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浅易

 

圣一法师主讲

弟子衍轮辑录

 

各位善知识:

今日大好因缘,与各位大德研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在今天末法时代,能够深入研究三世诸佛的妙理,的确是因缘难逢难遇,本人非常高兴,亦非常乐意与共。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此乃经题之文,金刚是譬喻,般若波罗蜜是法,此经以法、喻而立题。

金刚譬喻般若,能破众生的执著,众生的执著,从无始劫以来,到现在都未能破,所以生死轮回无有了期,若破了我执,谁也不受生死,我执不易破,惟金刚般若能破。

什么是我执呢?

我们死了以后,到地府受审的那个,就是‘我’,不是我们的身体去,是‘我’去,‘我’,执则有,不执则无,所以,是‘我相’到地府受审,判罪后,到地狱处受苦的,也是‘我’,不是我们的身体去受,身体已死了,埋葬了,没有受与不受,只有‘我’去受。地狱罪毕后,投胎时,也是‘我’去投胎,无我,不会入胎,有我,才入胎;或入人胎,入胎后,出生为人,长大后造罪,谁造罪?不是身体造罪,是‘我’造罪。

一切罪都是由我而造,例如行路时,不知不觉,踏死了一只蚁子,不知道——无我——无罪,若见到一只蚁子,故意踏死它,有我,有杀蚁罪,所以一切罪都是从我而生。

不但一切罪从我而生,一切贪嗔痴烦恼,亦是由我而起,所谓我贪、我嗔、我痴、我嫉忌、我谄曲、我憍慢,无我,一切烦恼无所从起。

烦恼因我而生、业因我而作、轮回因我而受,都是因为‘我’,称为我执。‘我执’非常厉害,亦不易断,惟有金刚般若,可以断我执,若不断除我执,生死无有了期。

昔日摩登伽女,因执著五百世的姻缘,是故五百世皆为女人,后来在楞严会上,得楞严咒的力量,把我执消除,证阿那含果。

因五阴而起我,破了五阴的我,则无我起烦恼、无我造罪、无我受生死,是谓了生死。声闻缘觉,只不过以般若力破了我执,无我,不再起烦恼,无我,不作业,无我,不受生死,出三界火宅,免受轮回。

声闻缘觉虽然认为五阴无我,但仍认为有五阴之法、有生死之法、有涅槃之法,称为法执,既执有法,便盖覆佛性,是故二乘人虽然生死已了,但仍未见佛性,既未见佛性,不懂得从性起修,又焉能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呢?

凡夫不但我执未空,法执亦未空,有我执,所以受生死轮回,有法执,所以不见佛性;菩萨以金刚般若智破我执,出生死苦海,不受轮回,再破法执,见佛性,从性起修六度万行,功德圆满即成佛。

何谓般若?

‘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随诸众生力,为之立异字。’般若是一法,佛以种种的名字而说,或说圆觉、或说实相、法界、涅槃、法身,坛经云:‘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是名般若智。’

般若又分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及实相般若三种,一切经典、陀罗尼咒等,都是文字般若,念阿弥陀佛,亦是文字般若,戒律,亦是文字般若,乃至禅宗大德参‘念佛是谁’,亦是文字般若,文字般若的范围很广,文字般若多者,成一部经,少者,是一四句偈,从文字般若而起观照,就是观照般若。

例如持大悲咒,大悲咒是文字般若,持得纯熟,观照般若现在眼前;念佛,是文字般若,念得纯熟,观照般若亦现出来,从文字般若修行,决定得观照般若。

何谓观照般若?观照就是观一切法空,例如持大悲咒,持至相应时,观照般若现前,空了时间性,本来念一遍大悲咒须两三分钟,现在只须一弹指顷;又例如禅宗大德坐香,但觉一弹指顷便开静,皆因观照般若力,若无观照般若,坐香时,会觉得时间很长,若起观照,不但时间空,文字般若亦空,甚至一切法空,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一刹那间黑暗消除,光明现前,这都是观照般若之力。

从文字般若生观照般若——一切法即非一切法:布施,不见有布施相可得;持戒,不见有持戒相可得;念佛,不觉自己有佛可念——再由观照般若生实相般若,实相就是到彼岸。

又例如,念阿弥陀佛,是文字般若,念至妄想伏,烦恼薄,阿弥陀佛放光明,是观照般若;一心不乱,心不颠倒,亦是观照般若,再精进念,命终时,生到极乐世界,花开见佛悟无生,就是实相般若。

实相般若者,诸法实实在在就是‘这样’——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实相般若就是彼岸。

不论我们用什么功,必定先从文字般若下手,从文字般若而起行,行起解绝,就是观照般若——照色,色空;照受想行识,受想行识空;五蕴空时,众生亦空,众生空即无生,无生就是佛,就是到了彼岸。

用功至观照般若起现行时,欲罢不能,观照般若得力,即起实相般若,实相,就是我们的佛性,佛性最真实,除了佛性以外,一切都是虚妄,都不真实,都可以舍。

金刚经中,处处显露三般若:‘般若波罗蜜多’,是文字般若,‘即非般若波罗蜜多’,是观照般若,‘是名般若波罗蜜多’,是宝相般若;‘如来说微尘’,是文字般若,‘即非微尘’,是观照般若,‘是名微尘’,是实相般若。

金刚经处处显露三般若,若明白三般若,全部金刚经就容易清楚,三般若,的确是我们修行的路径,出苦海的宝筏,惟文字般若,仍是此岸,只有实相般若,才是彼岸。

心经亦具足三般若,不过比较简单些,只从空五蕴而见宝相,金刚经则从布施、忍辱、微尘、世界、说法、三十二相等法中见实相,范围比较广。

波罗蜜,意即‘到实相的彼岸’,六祖云:‘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故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流通,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法执一天未除,布施不是般若,般若不是禅定,禅定不是忍辱,忍辱不是持戒,法法不同,而且法法互不相容,例如水不容火,火不容水,地不容风,风不容地,法执空时,布施就是般若,般若就是忍辱,忍辱就是持戒,水性就是火性,万法一如,万法打成一片,如水无波浪,是名波罗蜜;是故波罗蜜,就是实相般若。

经,即路径,从凡夫到成佛,以金刚经为路径,名之为经。

经题解释已竟。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姚指姚兴,南北朝时秦国主,故称姚秦。

玄奘及鸠摩罗什两位法师,均有翻译经典,但后人多奉行鸠摩罗什的经典,一次,终南山道宣律师问天人陆玄畅,为何后人多奉行鸠摩罗什所翻译的经典,天人言,鸠摩罗什是过去七佛翻译之师,深得佛意,人人欢喜受持。

梵语鸠摩罗,华语童寿,即以童子之年而有耆寿之德。三藏者即经藏(诠心法)、律藏(身口意三业持戒清净)、论藏(辨别邪正),以三藏之法而为人师,故称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智慧过人,七岁随母出家,每日诵一千首偈,有一罗汉对其母预言:‘若此沙弥三十五岁前不破戒,可以大兴佛法,度人无量。’鸠摩罗什临命终时发愿言:‘若我所译经典,合乎佛意,愿我死后,阇维时,舌根不坏。’果然阇维时全身坏尽,只剩下舌头,红如莲花,证明罗什法师以广长舌,翻译三世诸佛经典。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此段文称为通序,每一部经都是一样,亦称为证信序,有六种成就,证明为佛所说:

1、如是——是信成就,佛法大海,惟信能入,除了信心以外,有福者,未必了解佛法,有定,亦未必明白佛法,乃至持戒者亦然,惟有一念信心清净,才能明白自心,了解佛法。华严经中,所有菩萨位都是以十信位为始。

信属于心,信心清净,即生实相,信心若有疑、有烦恼、有执,不称为清净,就是求生极乐世界,也是以信心清净为主。

2、我闻——是闻成就,‘我’指阿难尊者,亲从佛闻。

3、一时——时节到,其理自彰,是为时成就。

一千二百五十位大阿罗汉生死已了,又经方等食上,弹偏斥小,叹大褒圆,诸阿罗汉悉舍小乘,学习大乘的善根成熟,时节既到,世尊便宣讲金刚经。又,一时者,悟道之时,得法之时也。

4、佛——六种成就中,说法主成就。

梵语佛陀耶,华言觉者,觉天地间之真理。觉,有二种解释:1、外觉,观诸法空,外不见人过,亦不被六尘所染。2、内觉,知心空寂,不被邪迷所惑,故名觉。

自己觉悟了后,称为自觉,令他人觉悟,名为觉他,自己究尽诸法实相,又令他人究尽实相,称为觉满,是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名之为佛。

5、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舍卫国乃波斯匿王的王都,只指只陀太子,其花园被给孤独长者以黄金布地而买了,惟有园中之树不能布金,仍属只陀太子所有,二人合力筑成精舍,供养世尊,故称祇树给孤独园,是讲经之处,乃六种成就中之处所成就。

6、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六种成就中,听法者成就。大比丘指已证阿罗汉果的徒众,梵语比丘,含三义:1、乞士,上乞法以养慧命,下乞食以养色身。佛在世时,制诸比丘,不得弄食,必须沿门托钵,次第乞食,一方面舍离自己的憍慢,另方面体会苦谛,故云乞士。2、破恶,恶者,身有杀盗淫三种恶,口有妄言、两舌、恶口、绮语四种恶;比丘出家,持戒清净,能破身口七支之恶,证阿罗汉果,出三界火宅,具六神通,故称为大比丘。3、怖魔,比丘受具足戒后,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以智慧断烦恼,出三界,了生死,不再是魔王的子孙,故比丘登坛受戒时,魔宫震动,天魔怖畏。

‘众’即僧,梵语僧伽耶,华言和合众,四位以上的比丘和合,称为众,大众和合成一力量,可令佛法久住,若比丘个别而住,很容易被魔王逐一击倒,所以比丘众亦称为和合众,分事和及理和两种,理和者,同证择灭无为之理,择者,拣择烦恼,证寂灭涅槃。事和又有六种: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见和同解,以六和为因,证择灭无为之果。

‘千二百五十人俱’,‘千’,指三迦叶及其弟子一千人,‘二百’,指舍利弗、目犍连及其二百弟子,‘五十’,指耶舍长者子及其五十友人出家,共成一千二百五十人,与佛同住于此金刚道场,听佛说般若波罗蜜经。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此乃别序之文,别在此经,故云别序。

由‘如是我闻’至‘千二百五十人俱’,名为通序,如来所说的一切经典,都有如上六种成就,故名通;别,则指发起讲经之缘起,每一次均不同,故名别。

‘尔时’,即时间到了,‘世尊’,乃如来十号之一,如来智慧福德,超胜三界,天上天下,惟佛独尊,更无有上,故名世尊。

‘食时’,分四种,赌天早晨食,所以供天应该是寅时,巳至午乃佛食时,下午畜牲食,戌亥二时鬼食,是故佛过午不食,不但佛如是,佛弟子亦然,故云食时。

‘著衣’,出家人有三件衣:五衣、七衣及大衣,著衣者,指著大衣;有三处地方,一定要著大衣:1、入皇宫见国王,2、升座说法,3、乞食。

‘持钵’,钵分铁钵及瓦钵两种,惟佛的钵是石钵,乃四大天王于释迦佛成道时,各献青石之钵,佛受之,以四钵重叠,按为一钵。后因石钵重,不便携带,故佛制弟子,不可用石钵,只可用已熏之瓦钵及铁钵。

舍卫城横六十里,纵二十里,居民九亿,故称大城。世尊入城乞食有二种因缘:1、令城中不能外出的妇女,得见如来,供养求福,2、如来本不需食,为了令众生得福,如来不食而食。智者大师有偈颂曰:

法身本非食,

应化亦复然,

为长人天福,

慈悲作福田。

既然要令人人得福,故佛乞食并不拣择贫富,沿门托钵,次第而乞,令人人均可见佛,以乞至钵满为止,钵未满,只可乞七家,故云次第乞尔。

‘敷座’者,展具而坐,比丘展具,趺坐其上如宝塔,其如地基,所谓‘卧具尼师坛,长养心苗性,展开登圣地,奉持如来命。’智者大师亦有偈颂曰:

收衣息劳虑,

洗足离尘缘,

欲证三空理,

跏趺示入禅。

比丘结跏趺坐后,身端正,心清净,容易悟道,可知跏趺坐是一种用功的法门。

丛林上,禅堂有四正四开,每天坐四支香:早粥后至午时是一支,午饭后趺坐至晚上,晚上趺坐至睡眠时,清早起来趺坐至天亮,是谓四正四开,后人改为四止八开,或四正十开,坐香的时间因此缩短了,其实修行人应该要坐长香,坐长香,心比较容易安定下来,人定后,就不知道时间长短,所以应该要坐长香。

此段文名为发起序,即发起般若经之序,古德解释此文各有不同,大致如下:

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表戒,

结跏趺坐——表定,

说金刚经——表慧。

以我本人所解,佛法平常,佛法在眼前,无一法不是佛法,所以不能领会者,皆因无明。赵州问南泉:‘何谓道?’南泉曰:‘平常心是道。’平常心者,穿衣吃饭、出入往还、举首动足、行住坐卧,都未离开这个道。看,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城,次第乞食,然后返回本处,食饭毕,收衣钵,洗足,敷座而坐,根本未动丝毫一念,如如而作,如如而去,一切不离道,这就是平常心是道,所谓粗言及细语,皆归第一义。

如来把此微妙之法,在平常日用中,表露出来,古人云:‘原来佛法无多子,只在平常日用中,穿衣食饭亲认得,千差万别体皆同。’世尊在行住坐卧中,不需言说,便把般若表露出来,谁是知音者?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须菩提,此云空生,出生时其家宝藏全空,父母认为是瑞相,故名空生,相士说他既善且吉,故又称善吉,七日以后,其家宝藏重现,故又名善现。须菩提德高腊长,所以称为长老,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

须菩提窥到世尊从行住坐卧中,不离般若,欲请世尊演说妙法,故从大众中起立。‘偏袒右肩’,表以右手执劳侍役的弟子礼,‘右膝著地’即长跪,‘合掌’,表内一心、外恭敬,而请法。

希有世尊。

须菩提先行赞叹世尊稀有,依六祖解释:1、世尊若不出家便作金轮王,王一四天下,惟世尊能舍金轮王位而出家,故云稀有。2、如来身长丈六,紫磨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身相稀有。3、如来心中,含吐八万四千法门,三身圆满具足,故云稀有。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梵语菩提萨埵,简称菩萨,华言道心众生,亦云觉有情,觉即不迷,有情即众生之意。道心者,常行恭敬,乃至蠢动含灵,普敬爱之,无轻慢心,故名菩萨。

菩萨修六度万行,荷担如来家业,续佛慧命,受记当来成佛,故如来善巧护念诸菩萨。

如来有善巧方便,护持忆念菩萨,令彼等不退转,直至能继承佛位,故云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如来以般若护念菩萨,若身若心不起妄念,不动念则心清净,清净心中,具有恒坷沙诸佛功德,古德云:‘一念不生全体现。’一念不生是善护念,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等功德全体现前,是善付嘱,只要护念至心清净,所有无相功德,不求自得,受记作佛,是谓善付嘱。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于三宝中,得闻佛法,种诸善根者,称为善男子、善女人,‘善’指善根而言,男人善表正定心,能成就一切功德,所往无碍,女人善表正慧心,能出生有为无为功德,如是善男子表定,善女人表慧,定慧具足,即可发菩提心。

定是慧的体,慧是定的用,从体起用是慧,摄用归体是定,有定无慧,心未清净,不见佛性,有慧无定,心亦未清净,亦不见佛性,惟有定慧等持,心清净,清净心就是菩提心。

声闻人定多慧少,不见佛性,所以不发菩提心,权教菩萨慧多定少,亦不见佛性,所以亦不发菩提心,惟有实教菩萨,定慧等持,见性,发菩提心。

‘阿耨多罗’即无上之意,无上心是佛心,‘三藐’即正等,‘三菩提’即正觉。凡夫所以不觉皆因有我,有我则有你,有你有我,便有是有非,有是非则有取舍,有取舍便有憎爱,如是烦恼随来,业障亦起,所以一定要觉,觉,则无我,无我则无烦恼,无烦恼则无业,无业则无生死,如是觉一切法无我便是正觉。

正等者,不起法执,若有法执便有碍——此法不是彼法,彼法不是此法,法法有碍,法法不能周遍法界——若无法执,法法犹如虚空,法法平等,布施遍法界,忍辱、禅定遍法界,法法平等便是正等。

正等破法执,正觉破我执,我法二空是佛因,得无上的佛果,因不离果,果不离心,因果惟是一心,故称发菩提心。

一切心之中,以菩提心最妙,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所以无一众生而不度,无一法而不知,无一净土而不庄严,无一佛而不供养,是故菩提心最上,更无有上。华严经贤首菩萨曰:‘十方佛异口同音赞叹菩提心的功德,亦赞之不尽。’

初发菩提心的人,‘了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心不从他悟。’涅槃经云:‘发心究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发心指发菩提心,究竟指成佛,发心与究竟成佛无异,若将两者比较一下,发菩提心较难,成佛的心不难。涅槃经又云:‘初发已为天人师,超出声闻及缘觉。’

六祖于五祖处初发菩提心云:‘何其自性本来清净,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五祖闻后赞叹曰:‘若不识自心,不见本性,学法无益,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天人师、佛。’只要发菩提心,便是天人师、佛。

我们凡夫未明心以前,所发的心,称为菩提愿,菩提愿者,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名为发菩提愿心,也是功德无量,亦为诸佛所称叹,亦能超出声闻及缘觉。

从菩提愿起修,先降服无始劫以来的妄想习气心,然后住于菩提,就是发菩提心。

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

菩提心易发,长远心难持,虽然现在发了菩提心,但过去无始劫以来的妄想烦恼习气很多,会令我们退失菩提心。

譬如阳光照入室中,只见微尘摇动不停,凡夫未发心前,其心相亦如是烦燥而动摇不停,这是妄心,亦称尘劳心,发心后,要降服这个动摇的妄心,然后才可以住于菩提心、修菩提行、证菩提果,因此须菩提长者请教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后,如何住于菩提而不退心?如何降服未发心以前,妄想颠倒的狂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佛赞叹须菩提,的确是问得好,是故世尊云:‘汝善得我心,善会我意,如汝所说,皆不错谬。’谛听者即审谛而听。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

‘应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是释迦牟尼佛最妙的法门:

应如是住——这样,便住于菩提心。

应如是降服其心——这样,就能够降服其心。

这是禅宗以心印心的法门,不落言诠。昔日梁武帝请傅大士说法,傅大士是弥勒菩荫的化身,傅大士升座,鸣尺一下,立即下座,梁武帝愕然,志公禅师云:‘大士说法已毕。’

不落语言文字,名为禅宗,一落言诠,就是教下。

昔日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拈花示众,不落语言文字,表禅宗的心法,迦叶尊者破颜微笑,是领会禅宗的心法,以心印心,然当时大众不明所以,是故世尊惟有以语吉文字再讲:‘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摩诃迦叶为第一代祖。’一落语言文字,便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有第一代祖、第二代祖等。

今日佛讲金刚经亦复如是,亦一样以心印心,对须菩提谓:‘应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须菩提谓自己虽然明白佛意,但在座部份大众还未领会,所以请世尊以语言文字再说,是为教下。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服其心。

诸菩萨者,指善男子善女人。发了菩提心后,便称为菩萨,摩诃萨者,大菩萨也,以慈悲喜舍,种种方便善巧,化度众生,名为菩萨,能化所化,心不取著,能所心灭,念念清净,虽在尘劳,心常不退,称为摩诃萨。

菩提心是直心,未发菩提心以前的,是虚妄心,妄心就是众生,离众生无妄心,离妄心亦无众生,所谓度众生者,度虚妄之心,众生是虚妄的,那一个众生不是虚妄?俄而为人、俄而为鬼、俄而作畜生、俄而生天、俄而入地狱,都是虚妄的。菩提者,觉也,觉则度尽无边众生,不但度尽自己八识田中,无始劫以来的众生,乃至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众生,亦能尽,你若能度自己的众生,则可以度法界的众生,所谓降服其心者,度众生也。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

所谓众生者,不离色及心,心色和合是众生,色空、心空,涅槃妙心便显现出来。色是身体,身体不离四种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心指受、想、行、识。色不离心,若没有心,色(身体)便坏,若无色,心亦无所依止,所谓度众生者,度色,四生空;度受想行识,心空。

卵生——楞严经云:‘卵为想生。’随妄想而受生,例如雄雁飞翔,它的影子投在雌雁身上,雌雁便受孕,又如斑鸠,雄的在东边叫一声,雌的在西边和,就这样一唱一和的,便受孕,都是因妄想而受生。

胎生——胎因情有,有感情然后才有胎生,无论父母,兄弟姊妹,都是因感情而有,是为胎生。

湿生——湿与合感,与境相合,便有湿生,例如把湿的瓦盆覆转,第二天,便滋生了虫,是为湿生。

化生——化以离应,与境相离,舍旧趣新,便是化生;天,是化生,极乐世界的众生,也是化生。

六道众生不离四生,有生即有妄,如何度妄,云何降服其妄心呢?

妄心虽然很多,但不离如下五种:

有色——是执有的众生,著有见。

何谓有色?真心不会有色,起心动念去修心,妄想心便生起来——起心修心,则见是见非,见是见非则执是执非,执是舍非属修福,执非舍是属造罪,罪福均属于‘有’;福,有人天生死轮回;罪,有三涂恶报。

迷了无相之理,所以见是见非,若能领会无相之理,便能度去‘著有’的众生。

梁武帝初见达摩祖师时问道:‘朕一生布施、斋僧、建庙,有何功德?’是著了有。祖师云:‘全无功德,此乃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不实。’

执著有,是有色,著有色,如何能悟涅槃妙心呢?后来梁武帝拜志公禅师为师,将自己布施、斋僧、建庙、印经的功德渐渐空去,不再执‘有’功德。

无色——是执‘无’的众生,不肯修福慧、不恭敬人、不供养三宝、不拜佛、亦不念佛,认为空就是道,是豁达空。有些人在丛林上修行,三十年也不愿提起扫帚扫地,他是一点福也不求,所以任他如何修行,如何用功,如何精进,最后也是枉然,是著无的众生。

著无的众生比较难度,不知涅槃妙心内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不能以空而蔽之,经云:‘宁可著有如须弥山,不可著空如芥子许,如来说空法破有,若复著空者,诸佛所不化。’所以千万不要著空,著空则拨无因果。

著空的众生,无福无慧,将来受愚痴的果报,是贫穷无福慧的众生,著空,是为狂心,亦违背佛性,必须舍去空(无),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方可见佛性,发菩提心。

有想——但有其想而不见有行,眼看佛经,耳闻法,心内思惟诸法名相,口讲得很好,但无行动,只有其想——打妄想成佛,但不肯修行,打妄想布施,但不愿布施,打妄想念佛,但始终不愿念佛,打妄想持戒,他终不持戒,是有想无行,名为有想,晓得讲不晓得行,全都是妄想。

虚云老和尚有一次对请法者说:‘你不必请我说佛法,你满肚皮都是佛法。’意即是他满脑子都是妄想的佛法,还请讲什么佛法。

修行者,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志在实行,但有其想的众生,不能见菩提。

昔日有一位香岩禅师,很年轻便出家,在百丈会下精研三藏十二部,能问一答十,百丈圆寂后,他便到湖南亲近沩山老人,沩山老人知他会说不会行,便问他:‘父母未生以前,如何是你自己的本来面目?’他哑口无言,三藏十二部内都无这句,香岩求沩山解答,沩山说:‘我若说出答案,将来你会怨我。’于是香岩把从前所学的文字般若,全部烧掉,跑到荆州玉泉寺,一心参究‘如何是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参了三年,一日,锄地时,把一块小石子掉到竹树旁,击竹之声,使他猛然醒悟过来,悟到父母未生以前,自己的本来面目,悟道便见道,见道便能说道,即时说了一首偈:‘一击亡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路,不落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学道者,咸言上上机。’

‘一击亡所知,更不假修持。’无六根之能,亦无六尘之所,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就是佛,何用再修呢?‘动容扬古路,不落悄然机。’扬眉瞬目,均显禅机,‘处处无踪迹’,若想求觅,更无一下手处,‘声色外威仪’,这威仪发乎内心,出乎外相,不是在一切事相之内,是故‘诸方学道者,咸言上上机。’

于是立即向沩山的方向顶礼,答谢他当日未曾说破,所以今日能亲见自己的本来面目,是沩山老人善护念、善付嘱求法之人。

有想的众生,只要能放得下,从解而起行,行起解绝,把自己‘有想’的众生度尽,终会悟到自己的本来面目,见到涅槃妙心。

无想——妄想来,止,不打妄想,甚或停正妄想,久而久之便空了妄想,无妄想便能入定,可以入定一日、二日、一个月、十年或二十年。坛经中,智隍禅师以为自己得正定,回河北住茅蓬,整天打坐,所用的就是无想的功。六祖的弟子玄策禅师慕名来拜访他,问道:‘大德在这里作什么?’‘我入定。’玄策问:‘你是有心入定还是无心入定?假如你是有心入定,一切有情都入定,若无心入定,荆棘瓦砾石块都可以入定,你是有心还是无心入定?’智隍禅师云:‘当我入定时,不见有无之心而入定。’玄策云:‘若你不见有无之心而入定,离了有无之心而定,是常定,常定是大定,大定就是佛定,佛定常定而无出入,你怎可以说自己入定?’

智隍答不上来,问玄策:‘汝师是谁?’‘我师是六祖。’‘六祖如何说禅定?’‘五阴本空,四大非有,禅性无生,离生禅想,禅性无住,离住禅寂,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后来智隍往见六祖,六祖对他开示一翻后,智隍二十年所得禅定的心,冰销瓦解。

无想,是指一些禅人,但除妄想,妄想除尽了后,不知从空出妙有,像木石一样无想,不起作用,古人云:‘冷水泡石头’,‘枯木岩前岔路多’,就是此意,若果无妄想可以悟道,石头应推为第一。

但得其体,未有其用,只可以生在禅天,如何能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广作佛事呢?应该从体起用,方可以悟道。有些外道可以五百劫无妄想,入无想定,生于色究竟天,五百劫后,妄想又生起,等于大石压草,草虽暂不生长,把大石移开后,草又生起来,依然有妄想,依然未入涅槃妙心。

非有想非无想——不想有亦不想无,语默双寂,动静两亡,是‘非有想’,但是想开悟,故云‘非无想。’

非有想非无想的众生,修行已到了极点,但菩提心还未现前,必须亲近大善知识,由善知识替他抽钉拔楔,令他悟过来。

一位禅人问赵州老人:‘一物不将来(有亦无,无亦无),如何?’赵州曰:‘放下著。’禅人云:‘一物不将来,放下个什么?’赵州曰:‘放不下,挑起去。’他便悟道,他虽然无妄想,但他存无想,仍是有想;他就是卡在一物不将来这个非无想的关内。

修行人想开悟也是一个妄想,令你永不能开悟。

禅宗大德参禅就在这个地方——非无想——话头是空(无想),但话头不明,想明白这个话头,还有求理心在,便是非无想,于是直参下去,参,就是非无想。

因此,若妄心而言,执是执非是有色,拨无罪福是无色,单讲不行是有想,除妄而不起作用是无想,有无俱遣、语默两亡,是非有想,理还未明,有求理心在,是非无想。

度众生就是度卵生、胎生、湿生、化生之色,及度其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之心。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无余者,无烦恼习气妄想之剩余,名为无余。

涅槃,就是清净心,妄想,是染污心,妄想灭,涅槃妙心即现前。

‘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因我们最初一念不觉,迷了涅槃妙心,故有种种妄想,因种种妄想而作业,便有种种生死,因种种生死而有种种众生,是故所有众生,都是从涅槃妙心而起,众生灭,还归涅槃妙心,犹如大海出生千涛万浪,千涛万浪灭,大海澄静,回复大海的本来面目。

有妄想的众生,涅槃妙心不现前,所有妄想的众生灭尽,就能见到清净圆满涅槃妙心。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把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的心——妄想、烦恼、习气——度尽无余,‘而灭度之’,灭,即寂灭,烦恼本来寂灭,一切法本来无生,迷则有生,悟时无生;度,即是出生死苦海,到涅槃彼岸之意,故云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此乃观照般若之文。

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后,开始度妄想的众生、度习气的众生,度烦恼的众生,凡夫的妄想烦恼习气,多如空中的尘,摇动不停,又如虚空的风,忽然而起,忽然而灭,一弹指顷,有九十刹那,一刹那,有九百生灭妄想,所以凡夫一念之中的妄想多得厉害。

‘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以般若观其寂灭,度其出生死,来一个妄想,灭一个、度一个,来无量的妄想,灭无量个、度无量的妄想众生,所有众生度尽,涅槃妙心即现前,若有一妄想众生未尽,涅槃妙心也不会现前,一定要把众生度尽无余,涅槃妙心才现出来。

无论念佛、持咒、参禅,目的都是度妄想的众生,当用功时,把妄想逼了出来,开始时,只逼出一个两个妄想,到后来,妄想倾巢而出,那时便是好消息,仗念佛的力、或咒力、或是参禅看话头的观照力,一下子把妄想众生一网打尽,所谓‘灭度无量无边众生’,无量无边的众生度尽后,再观一观,佛号空、大悲咒空、话头空,真妄两亡,天下太平,可有众生?

众生本来空,犹如发梦一样,梦中有无量众生,醒来时,一个不可得,梦原来是空。

烦恼本来空、众生本来无、生死本来寂灭,迷时则有,悟时则无,故云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是为实相般若。

众生灭度后,还有什么?若果说还有什么,便著了个什么,所以什么也不说,只说涅槃妙心,也就是菩提心,灭度妄想的众生后,只有菩提心现在眼前,我们便依这个菩提心而修行。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此乃金刚经度众生而无众生可度之文。

为什么实无众生得灭度?皆由菩萨无四相,有四相则有众生,无四相,所以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相不住相,迷性而有相,迷失了佛性则见种种相;性不住性,离相而见性,欲想见佛性,一定要离相;‘迷性见相,离相见性’,我们一定要紧记这八个字。

金刚经处处提出四相,何谓四相?

1、我相——度众生时,见有能度的我,则有我相,不见有能度众生的我,则无我相,我相不是本来有,取我则有我相,不取则无我相,何为取我而有我相?例如,你有钱财,若执自己有财便有我相,不执自己有财便无我相,我相,是从执著而有。

菩萨有我相,烦恼因而生起,亦因此增长,因为有‘我’而生起无量烦恼,云何‘我’度烦恼?烦恼反会增加,为什么呢?若见有众生灭度,见有灭便有生,不见有灭,无灭则无生,那时才可称为实实在在度众生,而不见有众生灭度。有些人埋怨烦恼破不尽,皆因见有烦恼可灭,见有灭则见有生,不久,烦恼又生起来,因为有能灭的我相在。

2、人相——人相也是取则有,不取则无,例如,我修善,执自己是修善之人,他不修善,执别人不是修善之人,看轻他人,这便是人相。经云:布施即非布施、持戒即非持戒,则无布施持戒之人相;忍辱,无辱可忍,则无忍辱之人相。

人相,也是我相的一种,执‘我’行善,我是善人,八识田中,便有善人的相,有相即遮蔽佛性,迷失佛性,迷性即有生灭,有众生生,亦有众生灭;或者著我是修行人,著了修行人的相,著了人相,心内便有一物,亦遮蔽佛性,迷性则烦恼起。

3、众生相——众生即妄想,去掉妄想,那里有众生,妄想的确是众缘而生。妄想有无量之多,比恒河沙还多,的确是众生。我们一天打多少个妄想?日间为想,晚上发梦,也是妄想,是为众生相。

众生相的范围很广,好食懒做,是众生相,恶事向他人,好事归自己,俄而作小人,俄而为若子,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都是众生相。

菩萨度众生,自己不能有众生相,自己有一个众生相,则度不了众生。

我贪,是一个众生相,我贪,又如何度别人不贪,我嗔,又是一个众生相,我既有一个‘嗔’的众生,又如何度别人的嗔;自己不布施,别人更不布施,自己不持戒,别人更不持戒。菩萨度众生,自己万不能有众生相,若无众生相,一切众生,一时度尽。

有了众生相便迷失佛性,迷佛性则心有生灭——有众生生,有众生灭,故有众生得灭度者——灭去众生相,是为离相见性,见佛性则无生灭,是故无众生得灭度者。

4、寿者相——遇境逢缘,取舍分别,经过很长久的时间,仍坚执取舍分别,是为寿者相。例如某甲开罪了某乙,某乙三年也不跟他说话,嗔恨心还在,这便是寿者相。

寿者相,是指烦恼命的寿者相,是惑命,不是慧命;烦恼由今生带到下一生,前世嗔,今世亦嗔,前世爱,今世亦爱,前世痴,今生亦一样愚痴,是为烦恼的寿者相。文殊菩萨偈云:‘众生学平等,心随万境转,百骸俱舍尽,其如憎爱何?’

对境取舍憎爱,分别取舍憎爱的心相续无间断,便是寿者相,对境若不取舍憎爱,便无寿者相,寿者相是比较微细,取舍憎爱是第七识,分别是第六识,经过很长久的时间,也不容易放下解脱的,名为寿者相。

菩萨无我相,即如大海无东风,海水无波浪,菩萨无人相,即如大海无南风,海水亦无波浪,菩萨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如大海无西风,亦无北风,海水无波浪。若大海无四边风起,则波浪止息,还归大海。

金刚经讲四相的确有道理,所有烦恼都是因四相而有,若无我相,何来有贪嗔痴的烦恼?著我是善人的人相,便有憍慢心,看人不起;众生就是生灭心,所谓众生相者,是指众生的八万四千尘劳烦恼,众生相空,八万四千尘劳烦恼亦空;我相、人相、众生相,相续不断,名寿者相;四相中,但有一相都不得了,有一相则招无量烦恼,即如大海但有一边风起,大海波涛便不能止息。菩萨无四相之无明风,涅槃性海现在眼前——清净、不生不灭、无余。

四相空,菩提心现前,菩提是觉,觉即无生,觉一切众生无生,是为不灭度而灭度一切众生,亦为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若想见佛性,一定要离四相,四相,是烦恼的根本。

世尊先答降心,狂心不降,如何能住于菩提?狂心就是生死,生死就是众生,众生有无量无边,狂心亦无量无边,狂心顿歇,歇即菩提,狂心不外是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行者回光返照,见有色则度,见无色亦度,见有想无想亦度,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终有一天,豁然悟到众生本来空,不见有一众生得灭度,所度的众生既无,能度的我相亦无,能所两亡,自性真实,自性清净,菩提心现前,从性起修,修六度万行,直至成佛。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此乃金刚经无住布施之文。

无住就是般若,般若不住一切法,凡夫法法有所住,故不得般若,若想求般若,一切不可住,不住财色名食睡,乃至不住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古人云:‘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何人?’不与万法为伴侣者,便是般若,所以一切众生成佛时,什么也无,惟有般若具足六度万行,庄严佛土,菩萨悟道时亦然,惟有般若,以般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观音菩萨得般若,寻声救苦;普贤菩萨得般若,六度万行齐修;文殊菩萨得般若,教一切菩萨发菩提心,得根本智;地藏菩萨得般若,空地狱,众生度尽,然后证菩提。所以般若之行,一行一切行,行行遍法界,故经中云:其福德犹如虚空。

六度以布施为首,布施有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舍财而施名为财施,历代三藏法师说法,令人悟道,称为法施,观音菩萨现神力救众生苦,是无畏施。

以菩提心修布施,菩提心不住一切法——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不住六根六尘六识、不住欲界色界无色界,于三界九地已证之法亦不住,是谓菩萨于法,应无所住。不住就是布施——内舍悭贪烦恼,外利益一切众生。

不住一切法,自性清净名为戒波罗蜜,持戒度毁犯,舍离破戒的妄想,是为上求佛道,持戒清净,以戒福利益众生,是为下化众生。菩提心不住一切法,在尘而不染尘,在欲而离欲,名为戒波罗蜜。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忍辱,不住就是无生,烦恼不生,就是忍辱波罗蜜。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精进,用功而不住法,便忘了时间性,是名精进波罗蜜。

不住于法行于禅定,‘不住’者,空也,一切法空便入定,色空入色定,受想行识空,入受想行识定,火空入火定,水空入水定,空空入空定,能空一切法即得定,是谓菩萨于一切法无所住,而行于四禅八定。

菩萨于一切法无所住,所谓六根、六尘、六识等十八界之法无住,无住便是般若,是谓菩萨于一切法,应无所住,行于般若。

又,佛弟子中,舍利弗智慧第一而不住智慧,以智慧布施利益众生,若有所住,便生出自私自利之心;目犍连神通第一,不住于神通而利益众生;阿难多闻第一而不住于多闻,以多闻结集经藏,利益无量众生,是为不住于多闻而行布施。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以长处布施利益众生,不应住于长处,我们虽然还未开悟,亦可以把自己的长处贡献出来,布施利益众生,有所住,便是悭贪,所以凡夫菩萨,亦可以不住于法而行布施。

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不住色’,财是色之一,不住财就能布施财,不住珍宝之色,亦能以珍宝布施,菩萨不住一切色,是故能以最好之物布施,不住,就是智慧,有智慧就不会起烦恼,所以对财物之色不会悭贪。

不住色,是智慧,布施,是慈悲,所以菩萨有智有悲,罗汉不住色,但不肯布施,所以有智无悲,凡夫不但住色,亦不布施,所以无智无悲。

‘不住法’,法即法尘,三藏十二部语言文字经典,就是法座,不住于法就能布施法,是法施,若住于法,就不愿以法布施,是为吝法。

不住神力,以无畏神力利益众生,是无畏施,若有威德而住于威德,不能布施,不住威德,就可以神力布施,例如观音菩萨神力能救苦,神力能与乐,是为无畏施。

所以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则具足三种施,不但如是,戒亦具足,著色破戒,不著色,心清净,便是戒,不住声香味触法,心清净,戒亦清净。

如是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烦恼不生,忍则众恶无喧,名忍辱波罗蜜。

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空了时间性,是谓精进波罗蜜。

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空,得禅定波罗蜜。

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一切法不住便住于般若。

因此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不但能布施,更能修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布施时,不应住我相,若‘有我’布施,将来便‘有我’受果报,亦即有我入生死,无我布施,则无我受果报,谁受生死?

菩萨布施,不住我相,‘我’则无限量,周遍法界,以法身真我,供养大众。

布施时,若有受施的人相,便会有拣择,有分别心,则心量小,心小福亦小,梵网经云:‘供养五百罗汉菩萨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供养五百罗汉菩萨僧是分别心,在大众中僧次一凡夫僧是无分别心,有分别心不及无分别心,布施时若无受施的人相,则无分别拣择心。

菩萨布施,不住于人相,人相无限量,上供四圣,下济六道。

布施时,若著所施的物相,物有大小,福亦有大小,故福有限量,有限量是有为法,无为法无限量。

菩萨布施,不住物相,物相便无限量,布施物周遍法界,福德亦周遍法界。

菩萨不住相布施,内不见有布施的我相,外不见有布施的物相,亦不见有受施的人相,三轮体空,是为无相布施。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为何要以无相布施?

不住相布施是无为法,无为法无相,无相即无大无小,既无大小,故福德不可思量。住相布施是有为法,有为法有相,相有大小,故福德可以思量。

是故世尊拈花示众,迦叶微笑,一花虽小,但一朵花可以供养法界如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东方虚空无有大小,故不可思量。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世界中大者莫过虚空,一切性中大者莫过佛性,何以故,凡有形相,不得名为大,虚空无形相,故名为大。众生心性有限量,例如恶性不含善性,刚性与柔性不能并住,此乃限量,不得名为大;佛性则无有限量,善恶均能觉,非动非静,觉动觉静,故名为大。

虚空中无东西南北,若见东西南北,亦是住相,不得解脱;佛性本无我人众生寿者,若有四相,即是众生性,不名佛性,亦所谓住相布施也,菩萨行施,不住于相,无所希求,其所获福德,如十方虚空,不可较量。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须菩提请问世尊:‘云何应住?’佛言:‘应如是住。’——

无住而住,就是住于菩提心,布施无住,布施的功德便住于菩提心,持戒无住,持戒的功德便住于菩提心,忍辱无住,忍辱的功德,住于菩提心,禅定无住,禅定的功德,住于菩提心,菩萨修六道万行,一一离相,无相的功德,住于无相的菩提,故云‘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色身有相,法身无相,色身者,四大和合,父母所生,肉眼所见,法身者,非父母所生,无有形相,亦非青黄赤白,肉眼所不能见,惟有慧眼乃能见之。

凡夫但见三十二相的色身如来,不见无相的法身如来,法身身等虚空,是故佛问须菩提,能否以身相得见法身如来。

须菩提知道,凡夫但见有相的色身如来,认为色身是有,著有见,不见无相的法身如来,故言不能以身相,得见法身如来。

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须菩提再解释:‘世尊所说的色身如来是应身,应身有身有相,法身无身无相,若能见身即非身,相即非相,即见法身如来。’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金刚般若是佛的境界,由众生到佛的境界,其实是不隔的,迷即众生,悟时是佛,何谓不隔?波浪即水,不是离开波浪才有水,即波浪而见有水,但波浪不是水的本性,从波浪体会水不难,但著了波浪,则永远只见生灭无常的波浪,见不到不生不灭,一体的水性,所以众生悟佛道,说难不难,故谓不隔。

金刚经处处教我们离相——度众生不见有众生相可度、布施不见有布施相、离相即可见法身如来,不是以三十二相见法身如来,以三十二相见法身如来则不用修行,舍卫国九亿人,有三亿人见佛闻法,三亿人见佛而不闻法,三亿人不见佛不闻法,业障深重所致,佛法的确难闻。

既闻了佛法,为什么还未开悟呢?问问自己可有种善根,未种要种,种了之后可有增长,增长了可有成熟,若善根成熟,一闻佛法即悟道,若善根未成熟,或未增长,甚或未种善根,那你以什么来悟呢?

上来说得很清楚,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不错,诸相非相是如来,但你何曾见到诸相非相,人家赞叹你便欢喜,开罪了你便发脾气,什至发梦时也还不知梦是非相,知道梦是非相就好了,但是任何一个人在梦中不知是梦,不知梦是非相,等到醒来时,才知梦是非相。人生如大梦,有谁知道自己现在发梦,知道现在发梦,就见到非相的法身如来,但现在不知道自己造梦,便著相见生死,所以虚云老和尚说:‘拜佛若能见到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有人问赵州老人:‘请问和尚,何谓佛?’‘殿里底。’‘那是泥塑木像,我不问这个佛,我问法身佛。’‘殿里底!’

法身佛未曾离开有相佛,若见诸相非相,便见法身如来,倘若离开诸相,那里还有法身呢?离了众生,那里还有人成佛呢?成佛是众生成,没有众生,谁来成佛?离了波浪,那里有水?惟有离了波浪的相,便能见清净的水体,所以若见诸相非相,即见法身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此乃金刚经正信之文。

须菩提知道世尊所说的是大乘法,小乘的罗汉也不易解,更何况未出轮回的众生,所以问,可有众生,得闻‘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章句,亲见法身如来,而生实信。世尊又谓布施无相,那一个人见到布施无相,而能相信无相的妙行呢?须菩提意谓,众生一定要见到三轮体空,才能生实信。

修行用功,若能够见到诸相非相,即见法身如来,能够见到法身如来,就算在任何艰苦的情形下,也不会退心,若只有泛泛而信,而未见法身,遇境逢缘,被五欲六尘之境所转,便生退心。

从前我认识一位居士,很诚心修行,甚至如来的舍利,也给他求得,后来年老时,他开始有点糊涂,我再次见他时,他说自己身体不好,要食狗肉,我很替他可惜,从前他的致诚心,可以求得释迦佛的舍利,现在年老时,反而食狗肉,可知道他未曾有一个实信,只是泛泛而相信,为何他可以得到舍利?那是他的一念诚心所感,但未见法身如来,所以未生实信,只是泛泛而相信。例如朝普陀山,不是每一个人朝普陀山回来之后,一定会转好的,有些人依然故我,皆由未曾有一个实信。实信真实,真实地相信佛教,是为正信。

见到法身如来,法身就是般若,般若就是佛性,佛性就是菩提,既然得见菩提,又怎么不会相信,又怎么会生退心呢?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如来说法,若无人相信,如来是空说。如来言不虚发,如来金口出言,不会空说,如来说‘若见诸相非相’,须菩提以为在法会中无人相信,其实除了须菩提相信外,还有一千二百五十位阿罗汉会相信,焉能说‘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所以世尊谓须菩提:‘莫作是说。’

不但现在有人相信,如来灭后,亦有人相信,信什么?信‘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般若妙法。

‘后五百岁’者,如来灭后,有五个五百岁,第一个五百岁,解脱坚固,其中有龙树菩萨,优波鞠多尊者,度无量人,依如来的遗教,得解脱之果。

第二个五百年,禅定坚固,佛弟子虽未得解脱之果,有修四禅八定、有修念佛三昧、有修数息观、有修空观等,皆得禅定三昧,在此五百岁中,亦有人相信般若。

第三个五百年,多闻坚固,佛法开始流入中国,常时有鸠摩罗什法师、道安法师等,一个寺门中,最少住上五百位和尚,道安法师讲经时,最少有一万人听法,是为多闻坚固,在此五百岁中,亦有人相信般若。

第四个五百年,寺庙坚固,在六祖菩萨时代,恰巧是佛灭后二千年,马祖兴丛林,百丈立清规,到处是佛堂,是为寺庙坚固,办道场求福,在此五百岁中,亦有人相信般若。

第五个五百年,斗诤坚固,各立门户,学者无所适从,但仍有人相信般若。

在最后的五百年中,有努力求福求慧者,严持如来清净戒,由清净戒得见如来无相戒。

例如杀生,杀了一条鱼、一只鸡,是有相,不杀生即无杀,无杀即是无相,戒是无相,功德亦是无相,如是不盗、不淫、不妄,亦是无相。

‘修福’者,福有三种:布施、持戒、禅定,文中指的是修禅定的福;佛灭后第五个五百年,佛弟子持无相戒,修无相定,依此章句,能生信心,信心清净,得见法身如来,知道法身才是真实,故云‘以此为实’。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心生净信者。

‘诸相’我已见到,但是还未见到‘非相’,皆由自己的善根还未成熟,所以要多种善根,如何种善根呢?

地藏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种少善根,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地藏菩萨,即以道力拥护是人,渐修无上,不令退失。

所以若不在佛法中种善根,就是以恒河沙七宝布施,也只得人天的果报,是有漏的因,生死的果,决不能成佛。所谓修行者,就是栽培自己的善根,闻了佛法便有善根,要好好的栽培。

善根是于佛法中来,悟与不悟,看你可有善根,早悟或迟悟,也得看你善根成熟还是未成熟。

种善根者,如地藏经所说,于诸佛所而种善根,故云‘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善根成熟,方可解般若。此外,诵经、念佛、拜佛、参禅,也是种善根,应该勇猛精进,念念佛、念念种善根。

‘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是指长远心,以长远心修行,直至善根成熟,一闻法,便大彻大悟。

马祖二十年不开口,二十年种善根,南泉祖师得法后,三十年不下山,达摩祖师九年面壁,九年种善根,是谓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善根成熟,就是闻法开悟之时,所以种善根须有长远心,善根由种子而增长,因增长而成熟,善根成熟,闻法即悟。

应以何身得度,观音菩萨即现何身而说法度之,为什么观音菩萨不现身向我们说法呢?因为我们的善根未熟,若善根未成熟,就是观音菩萨向我们现身说法,我们也不能开悟。诸佛如来出现世间,都是在众生善根成熟之时,是故释迦世尊初转法轮之时,五比丘证阿罗汉果,百万诸天证无生法忍。

闻是章句,一念生净信,念念生净信,念念生净信是由最初第一念而生,在最初一念清净信心中,见到自己的佛性,知道佛性才是真实。因此,‘一念生净信’,是属于十信位的菩萨,傅大士云:‘信心生一念,诸佛尽能知,修因于此日,得果未来时,三大经多劫,六度久安施,薰成无漏种,方号不思议。’

从‘念信心而修因,以十信为因,进而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而得佛果,故云得果未来时。

由一念信心而修佛因至成佛果,须经三大阿僧祇劫修六波罗蜜,把八识田中有漏的种子薰成无漏,转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普照十方世界,所以信心生一念,是成佛之因,经云:‘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见法身后,生死已了,虽然还未成佛,但是已经长别三界轮回苦海。

修行不难,天天的念佛诵经坐禅,但是难在一念生净信,我们不但未曾有一念生净信,反而念念妄想昏沉,未曾有一念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上文我曾经引用涅槃经中两句法语:‘发心究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发心及究竟成佛,等一无异,惟是二者之中,先心最难,即是一念生净信者。果从因生,不是因从果生,一念生净信是佛因,佛因较难,但只要有一念净信的佛因,将来自然有成佛的佛果,所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的功德很大,有谁知道呢?

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

一念净信的功德,乃至菩萨、声闻、缘觉,也不知道,惟有如来知道,此文中‘如来’,是指十方如来,不是单指释迦牟尼佛。‘如来悉知’,‘悉’,乃‘尽’的意思,佛心尽知,佛眼尽见。

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见佛法身,一念生净信,就是见性,任何功德都不及见佛性的功德大。

‘是诸众生’者,虽云见性,但还是众生,因为第一念见,又不知何时何日,于第二、第三念再见,不过第一念见了之后,信心成就,永不退转;‘得如是无量福德’,佛性内有无量福德,所以见佛性的福德亦无量。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五蕴和合为我,从五蕴起执,有我相,空五蕴即见法身,法身无相,所以见法身后,不再有我相。

四大和合为人相,命终时,地归地、水归水、火归火、风归风,四大分散,何来有人相?所以见法身后,不后再有人相。

法身无生,无生则无灭,生灭的妄相心灭,众生相亦灭,故无复众生相。

既不执身为我,便没有长短寿之分别,所以无复寿者相,是故悟道之人,生死来去自由,能够坐脱立亡。

无法相者,悟道之人,离名绝相,不再执著三藏十二部诸法的名相,但亦不执著谓无三藏十二部的名相,故云‘亦无非法相’,若言无三藏十二部,便是谤法。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是诸众生’,指未悟道之人,众生未悟道,未生一念净信以前,若见相,便立即取相,相就是境,都是虚妄,若取相,则有我、人、众生、寿者,是谓无明。

有些人执法相,法相者,三藏十二部诸法的名相,其实法相是让我们依著来修行,不是要我们去取著,言我能解名相,其实所解的是名相,能解的是谁?是妄想。所谓‘名相妄想,真智如如。’名与相是二法,解名相的是妄想,妄想灭,得真智,名相灭,见如如之理,若取名相,心内便著我人众生寿者四相。

假如不取诸法的名相,却去取诸法的非相,认为不须依三藏十二部的经典修行,你教他念佛,他说不须要念佛,你教他持戒,他说不须要持戒,你教他拜佛、坐禅,他说不须要拜佛、坐禅,名为取非法相,亦名为谤经,所谓‘离经一字,是为魔说’,亦著了我人众生寿者。

其实佛说法是无定的,众生著空,如来说有,以有破空,但不可执有,故云‘不应取法’;众生若著有,如来便说空,以空破有,但亦不可执空,故云‘不应取非法。’

上来‘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一念相应,见到法身如来,见到自己本来面目,其福德犹如虚空,从此无四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从性起修,直至成佛。未曾有一念生净信者,那么,就要小心,修行第一个条件,切莫取任何相,取相便迷性,若见相而不取相,离相便见性。

何谓取相?取相即取法,法者,一切法,简而言之,不离一个‘有’字,‘有’莫取,‘非有’亦莫取。修行时,不是见‘有’便见‘无’,见有之时,不取有相,过了‘有’关,见无之时,不取无相,过了‘无’关,要透过‘有’、‘无’二关,才能悟道。

例如坐禅时,妄想来,不取妄想,妄想便灭去,灭了之后,昏沉又来,昏沉又是一个相,不取昏沉相,昏沉便灭去,灭了之后,妄想相又来,如是妄想及昏沉相间而现,若离妄想及昏沉,便能得定,‘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法即是‘有’,非法,即是‘无’,以‘有’、‘无’概括一切,所以法及非法,皆不应取。

昔日赵州门下,有一学人,向赵州老人告假,到南方参学去,赵州老人云:‘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三千里路逢人,不可错举。’那位学人即时醒悟过来,不再去参学。

到南方参学不外是想见性,见性之路,依法华经说,有五百由旬,依赵州老人说,是三千里路逢人,但未见以前,在三千里路程内可能见到佛,所以有佛处不得住。有佛既不住,无佛又如何?无佛处急走过,离有佛无佛两边,就是行于中道,就是般若,所以云三千里路逢人,不可错说。

‘以是义故’,以不取二边的中道义故,‘如来常说’,如来于方等八年、般若二十二年,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对谁说呢?对比丘说,因为比丘求了生死,在家二众未必求了生死,故云:‘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如来所说的法,都能度人离生死苦海,到涅槃彼岸,到了彼岸后,如来所说的一切法都要舍,何况世间法,更要舍。

其实舍法即是舍心,法舍至极点,心亦舍,心与法相连,法尽,心亦尽,法绝,心亦绝,所以舍法就是舍心,若还有一法在,即是未肯舍心,例如要保护黄金,不是有一法保护黄金,是你的心要保护黄金,若肯舍黄金,你的心亦舍掉,是故舍法即舍心,舍心即舍法,心法俱舍,心空法尽,即到彼岸。到了彼岸,船要舍,心亦要舍,法穷心尽,即见如来;修行无别法,惟‘舍’而矣。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

道,只有一个,悟,亦无两个,众生悟道,与佛无异,如何能悟道呢?先要认识清楚何为道?道是不生不灭,无来无去,非一切法,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道是无相,若想求道,一定要达无相的境界,方能与道相合,若著有相,任汝无量劫修行,以有相求觅无相的道,如何能求到呢?所以一定要舍离有相,修无相行。

无相即无为,有相即有为,以无相的心,求无相的道,能求的(心)是无相,所求的(道)亦是无相,无相与无相合为一体,便悟道。有与空是合不来,一定要以空,才能与空相合,空与空相合,便成一体;再举一例,若想与水和合,一定要用水,水与水合,便合为一体,若用泥,泥与水是合不来,一定是水合水,空合空。

释迦佛说法四十九年,句句无为,未曾以有为法系缚众生,所谓戒定慧三无漏学,以无漏法度众生:戒是无相,定是寂灭,慧是无住,以此戒定慧,才能出苦海,所以应修无为法。例如念佛,念至无念而念,才算有点进步,但还有‘我’在,有我仍是有为法,要念至无我念佛,才是无为,才能悟无生忍,若还有我相在,有我便有生,那又如何可以花开见佛悟无生法忍呢?所以念佛是从有念而念、无念而念、再进一步无我而念,即念佛时无我相,无我相,心即空,以无相念佛的心,才可以求无相的道。

此段文是说得菩提道,得道时没有能得所得,如空与空合时,没有能合所合,既无能合所合,则无能得所得,但亦不能说无得,彼空与此空相合不能说无合,得道时就是这个境界,得时无能得所得,是为无得而得,是真真得无上道,此文的大意就在此。

须菩提闻说修行至法极心尽时,便到彼岸,心内便起疑问:‘既无心又无法,到彼岸时得个什么菩提法?若是无心,谁人得法?如来是得法才说法,有得才有说,无得又以何说法?究竟如来有没有得法?若有得才说法,不应要我们舍法,若无得无说,才可以叫我们舍,究竟如来有没有得菩提?’

佛知须菩提有此疑,故问须菩提:‘如来有否得菩提?’

如来得菩提,不是从外而得,如水合水,如空合空,无能合所合,如来得菩提,菩提无相,如来亦无相,无相与无相合,名为得菩提。

何以如来无相?如来心空寂,能所心灭,故得菩提,凡夫能所心未灭——‘能’是知,‘所’是妄想——例如聪明的人,‘知’道自己心内‘想’什么,便是有能有所,既有能所便有相,有相又如何得无相的菩提?如来亦不过修行用功,至能所心灭,心空,心空即无相,无相的智慧就是无相的菩提,所以能所心灭,便是菩提,那么如来得个什么?

水流入大海,何曾得大海,水就是大海,大海就是水,无能得所得,如来得菩提是无为法,无为法无两个——得、不得。

菩提不能说有得,有得就是妄想,又不可说无得,无得亦是妄想,妄想不空,不能得菩提,妄想空,就是菩提,若妄想已空,更不能说得与不得,这就是不二法门,故云‘如来得阿耨菩提耶?’

其实此段文所讲的,是菩提无得之文,免得众生依真起妄。依真,妄亦起,真若不立,妄亦不生,闻说真,便依真起妄,所以得菩提是无得,不令众生依真起妄。

这部是般若经,般若是大火聚,一点也不能执,古人云:‘太末虫,处处能著,独不能著火焰之上;众生心,处处能缘,独不能缘般若上。’般若不能被攀缘,从前依生死起执著,起烦恼作业,现在岂能依般若起惑作业?

得菩提者,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总不能将梦中事指示于人,是故得菩提是无得而得,不可执、不可著、不可取,若取菩提,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则现前。

烦恼是沿真而有,金刚经中,处处指出依真起妄,亦剖析得最透彻,所以真尚不立,何况是妄,真妄两亡,就是到家之日,因此得菩提,是无得而得。

如来有所说法耶。

如来说法的目的,是去除众生烦恼,若有众生烦恼尽,那么如来无所说,若众生烦恼未空,如来便要说法治众生烦恼病,所以不能谓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菩提即是觉,觉有,有灭,有灭即非有;觉无,无灭,无灭即非无;如是觉生非生、觉灭非灭、觉一乘非一乘、觉三乘非三乘,是故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定法,众生便执著菩提是有,取有,四相亦跟著生起;若云菩提是无,众生便取著无,四相亦跟著生起,取有取无,执大执小,都是依真起妄,所以菩提是无定,不可执、不可著、不可取,故云‘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无有定法又是什么呢?就是无为法,若有定法,定于恶著恶,定于善,著善,定于有,执有,定于无,著无,定于小乘,执小乘,定于大乘,执大乘,无定,则无执,故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菩提只是一个假名,如来说种种法逗众生种种机,对业障重的众生教以念佛观,对散乱的众生教以数息观,多欲的众生教以不净观,愚痴的众生教以因缘觊,嗔恚众生教以慈悲观,是故如来无有定法可说,维摩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佛以一音说法,小乘人听到的是小乘法,大乘人听到的是大乘法,所以佛初转法轮时,五比丘证阿罗汉果——是小乘法;八万诸天证无生法忍——是大乘法。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如来得菩提是无为法——无得而得;如来说法,也是无为——无说而说,所以如来所说的法,皆不可取。

取,即心取,如来所说的法,过凡心境界,心行处灭,才可领会,心行未尽,不能领会。凡心的境界是有为,有生死,有生灭,无为的境界才是涅槃,所以凡夫以妄想心不能取如来的法,若果念佛念至心灭,当下即能领会,或是持咒至心空,亦能领会,法华经云:‘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知。’不可以思量心、分别心,取如来的法,思量分别心尽,便能领会如来的法,若思量分别心未尽,你还未能领会如来的法,故云‘皆不可取’。

心如何才灭?念佛念至心法两亡,就是心行处灭。

如来所说的法既不可以妄心取,那么可以口说吗?亦不可以口宣说,如来所说的法,超过凡夫言语界,不能用凡夫言语表达出来,是为不可说,惟有语言道断,才可以明白如来的法,语言未断之时,就是用多劫的时间,也讲不出来。法华经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一乘之法,不可以指示,更不可以言辞表达出来,法华经又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诸法的寂灭相,不可以用言语宣说出来。

既不可以说,那么就不说吗?又不是不说,语言道断,就是说法,古人云:‘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里用功夫,若以纸上谈佛法,笔尖点干洞庭湖。’

法眼祖师未悟道以前,很喜欢研究肇论,曾到处参学,有一次,因雪阻,在罗汉琛禅师处挂单,琛禅师与他谈肇论,禅师说:‘肇论云,天地与我同根,请问上座与山河大地,是同是别?’法眼说:‘别!’琛禅师竖起两个指头,法眼改说:‘同!’琛禅师又竖起两个指头。

两个指头,不能说同,又不能说异,两个指头不一样,所以不能说同,两个指头同一掌出,所以又不能说别;意思是,山河大地与我,不可以说同,又不可以说别。

第二天,雪停了,法眼向琛禅师告假,禅师送他到门外,说:‘佛法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对么?’‘对!’琛禅师指著门外一块大石说:‘那一块石,究竟是在你心内,抑或是在你心外?’法眼说:‘在我心内。’琛禅师说:‘行者,何苦把石头放在心内!’法眼哑口无言,立即放下衣包,依止琛禅师。

法眼用三十天讲言说道理,琛禅师不认可,说:‘佛法不是这个。’法眼云:‘某甲辞穷理极。’琛禅师说:‘若论佛法,一切现成。’法眼当下开悟。

辞穷就是语言道断,理极,就是心行处灭。修行至心尽言绝之时,才能够明白佛法,心行未尽,未解佛法,更不会说法,所以云如来所说的法,不可以心取,更不可以口说。

语言道断就是不可说,心行处灭就是不可取,那又是什么呢?就是非法、非非法。

如来所说的法,不是有(非法),又不是无(非非法),黄檗禅师云:‘法本不有,莫作无观,法本不无,莫作有观。’法不是有、不是无、不是亦有亦无、不是非有非无,离四句,绝百非,就能见到诸法的实相,诸法的实相亦即无为法,无为法不可以说有——有生死;更不可以说无——无生死。无为法内既无生死,何来有生死灭?有为法有烦恼可断,无为法中,既无烦恼,何来断烦恼?

一切三贤十圣,皆证无为法:从有为——有烦恼可断,入无为——烦恼空,无烦恼可断,便是无为。

小乘以初果、二果、三果为贤,四果阿罗汉为圣,大乘以十住、十行、十回向为三贤位,十地菩萨为十圣位。虽云无烦恼,亦有贤圣之差别,犹如大海,大海是一,但是大海有浅有深,是故有差别;无为法是一,但亦有贤圣之差别:

初果见惑烦恼空,阿罗汉果是见思烦恼空,菩萨不但见思烦恼空,所知障亦空;小乘以我空得无为,大乘以我、法二空得无为。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以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有能施的我,所施的七宝,有受施的众生,是有相布施,属有为法,故佛问须菩提:‘其福多否?’须菩提回答说:‘甚多。’为什么呢?

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有为的布施有相,有相则必有处所,其处所落在人天路上,既在人天路上,此布施福德,即非福德之性,而是福德之相。

何谓福德性?心有能所,即非福德性,能所心灭,是名福德性。虽以恒河沙七宝布施,有能施所施,未得三轮体空,依然落生死,故名即非福德性。

福德性是无相,在诸法来说,就是布施的性,是禅定、持戒、忍辱的性,称为福德性,性是无相,例如佛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惟是佛性无相,色身有相,众生受人身,佛性不是人,众生生天,佛性不是天,众生入地狱,佛性不是地狱,所以佛性无相,在众生来说,名为佛性,在诸法来说,称为法性、福德性,在佛来说,名为法身。

大千世界七宝是相,相有多有少,所以布施亦有多有少,例如山河大地有相,故有大有小。

性是无相,周遍法界,犹如虚空,无相、无有边际、不可量、无大无小。

福德相不是福德的性,是故如来说有相布施的福德多,是有可量故。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信力为受,念力为持;假如有人受持整部金刚经,或受持一章,乃至只受持四句偈,其福德性亦相等,若以虚空为例,万丈虚空亦是虚空,一尺的虚空也是虚空。受持整部金刚经固然是般若,受持一四句偈也是般若。

又例如饮一口大海水,只这一口亦是大海水,所以受持四句偈之人,亦见福德性。

金刚经中有十六处讲四句偈,但不指明是那四句,依弥勒菩萨言:‘若论四句偈,应当不离身。’不离身就是指不离法身,意谓若见法身,便是受持四句偈,若不见法身,便是迷了四句偈,四句偈乃法身妙理在其中。什么是一四句偈见法身呢?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便是见色身。

以四句偈自悟自行是自利,为人演说是利他;自己见性,又令他人见性,见性的福最为殊胜,一切福不及见性的福,所以说其福胜以七宝布施的福。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无为法无住,不住生死涅槃,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一切不住,有住则有相,无住则无相,无相即无生,无生即无灭,豁然空寂,就是解脱的佛性,就是佛,佛是觉,觉即观照,观照即般若智慧。

受持一四句偈,见佛性之时就是佛,所以诸佛是从般若出。又,见佛性即是菩提法,所以法也是从般若出,若佛若法,都是从般若出,故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般若无形相、无佛相、无佛名,惟是佛从般若出,故佛即非佛;般若内亦无诸法的名相,但从般若而出生一切法相,所以佛法即非佛法。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佛问须菩提,须陀洹能否起心动念,在心内见有我相,见有得果的相,须菩提答:‘圣人证无为法,无能得的我,无所得的果,那里能作是念,言我得须陀洹果,何以故,须陀洹修行,断了粗重烦恼,远离世间六尘,入法性之流,法性是无相,常入法性时,无能入的我,无所入的法性,能所俱空,才能入法性之流,既能所俱空,当然不会作是念,说我得须陀洹果。’

入流者,入法性之流,法性无相,故无能入所入。

何谓入法性之流?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才可以入法性流,例如眼见色,心内不起分别,即是色不入心,亦即心内无色,称为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亦如是,但自心内不起分别,即声香味触法不入心,亦即心内无声香味触法,心则清净,六尘空,六根清净,迥脱根尘,灵光独耀,初入法性流,初见道迹,证初果,名须陀洹,决定不受地狱、畜生、饿鬼、修罗等异类之身,七生可证阿罗汉果。

有入流之名,而无入流之相可得,无相有名,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斯陀含是梵语,此云一往来,一往天上,一来人间,便了生死,出三界,证阿罗汉果。

斯陀含已见性,入法性流,性流无相,亦无往来之相可得,故云实无往来。

大乘斯陀含者,目观诸境,心内只有一生灭,无第二生灭,故名一往来;前念妄起,后念即止,前念有著,后念即离,故实无往来。

不但无为法无往来之相,在有为法来说,亦无往来之相。‘往’——试研究这个往字,未往无往,已往亦无往,当往时一半往,一半不往,何来有一个往的相可得?‘来’——未来无来,已来亦无来,正来时半来半不来,何曾有来的相?有为法尚且无往来相可得,何况无为法呢。

凡夫本无往来之相可得,只为妄想分别,执著说有往来,何曾有一往来之法可得?譬如由大屿山往香港,是色身有往来,心没有往来,凡夫尚且心无往来,何况圣人,所以斯陀含不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

虽无往来之相可得,无相而有名,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梵语阿那含,华语译作不还,亦名出欲,以欲习永尽,决定不来欲界受胞胎。既不来欲界,便在阿那含天修行,阿那含天是四禅天之一。

阿那含已入性流,性流中无不来之相可得,故云实无不来;虽无不来之相可得,惟无相而有名,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小乘四果称为阿罗汉,此云杀贼,把见思烦恼贼杀尽,故名杀贼;又名应供,应受人天供养;又称为无生,不再受生死轮回。

阿罗汉只见生死空而住于空,名为偏空,大乘佛法,真空不空,真空不空就是妙有,小乘真空而无妙有,所以阿罗汉只证得偏空,偏空即著空。

世尊问须菩提,阿罗汉会否生起一个心,谓自己得阿罗汉道。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圣人无我、无相、无得、无念,然后才证圣果,所以证圣果的人,绝不会说自己得果,若阿罗汉起心动念,谓有我得阿罗汉果,便是著相,著相即有为,有为就是凡夫,就不能证圣果,故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

阿罗汉名为杀贼,有烦恼才有所杀,无烦恼时,又杀个什么东西?

阿罗汉又称为无生,有生死,才有了生死之法,若无生死,那里有了生死之法可得而名阿罗汉(无生)呢?若实无了生死之法可得,则实实在在无有一法名阿罗汉。

如人发梦,醒来时,实无梦可得,亦实无梦可醒,若有梦,便有醒,但醒来时无梦,既无梦,便不能说有梦醒之法可得。

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便是依真起妄——著我得阿罗汉道的我相,执我是圣人的人相,有能得所得的妄心生起,是为众生相,执著自己得阿罗汉道是寿者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四相。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此乃须菩提以自己证明之文。

须菩提解空第一,不与人相诤,得无诤三昧,别人嫌他坐,他便立,别人嫌他立,他便坐,别人嫌他坐立,他便行,绝不与人相诤,故佛说须菩提得无诤三昧。一切罗汉都证无诤三昧,却是一切罗汉都见有三昧可证,惟须菩提不见有无诤三昧可得,故须菩提是阿罗汉人中,得无诤三昧最为第一。

一切罗汉均离欲,惟是一切罗汉都见有欲可离,但是须菩提不见有欲可离,是故一切离欲罗汉人之中,须菩提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

心不动念,则我、法二空,我空无我,法空,无欲可离,既无我亦无欲可离,云何能作念,我是离欲阿罗汉。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

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是为有我而得阿罗汉道,有我则有生死,阿罗汉是无生,若有我,无生变为有生,是故须菩提不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

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阿兰那行就是无诤行,亦称为无怨行、寂静行。须菩提若见有阿罗汉道可得,便有诤——有我、有得,有我有得,便与人相诤,有诤便不是无诤行者——然须菩提实实在在不与人相诤,亦实实在在不见有无诤行可得,所以世尊赞叹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于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般若为大小二乘所共,小乘以般若断惑证真,大乘以般若得法修行。前文讲小乘圣人,得果而无得果之心,此文讲诸佛得法而无得法之心。

何谓法?性净之理,名之为法,性即自性,自性清净之真理,就是宇宙间的真理,宇宙间之真理,迷时是生死,悟时是涅槃,迷、是众生,悟、是诸佛。‘法’若以教下来解释,名为轨物生解,任持自性,‘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有佛无佛,性相常住’,法是众生本具,法华经喻之为衣里明珠,得此珠可以成佛、可以度众生。

如来在古释迦佛发菩提心后,经三大阿僧祇劫修行:第一个阿僧祇劫值遇尸弃如来,授记‘汝当得作佛’;第二个阿僧只劫,值遇然灯佛,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第三个阿僧祇劫,值遇迦叶佛,授记补处作佛。

可知释迦佛是在然灯佛所得法,是故然灯古佛,为释迦佛授记之师,然世尊于然灯佛所得法之时,有得法之心否?若有得法之心,就是于法有所得,若无得法之心,便是于法无所得。

有得就是有心,有心不称为得,无得就是无心,无心方可以得。譬如虚空,你是有得虚空否?当然是无得,惟是人人都得虚空,未有一人不得空虚者,此乃无得而得虚空,亦未有一人自谓我得虚空,若有得,就是有能得的我,所得的虚空,究竟你是如何得虚空?

无所得的虚空,无能得的我,每个人都得虚空,是无得而得。

又例如黄金,可以勤力工作而求得,是有得而得,临命终时,一丝毫也带不走,所以有得而得,实是不得。

无得即无心,无心则合道,所以无得才名之为得法;有得即有心,有心就是妄想,不实在,所以有得,不名为得,因此佛问须菩提,如来于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否?

然灯古佛对大众说法时,大众以有所得心而听法,有所得心,与法不相应,所以大众不得法,惟有释迦如来,以无所得心听法,无所得心即空心,心空则得法,有所得心是有心,有心有生有灭、有能有所,生灭心、能所心,即是妄心,妄心云何得法,惟有能所心灭、所得心尽,就是无所得心,无所得心就是真心,真心不生不灭、无名无相,就是般若,无所得心于法当然无所得,故云‘于法实无所得’。

如来因然灯佛开示,见自性清净,本无尘劳,寂而常照,于法何曾有所得、何曾有能得、又何曾有不得,是为无得而得,与清净之法相应,是真得法。

所以我们修行,应以无心为道,以无布施之心相而布施、无持戒之心相而持戒、无修禅定之心相而修禅定,说法,无说法之心可得,出家,无出家之心可得,诵经,无诵经之心可得,一切无心,即与法相应,名为无得而得,得如来无上之法。

然则,凡夫如何从受持金刚经求法呢?

法就是自性清净的佛性,人人本有,那佛性又在什么地方呢?

譬喻一座山,山中有金矿,但山本身不知有金矿,金矿亦不知有山,因为山与金矿都是无性的;众生知道山中有金矿,要破山取金。山喻‘人我’,矿喻无明烦恼,金喻佛性,若想见佛性,先要除人我之山,人我山空,便见到无明烦恼矿,矿中有金,表无明之侧是佛性,佛性是无始,无明亦无始,所以有矿即有金,有金亦即有矿,见金时,亦同时见到矿。

众生若想除无明,一定先要除人我相,人我相空,便见到无明,亦见到佛性,若不除人我山,见不到无明矿,又如何能去掉无明,众生不能断无明,皆因被人我相盖覆了无明,若能见到无明,亦能同时见到佛性,故云‘无明宝性即佛性’,所以金刚经一开始,不讲断烦恼,先讲除人我相,破了人我相,便见到无明之矿、佛性之宝,那时便是觉悟,悟后重修,以开悟后之智慧炼无明矿,无明矿遇炼即烂,佛性宝越炼越清净。

古人修行不简单,六祖在五祖处得法后,十五年隐猎人队中,南泉在马祖处得法后,住在南泉三十年,所以历代祖师得法后,必定是水边林下,保养圣胎,把无始无明,炼得干干净净,然后才出来度众生。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得法之时,明自本心,见自本性,本心内含有恒河沙称性功德:有智慧、禅定、六度万行等,无量功德本自具足,此乃性德,虽然具足,但还要运用,要练习,所谓庄严者,于清净心中练习禅定、智慧等功德,以禅定、智慧等功德,庄严清净心,亦称为修道。

得法后,必须从性起修,修定修慧,庄严佛性,定与佛性相合,能千百亿化身,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度之,慧与佛性相合,能说一切法,应以何法得度,即说何法而度之。所以菩萨必定先要见佛性,然后从佛性修定修慧,以定慧庄严佛性,现种种身、说种种法,佛性就是佛土,佛土亦是心土,庄严佛性者,亦即是庄严佛土。

是故释迦佛得法后修六度万行,庄严清净心,究竟是有庄严抑或是无庄严?因此世尊问须菩提:‘菩萨有庄严佛土之心否?’

须菩提明白到,得法是无得而得,是以无心得法,是故庄严也是无心,所以云:‘不也,世尊。’

庄严佛土者,不见有庄严而庄严,若见有庄严而庄严,即有庄严之心可得,有能庄严,所庄严,是有为法,不见有庄严之心可得,是无为法,与般若相应。

庄严佛土,依六祖解释,有三种庄严:

1、庄严世间佛土:如筑塔建寺、印经、布施供养三宝等。

2、庄严见佛土:见者,知见,知见要正,正知正见,见一切众生是未来佛,普行恭敬,是为庄严见佛土。

3、庄严心佛土。

明心见性后,从自性修定修慧,以定慧庄严自性,定慧是能庄严,自性是所庄严,然定与慧等功德是自性本具,以自性定慧庄严自性,无能庄严,以自性出生定慧庄严自性,无所庄严。无能庄严、无所庄严,即非庄严,是名真庄严。

例如用黄金塑佛像,以佛像庄严黄金,但佛像本来就是黄金,故无能庄严,黄金亦即是佛像,故无所庄严,若离佛像以外有黄金,便有能庄严,若离黄金以外有佛像,便有所庄严,惟是离黄金无佛像,离佛像亦无黄金,黄金就是佛像,佛像就是黄金,是故佛像不是能庄严,黄金亦不是所庄严,无能庄严、无所庄严,即非庄严,是名真庄严。

菩萨修行亦复如是,从性起修六度万行,庄严佛性,六度也是佛性,无能庄严,佛性也是六度,无所庄严,名非庄严,是谓真庄严。

何以非庄严是名真庄严呢?例如凡夫喜欢以衣裳饰物庄严身体,衣裳不是身体,衣裳为能庄严;身体不是衣裳,身体为所庄严;有能庄严、所庄严,靠不住,若遇到贼人,所有衣裳饰物尽被夺去,那时便没有庄严,所以有能庄严所庄严,是假庄严,不名庄严,真庄严者,如如来俱生三十二相,庄岩身体,三十二相就是身体,身体就是三十二相,离身体无三十二相,离三十二相无身体,无能庄严、无所庄严,即非庄严,是谓真庄严。

凡夫未见性,不是从性起修,例如修福,是世间痴福,福尽归无,更何况以贪嗔痴的染污心修福,还增贪嗔痴;修慧,是世间假聪明,终会失掉。若从清净的自性修福,自性的福不会尽,从性修慧即般若,亦永远不会灭,是真庄岩,所以菩萨悟道后,从性起修万行,庄严自性,一庄严,永远庄严,万行庄严圆满,成报身佛。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

欲想庄严佛土,先清净其心,只有清净心方可庄严,从烦恼心修行,只会增加烦恼。

从自性流出,不离自性,是名清净心,若不从自性流出,会被六尘所染,不名清净心,从自性流出,一定不会染六尘,譬喻日放光明,光明不离日,光明照世间而不著世间,若著世间便离开日。从自性而修万行,万行不离自性,所以万行不染尘劳烦恼,是故无能所心,即是清净心。

诸菩萨摩诃萨,欲想庄严,先求见清净心,从清净心修清净行,清净行庄严清净心,能庄严是清净,所庄严亦清净,如水合水,如空合空,不见有庄严相可得,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如是方能尽行诸佛无量道法。

 

如何生清净心呢?——

不应住色生心。

见色而不起分别,是谓见色离色,就是不住色生心,是生什么心呢?是智慧心、是清净心,可以庄严,若见色著色,是住色生染污心,名为惑,便是妄想心,妄心不可以庄严。

见色住色,是迷人,见色而离色,是悟人。

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闻声而离声,赞我不喜,谤我不嗔,是清净心二,若闻声而住声生分别心,是为妄念。香味触法亦如是,不应住香味触法而生妄想心,应不住声香味触法而生清净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应不住六尘、六识,不住十八界,不住欲界、色界、无色界,不住生死、涅槃,无住而住,不与万法为侣,所谓万丈光中独露身,便是清净心。譬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污泥,日月行空而不住空,照万物而不住万物,菩萨心,在尘而不染尘,在欲而离欲,在世而出世,布施时,不住布施相而生其清净心,修禅定,不住禅定相而生其清净心,忍辱,不住忍辱相而生其清净心,菩萨应一切法不住,而生其清净心,清净心,就是法身佛。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得法是见道,万行庄严是修道,修至功德圆满,成报身佛是为证道。

报身佛有多大呢?三界之内,以须弥山王为最大,高八万四千由旬,是故文中以须尔山王来譬喻报身佛,但报身功德离相,离相功德与法身相等,故经云:‘报与法等。’所以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纵观上来之文:

然灯佛所——大乘见道,得法。

庄严佛土即非庄严——大乘修道,庄严法身。

身如须弥山王——大乘佛果证报身佛。

大乘见、修、证,三法不离般若。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此乃金刚经较量功德之文。

佛法讲有为及无为,世间法完全是有所作为,称有为法,有为则有人天的福报,或三恶道之罪报。法身无为,无为则无相,不堕诸数,所以谓‘佛真法身,犹如虚空,无可表量。’

有为法有三相:生相、住相、灭相,有生住灭三相就是无常,无常是不实在,所以世间法如幻如化,虽有不实,不实就是无常,无常是苦,苦就是众生,佛愿一切众生离无常的苦,得真常之乐,因此讲般若经,若世间法看不破,就不会求真常般若之法,所以一定先要把世间法放下,是故世尊先请有为世间法,再讲无为法之功德,有为法在此段经文中讲得很清楚。

佛问须菩提,如一条恒河的沙,以一粒沙为一条恒河,所有恒河中的沙,共为多否?

须菩提答:‘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此是有为法,有数有量。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

世尊云:‘我不以世间法说,我以真实的法告诉汝。’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七宝就是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以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宝物虽然多,但仍然有数可计、有量可量,是有为法,属人天福,所以佛问须菩提:‘其福多否?’

一个世界的七宝布施已很多,何况恒河沙数的大千世界七宝布施,其福更多,故须菩提言甚多。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以法施于人,胜过财施,财施有尽,法施无穷,财施有相,法施无形,财施有为,有增有减,法施乃无为法,无增无减;受持一四句偈,能空四相,见自己的本来面目,就是清净法身佛,从清净心起修六度万行,庄严法身,功德庄严圆满,就是报身佛,法报和合,就是应身佛,三身佛都是从受持一四句偈的功德而来,所以受持一四句偈,其福德胜于前者。

为他人演说四句偈,亦可令人得证三身佛,自利利他,功德更大。

有相布施的人天福不能了生死,见性的福可以成佛道,所以谓而此福德,胜前以恒河沙七宝布施的福德。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随’即随顺,随顺其理、随顺其义、其解、其行,是故能解能行般若,才称为随顺;能解能行般若的法师代表佛,法华经云:‘当知此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世间天人,均要恭敬供养能解能行般若之法师。

‘如佛塔庙’者,塔供佛舍利,庙供佛像,此善男子善女人能说能解能行般若,般若在心,即此身内有如来法身舍利,犹如佛塔,心内有如来法身,犹如佛庙。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当知是人,圆满最上第一稀有之佛法,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从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护大般涅槃。

佛法不离三德秘藏: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三德名为大般涅槃。‘最上’是法身德,‘第一’是般若德,‘稀有’是解脱德;如来所证,不外是三德秘藏,三德也是常寂光净土,法身是常,般若是光,解脱就是寂。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自心诵得此经,自心解得经义,自心体会无著无相之理,所在之处,常修佛行,念念无有间歇,即自心是佛,故言所在之处,则为有佛。

经典是法宝,含实相的妙理,得法名为佛宝,佛、法和合,出生功德,名为僧宝,佛在世时,所有弟子都是佛法和合的僧宝,均为天人所尊重。

若是般若经典所在之处,有人尽能受持,其心是佛、是法、是僧,大乘三宝,常住世间。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须菩提听到世尊说,般若能令小乘人证四果,又令大乘菩萨得法,庄严佛土,成报身佛,有人随顺说般若,犹如塔庙,经典所在之处,若有人受持,即有大乘常住三宝出现世间,欣叹之余,于是请世尊为法安名,以便寻名得体,故云‘我等云何奉持’。

名是假名,假名之下,必有实体。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

般若是智慧,犹如金刚,能荡相破执;波罗蜜是梵语,此云到彼岸,意即清净圆满,不生不灭,到诸法的彼岸。

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金刚般若波罗蜜,只是一个名字,不是法,顾名思义,便可得法;顾这个名,解名中之义,得般若之法,所以云:‘以是名字,汝常奉持。’

求法不是在名字中求,在义上求,以是名字,汝当奉持——奉其名而持其义。所以诵经若不思惟,不能解第一义,应该从文字般若,观照其义,是为观照般若,由观照般若而解其义,到了涅槃彼岸,就是实相般若,就是波罗蜜。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此乃归根得旨之文。

佛说般若波罗蜜,是文字般若,从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照见万法皆空,般若亦空,故云‘即非般若波罗蜜’;般若空时,见到诸法的实相,就是实相般若波罗蜜,故云‘是名般若波罗蜜’,三般若次第而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般若不但空一切法,般若亦自空,所以般若波罗蜜义,法空心亦空,如来证般若时,一切法空,佛心亦空,故佛问须菩提:‘如来有所说法否?’若有心则有法,便是有所说,惟是如来法空心亦空,那么如来有所说法吗?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直心而答,如来心空无所说,如来法空无所得,一切心、法俱空,始终无所说,所以佛临入涅槃时,文殊请佛再转法轮,佛问文殊:‘汝曾见我转法轮耶?吾成佛至今四十九年,未曾说著一字。’

如来心空、法空,无所得心即无所说矣。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汝既已知如来心空,无所说,一切法空,就是般若,那么大千世界的微尘空时,还可说多否?

须菩提初不解佛意,未见微尘性空,所以答言甚多。

犹如梦中见有黄金、有山有水、有饮有食,醒来后,别人问:‘黄金多否?’此人答言黄金甚多,山水甚美,饮食可口,当知此人,犹未梦醒,尚说梦中话。

须菩提亦复如是,若解般若,一切法空,大千微尘亦空,则不应答言甚多。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世界属果报,无果报不成世界,娑婆世界是五浊的果报,是由众生过去种种妄念所成,凡夫的妄念,多如微尘,由妄念的微尘作种种业,结成今世妄念的果报,善妄念微尘造天的世界,恶妄念微尘造地狱世界,亦善亦恶的妄念微尘造人的世界,好胜微尘造阿修罗的世界,以嗔恨的微尘布施,造龙的世界,所以大千世界的果报,都是由妄念微尘造成。

以般若观照之,妄念微尘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微尘性空——善妄念、恶妄念、憍慢等妄念微尘,一切空空如也,妄念微尘空,即非微尘。

妄念空,是为无念,无念则清净,妄念微尘转为清净微尘,故如来说非微尘,是名清净微尘,所以如来在微尘里转大法轮。

微尘空,世界亦空,世界空,‘即非世界’;微尘清净,世界亦清净,故如来说非世界,是名清净世界,是故如来于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

‘非’者,空也,世界空,是名世界,世界不空,不名世界。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满以为,世间的因果就是微尘世界,以般若观之,一切皆空,生死大梦醒,得证实相,但出世间法,如来以三十二相,应现人间,说法度众生,可不应空。

然以般若观照,不论世间或出世间法,均是平等,皆应空却,才可证实相,实相是诸法的实相,无世出世间两个。

佛问须菩提,可否以三十二相见法身如来,须菩提猛然醒悟,答言:‘不也,世尊,三十二相是佛的应身,应身的三十二相不空,不能见法身如来。’

应身是由法身所现,所谓从本垂迹,因迹见本;本,是法身佛,法身本来就是佛,无有成与不成,迹,是应身佛,若以般若时计,应身佛是在四十年前,在菩提树下成等正觉,今日世尊从法身起应身,应身佛有三十二相,见到三十二相,是否就是见到法身如来呢?

须菩提认为法身无相,应身有相,所以云不应以三十二相,见法身如来。

著相迷性,不能见法身如来,相空,离相见性,即见法身如来。

三十二相从缘而起,依他而生,所以三十二相无有自性,故云‘即非三十二相’,若不著三十二相,三十二相空,证实相般若,即见法身如来,法身无相而现三十二相,所以‘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凡夫未空五蕴,虽以五蕴之身命来布施,有能施所施之妄心,只可得人天福,不能了生死,更何况成佛。菩萨空五蕴,不见五蕴,不见身命,无能所之妄心,以智慧布施,是无相施,得涅槃果。

若有人受持此经,照见五蕴皆空,实相现前,见法身如来,从实相起修,成报身佛,从报而起应,成应身佛。

受持此经乃至一四句偈,三身如来便已具足,自证三身如来,又教人证三身如来,法、报、应,三身如来是无漏福,胜过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的有漏人天福。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此乃须菩提悟道之文。

须菩提闻说此经名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乃悟闻法之心空,是故如来问有所说法否,即答如来无所说,又闻微尘非微尘,世界非世界,即悟世间法自性空,更闻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了悟出世间法亦自性空,如是尽觉一切法自性空,大悟诸法的真实相,远离一切虚妄相,深解义趣,涕泪悲泣。

须菩提是一位罗汉,未得菩萨无生法忍,未见法身,所以上不求佛道,下不化众生。

声闻人只是断了烦恼障,未断所知障,是故我执已破,但法执未除,今日在般若会上,得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深解第一义谛之理,不但空了我执,法执亦空,法空见法身,亦见诸法的实相,故云深解义趣。

须菩提深悟般若经义之所趣,趣于诸法实相,远离虚妄相,恨闻太迟——阿含十二年已过,方广八年亦已过,般若二十年才解般若之义——所以流泪,叹佛稀有,既自得实相之义,又令他人得解,是故稀有。

须菩提是阿罗汉,于五百弟子中,解空第一,已曾勤奉多佛,岂得不闻如是深法?岂于释迦牟尼佛所始言闻之?

须菩提于往昔所得,乃声闻慧眼,只见我空,未见诸法空,未悟第一义实相之理,即与不闻等,至今方悟大乘第一义谛之道,故言昔来未曾得闻如是深经,悲昔未悟,故涕泪悲泣。

须菩提因悟道而涕泪悲泣,我们在生死轮回中,尚未悟道,又不知应怎么说!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这段文是须菩提证道之后,借别人来说明自己的境界。须菩提云:‘若有人闻到般若经,信心清净。’何谓信心清净?不见有一法可当情,就是心清净,从清净信心得见诸法的实相、微尘的实相、世界的实相、三十二相的实相,得见如来法身,故云即生实相。

‘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这句话是须菩提的悟境,意谓见实相后,从实相般若流出诸佛功德|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等所有一切佛的功德。

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诸法的实相,非有非无、非生非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非一非二、无生死相、无涅槃相、不可破、不可坏,是故如来说名为实相。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须菩提谓,我现在从佛亲闻般若,佛以加持三昧力加庇于我,令我能信、能解、能行、能说般若,在后五百岁的斗诤坚固时,若有众生闻经生信,进而能解能行能持般若,是人如火里红莲,最为第一稀有。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为什么呢?此人离四相:无我相故,不受生死,无四大假合的人相,亦无八万四千尘劳烦恼的众生相,更无长寿短寿的寿者相。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

何以他能无我相,因为我相本来就是空,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亦本来是空,空,就是‘非相’。

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一切相都是虚妄,著一切相,生一切妄,若离一切相,便生一切智,得一切智,即名为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此乃如来印可须菩提之文。

我相乃无始劫以来便有,若人依此经修行得力,忽见无我的境界现前,不敢直下承当,便惊恐起来,于是我相又重现出来,所以修行不易达无我的境界,无我则到彼岸,有我仍是此岸,若见无我的境界,直下承当,不惊不怖不畏,则见法身如来,可惜很多人在此情况下都会惊恐起来,若有良师在旁,给他常头一棒,前后际断,便能直下承当。

无我的境界是如何呢?虚空粉碎,无东西南北之空间性;大地平沉,无过去现在未来之时间性;迥脱根尘,灵光独耀,我空、身空、世界空、一切法空,当此之时,若能不惊、不怖、不畏,直下承当,是为初见道。

直下承当不是易事,古人云:‘临崖撒手,直下承当。’就是无我;‘绝后再苏,欺君不得。’就是无我之后的境界。惟有无我相的人,才能临崖撤手,才会不惊不怖不畏,是故世尊说,当知是人甚为稀有。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无论布施或持戒等,若不能度到彼岸则不称为第一,惟有能到彼岸者才称为第一波罗蜜。在生死海中,有人以布施波罗蜜到彼岸,是故以布施波罗蜜为第一,但有些人不是以布施波罗蜜到彼岸,故不以布施为第一波罗蜜,他们是以戒波罗蜜到彼岸,是故以戒波罗蜜为第一。

波罗蜜有十种: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众生无论证那一法均能到彼岸,所以第一波罗蜜,不一定是那一法,能到彼岸的便是第一,到了彼岸后,万法皆空,一法都不可立,即非第一波罗蜜。无相而有名,是名第一波罗蜜。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

须菩提疑,佛在娑婆世界修行,究竟以那一法到彼岸。

佛在娑婆世界,以忍辱波罗蜜悟道,因为娑婆世界,诸恶充满,非忍辱不行。忍是指心,是忍自己的嗔心不起,忍自己的烦恼不生,忍则无妄想、不作业、无烦恼,完全是忍自己,不忍则起嗔心,入生死。辱是指境,境是有生有灭,有生灭即不实在,即是空,若无辱境,何来忍心。

若不见有能忍之心——忍心不可得;不见有所辱之境——辱境不可得;心境俱空,无忍无辱,即非忍辱波罗蜜。

心境俱空,不见有忍辱可得,证忍辱的实相,是名忍辱波罗蜜。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世尊举一事例证明。

世尊有一生在南天竺出家为婆罗门,有一天,在林中习定,恰巧歌利王带同大臣宫女等来游玩,疲极午睡,宫女采花林中,见到仙人,立即顶礼,仙人便向她们说法。歌利王醒来时不见宫女,入林中寻至仙人处,见众宫女围绕听法,王问他修何法,仙人云:‘我以无嗔为戒。’王以剑割其耳朵试之,看他会否起嗔心,但仙人面不改容,其心如如不动,大臣即时劝谏:‘此人是大菩萨,不应伤害。’王再割其鼻、手、及足试之,仙人仍如如不动,不起嗔心,此时四大天王下沙石以惩罚歌利王,王即向仙人求忏悔,仙人云:‘我无嗔,汝不用向我求忏悔。’王问有何证明彼无嗔,仙人即时发愿云:‘若我实无嗔心,愿我身体平复如故。’即时仙人身体平复如故,皆因福德智慧淳厚所致。王再忏悔,仙人云:‘汝今日以无明剑割我身体,若我成佛,当以般若剑断汝烦恼。’歌利王就是后来的憍陈如尊者。

世尊被割身体时,不见有我被割,不见有王来割的人相,不见有一念分别心起的众生相,不见自己性命被损害的寿者相,四相空,法身现前,内,守著法身,外,空却色身,所以当时释迦佛不觉得痛苦,无痛苦则无嗔心。

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若当时世尊见有我被割,见有人来割,要爱惜自己的寿命,便会起嗔心。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可能有些人起怀疑,仙人在林中习定,怎么一下子能空四相,世尊解释:在歌利王以前,已作了五百世的忍辱仙人,证得无生法忍,所以四相不生。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著相起惑,烦恼生,离相见性,菩提现前,因是之故,在娑婆世界的菩萨,欲想发菩提心,应离一切相。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然则发菩提心应从什么地方下手呢?

眼见色,不应生心,著色生心是妄心,迷失菩提心,不著色而生心,是智慧心,又名菩提心,就是从这个地方下手。

又,因声香味触法而生心,是为不清净之妄心,不因声香味触法而生心,是为清净心,清净心就是菩提心。

何谓无所住心?譬如日月行空不住空,照山河大地而不著山河大地;心亦如是,于六尘之境不住,不住有、亦不住空,是为无所住心。若心住有,即为非住于菩提心,若住于空,亦为非住于菩提心。

凡夫住有,二乘住无,两者皆非住于菩提心,故两者皆不发菩提心,若凡夫不住生死,二乘不住涅槃,心无所住,是为住于阿耨多罗三藐菩提心。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因是之故,佛说菩萨心布施时,不应住色,住色起我相——我布施;起人相——见有人来受施;起物相——见有可施之物。住于我、住于人、住于物,是为住色布施,又名为著相布施,得著相的果报,生在人天路上享福。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怎可以著相布施,享人天福,所以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见色离色,不见有能施的我相、不见有受施的人相、不见有所施的物相,人、我、物,三轮体空,才能与菩提心相应。

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

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是’者,离四相,菩萨离四相布施,其福德犹如虚空,遍满法界,遍到天上,可以度天上的众生,遍至地狱,可以度地狱的众生,遍至饿鬼,可以度饿鬼,遍到人间,可以利益人,遍至水,可以救水溺的人,遍到火,可以救火坑内的众生,所以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就是观音菩萨的福德遍到火坑里。

菩萨以福德来利益一切众生,所以应如是离相布施。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

凡夫迷佛性,六道轮回便有种种相,例如黄金,根本无一切相,但可以造佛菩萨罗汉相,又或可造碗碟等种种物相,若著了佛相菩萨相碗碟相,便迷失了黄金的本来面目,离佛相、离菩萨相、离碗碟相,便认识黄金的非相——黄金不是一切相,但黄金能造种种相。

真如随缘有六度万行,若著六道万行之相,便迷失真如佛性,离六度万行之相,即六度万行便见真如佛性,是故如来说一切相即是非相,一切相都不可著。

又如布施,布施是依他起性,有受施的人、能施的我、有施物,才能和合成布施,若只有我、人,而无施物,布施则不成,或只有我、物,而无人受施,布施亦不成,所以根本就没有布施的相存在,若著相,知道我在布施,便是所知障,障见佛性,布施相一空,便见非相的如来;持戒、忍辱等亦复如是。

我相亦是非相,四大和合才成我,四大未和合以前,那里有一个我,是故如来说一切相都是非相。一切相在什么地方?就是在眼前,眼前的一切相都可以空掉、可以非,觉一切和合相即是空相,即名为无上觉。

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有妄想有生,无妄想无生,若离妄想即无众生可得。

众生只是一个假名,无有实体,众生就是贪嗔痴,贪何曾有实体,对物说贪,离物何来有贪,是故贪亦是一个假名,犹如水泡一样,起了又灭,只不过灭了又起,如是生生灭灭,相续无间断,是名为众生,离了贪的妄心,无妄想生起,即是无生,无生无灭也就无众生,那里有一个众生可得,是故如来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众生无生,实相现前;诸相非相,法身现前;只要离相,即见法身,禅和子一喝一棒,就是要人离相。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一切众生即非众生’,其实是金刚经的骨髓——众生无生便是佛,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是真语者。

如来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是实语者。

如理如说是如语者,不欺诳后学是不诳语者。

如来所说法,始终如一,过去佛如是说,未来佛亦如是说,是不异语者。

以上是我本人的解释,依六祖的解释如下;

真语——一切有情无情,皆有佛性。

实语——作恶一定受苦报。

如语——行善一定得乐报。

不诳语——般若波罗蜜多出生三世如来,决定不虚。

不异语——如来所说法,初善、中善、后善,一切天魔外道无能胜及破坏者。

此真语、实语、如语、不诳语、不异语,是证明佛所说的两句话:‘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法体空寂,无相可得,故无有实;空寂体中,具有恒河沙清净功德,用之不匮,故亦无虚。若语其有,无相可得,是为无实,欲言其无,用之不匮,是为无虚;故如来所得的法,不可以说有,亦不可以说无。

念佛,也是无实无虚,开始时是有念而念,后来是无念而念,无念而念比有念而念更好,有念而念是有心去念佛,是有实,念得马马虎虎,是有虚;无念而念是无实,念起来很相应,不觉得辛苦,是无虚;无实就是无为,不觉得有所作为,无为法功德广大,就是无虚。

‘应无所住’是无实,而生其慈悲喜舍的清净心,就是无虚。

修行人所作的一切事,若能与无实无虚相应,不久便得般若妙用。无实,即不可得心,无虚,就是做事恰当。

其实一切法都是无实无虚,性空缘起是无虚,缘起性空是无实;例如滴水成冰,冰是无实,但冰有作用,是故无虚。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则无所见。

若菩萨著法住法,即是妄心,妄心就是无明,迷了真如,不见法身妙理,故云如人入闇,则无所见。

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不住法便是智慧心,智慧光中,见智慧心内具有恒河沙称性功德,如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此文中布施之喻,是解释‘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住于法而行布施,有实有虚;不住于法而行布施,无实无虚。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如来灭度后,当来之世,魔强法弱,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正法难行,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经,读诵在心,精进不忘,依义修行,离四相,则般若现前,是为开佛知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诸法实相是,能出生一切佛功德,故云‘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惟佛乃知。

悉知者,佛以三智尽知,悉见者,佛以五眼尽见。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

此叹持经功德。

色身随业而起,无有自性,犹如波浪依风而起,亦无自性;大海是一个,但是波浪有无量无数,早上有千千万万的波浪起灭,中午亦有千千万万的波浪起灭,下午亦有千千万万的波浪起灭,如是百千万亿劫,虚妄的波浪有无量之多,惟是多虚不如一实——不如一个大海。

善男子善女人亦复如是,佛性海只有一个,迷佛性海转为识海,由识海变为烦恼海,由烦恼海变为业海,由业海变为苦海,从苦海受无量无边业报身,如是从迷积迷,无量无边,多虚不如一实,一实者,诸法实相是。

善男子善女人,未听闻受持般若经,不了一切法空,见五蕴有身有命,虽以身命布施,有能施的我相,所施的五蕴寿者相,心有能所,便是妄心,未能离开众生知见,得人天虚妄福,终于会尽,只有法身无为,不堕诸数。

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

‘信心不逆’者,空四相、无住而生心,是为不逆般若。

若有人闻金刚经,见到自己的法身慧命而生实信,信心不逆般若,成就十信位的功德,十信位的功德是无漏福,胜以虚妄色身布施的有漏福,故云‘其福胜彼’。

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信心是属个人,书写流通是为大众。为人解说般若须具三个条件:1、大忍力,2、智慧力,3、方便力。为人解说般若,其功德更大。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

般若经功德,讲之不尽,以要言之,无量功德不离佛心,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法界就是心,万法不离一心。

佛心的功德,过心境界,是故不可以用心来思,过语言境界,是故亦不可以用口来议,心无形相,故不可以称其轻重、不可以量其长短,心无边际,功德亦无边际,所以云:‘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

心地功德如是无量无边,谁人可以听受呢?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大乘者,智慧广大,建立一切法,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故名大乘;最上乘者,不见有垢法可厌、亦不见有净法可求、不见有涅槃可证、亦不见有众生可度、不作度众生之心、亦不作不度众生之心,名为无生忍,又名一切智,亦名最上乘,即一佛乘也。

心地的功德如是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惟有大乘菩萨及一佛乘的菩萨,可以听受。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

若有人能受、能持、能读、能诵心地功德,更能广为人说,令听者明白佛心功德,再转而为其他人说,令其他人亦明白如来心地功德,如来以佛眼悉见,以一切智悉知,其人功德,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际、不可思议。

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人能绍隆佛种,传佛心印,是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家业。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修行用功,不论修何法门,心地空空如也,不见有一法可当情,这样才对,六祖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念佛,不见有念佛之法可当情,是名念佛;持咒,不见有持咒之法可当情,是名持咒;拜佛,不见有拜佛之法可当情,是名拜佛;所谓‘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若有一法当情,便有所碍。

凡夫见有生死之法可得,是故不能了生死,二乘人见有涅槃之法可得,所以不能闻一佛乘,惟有菩萨,上求佛道而无佛道可求,下化众生而不见有众生可化,外不见有山河大地,内不见有自己,古德云:‘上无片瓦可盖头,下无立锥之地。’不见有一丝毫小法可得,心内无物,心空及第归,若见有一丝毫小法可得,便乐于此一法,便生爱著,法眼有翳,不能见诸法的实相,是故若乐一丝毫小法者,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自己尚且不了解,更何况能为人解说。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此经乃诸佛法身舍利,是故在在处处,若有此经,就是宝塔,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乃金刚经能净业障之文。

‘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业障无性,若未见般若,不知业障本空无性,便要还宿债,所谓‘了知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故知惟有般若,才能消除业障。

业由妄心而造,妄心空,便不会继续造业,以前所造的业本来是依止妄心的,妄心空了,前业无所依止,则业空,所以心空即业空,心有即业有,故云‘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空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是故般若能净业障。

从前是妄心造罪,妄心盖覆真心,但真心没有失去,现在以清净心受持读诵般若,般若心生,妄想心灭,罪空苦尽,涅槃妙心现前,当来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持经之人,本来应得一切天人恭敬供养,但因前生有重业障故,今生虽得受持诸佛甚深经典,仍被人轻贱,惟以受持经典故,心无恼恨,无所计较,念念常行般若波罗蜜行,无有退转,以能如是修行,得无量劫以至今生,所有极恶罪障,并能消灭。

又约理而言,先世即是前念妄心,今世即是后念觉心,以后念觉心轻贱前念妄心,妄不得住,故云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妄念既灭,罪业不成,即得菩提也。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释迦如来遇然灯佛后,证无生法忍,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在未遇然灯佛以前,未证无生法忍,仍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常以有所得心供佛,有能供的我,所供的佛,只能得有漏的福,漏落生死,是故释迦虽然曾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诸佛都不与他授记,惟有于然灯佛所,证得无生法忍,以无所得心供佛,得无漏福,不会漏落生死,故然灯佛才与释迦授菩提之记。

若有人能于如来末法之世,受持读诵般若经,了知万法皆空,心无所得,见诸法的实相,所得实相的功德,无漏无为,福等虚空,世尊从前有为之福与之相比,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其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

般若功德,能成佛作祖、续佛慧命、为诸佛所护念、为天龙八部所护持、能灭无量劫罪、得无漏的福,般若功德,叹莫能穷,若如来具足而说,或有人听闻后,心则狂乱,狐疑不信,故如来只能略说其功德。

狐疑者,或信或不信。末法之世,魔强法弱,是非人我多,或有人不知如来正法常住不灭,不相信有人能于此经明心见性,若不相信而生毁谤,便堕地狱,故如来不欲具足而说。

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义即义理,这部般若经所说的义理——一切法不生,般若不生;一切法无相,般若亦无相;一切法无尽,般若无尽;一切法无住,般若亦无住;一切法无我,般若无我;一切法性空,般若性空——此经义理不可思议,从理起行,行是因,果是菩提,菩提具足无量功德,报是大般涅槃,常乐我净。是故略而言之,般若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

金刚经至此,已说了半卷,世尊再继续讲下半卷,有讲者认为金刚经说至此已讲毕,下半卷只是重讲,依我本人愚见,佛在世时,弟子非常有智慧,所以不须佛重讲,那么下半卷又是什么?

须菩提闻说金刚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欲想一切众生皆发菩提心,故请问如来:‘善男子善女人发无上正等正觉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发菩提心,不是说说便算,必须要实践,例如赵州老人,四十年但看个‘无’字,不杂用心,住于菩提,降服无始劫以来妄想习气,而大彻大悟。只要念念住菩提,即能念念降服其心,所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是故一时不在,如同死人,大似行尸走肉,那得称善男子善女人。

下文佛告须菩提,发菩提心者,应灭度一切妄想众生,当灭度时,不见有一众生实灭度者,若见有灭,菩萨即有我相,又有我能灭度的人相,又见有数数灭度的众生相,又见有相续灭度的寿者相,有四相在,著相迷性,不见菩提,即非菩萨,若无四相,离相见性,即住菩提,是为菩萨。所以离四相就是发菩提心,此外,实无有法发菩提心者。

所以上半卷所述之降服其心,是降服我执之心,下半卷所说的,乃降服其法执之心,菩萨若依法而生爱,是为菩萨顶堕。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此乃降心之文。

其实此品可分五阶段来说:1、发心菩提,2、降心菩提,3、明心菩提,4、出到菩提,5、无上菩提,即成佛之时。

此文与上半卷又有不同之处,上半卷所说的妄想众生,介绍得很清楚: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下半卷讲的,只要是烦恼妄想的众生就要度,不须要分析是什么类的众生,故云灭度一切众生。

为什么不说清楚呢?妄想即生即灭,根本就看不清楚是什么妄想,若妄想即时起即时度,无量的妄想可以一时消灭,故云‘灭度一切众生’。一切众生一时度,不是慢慢度,妄想灭了之后,度个什么?妄想未起,你不必去度,以般若观照之即可,妄想一起,即时度。

妄想即起即度,你不知道它是什么妄想,是贪、是嗔、还是痴?因为它还未完全成熟现出来,你已经把它度去了,即生即度,所以不同上来卵生胎生等妄想,这些是妄想生起以后的境界,属于贼后兴兵,古人云:‘不怕妄起,只怕觉迟。’念一起就觉,觉速灭速,二事相宜,不要待妄想成熟后才去慢慢灭,是故此文乃降心菩提。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若菩萨见有能度众生的心便是我相,见有众生可度是人相,见有涅槃可求是众生相(众生乐求涅槃,厌恶生死,是谓众生相),见有涅槃可证是寿者相,有了四相,无边烦恼亦起,便不能度众生,故不是菩萨。

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何以无四相便是菩萨呢?发了菩提心后才可以称为菩萨,但是实实在在无有一法发菩提心,一切法空,就是菩提,空中那里有一法可发菩提心?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空,菩提心现,是故四相空就是菩提,不是离了四相之外,另有一法可以发菩提心。例如杀戒,不杀生就是持戒,不是离了不杀生之外另有杀戒,故实实在在无有一法发菩提心。

若云以慈悲喜舍发菩提心,菩提心内本来就具有慈悲喜舍,焉能以慈悲喜舍发菩提心?若以慈悲喜舍发菩提心,慈悲喜舍便在菩提之上;若云以六波罗蜜发菩提心,菩提心内本来亦具足六波罗蜜,又焉能以六波罗蜜来发菩提心?若以六波罗蜜发菩提心,六波罗蜜即在菩提之上,菩提便不能称为无上菩提,既是无上菩提,焉能有一法在菩提之上,可发菩提心?

然则如何发菩提心呢?布施空就能发菩提心,戒律空、忍辱空、禅定空、智慧空、念佛法门空、慈悲喜舍空,不见有一法可得,就是发菩提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上文讲‘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此文世尊问须菩提,如来昔日在然灯佛所,是否有法得菩提?须菩提答:‘不也!’

释迦如来于然灯佛所,闻法心空,无得法之心、无得法之人、亦无所得之法,心空、人空、法空,不见有一小法可得,‘无有法’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乃明心菩提,一切法空,就是明心,无法可得,便得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这段文很重要,得菩提与否,只是一线之差,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有法,不得菩提,无法,即无得,就是得菩提,有法则有得,不见菩提,所以世尊再详细的解释其义理。

有法即有心,有心即未能空心,心不空,如何明心?有法亦即法不空,法不空如何得法?既不明心又不得法,然灯佛又怎么能为释迦授记?

佛于然灯佛所,无一法可得,是谓明心菩提,明心就是菩萨,故然灯佛与释迦如来授记,若当时世尊有戒法、定法、慧法、六波罗蜜之法可得,是为法执,著了法执,以为有法可得而得菩提,然灯佛则不与世尊授成佛之记。

所以我们不能执任何一法,例如念佛,念至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空,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一切法空,实实在在无有一丝毫小法可得,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释迦如来授记。

授记,是如来金口所说,将来必定成佛,授记时的名号,成佛时决定不会改变。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此乃出到菩提,谓出离生死的此岸,到涅槃的彼岸。

义即理之意,‘诸法如义’,即诸法的真理是也。

一切法从缘而生,缘生性空,是故一切法皆是空,万法一如,是诸法的空义,亦即诸法的如义。布施空、忍辱空、般若空、三十二相空、微尘空、世界空、万法归空,此空与彼空一如,无二无别,古时空与现在空亦一如,就是诸法的如义。

如来者,是诸法的空义,有一法不空,不能称为如来,一切法空才称为如来。

如来者,是诸法的无生义,一切法无生,从无生而来,来成正觉,无生亦是诸法的如义。

如来者,是诸法无灭义,一切法无灭就是如,从无灭而来,来成正觉。

如来者,是诸法无相义,从无相而来,来成正觉,是名如来。

如,泛指空、无生、无灭、无相、无来、无去等,有相、有生灭去来,不是如,无相、无生灭去来,一切法空,此空与彼空无二无别,便是一如,一如,是打成一片之意;到了彼岸,万法皆如,烦恼即菩提,一切法都是佛法。

是故诸法如,到彼岸,诸法不如,是此岸,所以这一品古人名为‘出到菩提。’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说到这里,有些人会有点疑问:不错,释迦佛发菩提心时,‘无有法’而发菩提心,亦无有法而得菩提,因为菩提是诸法的如义,一切法空便见诸法的真如,但是如来成佛时,可能有法可得,故云‘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些人认为如来坐道场成等正觉时,有菩提之法可得。

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坐道场,亦无有法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始坐道场,不得一切法,空拳诳小儿,诱导于一切。’一切法空,才能得菩提,法空即心空,心空即明心,若法不空,心不明,不能得菩提,故云‘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

所得心空,法体空寂,是为无实;寂灭体中,一切智具足,万行俱备,恒河沙功德用之不尽,是为无虚。

菩提无有一法可得,是为无实,惟是从菩提流出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是为无虚,例如摩尼珠,其体清净是无实,而能流出一切宝即无虚。

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一切法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性空,是谓无实;一切法由种种因缘和合而生,假名有,是谓无虚;未曾有一法不是从缘而生,故一切法都是佛法。

‘青青翠竹,皆是真如。’青青翠竹从种种缘而生起,其性本空,所以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黄花也是从缘而起,也是性空,是故黄花无虚无实,无虚无实就是般若,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世尊为免世人误会:既然一切法是佛法,那么世间法、求名求利的法,也是佛法。是故世尊解释:若能‘即非’世间法,便是佛法。‘即非’,就是不分别、不执著、一切法空、离一切相,便是佛法。

悟道之人,观世界如幻如化,无有一法不幻化者,是为‘即非一切法’,所以悟道之人,水月道场,空花佛事,降服镜里的魔军,成就梦中正觉,游戏人间,观一切法都是幻化,所以一切法即非一切法;一切法空,不分别、不执看、离一切相、见一切性,是名一切法。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人身长大,是缘起,当体即空,无长大之相可得,长大即非长大,非长大是无限量,周遍法界,就是法身,法身才是大身。若能一切法即非一切法,便见法身如来。

色身有对待,因短而说长,因小而说大,是故有长有大,法身无对待,是故非长非大,能够离色身之长大相,即见到非长非大的法身,是名大身,所谓幻化空身即法身,这就是佛法。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

菩萨亦如是,应了知一切法都是幻化,度众生亦是幻化,云何有我人等相?所谓‘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寂灭,就是度众生,众生有生灭,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就是度众生;证寂灭,才是真正度众生,生灭不能度众生,因为众生是生灭,我们也是生灭,生灭焉能度生灭,只有生灭灭已,寂灭现前,才能度众生。惟是寂灭体中,无众生相、无我相、无涅槃相,我亦寂灭、众生亦寂灭、灭度亦寂灭,是故菩萨不应作是念,我当灭度无量众生。

若菩萨作是念,我当灭度无量众生,认为有众生、有我、有灭度,著了我相、众生相、灭度相,迷失自己的佛性,迷性则烦恼起,有烦恼只可以称为众生,不可以称为菩萨。

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

一切法空,菩萨法亦空,是故实无有法可得名为菩萨。

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一切法空,空中无我、人、众生、寿者。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

若菩萨不领会般若的真义,而作是言:‘我当筑塔、建庙、印经、布施供养等庄严佛土。’有能庄严的宝塔等,所庄严的佛土,心有能所,心不清净,是虚妄心,不是菩提心,故不名菩萨。

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佛土就是心土,心土中有慈悲喜舍、有戒定慧、有六度万行,以心土中的慈悲喜舍、六度万行,庄严心土,无能庄严,无所庄严,即非庄严,是名真庄岩。

犹如大海,起无量的波浪,庄严大海,大海是海水,波浪也是海水,那里有能庄严?海水一体,那里有所庄严?实是大海庄严大海,无能庄严、无所庄严。

无能所庄严,即非庄严,是自性庄严,是名真庄严。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通达,即了解之义,菩萨要通达一切法无我——布施无我,不见有布施相,是名真布施;说法无我,不见有说法之相,无法可说,是名真说法;忍辱,不见有忍辱的我,即非忍辱,是名真忍辱;不见有微尘的我,微尘即非微尘,是名清净微尘;烦恼无我,烦恼空;涅槃无我,证大般涅槃;众生无我,众生得度;诸佛无我,诸佛成佛。

若布施有我,是众生布施,说法有我,是众生说法,忍辱有我,是众生忍辱。菩萨忍辱,不见有忍辱的我,亦不见有辱可忍,若菩萨通达一切法无我,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无我’是什么?无我就是无为法,有我,是有为法,无为就是法身,法身无我而无不我,法身无法而能生一切法,法身无为而无不为,法法无我,法法亦是我,未有一法不是自己,古人云:‘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无我,所以天地与我同根,无我,所以万物与我一体,是故佛法不是消极,是积极。

上来几段文是讲证得法身,下文讲以法身为体,从体起用。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文中如来是指法身如来,法身无我而无不我,法身无法而出生一切法,故现出肉眼。

如来以肉眼见凡夫的境界,可以对机说法,对病落药,无凡夫而不度;凡夫以肉眼修行成就,亦可见法身如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法身清净,可现天眼,以天眼度天人;天人以天眼修行,得见法身如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慧眼是二乘人所具,法身如来亦有慧眼,见声闻缘觉的境界,教化二乘人回小向大;二乘人亦以慧眼修行,见法身如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法眼是菩萨所具,法身如来亦有法眼,以法眼见菩萨的境界,教化菩萨;菩萨亦以法眼修行,见法身如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法身具有佛眼,见十方三世佛,三世佛亦以佛眼见法身如来。

若依华严经解释,肉眼能见山河大地一切色,天眼见一切心,慧眼见一切众生根机,法眼见诸法实相,佛眼见如来十力、四无所畏、慈悲喜舍。

傅大士另有一偈释五眼:‘天眼通非碍’,天眼不舍有障碍,山河石壁也不能遮障天眼;‘肉眼碍非通’,薄如一张纸,也可以遮障肉眼,若凡夫修至六根清净,亦可得天眼;‘法眼惟观俗’,俗谛指因果,不论是善恶的因果、有漏的因果、无漏的因果,都是俗谛,法眼能观世间、出世间的因果;‘慧眼直缘空’,慧眼只观空,空即真谛;‘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佛眼如千日放光明,照一切四圣六凡,惟是只有一个体,一体多用,‘圆明法界内,无处不含容’,十法界内的众生,佛眼无一不见,故云‘无处不含容’。

六祖于五眼亦有注释:一切众生皆具五眼,但以迷心,不能出现,离却迷心则五眼开明。念念修般若波罗蜜,初除迷心,是肉眼;见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起怜悯心,是天眼;烦恼不生是慧眼;观一切法,离一切执,是法眼;细惑永尽,圆明遍照,是为佛眼。

六祖的五眼注释,与我本人所说的五菩提,有相近的地方:初除迷心,是发菩提心;见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即离四相,是降心菩提;烦恼不生,是明心菩提;著法心除,法法到彼岸,是出到菩提;细惑永尽,圆明遍照,是无上菩提。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佛示同人法,以肉眼见恒河之沙为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

佛以天眼,能见恒河沙数的佛国土。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

众生是从妄想心而生,是故众生也是虚妄,但妄不识妄,众生不识妄心,若众生识知妄心,众生当下就能离妄见真,真心者,佛心是也。

如来有五眼,所有国土中,每一众生种种心,如来悉知,无量众生无量种种心,如来亦悉知,譬如大海种种波浪,大海悉知。

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如来又知种种心皆为非心,犹如大海千涛万浪,惟是波浪不知波浪即非波浪,只有大海知道波浪即非波浪,是故如来说识得诸心非心,是名真心,是名佛心。

如何识得诸心非心,名为佛心呢?本生心地观经云:‘如佛所说,唯将心法为三界主,心法本源不染尘秽,云何心法染贪嗔痴,于三世法,谁说唯心?过去心已灭,未来心未至,现在心不住,诸法之外,相不可得,诸法之内,性不可得,诸法中间,都不可得,心法本来,无有形相,心法本来无有住处,一切诸佛尚不可见心,何况余人得见心法。’

佛说:‘把心法作为三界主人翁,此话对否?’心的本源是清净,不染六尘垢秽,不染贪嗔痴烦恼,无贪,欲界空,无嗔,色界空,无痴,无色界空;若识得心,三界都空,三界既空,心又怎可以是三界之主?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法,有人说是唯心,过去心已灭,现在心无住,未来心未生,怎可以说三世诸法唯心?诸法之外,相不可得,内,性不可得,中间亦不可得,心的本源,无有形相,亦无住处,一切诸佛尚不见心,何况余人得见心法。

心不动,就是真心,真心无相、无形、无住处,如何能见?心动,才见到妄想心,所谓‘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

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过去心不可得’者,前念妄起,瞥然已过,若追寻之,无有处所,了不可得,了不可得就是真心,但是真心亦无相,亦了不可得,若谓可得,真心却又成为妄心。

既然过去心不可得,便应该没有冤家,为什么还有怨?因为我们还未达到‘不可得’;既然过去心不可得,一切罪都不可得,为什么还有罪?因为还未达到‘不可得’,所以还有罪,若果了达过去心不可得,罪亦不可得,一切罪即时灭,但是我们仍然是‘有所得’,所以罪亦有所得。所谓‘了知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了达‘不可得’,业障空,未了达‘不可得’,必须还宿债。

‘现在心不可得’者,现在妄心无相,所以不可得,识得现在心非心,是名真心,但真心亦了不可得,若谓现在真心可得,真亦变成妄。

现在心亦不住,住则可得,不住则不可得,犹如流水不停,流水不可得,现在心刹那不住,刹那时都不可得。傅大士云:‘依他一念起,俱为妄所行,便分六十二,九百乱纵横。’我们的一念心,一刹那间有九百生灭,如何可得?生灭快得很,如何可以得到它?一弹指间有九十个刹那,一刹那有九百个生灭,‘过去灭无灭,未来生不生,常作如是观,真妄坦然平。’所以觅现在心了不可得,例如芭蕉,层层剥去,最后芭焦树亦不可得;心亦如是,好像现在有一个心——善心、恶心、种种心——以般若波罗蜜观之,最后,觅心了不可得,所以云‘现在心不可得’。

未来的妄心亦是无相,亦了不可得,试寻一下明天的心,明天准备作甚么?诵法华经?诵法华经的心在那里?试观一下,观得清清楚楚;或者又观一下明天过堂的心、明早上殿的心,观之亦是不可得。

了此三心皆不可得,是名为佛心。

我们未曾识得自己的心,心在何处?不知道!在外?在中间?在内?不晓得!所以我们不识得心,心有多大?心从何处来?灭往何处去?都不知道。凡夫样样事情都聪明,惟是对自己的心不聪明,既不知道心的来处、去处,又云何识得心,所以下文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心是从无所来而来,从无所去而去,虽云是无所来而来,但是我们一定要见到无所来而来,才可以说‘心是无所来而来’,若我们未见到心是无所来而来,又如何说心是无所来而来。

心是无所去而去,但必定要见到无所去而去之后,才可以说心是无所去而去。

有些人不明白,以为心有来处,心那里有来处,不要觅心的来处,觅心无所来而来,这样用功才对;心没有去处,无所去而去,无所去而去就是心的去处,所以我们要识得心,若不识得心,永远不能成佛,识得心,当下见法身佛,古人云:‘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所以我们要认识自己的心——知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佛心——把贪嗔痴的烦恼妄想心空掉,把是非人我的妄心空掉,非心之心,是名为佛心。

妄心灭,非心之心,是为真心,究竟是一还是二?

其实妄心当下就是真心,凡夫不明白,以为有一妄一真,其实即妄即真,即波浪就是水,不须要待波浪灭才见水,波浪当下就是水。

上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波浪灭了才见水,妄心灭后才是真心;现在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波浪当体就是水,不须要待波浪灭才见水,不须要待妄心灭才见真心,三心不可得,三心当下就是佛心,然佛心亦不可得,即妄即真,皆不可得。

所以修行不难,识得妄心非心,是名为佛心;三心不可得,即见法身如来。

识得心以后又如何,从心起修。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若有人’,这个人就是识得心的人,了知三心不可得,亦了知‘诸心非心,是名为心’。

若有人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布施为因,七宝为缘,‘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以因缘布施,空福有多大?东方虚空不可思量,南西北方虚空不可思量,是故此人得福甚多,遍满虚空。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假。’假者,幻化假有之意,此假有之福,可以入俗利生,可以长寿,可以说法,可以修菩萨行、生净土、生天,一一都是幻化,把这幻化的福,回向法界有情,皆共成佛道。既是假有的福,亦就是无定的福,可以求长寿、求聪明,若是实福,不会变,假有的福,如幻如化,可以自利,亦可以普利一切,故云‘以此因缘,得福甚多’。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中。’中者,不落二边:非有非无、非生非灭、非来非去、非出非入,是诸法的实相,是故实相的福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惟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的实相,实相的福,不可计量,故云:‘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谓,此人以是因缘布施,因缘即空,其福犹如虚空,因缘即假,其福幻化,所求如意,因缘即中,见诸法的真相,以实相福,成就佛因佛果,故云得福甚多。

梁昭明太子立此科为‘法界通化分’,十法界都能通达教化,从文字上看,摸不著头脑,但文义内诠法界通化。

昭明太子是梁武帝的儿子,他见老年人读诵金刚经有困难,便把经文分科,使他们容易读诵,他的分科到现在一千多年,依然被采用,可知道他的分科合情合理,合乎佛意,龙天拥护,是故流传到现在,历代开悟的祖师,也沿用其分科。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布施的福本来很大,若以‘可得心’布施而求富贵,那么便是定实了的富贵福,但是没有智慧、辩才,也没有长寿的福;若求长寿,便是定实了的长寿福,然而没有智慧、财富,定实了的福不称为多福,是故如来不说得福德多。

‘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以不可得心行布施,其福无相,无相福遍满虚空,无相福亦是无定实的福,可以得富贵、智慧、长寿、辩才等等,是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若了知三心不可得,无我,便不会求富贵、求生天、求长寿,应无所求而求,所以福德无定实,周遍法界,利益众生,是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上来无相福与法身和合,能现种种身,名为具足一切色身,俗称应身,或称化身(随类化身),具足色身是应化身,应化身不是法身佛,法身无身,以法为身,清净犹如虚空,不能以有形相之色身,作为无相的法身佛,是故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

色身空,即见法身,法身空寂,无色无身,即非具足色身,非具足色身的法身随缘而现一切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色与相都是法身所现,色的体就是法身,色空就能见法身,心经云:‘色即是空。’即色见法身,‘空即是色。’法身又能现一切色。法身本来无相,若法身不能现色,谁人能见佛?华严经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凡夫肉眼见不到,惟有慧眼见色空,则见法身如来。

如来从法身现一切色,所以不应著色相,譬如明镜,明镜是像的体,明镜本来无像,但能现一切像,若想认识明镜,见像的时候,即像忘像,便能见到明镜,若即像执像,便永远见不到明镜。

此段文是根据前文而来,前文谓无定实的福,周遍法界,能拔法界众生苦,能与法界众生乐,皆由福无定实故,是故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在天上可以现天王身,在人间亦可以现身,在龙王中现龙王身,甚至可以在幽冥界中现阎王身,可以在畜牲道中现狮王身、鹿王身,无定实的福,可以具足现一切色身,若是有定实的福,现了男子身,不能现女子身,现了女子身,又不能现男子身。如来无定实的福,应以童男身得度即现童男身,应以童女身得度即现童女身,应以长者身得度即现长者身,是谓具足一切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法身如来无相,所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具足诸相的是应身佛,应现人间则具足人相,应现龙王则具足龙王相,应现天上则具足天人相,应现鬼身则具足鬼王相,既然法身无相,又焉能以人或天等的具足相而谓见法身如来。

若著诸相,便有能见的我,及所见的相,有能见的见分,所见的相分,见、相二分就是业识,业识就是无明,有无明业识便不能见法身如来,只有无明分分破,业识分分空,才可以法身分分证。

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法身无相,即非具足三十二相;法身非相而能现三十二相,所以法身名为诸相具足。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作是念’即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则心有生灭,有无明才有生灭,如来破了无明,心无生灭,是故不会起心动念。心无生灭即无能所,无能所则不会作是念:我为能说,法是我所说,我有所说法。

凡夫说法,先动心念,是以生灭心说生灭法,凡夫以生灭心、能所心说法,所以认为如来亦以生灭心、能所心说法,故谓如来有所说法,即是谤佛,不了解如来说法之义。

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如来以寂灭心契寂灭法,以无心得法,亦以无心说法,又何能以有心说法,若有心,只可以说生灭法,生灭法不是佛法,佛以无所得心证到寂灭法,又以无所得心说寂灭法,无所得心则无所说,‘了见无心处,自然无法说’,所以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由‘尔时慧命须菩提’起,至‘是名众生’止,共有六十二个字的经文,不是由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罗什法师所译的金刚经,根本就没有此段文,魏朝菩提流支所译的金刚经,则有此文。

唐长庆二年,长安庆善寺,有一位和尚名灵幽,突然暴亡,见有二使者带他见阎王,王问他在世间习何行业,他说:‘我常诵金刚经。’阎王立即施座,并请他朗诵,于是灵幽法师把金刚经背诵出来,诵毕,阎王说:‘你的经文少了一段,犹如串花线不续,真本现在濠州钟离寺石壁上。’

灵幽醒过来,把经过告知朝廷,朝廷于是下令把这段文加进罗什法师的译本内,罗什法师称须菩提为长老须菩提,流支则称须菩提为慧命须菩提。

凡夫色身,以寿为命,诸佛如来以法为身,法身以慧为命,须菩提解空第一,深解般若,般若就是法身慧命,故称慧命须菩提。

须菩提问:‘可有众生于如来灭度之后,听闻如来上述的法身无法,能说一切法;法身无相,具足诸相;法身无身,具足一切色身,会否相信呢?’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

众生不是有,亦不是无,故不可以说众生是有,亦不可以说众生是无,如梦中境,不能说有,亦不能说无。众生如幻如化,不落有无,非有非无,就是中道。

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众生本来无生,五蕴和合,假名众生,假名即是空,众生空,即非众生。

众生无生,从缘而生,从恶缘,有三恶道的众生生,从善缘,有三善道的众生生,从小乘的缘,有声闻缘觉的众生,从利他的缘,有大道心的众生,从慈悲喜舍的缘,有无上众生。众生无生,随缘而有一切众生生,是名众生。

若众生是有生,有生而生,就等于头上生头,无有了期。

法身如来无法而说一切法、无相而具足一切相、无身而具足一切色身,其道理就等于众生无生,随缘而有一切众生,云何言众生不会相信呢?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得心尽,就是佛;无得,就是菩提。

古人云:‘为学日益。’求世间学问要日日增加,越多越好。‘为道日损。’求道要损烦恼、损妄想、损名利,外舍境、内舍心,拾无可舍,即得菩提。所以坐禅的人,不与万法为侣,妄想空、身空、心亦要空。

妙高峰禅师在天目山闭死关,曾说了一首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若想见水中天,一定要低头才可以见到,‘六根清净原是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插秧时,向后退一步,才插一把秧,退两步,插两把秧,直至退无可退时,满田秧都插好了。

所以修行求道,要退,不是向前,向前是所得心,‘乃至无有少法可得’,直至退无可退,妄心灭处即菩提,就是证道之时,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来得菩提是无得而得,生灭心尽,不生灭心现前,就是菩提,故云:‘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若有丝毫少法可得,即有无明在,不名得菩提。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法’指菩提法,佛与众生,同一菩提,在佛不会高,在凡不会低,古人讲:‘悟与佛齐。’故佛言:‘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菩提者,无有少法可得,故菩提是平等,若有一法在,便有高下之分,例如布施时,布施之法不空,便有高下多少之比较,不能称为平等。

什么是平等菩提?就是自性菩提,亦称为清净法身,在教下称为真性菩提。

凡夫本来具足清净法身,与佛相齐,只因迷而流转六道,故名众生,虽是迷了法身,但迷而不失,未曾失去法身,须假修行,而悟自己本有的法身佛,是故法身佛无有成与不成,只要你悟,悟则见性,是为真性菩提。

悟道之时,见菩提内人空法亦空,是故菩提无凡无圣,凡圣平等;无佛无众生,生佛平等;无染无净,染净平等;是谓平等法身佛,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只要把妄想空掉,乃至无有少法可得,即悟法身佛,法身清净,无我相、无人相、无八万四千尘劳烦恼的众生相、亦无寿者相,以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之执,则离相见性,从性起修,修法身本具的慈悲喜舍、六波罗蜜等一切善法,从法身起修,修成无量功德圆满,修德有功,性德显现,成报身佛,是为‘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教下称圆净菩提。

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从性起修,修一切善法,不离自性,无相可得,故云‘即非善法’,无相善法方能庄严法身,‘是名善法’。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

须弥山高三百三十六万里,是山中之王;一三千大千世界有百亿须弥山王,故云‘所有诸须弥山’。以七宝积聚,高满如诸须弥山王,持用布施,得福当然多,惟是有我布施,即有我来受福,是有漏福,福会尽。

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读诵得福,受持得智慧,以福助慧,得见法身妙理,见性后复为他人说,令他人亦得见佛性,见性成佛的福常住无漏,无穷无尽,七宝布施的有漏福与之相比,百分不及一,乃至百千万亿、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

如来说法,众生闻法后,自悟自度,非是如来能度众生。例如父亲只可教儿子吃饭,儿子自己食自己饱,父亲不能代食代饱。

如来得法成佛,成佛后‘说法’度众生,不是佛‘能’度众生,若佛能度众生,众生不用修行。

众生本具自性如来,所谓‘本源自性天真佛’,但被五蕴盖覆,迷了自性,惟是迷而不失,众生未有失去自性,自性亦未离开众生,傅大士云:‘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正,丝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住处,只这语声是。’如来说法,众生的佛性闻法,自觉、自悟、自度。

须菩提,莫作是念。

佛以须菩提为例,须菩提从佛闻法,自悟、自证,见思惑尽,证阿罗汉果,不是由佛给予。

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

如来实实在在无度众生,是众生自性自度;佛说法,众生依法修行见性,见佛性后,是佛性度众生,不是如来度众生,若佛谓我能度众生,则有我相,如来是度众生之人,则有人相,有众生可度,则有众生相,度众生入涅槃,则有寿者相,著了四相,如来自迷了。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

既然如来无四相,为何佛经内,如来处处说我?如来所说的‘我’是指:1、法身真我,真我无我;2、随世假我,假我亦无我。

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凡夫执四大为我,执五蕴和合为我,其实四大五蕴无我,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如来以佛眼观,凡夫不是真实,若是真实,则不能舍凡入圣,既能舍凡入圣,则凡夫即非凡夫。六祖云:‘心有能所,即是凡夫,心无能所,即非凡夫;有人我者,即是凡夫,我人不生,即非凡夫;心有生灭,即是凡夫,心无生灭,即非凡夫。’若生灭心尽,大事已了,是名了事凡夫。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

世尊欲令须菩提彻底离色离相,故佛问须菩提,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否?

见属眼,观属心,眼见心观三十二相,世人著相,大多如是,故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那么转轮圣王、帝释天王,也有三十二相,则是如来,岂不是大错特错。

见有三十二相是著色,三十二相属相,著色著相,不能见法身如来。

此乃教训后代儿孙,修行时切莫著色著相,有些人用功得力时,见光见花,或见其他瑞相,便以为自己悟道,此乃修行相应的胜境,距离悟道还很远很远,不应著一切所见的色相,故禅宗大德云:‘好事不如无。’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须菩提闻佛如是说,即时改说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不著有便著无,是世人的常情,谁知执有执无,皆不能见法身如来,是故佛先破其‘有见’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偈中的我,指法身真我,可以作主宰,于一切法得大自在,不是指色身的我。

凡夫学道,一切都不应著,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于菩提,若不住于菩提心,焉能见法身如来?凡夫欲见法身,最重要是心无住,不住有亦不住无,有无俱不住,亦不起有见,不起无见,方可希冀。

若住于有,著色著声,都是妄想,以妄想心修行,如蒸沙作饭,枉用功夫,故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修行第一个条件,切莫著有,即此著有之心,能生种种烦恼,能作种种业,能受种种苦,生死轮回,无有了期。

现在的人,都是著色著声,歌舞场中,灯红酒绿,无始劫以来到现在,都是被色声所迷,若以般若观照,‘色即是空,色性自空,非色灭空,空即是色,空性自色,非空灭色。’色空不二,即见如来。

色本无患,著者是患,我们应将著色著声之心放下,远离有见,不为一切物所累,如是修行,乃可希冀。

是知于相中观佛、声中求法,心有生灭,不悟如来意。

须菩提,汝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文破空执。

凡夫不执有便执无,是故佛谓须菩提,莫如凡夫般作如是念:‘如来不以具足三十二相得阿耨菩提。’故说此文。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最高无上之道,当然要具足相好才能得菩提,须菩提认为不须要具足三十二相证菩提,是著了无见,无见是断灭,法身非断灭,断灭不见法身,‘色即是空’,这种见解才对,‘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若离色而见空,无色而有空,是断灭空,不能见法身。

所以佛谓须菩提,莫作如是见解,谓如来不须要具足三十二相庄严色身,就可以得菩提,佛是为免须菩提闻上来不能著色声之有,便转而著空。其实著空比著有更不堪,故经云:‘宁著有如须弥山,莫著空如芥子许。’著有之人,虽不能了生死,但还会修福,得人天果报,著空之人,福慧不修,连人天果报也失,更何况得出世三乘的圣果。

若如来不修三十二相,得菩提时,一个相好也无,一如平常的凡夫,那又有谁尊重如来?

娑婆世界的人,以三十二相为最高圆满,所以如来在娑婆世界,以三十二相庄严成佛,在华藏世界,世尊则以微尘相海庄严报身成佛,是故如来是具足一切相好才得菩提。

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汝提醒世人莫作是见解,如来不以具足相好的色身而得菩提。

就是悟道的祖师,也有相好:六祖的掌纹有个佛字;马祖牛行虎视,舌长过鼻;五祖三十二相只欠七相;清凉国师有四十齿;虚云老和尚常年不流汗,身无垢秽。如来因中,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然后才得菩提。

所以修行,不能著有,亦不能著空,例如拜佛,不能著有拜佛之相,但完全不拜佛便是著空,拜佛而不执著拜佛,‘色即是空’,才可以悟道,若执著不拜佛而可以悟道者,那么石头可以悟道,虚空亦可以悟道。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

凡夫修行,重知见,知见不正,不能发菩提心,知见正,一刹那间发菩提心,知见要与菩提心相应,菩提心性空,故一切法不恒住世间;菩提心从缘而起,故一切法不会断灭;如是诸法不常不断,故诫诸法断灭。

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菩提心内,具足恒河沙称性功德,用之不乏,取之不尽。六祖听五祖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大彻大悟,云:‘何其自性本来具足(具足六度万行,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发菩提心后,从性起修,万行齐修,万德齐证,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慈悲喜舍,庄严菩提心,是故发菩提心之人,于法不说断灭相。

学道之人,不应著有,亦不应著空,中道现前亦不应著,若著中道,便是法爱,应无住而住,住于菩提心。

以色见声求,落于常见,不以具足相得菩提,属于断见,断见是拨无因果,常见落于生死,故修行应离断常二见。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

菩萨有四种:

1、藏教菩萨——以生灭心修生灭六度,是谓事六度,此文中所说者是也。

2、通教菩萨——以无生灭心修六度,是谓理六度。

3、别教菩萨——万行齐修,是无量六度。

4、圆教菩萨——事理圆融,一即一切,是无作六度。

此段文所说的,是初发心的众生,有幸远离断常二见,可是滞于事相修行,以生灭心修六波罗蜜,但全回向众生,所以亦称为菩萨。

持用七宝布施,有能持的我,所持用的七宝,布施于人,是有相布施,虽然全部回向众生,但以生灭心回向,依然属人天果报,不能到彼岸。

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若另有一菩萨,布施时悟到一切法无我——一切法从因缘而生,因缘性空,空即无我;因缘即假,假亦无我;因缘即中,不生不灭,寂灭无我——忍可无我之理,得成无生法忍,证实相般若,行无相布施,是通教的菩萨。

理上功德,无相无为,胜过有相有为的事上功德,故云‘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菩萨无我,无我则无受,不但不受福,罪亦不受,罪福概不受,既不受人天福,则不受三善报,既不受一切罪,则不受三涂报,故菩萨不受六道轮回,出三界,获无漏之果。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世人求福才修福,为何菩萨布施而不受福德呢?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菩萨所作一切福德,不是为自己,是为利益一切众生,既是为利益一切众生,自己便不应贪著,若生贪著心,则不能利益别人。

贪著福德,早已不利人;起享受的妄想,菩萨便入生死,则不能出三界,云何能度人出三界,更难证无生法忍。

菩萨不贪不受,离有离无,如是修行,得成于忍。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学经一定要前后理路贯通,但是理路最不容易贯通,惟是世尊一定是贯通了理路才为人说法,不会前后脱节,前文后理,必定有所关连。

上来不贪著果报,不受生死,放下三界,然后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识取根源去,所谓‘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得成于忍。

须知法身如来,是无来去坐卧之相,若有人言,法身有来去坐卧之相,是人不解如来说法之义。

法身无来相——‘无所从来’,到人间不来而来,来成正觉。

法身无去相——‘亦无所去’,无去而去,示现涅槃,普利群生。

留意‘无所从’,我们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是从那一个地方来?大家不防观一下,当观之时,观不到来处,但观到‘无所从’,在‘无所从’之中,凝住十分钟、半小时、一小时、甚至一天、多天,照顾‘无所从’之境——无所从而从,从妄入真——妄想、烦恼,无所从来,妄想烦恼空,如是我相空、世界空、虚空空、山河大地空,‘无所从’亦空。

即‘无所从’就是功用,能够消灭情识,情识灭尽,就能悟道。

念楞严咒亦如是,看一看楞严咒每一字音从那个地方来——‘无所从’——半小时的无所从,一小时的无所从,世界空、妄想空、业障空、凡情执著亦空。

修行如何修?识取‘无所从’,无所从而念佛、无所从而持咒、无所从而行路、无所从而坐禅、无所从而拜佛、无所从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若有所从来,是外道法。

‘无所从’,是从凡入圣的境界,是菩提路。

般若经云:‘无生法无来无去,无生法即是佛;无灭法无来无去,无灭法即是佛。’是故法身如来无所从来,来无来相,法身亦无所去,去无去相。

所以悟道之人,借色身之假,修法身之真,如何借假修真呢?例如雪峰禅师悟道后,在寺内当饭头,与大众结缘修福;龙裤国师悟道后在大路边施茶;六祖碓米供众;都是悟到色身如幻,借如幻之色身,修无漏之福,而法身如如不动,无所从——无烧饭、施茶、碓米等事。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善男子善女人,于四威仪中,以般若观照,观照得力,照见世界空,碎为微尘,微尘为因,世界为果,一切世果,皆由妄念微尘所造,善妄念微尘造三善道的世界,恶妄念微尘造三恶道世界,‘不动’的妄念,造四禅天及无色界天,五浊的妄念,造娑婆世界。

若碎大千世界,就可见到妄念微尘,亦可以知道这些妄念是善、是恶、还是不动。

坐禅的人,先空身体,当身体空时,无数的妄想立即涌现出来,但是般若的观照力,令妄想起得快亦灭得快,好像水泡一样,一冒上水面,立即又灭去。妄想微尘即生即灭,不能久住,若无般若的观照力,一个妄想起,可以令我们打一个小时、甚至打一天的妄想,以般若观照,妄念微尘随生随灭,根本就分不出究竟它们是什么妄念,是贪、是嗔、是痴、还是善,只知道它们生生灭灭,就是因为这些生生灭灭的妄念微尘,障蔽了我们的慧眼,不能见自己的清净佛性,若想见性,必定要一网打尽这些妄念微尘,妄念空,变为清净微尘,就是我们的清净心。

以般若力观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佛问须菩提:‘是微尘众多否?’须菩菩提答言:‘甚多,世尊。’

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

妄想微尘虽然多,但不是实有,若是实有而不虚妄,佛则不说它们是微尘众,既然妄念不是实有,那么就是妄念如尘若沙的多,我们也不须要害怕。

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以般若观之,妄念微尘无自性,无自性故空,空故‘即非微尘众’,妄念微尘空,转为清净微尘,故云‘是名微尘’。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世界由妄念微尘合成,妄念微尘空,世界亦空,世界空,即非世界,念佛人若能空五浊世界,便见净土世界,五浊世界空,佛国土便现前,是名清净世界。

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

虽然世界是果报,亦不过合诸法而为一相,例如五蕴和合,故有众生世界;四大和合,故有人体世界;父慈子孝一合相,而建立父子世界;兄友弟恭一合相,故有兄弟世界;朋友互相信任,故有朋友世界,礼义廉耻五常三纲和合,故有人类世界,鸟雁鸳鸯蜂蚁蛇虫,各各和合,故有它们的世界。

悲智和合,是佛的世界,乃至出家人六和合,是僧宝一合相。

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虽然和合一相,若见有和合相,即非和合,若不见有和合相,是名一合相。

例如人体,百骸四肢五脏六腑和合,但彼此不相知,不见有各别体,各各无成见,不见有百骸和合,即非和合,是名和合。

如来说一合相,以般若观之,法法皆空,物物无性,彼此忘我,自他无执,各无成见,如水乳合,即非一合,是名一合相。

六波罗蜜是菩萨一合相,惟是布施即非布施,乃至般若即非般若,六波罗蜜即非六波罗蜜,不见有和合可得,证菩萨无生法忍,是名一合的实相。

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一合相的理,就是诸法的寂灭相,本来不可以言宣,故云‘则是不可说’,亦不可思,但凡夫之人,处处贪著事相,生种种分别,与法相歪,致令情生智隔,想变体殊,实际居在目前,翻作名相之境,涅槃变作生死,可悲可叹,所以佛教众生正知正见。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

世人无正知见,无我中见我,无人而见人,无众生而见众生,无寿者而见寿者,以四见故,迷失正见,沉轮生死,不能自拔,故佛慈悲,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以楔出楔,拔一切众生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所以佛问须菩提,如来说四见,如来心内有四见否,须菩提答:‘不也,世尊,若说有,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

楞严经云:‘知见立知见,即无明本,知见无知见,斯即涅槃。’见而立见,是头上安头,就是无明本。

佛及众生都有见,惟是佛见而无见,众生见而有见,以有见便有无明。

有见即有相,有相便有执著,有著便有分别,有分别则起贪嗔痴烦恼,有贪嗔痴则造罪,一造罪便入生死受苦,以上种种,皆因见而有见,是故见而有见是无明本。

见而无见,无见,则无相,无相则无执著,无执著则无分别,无分别则无烦恼,无烦恼则不作业,无业即无生死,无生死就是涅槃,是故见而无见,斯即涅槃常乐我净。

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以般若观照之,我见不可得,不可得的我见,无我见相,当下是自己的佛性,是名真我见。

世尊说人见,以般若观照之,人见不可得,不可得的人见,当下就是般若无漏智,本自具足,是名真人见。

世尊说众生见,以般若观照之,众生见不可得,不可得的众生见,本无烦恼,是名清净众生见。

世尊说寿者见,以般若观照之,寿者见不可得,不可得的寿者见,是一切众生性,本不生不灭,是名清净寿者见。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于一切法:

应如是知——知一切法无我,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应如是见——见一切法都是般若,无漏智性,本自具足。

如是信解——信烦恼本来空,解一切法不生不灭,法寿无量。

若能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则离四相,四相空,菩提心现前,即可发菩提心。菩提心内具足一切佛法: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六波罗蜜、十力、四无所畏、慈悲喜舍、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身,菩提心内全都具足,具足已,更不必再生起三藏十二部的法相,故云‘不生法相’,因为已经到家了,所以不须再生法相,所谓到岸不须船。

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诸法本来离名离相,诸佛为法安名,故有法相,相以表法,众生依法相修行,悟道时,法相空,‘即非法相’,是名真实法相,若法相未空,不名真实法相,悟道后,法相立亦得,不立亦得。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现在较量一下般若的功德,以世上最珍责的七宝与般若较量:

般若无为,七宝布施是有为法,有为法则有生、住、灭三相,布施是生,受福德的果报是住,福尽就是灭。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无上菩提心,在菩提心内,执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或只受持四句偈,时时观照,起方便般若为人演说,令人得般若,般若福无漏无尽,自然胜以七宝布施的有漏福。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能说者,听法者,及所说之法都是有相,但切不可取相,不取相即离相,离相即空。

如如不动者,表说法时,不以生灭心来说,亦不以希望心、好胜心、乃至不以任何有所得心而说,心空——前心空、后心空,前后心一如——就是如如不动,任运从容,随缘演说。

简单的说,不取有为,有为法空,当下就是无为,无为即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是讲金刚经的条件。

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示导我们修行,应从有为下手,有为空,即入无为,如何空有为?

观有为法如梦——无明不觉故有生死,生死大梦阿谁自觉?祖师云:‘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一如者,无明梦醒也。永嘉禅师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生死梦中有天堂、地狱、有人天、有饿鬼畜生、有三界,古人云:‘大梦谁先觉,生平我自知。’自知者,彻悟也,人生眼前一切一切,何曾不是梦?圣人生死梦醒,所以不执著,因此无有是非憎爱、冤亲人我等事,凡夫不知是梦,所以执著有是非、人我、憎爱等。

观有为法如幻——幻指心识,经云:‘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画。’七佛偈云:‘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由心识幻出男女老少、七宝树林、莲池花卉、山河大地,皆由心造成,一切如幻。

观有为法如泡——泡指妄想,妄想如水泡般不真实,即起即灭。

观有为法如影——影指业,无论善业恶业,罪业福业,如影随形,历劫相随,形端影直,形歪影斜,若无形,便无影。

观有为法如露——露指今生果报,无论是苦乐荣华,贫富贵贱,皆不长久。

观有为法如电——电喻世智辩聪,如闪电一样,靠不住,聪明不敌生死,干慧岂免轮回,枉用心机。

若能作如是观,有为法空,无为现前,无为无相,无相则无取,无取即其心如如不动,就可以为人演说般若。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须菩提是当机众,亦是发起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结缘众,天、人、阿修罗、是影响众。

文中一切世间是指有情世间,有情世间中,只有天、人、阿修罗三善道的众生,才可以听闻般若经,地狱、饿鬼、畜生,此等三恶道的众生,罪业深重故,不能参听般若经,若得闻般若经,即能出离三恶道。

当时法会大众,听闻般若经后,皆大欢喜,能信般若、能受持般若、能奉行般若;未发菩提心者发菩提心,已发菩提心者修菩提行,已修菩提行者证菩提果。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解释已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