悔之,再加上平常听经闻法,念佛诵经,心念转移,日久功深,必得转业力为愿力,是名为事修。

上面所叙述的三点,频频将业力转增为愿力,若肯精进勤修,道心坚固,因缘一旦成就,就如同瓜熟蒂落,业尽情空,到时候,一点头一举手都是愿力所成就的功德。

26.佛法有空门与有门,如何能深入?

有门乃泛指现象界乃至有为生灭诸法,譬如因缘果报,轮回(梵语samsara)生死,十方净土,业力,缘起法,诸佛法名言,唯识学,广谈有生有灭,有造作等法,皆属有门。空门乃建立在现象界而谈空法,并非离诸法另有空可得,譬如诸法本空,因缘果报本空,轮回生死如幻无自性空,业力无我,缘起性空,有为法毕竟空,十方净土无自性,诸佛法名言无我,唯识无我,造作本空,如是等皆属空门。 如来一代圣教不外空有二门,广说不尽,那么,学佛者该如何深入空有二门呢?首先必须从有门著手,广明人生观与宇宙观的真相,人类受业力支配,导致流转生死,从人生观彻底由迷而悟,窥探究竟,到底生死的根源何在,这生死流转的系列,深广无涯,如何有规律的正见生死的真相,这是入有门的初步功夫。

既知生死流转的根源之后,更应该深入理会诸法无我,一切生死流转本是幻化而有,死皆为缘起的,非自生的,单因单缘不能成立诸法,诸法所成,皆为缘起(梵语pratitya-samutpada),既是缘起,当体即空,依此正见诸法自性空的深观,是入空门的必经。

宇宙所成亦复如是,亦不离缘起,乃众生广造善恶之业,因而业力所感召之果报,宇宙之存在,是众生的存在而存在,众生解脱业缚,共证佛道,宇宙随即消失无踪,是故,宇宙是由众生业力所感而有,宇宙之存在,是操纵在众生的业力之有无而决定。这一系列的宇宙观,由生而住,由住而异,由异而灭的流程阶段,是名为有门,乃正见宇宙观的初步功夫。

既知宇宙观的来龙去脉,乃至生住异灭的过程,不因此就罢事了,更应该深入宇宙的本质空幻不可得,若不能正见宇宙空性如幻,将无法彻底觉悟宇宙实相之道,只见有不见空的弊病,如此一来,亦然处于生死迷妄中,焉能证悟无上菩提。

中观论云:“因缘(梵语hetu-pratyaya)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龙树菩萨云:“虽空亦不断,虽有亦非常,业果报不失,是为佛所说。”

27.禅净双修,在佛法上能成立吗?

禅宗最终目的无非成就佛道,修净土最终目的亦无非为成就佛道,禅就是佛心,净亦佛心,佛心与佛心有何分别,若有分别,十方诸佛大妄语。 离禅别无净土,离净土别无禅,禅即是净,净即是禅,禅净不二,不一不异,只是慈悲的祖师大德,为度化众生的一种权宜方便而开立。

一般人总是把净土看扁了,我说此人不明净土真义,若论净土,净土可深可浅,深可谈理,所谓常寂光净土、实报庄严土、自性清净净土、自性弥陀,如此堂奥之净土大观,岂非泛泛之辈可了知乎?

通常人仅是谈事相的念佛净土,忽略理念的净土,这是以偏概全的一环,不能代表净土的全貌,再深入而言,事相与理念不相碍,事中有理,埋中有事,离理则事不生,离事则理不得彰,事即是理,理即是事,理事不二,理事一如,如此一来,净土的风光,岂不是大放光芒,光明显赫,照耀十方吗?

是故,禅宗亦可修净土,净土亦可修禅宗,历代高僧大德,诸如永明寿禅师、道绰禅师、彻悟禅师、如空禅师、性冲禅师、无不禅净双修之圣僧矣!通达圣典者,一心一意广修禅净,并非不可,请仁者安心勤修出道,明白吗?

28.念佛能否往生,品位高下以何为主要支柱?

往生净土莲邦,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正信释迦所言真实不虚,深信人生苦短,娑婆(梵语saha)非究竟安居之处,五浊恶世是一面镜子,不得苟且偷生,应当发愿求生净土,亲听弥陀演音,共证无生法忍(梵语anutpattika-dharma-ksanti),还到娑婆广度有情,日日夜夜痛念发愿求生彼国。

早晚定期功课,不得进退不定,要持之以恒,平常专念弥陀圣号,念得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以“一心不乱(梵语aviksipta-citta)”为宗,不参不杂,一门深入,末了必生彼国。能否往生在信心与愿力足不足够而定,莲池品位高下在持名坚不坚定而论,愿净土行者们!以坚定不拔之心,抖擞信念,发愿求生极乐世界,同登彼岸,共证菩提。

蕅益大师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29.佛教对“正见”的看法如何?

正见(梵语samyag-disti)是通于世间与出世间的一把慧剑,正见的含义就是:对宇宙万法,乃至人事物给予正确的认知,了知它的真相,不至于偏差错谬,是名正见。 换句话说:对世间之法与出世间法,乃至中道胜义谛、因果、事理、三十七道品(梵语bodhipaksika)、六度、三法印、如来一代圣教,皆能信受理解,并作为自己的见地,为八正道(梵语ariya-magga)之一,八正道以正见为首,顾名思义,佛法是以正见为最重要,因为有了正见,对于事理才会有正确的认识,就能破除谬妄偏差的俗见,因而悟入正道。

慧能大师云:“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

杂阿含经云:“若人生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历百千生,终不堕地狱。”

30.请问成佛之后,还会变为众生吗?还有因果吗?

成佛之后,不会再变为众生了,请放心,如果成佛还会变成众生,普天之下所有修行者,就可以停止不修行了,修成果位还会堕落凡夫,这种行业是不究竟的,修行就没有意义了,你说是吗?除非所学非佛法,非佛法当佛法而修,或学错外道当为佛道,误修误练,诳妄自称是佛,如此之佛当然还会变为众生哩!毕竟,非如来正法,焉得证成无上佛道?非正法所成之佛,如是由佛而堕落众生,是理所当然哩! 若依如来圣法而勤修,得证佛果,终不退堕,何以故,佛(梵语buddha)与诸法实相不二故,佛与中道法相应故,佛与法性正等故,佛已圆满六度波罗蜜故。

成佛之后,绝对不会再变成众生,譬如金矿经过冶炼,将杂质弃除,所集成的纯金,始终不会再变为金矿了,成佛不会再变为众生之义,亦复如是。

成佛之后,因果(梵语hetu-phala)还是存在的,不会因成佛就不受因果之报,在凡有因果,在圣亦有因果,譬如释迦太子成佛之后,亦然接受过去所造的恶因,感召头痛三天的果报,目犍连证成阿罗汉,也要遭受过去所造的恶因,遣遭外道的乱石所击毙;只是圣者受果报之际,内心不惶恐,不忧不虑,自在自得,心地始终不被外境所惑动,永远安住在不生不灭的自生中,光明赫赫,如如不动是也。

31.学佛要出三界,请问要如何出三界?佛有出三界吗?

梵语三界(trayo dhatavah),欲界、色界、无色界,是名三界。出三界有出三界的条件,那么如何才能出三界呢?这是佛门弟子日夜以求的根本问题,修学佛法若不出三界,不解脱生死轮回,学佛就没有达到学佛的宗旨,既然如此,该如何修?如何行才能出三界呢? 诸位同参们!三界中的欲界(梵语kama-dhatu),共有六天,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此六欲天有饮食之欲、男女之欲、乃至五欲之乐,欲解脱欲界之境,必须从饮食、男女、乃至五欲之乐净化之,才能出欲界天。

三界中的色界(梵语rupa-dhatu),共有十八天,亦称四禅天;初禅有三天,二禅有三天,三禅有三天,四禅有九天。色界天没有饮食之欲、男女之欲,仅是禅定暂时伏住,没有女人之相,唯有男身,尚有宫殿,亦有现象界,禅悦为食,欲解脱色界十八天之生死,必须观色相皆空性,了知诸法本空,幻化而有,不应著迷色相之法,才能出离色界天。

三界中的无色界(梵语arupya-dhatu),是连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这是无色界众生所住的世界,共有四空天,欲出离空天之生死,必须了知心意识当体即空,非住心、非非住心,不即不离,见达自性,当下即可出离无色界天。

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陀教导弟子要跳出三界,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佛到底有出三界吗?这是不容怀疑的,当然佛已出离三界,而且已证得究竟圆满的果位;依佛法而言,佛所谓出三界,是指三业清净,烦恼诸垢,皆已净尽,是名佛已出三界,佛的烦恼出三界,尘垢一概出三界净化无余,但佛的法身慧命并无出三界,佛的法身说离即不离,不离即有离,说离与不离,皆为戏论。

32.凡夫发愿,愿生生世世留于娑婆度众生,是否正确?

修行是本分事,度众生随缘,莫以头发试火,将有烧毁的危机,自己还处于凡地,业障(梵语karmavarana)深重,苦苦恼恼,而且最根本的见思惑都尚未断尽,怎么可以乱发愿来生度众生呢?自己来生都不能自保了,甚至六道那一道还是未知数,发如此之愿,是自不量力的作为,看到别人发愿很庄严、很爽快,自己也想揣摹一番,学别人乱发愿,却忘了自己的身分还在凡夫因地呢! 大智度论云:“未断惑众生,发愿留于娑婆度众生,犹如一只破漏之船,想运载一个人登于彼岸,无有是处。”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未断惑的众生,就是见惑思惑全未断尽,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生死烦恼之网,犹如稠林密布,全部未断,因此,发愿来生度众生,就如同一条破漏之船想要运载一个人,共登河岸,如此一来,始终办不到,何以故? 因为船的本身就破了好几个洞,船当下就会沉没海底,自身难保了,怎么能够保他人渡河呢?

有些泛泛之辈,总是喜欢高喊著:要有大悲心,发大愿,生生世世留于恶世,救苦众生,要学文殊、普贤、观音、地藏等菩萨的大智、大行、大悲、大愿才如法。像这种情况,具有悲心而无实智,应该好好深入三藏教典,正见佛陀解脱之道,然后再重新发愿还来得及,千万不要太冲动,不要顾面子,不要博得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如何,应该思量自身,乃是薄地凡夫,正处于因地中,是学习的阶段,知道吗?这一连串的思想观念,自古至今就有人如是妄为发愿,结果十之八九,一败涂地,惨不忍睹,岂可任意妄为发愿呢?

道绰禅师云:“凡夫发愿欲生生世世留于娑婆世界,度化众生,圣者所不容,何以故?犹如逼鸡下水,准死无疑。”

33.何谓“念念菩提,步步无生”?

这是解脱(梵语vimoksa)之后的法语,明心见性者,他的身口意三业,必然能超越善恶之心,远离对待之法,不受五欲(梵语panca kamah)六尘(梵语sad visayah)所染,自性光明自得,念念解脱,念念觉悟,对自己的心念一清二楚,丝毫不迷惑,一念一世界,一念一国土。见性的行者,一举手、一跨步,施为动作,皆亦解脱,无有束缚,念念与步步,于自性中皆无相无住,故名念念菩提,步步无生。

34.小乘佛法与大乘佛法,其差别何在?

以修证果位而论:小乘佛法修证终极果位是阿罗汉果,大乘佛法修证终极果位是佛。 大乘(梵语maha-yana)与小乘(梵语hinayana)所修持之法门,略有偏重之别,以小乘修持法门而言,著重自觉自利的一端,以苦(梵语duhkha)、空(梵语sunya)、无常(梵语anitya)、无我(梵语anatman)、五蕴、四圣谛(巴利语ariya-sacca)、十二因缘(梵语dvadasangapratitya-samutpada)、乃至三十七道品(梵语bodhi-paksika)为进修的道粮,勤修空观,断见思惑,出离三界,证一切智,成就般若德,最后成就阿罗汉果。

小乘的二乘行者,以佛法的启示,往往厌离心较强,所谓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因此,对五欲六尘极为厌恶,隐居苦行居多,对弘法利生总是抱著随缘的态度,不会积极济世利生,悲心微薄,大多以独善其身为小乘行者的风貌。

大乘佛法很著重悲心济世的热诚,不但自利而且还要利人,乃至自觉又要觉他,如此兼善天下的悲愿,是大乘佛法的倾向;大乘佛法以六度万行,不二法门,中道实相义谛为进修的道粮,大乘行者广修中观甚深义理,顿破无明惑,实证一切种智,成就三德,最后圆满佛道。

大乘佛法很强调修行不离世法,若证悟世法,世法即是佛法;若佛法不能证悟,佛法即是世法;佛法不离世法,离世法求佛法,穷尽未来,佛法终不可得。因此,大乘佛法之义理著重不二法门,中观思想,比起小乘佛法要来得圆融无碍,这是大乘佛法特别偏重的一环。

35.佛法是因缘法,世间一切法也是因缘法吗?

佛法依胜义谛而言,并非因缘法,诸法无言,诸法无相,诸法离心缘相,离语言相,离名字相,毕竟空(梵语atyanta-sunyata)故;佛法若依世俗谛而言,是有因缘法的,诸法本缘起,缘起诸法是幻有的存在,是故,佛法称之因缘法。诸位大德们!不但佛法是因缘法,世间法同样是因缘法,因为世间本是因缘和合所成,若无因缘和合,世间一切法一概无法成立,世间若非因缘所成,即不成世间,乃至不落实的世间。

佛法在胜义谛,毕竟空义,不说因缘法,若言佛法是因缘法,依然落于语言文字相,非佛法之究竟之道,通常佛法称为因缘法,是站在世俗谛的一端而言,虽然如是说,但胜义谛并非离世俗谛而能独立存在,胜义谛是依世俗谛的存在而存在,若无世俗谛的存在,胜义谛亦不得存在。

胜义谛的空和世俗谛的有是互为相成的,二者似乎矛盾而是统一的,佛法要人们在存在的现象界,去把握现象界的本性空,同时在毕竟空的实相中,去了解现象界的缘起法,能这样的观察、体验,就能得度一切苦厄。

胜义空从具体的世俗有上显出,世俗谛的有在无自性的空上成立,空有相成,不相冲突。一切法由因缘而成,诸法本性是性空的,但假名施设其名。

大智度论云:“若法因缘生,是法性实空,若此法不空,不从因缘有。”

36.真如与妄想是同时具足,或有先后,请慈悲开示!

这个问题, 是佛门中自古至今,高僧大德们,常提及的重要论题,现今重复略提,供给诸大善信有个正见的共识。 依佛法正信观点而言,不可说先有真如(梵语bhuta-tathata)而后有妄想,若先有真如而后有妄想之说,岂不是成佛还会变成众生吗?若成佛还会变成众生,就是真如先于妄想,但事实上,成佛不可能再变为众生,是故,不得说真如先于妄想之说。

若言妄想先于真如之说,这更是无稽之谈,泥沙如何煮成白饭呢?泥沙本质无白米的存在,再如何煮沙,沙亦不得成白饭;如妄想中无真如,妄想如何用功加行,始终不得菩提,见不到真如哩!妄想先有,真如后而居上,这是邪见之谬论。大圣佛陀无上的大智慧,能正见深观二者的弊端,皆非佛法的正道,亦非证成果位的宝筏,因此,呼吁佛门弟子莫步入如是邪见之法,免得修错法门,穷劫不得菩提。

既非真如先于妄想,亦非妄想先于真如,那么,正见的佛法是如何呢?诸位大德们!应该是真如与妄想是不可思议的共存,不可言及先后之说,二者非二性非一性,亦非一二性俱,若能正见如是,依此而勤修,必得道果,与诸佛无异。

37.对别人演说佛法,要具备什么条件?

大智度论记载五种人可以说法:“一、佛自口说。二、佛弟子说。三、仙人说。四、诸天说。五、化人说。” 宣扬如来正法人人可以演说,只要具足 正见,引导他人出世解脱,莫陷入生死泥沼,依正见说法,依如来戒律次第而为,宣扬佛法没有各别申请专利的,大家在学佛的过程是人人平等的,只要依如来之戒律而为,不得犯上犯下的弊病,若如法而说,是名正说,若不如法而说,是名邪说。譬如;不依七众次第如法如仪而说,因而犯如来之戒律,颠倒伦次,演说再好的正法,正法亦成非法。

现引律藏之例,节录三点供给同参共研,分别如下:

一、出家人不可以站立而为白衣(在家人)说法,应高座而说法,若犯则不如法,破坏如来戒律。

二、白衣高座说法,出家众下坐,若如此而为则不如法,有犯如来戒律。

三、比丘尼高座说法,比丘下坐,,若如此而为则不如法,乱了如来律法。

戒经云:“莫如外道痴人,若老若少,无前无后,坐无次第,如兵奴之法。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后者后坐,而菩萨(梵语Bodhisattva)一一不如法次第坐者,犯轻垢 罪。”

如来正法若无戒律维系,会提早灭亡的,过去有佛世,因无戒律住世,佛灭度不久,佛法也随之而灭亡;可见戒律是何等重要啊!戒律是维系如来正法的桥梁,又如防腐剂一般,能使佛法不变质,持续不断故。

四分律云:“毗尼藏者,佛法寿命;毗尼若住,佛法亦住;毗尼若亡,佛法亦亡。”

这是佛陀给予佛弟子刻骨铭心的格言,不得不牢记心中,毕生勿忘!

佛门七众弟子即是:比丘(梵语bhiksu)、比丘尼(梵语bhiksuni)、沙弥(梵语sramanera)、式叉摩那尼(梵语siksamana)、沙弥尼(梵语sramanerika)、优婆塞(梵语upasaka)、优婆夷(梵语upasika),是名七众也。

38.身为佛教徒入三宝殿时,有何礼节?

身教与言教同等重要,理与事是不二的,内心解脱,外在必定亦解脱(梵语vimoksa),所谓诚于衷形于外,内外一如是也。 心地解脱者,身教愈如法,所行所为不越心地功夫,这才是真正学佛者本有的风范。时代的歪风,时代狂流,往往一般人,喜欢学习时髦,依此时髦之心来学佛,导致身心不相配,高谈禅法,弄玄搬虚,使自己的行为无法规律化,颠三倒四,身教不约束,不检点,成为现代佛教的一股无形悲剧,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佛法若不伸张,身教与言教若不并重并行的话,那么,佛教越演是越不尽理想的,不乐观的,唯有直线走下坡,导致佛教衰灭的正因。

出家众应该好好把佛教的戒律,为出家众与在家众正确的教好,让四众弟子有个方针可遵循,不至于有不得其门而入的感受,有关这点相当重要,祈望诸方出家众的大德们,能有如是共识,以挽回时代的弊端,让如来正法始终飘扬人间。

身为佛教徒若入大殿,细节颇多,有心即可学成,今略提一二,让后学者有个正确的观念,免得毫无头绪呢?首先,不得从大门(正门)跨入,应从两侧小门(侧门)走入,入大殿应行礼佛三拜,礼佛完毕,有事见住持法师,即由知客师引进见之,见出家师父应行礼作拜,有事直言,心存虔诚恭敬心,同时,应长跪合掌,而后请法,出家师父为开示完毕,心存感激教导之恩,而后再行三礼拜,事方究竟圆满,切记于心!

39.未信佛前所造的罪业,及信佛之后所做的功德能不能相抵?

这应该从三方面谈起:

一、未信佛之前所造的过失,必定恶因已种下八识田中,将后随机缘成熟,必感召恶果,造作何因,将得何果!

华严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若信佛学佛之后,善根大展流露,懂得广造一切善因,亦将感召一切善果,这话如何说呢?因为种善因必得善报故 。依因果律而言,因果(梵语hetu-phala)是有规律的,不会脱离轨道的,因果是平等的,迟早总会受报的,甚至不会错乱的,因果受报轻重丝毫不差的。

因果之存在,不论有信佛无信佛,因果总是存在的,若有人深信因果,因果之存在,不是因信因果之后,因果才开始有;更不是不信因果,因果从此就没有了,若有人不信因果,因果还是宛然存在的,不会因你的不信而因果就自然不存在了,是故:

佛陀告诉弟子说:因果的存在与不存在,不是信有因果就有因果,信无因果就没有因果的,不是强辩来肯定的,因果不是佛陀的产物与申请专利品,因果是来自每个人心目中的造作,有造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无造作则无因果,如是正见,是名因果之义,因果(梵语hetu-phala)不离心(梵语citta),心不离因果,因果由心造作所得,心能造作诸因果,心与因果正等无异。

二、过失与功德能否相抵呢?若以定业不定业,轻业与重业而言,就有差别了;若轻业或不定业,所造的恶因不很强烈,又能加上自己努力精进用功,广造诸善,大行布施、爱语、同事、利行、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如是日积月累,久而久之,恶因久而无因缘促成,必得干枯焦芽,因而不复造成恶果;譬如一颗种子置于无水分及泥土的石头上,久而久之,被太阳晒干水分,又无泥土滋润,必将枯死无疑,轻业与不定业亦复如是。

若造下重业与定业,因果则另当别论了,重业与定业在八识田中,已构成明显的因果条件,迟早总是必报的,虽勤修佛道,已证成佛果,圣位亦有果报,圣凡不出因果,只是圣者受果报之际,心地如如不动,不恐慌,自在无动本尊,内心始终光明无惑,何以故?因为圣者明白造何因必感召何果啊!

三、化业力为愿力,以愿力净化业力:如果修行者的愿力坚强,能勇猛精进,往往可以将业力转为愿力的,这要看行者的智慧与悲愿的造化来决定,这话如何说呢?因为,有业力则无愿力,有愿力则无业力,业力与愿力不能同时存在;修行者就是将愿力抖擞图强起来,将业力加以净化而已!

若业力不能净化,不能清净圆满,那么,凡夫修行就休想成佛了,既然修行可以成佛,业力就可以转化为愿力了,何以故?因为佛是由凡夫而得成就的,佛可以成佛,我们亦可以成佛, 成佛是人人平等的,我们欲得成佛,必将业力净化为愿力,依愿力而净化业力。

40.何谓“三业”?何谓“三障”?

三业梵语(trini-karmani),身业、口业、意业,是名为三业。三业又分二种业:一者、三业清净。如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四圣,四圣皆修得三业清净,免受生死轮回,而以佛之三业最究竟清净。二者、三业不清净。如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恶鬼道、畜牲道等六道,六道三业未得清净,故得生死轮回。 三障(梵语triny avaranani),烦恼障、业障、报障,是名三障。烦恼障者:如贪欲嗔恚愚痴等之惑是也。业障者:如五逆十恶等之业也。报障者:如地狱恶鬼畜牲等之苦报是也。众生因有此三障所以不能开悟证果。

41.为什么学佛者要常亲近善知识?善知识要具备什么条件?

善知识(梵语kalyanamitra),初发心学佛,对佛法一窍不通,易入歧途,行门不通,修从何起!是故,刚发心学佛者,应该低声下气常亲近善知识,因善知识而引发我们的善根、慧根,开启我们的智慧门,踏上菩提之道,关闭生死之因,是故,学佛者须常亲近善知识。 华严经云:“常亲近善知识,乃至穷劫发愿与善知识在一起,可得无量法门,得无量智慧,坚固无比道心,速成佛道故。”

善知识应具备有正见,正见是构成善知识的根本正因。正见的条件必须具备精通三藏十二部圣教,身教与言教并行者。若有言论,必能广益群生,令一切众生知苦离苦,乃至破迷启悟,转凡入圣的功用,若不开口,则与寂灭性相应。

身教方面,具足威仪,身口意三业始终安祥寂静,不纷不乱,不参不杂,因果分明,善恶分辨,圣凡了知,所作所为按部就班,头头是道,条条有理,如是殊胜庄严之相,皆能引发一切众生信佛,因信佛而学佛,因学佛而证成菩提,若如是者,是名为大善知识。

42.请问如何修行?

众生所以会沉沦生死,无非由身口意起贪嗔痴,因贪嗔痴广造诸业;修行就是发起戒定慧三学来息灭贪嗔痴,贪嗔痴是修行者面对挑战的大障碍,如来一代圣教无不以种种法门来对治贪嗔痴之病,普令贪嗔痴之心病彻底解脱冰释。 杂阿含经云:“涅槃(梵语nirvana)者,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是名涅槃。”

涅槃经云:“夫涅槃者,名为解脱(梵语vimoksa)。”

涅槃后的世界,就是证成果位的世界,其生活是解脱的、是光明的、是无束缚的、自由自在的世界。

修行的法门有无量之多,为了契机契理,法门固然千差万别,但于证成果位的目标,并无差别,只要法门是正见的、是了义的、是出世的、皆为修行之道。

修行的法门有无量之多,不论以宗门或教下一齐修,或一门深入,或双管其下皆可,修行宗旨在于开悟菩提自性,正见人生宇宙真相,让自性莫染污五欲六尘之境界,发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胸襟,若如是正观者,诸佛赞叹,龙天护法。高僧大德云:“如何修行,但莫染污自性,即是修行。”

43.何谓“结界”?何谓“结夏”?

结界是佛门中的专有名词,亦是术语。凡建伽蓝,或作戒坛,所行的一种作法,而定其区域境界也。其作法所限定之地,谓之结界地。 结夏亦是佛门的专有名词,亦是术语。结夏即结夏安居是也。结者结成之意。

资持记云:“立心止住,名为结耳。”

荆楚岁时记云:“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天下僧尼就禅刹挂搭,精进禅法或修证,谓之结夏。”

44.学佛者发愿有何忌讳?

发愿对学佛者有相当之重要,只要不发亏损他人,以及有害于自己的口愿,因而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愿,如此必与正法相应。 严格说来,发愿并无忌讳,在入佛门受三归依之际,就发过清净庄严之愿,所谓归依三宝者,依三宝为依为师,不依天魔外道,乃至不依外道典籍与邪师。

佛陀在三归依就很明确的告诉我们,归依三宝之后,应以三宝(梵语tri-ratna)为师,不得归依天魔外道,若归依天魔外道,乃至依外道典籍与邪师,如此发愿就忌讳了,不能与如来解脱之道而相应, 却偏于天魔外道,怎么能够证悟菩提呢?智慧未解脱,易受外道邪法所感动,不能自度,焉能于外道邪法转大法轮呢?薄地凡夫丝毫办不到,是故,相当不适宜发外道邪法之愿,甚为忌讳。

初发心学佛者,应该专心一致,听佛陀的话绝对没错,若佛语不听,专听外道邪法,佛亦爱莫能助也。

高僧大德云:“世间好话佛说尽,佛言不信何言可信。”

45.请问四弘誓愿和自性四弘誓愿有何差别?

四弘誓愿是事愿,普愿六道众生各个皆能发菩萨弘誓,著重慈悲利益一切众生也;自性四弘誓愿是理愿,不但自己要度脱,而且普愿六道众生皆能顿四弘皆是性具,著重自性自度也。 众生无边誓愿度者:众者(梵语bahu-jana)即众法相生也,谓五阴和合即有此身,既有此身,则有诸苦迁逼,所谓: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苦虽无量我愿悉度,不但自度自己无量之苦,而且众生无边,我愿亦无边,愿悉度尽,此缘流转生死门之果报位,于四圣谛中,是苦谛所发誓也。

烦恼无尽誓愿断者:烦恼(梵语klesa)即三惑,惑者迷惑妄想也。见思惑为六道烦恼,尘沙惑为二乘烦恼,无明惑为菩萨微细烦恼,唯佛全净。众生因迷积迷,终日集诸妄想烦恼,愿令悉断,而且众生烦恼无尽,我愿亦无尽,这是生死流转门之因位,于四圣谛中,此缘集谛所发誓也。

法门无量誓愿学者:以九法界根机千差万别,如来设教多方,我愿悉学,且诸佛法门无量,而我愿亦无量,这是涅槃还灭门之果位,于四圣谛(巴利语ariya-sacca)中,此缘道谛所发誓也 。

佛道无上誓愿成者:如来对三惑已圆净,二死永亡,一尘不染,九界咸归,今愿悉成,佛道虽无上,而我愿亦无上,这是涅槃还灭门之因位,于四圣谛中,此缘灭谛所发誓也。然此四弘誓愿是菩萨所修,普令六道诸有情,皆能速得无上菩提。

自性四弘誓愿著重自性自度,以理性发誓愿。九法界诸有情,当念迷,因而不能自觉,则随染缘之用。佛界已妙明无碍,具足诸法,圆满自在矣!

故众生、烦恼、法门、佛道,莫非即性体上本具之用,然用虽有染净,性体本自不变。犹镜虽现像,镜体亦自不变。勤修佛道之行者,如果能够依此正见自性四弘之法,则众生烦恼不断自断,法门佛道不证自证。

46.请问戒定慧在因地上和果地上有何差别?

广修诸法不离戒定慧,戒定慧是佛法的总纲,依狭义而言,经藏(梵语sutranta-pitaka)通常属定门,律藏(梵语vinaya-pitaka)属戒门,论藏(梵语abhidharma-pitaka)属慧门;依广义而言,三藏中的每一藏皆具有三学之法。 戒定慧三无漏学,若依因地而论,在初发心的方便,精进佛道的阶段,必然先充实戒法,因戒成定,由定发慧,慧破诸惑,因而证成菩提。

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由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这是因地下功夫的必然阶段,众生业重,智慧门未开,纵得勇猛精进,戒定慧亦无法同时受用,持戒忘定慧,修定忘戒慧,用慧疏忽戒定,弊病百态,无法如圣者一般巧妙运用,是故,在因地下功夫之际,要依循戒定的程序以入道,不得马上学圆融,一旦学圆融,修行必然会碍道,无法迈进菩提。

戒经云:“佛制出家(梵语pravrajya)者,五夏以前,专精戒律,五夏以后,方乃听教参禅。”

戒学有基础,参禅悟道才能开花结果,不至于修到最后,心生我慢,诳妄无知,自称已悟道,目中无人,执理废事,以偏概全,如是自误误人,自堕堕人,岂不悲哉!

若依果地而论,勤修戒定慧是无先后轻重之别,戒中有定慧、定中有戒慧、慧中有戒定,乃至修戒定,戒定中必有慧;修定慧,定慧中有戒;修戒慧,戒慧中有定,一即三、三即一,达到圆满的具足法,是名戒定慧等持,这是果地上的境界。

是故,勤修戒定慧的现阶段,在因地用功与果地的立场,是截然悬殊,是修道者必然的过程,毕竟,因到果尚有一段距离故。

47.请问禅定可分为几种?境界有何差别?

禅者梵语为禅那(dhyana),华译为静虑,或正定之义。禅的分类千差万别,广说不尽,今略提三种,供给诸位大德共参研:

.世间禅:就是一般民间或修心养性之士,为了炼丹炼气,让身体得到健康安泰为主,如社会上的瑜珈术、静坐、数息调气、打坐、冥观、或于大树下吸取树之灵气之说,乃至于日月之下静观打坐,不分日夜,为吸取日月精英,这一连串的民间修炼之士,无非顾及身体之精气神,能延年益寿为宗,旨多少亦能有点精神的统一,达到身心的安康与舒适,甚至有疗治与感应之事迹,如此的行法,佛门称之为世间禅,这些与开悟见性毫无相关,尚有一遥远距离!

.四禅八定及四空定:四禅是色界的四种禅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等境界;八定是色界的四禅与无色界的四无色定,称之为八定,这是三界中的色界与无色界所有的禅定,尚未出离三界,亦有生死轮回,仅是禅定所维系,禅定若尽,则随业又漂流投生他道,此四禅的境界,固然远此前面世间禅来得殊胜,胜过百千万倍之禅悦,但尚未究竟,亦非佛门弟子所依所归之处。

初禅的境界,有三天: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等二天,此三天已不须段食,故无鼻舌二识,惟有乐受与眼耳身三受相应,喜受与意识相应。

二禅的境界,有三天:清净心中,粗漏已伏,名为二禅。即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等三天,此三天无前五识,仅有意识,因之惟有喜舍二受,与意识相应。

三禅的境界,有三天:安稳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即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等三天,此三天识受皆与二禅略同,但意识怡悦之相,较为净妙。

四禅的境界,有九天:前五识俱无,亦无喜受,仅有舍受,与意识相应,名为四禅。即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等九天。

根据大涅槃经所说:初禅天人,因他们心中粗细的思想,所以外面有火灾;二禅天人,他们对于禅定,生喜乐心,所以外面有水灾;三禅天人,他们呼吸粗重,所以外面有风灾;惟独第四禅,所有内外过患,一切均无,所以诸灾不能到达那里。

以上是详细介绍四禅的境界,现在介绍四空定,又名四无色定,何谓四空定?分别如下:

空无边处定:是修行人心想出离患难重重的色(色蕴物质)的牢笼,于是舍色想而缘无边的虚空,做到心与空无边相应。

识无边处定:是行人又厌弃外在的虚空,于是舍虚空而缘内在的识,做到心与识无边相应。

无所有处定:是行人又厌弃其识,而观心识无所有,做到心与无所有相应。

非想非非想处定:是无粗想(非想),又非无细想(非非想),做到如痴如醉,无所爱乐清净无为的境界。

以上就是所谓四空定,依此定而修,必感召生于四空处天,因为此四空处的众生,于五蕴中无色蕴,只有受想行的四蕴,亦无物质的色身,而只有微妙的精神存在,亦无依报的国土宫殿,故名无色界,或四空处;无色界的四空天尚未解脱三界,故其禅定亦未究竟圆满,禅定若尽,亦有堕落之日,并非佛弟子所依所归,应该更上一层楼,以求解脱,共证菩提。

.出世间禅:如声闻、缘觉、菩萨、佛、四圣皆已出世解脱的圣者,其禅名为出世间禅,即已出三界之禅定,其中以佛之禅定最尊最上,最究竟、最圆满。

48.请问学佛的过程,解脱的境界可分几种?

解脱梵语为(vimoksa),解脱的境界可分大乘与小乘之别,其境界略有差异,依小乘佛法而言,要证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等果位,方称得上解脱,而以四果为小乘终极圆满之果地,必须断见思惑,出三界,得成阿罗汉果(梵语arhat)。 依大乘而言,要证成初地以上,乃至佛的果位,皆为解脱的境界,每一个阶位解脱的境界渐次入深,而以佛的果位是大乘佛法终极之位,必须勤修六度万行,以中道实相义而正行,破尘沙惑、破无明惑,因而证成佛道。

涅槃经云:“夫涅槃(梵语nirvana)者,名为解脱。”

由此可见,解脱之名亦称为涅槃之义也。证入自性涅槃的境界,在成唯识论有提到四种涅槃的层次,现在分别叙述如下:

.有余依涅槃。

.无余依涅槃。

.无住处涅槃。

.本来自性清净涅槃。

49.佛教重因果,大致可分几类因果?

因果梵语(hetu-phala),通常因果在佛门中可分为三种因果,何等为三?分别如下:

.种因得果:何谓种因果呢?佛法深信一切人事物,乃至宇宙万法,其所形成,必有前因与后果的流程。换句话说,若无前因,果就不能成立。譬如一栋房屋的形成,就是果(结果),但这栋房屋由各种不同的材料、元素、钢筋、水泥、人工、木架、工程师、建筑师,等等条件所共同促成的。若无这些条件,房屋就无法建造完成,既然能成立房屋,就离开不了那些种种材料,水泥.......等等,问题出来了,若以佛法而论:房屋建成即是果,那些材料等等即是因缘,若无因缘和合,果即不得生,普天之下,一切的一切,皆必然如此一般,这称为种因得果。

.双重因果:何谓双重因果呢?就是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果不二,是名双重因果。譬喻一颗种子而言,种子可因可果,如何而说呢?因为种子当下就是结成的果,是站在果位,但是果的当下,亦可当因来种植于田里,如是具备有双重条件的关系,佛法称之双重因果。

若以时间而论,即是三世因果,过去所造为因,现在所受是果,现在所受之果亦可当因而作,以后再感受果,如是周而复始,至于无穷,佛法称为三世因果。

.无尽重叠因果:何谓无尽重叠因果?就是无量劫以来,所造作的善恶,因而不断累积重叠,重叠又开花,开花又累积重叠,如是种子起现行,现行薰种子反覆共薰,穷劫不止,形成因果不断周旋,犹如铁炼,一环钩一环,紧密不松,沉沦的众生,起惑、造业、受苦、乃至无尽受生,一切因果亦复如是。

50.请问慈悲与感情有没有一样?

慈悲壮(梵语maitrya)与感情是有差别的,慈悲是由感情的净化而来,感情本身未得修行净化,是故,慈悲是慈悲,感情是感情,现在细腻分析慈悲与感情之不同处。 慈悲是拔生苦,给予众生快乐,故称为慈悲。慈悲众生是没有条件的、是奉献的、无对待的、持续不断的、无望报的、是随喜的、慈悲的本质是自性本空,无我的净化,破除时空观念的流露,是永恒不变的,慈悲具足光明的、自在的、无束缚的、清净的、远离生死、无有轮回的、慈悲是涅槃的、解脱(梵语vimoksa)的。

观无量寿经云:“佛心者,大慈悲心是。”

感情当下就是自私的、占有欲的、未透过智慧,因而有美中不足之遗憾事,感情是危脆的、是无常迁变旳、是黑暗痛苦的、感情是没有规律的、不能突破时空的,是一切烦恼丛生的大本营。

不论是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甚至国与国,世界与世界,有无数事件,都发生在五欲中的色(感情)欲,自古至今,倾家荡产,国破人亡的事迹,循循可据。

总之,世人常呼吁人与人之间要感情和睦,家庭感情要建立幸福美满,国与国之间要建立真善美的邦交,这是始终办不到的,何以故?因为世人不明感情的实质,对感情的真相一概无知,以无知的感情,而昧于感情的真相,而要他人相处融洽,敦亲睦邻,若论效果,正如水中月,空中楼阁。

51.请问在平常见到鬼界旳众生,是好或不好?

通常看见鬼界的众生,有三种情况。

一、余报:自己八识田中,有过去生中的业识果报,尚未净尽,是故,鬼道众生亦然可见,有些人小时候可见,长大就看不见了;或有些人,小时候看不见,但长大可看见;或有时候可看见,有时候看不见,时有时无,不定时可见,这些都是业报所现,不是好现象,但也不用紧张或恐怖,平常多做功德回向,布施喜舍,广种福田(梵语punya-ksetra),或诵经念佛回向,普令鬼界众生能离苦得乐。

有些人一辈子始终不信有鬼界,但在命终前的几个月,或命终前几个星期,就开始可以看见已故的亡者,甚至直叫亡者的姓名,这时候阴境开始浮现,业报不断漂浮与展开,自己阴界现前,就可以看见阴境的种种情景,自己业识与鬼的业识一样,故可看见,有时候连自己也不知道是阴境的现前,把那些亡者当做朋友来看待,自己完全不能自觉,像这些例子,中外古今,常见常闻,不在言下,不胜枚举。

二、他力所化:何谓他力所化呢?就是鬼道众生知道你看不见他,他就以神力变化给你看,如此神力所为,是名他力所化。鬼类来的动机,是好是坏,要看你与鬼之间,有恩或怨,是仇是爱,依此来决定你的祸福吉凶。平常多做功德,布施(梵语dana)种福田,回向给鬼道众生,逐渐可消除自己的业障,鬼道众生亦蒙受你的回向,亦可离苦得乐,往生善处。

三、因修所见:何谓因修所见呢?就是修道者,精进勤修,自己的道业有所成,或开悟,或证果,自性光明,神通自在,因此,能够看到鬼道众生的世界,了如指掌,历历分明,这种情况,叫做因修所明。

综合上面三种情况而言,前面两种是不尽理想的,不是业障现前就是鬼道所变化,应该多加忏悔,勤修佛道,广植福田,布施喜舍;求得自度度人,才是当今之务,不得苟且与怠慢。

后一种是因修所见,见而无妨,这是自己修行而得的果报,神通广大所见,不伤大雅,一切如意自得。

52.要怎样才能摄心念佛?

摄心念佛的方法颇多,今略举八点供给诸大善信共参共修: 一、彻底净化感情,勿恋恋世法,生心留情,是念佛的大障碍。

二、发菩提心,真为生死而念佛,是摄心通途。

三、以深切信愿,专注一心(梵语eka-citta),持佛名号,为净土正宗。

四、以“一心不乱(梵语aviksipta-citta)”为净行归宿。

五、以大智慧折伏现行烦恼,为摄心念佛要务。

六、以种种苦行,为念佛摄心助缘。

七、痛念轮回无常逼恼,是为摄心念佛之借镜。

八、坚持四重戒法,摄伏三业(梵语trini-karmani),为入道根本,因而正念摄心念佛。

53.何谓“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见无见是涅槃”?

佛法非对立法,远离相对待,方得契入涅槃之道。 知见当下就是真如之体用,若另外再立个知,就是舍离真如,另寻他法来安真如,真如本一非二,是二非真如,是二即落入相待法,即有生死(梵语samsara),是故,名为知见立知是无明本。

真如本体已无相、无住、无念、无见、毕竟空(梵语atyanta-sunyata)故;若知见有见,即有相、有住、有念、不能与法性相应,又落入无明深渊;佛之知见已解脱,彻悟诸法本性空义,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是故名为知见无见是涅槃。

大般若经云:“诸佛出世,皆说本性空义,化导有情;闻佛说本性空义,乃入圣道得圣道果;离本性空,无别方便。”

54.请问一位弘法者,应具备那些条件?

弘法者所应具备之条件,现今略举十点,若依此而弘法者,必能振兴佛法: 一、应具足正知正见之佛法。

二、应以戒为师。

三、言教与身教并行。

四、智慧(梵语jnana)广大。

五、相好庄严。

六、辩才无碍。

七、尊师重道。

八、应具足为法忘躯之精神。

九、勇于破邪显正,因而护法护教。

十、破除我执而说法,以佛陀解脱之道为中心。

55.佛教对婚姻的看法如何?

佛陀的弟子有两大类:一则出家弟子。二则在家弟子。 出家弟子修持梵行,坚守如来圣戒,以自度度人为根本意趣,是故,出家弟子不得行男婚女嫁之途;在家弟子是处于在家修持,为了适应家累故,可行男婚女嫁,无妨也。佛陀大慈大悲特为在家弟子立了五戒法,此五戒(梵语panca silani)是人道的护照,顾及人与人之间相互保障,使人伦道德更具有次第,让家庭、社会、国家安和乐利,敦亲睦邻。

佛教对婚姻的看法:婚姻是人道的境界,是人类立场所需,是欲界众生所免不了的。若以色界众生而言,色界众生则无男女之欲,无饮食之欲,以禅为食,清净自得,无此男女之欲所累赘,依此循次渐入,色界无色界,乃至出三界,便无婚姻之欲。

有婚姻之欲是处于欲界众生之所须要,毕竟,众生(梵语bahu-jana)是以欲为依为命,乃六道中的一环;若已证果或出三界的圣者,对婚姻已解脱,不须受婚姻所束缚,因而牵缠不得自在,乃至不受尘欲所染。

总而言之,圣者已证得圣位,不受婚姻所累,婚姻与不婚姻已无法束缚圣者的境界,犹如莲花处于污泥而不染,清净自得故;六道众生于种种之欲未得解脱,故须以婚姻来衬托,以达人伦次第,带来人道美好和乐为通途。

56.请问身为学佛的人,怎样才能达到解脱?

解脱(梵语vimoksa)修行者只要能断见思二惑,即能出三界得解脱,乃至破尘沙惑、无明惑等等,直到成佛,皆是解脱范畴之内。若能依见思二惑而精进勤修,必得解脱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何谓见惑呢?就是凡夫于三界的见解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不正见即是,因为人总是随思想而行,思想偏激,若无法正见,焉能走出光明之道!凡夫知见错谬,不得出离三界之门路,故处于生死流转。

何谓思惑呢?就是凡夫对三界内的思想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等五烦恼即是,这是著重凡夫的习气而言,一旦习气深重,对人事物贪执取舍,生大我慢,引生三界内的生死事,终无出三界可望,若断此见思二惑,即能证成阿罗汉果(梵语arhat),出离三界。

57.还没有明心见性的人,心容易染污一切境界,该如何安住?

尚未明心见性的人,的确易受外境所侵,往往身不由己,该如何安住,如何下功夫呢?今略举两点:

.明白轮回生死,就知道如何安住其心:什么叫做轮回(梵语samsara),又什么叫做生死呢?起心动念,随顺之,如是广行造业,周而复始,是名轮回生死。譬如说:贪欲是从无量劫就贪下来了,如今还在贪欲不休,将来还是贪欲无穷,这样永无止尽的贪欲下去,称为轮回生死。还没有明心见性之人,先明此意,知道轮回受苦不是好玩的,是充满逼恼,不得自在的。

这一连串的轮回生死是从何而生起呢!就是从无明妄想动念而发,人所以会生死轮回,就是无明妄想之心所带动,这些妄想之心是不清净的,变化无常的,非究竟永恒的,依此正见妄心的实相,即能逐渐对妄想之心,产生防患之墙,也让自己明白妄想之心是生死轮回的根本因素,即该抖擞道心奋勇修行,这是未明心见性者,初步入道之法。

.逐渐入道,广明诸法本空:既知妄想之心是轮回生死之根本,接著,应该正见诸法本空,幻化而有,心空境空,心有境有;心生则境生,心灭则境灭,若能彻底从妄想之心给予净化,了知妄想无自性,本不可得,因幻而有,此幻不真,众生执幻,因而有生死轮回,沉迷幻境,不得自觉,枉受大苦,甚可怜悯!

大般若经云:“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住十方界,为诸有情宣说正法,无不皆用本性空,本性空即是佛眼。”

未明心见性者能正见诸法本空,当下得两种功德利益。

一则正见诸法实相义(空性是诸佛眼)。

二则破除自己过去对诸法无知之过,次第自破我执之过。

未明心见性者,若如是正观,勤修不已,此法乃步入解脱必经之道,是转凡入圣关键所在,是证悟菩提不二法门。

58.请问听经、念佛都要回向吗?其意义为何?

听经念佛,乃至所做一切功德,皆须回向(梵语parinama),回向这个法门,是十方诸佛殷勤所倡导,意义深广,回向具足有:超越、解脱、与空性相应、无我、目标、归宿、力量、希望、因果(梵语hetu-phala)、终程,等等之含义,佛陀之智慧已达圆满之境,圣者如是言,必有甚深法义,愿我佛弟子,依佛所言而言,依佛所行而行,依佛所证而证,依佛所愿而愿,终极目标,必达成圣弟子所愿矣!

59.何谓生忍、法忍、无生法忍?

于恭敬供养中,不生憍逸,于嗔骂打害中,不生怨恨,是名生忍。 于寒热风雨饥渴等法,于恼害之时,能安能忍,不生嗔恚忧愁,是名法忍。

把心安住于不生灭的道理上,忍就是把心安住于道理而心不动的意思。诸法的本性,即是真如实相,原无生灭,故曰无生法忍(梵语anutpattika-dharma-ksanti)。谓菩萨于无生之法,忍可忍乐,了知诸法之相,而不住诸相,无取无舍,无得无失,不动不退,是名无生法忍。

60.学佛贵在精进,请问精进的定义为何?

精则不杂,进则不退,不杂不退名为精进。学佛贵在精进,精进如披铠甲,勇往直冲,不达终程,绝不罢休。精进(梵语virya)则能早证佛道,懈怠则慢于证成佛道;佛经记载释迦佛与弥勒菩萨(梵语maitreya),在无量劫以前,曾经当过师兄弟,同一尊佛前发愿,立誓发奋成佛,但两者的道业却差距悬殊,释迦佛早先成佛,弥勒菩萨慢成佛,原因何在呢?就是释迦佛精进办道,勤求圣法,广度有情很卖力;而弥勒菩萨较懈怠,如此一来,精进者与懈怠者的功行与进度,不能构成对比了,如今的释迦佛早已成佛,弥勒菩萨尚未成佛,是释迦牟尼佛(梵语Sskya-muni buddha)之后的补处菩萨,现今于弥勒内院为天人演说佛法,尚在等觉菩萨的果位,在经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才示现人间,出家而成就无上佛道。

由此可见,学佛的行者,应该莫以懈怠之心,空度岁月,消耗青春,无常大限降临,谁也避免不了生死轮回的事实,一暴百千劫,再回头来是几时,愿共勉之!

61.佛教请问真正的禅定是什么?

禅定梵语(dhyana),禅定的种类颇多,举之不完,说之不尽,若依佛法正观禅定,则有三种类:一则世间禅。二则出世间禅。三则出世间上上禅。禅定固然种类参杂不一,有些了义禅,有些不了义禅,有些禅亦然停留世间,有些禅已出三界,已出三界之禅又有多种之类型,有出定入定之禅,有大寂静之禅,有无住处之禅,举例不完,现在就以真正了义禅定而阐述之:

禅定是远离一切相对待的,不落言宣的,离文字相、乃至离心缘相的,所能衬托禅定的方法,仅以种种譬喻来表征罢了,因而证悟禅定的内函。禅定不偏空,亦不偏有,不偏动亦不偏静,而能于空有自在,动静一如;禅定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乃至动静一如亦不可得,中道但有名,一如但有名,禅定但有名,诸有名相,造作诸法,皆不可得。

华严经云:“有相无相无差别,至于究竟终无相。”

华严经云:“法身(梵语dharma-kaya)恒寂静,清净无二相;为化众生故,示现种种形;于诸蕴处界,未曾有所著。”

禅定最后的功能,是落实在空有,动静诸法之上,而不著空有、动静诸法,毕竟,诸法寂灭性,法尔甚深微妙,不可言宣,禅定若如是正观,必与佛之大定正等无异。

大般若经云:“无尽无数无量无边,若义若文,俱无差别,皆共显了诸法空故。”

62.佛教发愿到极乐世界修行,与发愿在娑婆世界修行有何差别?

极乐世界(梵语Sukhavati),在净土修行与秽土修行,的确有差别,差别何在呢?现在举例三点供给诸善大德恭参:

.依报有别:何谓依报有别?依报就是客观的环境,净土的环境庄严殊胜,宫殿楼阁,地面水池,以七宝庄严而成,始终安宁祥和,不会有战争,乃至不会天灾地变,风火之灾,在净土修行,不必有轮回之逼恼,直至佛道,终不退堕。娑婆秽土则不然,环境坎坷,卑陋不坚,无常变化,沙石砾粒为地,秽土世界常闹饥荒,乃至天灾地变,风火之灾迭起,战争杀戮,民不聊生,生灵涂炭,永不安宁,诸如:中日八年抗战,南北韩战争、南北越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现在美伊中东战役,联军围剿伊拉克,惨不忍睹。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最后亦免不了生老病死的悲剧,又受业力牵制,轮回生死。

.正报有别:何谓正报呢?正报就是主观的本师佛陀,极乐净土与娑婆秽土的正报差别相当悬殊;极乐净土的正报是庄严殊胜的,本师是阿弥陀佛(梵语Amita-buddha),加上观音势至合称三圣,乃至清净大海诸大菩萨在彼世界,这些圣者都是正报的殊胜,在净土修行可亲近三圣及诸大菩萨演说佛法,亲听正法,耳熏目染,久而久之,机缘成熟,可悟无生法忍,共证菩提,到时候可倒驾慈航回娑婆,共度有情。

在娑婆秽土则不然,本师佛陀早已灭度,又逢值末法邪说缤纷,善知识不易求,圣典艰深,业障深重,秽土魔考甚多,智浅福薄,修行的过程,十之八九皆开倒车,道心易于退堕,是故,秽土之正报不庄严不殊胜,佛陀早已入灭,娑婆正报逢值末法,无有本师在人间演说佛法,故与净土正报相差悬殊。

.正法末法有别:极乐净土始终皆有佛在彼处说法,年年月月都是正法期,娑婆秽土逢值佛的机会,犹如昙花一现,忽起忽灭,住世不久,不要说正法遇不到,若业障重者,连像法末法都遇不到佛法,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目前的世界,全球有五十多亿人口,学佛者到底有几位,还是寥寥无几,岂不伤感乎!

63.何谓“三德”?

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是名三德 。 法身德 :佛常住不生不灭的法性身无不周遍。

般若德:佛的智慧无量无边,了知人生宇宙的实相,无所障碍。

解脱德:佛所证得的最胜妙法,能够化度一切众生而自在无碍。

三德亦有三种:即是智德、恩德、断德是也,何谓三德呢?叙述如下:

智德:佛的智慧深广,无所不知,无所不见,号称一切智人。

恩德:佛的慈悲广大,誓度一切众生,无偏无失,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六道众生,有缘者莫不蒙度。

断德:佛将一切的烦恼断除,清净无为,解脱自在。

64.何谓“念佛三昧”?

何谓三昧呢?三昧(梵语samadhi)又名三摩提,或三摩地,由梵语 译音而得,华译为正定,即离诸邪念,把心安住于一处,而内心不散乱的意思。 念佛三昧,就是把佛号念得一心不乱(梵语aviksipta-citta),能念所念双泯,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心佛一如,是名念佛三昧。

65.佛教请问“三慧”与“三学”其意义为何?

三慧(梵语tisrah prajnah),闻慧、思慧、修慧,是名三慧。闻慧是听闻佛法能生智慧;思慧是思惟佛理能生智慧;修慧是勤修佛法乃至禅定能生智慧。

三学梵语(tisrah siksah),戒学、定学、慧学,是名三学。戒即是禁戒,律藏之所诠,能防止人们造作一切身口意的恶业;定即禅定,经藏之所诠,能使人们静虑澄心;慧即智慧,论藏之所诠,能使人们发现真理而断愚痴。

修些三学,可以由戒得定,由定发慧,最终获得无漏道果,所以,三学又名为三无漏学。

66.佛教佛教常说“随缘”,这是否含有消极的态度?

表面看起来,似乎有点倾向消极的意味,难怪佛教徒往往将“随缘”的圣意,错解横飞,导致一般人将“随缘”任意挥用,把它的真义多少曲折,以为随缘就是让他堕落,不可药救,随他去,如此消极以待,这是一般无知者所认识的随缘之说。

若依随缘而论,随缘不仅随顺因缘流转,心中无有取舍得失之过以外,还必须依此因缘创造因缘,改变因缘,谛造因缘,培养因缘,如此一来,才是真正的随缘圣意。

67.佛教佛教徒和外道同样都在吃素,到底有何差别?

社会人士与外道行者,吃素的动机往往不能与正法相应,跟佛教徒的吃素确实悬殊甚钜。社会人士或外道行者的吃素,不外乎为求平安而吃素,为求健康而吃素,肉吃太多,肉吃腻了,胆固醇过高,血压过高,心脏负荷不了,太胖减肥而吃素,乃至发愿而吃素,深怕堕落因果而吃素,家庭业障现前而吃素,一生做了很多罪业因而吃素,这一切的一切构成他们吃素的原因。

他们以这种心态来吃素,是治标不治本的,在解脱之道沾不上边缘,理念不足而吃素,亦然无法得到解脱,与如来解脱的道理尚有一段距离。

有句谚语云:“吃菜不懂道理,犹如牛在吃草皮。”

既然如此,佛门弟子吃素根本意趣何在呢?现在供录圣典以启发诸善大德,让有心向道者有个正确的共识,吃素亦称不食众生肉,食众生肉得无量罪业,众生肉不得吃有八点要义。何谓八点?分别如下:

.不食众生肉,可增长我们的慈悲心。

菩萨戒经云:“一切众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

.众生皆有佛性(梵语buddha-dhatu),有佛性皆可成佛,杀众生即是杀未来之佛。

.吃众生肉即是吃自己无始劫来的父母。

菩萨戒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

.吃众生肉者,即与一切众生结恶缘,吃一两还一两,吃一斤还一斤,因果丝毫不差也。

.吃众生肉者,今生来生会得到病苦之报,难医难治,一生当中与中西药拨不开,严重者夭折之报。

.吃众生肉者,得不如意眷属,处于家庭或社会国家团体,冤家聚头,会感召舍不掉抛不开的果报。

.吃众生肉者,罪业深重,命终时恐布心现前,当堕三恶道,偿还一切肉债,血债,生命债。

.吃众生肉者,鬼神易侵,六道众生唾骂,日夜与造业者不相远离,共业为依为伍;同时,始终难以亲近善知识(梵语kalyanamitra),因而漂流三宝门外。

68.佛教请问往生极乐世界,得生三辈九品,须具备修持何法?

三辈即是上辈、中辈、下辈。每一辈再分为上中下三品,三辈共分九品。现在依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的三辈九品,欲往生极乐国土,若按照上品上生乃至下品下生的修持法门,精进勤修,必得往生无碍,往生需要有往生的条件,为让诸方善信大德得此法门,特别一一引录如下:

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此三心者,必生彼国。

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梵语parinama)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是名上品上生者。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意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华,经宿则开,是名上品中生者。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华,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是名上品下生者。

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梵语panca silani),持八戒斋,修持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华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华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梵语tri-vidya)六通(梵语sad adhijnah),具八解脱,是名中品上生者。

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梵语upasampanna),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梵语Amita-buddha),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是名中品中生者。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人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名中品下生者。

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重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是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尔时彼彿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  遍满其室,见己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是名下品上生者。

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是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是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梵语naraka),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是名下品中生者。

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是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彿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梵语Sukhavati),是名下品下生者。

净土行者,若欲往生极乐净土,依如是经典所言,发勇猛精进之心而勤修,必得往生三辈九品莲台。

69.佛教佛教对“三法印”的看法如何?

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是名三法印。

诸行无常印(梵语anityah sarva-samskarah):是说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所有的,现在起了变异,现在所有的,将来终归幻灭。

诸法无我印(梵语niratmanah sarva-dharmah):是说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无有我的实体。

涅槃寂静印(梵语santam nirvanam):是说涅槃的境界,灭除一切生死的痛苦,无为安乐,故涅槃是寂静的。

凡符合此三原则,便是佛陀之正法,有如世间印信,用为证明,故名法印。

70.佛教世间的忍辱和出世间的忍辱,有何差别?

世间的忍辱没有透过般若空慧,因此,无法正见能忍所忍诸法空幻不实,于是暂时伏住烦恼之心,勉强安住,如石压草一般,非根本之道,忍一时却无法忍永恒,将后的火苗亦然会再度爆发,毕竟不能与诸法空性相应故。

“出世间即是解脱(梵语vimoksa)之义、无为之义、出三界之义、空性(梵语sunyata)之义、涅槃(梵语nirvana)之义、登彼岸之义,既然如此,出世间的忍辱当下即是解脱、无为、出三界、空性、涅槃、登彼岸,若达此境界,出世间之忍辱即能无忍能忍,忍而无忍,凡所有顺逆之境逼恼之际,必得迎刃而解,化境为乌有,毕竟解脱故。

出世间忍与世间忍是解脱与非解脱之差别,无为与有为之差别,出三界与三界之差别,空性与不空之差别,涅槃与生死之差别,登彼岸与未登彼岸之差别。

71.佛教何谓五衣、七衣、九衣,各代表何义?

“三衣”是出家人的三种袈裟(梵语袈裟kasaya),这三件袈裟,用途各别,五条衣是工作服,七条衣是诵经服,九至二十五条衣是大礼服,详细叙述如下:

.五条衣:五条衣梵语安陀会,此云中宿衣,亦云下衣,亦云杂作衣,凡寺中执劳服役,路途出入往返,当著此衣,五衣的制法,共分五条,每条一长一短,故名五条衣。

.七条衣:七条衣梵语郁多罗僧,此云上著衣,亦云入众衣。此衣分七条,二长一短,故名七条衣,披在五条衣之上,故名上著衣。凡入众、礼拜、诵经、聚会等,皆著此衣,故又名入众衣。凡礼佛、修忏、坐禅、赴斋、听经、布萨、自恣,当著此衣。

.九条衣:九条衣梵语僧伽黎,此云合,亦云重,亦云杂碎衣。名合名重者,以割截重作合成故。此衣条数最多,故名杂碎衣,三衣之中,此衣最大,故又称大衣。凡入王宫升座说法,聚落乞食,当著此衣。又此衣九品:下品有三,谓九条、十一条、十三条(二长一短)。中品有三,谓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三长一短)。上品有三,谓二十一条、二十三条、二十五条(四长一短)。

72.佛教请问戒律中的“开、遮、持、犯”,其意义何在?

开遮持犯是持戒者所应有的共识,为了能持戒解脱,圆满戒法,成就持戒功德,必须深入戒律的开遮持犯,何谓开遮持犯?开者允许之义,遮者禁止之义,持者坚持戒律之义,犯者毁犯戒律之义。学佛持戒有如是正确的认识,持戒修行,必因戒(梵语sila)得度生死苦海,共登觉悟彼岸。

73.佛教何谓“讥嫌戒”?何谓“根本重戒”?

讥嫌戒即是息世讥嫌戒的简称,是停止做让人家说坏话之事,如此所立之戒,是名讥嫌戒。佛陀大慈悲,深怕修行者被人家诽谤或起讥嫌,因此所制定的戒律。

根本重戒即是杀、盗、淫、妄等四重戒,犯此四重戒,必堕落三恶道。所有轻重之戒,乃至微细戒,一切诸戒无不由此演化而成,是圣戒之根本戒也。

74.佛教请问“供养”的定义如何?

供养即是奉养的意思。对上含有亲近 、奉事、尊敬的意思;对下含有同情、怜惜、慈悲、爱护的意思。

对上而言,如供养佛(梵语buddha)、菩萨(梵语bodhisattva)、声闻(梵语sravaka)、缘觉(梵语pratyeka-buddha)、乃至僧宝、师长、父母、前辈等等;含有恭敬、报恩、奉献之意义。对下而言,如晚辈、同道、弟妹、朋友、亲戚、同事等;含有关心、结善缘、爱护之意义。

75.佛教何谓“三聚净戒”?其意义为何?

三聚净戒(梵语tri-vidhani silani),摄律仪戒、摄善法戒 、摄众生戒,是名三聚净戒。

摄律仪戒者(梵语samvara-sila):是遵守佛之戒律,因而不作诸恶。

摄善法戒者(梵语kusala-dharma-samgrahaka-sila):是奉行一切之善。

摄众生戒者(梵语sattvartha-kriya-sila):是广修一切善法,以利益众生。

摄律仪戒与摄善法戒是自利,摄众生戒是利他,合自他两利,叫做二利圆满,为大乘学者所应共持。

76.佛教何谓“现报”?何谓“花报”?

现报亦称顺现法受业、顺现报受业、顺现业、顺现报受、现在受业等名称。意谓现在世所造作之善恶业,于现在世受果报。

何谓花报呢?亦称为华服,就是花开在结实之前,故花报乃对后得之果报而言。譬如人为获得果实而植树,除正得其果实之外,兼可得花,是为花报。

众生植善恶之业因(梵语karma-hetu),由此业因正得之果为果报(实报、正报),果报之前所兼得者,则称为花报。如以不杀为业因,因之而得长寿,是为花报;远感涅槃之果报。又如以念佛修善为业因,往生极乐世界为花报;后证大菩提则为果报。

77.佛教何谓“无缘大慈”?何谓“同体大悲”?

佛具足大慈悲心,虽与众生无缘,但也发大慈心而救度之,此慈心尽虚空遍法界,是名无缘大慈。

佛陀之悲心,乃是以众生苦为己苦之同心同感状态,乃至圣凡同俱佛性,又其悲心广大无尽,无有更广、更大、更上于此悲者,故称同体大悲。

78.佛教请问佛与菩萨有何不同?

菩萨的果位有次第,菩萨道(梵语bodhisattva-carya)最终极目的就是佛道,佛道是修行者最圆满的果位。菩萨由凡夫到成佛,一共要经过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觉、妙觉是也。十信是由十住中的第一发心住内,分开另立的,若将其缩入发心住内,则只有四十二阶位。菩萨是因位,佛是果位,有差别故。

79.佛教世人修行何以学道者多,而得道者少?

若追究其原因,有多种因素,是故得道者少,今略举十点,供给诸大善信共参究:

.误把求感应当学道,误把求平安当学道,误把外道当佛道,误把邪见当正见。

.世人道心不古,退者多进者少,恍恍惚惚,道心不稳定。

.逢值末法时代,邪教邪法纷纭,莫衷一是,不得正法而入门,导致误入邪教邪法。

.善知识(梵语kalyanamitra)难求,正法难得。五.世间迷惑,花花世界,千奇百态,定力不足,愿力不坚,习气未断,易感召被境所转。

.世俗之见不能彻底革除,仍带俗见入佛门,形成非佛非道,模棱两可。

.勇猛心容易发,长远心不易持,学佛者多半如是。

.今天张三,明天李四,不能持之以恒的守著道业,不能低声下气亲近善知识,四处奔波,浪迹天涯,不得自觉。

.世人修道,不以戒为师,易犯身口意,始终穷劫无法得道。

.世人修道,十之八九,正法不能入,皆于三界内周旋,修行不得正见,依不了义为了义,依不究竟为究竟,依妄识为真如,依不净为净,依我为无我,依苦为乐。

由以上种种因素,昧于佛陀的正法,我行我素,无法低声下气,亲近善知识,东奔西跑,不得究竟之道,自己不得自觉,因此,舍本逐末,背觉合尘,如此世人之学道,纵然有无量百千万亿人在学道,若欲得道,终无是处。

80.何谓“有佛无佛法住法空”?

世间诸法,本是缘起,住于其住,如如不动,是名法住 。 诸法缘起的本性是空性,是名法空(梵语dharma-nairatmya)。 法住法空是说明宇宙间一切万法,都是缘起的,缘起的诸法,其性本空,无真实的自性可得。不论有佛来人间,无佛来人间,世间诸法本是常住,法住法空的,并不因无佛来世间,法住法空随著就法不住法不空,是故,名为有佛无佛法住法空。

大般若经云:“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诸法,常无变异;法性法界法定法住,一切如来等觉现观,既自等觉,自现观已,为诸有情,宣说开示,分别显了,令同悟入,离诸妄想,分别颠倒。”

81.何谓“独头意识”?何谓“微细念头”?

独头的意思,就是第六识能独起思想,独自分别一切法,或独作回忆过去的事,单独生出极猛利的势用 。 因为第六识不必和前五识俱起,故名独头意识。

独头意识又分为四种:

.梦中独头意识:此是就睡之时,缘“梦”中境界之意识。

.定中独头意识:此是就“禅定(梵语dhyana)之时”,缘“定”中境界之意识。

.散位独头意识:此非于梦,亦非于定,而且吾人未睡之时,因散乱心起,想过去,思惟现在,盼望未来所起之妄想,是故,称之散位独头意识。

.狂乱独头意识:狂即“癫狂”,如神经病者,自言自语,即使旁人不见,而神经病者之意识,依然缘于所缘之境界,此即名为“狂乱独头意识”。

何谓微细念头呢?微细念头亦称微微心,乃进入灭尽定前刹那极微细之心。灭尽定之前有三种心,即想心、微细心、微微心,第一种想心属粗想之心,第二种为稍微细之心,第三种转更微细,故称微微之心。于如是微微之心之后,灭尽定方才现前。

82.佛教何谓“一切法不空,无道无果”?

圣教所阐明的道理,无不广谈诸法无自性空,无自性空即是诸法自性,正见诸法空性,是转凡入圣的必经通途,修道者不与空性相应,即是没有沾上出世圣果的边缘。

大般若经云:“如来觉一切法毕竟空寂,证大菩提,随顺世间假立名字,故称为佛,非为实有,若有若无,不可得故。”

大般若经云:“如来一切诸法,毕竟空故,不生不灭,不染不净;如四圣谛(巴利语ariya-sacca)、十二因缘(梵语dvadasangapratitya-samutpada)、三十七道品(梵语bodhi-paksika)、五眼、六神通、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毕竟空故,不生不灭,不染不净故。”

83.佛教请问“信佛”与“学佛”有何不同?

信佛是学佛的开始,学佛是信佛的实践阶段,更进一步而言,成佛是学佛终极圆满之归宿。信佛与学佛略有前后的差别,立场须要稍为解释一番。

信佛是正信佛陀的真理,因正信佛法而学佛,信佛未必学佛,仅是信心的初步。学佛是因正信佛法之后,所采取的实践过程,是故,两者有别。

信佛要正信,若不能正信佛法,倒不如不信好,何以故?若不能正信佛法,把佛法歪曲真义,易导致迷信,因而严重错解佛法,自误误人,引人入迷,相牵入火坑,其过失非浅矣!

84.佛教请问在家居士组成团体共修,如不如法?

优婆塞(梵语upasaka)与优婆夷(梵语upasika)是佛门四众弟子,译为近事男与近事女,即亲近奉事三宝和受持五戒的在家居士,在家居士平常应该多亲近三宝,为解脱生死轮回之苦而精进,所谓:归依在三宝、实践在三宝、成就在三宝,三宝(梵语tri-ratna)是出世的宝筏,是黑暗的大明灯,三宝出现人间,难遭难遇,犹如昙花一现。

在家弟子,平常家事做完,有空就到佛寺礼佛拜佛,听经闻法,可得大智慧,因而破烦恼,实证菩提,发心于佛门中广修福报,如是福慧双修,解行并重,是名三宝弟子。

目前的佛教界,晚近以来,有许多在家居士总是喜欢组成在家团体共修,请出家人到他们府上共修,维持在家团体,甚至学习出家众为别人超度诵经、浴佛等等,如此一来,导致许多善根大展流露的在家弟子,当下断了他们亲近三宝的善根,日以夜继,久而久之,习惯了在家团体之后,他们就不想亲近三宝了,始终处于在家团体周旋往来,佛寺逐渐关门大吉,如此一来,众生的福报就日益衰竭,与三宝断绝故;这些在家团体,在这种环境之下,易培养成我慢之心,自己无法低声下气亲近三宝,还向别人宣称如此而为是正确的,如此一来,自断善根,无法自觉。甚至以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不断灌输在家居士,赞叹在家修,排斥出家修,歪曲教史与教法,使得他们没有福报亲近三宝,对三宝一味的陌生与无知,因此,内心始终是模棱两可,形成佛教界的在家居士不断抵触僧宝,如此之危机,当今台湾佛教,已遍及全省,不论北部、中部、南部,几乎每每可见可闻,这不是好现象,是正法衰微的象征,佛陀在戒律常提到,多得不胜枚举。

若如此演变下去,让社会人士,乃至佛教界初发心者,不能辨别本末,僧俗不分,轻重不分,出家在家毫无次第,乱失如来戒律,龙蛇混珠,把一代如来圣教,在这些人的手中,严重的被歪曲与破坏,眼睁睁的观看正法被摧残!

这一连串的罪业与因果,谁能负得起呢?自己不但修不到觉悟的彼岸,反而带了一些无辜者,一一的堕入偏见的思想观念,如此自堕又带人堕落,这些难道不是末法的现象又是什么呢?

像这些不如法的事,佛陀早在当年就预言过了,唯愿佛弟子,眼睛要睁雪亮点,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莫入歧途,将善根于今生毁于一旦,衲有感于此,痛心呼吁世人,祈愿有缘人,共襄盛举,来挽回末法时代的歪风,是为所祈,仁者明白吗?

85.佛教如何才能看出修行者有没有“道行”?

道行之深浅,有时行于外,有时行于内,有时内外兼行,权实不定,正反不定,要知道修行者的道行高低深浅,是不容易的,毕竟,佛去高深莫测,非凡夫俗情所能窥测。

具体而言,依正法而勤修,道行不离戒定慧,戒定慧不离道行,道行之高低与戒定慧成正比,不一不二,若如此正见之,因而圆满戒定慧,必知修行者之道行也。由于修行者的行法千变万化,内外之行、权实之行、正反之行、隐显不定,高低难以预测,我们倒不必费用心机试探,因为自的智慧与道行不足,焉能以井窥天,免得阴错阳差,把圣人(梵语arya)误当凡夫(梵语prthag-jana),把凡夫误认圣人,圣凡混淆,岂非自乱脚步,涂败于地!

86.佛教为什么佛教徒对人会说你很有“福报”?而不说你很有“慧报”

是的,的确佛教界的人士,每当遇到别人常会说你很有福报,而不说慧报,这问题实在很有趣的,在整体的佛陀教法中,是福慧双修的,那么,何以佛教徒但言福报而不言慧报呢?大体上有二种原因:

.众生累生累劫以来,求福的心态成习性,脱口便言:你很有福报,而不言慧报,是习性的流露。

.说别人很有福报,是很正常之事,若说别人很有慧报,是乎不对劲,何以故?若有智慧如今不应依旧处于生死苦海中,沉沦又造业,毕竟,智慧(梵语jnana)可登觉悟彼岸故,佛弟子与福报相应者多,与智慧相应者少,故有如是偏失之言,严格而论,佛法是福慧双修的,若偏重一边,这是不正确的一环。

六祖慧能大师云:“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87.佛教学佛有些人思想活泼,有些人思想较呆滞,请问这两种人要如何排解自己的弊病,方能契机入道?

在因位而论,学佛弟子,思想太过于活泼,心地无法统一和谐,易流露社会习气,沾染自性,往往不易自觉,因此,在凡夫因位来学佛,应该尽心尽力守持如来戒律,莫让身口意三业放荡,因而懈怠散慢,如此循循而进,导社会习染转化成清净自性流露,日积月累,可望道业成就。

若思想较呆滞不灵活者,是有多种因素所成,但不外乎业障所蒙蔽,个性习气所导致,甚至专心向道,虔诚过量,忘法忘己,或被法所缚,使身心一时有不自在的感觉,但这些种种因素,只是学佛过程必然有的现象,再修持一段时间就好了,明白吗?

88.佛教请问每尊佛菩萨示现的形像都不一样,其意义代表著什么?

佛菩萨示现人间度化众生,为了契机方便,因此示现的形像就有差别,譬如观世音菩萨(梵语Avalookitesvara)常示现四臂观音、二十五臂观音、千手千眼观音、龙头观音、白衣观音、甘露瓶观音、鱼篮观音、勇猛丈夫观自在等等,这种种差别的观音,是由法身所示现,因为观世音菩萨已证成佛道,众生的根机千差万别,因而示现千差万别的形像来度众生。

佛性本平等,佛佛道同,法法平等,三世诸佛同一鼻孔出气,法性不二故。佛性(梵语buddha-dhatu)无相无不相,因众生而示现种种相,相有差别,性无差别,但相由性所起,性能起一切相,离性无相,离相无性,性相不二故。佛菩萨的种种形像,诸如手势、佩带、庄严之物,是象征著佛菩萨本有的风范与特色,甚至为了让众生能识别诸佛菩萨的身份,因而有如是形像的造化。

89.佛教请问“法律”与“戒律”有何差别?

国家制度的规则,为全国人民所应该共同遵守的,叫做“法律”。佛门中的戒律,彻底由心地下功夫,是具有防非止恶,制止三业造作非法之作用,终究为成佛道,同时,内心存有因果,道德的观念,称之为戒律。

法律通常是治标的,非治本的,这话如何而说呢?因为法律是制裁已构成犯罪的条件,假使内心生起犯罪的意念,但是没有触犯法律,是不构成法律行为责任的,动念头不构成,犯才构成,是故称为治标不治本。

戒律是治本也治标,何以而说呢?因为戒律的本质是修行用的法宝,不是世俗所用的治标产物,戒律的当下,假使你起心动念想造恶业(梵语akusala-karma),虽然还没有去造作,当下的念头已构成造业的因种,戒律从心地就制止了,外表的身体那来的造业呢?心中有因果、有道德、有真理、有慈悲(梵语maitrya)、有解脱之道、如此一来,此人始终是不会造恶业的,毕竟,由心里由感而发,由内而外,由治本而治标,这是根本之道。

是故,法律与戒律有显然的悬殊之差,法律重于治标轻于治本,戒律本标兼顾,不偏不失,两者之间,立场差别甚大。

90.佛教佛门有句“清净不用扫,空门不用观”,其意境如何?

这是站在解脱的果地而言,自性若清净,则无染垢之尘,既无染垢之尘,何用扫尘之举;空性(梵语sunyata)已达彼岸,若起观照,岂非落入能所之弊。

换句话说,成佛就已圆满清净,清净何用扫,起了扫相,又是多此一举;已居圣位,圣位无修相,何以故?己究竟登彼岸,是故不用观。

四十二章经云:“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经文所记载无念无住无修无证者,即是圣位所显的境界,已远离相对待法,达到究竟圆满之果地也。

91.佛教“般若”含义是什么,分为几种?

般若是梵语(prajna),华译为智慧。谓通达诸法之智,及断惑证理之慧,是名智慧。般若可分为三种,可等为三?

.实相般若:实相(梵语dharmata)即众生本具真如,离一切虚妄相,为般若之实性,这是所证理体。

.观照般若:指观察照见实相理体之般若,这是能证实智。

.方便般若:亦称文字般若,指分别诸法之一切言教,这是化用权智。

92.佛教何谓“十二因缘”?

当前人生,三界统苦,千苦万苦,总在生死(梵语samsara),佛陀出世,即为此大事示现人间,若生死了,则一切苦了。欲了生死,必须洞明生死根源,欲明根源,须进观人生三际(世),即过去生从何来?将来死往何去?这个问题是全世界所有宗教学术所欲探究,而未能穷尽的千古秘密,唯独佛学能彻底说明,而且能彻底解决之。佛学不离因缘法,佛说生死苦果,因缘有十二,名称为十二因缘(梵语dvadasangapratitya-samutpada),今列表如下,并加以说明。

 

 

 

 

 

十二因缘

 

过去因缘

现在苦果

现在因缘

未来苦果

无明(无始烦恼)

(善恶之业)

(本识揽渧)

名色(识暖胚团)

六入(扶尘具形)

(根摄境界)

(苦乐舍感)

(因受生著)

(因执追求)

(业牵后有)

(倒识投胎)

老死(生后苦死)

.无明(梵语avidya)-无始烦恼。谓无始以来,妄识于事理迷暗愚痴,无所明了,故名无明。无明有二:根本无明和枝末无明,根本无明乃菩萨所断;枝末无明乃凡夫所修。

.行(梵语samskara)-造作之义,即指所造作之善恶诸业。由于两种无明为缘,遂引起造作种种善恶之事业。若起无贪、无嗔、无痴等善心,则造善业;若起贪、嗔、痴等烦恼之心,则造恶业。吾人无始以来造业无边,故八识田中之种子亦无量无边。

以上两支,属过去因缘,无明是缘,业力是因。因缘和合,遂感生现在苦果,即是吾人五蕴报身。

.识(梵语vijnana)-本识揽渧。即第八识揽父精母血二渧,名三和合,此为一期生死之开端。

.名色(梵语nama-rupa)-识暖胚团。名指心识(初投胎之神识),色指形体(父精母血凝成之胚团)。是说明一念爱染,投入母体为名,揽父母赤白二渧,外托暖气成胎为色,此是胎相初成之位。

因六根未成,识心未能显发了别之功德,但有心之名,无心之用,故不称为心,而只称名,且初投胎之时,形体未全,五官未具,不便称身,故只称色。

.六入(梵语sad-ayatana)-扶尘具形,指眼等六根而言。在母胎十个月中,由名色逐渐六根成长完备,于出胎后,对六尘境界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六入。从名色,而六入,至出胎,中间总共有三十八个七日,皆属胎中位所摄,此为吾人一期生命受用之自体。

.触(梵语sparsa)-根摄境界,接触之义。根尘和合而成触,此即出胎之位。谓十月圆满出胎,六根遂于外境相接触。当婴孩自出生到二三岁时,天真纯洁,六根对境,但起单纯知觉,当无憎爱分别。

.受(梵语vedana)-苦乐舍感,即是领受之义。领纳接触六尘境界,内心所感受的违顺等境,生起苦乐感受。当四五岁到十岁左右,年纪稍长,知识渐开,对于饮食衣服玩具等,皆有所求,且能分别好丑,当未生贪爱之心,这是对境所生的一种情绪。

以上五支,总为五蕴报身,即过去因缘(无明与行)所引生之现在苦果。既有此五蕴假身,则炽然起惑造业,随之又成现在因缘,将引生未来之苦果,详情如下:

.爱(梵语trsna)-因受生著,即是贪爱。因感受引起之执著。当十一、二岁到十八、九岁之时,已将成年,欲望既开,对于五欲六尘,自然心生贪爱,对于乐受顺境,则起贪爱之心;于苦受逆境,则生憎恶之念。

藏经云:“贪爱如水,能润生死。”

楞严经云:“一切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

高僧大德云:“爱不重,不生娑婆。”

此为对境所起的一种贪染心。

.取(梵语upadana)-因执追求,即妄取也。约二十岁后,血气方刚,贪欲转盛,于一切境,广为追求,是名为取。此为贪污欲境的一种强烈趋求。

.有(梵语bhava)-业牵后有。由爱取二支惑,遂发种种善恶之业,感生未来有生有死之果报。以上三支,爱取又为缘,有支又为因支,因缘和合,又生未来之果。如是有因有果,故名为有。

十一.生(梵语jati)-倒识投胎。此身寿命终时,第八识在一切有情中,依其业力牵引,再去投胎受生,此为未来受报之一种活动。

十二.老死(梵语jara-marana)-生后苦死,即衰老死亡。万法无常,有生必有死,身坏命终名死。众生莫不皆有死,却未必皆历衰老(夭折与横死),故合老死为一支。自生至死,其间不免种种忧悲苦恼,此为未来受报之一种结果。

如以上所说,十二因缘包括过去因缘(无明与行二支),现在苦果(识、名色、六入、触、受等五支),现在因缘(爱、取、有等三支),未来苦果(生、老死等二支)。是为双重因果,此为佛陀说明吾人生死相续的一种铁则。

十二因缘,虽然只说三世,其实包括千世万世,这如何而说呢?因为过去因缘(梵语hetu-pratyaya),更从过去果来,故上溯过去则无始;而未来苦果,更生未来惑业,故下推未来则无终。由此可见,无始之前,吾人既已如此生死而来,无终之后,吾人也要如此生死下去。

十二因缘法有二种:一则生死流转门。二则涅槃还灭门。

何谓生死流转门?就是六道众生轮回生死的相状,佛陀把生死相状分为十二支分位,如是循环无尽,犹如水之流动不息,轮之旋转不停,故称流转生死门。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何谓涅槃还灭门?就是修行者欲解脱生死,以此十二因缘法勤修,最后就能灭除烦恼生死,还归涅槃真性,故称为涅槃还灭门。所谓“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

故知无明烦恼,是生死根本,譬如擒贼须先擒王,又如伐树先斩树根;一旦无明灭除,则行随著灭除,而行一灭则识亦随灭,乃至不去投生,则无老死忧悲苦恼,这就是十二因缘涅槃还灭门之道理。

93.佛教六根清净如何解释?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是名六根。根为能生之意,譬如眼对色而生眼识,乃至意对法而生意识,故名为六根。

清净即离恶行之过失,离烦恼之垢染,是名清净(梵语suddha)。六根不受五欲六尘所染污,而得六根清净自得,名之为六根清净。

94.佛教佛门中常见“卍”字,是代表什么意思?

梵文“万”字,意译作吉祥海云、吉祥喜旋。为佛三十二相之一,八十种好之一,乃显现于佛及十地菩萨胸臆等处之德相。长阿含经卷一大本经、大般若经卷三八一等,均记载佛之胸前、手足、腰间等处有“卍”。于今印度阿摩罗婆提出土之佛足石,亦刻有数个卍字。

在佛教中,卍字为佛及十地菩萨胸前之吉祥相,其后渐成为代表佛教之标志。

卍字之汉译,古来有数说,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玄奘等诸师译为“德”字,菩提流支译为“万”字,表示功德圆满之意。

卍字自古即有左右旋之别,于印度教,男性神多用(反方向卍)表示,女性神多用卍 表示。于佛教,现存于鹿野苑之古塔,其上之卍字全为“卍”,该塔系阿育王时代之建筑物,为纪念佛陀昔时于此入定而建的。华严经为例,全经之“卍”共有十七处,皆读为万,现今引录几段经文,供给诸善信大德共参:华严经卷四十八云:“如果胸臆有大人相,形如  字,名吉祥海云”。其中“卍”字原语,即是指毛发等旋转重叠如海云之相。

华严经卷二十七云:“愿一切众生得如卍 字发,螺文右旋转”。其中“卍”字原语,即是“有乐”之义,意指毛发右旋,自成纹样,令见者咸得欣悦之相。

华严经卷二十七云:“其发右旋,光净润泽,卍  字严饰”。其中“卍”字,即指佛发右旋之相。华严经卷二十七云:“愿一切众生得轮相指,指节圆满,文相右旋,愿一切众生得如莲华卍 字旋指”。其中“卍 ”字,为“满瓶”之义,意指佛之头部与指节等处圆满隆起之相。

95.佛教什么叫做“八种福田”?

佛(梵语Buddha)、圣人(梵语arya)、和尚(授业本师)、阇梨(授业时教授威仪的阿阇梨)、僧、父、母、病人。  佛、圣人、僧属于敬田;和尚、阇梨、父、母、属于恩田;病人属于悲田。

如果有人能够恭敬供养上述之八种人,就可以得到无量的福报,所以叫做八种福田。

96.佛教何谓“三种慈悲”?

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无缘慈悲,是名三种慈悲。

众生缘慈悲:是对一切众生都视如父母兄妹眷属,常起与乐拔苦之心,这是凡夫未断烦恼的有学之人,所起的慈悲。

法缘慈悲:是破除我之相,对众生随力随意,拔苦与乐,这是断烦恼达于法空(梵语dharma-nairatmya)的三乘圣人所起的慈悲。

无缘慈悲:是心无分别,普救一切,不但对一切人类拔苦与乐,扩展至一切有情动物,皆起怜愍爱护之心,这是诸佛所独有的慈悲。

97.佛教佛陀大慈大悲,化解古印度不平等的四姓阶级,何谓“四姓阶级”?

婆罗门(梵语brahmana)、刹帝利(梵语ksatriya)、吠舍(梵语vaisya)、首陀罗(梵语sudra)、是为四姓阶级。婆罗门是古印度的宗教徒,具有最高的权威。刹帝利是王族之辈,与婆罗门同样被人尊敬的阶级。吠舍是指一般农工商阶级。首陀罗是被人使役的奴隶。

98.佛教出家有那些类别?

出家(梵语pravrajya)是来自四面八方,根机深浅有别,但总不外乎四类出家者。

一、身出家心未出家:即身虽为僧伽,但心犹有顾惜爱世间之种种。

二、身在家心出家:即虽在家受用五欲之乐,但却不耽染欲乐,心心向道故。

三、身心俱出家:身不但已出家,连同心亦已超越五欲(梵语panca kamah)六尘(梵语sad visayah)之欲乐,毫无顾惜爱恋世法。

四、身心俱不出家:不但身受五欲之乐,而且内心亦不断耽欲不休。

99.佛教佛门中的“舍利”是如何形成的 ?

梵语舍利(sarira),舍利子华译为灵骨,或坚固子,是由修戒定慧之功德结晶而成的。佛(梵语boddha)、菩萨(梵语bodhisattva)、罗汉、高僧等,圆寂火化,每凝结有舍利,或如珠状、或如花状,白色为骨舍利,赤色为血肉舍利,黑色为发舍利,亦有五彩舍利。

舍利之所成,是 生前依戒定慧薰修而得,无量功德所成,若是佛舍利,其硬度坚固,难损难坏,菩萨次之、罗汉再次之、高僧坚硬递减。

金光明经舍身品云:“舍利由戒定慧所薰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梵语punya-ksetra)”。

大悲经云:“佛告阿难,我灭度后,若有善男女供养我舍利如芥子许,恭敬尊重兼供养,是人以此善根,一切皆得佛果,果报不可思议”。

100.佛教何谓“龙华三会”?

在经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弥勒菩萨(梵语Maitreya)将示现在华林园,龙华树下成道,开三番法会,度尽上中下根的众生。

佛说弥勒下生经云:“尔时弥勒佛于华林园,其园纵广一百由旬,大众满中,初会说法,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梵语arhan);第二大会说法,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第三大会说法,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这就是佛门常说的“龙华三会”之由来。

弥勒佛住世六万年,怜愍众生令得法眼,灭度之后,法住于世亦六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