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基础知识

 

广超法师主讲

果逸居士笔录

业力与轮回

十二因缘

三法印

四圣谛

烦恼

三皈五戒

五蕴

四禅八定

声闻果与佛果

四念处

六波罗蜜

 

业力与轮回

一、业的定义

古印度语称为竭摩,梵语(Karma),巴利文(Kamma),中文翻译为‘业’。业有三种含义:一者、造作;二者、行动;三者、做事。在佛陀未出世之前的古印度,人们对业的解释为‘做事情’。他们认为因为有欲,故有种种的欲向与欲望,我们的意念就有意志与方向,因为有欲向就会造业,有业故有果报。佛教用语中的‘业’特别有‘造作’之意。我们起心动念,对于外境与烦恼,起种种心去做种种行为。行为可分为身,口,意:用身体去做,用口去讲或心里在想,这些都是行动,称为造作,也称为业。这样的一个造作过程,就会招感到将来的果报,从果报来看它的原因,就有所谓业的因;从业的因到业的果报,就有所为的业力,既是说由业力与外缘配合形成果报,就是所谓的业力。

1、业因:我们再造作时,所做的行为,以及所做的事,称为业因。然而真正的业因是烦恼,如果没有它,我们就不会造作,故烦恼才是造作(业)的真正之因。

2、业力:我们造作的行为会形成一股力量,将来使我们承受各种果报。比如说我们骂人一分钟,这一行为(业因)一分钟后就已消失,但他有力量存在著,到将来有因缘时,它就形成果报,此称为业力。业力本身没有控制者,没有主宰者,是行为本身形成的力量。比如说天下雨,大地自然被它淋湿,它有一股令草木旺盛的力量存在著;我们造作各种行为之后,自然会形成一股力量,将来我们就得要承受各种果报,此为自然界的现象。

3、业果:既是业报。我们过去造业,因缘成熟,就形成果报,称为业报。有了业因,就形成业力,但未必既有果报,因为业力形成果报,要依赖外在的因缘来引发,所谓因缘成熟,既是业力(一般人所说的业因)与众缘配合,而形成果报的;如果没有众缘,就不可能形成果报。故经中常说:‘若经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聚时,果报还自受。’这是佛教中一个很著名的偈语,它的意思是:我们所做的行为(业因),形成了业力,它需要众缘来引发,才会形成果报。如果业因没有形成果报,它的势力可延续到千百劫之久,等到因缘会遇成熟时,我们必定要承受那个果报。

二、业的分类:业可分为很多种类。

1、以身,口,意三业来分。

1)身业:身体的行动是一种造作,故身体的行为就是身业。

2)口业:用心驱使口讲话,是一种行为造作,故讲话是口业。

3)意业:我们的思想,也是一种造作,故驱使心去思维事物,就是意业。身,口,意三业的真正造业的主因是意,也既是我们的心。故有身,口业,必然会有意业存在,有意业未必有身,口业。

2、以业的性质来分。

1)善业:我们造作的一切行为,事情,将来会形成好的果报。

2)恶业:我们造作的一切行为,事情,将来会形成恶的果报。

3)无记业:我们造作的一切行为,它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比如走路,扒痒,这其中无善亦无恶,那只是你身体痒,就很自然,很习惯的扒了一下,这就是无记业。有人说无记业没有果报,这是不正确的,大乘佛教认为,无记业是有果报的,比如说,在一起飞机意外失事的事件中,当时机师并没有生起杀害搭客之心,但是当一些搭客在命终时,可能生起嗔心,怪罪于机师,认为这是他的疏忽所致,将来那位机师就可能要受到果报。善恶是指我们的心起善或起恶心而言,但有时候并非完全如此。我们有时候会因为愚痴而起善心造恶业。比如说,有人病的很痛苦,你起善心杀了他,杀人是恶业,以后要受恶的果报,但你却以为帮他脱离苦海,解脱了。依佛教的因果业报来说,这只是使他要受的病苦,延迟到下一世罢了。所以善恶业有时候并不因为我们的心是善或恶,而是要以果报来决定才是最正确的!

3、以共业与不共业来分:

1)共业:我们造一些业,互相影响,关系密切,大家一起受果报,称为共业。

2)不共业:我们造一些业,只影响个人的身心,个人受报,称为不共业。每个人的身心都是不共业所形成的果报,比如我们内心的思维,别人是不能和我们共同享用的;有比如我们共用佛堂来听闻佛法,同住在新加坡等,此皆是我们的共业。但共业中有不共业,比如新加坡人有不同的家庭,每个人享用自己的家庭物资,享受自己的家庭生活,这就是共业中的不共业,他们造了某些同样的业,共业组织家庭,就生活在一起,那就是共业。

4、以定业与不定业来分:

1)定业:有些业的‘果报’与‘受报的时间’都以肯定,称为共业。比如杀人,果报是将来坠入地狱,称为报定;如果坠入地狱的时间也肯定,称为定业。如果坠入地狱的时间不肯定,称为不定业。在佛经中说,杀父母亲的业是逆罪,死后下一世必定坠入地狱,称为定业。

(2)不定业:有一些业的‘果报’与‘受报的时间’都不肯定,称为不定业。经常听说拜佛忏悔消业障,如果我们有深入经藏的话,就知道佛陀有三不能,其中一项就是‘定业佛不能转’比如杀父杀母,定业不能转,今生死后必定坠入地狱,任有你怎样拜佛忏悔,都无法改变它的果报。但是不定业就不同,可以通过拜佛忏悔,修行来改变它。所以有许多人想靠忏悔来把一切的业消灭掉,这是不可能的。有些定业没办法转,一定要受报,那佛陀不是很差劲,没有能力吗?那也不是这样说,佛世时有一位阿  世王,他杀父篡位,后来忏悔皈依佛教,在他死后,坠入地狱,但是很快就脱离地狱之苦,这是因为他遇到佛陀,皈依三宝,求佛忏悔等种种善根因缘,是他的定业有如此的改变,但‘坠入地狱’的这一定业一定是要受的。

5、以引业与满业来分:(1)引业:我们造了某些业,可是今生死后到六道中的某一道出世,称为引业。

2)满业:我们投生到某一道,必须要有一些业报,使这一生的业报完满,称为满业。我们今世做人,就是过去世造了投生到人道中做人的引业,但每个人的果报都不一样,所以除了引业之外,还有其他的业,这种种业与引业配合起来,才圆满我们这个人生,这些业报,称为满业。又比如我们造很大的善业,可升天,享受天上的果报;如果造了很大的恶业,也可使我们坠落到地狱中受苦,这就是引业,但坠入地狱的每个众生的业报有不同,此为满业。业的分类很多,现在只讲这些,它们之间都有关系,比如身口意三业,有分善恶与无记,就是说身业有善恶与无记,口业有善恶与无记,意业有善恶与无记。身业有共与不共业;口业有共与不共业;意业有共与不共业,它们之间都有关系。

三、业的活动:

我们造业后,来世要受果报,它们的活动过程是怎样的?其实,业的活动就是我们生死轮回的相续,我们日复日年复年的生活著,这就是业的活动。我们在受业报的过程中,又再造新的业因。比如说,我们有这样的身体,脑袋和思想,那是过去的业形成的;但是今生的我们仍然利用现世的身心继续造业,故我们的业报不一定是前世带来的,有些是今世做,今世受。比如说抽烟,今生通过一些因缘,你染上了烟瘾;但是今生也可能下决心把它戒掉,这也是业。所谓业是种种行为造作,然后引发其他的因果报应,所以学佛者不应该误会业是前世带来的,我们可通过修身,修戒,修心和修慧,使重业轻受,轻业消除。如有人认为生病是过去的业报,就不去医治,那就不对。我们今世可造业也可以转变业果,因为不是所有的业都是定业,有许多业是不定业,它是随著不同的因缘而转变相续下去的。我们的业如瀑流,并没有停止不变的业因,这句话怎样讲?有些人以为我们造的业因储藏起来不动,遇到了某一些原因,就形成果报,这是不对的!而是我们造了种种业行为之后,它们互相影响,一直产生变化,延续下去。如果影响他的外缘不够强,它的变化就很小,所以你就以为它不动;如果外缘势力强大,它就形成了一个大的果报。打个比喻:你小时候打死一只蟑螂,这个业有很多,一个是你的行为,一个是你与蟑螂的关系,更有你当时起的恶念—杀心。这个恶念延续下来到今天,一直在你的心中,但是你把它遗忘了。它一直延续影响扩大,使你将来会打老鼠,乃至以后会杀人。但是如果你造了一些善业,如持戒,忏悔等,它又会减小,甚至会消灭。我们眼前所见到的山河大地,屋子,一切花草树木等,都是过去业的活动所形成的果报。它显现在眼前,我们对它内心执著,又升起新的内心造作,以后它又会形成新的果报,所以说山河大地也是我们业的活动与果报。

四、业的造作者:

业的造作者并不是单一的个体,并不是一个‘我’再造业,它的主谋是五蕴当中的‘行蕴’。这个‘行蕴’就是造作的种种心。五蕴的‘行蕴’当中包含著我们的种种烦恼,这些烦恼没有主人,烦恼本身就是烦恼,并不是有一个主人说他有烦恼,也不是有一个人有烦恼,当中没有一个‘我’,他没有一个主宰者。假如我们有修行,断除一些因缘,那烦恼就没有了,故造业者实在是不可得。但是认为没有‘东西’在造业也不对,它是五蕴当中的行蕴中的烦恼在造业。比如说天下雨,大地潮湿了,这是因为雨水弄湿了它,这当中没有主宰者使它潮湿。同样的也没有人在造业,而是烦恼驱使‘业’向前继续活动。我们过去造种种的业形成力量(业力),加上过去与现在种种烦恼的引发,使我们所做的行为向前继续推动。烦恼本身没有主人,你今天有嗔心,但明天可能就没有。如果你有修行,嗔心就会消灭,所以嗔心没有主人。以佛法来说,它是五蕴法因缘生灭的相生相续的幻相,既是五蕴之间的种种法互相作用—相生互相一个接著一个的延续下去,就形成了幻相。好像瀑布形成这个例子:水一滴一滴的从高处相生相续地泻下来,就形成了一个我们以为‘瀑布’的幻相。同样的,在我们五蕴身心相生相续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幻相,因为我们有执著,我执,就以为有造业者,有受业者,而实际上业与制造者,只不过是因缘生灭的幻相。既是说造业者,受业者只不过是五蕴的生灭,也就是因缘的生灭幻相罢了。我们再以瀑布这个幻相来做比喻:有一个瀑布,下面有一块石头,经过长年累月的小滴冲击,石头变得光光滑滑的,你就会说瀑布把石头冲的光光滑滑的。同样的道理,里面并没有瀑布,只不过有很多很多的水滴连续的泻下来,经过了很久,石头就光滑了。并没有一个单一的个体使石头光滑,而是不知几千万滴的水把石头冲的很光滑。同样的道理,五蕴形成我们这个身心,而它又把我们向前推动,使得我们以为有人在造业。

五、业的止息:

修行解脱者,进入无余涅槃后,他今生的果报身都舍掉,不再执取,以后再也不会在三界六道中受生,既是不受后有。业的止息并非把它完全灭除,这是断灭见;或是把所有的业果受完后,业才止息。正确的说法是当业没有烦恼为缘,将来的业果就不会生起。比如说,新加坡的蓄水池里有很多水,你家要装置水管,再开水龙头,自来水才会到你的家里来。如果没有这些设备,你家就没有自来水。在此比喻中,水管是外缘,蓄水池里的水是业因,业因没有外缘的引发,是不会形成果报的,此称为业的不生。我们千万别误会,以为解脱者把所有的业完全断除,而是他们没有烦恼为外缘,业果就不能生起。故经中说:此灭故彼灭,此生故彼生。此话之意是:我们现在的烦恼不生起,将来的业有也没有机会生。因为互相因缘作用,有因必须要有缘,缘不生,因就不会生成果报,所以此灭故彼灭。没有业果就不可讲有业因,因,果是相对的,没有儿子就没有爸爸,没有爸爸就没有儿子。比如我现在出家了,我不是爸爸,但是在座各位有孩子的,就是你孩子的爸爸,那你就有爸爸与孩子的因果。如果没有业果,业因就不可得。打个比方说:这里有一罐油,如果没用它来点灯,那就不可说它是灯的因,如果用它来炒菜,吃了就排泄出去,怎莫可以说油是灯的因,故没有果就没有因。一个人没有烦恼,那就不会受果报,过去所做的一切就不能称为业因。所以烦恼的止息,就是业的止息,并非断尽业因来止息业,也不是承受完所有业果来止息它。

六、业的自性:

佛法中所讲的‘缘起性空’是最讲究的法。这句话之意是:一切法都是众因缘在生灭,它的本性不可得,起行本空,没有自性,不是永恒存在,是无偿的,这是万法的实相,就是空相。这个业也是万法,除了一些少数的无为法以外,一般的法都是业的作用。业是因为众生执著而有;我们迷惑,在这缘生缘灭的万法中执著而做种种行为与造作,使他向前延续,这其中一无所得,没有东西在生灭。一个有智慧的人去寻求业的生灭相,其实是不可得的,因为它没有一个完整的自相,自体,故业没有自性。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经论上对业的解说:

1)、‘诸业本不生,以无定性故;诸业亦不灭,以其不生故。’这句话之意是:一切业本来不生,只有迷惑者才看到业的生灭。比如我们从淩晨二点到六点,坐在森林里观察‘雾’,我们看到朦胧的雾,观看它合适生灭?又比如我们把冰放在水里,冰慢慢的溶解,那它何时不见掉?我们不能够看不到冰就说它不见掉,它一刹那一刹那溶成水,当你看不到它的形状时,你说它灭掉。同样的,我们看到雾的形状时说有;我们看不到它的形状时说灭。如果我们真正坐在那寻找的话,是看不到它的生;同时等它‘生’出时,在坐在那儿观察:早上阳光照到‘雾’,你也看不到它的灭。

只不过经过一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到看到有一个自体,自性的‘雾’,就认定它在或不在,结果就发现它生,它灭。而实际上是没有‘雾’在生,‘雾’在灭。只不过是空气冷了,水分子慢慢的增加凝结起来,我们就看到朦胧的一片,你就认为‘雾’‘生’了。当阳光普照大地,空气热了,水分子慢慢蒸发,‘雾’慢慢不见掉,你就认为‘雾’‘灭’了。就是这么一回事,里面没有‘雾’。‘雾’是我们给那片蒙蒙的水份一个名称罢了。所以业报也是如此,它没有生,因为没有自性;因为没有生,所以它没有灭。

2)、‘若诸世间业,从于烦恼出,是烦恼非实,业当何有实。’这话之意是:世间的一切业报都是由于烦恼而生,但它本身是不实在的;现在烦恼,待会儿就快乐了,明天又烦恼了。它是变化无常,不实在的。不实在的东西做出来的东西,怎么是实在的哪?因为业与烦恼幻生幻灭,所以我们才可证悟到解脱。既是说:如果业是实在的,我们就不可能解脱。因为业本身是如幻如化的生灭,它没有自性,是不实在的,没有人束缚你,一切都是我们迷惑,执著而认为实有,当我们把这个执著放下,我们就解脱,不会被这个业所转;如果业是实在的,有自性的,我们把执著放下的话,那么这个业还是存在,阿罗汉就不可能解脱生死了。

七、轮回之迷

我们对轮回产生迷惑的原因:

1、我们生不知来自何处?死不知往那里去?我们没有宿命通,不知道过去世怎样来?我们没有天眼通,不知道将来死了往哪去?结果我们生起一些邪见,胡思乱想,想出一套道理。

2、当我们还活著的时候,听到见到他人讲一些生前死后的事,因为我们本身没有体验,不知是要信或不信?不知是真还是假?

3、世间有很多宗教和学说,在解说人生的来去时,讲法都不一样,我们没办法判断谁是谁非,结果对这个轮回就迷惑,不知道是否有此事。

八.轮回的证据

1)再生转世的记载:有些人能记得他的过去世,今生是从哪里转世而来,被人家报导出来;中国有这样的事,印度以前就有了,现在的西方也有这样的报导。

有一个人,他出生后还记得前生的父母亲、儿子;是某个地方的人;住怎样的房子等等。有些科学家,或好奇者带他去寻找,结果找到了。他的前世的儿子已经变成老公公,他说出那个人名字,小时候所发生的事情,结果证实是他前世的儿子,那些科学家以及好奇者都相信他。

十多年前《海峡时报》曾经记载了一个女孩,她自称前世是埃及一个法老王的婢女,法老王死后,他是其中的一个陪葬者,她被关在金字塔里,不能出来,就死在里面。由于它记得法老王埋葬的金字塔的入口处,并且知道怎样开了,她带专家去试验,结果发现真的是如此。这就是再生转世的真实记载,这就证明了我们有前生。

2)通灵的现象:既是灵媒,这些人能与死人通消息,这种现象证明人死后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了。这些灵媒的神识可以离开身体,让死者上他的身讲话,这声音就是死者的声音,这证明人死后并不是一了百了,还是在活动中。

3)天才儿童:他们生下来不必学习就有特别的能力。最近报道一个六岁的女童,他的父亲发现她有特别的能力,他放下电脑的工作,专心教导她,结果十二岁的她考上了大学,十六岁要考取博士学位,她的愿望是要当一名大学教授。一些天才音乐家,如莫札特、萧邦等,有些小小年纪就会拉提琴,有些会作曲,他们的天份是前世的业带来的,是不需要学习就会的。

4)催眠术:现在的催眠术很厉害,有一些人通过催眠后,可以讲出前生的一些事迹。一些心理学家对这些事情半信半疑,但经过研究,调查后发现真有此事,这说明每个人都有能力记忆起前世,因为他们在清醒时被现前的境界所转,所以没有办法回忆。

5)宿命通与天眼通:一些有高深禅定工夫的修行人,可以用宿命通,知道自己或他人的过去世,或是以天眼通知道自己或他人的未来世。在印度的喜马拉雅山附近,有许多修禅定者能入很深的禅定,他们有宿命通,知道过去世与未来世,有些修禅者甚至能观察到八万劫以前的事情,他们相信有轮回,所以印度是世界上第一个相信有轮回的国家。

九、对业与轮回的误解:

佛教徒相信业、相信轮回,但对他们有误解。

1)、有些人认为佛教的业与轮回,是释迦牟尼佛从印度教的修行者那学习来的,而事实上并不是。业与轮回是世间的真理,因为印度的一些外道先发现,他们演说出来,而释迦牟尼佛是一位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觉悟这世间的真理,它所讲演的佛法也必定符和真理,外道把这业与轮回先讲演出来,佛陀也阐释业与轮回的道理,但这并不等于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业与轮回是向外道学习来的。

2)、释迦牟尼佛诠释的业与轮回与外道所讲的不一样:佛教认为业与轮回是无作者、无受者、没有主宰,佛陀说诸法无我,故无造业与受业者;印度外道发现业与轮回的存在,但是却找不出原因,他们认为业与轮回有一个主宰者--大梵天;而佛教认为业与轮回没有主宰,这只是世间自然的法则,以佛法来讲,既是‘法尔如是’。

3)、业与轮回是假有的幻相,我们相信业与轮回,但千万别把它当作是实有,它是假有,因缘幻化而有,不实在的。这个业非常,非独立存在。‘业非常’之意既是:有些人认为在百千万劫以前造一个业因,它可以储存不变,留到今世才受报,这就是‘常见’。如果一个东西‘常’,它就不会再变化,故业非‘常’。‘业本身不是独立存在的’此话之意既是:我们造了一个业,它并不是独立形成的,是众多的东西配合成的;即是我们造业时,并非只造了一个业,而是同时造了很多业。这些业之间互相为因缘和合而生成。所谓因缘和合,既是一个东西,并非由单独一个东西生起,而是由很多东西互相配合而形成的。业也是如此,既然是因缘和合,它不是单一的,不是独立一个存在的,它是由很多东西互相影响,因缘和合而形成的。比如:我们做了一个偷盗的业,人们往往会认为它是单一的行为表现,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它是贪心、有恶朋友、或是没福报,需要它,但又得不到,而造成要偷盗。业是不能断灭的,他一直向前延续,与不同的外缘作用,就有不同的转变。当它转变形成了果报,我们就要受报;它不形成果报,咱们就无需承受了。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是佛教的基本道理,初学佛者要学习佛法,首先就得认识三宝、四圣谛及十二因缘。根据经典的记载,佛陀在菩提树下觉悟时,就是观这十二因缘。十二因缘说明有情流转生死的前因后果,在此流转中唯是烦恼、业行及苦果(即惑、业、苦);它们相依,因缘生灭的相续流转,使到我们感受到有个人生的过程,有一个生命在生死轮回;实际上这其中无有主宰者、没有作者、也没有受者。

佛说十二因缘是一大苦聚,我们学习十二因缘就是要明白苦在哪里?要从十二因缘当中怎样得到解脱。

十二因缘又称为十二缘起支。此十二支互相为因果,因为一个因缘升起,而造成另一个因缘也生起,故佛经中常说:‘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这句话的意思是:有这样的东西生起,所以另外一样东西也跟著生起;有这样的东西消灭,另外一样东西也跟著消灭。

一、十二因缘三世二重因果:

第一重因果:过去因到现在果。

过去因:无明是过去迷惑。

行是过去造业。

1)、无明:我们迷惑无知,对善恶因果不明白,于佛、法、僧三宝不明白,也不知不觉,这就称为‘无明’。在十二因缘中的‘无明’是过去世烦恼的总称。

2)、行:因为无明使我们迷惑,发动心驱使身,口,意造业,此称为‘行’。此造作产生将来的果报,既是我们今世所受的善恶诸业的果报,所以‘行’就是业报,使我们投胎轮回生死。现在果:识、名色、六入、触、受是现在苦果。

3)、识:众生前生死时,名色(精神与物质)的活动散灭,而转成另一系列的精神活动。好像前世是人,死后转生为乌龟,那做人的精神活动就灭,转变成为乌龟的精神活动。因惑业导致,此‘识’重新入胎。此‘识’与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不同,在此处特别指入胎的‘识’。在南传佛教只说为‘识’,但大成佛教的唯识宗说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我们死后,生前的名色散掉,心识继续活动,形成意生身,也就是中阴身,它能够入胎。

4)、名色:名者心也,‘色’者身也。‘识’入胎后,身躯及精神组成胞胎。胞胎渐渐长成,物质的身躯慢慢的形成,就有六根;精神活动也慢慢产生知觉。在这成长的过程中,当它六根还没圆满生成时,精神活动成为‘名’,身躯的生长称为‘色’。实际上现在我们也有‘名色’,既是眼前身心的精神称为‘名’,身躯称为‘色’;但当胎儿生长时,六根未具,精神与物质的活动,称之为‘名色’。这是为了区别它们之间的不同,而特别给予的名称。

5)、六入:名色慢慢生长,六根生出来后,就有‘六入’。因为我们从此得到消息,知道外境,故称为‘六入’。‘六入’又名‘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因为‘六识’从此生起,像树根能长出树木,故称为‘六根’。六根成长依胞胎,成长圆满之后胎儿就从母胎中出来,此时六根就完全具足。

6)、触:根、尘、识和合的心理作用,成为‘触’。此事一个心理作用,成为‘心所’,并非两个东西接触之意。胎儿从母胎中出来后,六根就接触到外境。胎儿一出世,第一个接触外境的是身触,而第一个受是苦受。同样的,眼、耳、鼻、意,与外境接触时,也产生眼触,耳触、鼻触、舌触和意触。由识至受皆由过去业力引起、不自在故是苦果。

7)、受:有了这个触后,就可感受外界的事物,而生起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舍受。十二因缘从‘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一直到‘受’,这些都不是我们所需所要,是因为过去无明造业,现在承受到果报,而使我们拥有之。

第二重因果:现在因到未来果。

现在因:爱、取是现在迷惑。

有是现在造业。

8)、爱:我们有了受,就迷在其中,对于所受之事物产生贪爱。因为有了受就有‘爱’,对这个受染著、渴求。比如用黑布包住眼睛,整天不让它看东西,肯定它受不了,会觉得很辛苦。眼睛整天爱看东西,对境界贪爱不以受为苦,使我们对这个贪爱产生种种的执著。此贪爱有很多种,主要有两种:一者、境界爱,比如我们对于所看到的东西起爱染心;二者、自体爱,即是我们贪爱有一个‘我’,贪爱这个身体是‘我’。由此贪爱引发一切烦恼而起种种造作。

9)、取:由于这个贪爱心加深执著,不愿意舍离,称为‘取’。不止不愿舍离,还希求将来获得更多,即是希求将来有。取可分为四种:一者、欲取:即是我们执著,希望获得更多自己贪爱的东西,称为欲取。二者、见取:对于我们的知见、思想起贪爱,追求更丰富的知识,认为自己懂得道理是最好、最优胜的而执著它,称为见取。三者、戒禁取:此亦是一种贪爱,执著守持某些戒律能解脱,能得福报等等。四者、我语取:此是对我的贪爱。这些执著都是贪,是我们过去的业习,现在显现出来。比如你有抽烟得业习,现在眼前有一只香烟,就对他起贪爱;没有抽烟业习的人,就无此贪。我们过去有种种业习,现在境界当前,就起种种贪爱。在这十二因缘中的‘爱、取’既是眼前的迷惑,也就是一念‘无明’之心。无明有贪、嗔、痴等种种的烦恼,但是此十二因缘中特别指的是贪爱,它最严重,可以引发业力形成将来的果报。因为我们渴求、贪爱、使到将来它形成果报,固在十二因缘中,贪爱占很重要的位置,因‘爱、取’故生将来‘有’。

10)、有:因为我们执取渴求,希望将来拥有许多东西,因执著而产生了将来之‘业有’,称为‘有’,这个‘有’又称为‘三有’。一者、欲有:既是欲界的业报;二者、色有:既是色界的业报;三者、无色有:既是无色界的业报。此(业)有由爱、取(烦恼)所发动之身、口,意三业而生之新业因,令此生死后,再生之识得到滋润。

未来果:生、老死是将来的苦果。

11)、生:依爱、取形成的惑业,成为业力,使苦果不能止息,继续发生,我们的身体败坏后,未来世再从新投胎受生。

12)、老死:有生故,将来必有生理及心理退化、贪生怕死、厌老死等身心之苦,故说五蕴之十二因缘相续,无有穷尽,它形成一连串的因果。

十二因缘就是因为有无明,所以有‘行’之造作;因为造业而入胎,故有入胎之识;因为入胎,名色就展开活动,它扩展、扩大,就产生了六入;胎儿的六根圆满后就出世,然后与外面的境界接触;根、尘、识和合产生触的心理,有了触就产生受,过去我们贪爱的业习就会引发出来,爱即生;爱加深就有取,使我们希求它再来、再有,就形成了有;有将来的业,促使我们再来生,再来死。

这十二因缘就是有情众生的流转生死的前因后果,它的流转并不是直线式,而是一个轮转。既是过去的无明,造成现在的受;现在的无明,就是爱、取;现在的爱、取,就是下一世的无明,它一直循环不息,周而复始。在十二因缘中,我们要知道有迷惑,因迷惑而造业;造业后我们就要受业的果报—苦果。在受苦果的当中,我们继续迷惑,继续造业,造业后又再受报,这样的循环作用,称为十二因缘的流转。

二、缘起:

一切诸法都依托众缘和合而生,缘尽则散灭,所谓‘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众缘和合时我们就以为它生,因缘散了我们就以为它灭,故名缘起。缘起是指在因缘作用下之法性,既是一种原理、法则。

三、缘生:

因缘成熟,果报生起,称为缘生。缘生是指缘起法中所生之法,它是一种果报。

四、缘生法之共同性:

1)、无主宰:凡是因缘所生之法,都没有主宰者。我们以为事间的一切东西,总是有个主人,有个主宰者,这是一种执著。十二因缘告诉我们没有作者,没有主宰者,那是因为我们无明、无知,产生了种种造业的行为,因而促使我们入胎产生识。现在让我们来看这个识,识是由谁主宰?它没有人主宰,只不过是无明和行的产物。比如一粒种子,放入泥土中,加上阳光、水份与泥土,就发芽生长,这其中没有主宰者。

2)、无作者:无明缘行,行缘识;即是无明生起行,行生起识。这当中无主宰。这其间也没有作者,就是无明作行,行作识,识作名色。从十二因缘来看,造业者是爱与取,那是因为迷惑而造业。迷惑的‘受’、‘取’并非我,故说无作者。

3)、无受者:在十二因缘中只不过是识、名色、六入,触、受在作用,这其中并没有人在受果报;我们总以为有一个‘我’在受果报,这是不对的;那是识、名色、六入,触等种种法在受果报。比如说:有一间亚答屋被火烧,难道是它在受果报吗?不是的。它是亚答屋的叶子,里面的木材等东西,因为加热,就燃烧起来;它燃烧后就灭了,里面没有受果报的亚答屋。由亚答叶、木板等材料组成一间被我们称为‘亚答屋’的东西;同样的,由识、名色、六入、触、受形成一系列活动,我们把它称为‘众生’,实际上没有一个实体的‘众生’在受果报。

4)、无自作用:十二因缘当中,没有一个因缘可以自己作用,必须依靠其他的因缘。好像我们的六根从胚胎来,胚胎从‘入胎的识’来,识从业报来等等,所以每一个都是靠其他的因缘生起,它不是自己在作用。

5)、从因生:因为不是自作用,也没有作者在做,故从因生。

6)、不自在:十二因缘的流转,是令我们不自在的;因缘的相生相灭,不是我们所需所要。甚至于这个爱、取也是因为过去的引发来的,里面并没有一个我要爱、我要取。

7)、托众缘转:十二因缘中的任何一支都不可以单独产生作用,它要依靠众多因缘引发,才能转来变去,所以说它需要托众缘转。

8)、无常、苦、无我:十二因缘中的每一支都是无常,如果它不是无常,就会保持不变,不必依众缘生;如果它不是无常,也不会促使其他法的升起。因为无常生灭,才会有不同的东西相续生起。因为无常故苦,苦就是不自在,不自在故无我。如果有人说:我要举手就举手,我要作什么就做什么;但这十二因缘的流转我不能舍弃,故那并不是属于我。如果是我,我要对你起嗔心,现在就可以嗔,但是如果是十二因缘,我要它嗔你,还要依众缘使它嗔才行,所以我要依种种因缘才能起嗔心。又比如我要你现在对母亲起嗔心,因为没有嗔的境,故嗔心生不起。我们对这十二因缘的流转不能做主,故它不是我。

9)、性空:在十二因缘的流转中,每一支都没有自性,没有自体,皆是因缘相生相灭,故说其本性空。我们听到‘空’,千万别误会是什么都没有。所谓性空是:我们所知的一切,没有真正的自体,不实在,它的本性是空的,称为性空。

五、十二因缘的流转门:

我们的导师释迦牟尼佛觉悟时,他于菩提树下观这十二因缘,发现众生有生、老、病、死苦,故想要度化众生,使他们解脱。因此佛陀从十二因缘的老死开始逆次而观察:一切众生都得承受‘病’、‘老’、‘死’之种种痛苦,他以智慧慢慢的发现到众生有‘老死’是由于有‘生’,有‘生’是因为有‘业有’,所谓‘业有’是欲有、色有、无色有,因为我们有了将来欲界、色界和无色界的业,它们会推动我们将来要重新出世--生;佛陀观察到并没有‘我’在造业,而是身心(假我)对世间的种种事物产生了执取,渴求将来有,造成了有业报;我们有‘有’是因为有‘取’;有‘取’是因为有‘爱’,我们过去的业习对事物有贪爱,接触境界时,贪爱心就生起,对境界所看到的东西产生执著;‘爱’的生起是因为有‘受’,我们的六根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我们贪求乐受。因为有乐受,造成我们业习中‘爱’的心生起;反之它则不生。假如我们天生是聋子,从没听过声音,那对歌声、鸟声等,就不会贪爱;因为我们有感受到声音,所以才会贪爱它。佛陀说我们有‘受’,就有贪爱,所以受是爱生起的原因。我们有‘受’是因为心依靠六根接触外境,根、尘、识产生‘触’,因为有‘触’,所以有‘受’。佛陀继续观察,发现有‘触’是因为有‘六根’,没有‘六根’我们的心就没办法与外境接触;接著佛陀又继续观察,发现‘六根’的形成是因为我们在母胎里有‘名色’的活动,所以产生‘六根’;佛陀说因为有‘名色’,所以有‘六入’。我们会受生就是有‘识’,我们死后,精神继续活动,我们会被业转去入胎,结果就在胎里成长。佛陀发现有‘识’入胎,就有‘名色’;那‘识’又是从那里来那?佛陀不再追察了。然后佛陀观察由于有‘识’故有‘名色’;因为有‘名色’,故有‘六入’;因为有‘六入’,故有‘触’;因为有‘触’,故有‘受’……顺观至有‘生’故有‘老死’,此称为流转门。

六、十二因缘的还灭门:

我们在十二因缘的流转中,以如何灭除它的角度来看,叫做还灭门。要怎样才能把老死灭掉?佛陀观察只要不‘生’,就没有‘老死’;灭三界‘业有’就不‘生’;如果我们不执‘取’,那‘业有’就不会生起;只要把‘爱’灭掉,‘取’就不生;因为‘爱’是过去的业习,只要把它灭掉,就不会执取了;‘受’灭则‘爱’灭,以此类推,最后只要无明灭掉,此大苦聚也灭。然后顺观无明灭故行灭,乃至老死亦灭。

七、如何截断十二因缘的流转:

只要现在不造业,不迷惑,那现在的爱,取无明就断除、觉悟,过去所造的业就好像无根的树,再也生不起。既是说,这十二因缘告诉我们,过去的无明与业行延续到现在,如果我们觉悟不爱不取,就不会产生我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烦恼。无此烦恼后,我们就会发现十二因缘中的每一支都是无常、无我、缘生无性。既然如此,那又是谁在生?谁在受老死那?当这些执著都没有了,我们就会觉悟到没有一个众生在流转生死,受轮回之苦。只要觉悟现前的无明,在爱、取时不迷惑,我们就会发现这其中没有我。既然无我,就不会继续流转,同时也会发现到,所有的迷惑都没有了。我们在爱、取之前,感受外境的当时,觉悟它,不再去执取,这样就不受后有。

八、十二因缘的三世两重因果:

无明与行是过去的因,识、名色、六入、触、受就是我们现在所受的果报;我们现在有爱、取就会造业,是现在的因,将来就有生、老、死;所以过去因是过去世;现在果、现在因是现在世;未来果是未来世,总共有三世。那么三世为什么又说两重因果?第一重因果是过去因形成现在果;第二重是现在因造成将来果。所以十二因缘中有三世两重因果。它又告诉我们惑、业、苦的轮转,因为迷惑造业,所以要承受业报之苦;我们在苦中又迷惑,迷惑又造业,造业又受苦,周而复始,没法间断与中止。

后来的论师把十二因缘讲为胎生学说,好像在解说怎样入胎?在胎中怎样生出六根?六根圆满怎样出胎?出胎后几岁有触,几岁有爱、取等等,这是一些论师如此诠释,不是佛陀阐述的。好像《俱舍论》,就是以年龄的划分来讲解十二因缘,这是不正确的。佛陀讲十二因缘时,不说三世两重因果,也没有说惑、业、苦,只是直接了当的说十二因缘,后来的论师加以分析,说它有惑、业、苦以及三世两重的因果,此虽非佛说,但是这是正确的。

九、十二因缘给我们的启示:

(一)、十二因缘流转的顺、逆观:从‘老死’追寻到‘无明’,称为逆观;从‘无明’追寻到‘老死’,称为顺观。此顺、逆观又可分为流转门的顺、逆观与还灭门的顺、逆观。十二因缘流转门的顺、逆观就是看它生(流转)的原因,所生的果报;还灭门的顺、逆观就是看它灭(还灭)的原因,所灭的果报。顺观就是‘无明’灭‘行’就灭,‘行’灭‘识’就灭,‘识’灭‘名色’就灭,……。逆观是:如果要‘老死’灭则要灭掉‘生’,要灭‘生’就要灭‘有’,要灭‘有’就要灭‘取’,……。这就是还灭门的顺、逆观。

(二)、佛所说的十二因缘中的十二支缘生法,其共同性质是无常、无我、没有作者、没有受者。佛陀还告诉我们生死流转真正因果之所在,不明白十二因缘者,就会误会这世间与人类都是上帝所创造的;或误会人是父母生的,以为人从前是什么都没有--无因,突然间从母胎中出世,这些都是不正确的知见,我们学习十二因缘,以智慧观察而破除之。

(三)、应以智慧观察,截断十二因缘的流转:我们的识入胎、名色、六入(六根)都不能改变;我们眼睛一直感受到柔和、鲜艳、暗淡等颜色的刺激;耳朵听到和谐或是刺激的声音等,这些由我们的六根与外境接触而产生的‘触’,因触而产生的‘受’,我们也都不能改变,然而我们要觉观它,把握它。假如我们很清楚的觉悟到这个‘受’的话,那必定会认识到它是不自在,是苦的,这时我们就不会有爱、取了。既是说我们现前的六根,接触外境时,觉悟到耳朵感受声音的苦、乐;眼睛感受颜色的苦、乐,那就有办法放弃爱、取;如果不能觉知,就会坠入爱、取中。也既是说,如果你对‘受’明明了了,那爱、取就有机会放下;如果我们对‘受’观察觉悟,然后来觉悟爱、取,使他们不再生起,如果我们能把握,那就可了生脱死。我们过去有无穷无尽的业与无明,但是现在的觉悟,就能够把它们全部丢掉。打个比喻说:一个做母亲的人,对子女贪爱执著,儿女快乐,她亦快乐;儿女悲哀,她也悲哀,如果有一天她觉悟到;这个人跟我有一段因缘,前世与我的缘比较深,今世生活在一起,如此这般地做母子(女)罢了。你无需为他而悲哀,也不必为他而快乐,他有他的业,为什么别人的悲哀与快乐,你无动于衷?而子女的悲哀与快乐却能牵引你,使你喜上眉梢或牵肠挂肚?如果你观察到这一切都是缘份,看的很清楚的话,这个悲哀与快乐就会消除。讲的更简单一点:有钱人玩古董,古董是什么?是石头、破砖烂瓦?其中有何物值得你爱,使你执著?这个杯子有什么东西使你快乐?没有。但是一千年的杯子,你却对它有无穷的乐趣,爱不释手,那时因为你贪爱它。如果你观察到这也不过是个千年的杯子罢了,现在这个杯子也是杯,我为什么要执著千年的杯子那?如果你看清楚,把它放下,那就没事了。所以我们要观察贪爱是从哪儿生起,才能把贪的烦恼放下。其他的种种烦恼也是一样,如果我们能觉悟、掌握咱们的心念,爱、取不生,那么一切终归与寂静,烦恼不生起,内心一团平静,寂灭的境界,称为涅槃。

(四)、佛陀在经中对十二因缘有各种譬喻:

1)、植树的譬喻:流转门有如种树浇水加肥料,树木就茁壮成长;还灭门如种树不浇水,不施肥,树木就长不好;如把树砍掉,那它就长不起来。十二因缘也是一样,我们在‘受’这儿加水、加肥料(加爱、取),那它就越长越多,长出将来的业有,生、老死。如果在‘受’这儿把它斩断爱、取(不加水与肥料),那它就不能成长,甚至于‘受’也不生,那你就进入无余涅槃。

涅槃有两种:一者、有余涅槃。二著、无余涅槃。证悟阿罗汉果的圣者,是处在有余涅槃的状态,他没有爱、取了,这就好比一棵树,不加肥料和水,但是树根和树干还存在,继续等到这棵树老、死。因为阿罗汉有过去的业继续存在,如果他今生的身体舍报后,没有了‘受’、‘触’、‘六入’,那就好像树根断了,他再也不来受生,那么我们就说他把这十二因缘这棵树的根都斩断,再也不能成长了。

2)、油灯的譬喻:如果油灯添油,他就会继续燃烧,反之油灯就会熄灭,佛说十二因缘亦复如是。

佛陀教导我们观察十二因缘时,如人口渴,发现一口井,但井水有毒,千万不要喝它。这比喻爱、取如口渴,我们所喝的水就是业报,它有毒,喝了会被毒死,使得我们再来轮回生死。如果我们不想要这些业报,就不要去爱、去取,这样才能截断生死的流转。

 

三法印

三法印既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以及涅槃寂静。此三法印的教理在佛教中才有,在其他宗教是绝对没有的,这是佛教的特色,与其他宗教最大不同之处。三法印是阐释人生宇宙的三个真理,它可协助我们判断佛教所讲的道理是否符合佛法,凡是符合三法印的佛法就是符合真理,不管它是谁说的。因为此三法印是由佛陀讲演出来,所以它是印证真理(佛法)的一种方法。

什么叫法印?所谓法印是用来印证某种道理是否符合佛法的方法。法可分为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只要世间人有智慧,也能通晓的道理,称为世间法。十善业道就是一种世间法。除了这些世间法外,佛法中还有出世间法,它是佛法研究的道理,教导我们解脱生死轮回。这些真实的道理就是符合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以及涅槃寂静这三法印。它是人生宇宙的真理,任何人都不可以推翻与破环,所以佛陀说没有人能破坏佛法。三法印是用来印证某种道理是否符合佛法中的出世间法,所以世间法就绝对不可以用三法印来印证。比如说,世间法教导我们行善,追求人生的快乐,这是不符合三法印;只有那些教导我们出离世间、走上解脱之道的佛法,才是符合这三法印。三法印并非能印证一切佛法,它只能印证佛陀所讲的法是否究竟。佛法中有究竟法与不究竟法,究竟的佛法能引导我们走上解脱生死之康庄大道;不究竟的佛法只能引导我们朝向善道,但还是在三界六道中轮回生死。凡是究竟的佛法一定符合三法印,不究竟的佛法是善法,不一定符合三法印。那怎样才是究竟法呢?世间的真实相既是真正的道理,称为究竟法,所以三法印一定符合真理。

法的意义:法就是轨持的意思。‘轨’是它有一定的范围与相貌,能够给我们知道它;‘持’是能够保持它的特性。既是这世间任何东西必然有一定的相貌,保持一个时候被我们知道,称为法。比如说:‘雨水’,虽然它从天上滴下来只是那么短短的时间,但是它有一定的形状,保持一段时间,让我们知道它,此称为法。甚至于我们的心念,一念一念、刹那刹那地无常生灭,我们知道它存在,也知道它有一定的相貌,这也称为法。此外,‘法’还有道理、方法等意义,它们都保持一段时间,有一定的相貌与形状,让我们认识它,此皆称为法。

一、诸行无常:

因缘造作之法称为诸行。‘造作’之义是我们用心驱使身、口、意去做种种行为,称为造作。它分为身体(身、口)造作和心理(意)造作,凡是有造作都称为‘行’。‘行’的意思是造作和迁流变化;‘诸行’是指一切造作迁流变化的法。诸行的范围包括时间、空间和世间的迁流变化。我们生活在这世间,看见种种物质和东西;时间一刹那、一刹那不停的流逝著,迁流变化;空间也在变化,但我们感觉不到。诸如此类的因缘造作的法,皆称为行。

为什么这个世间都称为行呢?因为世间是众生过去所造的共业,它们是相同的业报,现在显现出来,因此我们此世感受相同的果报,故称它为行。根据佛法说,这些法必然是无常;我们的身体与心念都是无常变化。

世间的一切事物没有一样是永恒的。你们当中或许会有人说地球是永恒的。但根据现代科学家研究的结果,地球终归会毁灭,而且根据佛法说,我们生活的大地(地球)总有一天会毁灭,既是世间有成、住、坏、空的四种变化。‘成’就是形成;‘住’就是它停留、保持一个时期;‘坏’就是慢慢毁坏;‘空’就是它会消失掉。世间的变化都有成、住、坏、空。世间的任何东西都有它形成的时候,形成过后会保持一定的相貌,过了一个时期,它慢慢地坏掉,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称为空。甚至于世间的物质,有生、住、异、灭的变化,‘生’既是它的形成;‘住’既是保持它的相貌一个时期;‘异’即是它一直在变化;‘灭’既是它消灭掉。比如说:你们现在看这块白布,工人在纺织时,称为‘生’;它保持相貌一个时期,称为‘住’;但是它以后会慢慢变化,称为‘异’;最后它会变坏,完全不见掉,称为‘灭’。世间的物质是如此无常变化,我们的身体和生命都有生、老、病、死,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不必我多加解说。我们的心念,年年在生灭。我们所认识的这个世间(世界),世上的物质,我们的身体和生命,以及心念,没有一物不是生灭变化的,故说无常。它们之所以无常,是因为属于‘行’,都是造作而成的。比如说这个世界,使我们过去所造的业,今生显现出来,所以世界是众生的心所造的,大乘经典中说:‘万法唯心造’既是此意。世间一切的法是我们的心所造,所以称为造作。既然是心所造,那就是‘行’,它是生灭无常的。再说世间的种种物质、身体也是我们的心业所造成,所以一切都是无常。

佛陀教导我们一切无常,并非教我们在这世间看所有的万物都无常,而是要我们明了无常的道理。根据佛法说无常有两个道理:一者、三世迁流不住,既是今世、过去世、未来世,一直在那边流转,没有停留,故无常。它是我们的业所造成的;二者、是无常的真正道理,既是诸法因缘生灭,所以无常。既是世间所有的一切事物,是它的结果,这个结果必然有它的前因,称为因。这个因与种种外缘配合而形成果。比如说苹果,它是由苹果树、水分、阳光和泥土等外缘配合而形成的。苹果是一个结果,并不是原因,从原因到结果必然有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因还是因,果肯定不能生,所以我们现前的一切都是果。果要有因形成,因要形成果就要变化,因缘如此的连续,所以说无常。

佛陀经常在经中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既是说有因缘会合,果报即生;因缘散坏,它就灭掉,所以说它无常。世间人都知道这个无常,但是还有很多无常是我们不知不觉的,那既是我们的心念,它的每一念都是无常。打个比喻:你们现在做在这里听我讲话,声音一念一念的过去,它也是无常的,这一类的无常与前面所讲的无常就不一样。既是世界、物质和生命的无常和心念的无常是不同的。故无常有二:一者、一期生灭无常;二者、刹那生灭无常。一期生灭无常是:一个东西在一个时限内有生、住、异、灭,它是无常的,但是这一期生灭中的‘住’时期很长,我们愚痴,以为它没有变化,认为它是常的。比如杯子,今天你用它来冲茶,明天也用它,结果就认为今天的杯子和明天的是一样的,它那里是无常呢?实际上它有刹那生灭无常。如果你们问科学家杯子里有何物?他们会说杯子里面有原子,原子里面又有很多电子,那些原子和电子一直不停的在震动,不就是无常吗?但是凡夫不知道,之看到它的外表而已,就认为它是常的。事实上,世间任何东西,小至原子、核子,没有一样永远保持著它的相貌,它们都在无常变化。甚至你们用杯子来装热水或冷水,温度产生变化,它会膨胀或收缩,它也在发生变化,因为我们看不到,就认为它没有变化,所以称为住。一期生灭里的‘住’使得我们产生误解,以为它是常的。所以我们要了解到一期生灭中,还有刹那生灭,我们凡夫很难感觉到这个刹那生灭,因此我们会认为有些东西是常的。有科学研究的人就会知道物质的刹那生灭。除此之外,我们的身体和心念,它们都在刹那生灭。比如你认为今天的身体和明天的是一样的,而实际上并非如此。今天你身体上的细胞跟你明天的已经是不同;今天你剃了胡子,明天摸一摸下巴,它又长出来了,所以我们的身体上的一切都在无常变化。那我们的心念呢?它也是无常变化。这个无常变化到底是否有永恒的个体存在呢?根据佛法说是没有。既是说世上没有永恒的东西,我们众生愚痴执著,认为天、地是永恒的,所以我们说天长地久。根据佛法说,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天地也会成、住、坏、空,它最终会毁灭,所以也是无常。因为我们感受不到,所以就认为它‘常’。

根据佛法说,世间任何的东西有因必有果,所以因果的变化是无常的。以此看来,我们不必再看成、住、坏、空,只要知道任何东西出现在这个世间,它的因变成果就是无常,任何一样东西必然有它的前因,它就是无常,所以说诸行无常。

二、诸法无我:

所谓‘法’就是东西有一定的相貌,保持一个时候,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存在,称为法。‘诸法无我’告诉我们在世间的一切事物中,找不到一个‘我’的存在,所以佛说‘无我’。‘诸法无我’并不是说这个世间有一个‘我’,然后佛要你观想‘无我’来破除之;而是说这个世间根本就是没有‘我’,我们内心执著,根深蒂固的觉得有一个是‘我’,所以佛陀告诉我们‘我’是没有的。那到底是否有?让我们来看什么叫做我?‘我’就是主宰之意。比如说,我要把手举起,我能够主宰将它举起来,这叫做主宰;我的另一个意义就是它‘常’、‘一’,既是它一直存在,昨天的我是今天的我,今天的我也就是明天的我,它没有改变,叫做‘常’;‘一’既是这个我是单独一个,不可以有两个。世间人认为‘我’是唯一的,所以它称为‘常’、‘一’。我就是‘主宰’、‘常’和‘一’,它有不变的意思。一岁时的我是我,十岁的我还是我,甚至于老了还是那个我,所以它不变,这就是世间人对我的解说。此意义的‘我’是否存在?佛说没有。你们相信吗?我们听闻佛法,经常说无我、无我,我们可以不必相信,最好去寻找,看它是否是真的‘无我’。如果你真的找不到,确定没有,那你就是有真正‘无我’的知见,并不是相信而已。

(一)、身体是不是我?如果身体是我,那身体的哪一部分是我呢?你们找得到吗?在手、在脚、还是在头?都不是。没手的人,讲有我;没脚的人,也说有我,所以我到底在身体的哪一部分呢?你在身体里寻寻觅觅,觅觅寻寻,最终你会发现,并且非常肯定‘我’不再身体里。既然不在身体里,或许‘我’在外面吧?那是更不可能的。为什么呢?因为身体外面的东西你没办法主宰。比如这个杯子在你身体外面、你做不了主,你不能要求它,所以并不是我。‘我’不在外面,也不在里面,难道它是在身体的中间?有吗?没有。我们在身体里面、外面,甚至于中间,都找不到,所以‘我’并不是这个身体,这个身体并不是我。

(二)、心是不是我?有人认为,既然这个身体不是我,那么这个能想,能知的心就是‘我’吧!你们是否曾经这样想过?有些人认为,我们的心修行,这个身体是假的,所以心假借身体来修行,这个心是真的,它才是‘我’。这是否正确呢?让我们来看:心念可分为前念、后念和现前的念。前念的心已经灭了;比如说,刚才你们的心听我所讲的法,刚才的心已经灭掉了,所以‘我’并非前念。上面讲的‘我’是不变的,既然它会灭,那肯定前念不是我;后念的心还没生起,既然还没生起,那肯定它不能主宰现在的念,所以我们的前念和后念都不是我。那么应该是现在的念吧?

佛陀经常形容我们现在的心如瀑布,如流水,它一直念念不停留。我们的心如流水,它既生既灭,不能自主。打个比喻来说:当眼睛看到红色的东西时,心就想起红色;如果看到蓝色的东西,它就想起蓝色,由不得你!因为你心里所想的东西时受到外境所影响,你被烦恼拖著,做不了主。比如人家骂你,你闹起烦恼就回骂人,你丝毫做不了主。我们现在的心一刹那、一刹那第生灭,你做不了主。既然你做不了主,你就不是主宰,所以‘我’并不是现在的心。

(三)、身、心之外有个‘我’吗?身体和心念都不是‘我’,那么到底谁才是‘我’?我们在身体(物质活动)和心(精神活动)中找不到‘我’,或许有些人就以为在身、心之外有一个‘我’。这样我是否有?它是谁呢?如果真的有这样的‘我’,它不是精神、非物质、不是身体,那它是否有烦恼呢?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如果有如此这样的‘我’,那它一定没有烦恼。我们有种种的烦恼就是因为有身、心在活动,所以知道这个‘我’有很多烦恼,但是那个非心、非物、非身的‘我’,它是不可能有烦恼的。如果有一个没有烦恼的我在身、心以外,那你就已经解脱了。但是你现在还没有解脱,所以你不要妄想在身、心和物质以外,有另外一个‘我’,它在控制著我们的身、心。如果有的话,它也不是你。

在佛法中有两种人执著有‘我’:一者、执著五蕴的身心里面有一个‘我’;二者、执著五蕴的身心就是‘我’。刚才讲过这两种都不是‘我’,既身心不是‘我’;身心以外非身、非心的‘我’也没有,所以‘我’不存在。从以上的推理来看,没有一个超然物外的‘我’,也没有在身内、身外的‘我’。

佛陀说众生的身心是众多因缘聚合的结果,既是我们过去有种种的业因缘,它们凑合形成我们现在的身心,所以它是一个聚合,以佛法来说,既是五蕴:色、受、想、行、识。色既是身体;受、想、行、识既是心。五蕴就是身和心,佛陀说它是种种因缘和合的结果,当中并没有一个实体叫做‘我’,但是我们却把此身心称为‘我’。这并不是说有一个‘我’在身心里面,也不是说这个身心有一个‘我’,是我们把它叫做‘我’,那既是‘假名我’。我们众生给每样东西名称后,就认为它是实在的。但佛陀说不是,是假的,是一个名称而已,‘假名我’亦复如是,在这名称里面,并没有一个实体存在。但是我们凡夫将这假名我执著以为真,称为‘我执’。我们现在应该明白,所谓‘我’原来是一种执著。‘执著’之意是什么呢?我打个比喻:有人抽烟,慢慢的就染上烟瘾,对香烟执著了;如果我们一直教导一个人‘我’‘我’……;这个身体是我,这个心是我,那它就执著了,认为这个‘我’是实有,它就执著这个‘我’,称为‘我执’。由于这个‘我执’,我们就生起种种的烦恼。‘我’原来是这样来的,所以佛陀告诉我们‘诸法无我’。佛陀告诉我们没有一个真实的‘我’,但是可以将五蕴称为‘假名我’。佛陀也用这个‘我’,甚至于佛经的第一句话说‘如是我闻’,但是我们要清楚的确认它只是名称,没有一个实体,所以称之为‘假名我’。

为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诸法无我’,我们就得认识什么是‘自性’。世间任何的东西,经常保持一定的相貌,让我们知道它的存在,称为‘法’。凡是我们所看、所听或接触到的东西,既是‘法’;我们要认识这些‘法’,就得给它一个名称,过后,我们执著这些‘法’,认为它是真的,实有的。比如雨水:天上乌云密布,下起雨来,你就认为这个世间有雨水。这雨水当中是否有一个实体存在?没有。‘雨水’也只不过是水罢了。它是地上的水份被阳光照射,就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升天称为云;云在空中飘来飘去,遇到冷空气就凝结成水滴,水滴越集越多,越来越重,就从天上落下来,形成了雨水。因为这样的作用,让你感受到‘雨水’的存在。所以你给它名称。在这名称底下,你就以为有‘雨水’滴下来。在这世间是否真的有一个东西称为雨水呢?完全没有。那些水滴掉落到地上,就变成河水、溪水,最后变成你喝的水。我们执著世间的一切‘法’有完整的自体,它保持著一个形状,你就认为它是真实的存在著,我执亦复如是。

‘我执’有两种:一者、人我执;二者、法我执。‘人我执’既是执著世间有一个众生为我,事实上五蕴身心以外并没有东西,但我们认为有一个人--我;也既是执著身、心以外,不是身,不是心的我,称为‘人我执’;此外,我们对‘法’也有执著,认为它有自性,比如说,我们执著天地之间有太阳、天空和地面,这就是所谓的‘法执’。而我们执著五蕴的身心(法)是实有法,故称之为‘法我执’;‘我执’造成我们认为世间有我,故我不可得,本来没有。我打个比喻:请问你家里的猪叫做什么名字?假设你家根本没有养猪,那肯定它没有名字,是吗?所以你的心里根本没有这个我,但是你给它一个名称叫做‘我’,在这个世间根本没有这回事;我们的身心世界中根本没有我,佛陀也告诉我们‘无我’,这是真实的道理。你们如果不信,尽管可以从身体、心念、身体心念以外去寻找,看它是否存在?结果你们是找不到的。找不到而你还认为有,那时我们的愚痴、执著,所以佛陀告诉我们‘诸法无我’,此是三法印中的第二个法印。

‘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中的‘行’和‘法’之间的差别是:‘诸行’是指造作的法;‘诸法’是包括有造作和没有造作的法。在此世间,法可分为‘有为法’和‘无为法’两种。有为法是我们迷惑造作,它生灭无常,所以说有为造作的诸行无常。有为法无常,无为法(涅槃)不是常,也不是无常;在这涅槃的法中,并没有我。诸法无我中的‘法’包括有为法和无为法,诸行无常只包括有为法。因为涅槃是没有造作--无为法,它也是无我。诸法无常是不对的,诸行无常才对,因为有些是无常的,有些法(涅槃)不是常,也不是无常的,所以诸行无常不包括涅槃,如果说涅槃是无常,那就错了。所以我们不能说诸法无常,我们必须说诸行无常。但是我们可以说诸法无我,既是肯定在一切有为法或无为法中都没有我。但是不说诸行无我,诸行肯定无我,诸法也是无我。所以说诸法无我便包括了诸行无我,但是诸行无常,诸法未必无常。

三、涅槃寂静:

涅槃是梵文(Nirvana)的音译,翻译成为中文称为圆寂。‘圆’既是圆满;‘寂’既是寂静。我们通常会看到 文上写某某出家人圆寂了,此意既是表示某某出家人涅槃了,这是错误的,是一般人误用的,是一般人误用了这个词语。‘圆寂’的意义是灭生死、灭烦恼而达到解脱无为的境界,既是不生不灭。‘灭生死’是众生不用在三界六道中生死轮回,了生脱死了,称为灭生死;‘灭烦恼’是凡夫有种种烦恼,如果觉悟,把全部的烦恼都放下,既称为灭烦恼,涅槃又称为解脱,就是解脱生死与烦恼。那么‘解脱’是怎么一回事那?打一个比喻:你们被关在监牢里面,今天被释放,重见天日,得到自由,得到解脱,解脱有自由的意义。解脱是针对生死与烦恼来讲,佛陀说我们众生被烦恼所束缚,所以要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得到自由。烦恼是我们心中的监牢,把我们的心层层的捆绑住,给予我们种种痛苦。解脱烦恼,并没得到一物,反而是把心中的贪嗔痴及见解所执著的渣滓皆丢光。如果追求解脱者想‘得到’解脱,那就是错了,因为解脱是‘什么都得不到’,心中无所得才叫做解脱,只要你得到一物,就没办法解脱,因为解脱只是把一切的烦恼放下罢了。证悟涅槃者真正见到不生不灭的诸法真相(涅槃)。我们凡夫在这世间所见到、所知道的一切都在无常的生灭(诸行无常),对不生不灭的诸法真相不知不觉;修行者解脱生死证悟涅槃时,他见到万法原来是不生不灭的,此是诸法的真相。佛经中常说:‘证悟涅槃的圣者看到一切都是不生不灭。’

涅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经常会误解涅槃是一种境界,很多人以为我现在在生死烦恼的此岸,某某人证悟涅槃就是进入涅槃的境界,事实上涅槃并不是进入一种境界。为什么这么将呢?我们来看因果,有因必有果,如果那个因是无常的,期所形成的果必然也是无常。如果涅槃是一种境界,能进入那种境界,必然能够出,有进、有出,就是有生灭,那么它必然是无常的。所以涅槃并不是一种境界可进、可出;涅槃也不是可以得到一物,更没有证悟到涅槃的人,《金刚经》上说了:‘菩萨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其义是:实际上并没有众生进入涅槃,没有证悟涅槃的人。因为诸法的真相是不生不灭,里面找不到一个‘我’。诸法无我,又是不生不灭,所以没有人进入涅槃。觉悟者证悟涅槃时,并不是感受到‘我’证悟到涅槃,因为当有‘我’的概念生起时,它就生起凡夫见了,所以涅槃者很肯定,也不觉得有‘我’证悟涅槃。在这世间里,凡夫一直执著又‘我’,认为‘我’这个众生坐在大悲殿里听法,当你证悟涅槃,就很清楚的知道没有我坐在大悲殿里。者是很难想像的,但是实际上就是如此。因为刚才我们是用一念一念生灭的心,正忙著在身体内、心念中、身体外、不是身体不是心以外寻找‘我’。这样,我们的心就一念一念的在生灭,这些生灭的心都找不到我。那么,当修行者证悟诸法不生不灭时,它知道这个生灭的心都是不生不灭时,那个我去了那里呢?根本没这回事,好像刚才我问那位居士,他真的见到它家里的猪没有猪,也不叫做什么名字;同样的,真正见到涅槃者,他就知道根本没有‘我’这回事,也没有想起有没有我进入涅槃,所以证悟涅槃是没有人证悟涅槃。经中说没有中生灭度,既是说没有众生进入涅槃。觉悟就是无人,也无我在轮回。觉悟者真正觉悟到没有人,也没有我,所以没有证悟涅槃者。这样的觉悟者,他内心归于平静无生、清凉自在、无为、离一切妄想。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他离一切‘妄想’。‘妄想’就是众生种种的心念,根据佛法说我们众生从出世到现在都在妄想中,这些妄想告诉我们世间种种的事情。比如刚才所讲的‘雨水’,你认为天上有雨水落下,这就是妄想,实际上只不过是某种因缘形成‘水’从天上掉下来,并没有雨水,雨水只不过是一个名称罢了;进一步说‘水’也是一个名称。我们在名称里面生起种种妄想,所以当一个人没有种种妄想之后,就不会认为有雨水掉下来,那时候他内心归于平静,称为寂静,所以涅槃是离一切妄想。一切妄想都包括在语言当中,凡夫执著语言,依据种种名称,分别种种事物,是我们坠入种种语言、事物当中。因为涅槃是离开妄想,不在语言范围里面,所以涅槃不可以用语言来阐释。《法华经》上说:‘诸法寂灭相,不可义言宣。’既是此意。

虽然没有证悟涅槃的人,但是凡夫的我们还是要依赖语言来了解它,结果佛陀慈悲,巧妙的运用语言来告诉我们,有所谓证悟涅槃的圣者,他们是:

佛陀--证悟无上正等正觉得觉者。

菩萨--证悟到无生法忍、无住涅槃的圣者。

辟支佛--证悟涅槃的圣者。

佛陀运用语言宣说这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圣者,但是学佛者千万不要执著有阿罗汉进入涅槃,因为阿罗汉没有说他进入涅槃,而是凡夫认为有‘人’进入涅槃。我在举一个例子:天上的雨水滴下来,刚好滴在一朵花上,这跟你用浇花器浇花是一样的,而你却认为是‘雨水’滴在花上;进入涅槃只不过是诸法的因缘已经散离了,他进入涅槃,但是没有任何‘东西’进入涅槃;既是说一个人的生死因缘已经没有了,我们说他进入涅槃,但是并没有‘人’进入涅槃。

我们学佛者,或时在座各位总会有一些疑问,那就是诸佛、菩萨、阿罗汉死后何去何从?佛陀去了哪里?现在在何处?释迦牟尼佛为什么没来救度我们?佛陀说这些疑问是迷者的无明妄想,对事物如实知见的证悟者来说,在他们的智慧中并没有此烦恼。凡夫有无明妄想,认为有‘我’,有‘我’就有‘他’,那他是谁?他就是佛陀,所以我们要找佛陀去了哪里?如果没有‘我’,没有‘他’,有谁去了哪里?所以我们不可以说证悟涅槃的佛、菩萨,他们现在在哪里?根本没有这回事。打一个比喻:比如我把一朵花放在眼镜上,叫做‘眼镜花’。因为我们凡夫把在湖里的水叫做‘湖水’;在海里的水叫做‘海水’;在河里的水叫做‘河水’,所以这朵花在我的眼镜上,我把他叫做‘眼镜花’。我把花从眼镜上拿下,你就认为‘眼镜花’不见了。但是当我们认真、理智的想一想,并没有这回事,只不过我们凡夫执著名称里面有一实体,就有东西来,就有东西去,眼镜花亦复如是。如果你认为有眼镜花,那就是执著眼镜花这个名称,而生起妄想。因为这些妄想,所以我们就生起佛陀入涅槃后去了哪里的疑问,证悟涅槃者离一切妄想,就没有这些问题了。

我们凡夫没有办法知道涅槃的境界,唯有智者内证,不可以凡夫的戏论来了解。佛陀把凡夫的妄想称为戏论,我们不可以此来分别、了解涅槃,以及证悟涅槃者何去何从。生死来去是众生无明的妄想,这是我们凡夫迷惑之所见,把一切看成是实在。比如刚才我讲的眼镜花就是这样产生的。因为我们执著种种妄想而迷惑,见到有生、有死、有众生、有我,认为实在有而生起执著,就看到生、灭。实际上一切法本来不生不灭,所以涅槃并不是生、灭幻相以外,还有个不生不灭的境界。既是说:我们往往误会在生、灭中没有涅槃,而在生、灭以外可以得到涅槃,这是不对的。因为我们妄想执著有生、灭,而看到生、灭之相,实际上在生灭当中本来是不生不灭的,所以三法印的第三个法印是涅槃寂静,它是指万法本来就是不生不灭,但是凡夫不知不觉,大慈大悲的佛陀却为愚昧、执著的我们开示诠释。

四、总结:

佛法有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如果有人演说佛法,其佛法中包含这三个真理,那么,这些佛法就是属于出世间法,称为究竟、了义法。既是说他所演说的佛法已经彻底地讲到究竟处了;如果不符合这三法印,那么,这些佛法只是属于世间法的范围而已。如果彻底、清楚地阐释佛法的话,那必定具足这三法印。比如有人说一切都无常,那是讲错了,因为诸行无常不是一切无常。如果一切都无常,那岂不是佛无常,涅槃也无常吗?所以我们用此三法印来分辨佛法是否究竟,是否了义。

有些佛法并不包含三法印,比如:佛陀告诉我们在生死轮回中,如要离苦,就要行善,行善能使修行者升天,这只是佛法中的善法,属于世间法,它并不在三法印的范围。这些佛法不究竟,它只能使我们升天,不能朝向解脱,所以三法印是用来印证佛法是否究竟不究竟的。

学会这三法印,以后有人问你佛教讲演些什么道理?你就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他,究竟佛法都离不开这三法印,它是宇宙的真理,我们凡夫对它不知不觉,伟大的佛陀就为我们阐释。三法印并非属于佛陀、佛教、或是任何宗教,但是发现此真理的人是释迦牟尼佛,从佛陀的口中讲演出来,所以称它为佛法。佛法亦是一个名称,就如‘眼镜花’一样,我们不要被这个名称所束缚,不论何人讲出的道理符合真理,它就是真理,不一定由佛说,真理任何人都可以演说,所以我们听闻佛法时,要依法不依人。既使是杀人魔说三法印,只要说对;不是因为他是杀人魔,就认为他演说的三法印是错的。因为真理就是真理,绝不因为是谁讲演就是对或错,所以我们要确认、辨别佛法真理的中心--三法印。

四圣谛

【四圣谛的意义】

‘谛’就是如是不颠倒,既是真理。‘圣谛’是圣人所知之绝对正确的真理。‘四圣谛’说四种真理:一者、苦圣谛;二者、集圣谛;三者、灭圣谛;四者、道圣谛。唯有佛陀才能开示它,其余的人只能随著佛陀而解说,乃至辟支佛也只能自己觉悟,没有办法以四圣谛来度化众生。辟支佛知道世间的苦果,知道苦的原因,知道灭苦的果,但是却没办法讲出灭苦的‘道’。这个‘道’是种种的修行方法,他没有办法开示诠释,所以四圣谛唯有佛陀能圆满的阐述。在佛陀未出世之前没有四圣谛,其他的圣者是以观十二因缘而觉悟的。

佛陀阐释四圣谛的目的,是要告诉我们世间的因果以及出世间的因果。‘苦’是指世间的苦果;‘集’是苦升起的原因--世间因;‘灭’是苦熄灭的果--出世间的果;‘道’是灭苦的方法,通往涅槃的道路--出世间的因。在经典中有这样的比喻:众生的身心有种种的生死业以及烦恼,既是有各种的心病,佛陀将此病情,以及病情之所在处,告诉众生,并且指出那些解脱的圣人,没有病苦而得到的愉悦,以及解脱病苦的方法。

【四圣谛的次序】

(一)、苦谛:说明世间是苦果。我们要知道苦有如病,应该遍知,这是世间的苦果,也是生死的流转。我们要知道所有的病,才能医治它。

(二)、集谛:说明业与烦恼是苦的根源。我们要知道病苦的原因,将之断除。这是世间的因果,也是生死的流转,但是它指出我们生死流转的原因。

(三)、灭谛:说明解脱与证果。众生无时无刻不在病苦中,我们要知道没病苦的快乐是怎样的?要认识怎样的人是没有病苦的?要证知怎样才是没有病?这是指出世间的果,就是解脱、清净的境界--涅槃。

(四)道谛:说明离苦的道路。我们要知道修道的方法有如良药,应该修学。这是指出世间的因,我们应该学习、掌握一些修道的方法,努力不懈地修行,最后就可解脱生死。

【一、苦圣谛】

苦既是逼恼的意思。众生经常被无常所患累、所逼恼,所以说是苦。苦相可分为三苦以及八苦;苦果可分为有情世间以及器世间两种果报。

(一)、苦处:

1)、有情世间:众生的身心活动,称为有情世间。1、根据众生的种类来分:

它可分为五类:地狱、恶鬼、畜生、人、天人,称为五趣;另一种分类加上阿修罗,和称为六道。

2、根据三界来分别:

根据欲(欲望)以及色(物质),有情世间可分为欲界、色界以及无色界。

a、欲界:有饮食、睡眠、情爱(淫欲),这三种欲望。欲界的众生皆具有此三种欲望,然而人类除了这三种欲望外,还加上爱财,爱名,称为五欲。

b、色界:此界的众生都是依据禅定进入色界,没有欲界众生的欲望,唯有清净微妙的色身。

c、无色界:无色界的众生不但没有欲望;而且也没有身形的器界;他们没有身体,也没有外在物质的世间;只有五蕴中的‘受’、‘想’、‘行’、‘识’等的心,以及心所生发在活动。

2)、器世间:根据地、水、火、风四大所形成的物质,以及星球、日月、山河大地,乃至小如针线等物质,以及物质的活动现象,如光、声音、风、冷、热等。

有情世间和器世间是由我们过去的烦恼,造种种业所形成的力量而产生的,因为过去的烦恼造作,所以现在受报;现在的烦恼又继续造作。凡所造作(有为)都是无常;无常必然是苦,为什么呢?因为无常就不自主,不自在;众生对有情世间与器世间不能做主,所以称为苦处。

(二)、苦相:

1)、三苦:

1、苦苦:苦受以及顺苦受的法。‘受’有苦、乐、舍三种受,我们在生活中感受到苦。苦苦是指苦受。除了苦受外,还有引起苦受的种种法也是苦,被称为顺苦受法。比如你的手被火烧到,手痛是苦,而烧你的那些东西的作用也应该归于苦。我们会感觉到苦受是由嗔引起,我们要远离、要抛弃,但它又如影随形般地穷追不舍,所以我们觉得苦。八苦中的生、老、病、死、怨憎会五种苦属之。

2、坏苦:乐受以及顺乐受法变坏而引起的苦。我们享受快乐时,它却如朝露般的消失无影无踪,令人怀念,我们贪爱,就感受到苦,称为坏苦。是你感受到快乐的东西,称为顺乐受法,因为变坏所以苦。爱别离与求不得苦属之。

此苦苦与坏苦是由嗔、贪所引起的,此两种苦凡夫可以世间的智慧觉知之,称为世俗谛苦。

3、行苦:一切有为造作都是迁流变化,它包括苦苦、坏苦、舍受。我们不把不苦不乐受(舍受)当作是一种苦,但依行苦来看,它也是一种苦,原因是:‘舍受’是不永恒地,它无常变化,舍受之后,乐受、苦受业接踵而来,因为它迁流变化,不能做主,不自在所以苦,此称为‘行苦’。此种行苦愚痴的凡夫不知不觉,唯有圣人能觉知,称为圣义谛苦,五取蕴苦属之。

2)、八苦:既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

1、生苦:每个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记了。以人类来说,生时的众缘逼迫,就是苦。我们住胎时,子宫是最小的牢狱、胎儿手脚没法伸直、缩成一团,好像坐监牢,痛苦极了。此外,子宫里的种种不净,如羊水、血等,我们都得忍受,真苦;胎儿出世时,要从小小的阴道中钻出来,有如两座山压顶,母亲受苦,婴儿也受苦,这是每个做母亲的人都晓得的,所以婴儿一出世就大哭,苦不堪言;另外婴儿的皮肤很细嫩,一出世接触到冷热空气,身体好像针扎那么痛苦。此外,胎儿在母亲的肚子里,觉得比较安全,一出世就有如迷途般,无依无靠,苦到要死,怕的要命,所以生是一种苦。

2、老苦:我们的身心衰损,朽坏,生出种种的苦受,身体老化,慢慢的不听话,不中用;而我们的心逐渐没力,想东西也越来越迟钝,样样不如人,因而觉得苦不堪言;人老不中用,皱纹满面,腰弯背娄,老态龙钟,做不了事情,苦死。有些老年人在家无所事事,又担心被子女遗弃、孤寂与疏离难以挣脱,寻取温暖与亲情难得;年轻力壮时,高朋满座,意气风发,神采飞扬,谁也没料到晚年的境遇却是如此的孤单,寂寞与凄凉。

3、病苦:身体的四大不调,百病丛生,所以苦。病有种种,有些病很轻微,有些病很严重,有些暗病不容易查知,结果暴病而终。最可怕的是牙痛,痛到呱呱叫,家人都要让你三分,真正来讲,‘吃’是病,贪东西也是病,但这些是属于心病,这儿讲的是身病。我们的身体有如机器,终归会变坏,变换就是病苦。

4、死苦:我们的寿命享尽,病逝,或是天灾人祸众缘逼迫而终。临命终时,死的境象令人难以忍受,恐怖之心油然而生。有些人死时,吓的面色变青,死相可怖;有些人在死时,不愿死去,双手抓的紧紧。如果有一天我们发觉双手不能动弹,一定苦的要命;人要死的时候,身体各部分慢慢的动弹不得,内心一定很恐慌,这就是死苦。大家都知道这生、老、病、死苦,甚至已经麻木了,无可奈何的接受;大家说反正都要死、想它做什么?但是没人讲反正要病嘛,理它干嘛?当你病了,会呱呱叫,病苦来时,就受不了。当死还没来临时,你嘴巴大,爱讲大话,当它来时,你就怕死。如果有人用刀指著你,你会吓的要命,那就是怕死--死苦;还没动到你,就吓到如此这般,等死期到来时,更不用讲了。

5、怨憎会苦:我们和冤家、仇人没办法避开,每每要见面,这就叫做怨憎会苦。比如一对夫妻,婚姻生活美满,恩爱,过后吵架闹翻了,但是为了儿女,夫妻之缘难断,必须天天见臭、面脸臭;或是打工仔,虽与老板不和,但为了家计,为了五斗米而折腰,天天要和不喜欢的老板见面;还有某些同事,跟你吵过一次架后,两人见面就不说话,因为某种业因缘,你不能离开他,天天要会面,这就是怨憎会苦。

6、爱别离苦:与至亲,相爱的人乖离分散,所以苦。因为某一些因缘,所心爱的人儿离你远去,你舍不得,所以感觉到苦。比如做父母亲的,女儿出嫁或是儿子出国留学,思念总在分手后开始,常挂心头。有的伤心流泪,哭哭啼啼;有的睡不著,吃不下。这些还不太严重,严重的是男女之间的情爱,相爱的人却偏偏被拆散,很多情侣就因此跳楼殉情。在西方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东方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些缠绵伟大的爱情故事,常使同情他们的人泪流满襟。

7、求不得苦:我们用种种办法与手段,希望获得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或崇高的理想,但是结果还是得不到,这叫做求不得苦。它是最普遍的苦,因为人的欲望太多了,这样多的欲望我们没法实现或得到,所以是苦。

8、五取蕴苦:我们对五蕴(既是色、受、想、行、识五种身心聚合)的身心产生执著,称为五取蕴。取是执取的意思。五取蕴刹那刹那的生灭,它一直迁流变坏,所以是苦。

(三)、总结:

在这三苦与八苦中,真正的苦是发生在于‘行苦’,此苦唯有圣人能觉知。佛教所说的苦与世间人所说的苦不同;佛陀出家修道,所看到的并不是世间人所知的苦受、乐受的苦而已,佛陀所觉知的苦是:这个世间一切都是有为变化,终归变灭,不能自主故苦,此苦称为‘行苦’。如果佛陀没有为我们阐述,我们凡夫对它是不知不觉的,因为我们迷在苦、乐之中。这个苦必须以智慧观察,所以初学佛者应以闻、思、修中的‘闻慧’来了解‘行苦’是一种苦。这个‘行苦’并非‘苦苦’与‘坏苦’,而是因为不自在,就是苦。苦圣谛中最究竟的苦是‘行苦’,如果没有它,我们可以想尽所有的方法,修各种福报,追求种种的乐受;如果福报很大,在天上或人间享受五欲之乐的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苦为何物,只知道乐,那么这个苦圣谛就没法成立。但实际上并不如此,这五欲之乐是包含在行苦中,因为它会变化、变坏;也就是说即使升天做天人,在天上享乐,但天福有享尽之日,乐报没了,苦报就接踵而来,所以‘行苦’是真正苦之所在。

【二、集圣谛】

集圣谛是苦的生因,他能集生死苦,故称为集圣谛。集就是招感集取,招感就是业力被烦恼所引发出来;集取就是烦恼在造业。因为我们过去造种种的业形成力量,加上过去与现在种种烦恼的引发,使我们受种种苦。所以这个集圣谛所要讲的就是烦恼以及烦恼所造的诸业行。

(一)、烦恼:佛说我们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教导我们以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之。然而这个八万四千是表示多数,它说明众生有很多烦恼,我们不可能全部认识,只要认识主要的烦恼即可,它们是六根本烦恼以及大、中、小随烦恼。由于时间有限,我在此只讲六根本烦恼。此是凡夫非常严重的烦恼,因为他引发其他烦恼的生起,所以称之为根本烦恼。六根本烦恼又称为十惑,它们既是:

1)、贪:贪有很多种,普通来讲我们有财、色、名、食、睡五欲之贪,人类的一生就是在这其中打滚,虚度一生。因为我们贪著五欲,所以心甘情愿被他束缚。我们除了晚上睡觉,从早到晚为生活奔波,忙这工作,拼命想发财,这就是贪财。同事又追求种种名誉、地位;有些人又贪吃;到了某一段年龄有对色欲(淫欲)有种种的贪求,所以说我们的人生就是为了满足五欲而过活;如牛被人牵著鼻子走,我们也如牛一样被五欲牵著鼻子走,所以五欲的贪是烦恼。

2)、嗔就是生气的意思,这个生气有很多种类,人家骂你,不能忍受,起嗔心。嗔与贪刚好相反,贪是遇到快乐的境,你追求;嗔是遇到不快乐、不喜欢的境,你要抛弃它,但又丢不了,所以嗔。

3)、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称为痴。

不明事理就是对世间的因果道理不知不觉,好像人是怎样来的?死后怎样去?此外,对四圣谛、三宝的实、德、能,既是说对于真理的真实、三宝的功德、自己与他人能修行解脱等无知,都是愚痴。

另一种愚痴就是对是非不分明,比如人家为你讲佛法,你不懂对或不对,人家跟你讲对的,你以为是错;人家跟你讲错的,你却以为讲对,这也是愚痴。

4)、慢:慢就是傲慢、我慢。自己内心高举,看不起别人,称为慢。比如某人的儿子修完大学课程后,那个做母亲的就觉得了不起,到处向人炫耀;或是有人养了一只漂亮的狗,他觉得了不起,带著那只漂亮的狗招摇过市;或是向人炫耀自己的名、利和财产等,都称为慢。

慢的种类:

1、有些人很有能力,才华洋溢,高人一等,结果看轻别人。

2、有人的地位很高,你以为跟他平等,结果你觉得自己了不起。

3、自己比别人差,但不认输,却认为他人没什么了不起,我只是不做而已,这是慢的心里在作怪。

5)、疑:对于佛法因果道理怀疑。

6)、身见:执著五蕴的身心里面有一个我,乃至身心以外有我。

7)、边见:执著断、常二见。就是说认为‘我’是永恒的,就是执住‘常’;认为人死后一了百了,什么都完了,这就是执著「断’。我们凡夫就是有这两种邪见,称为边见。

8)、邪见: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它包括:对因果起不正确的知见,拨无因果;认为没有过去世,没有将来世,这些都是邪见。

9)、见取见:执著我们的见解是对的,称为见取见。我们凡夫又一个很深的执著,认为我的见解才是对的,别人的见解都是错的,这叫做见取见。

10)、戒禁取见:执著不正确的戒律,称为戒禁取见。比如有人放生,放鸡说以后不能吃鸡;放乌龟就说以后不能再吃乌龟,这其中没有因果关系,根本无此事,佛陀是根据因果道理来制定戒律,所以这是戒禁取见;甚至有人认为一定要吃素才能解脱,所以他吃素,这也是戒禁取见。菩萨道行者,为了避免因他吃肉而要杀害众生,所以吃素,这是一种慈悲心的表现,并非是为了要解脱而吃素,如果吃素能解脱,牛羊早都解脱了。

更有些人持牛羊猪狗戒,他们学习牛羊猪狗所做的一些行为;有些不吃这些众生的肉,好像兴都教徒认为牛是神圣的,所以不吃牛肉;某些教徒却认为;猪是肮脏的,所以不吃猪肉等,这些都是戒禁取见。

这六个根本烦恼妨碍我们解脱生死,其中严重的三大烦恼是贪、嗔、痴,称为三毒;在这三毒中最严重的是贪爱。(请参考《烦恼》)

爱的种类:

1、对乐欲、财富、权势等五欲之贪求与执著。

2、对意念、理想、观点、意见、理论、概念、信仰的贪求与执著。

3、求生存、求再生、求生生不已及永生的贪求与执著。

4、不再生存的渴求。

佛陀说我们烦恼中的‘爱’是集谛的主要原因,故集论说‘若爱、若后有爱、若贪喜集行爱、若彼彼希乐爱是名集谛。’就是说贪爱是苦生起的主要原因,我们对现前的事物苦苦贪求,此称为爱。

1、后有爱:我们想要追求永恒的我,追求死后的将来,而这样的贪爱,使我们死后将来再继续受生,称为后有爱。

2、贪喜集行爱:当现前的境界出现时,我们因迷惑而执著它,称为贪喜集行爱。

3、彼彼希乐爱:我们知道现前这样快乐的境界,追求将来也要有这样的境界,称为彼彼希乐爱。比如今生夫妻生活适意、恩爱,希望将来死后夫妻再结来生缘。

因为这种种的爱,使到我们死后再来生死轮回。由这个贪爱的烦恼使我们产生常、乐、我、净四个颠倒。在这个贪爱之中有一个‘自体爱’,称为我执。众生对这个我执深执不舍,便无时无刻都在求生求存,求再生,求永恒的生存。因为这个贪生的欲望,使得过去、现在所造的诸业得到滋润,继续向前推动。业是过去的因,贪爱这个烦恼是现在的缘,因缘和合,我们就生生不已,一生有一生。

(二)、业:我们过去及现在世所造的种种业行,它也是属于集。因为业行能集无量种众生业道于内身。

1)、业的意义:业为造作义,既是有意造作之行为称为业。业所造成之效应(果报)称为业报。此中造作之心有善、恶、无记三种,形成善、恶、无记三种业报。

2)、业的推动者:求生、求存、求再生之‘有爱’滋长意志造业,是生命能继续延续及向前迈进。(请参考《业力与轮回》)

【三、灭圣谛】

灭圣谛既是苦灭圣谛。它说明众生可以从生死相续不断的苦报中得到解脱。灭是指灭除惑、业、苦,断著贪嗔痴等无明烦恼,不再有造作之心,究竟不生,不生所以不灭,既是涅槃。

(一)、涅槃:

1)、涅槃之意义:涅槃是不生不灭之义。佛说涅槃是诸法实相,所谓‘诸法空相,不生不灭。’实相既是真理,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诠释,唯有智者亲自证悟方知;故说:‘语言道断,心行处灭,非妄想凡夫所能臆测。’涅槃并非因缘所生,是无为,是没有造作的,并不是语言所能阐释的,不是常,不是无常,也不是断;不是苦,也不是乐,无相可得。既然什么都不是,为什么还有这回事呢?

2)、佛陀演说涅槃的原因:因为世间所知的一切法,皆由因缘和合而生,皆是无明烦恼之产物,而我们因迷惑以为有的一切事物,它们的实相是非有非无(离有无)之不生不灭。我们凡夫所知道的生灭幻相,是迷惑而执著以为有的,本来没那件事,它不是有,也不是无。如果说有,就是执著常;如果说无,那就是执著断。我们凡夫一直在这相对的概念里打转,在讲涅槃时,佛陀不讲有、无,生、灭;他讲非有非无,不生不灭。而不生不灭有会使人误解为:除生、灭之外,还有一个不生不灭,那又是错误了。

凡夫所迷惑的生灭万法之中,具有不生不灭的本性,但是因迷惑而不知不觉,认为它是生灭的。比如我们观赏《释迦牟尼传》这部电影,从佛陀降生到他涅槃,这只不过是银幕里的变化罢了,里面并没有人在生,在死,那只是一些光影闪来闪去,在这些光影中,没有生也没有灭,没有这为圣者在生,在灭。而世间的真相也是如此,它本来是不生不灭,但是我们的智慧被烦恼所遮盖,就以为他有生灭,故唯有断除烦恼的圣者,才能证得这个涅槃。此涅槃并非是在生灭之法以外,另有一不生不灭之法可以证得;而是在生灭法之中,发现到不生不灭之真相,此才可称为证得涅槃。

这世间一切生灭无常,有很多人都不要,希望能摆脱它,到一个不生不灭的地方去。但是没有这样的地方,这个的地方就在生灭无常里面,它原本就是不生不灭的。因为我们迷惑,所以以为它生灭。当一个人觉悟之后,就会发现到:原来在这生灭万法之中,一切法的本性都是不生不灭。所以证悟的阿罗汉圣者,并没逃到另一个地方去,而是在这个世间体悟到一切万法本来不生不灭,称为证得涅槃。涅槃并不属于因果,所以涅槃并不是我们断除了烦恼后所得到的果报。《金刚经》曰:‘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佛陀证悟涅槃(成佛)时,无一物可得,阿罗汉证悟涅槃亦复如是。我们众生就是获得太多,这边拿,那边抓,‘财产’太多,样样都放不下,所以没办法觉悟与解脱。如果有一天,我们觉悟到无所得时,既是断除了一切烦恼,那时就证悟涅槃了。

涅槃就是无生,无生所以不灭,所以涅槃有称为不生不灭。因为不生所以就非有,非有就不无,就是不是有,也不是无,故涅槃不属于存在或不存在。有很多人误解了涅槃,他们迷惑地问涅槃以后,那个人存在吗?他去了哪里?但是涅磐是无生,无生就没有灭,就不能称为有,也不能称为无。一个东西生出来,你称它为有,它灭掉了,你称它为无,没有生不能称为有,不能称为无。涅槃不属于有、无,就不能问涅槃者存在或不存在?存在或不存在是凡夫烦恼的概念。涅槃并没有一个人证到涅槃,因为觉悟涅槃的人一无所得,包括这个‘我’,就是他觉悟到‘无我’,既然无我,就没有我证悟涅槃。证悟涅槃就是没有烦恼的智慧,这其中无一法可得,就是这么一回事而已!

以凡夫的眼光来看,证悟涅槃者再也没有造作,他不求生,也不求断灭,他不会认为这个世间给他种种苦,要把它们断掉,他的内心没有执著与挂碍,寂灭清凉、(寂既是寂静不动;灭既是烦恼不生。)心行处灭,这和我们凡夫不同,凡夫的心无时无刻不住在一个地方造作,而证入涅槃者就没这回儿事。

【四、道圣谛】

道是出世间的因,解脱苦的方法,通往涅槃之路称为道。广义的说有三十七道品,狭义的说有八正道。

(一)、修道的层次可分为五个次第:

1)、资粮位:修五停心以及四念处。

2)、加行位:观四圣谛,既是观苦、集、灭、道谛。

3)、见道位:觉悟见惑,断三结,既是断除我见、戒禁取见以及疑结。所谓结就是束缚的意思。

1、我见结:身见是一种知见,因这个知见使我们做出种种傻事,而见道的人没有我见,但并不等于没有我慢。我慢是我们的内心高举,认为有一个主体存在;而我见是执著现前的身心有一个我。所以见道的人只是破除我见,没有破除我慢。

2、戒禁取见结:守持种种不正确的戒律,见道者无此烦恼。

3、疑结:见道的人对于佛、法、僧有绝对的信心,丝毫无怀疑。

所谓见道既是见到涅槃之道路,我们现在听闻佛法,是听涅槃之道,并没有见。比如我告诉你从新加坡怎样搭飞机到东京,下了机要怎样搭车到火车站,从火车站怎样搭车到一个乡下,再从乡下去一间寺庙。如果你们从头听到尾,这只是听而已,但是你们真的去到那个地方,那才是见道。我们听闻了很多佛法,有一天觉悟道真的是如此的时候,那就是见道。见道的人断除了我见、戒禁取见及怀疑三种束缚他们的轻微烦恼,称为三结。

4)、修道位:修行者见道后继续修行,称为修道位。既是初果、二果、三果圣者,这些圣者称为有学圣人。

5)、无学位:既是证悟阿罗汉果。证阿罗汉果的圣者已经完全解脱烦恼,再也不必学习即修行解脱的方法,称为无学,所以阿罗汉称为无学圣人。

(二)、修道的方法:

修道的法门有很多,主要的有下列几种:

1)、五停心:修习以下五种法门,能制止心内的过患,然后得定而引发智慧。

观法:          所对治之烦恼:

不净观--对治贪欲--观内身不净,除色身爱;观外身不净,除淫欲爱。

慈悲观--对治嗔恚--于怨亲等观,慈心与乐,悲心除其苦。

因缘观--对治愚痴--观生死中唯有十二因缘,其中无我,无作者,无受者。

界分别观--对治我慢--观十八界各界有各自之法,无有一合相之我。

数息观--对治散乱--数出入息,系心于息而得定力。

在这五停心中的不净观及数息观是修行入道的初门,合称为二甘露门。

1、不净观:观察自身与他身的不净,为了对治我们的贪欲,因为我们对身体有贪爱,这是一种烦恼,也是一个心病,佛陀就为我们开了一帖药方,叫做不净观,我们一眼看到某人就喜欢上他,是因为认为他漂亮、干净等等,那是因为我们的智慧被贪爱的烦恼所遮盖住,看不清楚真相,而不净观是告诉我们要看他不净的地方,比如他的皮、肉、血等,没有一样是干净的,皮肤流出来的是汗,七孔流出来的都是粪,是肮脏的。皮肤下的血肉是臭腥的,肚子里所装的都是粪便,所以我们的身体是‘粪桶’,不是‘饭桶’。我们最严重的贪欲就是淫欲--色欲,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修不净观以破除之。(请参考《四念处》)

2、慈悲观:慈悲观是要对治嗔恨心,修慈就是要给众生快乐,修悲就是要拔除众生的苦。我们要经常作这个慈悲心的观想,慢慢地对于众生就不会嗔恨,生起怜悯之心,所以说慈悲观能对治嗔恚。

3、因缘观:观十二因缘以对治愚痴。在这十二因缘的流转中无我、无作者,没有受者。(请参考《十二因缘》)。

4、界分别观:我们观察十八界以对治‘我慢’。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及六识,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称为十八界。我们个别观察它,里面没有一个我,这十八界合起来的一个整体,称为一合相,它也不是我,所以观十八界可以对治我慢。

5、数息观:称为阿那波那,译为持息念(数息)。修数息观对治散乱的心,我们的心如猴子般跳来跳去,所以要把它系在呼出吸入的息气上,慢慢的心就会平静下来。这五种修行方法称为五停心,它可使我们的烦恼:贪、嗔、痴、慢以及不定的心平静。

2)、四念处:又名四念住,所谓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及法念住。

四念住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四念处对治我们的常、乐、我、净四颠倒。

1、身念住--观身不净:观色身四大不净,乃至外境亦不净,以对治身体干净的颠倒想。

2、受念住--观受是苦:观六根所生受,及受的苦乐舍,三种皆是行苦,因为它无常变化,不能做主就是苦,所以观受是苦对治乐的颠倒。

3、心念住--观心无常:观六识心生灭最迅速,无有一念停留,我们的心念一念一念在那儿变化,佛陀说吾人之身还有几十年慢慢地发生变化,可是我们的心念一秒钟却不知道变化多少,所以佛陀教导我们要观心无常。众生执著这个世间有一个精神不变的我--心。这是一种颠倒,一种错误,这个心是变化无常的,并不是永恒不变,所以要观心无常。

4、法念住--观法尘及一切法无我、无我所,而我们执著有一个我,所以我们要观法无我。

四念处必须从观身不净,而观受是苦,然后观心无常,最后观法无我。因为身体的活动叫粗,受比较微细,心比受微细,而法是最微细的。(请参考《四念处》)

3)、八正道:此八正道是道谛中最重要的修行方法。

1、正见:对事的如实知见,出世间的正见唯有在见道者最为清净;对宇宙人生生死与解脱之四圣谛理,智所证知,直窥实相。世间正见只是一堆经验所积累的知识,是通过名称、标志及事物的相貌与形状之正确分别罢了。出世间正见唯有通过修禅定及放下一切杂染心才能生起。若依多闻佛法而分别邪正因果,也能生起正见,所以正见由多闻、思维、修持得来。

2、正思维:没有贪嗔等烦恼情况下,依正见观察、思维,如理地作出决定,故又称为正欲或正志。由正思维才能做出正确之身口意业的行为。比如说蟑螂损害人类是害虫,我们应该杀它,如果这是正确的道理,那人类损害其他的众生,它们也应该杀我们!这是不正确的思维,因为这其中掺杂了‘我’的烦恼,以人为中心,认为有损人类利益的是害虫,所以我杀它不要紧,它杀我不行!

3、正语:即戒止口之四恶业。

1)、不妄语欺骗。

2)、不两舌,搬弄是非;或发表引起两者间之憎恨、敌意及不和之言论。

3)、不粗恶口骂人或苛刻、酷毒之讽刺等。

4)、不作无意义及无利益之空谈或花言巧语--绮语。

不讲这四种话语就是正语;我们应该合理、真诚、以及和蔼可亲的话。

4、正业:不是正当的职业,而是正当的行为,即戒杀生、邪淫、偷盗等,行为善良,不侵害一切众生就是正业。于修道时,在行住坐卧中正念而住。

5、正命:以合法不损害他人的谋生方式来维持生命,乃至不贩卖众生、军火、杀生器具、醇酒、毒品或嫖赌等。若是出家众,则如法求衣服、饮食、坐卧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

6、正勤(正精进):精进努力离恶向善,即精进修道。这里的正精进专指修禅定而言。正勤有四,所谓四正勤既是:

1)、未生善令生

2)、已生善令住

3)、未生恶另不生

4)、已生恶另灭

7、正念:以世间法来说,不生邪恶之心念,称为正念,反之则是邪念。以修行来说既是忆念正法,如四圣谛、八正道、四念处及菩萨道等等修行方法为正念。于修道中不忘失所修的法,心念时时明了不忘失,比如念佛,对于念佛的境要明记不忘,这叫正念;如果念佛时想吃东西,是不正念,即使在念佛时想要去救人等好事,若不觉知心已随境转,也是失去正念。这个八正道中的正念偏重于定学,既是你所修的法或境,要保持它,称为正念;如果没办法保持它,既是失去正念。

8、正定:心一境性,不向外驰散,正定有初禅至灭尽定,禅定时的用心不外两种情况:

1)、止(三摩地):即入定,心一境性,并非不起念,而是心念保持在单一之定境中。

2)、观(毗婆舍那):于定中起智慧,用佛法观察实相。

修‘止’能暂伏烦恼,但不能除去烦恼;修‘观’则能除去所对治的烦恼。

          ┌戒:正语、正业、正命

三无漏学-┼定:正勤、正念、正定

          └慧:正见、正思维

(三)、总结:

1)、在道谛中并没有祈祷,膜拜与仪规,因为这些不是正道。不过,对于教义不理解之初信者,由于宗教情操的需要,通过优美的习俗与仪式来引导他们走上这条圣道。

在小乘经典中注重正见,大乘经典中注重般若,所谓五度如盲,般若如眼。

有人认为正精进不属于定学,修八正道时,每一道都要精进,然而对修解脱道者来说,八正道中的正精进应该偏重于修定、修正念、修智慧,并非在正业、正语、正命此三道中精进。一个修行人如果一直精进的修正语,讲好话,那他的心就散乱了。

2)、八正道有时又被解释为两种:一者、世间之八正道,既是正确生活之标准。二者、出世间之八正道,既是修解脱道之修行者所应遵行之生活标准。八正道是任何修学佛法之佛弟子皆应完成之生活方式,唯有八正道才能净化众生的身心。它是一条通过德行(戒)、理性(慧)与精神净化(定)而走向体证世间实相的途径。

 

烦恼

在四圣谛(苦、集、灭、道)的苦圣谛中,苦的生起因是我们过去所做的业及现前的烦恼。过去所做的业已造,现世要受报;而现前的烦恼决定于我们,可要它生起或不生。那些修行的圣者,证果的圣人,可以把握自己的烦恼,不让它生起;我们凡夫没办法,这其中有多个原因,一般认为这是我们业障深重,但是根据佛陀说我们的烦恼是从六根接触外境后,因为迷惑而生起的。烦恼的种类很多,有的分成六根本烦恼、有的称为三毒;六根本烦恼再分成十惑;再分成小随烦恼、中随烦恼、大随烦恼等等。现在要讲的是根本烦恼,以及大、中、小各种随烦恼。

一、根本烦恼:

最根本的烦恼有贪、嗔、痴,称为三毒。一般人说某人很贪心,很会发脾气,很愚痴,这与佛法中所说的贪、嗔、痴有点不同。

(一)、贪:佛法中说贪是于三有及资具(顺境)染著不舍。三有是欲有、色有、无色有。因为众生贪欲界、色界的种种事物,及贪无色界的种种心态,使他们继续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六道)中受生,再度轮回生死。众生对欲界的种种事物有贪爱,则生在欲界;众生对色界的种种事物有贪爱,则生在色界;众生对无色界的种种事物有贪爱,则生在无色界。当一个人无欲界的种种贪爱,就会生到色界;对欲界、色界之种种贪爱已断除,则在无色界受生;断除这三界的种种贪爱,就再也不来三界,叫做不受后有,再也不贪著这三有了。

贪著三有及资具是讲贪著三界中的种种事物。我们生长在人间,贪求人间所享有的物资。比如贪著住富丽堂皇的房子,睡高广的大床,穿华丽的衣服,坐舒适的椅子,此种贪著使我们再来欲界受生。但是此贪心是过去的业习,它在我们过去业中形成了这种心理,就如一个人他本来没有抽烟,今生有人叫他抽,慢慢学习,对香烟染著,上了瘾,生起贪爱的心,看到香烟就想抽,以后没看到香烟也想要抽,我们说他对香烟有贪爱。凡夫对三界的事物也好想染上烟瘾一样,没有在眼前,内心都想要,所以造成下一世再来三界中的任何一界受生死轮回,所以贪是三有之贪。

(二)、嗔:一般人对嗔的了解是:发怒,生气等,但佛法中说嗔是于三苦及资具(逆境)憎恶不能忍受。

苦有三苦:

1)、苦苦:既是身心之苦受。生、老、病、死、怨憎会属之。

2)、行苦:东西变化无常,我们做不了主。五蕴炽盛苦属之。

3)、坏苦:既是乐受变坏或得不到。爱别离、求不得苦属之。

对于这三苦,凡夫不能忍受,不想要它,但业报又是如此这般做不了主,又丢不掉,所以对这三苦起嗔心,然后对引起三苦的东西也起嗔恨。例如:某人嗔恨某某人,对仇人的东西也起嗔恨心。又如有人驾一辆老爷车,半路抛锚了,不能准时赴约,结果苦恼起,嗔心生,连那辆老爷车也都被敲、被踢,这就是对此资具也讨厌。

贪是对于顺境起贪爱之心;嗔是对于逆境起嗔恚之意,它们所对的境是绝然不同的。贪、嗔的心绝对不会同时生起,贪爱那个东西,绝对不会嗔它;嗔那样东西也绝对不会贪它。或许有人会这样认为:我爱某个人,我也恨他。这件事是应该如此理解:比如一对恋爱中的男女,结婚前觉得对方有许多优点与美德,结婚后却发现对方有一些缺点,结果有时贪爱他,有时又嗔恨他,但贪爱与嗔恨的部分是不一样的。两种心情混在一起时,他就搞糊涂了,到底我是爱那个人呢?还是恨那个人?所以贪爱与嗔恨之心决不会同时生起,但贪爱与嗔恨之间,取舍不定时,则产生愚痴。

(三)、痴:既是无明,于诸事理迷惑,是非不明,事理无知。对四圣谛、三宝的实、德、能(真实、功德、自能修成),不能信受。既是说对于真理的实、三宝的功德、自己与他人能修行解脱,这三件事情迷惑,没有信心;或是对一件事不知分辨对与错,这都是愚痴。比如说你爱某人,是爱他的优点与美德;你嗔某人,是讨厌他的缺点。这使你混淆,把两件事当作一件事,不知是对或是错,不能明辨是非,就产生愚痴。实际上世间的种种事物是不可能十全十美的,但你要美满、美好,好的你要,坏的你不要,好坏在一起时,不能分辨是非,而产生不知取舍,结果不知如何是好,这就是愚痴。

我们对事理不明白,不知晓,这也可说是愚痴。当我们愚痴时,往往会做出各种傻事,比如看到人受病苦的折磨,我们可怜他,认为反正他是要死了,不如把他人道毁灭,让他早日解脱,这就是愚痴。因为我们不明白病苦中有因果业报,决不会因为断了他的命就可以解脱。今生他要受如此病苦,这世逃不掉的,这使对事理不明白而产生的愚痴。

(四)、慢:把自己和别人相对比,内心产生高傲的心理,称为慢。慢有许多种,最普通的一种就是‘自尊心’。当你比别人差时,事情做不成功,失败了,别人嘲笑你,有满心的你就产生苦恼,认为你与他平等,这就是慢。众生‘慢’的心理可分三种情况来看:

1)、你的地位、名誉比他人高,而你也认为比他人高。

2)、你的地位、名誉与他人平等,而你却认为比他人高。

3)、你的地位、名誉比他人低,而你却认为与他人平等或比他人高。

慢的产生是把自己与他人作对比而产生的。比如人有汽车,我没有,认为他人没什么了不起,我只是不要买罢了,这就是慢--与人平等,却认为自己比他人了不起。再比如:来这儿听法的信徒都是平等的,假设这其中有一位是大学生,他可能会认为自己是大学生而起慢心--比他人高,自己也认为比他人强。但他回到家里,进了厨房,他的妈妈可能就会说:你这个大学生有什么了不起,不会煮也不会炒,还是我比较行(慢)--比他人低,确认为比他人强。所以慢心的生起是以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相比,而生起高慢之心。

(五)、疑:对于诸真理常犹豫不决。历史记载二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修道成佛,解脱生死,你却认为有烦恼怎么能够解脱生死呢?对此真理产生不信的心理,称为疑。此怀疑使我们不能接受真理,并非真理不可让人怀疑,而是我们对于任何事物都存有怀疑之心,这是一种烦恼。比如我告诉你们我的俗姓是‘苏’,有人听了就相信,但有些人听了就会产生‘是不是姓苏啊?’此怀疑之心,就是他内心的一种烦恼。有再打个比方:‘美国太空人已登上月球。’有人听了就产生‘是不是真的呀?’他根本不想去寻找答案,不去了解,就直接产生怀疑,这种‘疑’的心理状态,就是烦恼。我们对某些事理,再还没有真正了解之前是可以持有怀疑的态度。当我们真正彻底明了后,就能接受、相信它,这种怀疑的态度佛法可接受。

在佛经中说:如果一个人没证悟初果,他对四圣谛、三宝多少会有疑问。这疑问我们可以保留,但因此而妨碍我们证悟初果。有些人说他对某种修行方法深信不疑,但经过一段长时间的修行后,如果没有证悟,就会生起疑问,怀疑起来。这并不表示当初他对某修行法门没有怀疑,而是他的疑心被信心遮盖住。‘疑心’是一个很深的烦恼,它是根本烦恼之一。例如:有人对‘四念处’这个修行法有信心,他用十多年去修学,但没有什么成就,就怀疑此修行法;因为没证悟,更怀疑那些证悟者修行证悟的成果是否是真实的,这就是疑的烦恼。一般很深的‘疑’烦恼凡夫是不容易发现的,除非我们面对修行、烦恼等磨练的时候,才可知道我们对佛法的道理是否是深信不疑。证初果者断戒禁取见、我见,对世间看得很清楚,对佛法就毫无怀疑了。

(六)、不正见:对于因果道理等起不正确之知见。

1)、身见:执著世间有个身心是我,称为‘我执’。我执有两种:在行为方面的我执就是‘我慢’;在思想方面的我执称为‘我见’,也叫做‘身见’。我执并非是听完无我,相信无我,也确定无我的道理是正确后,就无此烦恼,而是放下我见的烦恼罢了。我执中的‘我慢’是我们内心中根深蒂固的烦恼,碰到任何一件事物,我们就有一个心境内、外的对立,外面的是外境,里面的是我。因为有我执就会生起贪生怕死之念头,就会起贪、嗔、痴等烦恼。譬如对‘无我’的道理深信不疑的人,被人用刀子威胁时,他会怕死,此怕死的行为不是我见,而是我慢。‘我慢’不可凭听讲道理来破除,它必须以修道来断除;‘我见’是一种思想上的烦恼,它可通过明了无我的道理,就可破除之。

2)、边见:由于身见对于我生起断、常见,称为‘边见’。先有我见,才有边见。执著世间有一个永恒的我,认为我死后一了百了,什么都没了,称为‘断见’。

3)、邪见:谤无因果(业因果)、无作用(转世、父母),无事实(佛、阿罗汉)。谤无因果,起种种邪见。认为作善无善报,做恶也无恶报,此是无果。有些人认为人的出生是‘无因’的,就是由父母生出来;死后一了百了,既是‘无果’。有些人认为杀死鸡鸭无需受报,鸡鸭是生下来让人吃的,此属于‘无果’。世间有三世,既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但他不相信,此既是‘无作用’;对佛陀所说的三宝、四圣谛等,以为‘无事实’,而加以毁谤。

4)、戒禁取见:执持不正确之戒律。有人持牛戒,以为牛吃草没杀害生命,就认为也应该吃草;有些人认为牛是干净的,所以吃牛肉不吃猪肉,这些都是‘戒禁取见’。

5)、见取见:执取诸见为已见,认为此见是最优胜的,最正确的,而生起斗争,称为‘见取见’。执取前面四个见,认为是最正确的,也是见取见;比如你认为人死了一了百了,此是‘边见’中的‘断见’,而你却执著这种见解是正确的,这个执著称为‘见取见’。世间人往往执著自己的思想、知见是正确的,别人的是错误的,乃至执著正确的知见是对的,亦是见取见的烦恼在作怪,并非我见。

这六根本烦恼中的贪、嗔、痴称为三毒。贪、嗔、痴、慢、疑为‘五钝使’(思惑)要修道才能断除。不正见中的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称为‘五利使’(见惑)要见道才能断除。五钝使和五利使合称为十惑。

二、随烦恼:

随烦恼就是随著根本烦恼而生起之烦恼,共有二十个。

(一)、小随烦恼:行相互违,各别生起。

1)、忿:对现前逆境,不能忍受,起嗔心。

2)、恨:对过去逆境起嗔心,念念不忘,不舍而起嗔心。比如说,现在人家骂你,你再做其他事务,不理会他,过后在想起就生起嗔恨之心。脾气暴躁的人,忿心所容易生起;豪爽粗矿的人,生气后就没事了,忿心所比较多,怀恨心少;城府很深的人,遇到逆境是忿少,他不出生色,但怀恨在心。有些人现在你讲他几句,他若无其事,但过后越想越恨。中国人讲女人怀恨三年,意思就是说女人把事情挂在心上,念念不忘,就是恨的心理。

3)、恼:有了忿恨后,越想越苦恼,身心烦躁恼热,心跳加速,热血沸腾,并以粗暴言行骚扰他人,或疾言厉色的怒骂别人,使他人也苦恼。

4)、害:恼后就无悲愍及爱心,常以打杀、恐吓等侵损逼害众生。就好像他对我不仁,我就对他不义。

恼与害之差别:有些人‘害’的烦恼少,被人欺负,只会在那而‘恼’罢了,即使他很苦,也不敢害人,这种人就是有良知,有慈悲心者,他没能力反抗,因为不敢害人。反之有一些人,他有害的烦恼,苦恼之后就要去对付别人,这就是由‘恼’转为‘害’;有些人很残酷,路过见到一些猫、狗等小动物,他都无缘无故地踢一脚,这是没有恼,但是有害的心理,没有慈悲心;看到蛇、蟑螂就一定要打死;看见蟑螂讨厌是因为恼、忿、恨,所以打;但是看见青蛙也要打死,那就是害的心。这世间就是有一些没有慈悲心的人,经常损害别人。

5)、嫉:即妒忌,不能忍受他人之成就、优胜而起嗔心。有些人妒忌别人的名誉、地位、财富等。妒忌别人比自己漂亮;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聪明;别人做事有成就被赞叹,而令你生起妒忌等等。此烦恼是与他人无关,没人惹你,是自己不能忍受别人比你优越,而生起妒忌的心理。

6)、诳:虚伪的夸大,或是以言行假装有才德,为求名利来欺骗他人。比如有人问一个问题,你不会,但为了表示你的学问渊博,你就不自量力的乱答;或是原本你无能力,却假装自己有能力办事。甚至无德之徒以种种虚假的行为表现,让人家以为他有德行,此亦称为诳。此烦恼有欺骗他人的心理。

7)、谄:以言行隐藏过失,并奉承他人,以免名利有损。这是为了取信于别人,拍马屁也是一种谄。小孩子做错事后,往往为了怕被打而表现乖,这就是谄的心态。

8)、覆:覆并不是心的善、恶,而是后悔做错了事,但隐藏不愿让人知道,恐怕损己之名利。例如凡戒后,心想还好没人知道,这就是覆的烦恼。

谄与覆之不同:覆是隐藏自己的过失,不愿人知,他并没有对他人有特别的意图;谄是当你知道某人能给你利益,就隐藏自己的过失,以便对方相信你,希望能从那儿得到好处。

9)、骄:对自己的成就染著喜悦。漂亮的女人,大多数都是心高气傲:甚至有些只有几分姿色的女人打扮的漂漂亮亮后,就高傲起来;或是有些人会缝衣、理发,事成后,就到处夸耀,对于自己的成就染著,内心欢喜,这就是骄。

骄与慢不同,骄是自己做事有了成就,产生高傲的心理;慢是以自己的能力与别人相比,自己认为比他人高一筹,而心高举。(10)、悭:不欲施舍所得之物。悭就是悭吝,是因为贪而形成的一种吝啬,但是悭与贪不同,‘贪’是希求多;‘悭’是拥有很多财物,而舍不得施与他人。有些人有贪,没有悭;但悭的人一定贪,贪的人不一定悭;因为有些贪多的人,有人来乞求,他愿意施舍;悭的人贪得无厌,那儿愿意给人?所以悭的人对于自己的财物、知识、能力都不愿与人分享。悭的人最容易收藏东西,见到有人来向他求乞时,苦的要死,因为他认为自己的财物减少了。

(二)、中随烦恼:与一切不善心俱起。我们心中有不善的大、小随烦恼生起时,因为心中无惭愧,令其他的烦恼继续活动。

1)、无惭:自己没自尊,对自己之过失及缺点,不自我反省,不自以为耻。假设偷东西的人,经过自我反省后,很后悔,称为惭。

2)、无愧:对自己之过失及缺点,他人指责非议不以为耻。假设一个人要偷东西,怕他人知道,而放弃偷盗的念头,则称为愧。

大、中、小随烦恼是以它的断除难易来分类。在一个人的修行过程中,小随烦恼更难断除,中随烦恼比较难,大随烦恼更难断除,根本烦恼最难。一个修行者如果还有忿、恨等烦恼的话,还有下面与修禅定有关的其他烦恼。

(三)、大随烦恼:一共有八种,便一切污染心。

1)、不信:对四圣谛、三宝的实、德、能(真实、功德、自能修成),不能信受。既是对于真理的实、三宝的功德、自己与他人能修行解脱,这三件事情没有信心。

2)、懈怠:对已做、未做之善业不努力做,既是懒惰。对于好事,不愿意去做;对于坏事,也不愿去断除。懈怠的人不愿做事,最爱休息;坐禅或念佛人往往因懈怠而去睡觉。

3)、放逸:不警觉烦恼之生起,不约束自心,放纵它去造业。与懈怠相似。懈怠是懒惰不做;放逸是贪、嗔、痴驱使你不做。比如现在叫你静坐,你贪爱要看明天的那场戏,就坐在那儿想,结果因为贪而放逸;又如你嗔恨某人,静坐时就想起他,越想越气,因嗔而放逸,索性不静坐了。放逸的人爱做放逸心所想做的事。

4)、昏沉:于所观境,神志昏暗,不能了知。既是没有足够的心力保持所要修的境,这样会妨碍我们修种种的观行。例如:有人静坐时修数息观,从一数到十,没一下子就神志昏暗,频频点头,对与刚才所做的事,什么都不知道,好像要睡觉了,称为昏沉。

5)、失念:于所观境,不能明记清楚。对于现前之念,没办法掌握,不能记得它。如念头专注在眉心不久,就跑去想其他地方,而不记得刚才心念是在眉心。

失念与昏沉之差别:失念与昏沉都是不能明记刚才所发生的境界。失念时神志清楚,但东想西想;昏沉是神志混淆,模模糊糊,什么都不知道。

6)、散乱:内心妄念纷飞,流散杂乱。此种散乱的烦恼是因为失念而引起的。佛说我们的心像猴子般跳来跳去,现在把它放在眉心,结果因为失念而妄念纷飞,心念流散杂乱起来。散乱不仅是对刚才的境,不能明记,而且心念一直在转变,思潮起伏,一下子想这,一下子想那;失念则未必如此,例如:静坐时原本你是在念佛,忽然间想起还有一件事没做完,要怎样安排与处理等,心念就想到那件事去了,这是失念但不散乱。

7)、掉举:于所观境,心不安定,常回忆过去境。比如,今天做了一件乐事,在静坐时一直回味,时不时想到它。当一个人修到初禅后要入二禅时,他一直会回忆初禅的境,称为掉举。

8)、不正知:对于所观之境,不能正确明了;对自心不知安在何处。例如静坐时观察呼吸,对于出入息的进出、粗细不能明了。

三、总结:

(一)、烦恼之生起:内心先有烦恼业习种子为因,现前种种境界为缘,因缘会合烦恼生起,无有烦恼者,随缘生故无自性。

(二)、烦恼之灭除:不正见及疑在见道后即刻不生,其余烦恼必须通过修道一分一分地除去。觉悟后常能以智慧观照,生起正念、正知,则烦恼业习便无缘生起;若念念正念分明,则烦恼永不生,既是断烦恼。

(三)、烦恼是苦,苦不一定有烦恼。证悟有余涅槃的罗汉还在苦中,在进入无余涅槃之前还有行苦。业种子以烦恼为助缘而加速受报,并造新殃。业种子无烦恼为助缘便不得增长,然非断灭。烦恼虽无自性,空无人我,但因果业报不虚。

三皈五戒

一、皈依的意义:

皈依既是皈向、依靠之意。根据佛法说,众生在三界六道中轮回,在生死苦海中浮沉,无依无靠,甚为可怜;这好比从中国飘洋过海来南洋讨生活的人儿,他们离乡背景,举目无亲,无依无靠地在一个人地生疏的新环境里生活,真是可怜;又比如为了避开战火的蹂躏,从越南逃来新加坡的难民,他们无依无靠,连一个亲人也没有,只依靠他国与社会热心人士的救济,过著寄人篱下地凄惨生活。这与我们在生死轮回的业海中飘浮,无依无靠的情景时一样的。以世间法来说,我们可以依靠父母、兄弟姐妹、朋友等等;但依佛法来讲,以生死的观点来看,这是没有用的,因为你我都还在生死轮回之中,怎么能做别人的依怙呢?比如,两个不会游泳的人同时跌进海中,谁能够搭救、扶持谁呢?我们在生死轮回的苦海中浮沉,依佛法来说,唯有佛、法、僧三宝才能做我们众生的依怙,是我们真正的皈依处。

二、三皈依:

(一)、皈依佛:我们皈依佛,向他学习与修学,以他为模范、为导师,这就是所谓的依靠了。此外,我们凡夫谁也靠不住,因为你今生做人,下一生可能做畜生,今生做畜生,来世可能做人,在六道轮回里转来转去,今生是好人,来世可能坠落,这样的人我们怎样依靠呢?所以唯有脱离六道轮回,大觉大悟的圣者--佛陀,才能做为我们的依怙。

佛陀觉悟世间的真相,他的三业清净,没有过失,这就是他的清净处。另一方面,你我都有烦恼,谁都依靠不得,但是佛陀是个断除烦恼的圣者,所以我们要皈依他。佛陀有大慈大悲的精神,他誓愿度一切众生,他会以各种善巧方便来接引依靠他的学佛者,所以我们要依靠佛陀。依靠佛陀并不是依赖佛陀,不能像小孩子依赖母亲那样,我们皈依佛是以他为导师,亲近佛。我们要有生生世世见到佛的愿心,希望能够遇到佛陀。不只是凡夫要依靠佛陀,甚至于阿罗汉也要依靠佛陀;佛弟子中有很多阿罗汉,他们生生世世追随佛陀,因为阿罗汉证悟后深深的体验到解脱的自在,他们清楚的知道,唯有佛陀才是他们真正的皈依处。

我们皈依佛后,应以佛陀为导师,向他学习,如见恩人般,生起恭敬之心而礼拜他。佛陀在生死轮回,还没觉悟的时候,所做之一切都是为了众生;佛陀无量劫努力不懈,修种种的难行、苦行都是为了度化众生;佛陀修行圆满,证得涅槃,不辞劳苦的为众生阐释佛法,把世间的真相告诉我们,使我们也能解脱生死,故佛陀对我们的恩重如山,情深似海;如此伟大的圣者,我们应该报答他的恩典。所以我们应该感恩知情,恭敬的心礼拜佛陀。礼拜佛陀并不是向他祈求什么,而是向佛陀表示崇高的敬意。

(二)、皈依法:凡是能够消除烦恼,调伏咱们的心的道理,就是法。法的意思就是诡则,既是能够保持一定的状态,有一定的性质,都称为法。能够使我们解脱生死的道理,称为佛法。皈依法,就是皈依佛陀所觉悟、所演说的种种善巧的教法。在这些教法当中,有很多种类,例如:世间法、出世间法等,而皈依法的真正皈依处,是皈依涅槃清净的法,既是我们要皈向解脱者内心清凉、清净、不生不灭、无为之快乐的法。

(三)、皈依僧:僧就是和合众的意思。奉行佛陀教法的佛陀出家弟子,这些实践佛法的出家弟子都称为僧,他们是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等。然而这里的皈依僧,真正的是指皈依圣贤僧,就是佛陀在世时,僧团中有很多证果的圣人,他们依据佛法修行,结果解脱证果,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榜样。看到圣贤僧,我们应该生起信心,努力修行,断除烦恼,于圣者一样解脱生死,证得涅槃。这些僧代表佛陀教法的实行,我们应该尊重皈向。佛、法、僧和称为三宝。

(四)、三宝的种类:

1)、化相三宝:1、在两千五百多年以前,在印度有一位释迦牟尼佛--佛宝,降生人间;2、当时跟随佛陀的有无数出家的凡圣弟子--僧宝;3、佛陀当时向弟子们演说开示的种种教理,如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等--法宝。这是佛陀住世应化之际的相状,称为化相三宝。

2)、住持三宝:1、我们现在所看到用玉琢、石刻、金铸、泥塑、木雕、纸绘等的佛像--佛宝;2、我们所看到的佛陀弟子一脉相传的出家众弟子--僧宝;3、凡是佛弟子所结集的三藏经典,或古今大德的佛教著述--法宝,称为住持三宝。有这些住持三宝,才能延续佛法的慧命,保持佛教的精神,传布佛教的教义。而我们有因缘遇到,这是人间最难得的事。因为在六道轮回中很难遇到佛、法、僧,故称之为三宝。因为我们见到佛、法、僧,会生起解脱、清净之心,有这些的心念,才能朝向解脱;如果在某一世遇不到三宝,我们就很难有因缘解脱,所以佛、法、僧是难能可贵的,合称为三宝。

二千多年前化相三宝中的佛陀,已离我们远去,无缘见到。如今看到的是住持三宝中的玉琢、石刻、金铸、纸绘,乃至木雕的佛像,这些只不过是假像而已。但是当我们看到这些佛像,会兴起佛的心想,使我们深深的怀念起佛陀、恋慕佛陀。虽然我们无缘接触到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佛陀,但是还有这殊胜的因缘见到佛像,能够继续在我们的心里种下善根,依这个化相三宝,提升我们的内心,对于三宝更进一步的皈向。

3)、自性三宝:我们到寺庙去礼拜佛陀,能生起清凉与清净的心,希求涅槃的心油然而生,这能使我们朝向解脱之道,此既是三宝可贵之处。这些清净的心是我们本来具有的,这就是所谓的自性三宝。我们自心本来具有与佛一样的觉性,因为迷失,所以感受不到;我们自心中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涅槃相,我们也不知不觉;我们的自心本来具足一切,没有所谓的和合分开,大家一律平等,这些我们都不晓得,因为三宝的因缘使得我们认识到自心,那是非常可贵的,所以我们看到佛、法、僧,要生起如获至宝之想。

皈依三宝并不是举行三皈仪式后,盲无目标的礼拜三宝,而我们每天礼佛拜佛,是要在我们的业因缘里面种下一点儿善根;时时怀念三宝的功德,时时提醒自己要修行解脱。我们凡夫整天在烦烦恼恼中,不知道要怎样解脱。如果我们每天都有皈向三宝的心,就会鞭策自己,努力修行,断除烦恼朝向解脱。

我们皈依后,内心要至诚的皈向佛法僧,把自己的身心融化在无边无际的佛法大海中,努力修学,精进不懈。

皈依者的行持:

1、亲近善知识:我们皈依之后,应该亲近善知识。

2、听闻正法:我们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生起正见。

3、依教奉行:我们不止要听闻正法,而且要信受奉行,以僧为榜样,在生活中实践佛陀的教法。如果我们每天这样的皈向,满满地就有机会解脱。我们皈依三宝,应该天天做如是的观想:佛陀是那么的伟大、慈悲,是人间最伟大的导师,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佛法的道理是那么清凉,能使我们放下无数的烦恼,逐渐的走向解脱;僧--放下世缘,出家修行,守道清白,梵行高远,和合无诤,慈悲一切,是佛法的实践者,修行证果,使我们升起无限的信心,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4、护持与供养:在佛、法、僧三宝中,僧宝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法师们本著「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皆离苦’的伟大情怀,依据佛制清苦办道,弘法利生,使佛法继续流传,这是难能可贵的,是值得我们护持与供养的。

三、戒律:

戒是有所不应为;律是有所应当为。

我们每天应该诵经修持,时时提起正念,有机会要去受持种种的戒,因为佛、法、僧中的法宝就是戒、定、慧的无漏法,我们应当修学。我们皈依三宝后,不论是要修学什么法门,都应该进一步去受持戒律,因为戒是一切法的基础,所以佛陀说:‘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既是此意。

(一)、戒的意义:佛陀在各种不同的因缘下,依据众生不同的根器,制定了无量无数的戒律。佛陀教导在家的学佛者(男居士称为优婆塞,女居士称为优婆夷)一定要学持五戒,因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忘语与不饮酒,毁犯这五戒中的任何一戒,都可令我们坠落投生恶道。我们皈依三宝后,不管有没有受戒,我们都要在生活中实行五戒。

(二)、五戒:(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4)不妄语。(5)不饮酒。

1)、不杀生:

杀生戒具五缘成不可悔:1、所杀是人。2、作人想。3、有杀人心。4、兴方便(自作、教他、遣使)5、被杀者命断。

在杀生戒里,凡是自己杀,教人杀,遣派人家去杀,此三种杀法,都等于自己杀。我们用种种方法使众生命断,称为杀生。杀生的果保有轻有重,它是根据所完成的因缘来决定的。如果完成下列的因缘,那就成为犯杀生罪。

1、是众生(有生命):所杀者有生命。

2、众生(生物)想:蓄意杀害时,内心知道是有生命的。比如你恨某人,杀不到他,因嗔恨心的驱使,你拿木头来乱砍,这是没生命,而作生物想;或是在夜暗中走路,无意间踏死一只蜗牛,这就是没做生命想。

3、有杀心:我们起心要杀害对方,叫做有杀心。杀心与想的不同是:杀心就是内心有杀害众生的心理行为(心行);想就是内心起要杀众生,然后对那个境作想。比如说:现在我坐在家里,心要杀人,但是那个人没在面前,所以没有作想,却有杀心;当那个人在我面前时,我要把他至于死地,这叫做想,所以这个想是对境(众生)作某某众生想;而杀心是我们造杀业的整个过程中,想要对方死,叫做有杀心。

4、兴方便:用种种方法去杀害众生。

5、命断:你所杀的众生的性命断掉。

如果是断人命是上品罪(重罪),不可忏悔;是畜生断命是中品罪(中罪),可以忏悔;所杀的人没死是中品罪;畜生命没断是下品罪(轻罪)。如果不受五戒,杀生照样有罪。

2)、不偷盗:

不与而取就是偷。具六缘成不可悔:1、是他物。2、作他物想。3、有盗心。4、兴方便。5、值五钱。6、离本处。

1、是他物:那财物是他人的。

2、作财物想:明知是他物而非己物。

这两个条件的分别是:比如你来庙堂,从大殿中走出去,要回家的时候,穿错鞋子,这样的情形--鞋子是他物,但是你并没有作他物想,以为鞋子是自己的;有时候那个东西是你的,却以为是他人的,就去偷。这种情形很少发生,确是有可能的。

3、有盗心:要有偷盗的心。就是别人的财物,对方没想给,你想要占为己有的心念,叫做有盗心;如果一个人拿别人的东西,没有盗心,好像拿错或人家不要了的东西,不可构成偷盗罪,不算犯戒;如果有偷盗的心,就是犯戒。犯戒有轻有重。

4、兴方便:假借种种的方法达成偷盗目的。

5、值五钱:所盗之物,价值五个钱。这是佛陀按照当时印度摩羯陀国的国法而制。国法规定凡偷五钱者,即犯死罪,所以佛陀也制定佛弟子偷盗五钱者,亦成重罪不可悔。当时五钱是现在的多少钱呢?没人知道,总而言之,你偷价值不菲的东西,那果保就很重。

6、离本处:将所盗的财物,带离原来的位置;这还必须偷者以为他得到了此物,而被偷者以为他的财物不见了,称为离本处。比如有人寄你一百元,你在他的面前把钱放在右裤袋里,但在他没看到时,你把钱放来左裤袋,过后你叫他看右裤袋里没有钱,就说没拿他的钱,虽然钱还在你的身上,但是你造成对方认为钱不见掉,这称为离本处。又如古时有人偷马,当盗贼从马厩里把马拉出来时,马儿就会叫,主人家就追,偷者还没认为得到马,而马主也还没认为他的马被偷掉,这就是还没离本处;如果养马者完全不知道,那盗贼把马拖出马厩后,那就是离本处。

这六个因缘完成了,就是犯戒,而偷盗物超过五钱,即成重罪,不可悔。

在五戒中,所犯的罪有轻、中、重之分,重罪是不可忏悔的,称为不可悔,佛法形容它有如人的头被斩断,再也救不活。如果受五戒者杀死人,称为犯不可悔罪--破戒;如果受持五戒的人杀死了一只公鸡,那犯的是可悔罪。

3)、不邪淫:

除了夫妻之间的行淫外,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所承认的男女关系,都称为邪淫。邪淫戒具四缘成不可悔:1、非夫妇。2、有淫心(心爱乐淫欲)。3、是道。(口、大小便处)。4、事成。(正行交媾。)

除了夫妻以外,有淫欲的心,以淫欲的处所(淫欲之道):口、大小便处与人行淫,如果事情完成了,那就是犯不可悔戒。如果你是一个正人君子,肯定不会犯上邪淫。有些人娶几个妻子,依佛法是不犯邪淫戒,因为他们是夫妻,则不犯戒;但是合法的夫妻以外,还金屋藏娇,有个黑市太太,那就是犯戒了;如有人丧失配偶,再娶或再嫁都不犯此戒。一个人受五戒后,与夫妻以外的人行淫,犯重罪不可悔,既是断头。(戒律中以断头比喻重罪)

邪淫的范围,不唯不得与夫妻以外的男女行淫,即使自己的夫妻,亦有限制:(1)、非时邪淫:佛菩萨的纪念日,每月的六斋日,不得行淫;父母的生日、亲属--父母、兄弟、姐妹等的死亡之日,不得行淫;月经期间、妊娠中、产前产后,不得行淫。(2)、非道邪淫:除了阴道,不得行淫。(3)、非处邪淫:除了卧室以外,不得行淫。

邪淫的罪过,分为三品:与母女姐妹父子兄弟六亲行淫者,为上品罪;与夫妻之外的一切男女邪淫者,为中品罪;与自己的妻子于非时、非道、非处行淫者,为下品罪,以此三品轻重,分别下坠三涂。未受戒者亦要承受如此的果报。

在一切邪淫戒之中,以破净戒人的梵行者,罪过最重。

犯戒均在于心,如无邪淫之心,即不会主动去犯邪淫戒,因此,淫戒也又开缘:若为怨家所逼,而不受乐者,无犯。

4)、不妄语:

不讲骗话。妄语戒分为大妄语与小妄语。妄语戒具五缘成不可悔。1、所向是人(对人说)。2、作人想。3、有欺骗心。4、说大妄语(说自己是圣人)。5、听者领解。

1、所向是人:对人说妄语。如果我们和一只狗说妄语,它听不懂,那就不能构成犯妄语戒,所以讲妄语的物件主要是人。

2、作人想:认定对方是人。

3、有欺骗心:蓄意要使对方受欺骗。

4、说妄语:用口说出来,有时不必用口亦可说妄语,打一个眼色,甚至默认、暗示,点头、手势,或使用手写出来也是妄语;那就是说用一种欺骗的行为来欺骗他人,都是妄语。

5、听者领解:对方能领解所说的内容,如对方是聋人、痴人、不解语人、及向非人、畜生说大妄语,不犯重罪。

大妄语与小妄语之分别:

1、小妄语:就是一般上的骗话;还有骂架的粗话、挑拨离间、不三不四的话,既是骗话、恶口、两舌和绮语,都称为小妄语。

2、大妄语:自己不是圣者,却跟人说自己是阿罗汉或是初果圣人;或者说自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叫人来膜拜与供养,这都是大妄语。

犯大妄语与小妄语之差别是:如果说大妄语,那就不可忏悔,就是所谓的破戒;说小妄语则犯可悔罪。

5)不饮酒:

不可以喝酒。饮酒戒具三缘成犯但可悔。1、是酒(能醉人)。2、酒想。3、入口。

1、是酒:能醉人的饮料。

2、酒想:明知是能醉人的饮料。

3、入口:不得一滴沾唇,入口则一咽,犯一可悔罪。

杀、盗、淫、妄这四条戒称为性戒;饮酒戒称为遮戒。

1、性戒:在因果上这是罪恶事,不应该做,应该戒掉,称为性戒。

2、遮戒:所谓‘遮’就是防止的意思。饮酒在因果上不是罪恶事,它没有善、恶,但就能乱性,使人不能自我控制,其他不良的行为发生,乃至于破戒,为了防止其他的恶事发生,所以要受持此戒。

杀、盗、淫、妄这四条性戒,如果受持者破戒后,那就是不许忏悔,不只如此,而且破戒者不许出家受戒。既是如果一个人受持了五戒,事后破戒,以戒律来讲,不可接受他出家,所以破戒是一件很严重的事,但是一般人是不容易破戒的。因为:

1、杀生戒:杀死人是破戒,杀死畜生只是犯戒,可以忏悔清净。

2、偷盗戒:只要不偷贵重的东西,都是犯戒,不是破戒,都可忏悔清净。

3、邪淫戒:与夫妻以外的男女行淫,不可忏悔;夫妻间不恰当的时间、地点、处所等行淫都是邪淫,但可忏悔。

4、大妄语:只要没说自己是圣人,或是某某神,我能够驱使什么鬼神,只要不说这些话,那就不会破妄语戒。

(三)、佛陀制定五戒的原因:

五戒本来是做人的根本,不论佛陀制定与否,五戒中的杀、盗、淫、妄这四条戒,是人都会知道它是罪恶的,既是在没有佛法的地方也会有人懂得要守持五戒。佛说有一种所谓自通之法,既是:

1)、不杀生:应作如是观想:我们不希望被人断掉己命,就不应该断别人的命;我们想要别人的命,那我们的性命就难保了。你、我不互相杀害,大家就可以相安无事。

2)、不偷盗:我们的财物不希望被别人偷,那我们也不应该偷别人的财物。

3)、不邪淫:哪个男人希望自己的太太红杏出墙,给自己戴绿帽?哪个女人希望自己的丈夫在外搞婚外情?相信是人都不希望此种事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所以我们也不要破坏别人的家庭。

4)、不妄语:我们不希望被别人欺骗,所以我们也不应该欺骗别人。

(四)、受持五戒的好处与功德:

严持五戒,戒体清净者,他死后可保住人身或升天,不会坠落。根据因果来讲,有下列六种功德利益:

1)、持好五戒者,死后升天:持好五戒者,内心会感到清凉,觉得没有对不起人家,内心感到安稳,问心无愧;临死时会生起善心,此善心会使他投生善道,做人或升天。

2)、持戒者无事不得:持好五戒者,功德力大,他所求所愿都容易得到。

3)、持戒者远离灾难恐怖:生生世世持好戒律者,将永远投生在善道,不会投生在恶道;在善道中会遇到善人扶持与帮助,所以会远离灾难,远离恐怖。

4)、持戒者鬼神善护:鬼神会保护、敬佩持戒者,因为唯有过去受持戒律,努力修行者才能做善神,他们看到佛教徒能持好戒律,会生欢喜心。另一方面,根据经典说,受持五戒者每条戒有五位善神发心保护。

5)、持戒者易得禅定:持好戒律,贪、嗔、痴等烦恼少,那修禅定就比较易有成就,。

6)、持戒者能证悟果位:不依戒律修行者,是不可能觉悟证果的,所以唯有持戒清净者才能证悟圣果。

(五)、犯戒者的过失:

1)、犯杀生:心怀恐惧,眷属不和,短命,为社会人士所憎恶。造杀生业太重的人,今生有怕死的心理;眷属经常和他吵架与决裂;多病短命;为人所憎恶,就好像一些人,人间人爱;反之有些人却人见人厌,即使是不认识他的人,也会对他生起憎恶之心,那是因为他造了恶业。

2)、犯偷盗:犯偷盗戒者将来贫穷,因为偷盗的人贪,贪的果报就是将来贫穷,财物耗减;你偷人家的财物,将来你的财物也会很快散失掉;另一点是别人的东西不见了,就会怀疑是你偷的。

3)、犯邪淫:犯邪淫戒的女人,将来她的丈夫会寻花问柳;如果是男人,将来他的妻子会红杏出墙,所以当我们受这种果报时,就不要埋怨妻子或丈夫,应该想这是前世造的业,应该如此的果报。另一方面,邪淫者,一切众生见皆生疑,凡是发生不好的事,别人就会怀疑是他干的。又好像有些人,一有钱就去花天酒地、寻花问柳,那人家就很难相信他,怀疑他不是好东西。

4)、犯妄语:说骗话者,将来他的言说,别人不信;同样是一件事情,甲讲别人相信,而乙讲则没人相信,这就是乙造妄语业太多。犯妄语戒的人,经常得恶口,常被人骂。

5)、犯饮酒:饮酒多的人,心常散乱,心不定则不能思维善法,不能想好的事物。

四、学佛的层次:

(一)、三皈依:

我们先听闻佛法,然后确定三宝是我们生死轮回的皈依处,那就要求皈依。我们皈向三宝,不能只是内心皈向而已,还应该根据外境,举行一个皈依的仪式。好比一对恋爱中的男女,他们只是同居,没有注册结婚,没有跟人家讲明,那有谁相信他们?当他们在婚姻注册官的面前宣誓,签了名,经过一个简单的仪式,注册结婚后,大家对他们就有信心。同样的,我们凡夫的心每每随著外境而转变,虽然内心皈向三宝,还得要举行一个简单而隆重的皈依仪式,这样才算是个正式的佛教徒。

(二)、受持五戒:

三皈依者皆应进一步受持五戒。受五戒也同三皈依一样,我们只是内心受持五戒,那力量不强,遇到逆缘时就不容易把握,往往会把五戒丢到一边。就好像一对男女,只是同居,不要结婚,那他们就很容易因恼意见而分手。同样的,如果一个人内心认为受持戒律是正确之道,他就应该去请求一位法师,为他传授五戒。传授五戒是这样的:传戒者必须是一个持戒者,向他求戒才正当。佛弟子的受戒,须是师师相授,讲求戒体的传承与纳受,唯有受了戒的人,才能将戒传给他人,此一戒体,是直接传自佛陀,受戒而纳受戒体,便是纳受佛的法身于自己的心性之中,以佛的法身接通人人本具有的法身,以期引导各人自性是佛的发明或证悟。它与其他宗教的戒律不同。佛教的受戒律是自动发信受持的,并不是像被判死刑那样,有人持者刀子强逼我们一定要受持。如果我们坚持不要受持戒律,佛陀也没办法,但他会慈悲劝导我们‘以戒为师’;那是因为在佛教的教导中,必须要朝向戒、定、慧的修学;如果没有戒律为基础,修学任何法门都很难有成就,所以学佛者应该先皈依,然后受戒。《法华经》曰:‘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我们受持五戒后,要好好守持,才能期望得到佛法的真正利益;经又云:‘信为能入,戒为能度’既是此意。

(三)、总结:

一般人只听别人说皈依好,就去皈依,那只是找一张护身符,他们说有了这个‘护照’后就可升天,这不是皈依,这是迷信。不懂得佛法的人,过去世与佛有缘,听到人家说皈依好,他就去皈依,不知道皈依的真正意义。其实皈依并不是得到东西,而是我们内心真诚的皈向佛、法、僧三宝。因为我们在生死轮回中,以佛、法、僧三宝为明灯,让它指引我们走上光明的康庄大道,使我们断除一切烦恼,最终觉悟证果--成佛。我们内心以此为道路、为皈向,这才是真正的皈依。我们三皈依,受持五戒后,要进一步修持,不论修学任何法门,一定要以戒律为基础,不然是很难有成就的。如果一个人他整天杀生,不管他修药师法门或是拜大悲忏,今天忏悔,明天杀生,后天杀生,那是徒劳无功的。我们要在生活实践五戒,以它来约束咱们的身心,自我教导,慢慢地我们的心就会定下来,这样就会接受这五戒,确信严守五戒,以戒为师,它真能另我们得到安乐;佛教与其他宗教不同之处就在于此,既是佛教有戒、定、慧的教导,而这戒、定、慧三无漏学,确能使我们断除烦恼,解脱生死,走上光明、安乐的康庄大道。

五蕴

一、五蕴:

我们念佛经时,经常听到五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蕴’译自(Skanbha),旧译阴或众。意义是积聚,五蕴既是五种聚合。所谓:

(一)、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五蕴之中。

(二)、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固受有苦、乐、舍、忧、喜五种性质。

(三)、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既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四)、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五)、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种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意,它恒思量我--末那识。既是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称为意。三者为识,既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有时候,心、意、识总称为心,也称为识蕴;识能够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因为由它带动其他的心念,以它为主,故称为心王,随它而生起的心念称为心所。

五蕴包含了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类的法,各个合为一集,都是因缘和合的,它们相续不断的生灭,故五蕴的意思是五种不同的聚合。五蕴也被翻译为五众或五阴。‘五众’是五种众多的法聚合在一起;‘五阴’是五种法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之意。佛陀为利根的众生说五蕴;智慧比较差的众生,佛陀则为他们演说十二处、十八界。

二、众生的意义:

五蕴组成生命的自体,世间有很多的生命在活动,佛教把这些生命分为无情生命和有情生命两种。

(一)、无情生命:有生理现象,没有精神活动,也没有我执,称为无情生命。好像植物、依靠我们的身体生活的细胞等,都是无情生命。

(二)、有情生命:有生理活动,也有精神活动,并且执著我、爱我、爱他所执著的我,这样的有情生命才有资格称为有情众生。

佛陀说众生是由名、色组成的聚合,这个名色略分为五种类聚--五蕴。

(1)、名:我们的精神活动,不可见,但知道它的存在,唯有名字,故称之为名。此名既是我们的心,它又可分为心、意、识或八识。

(2)、色:生理的活动,它有色相可见,是属于物质的。在五蕴中的色主要是指我们的身体--身根。故名色是心法和色法,心和色组成我们的身体和精神活动。

三、五蕴简表:

 

        ┌色--色法------物质的活动

        ├受 ┐

五蕴:-┼想 ┼--心所法 ┐

        ├行 ┘      ├-精神的活动

        └识-----心王 ┘

四、详谈五蕴:

(一)、色蕴:

色蕴的意义:色是有质碍,占有一定的空间,久后会变坏。色所指的是一切物质,以及一切物质的活动现象。比如:矿物是物质,它肯定是属于色蕴;但是声音,并非物质,是物质所震动的现象,故它也属于色蕴。

古代印度人把世间的物质,分为四种性质称为四大。色是由四大种造,一切物质皆具四大种。所谓四大既是:一者、地大--坚硬性之元素;二者、水大--流动潮湿性之元素;三者、火大--热暖性之元素;四者、风大--轻浮流动性之元素。以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此四大是指物质的三态以及热的能量:地大--物质的固态;水大--物质的液态;火大--热的能量;风大--物质的气态。故四大并非指地、水、火、风,它是指物质的四种性质,只是用地、水、火、风做代表罢了。经纶上说每一种物体都具有四大,比如说海水,它具有水大多,地大、火大、风大少。如果海水加热,它的火大就增加了。又比如说一块石头,它的地大多,水大、火大、风大少。如果石头冷的话,火大少;石头热的话,火大就多。

佛教对物质的分类比较注重直觉的分析,既是我们的感官接触物质时,直接的了解它,并非像研究物理、化学那样,用各种仪器来研究,发现、明白里面包含何种元素,佛教对这些不太注重。它著重于指导我们认识物质和心之间的关系,所以佛教是以物质的活动与精神的活动,在心与境的互相作用上,作了一个很特别的分类方法,既是将色法分为内色和外色,内色有眼、耳、鼻、舌、身五种;外色有色、声、香、味、触五种,合称为五双色。

内色     外色     产生的知觉

眼根-----色尘-----眼睛看到颜色

耳根-----生尘-----耳朵听到声音

鼻根-----香尘-----鼻子嗅到香味

舌根-----味尘-----舌头舔到味道

身根-----触尘-----身体接触到东西

谈到五双色,那就要讲到‘根’,我们经常说六根清净,六根不净,那六根是指什么呢?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六根所对的境称为六尘,既是色、声、香、味、触、法。其中意根和法尘的一部分是属于心法,既是法尘可分为两部分:一者、心法;二者、色法--法处所摄色。佛法中把物质(色法)分为五双色和发处所摄色,共十一种。

(二)、受蕴:

‘受’是内心领纳所缘的境界的心所生法。内心领取纳受外境,生起一种心念,它会对顺、逆的外境产生三种不同的感受,既是苦、乐、舍(不苦不乐)受,称为三受。

1、苦受:领纳逆境,身心逼迫,刺激太强,身心感受到苦。

2、乐受:领纳顺境,我们所喜爱的境,身心适悦。

3、舍受:领纳中庸性的境,身心处在不苦不乐的感受。

1)、受的来源:我们凡夫的感受与所知的一切皆从六根而来。

1、眼根所生受--眼睛看到色彩的明暗,并非看到东西,它是看到光线(物体表面之颜色所反射之光)。好像你观看电影,看到的是光线,光线告诉你电影里面有一个‘李小龙’,而你看到的是光线,看不到‘李小龙’。同样的道理,现在大家坐在大悲殿里,看到的是佛像的颜色(即光线),并不是看到佛像。眼睛对颜色有三种感受,比如说光线很刺激,它直射到你的眼睛,你想都不必想,眼睛马上闭起来,当时眼睛在受苦;如果当时的光线很柔和,看了很舒服,那就是眼睛受乐;如果光线没有什么作用,你没感觉到什么,这时的眼睛是处在不苦不乐受(舍受)中。不同的众生对颜色有不同的爱好,碰到所喜爱的光线,就感觉乐受;人类喜爱柔和的青色和蓝色,眼睛看了很舒服;如果很暗的颜色,眼睛看不清楚,就会很辛苦。同样的,我们看到强烈的光线,眼睛感觉的刺痛,那时的眼睛在受苦。

2、耳根所生受--耳朵听音调的高低,以及声量的大小。如果音调太高、声量太大的话,它受不了,苦死;耳朵听到和谐的声音受乐;如果没有声音,耳朵就处在不苦不乐的状态。

3、鼻根所生受--鼻子是嗅香、臭的味道,而香、臭又分为浓烈与清淡。如果味道很浓重,我们一闻,鼻子就塞住,它抗议受不了--苦,如果闻到好味道,鼻子就很舒畅,它受乐。

4、舌根所生受--舌头舔到味道,会生起苦、乐、舍三种感受。

5、身根所生受--身体接触到东西,也会生起苦、乐、舍三受。

6、意根所生受--意所知的是我们的法尘,也就是心念。我们的心里念:do、re 、mi、fa、so,或是念:一、二、三、四、五,这就是心念。我们的意识对这些法尘会有什么感受呢?我们念:一、二、三、四、五会辛苦吗?不会,如果从早念到晚,那‘意’就会受不了,觉得很辛苦;我们做不到的事情,想不通的道理,绞尽脑汁,还是想不透,那‘意’就很受苦。如果我们不让意根起心动念,它会觉得无聊,很苦,我们稍微让它动一动,它就乐了。这些都是从六根所得来的受,它发生在心、境接触的那一刹那,心、境接触一过后,它就不存在了。比如现在我用灯光照你的眼睛,它受刺激,既是受苦;如果把灯关了,那苦就没有了。

我们还有思想上的忧授与喜受。忧受是担心、忧虑种种的事务;喜受就是对事务产生快乐的心情。忧受与喜受是一念一念的心,心心相续而产生,并非由六根而来。比如你想起一件快乐的事情,你内心很快乐,这就是喜爱。苦、乐、舍三受是六根‘接触外境后’,加上烦恼而生起的感受,所以忧、喜是烦恼,苦、乐、舍不是烦恼。

色蕴有形状,可看到,它很重要,被列入五蕴中是理所当然的,那受蕴呢?它之所以也被列入五蕴,是因为我们的六根无时无刻都跟六尘接触,既是眼、耳、鼻、舌、身、意念念都在受的作用中。比如你们坐在这里,屁股坐著座垫就有受了;皮肤接触空气,空气热一点,冷一点你都在受;耳朵听我讲话,从扩音机里发出来的声音,你也在受;眼睛看投影机所放射出来的灯光,你也在那儿感受。当时的眼睛与耳朵都在受苦、受乐,所以我们的六根无时无刻都在受苦、受乐当中,它的作用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一觉醒来就在感受,甚至在睡梦中也是如此。因为凡夫对这个受的作用不知不觉,而佛陀觉悟到这个受的作用力非常强大,没有一刻停止过,只要你一知道有事情发生,心念在动,就有受在作用,这个感受很重要,故被列入五蕴之中,占著重要的位置。

受蕴是无量无数相续不断的受心所集为一聚。这个受心所是无量无数刹那生灭的苦、乐、舍三种感受,它们生生灭灭不已,称为受心所。

(三)、想蕴:

六根与外境接触,内心构画出种种外境的相状,对外境起决定的心理,并且安立种种的名称,既是所谓名相的安立。这个名相是众生主观的安立,而在这名相中执著有一个实有的个体。我们以‘山’来做例子,眼睛看到一堆沙土,就看到‘山’的这个形色,那个颜色的形状多次的出现在眼前、过后,心确定有‘山’的形相存在,认为实在有这样的东西,就开始构画种种相状。接著给此相状的物体名字,称它为‘山’。过后却颠倒过来,不知道‘山’的实体,是因为有这样的形状,我们把它称为‘山’罢了。从此以后,我们一件到这样的形状,就执著生起‘山’的‘想’,这就是所谓的想蕴。所以这个想蕴并不是一次得来,而是累积了多次的经验后得到的。在举一个例子:当一个人出世后,没有看过下雨,母亲把他抱到外面,看到雨水纷纷落下,他根本不知道那是‘雨’,也不知道那是什么回事,看了又看,慢慢的就认定世间有这样东西,会从天上掉下来,后来他从大人那儿学习到那是‘雨水’,结果以后他就执著,认为这个世间真的有‘雨水’,这就是想的作用。

想蕴跟受一样,也是从六根而来。眼睛接触的境所生的这个想,既是颜色的相貌,称为色相;耳朵分别声音的相貌;鼻子分别气味的相貌;舌头分别味道的相貌;身体分别接触的相貌,那么我们的意则分别心念想的相貌。这些种种的相貌都是我们内心把它构画出来的。这个想与受一样重要,因为只要我们在受的同时,我们的意识--心,就来回不停地在六根那儿作想,由这个想我们分别外境是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所以说一切的语言都是想的念念作用,只要心中有语言的活动,就是想蕴的作用。甚至不出声,眼睛一打开来看到景物,耳朵听到声音,想蕴就告诉我们那是什么。比如你听到虫叫声、车声,都能确认那是虫叫声或车声。如果第一次听到车声,你可能会被吓死,因为从未听过,太可怕了。不过,多听几回后,就构画出车声的形状--声相,以后一听到那个声相,就给它一个名称,称为车声,这就是所谓的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看、所听到的事事物物,过后心中区别它们,那一样不是由想得来的?所以‘想’是一种很重要的心理作用,它也被列为五蕴当中之其中一蕴,称为想蕴。

(四)、行蕴:

行蕴是很复杂的,我在此只是作简单的解说:我们的心所生的种种心念,称为心所。这些心所除了受与想之外,其余的一切心所生法,这些心的行为(心行)皆是有造作的,并且念念迁流变化,都称为行;这种种的‘行’聚合在一起,则称为行蕴。比如贪、嗔、痴的心:人家骂你,起嗔心,这就是‘行’。此外,贪、嗔、痴、忿、恨、恼、害等都是‘行’。所以在我们的心念中,除了识、受和想以外,其他的心念都是行。这些心会造业,是有造作的。甚至你起好心、善心也是行:比如我们念一部《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也是行,因为我们的心有造作,念念在那儿变化,这个行是属于善的:如果我们被人家骂,起嗔心是属于恶的,那就是造恶。行蕴所生的心是造业的主要力量与原因,因为这些心念驱使我们的身、口、意去造业,所以行蕴是五蕴中造业的主要心理作用。

讲到五蕴,我们就要讲到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的关系。我们的内心接触外境时,它们之间会发生关系,根--六根、尘--六尘(外境)互相接触,它们接触的同时,心作意(也称注意),如果根、尘不接触,识是不会生起来的;如果根、尘接触,同时心也作意的话,这时候知觉的心称为识。根、尘、识三个一起作用的时候,所产生的心理称为触心所。比如说:我们能够看到颜色的心理,称为眼识。这个眼识依靠眼根来接触色的境,在这个过程当中,了别外境的心称为识。如果根、尘不接触,我们是不会生起注意的心理。比如当你的眼睛盖住的时候,心多数就不会注意到眼睛所看的景物。但是根、尘接触的时候,心有时会同时、同境注意,有时候不会;比如说,我们坐在那儿看书,看到入神时,外面有声音在耳朵那里作用,我们却不知道;那就是根、尘接触时,心当时不在耳根,也不在外境(声音)那儿作用,耳识就不生起来,耳边有什么声音,就没听到了。所以我们要明白,内心、六根与外境的作用有这样的区别。

(五)、识蕴

很多识蕴聚合在一起,称为识蕴。依唯识宗说:识可分为八种,称为心王。前面六种:眼、耳、鼻、舌、身、意是属于了别的作用,故称为识。识是依根缘外尘了别外境。

(1)、了别与分别的不同:

了别的意思是:我们的心第一念知觉所对的境,没有加任何的语言去称呼它,称为了别;分别是在了别以后,我们的心对于外境进一步加于名言的了解。比如你坐在这里听我说法,听到我的声音,知道我的声音是男人的声音吗,知道。但是当时你有没有加语言去分别?没有,对吗?所以我每讲一句话,你都知道是广超师的声音,是男人的声音,但是你不必去想它,只是知道而已,这种知道的作用称为了别。但是当我提起我的声音是男人的声音时,你就去想:男人的声音是低沉的,与女声不同;过后就很确定那是男声,这就是分别。我们的心对外境有两层的作用,第一层的作用是了别;第二层的作用称为分别。我们知觉的第一念时时刻刻都处在了别所对的境,与此同时,我们的心时时刻刻又去分别外境;我们先了别,而后分别。了别是现在的心识在知觉,它知觉现在的境;而分别确是在我们了别以后,很多连续的心念去了解刚才已发生过了的境。比如我把手举起来;你们看到这样的动作,当时眼睛是了别这只手的颜色,然后内心分别这是手。

(2)、六识了别的作用:

眼识依眼根了别色境:它了别色境并不是了别色境的内容。比如有一堆颜色,我没说那是什么?你看到是一堆颜色,那叫做了别。如果你知道那颜色所表现的景物、意境等是什么时,那叫做分别。在举一个例子,你看这个白板,上面写这黑字,当你的眼睛在看时,眼识在那边作用,眼识是知道黑白罢了;那黑白里面表达的是什么?眼识是不知道的。过后,我们的第六意识一念念去分别它,把它联系起来,才发现里面的内容,这就是分别。所以了别是在第一念,但是它并非是单独的一个,我们只要看一下,眼识已经不知道多少百千万念飞奔而过。如果我们只保持看而不想的时候,那就是处在了别当中;这个了别一刹那、一刹那就过去。所以眼识也就一刹那、一刹那的生灭。比如我用五颜六色的灯光在银幕上,一下红、一下白;你的眼识就一下子知道红、一下子知道白,在那儿一念一念的作用。红白颜色是眼睛所知道的,但是红白颜色里的图画形象是什么?它就不知道了,必须利用我们的第六意识的心去思考、分别。耳识依耳根了别声境,所以耳识也是知道声音罢了,它不知道声音里有什么内容?比如我们听到猫叫声,就分别是猫的声音而不是狗的,那叫声表达什么意思,我们没有去分别;在了别猫的叫声的同时,我们又在分别那个声音是猫的叫声。

因为了别很快,它一刹那、一刹那飞奔而过,很难感受到。我们所知道的都是处在分别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修禅定,心念的觉悟不够快,不懂多少个念后才知道,那个时候就是分别;当第一个念就知道,那是了别。

意识(第六识)依意根了别法境,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讲到六根,六尘,你们知道什么是法尘吗?法尘就是我们一念一念的心境,既是心所生出来的法。能够知道法尘的才是我们的心--识。请大家坐好,闭上眼睛,随我默念:‘阿--弥--陀--佛。……’现在你们注意:阿、弥、陀、佛的这些念--法尘;能够知道这些念(法尘)阿弥陀佛的心--意识。你们知道吗?一般的人往往把法尘当成能知的心。同样的,眼睛看到颜色,当时知道颜色的那个作用,就是你的心;耳朵听到声音,知道声音的也是你的心,所知道的是声音。所以这六个识是一念、一念的在作用,好像刚才我们念阿弥陀佛时,每一念、每一念都有一个意识知道那个声音,当我们念‘阿’的时候,那个意识知道‘阿’;当我们念‘弥’的时候,那个意识知道‘弥’;……所以每一念有不同的法尘与意识在生灭,我们的眼识,耳识也是这样的作用,此即是识。我们除了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外,根据大称唯识宗的讲法,我们还有第七识,这个意根就是第七识。此外我们还有第八识,称为阿赖耶识。我们凡夫对此识不知不觉,它能够收藏所有造业的种子,同时那些种子依靠这个识的因缘而能够形成果报。第七识又称为末那识,翻译成中文称为意,这个识一直执著阿赖耶识是‘我’,所以它是执著「我’的一种心理作用。我们的第六意识是依靠第七识而生起的,所以被称为意根。好像我们的眼识依靠眼根而生起,所以称为眼根;第六识依靠意根而生起,所以称为意识。

五、五蕴之间的互相关系:

五蕴中的色蕴,分为内色与外色,就是根与境(尘)。尘是所知道的境,根是我们的识依靠它来知道外境。心与境接触的时候,那个接触的心理称为触。触当时能知外境的是识,心、境接触之后,就会连续的生起受、想、行。过后苦、乐、舍三种受即生起。同时心构画种种的形相。而且给它们种种名称,此既是所谓的想。我们安立名言后,加上烦恼,就生起善、恶之心,甚至发动身、口、意去造业,这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一直连续不断的活动。

六、五蕴的真相:

五蕴的真相是无常、苦、空、无我。因为五蕴中的每一念都在生灭变化,故它是无常的;因为它无常,每一念生起后,终归会消灭,故苦;因为在五蕴的聚合中,任何的一个东西都不是常的,不是独立的,不是单一的,非常非一,而且没有主人,没有人控制,它一直随著因缘生灭,故无我;因为五蕴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的东西没有自性,即使没有自己的性能,所谓没有自性,无自性故空。

七、观察五蕴:

佛陀在《五蕴譬喻经》中教导我们要怎样观察五蕴,经曰:‘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佛陀教导我们观察五蕴中的‘色’如河水冲击时形成的肮脏的泡沫,虚有其形,实无一物,保留片刻,容易破灭;‘受’如水中一个一个浮上来的气泡,一下子就破灭了,我们受的心念也是这样,比如:眼睛一念一念的感受,一下子就过去了;‘想’如春天或夏天时阳光照在地上,水份蒸发成为水蒸气,它有时会反射,形成各种影像,它是一种幻象,我们的想蕴就有如春时焰那样,虚幻不真实;诸‘行’如芭蕉,就是我们一念一念的心行好像香蕉树,一片一片的剥开来是空心的,里面什么都没有,我们的心念亦复如是。比如说:阿弥陀佛,你看‘阿’里面有东西吗?没有。‘弥’里面有东西吗?没有。……但是你把它组合起来,你看到‘阿弥陀佛’四个字所代表的东西;诸‘识’法如幻,‘识’就是我们能够知觉的心,它如幻如化,就好像魔术师,它变化出一些东西,我们被它迷失了,以为真的有这些东西,同样的,我们也认为有一个心存在,但是心是如幻如化的。

四禅八定与灭尽定

一、各种禅定的差别:

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无漏学。任何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须持戒。如果连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话,要想解脱是很困难的。持了戒后要修定,因为平时我们的心很散乱。散乱的心使我们迷失,迷失就不能清楚观察世间的真相。有了定,就可以深入的观察世间的真相,即苦、无常、无我和空,这就是智慧。因此,戒、定、慧是有一定的次序。有些人可以不必受戒就修定,而且修出成绩来,那是因为他有宿世善根,一般人还是要按照戒、定、慧的次序来修。那么,什么是禅定呢?

禅定是由梵文(Dhyana)翻译过来的,音译是禅那,意思是静虑:既是心定下来观察思维;也就是以所观的境,令心专注不散,称为‘定’;‘观’既是作种种的观行。禅定包含‘止’和‘观’,‘止’(Samatha)和‘观’(Vipasyana)都是由梵文翻译过来的。一个人修任何的禅定,一定离不了止和观,不然的话,他修的禅定会偏向外道。

佛陀说我们这个世间可分成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欲界有种种欲望,且没有定心;色界和无色界都要依靠定力进入。我们在欲界里修禅定,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离欲界而进入四禅八定,乃至进入灭尽定。

我们要进入四禅八定之前,必须先修习一些在欲界里的基本的定,真正来讲有欲界定和未来禅两种。修欲界定先要坐禅,再坐禅的过程中,我们可依心态的不同而分成几个步骤:

(一)、粗心住:

开始静坐的人,心很散乱,越做杂念越多,控制不了;同时坐得腰酸骨痛,身体不正直,歪来歪去,因为平时我们的身体弯曲惯了;有些人的身体不会歪斜,是因为他用精神去控制,把身体矫正,这是有心去造作(故意去做)的;呼吸又不大顺畅;我们得用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等等方法使心定下来。过了一个时候,身体会慢慢调好,呼吸也渐渐顺畅起来,心念也就越来越细幼。这种定称为粗心住。进入粗心住时,杂念减少。然而,杂念少并不等于定,只是不再胡思乱想罢了,但是心念还会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门头跑来跑去。

(二)、细心住:

这时候的心念已经很微细,身体不必用心力调正,自动平衡,已经习惯了,而且坐久也不疲倦,这就是所谓的持身法。所有有静坐经验的人,如果静坐半个钟头、一个钟头后身体就很疲倦,那就是还没进入粗心住,当进入粗心住,在进入细心住时,身体就自动的调正,而且坐久也不疲劳。如果继续坐禅,深入定的话,就能进入真正欲界的禅定--欲界定。

(三)、欲界定:

平时我们要用心将妄念捉回来,进入欲界定后,不必加以控制,妄念也不会生起,而且心念自动平稳,不必用心力去调整它,此时心任运不动。进入这种定后,就能够整天坐禅。以上三种定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禅定,只能称为普通的定。

(四)、未来禅:

进入欲界定后,继续修下去,到了某个时候,忽然间你感觉到失去身体的感受,看不到欲界的身体,感觉到整个身心不见掉。这种感受是在静坐时发生的,而不是打开眼睛来看。有了这种感受之后,身体就不会因失调而生病。因此,一个坐禅的人,若要身体没病,至少要达到第四步骤,既是进入未来禅。

但是,有些人静坐时,心无所知地昏昏沉沈,他也以为自己的身体不见掉,这不叫做未来禅,而是他的心念不知去了哪里?若要达到未来禅,必须达到欲界定,既是心不必控制,自动的静下来;在这之前,必须完成第二步--细心住,就是身体不必调整,自动的平衡,所以我们修习禅定要从粗心住、细心住、欲界定一步一步地进入。

为什么第四步骤称为未来禅呢?因为他就要进入真正的禅定了。由于此未来禅尚在欲界,所以又称为欲界未到地定。所谓真正的禅定,既是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

1)、初禅:

一个人进入欲界未到地定后,继续修出离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越来越深,原本静下来的身体,慢慢地会感觉到又再动起来。这种动触有八种不同的感觉,即冷、暖、动、痒、涩、滑、轻、重;最普通的就是感觉到身体动起来。这时候,他的心已离欲界,那就要进入初禅了。

有此感觉之前,必须先要静坐几天,或是坐禅相当久时间后,有很深的定力,在定中感觉到身体不见了;满满地又感受到身体再度动起来,就会产生一种触的快乐,也就是身心内外感受到很舒服,很宁静。初禅以上不须分段食,故无鼻、舌二识,唯有眼、耳、身、意四识。进入初禅者没有鼻、舌二识,所以鼻子嗅不到外面香、臭等气味;舌头也感觉不到甜、酸、苦、辣等味道。这时候,他已舍离欲界里的五欲,不再贪财、色、名、食、睡。他也能除掉贪、嗔、睡眠、掉悔和疑,这五种烦恼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使我们生起坦、嗔、痴,所以被称为五盖。

初禅有五种特点,称为五支,即觉、观、喜、乐、一心。

觉:身体接触外境的感受。此时的知觉是初禅的心态,并非欲界的知觉。

观:内心的观察。觉与观也翻译成‘寻’与‘伺’。它们的差别是:觉是对境比较粗的心念;观是内心比较细的观察心念。

喜:内心欢喜的感觉。

进入初禅者,第一次发现自己已经进入初禅,出了欲界,全无欲界的烦恼,在定中内心很欢喜,那就是喜。

乐:身体的五根所感受的快乐。

比如:冲凉后身体感受到舒服的感觉;在坐禅时,进入初禅的时候,身体会有很舒服的感觉,那就是乐。所以进入初禅也称为‘离生喜乐’,意思即是因为出离(欲界)的心生起喜欢与快乐的感觉。

一心:心在定境中保持不动。一心也翻译成‘心一境性’。

2)、二禅:

当一个人进入初禅后,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觉、观的心念很粗,所谓‘觉’就是对境物的感受;‘观’就是起种种的思想。比如说你感觉到身体上有发生变化,你生起思想,知道它在坐什么,这就是觉、观。这种觉、观就是我们的心念在想东西;这样的想念很粗,他又想把这个粗的心念舍弃,因为它也是一种烦恼。当他把觉、观的心念(寻、伺)舍起后,就会慢慢进入无觉无观(又称为无寻无伺)。这时,他的心静如水,处在清明的状态,内心一片平静,很清净,这叫内静,与初禅的觉身宁静有所不同。

由于二禅是无觉无观,他的内心再也不去思维和判断所接触的境界,不起语言的分别,因此这种定也叫‘圣默然定’。一个人进入二禅之后无眼、耳、身识,唯有意识。二禅有四支,即内静、喜、乐、一心。

内静:内心平静,感觉到内心很清净,再也没有语言的构思了。

喜:离开了觉、观,离开了语言,内心欢喜。

我们内心一念一念的想,虽然口没说,但是,是以语言的方式来想东西:印度人用印度话来想;华人用华语或其他方言来想。初禅有觉有观,是用语言来想东西;而二禅离开了语言的想像,发现没有语言的烦恼,他觉得很高兴,称为‘喜’。

乐:身体宁静与内心平静,他感觉到很快乐。

喜与乐的差别:身体感受乐后,内心起欢喜。

一心:也就是‘定’。进入二禅(定)的人,定在二禅的定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

3)、三禅:

当他继续修到三禅,心远离喜的躁动,就会进入更深的定,他会感受到另一种乐;初禅是舍离欲界而快乐,故称为‘离生喜乐’;二禅是默然之‘定生喜乐’,三禅之乐称为‘离喜妙乐’。此定中之乐是与外境无关,是由内心发出的快乐。由于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经中常说世间之最乐是在三禅。

当一个人进入三禅后,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三禅共有五支,即舍、念、智、乐、一心。

舍:舍掉喜心。

念:念念分明。

智:有正知。‘正知’即是以真正的智慧观察事物的真相,又称为‘智’。四禅中的修行者,都能很正确的观察到这个世间,称为正知;而我们凡夫是靠过期的回忆来判断事情。

乐:因舍离二禅的烦恼而感受快乐。因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世间最乐是三禅乐。

一心:他定在三禅的定境中。

4)、四禅:

进入三禅后,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三禅所感受到的快乐还是一种苦患,他要心无牵挂,连快乐都要舍离。如此,他的意念清净到极点,呼吸完全停顿,心完全不动,因此四禅也称为‘不动定’。初禅至三禅的心念一直处在动中,进入四禅后,心如明镜不动,清净明朗;心念不动并不表示心没作用,而是它能停留在一个境界里,观那个境而心不动。在四禅中,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

这四种定都还在色界,没有舍离色身。如果一个人进入四禅,他所修学一切事皆随意成就,乃至他要修神通,立刻就能够修成五神通;定能发神通,然而在四禅中修学是最快有成就的。这里的神通并不是像一些人与鬼神的感应,这是内在自发的能力,因为心定,所以能够发通。

四禅共有四支,即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一心。

不苦不乐:内心不是喜,也不是乐。

舍:舍掉三禅的乐。

念清净:已经没有妄念,但动起念头也可以,全由个人做主,称为念清净;我们凡夫的妄念纷飞,它时时刻刻生起;妄念生起后,我们的心随境转,做不了主。

一心:心定在四禅的定境中。  

有些外道,想要修行证得涅槃,但是没有智慧,以邪见的智慧,用心把‘想念’压住,使它不生;当他真正修成‘无想定’后,把烦恼心压制住,色界的烦恼还在,所以他死后就生到色界的无想天。进入无想定后第六识(意念)的心就没生起,他不知道还有更微细的心念在作用,所以他以为这就是涅槃。佛弟子都不要修学这个‘无想定’,因为他们都不要进入无想天,所以进入此天者都是外道。

以上四种禅定还是没有舍离色界。如果修行者觉得有色身很麻烦,想舍弃它,那么就要修习更深的禅定,如: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

1)、空无边处定:

一个人若想把色身舍掉,他须把种种色想灭掉,既是灭掉色想与有对想;色想是因眼识而生起的;有对想是由鼻、舌、身与耳识而生起的。在四禅中做‘空’想,既是没有色(物质)与欲(欲望),而把一切都观空,当他这个‘空’想完成后,他就远离色地而进入空无边处定--出色界。他感受到没有色法,故空;没有所谓的边沿,所以称为‘空无边处定’。进入此定,并不表示他的心没有任何作用,反之,他还有受、想、行、识的作用。

2)、识无边处定:

修行者继续修习禅定时,他会发现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也是一种苦,因为他是一种想,表示他还有心念。要减少这种想,他需要思维现前的心念,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保持心识的知觉,念念不离知觉的心,而一心缘识。这个心识也会产生作用,使他发现无量无边过去和未来的心识,这就是所谓的识无边处定了。进入此定者抛弃了‘空’想,只保持现前一念知觉的心识,实际上,识无边处定还是有想,只是这种想很细微,与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不同;它们之差别是:空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故意作‘空’想;而识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抛弃‘空’想,进入另一种定--识无边处定;因为它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是有细微的想,并非无想。(注:识与想的区别:五蕴中的色、受、想、行、识中的识是心的知觉作用;想是法尘,既是心的念头。)

3)、无所有处定:

如果继续修下去,修行者会发现心识还在那边产生作用。而生起讨厌之心,因此想舍弃它,想进入无所有处定。那就是他认为:如果有一个地方完全没有心识作用,这种定才是最安稳,最快乐的。它就观想这种定,并非作‘空’想,也不是依识,而是他一心念无所有。在定中,他或认为他没有想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他的心念非常细微,意识中的法尘就是无所有的法尘。

在无所有处定中,其他的想不生起,没有种种的心想的相,不分别所有的东西,只是分别无所有,一心定在无所有的法尘中。第六识还在产生作用,集中在观想无所有法,所以称为无所有处定。

4)、非想非非想处定: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又会发现这个心念很粗,他不要一切有、无所有,既是有想、无想他都不要。因为空无边处定是空想;识无边处定有作识想;无所有处定他认为无想,实际上是有很微细的想;他以为在无所有处定之前的定都是有想,而只有无所有定才是无想。他是要进入没有‘想’,也没有‘无想’,既是非想非非想处定。在无所有处定时,他还有一个定境,但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连定境都消失了。但是第六识还有非常细微的作用,但是他不知道,乃至他有第七、第八的心识在作用。

南传佛教中,认为我们只有六个心识,当一个人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第六识还有很微细的作用,就是大乘佛教中所指的第七识。一般上这很微细的第六识心执著第八识称为第七识--恒行的心识。

进入四禅定者,只是降服眼、耳、鼻、舌、身识,并没把它们灭掉,而是进入那个定境时,粗重的烦恼当时不生罢了。

灭尽定: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会发现已经没有心识生起,但是还有‘我’的存在,因此想舍弃这个我,那就是说,他想舍弃第七识的恒行心。(唯识宗说,我们有八种心识的作用,第七种叫第七识--末那识,他执著第八识为我。我们的前六识是可以停顿的,在还未解脱之前,末那识却一直在作用,所以称为恒行,依司机是永恒的造作,念念生灭不已。)。如果他能使恒行的心识暂时不生,就能进入灭尽定,弃除了‘我执’。‘灭尽’之意既是灭尽了一切六识的心,乃至灭尽执著第八识称为‘我’--‘我执’的心。唯有三果或以上的圣者能进入此灭尽定,它的特点既是无‘我执’,断除了一切烦恼;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中,第三果的圣人还待降服一些微细的烦恼,只能够暂时进入灭尽定,在定中没有‘我执’,但是当他出定后,我执之心再度生起;阿罗汉果圣者破除了我执,在灭尽定中无我执,出离此定后也没有我执。所以只有佛、阿罗汉和三果圣人有能力进入灭尽定。

至于大菩萨是否也能进入此定呢?根据经典有两种说法:有些经纶说可以,另一些却说不可以;大乘唯识宗等都认为修菩萨道者绝对不能进入灭尽定,因为能进入此定者出定后没有烦恼,过去的‘业因’没有烦恼为‘缘’引发,就再也不来三界受生,不能继续修集福德因缘,乃至成佛。

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四种定都是要一层一层的进入,已经出了色界,称为‘无色界定’。在佛法中我们将这个世间分为三界,又称为九地,既是欲界称为散地;色界和无色界称为定地,要进入此二界,必定要依靠禅定;但是在欲界中,比如要进入兜率天、忉利天等就不须靠定力,只要积极努力的修集各种的福德因缘即可。

二、简介修习禅定之方法:

根据南传的《清净道论》中共有四十种修习禅定方法,它们是:十遍、十不净、十随念、四梵住(四无量心)、四无色、一想和一差别。修习禅定应从数息入手,比较稳当;因为各种禅定的修行适合不同根器的众生,比如修不净观,能够破除淫欲,但是有些人嗔心重,修不净观到一个时期后,会对身体产生厌恶的心理,结果想自杀,这种人就不适合修不净观。所以修习各种禅定的方法应该根据个人的烦恼所在而修,并不是人人都能够修习相同的方法。但是其中两种禅定方法,比较适合大多数的众生,它们是不净观与数息观。

我们的心很散乱,坐禅时数呼出吸入的气息,慢慢降服我们的散乱心而进入定;我们是烦恼重的欲界众生,要修禅定进入色界,就要舍离欲界的种种欲望,而在此中最严重的烦恼是色欲,所以我们应该修不净观来对治它,所以数息观与不净观被和称为二甘露门,它们是要修学禅定的初步。比如说一个人修慈悲观,但心散乱,想动想西,这是很难有成就的,所以他应该先修数息观把散乱的心定下来;又如一个人的心已经有相当的定力,但是他的嗔心重,那他就应该修慈悲观。

在修学禅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去参访有学问得导师以解除疑问,请给予援助和开导或启示,亲身体验一段时期,适合我们根器的方法就是好的,不适合的就应该放弃;除非那个教导者有宿命通与他心通,他知道我们过去业的因缘,与现在贪、嗔、痴心烦恼之所在,能以正确和适合的方法教导我们,这样修习禅定就会很快有成就。如果遇不到这类导师,最好是从数息观、不净观那儿著手,然后再修四念处。

声闻果与佛果

一般学佛的行人,从努力修行,至因缘成熟时,就可觉悟证果。在佛教的证悟中,可分为小乘的果位与大乘的佛果。小乘的果位有四果;大乘菩萨的果位称为‘地’,菩萨十个果位称为十地,真正圆满菩萨六度万行,完成的证悟果位,称为佛果。

一、声闻四果:

小乘又称为声闻乘,既是听闻佛法而觉悟的人。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小乘人,是因为他们心量小,只求自己解脱。佛教的主要目标,是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既是除了自己修行解脱证果外,还要引导其他众生解脱生死轮回,走上涅槃之道。根据《俱舍论》中说:在小乘的声闻四果中,修行者因为根器与因缘的不同,快者三生,慢者则六十劫方可觉悟证阿罗汉果,证悟的果位有: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

(一)、初果:

梵文称为须陀洹果,译为预流果,即初见真理,得入圣者之流。依论师说:‘初果圣人是以智慧觉悟,见惑断除。’他们不为知见上的烦恼所迷惑,对佛法有绝对的信心。经中说初果圣人断除了我见结、戒禁取见结及疑结--三结。所谓‘结’就是束缚的意思。有时候‘结’又称为烦恼,断三结既是断除此三种烦恼。

1)、我见结:执著五蕴身心有一个我,认为这个我是真实的,称为我见。

2)、戒禁取见结:执著各种不正确的戒律来修行,而证初果的圣人就不会做这种事情了。比如有些人持牛戒、狗戒、羊戒……,这些都是邪行。

3)、疑结:对三宝,戒律,过去未来的因果,以及对十二因缘产生怀疑,证初果者无此烦恼。根据经典上说:初果圣者得到四不坏信:即佛不坏信;法不坏信;僧不坏信;戒不坏信。对此四不坏信的信心很强,任何人都不可毁坏。假如一个人对佛、法、僧以及戒有绝对的信心,一点儿也不怀疑,那他就是断了疑结,意经典说他已经证悟到初果了。

学佛者在修学的过程中,如果对佛、法、僧,以及戒律还会有怀疑,既是说他还没证悟到初果;如果他对佛、法、僧以及戒律绝对没怀疑时,那肯定可以证得初果了。证初果者又称为见道,既是见到解脱之道。他很清楚的确认八正道、四念处、三十七道品等是解脱之道,而且真正体验到此修行方法,才是真正解脱生死之道。我们没证悟初果的学佛者是凭著听闻佛法,分析、了解、推理、相信这些道理,但对于初果圣者来说,是真正的领悟和感觉到。比如有人从听讲中学习到一些游泳的技术,当他有机会跳进水中,就可体验到游泳只不过是如此罢了。虽是如此,然而他的游泳技术未必熟练。同样的,初果圣者虽然是见道,但他还有很多业习,故他需要继续修行。初果圣人由于断三结,绝对不会轮回到恶道去,并且最多天上人间来回七次生死,最后一生必证阿罗汉果。既是说,有些初果圣人的因缘好,烦恼薄,今生就可证悟阿罗汉果,未必一定要修行七世后才证得阿罗汉果。那些至第七次返回人间逢无佛法,居于家中也能证阿罗汉果,证果后必出家自然的比丘形相。

(二)、二果:

梵文称为斯陀含果。证初果圣者断除三结后,必须继续修行,到另一阶段,贪嗔痴减薄,便证得斯陀含果,此果又称为‘一来果’因为对欲界烦恼未完全断除,还必须在欲界的人间天上来往一次。在这往返生死中,他必定能继续修行而证阿罗汉果,但是有些修行者不必证悟初果,可以直接证悟斯陀含果,那是因为各人因缘不一样,烦恼轻重不同之缘故。果位越高,烦恼就越轻。故证果并非得到什么,而是把烦恼放下。

(三)、三果:

梵文称为阿那含果,译为不来果,三果圣人断除欲界所有的烦恼,故在欲界死后,生色界五净居天,永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为不来果。在彼天继续修行,证阿罗汉果。三果圣人断除欲界的贪与嗔;欲界中有嗔,进入色界后就没有了。三果圣人断除欲界的贪,但还有色界与无色界的贪。因为有色界的贪,故今生舍报之后,就生在色界。

三果圣人断除五下分结,既是我见、戒禁取见(邪行)、疑、欲界的贪以及嗔心。我们可试探证果的圣者,如果还有嗔心,那肯定他不是三果圣人。依经上说在家居士可证得三果,证果后自必绝男女之欲。证悟初果、二果、三果的圣人,他们虽然断除了一些烦恼,但还必须继续修学圣道,故称为有学圣人。

(四)、四果:

梵文称为阿罗汉果。阿罗汉译义有三:一者、杀贼;二者、应供;三者、无生。意思是阿罗汉杀尽了一切烦恼贼,不再有生死业之生起,是应当受人天供养的圣者。由于已断烦恼和证得涅槃果,在修道上已无可修学,故阿罗汉称为无学圣人。此圣者断除的烦恼有:

1)、色界取:色界的贪。

2)、无色界取:无色界的贪。

我们凡夫有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贪,称为三有的贪。三果圣者断除欲界的贪,初果与二果的圣者都还没断除它;阿罗汉却完全断除了这三界的贪。

3)、我慢:阿罗汉断除了我慢,既是我们凡夫在心、境对立时,会认为外面所知的是境,能够知道的是我,这跟身心无关,这是一种知觉上面的执著,这个‘我’称为我慢。

4)、掉悔:阿罗汉断除了不安--掉悔。学佛者在修行过程当中,每当他进入某个境界时,要把那个境界舍掉,才可以进入另外更高的境界。比如修禅定,进入初禅者,要舍掉初禅的境界后,继续修行,才可进入二禅。如果不放弃,他就会执著初禅的境界。在修行的过程中,当他放弃初禅,要进入二禅时,心退回初禅去的心理,称为‘掉’;另一方面,因为他放弃初禅想要进入二禅,当他还没进入二禅时,他很后悔放弃初禅,称为‘悔’,这两种心理合称为掉悔。同样的,我们世间人作了一件事情,过后一直怀念那件事情,也是掉悔的心理。

5)、痴:阿罗汉断除了痴的烦恼,所谓痴是无知的意思,既是不能明辨是非以及不明白事理。既是不知道因果,不能明辨是非称为痴。

阿罗汉断除色界的贪、无色界的贪、我慢、掉悔以及痴五种烦恼,它们称为五上分结。阿罗汉是在佛住世,有佛法的时候,听闻佛法而悟道的,有些甚至之听闻一句佛法就觉悟,故称为声闻。阿罗汉种类很多,普通可分为两大种类:

1)、慧解脱阿罗汉:依智慧永断一切有漏烦恼的阿罗汉,然而未能证得灭尽定乃至二禅,由于不能解脱定障,所以有些阿罗汉没有五通,只有漏尽通。

2)、俱解脱阿罗汉:能证得灭尽定的阿罗汉,于定、慧都究竟解脱,故能得‘三明六通’。

不是所有的阿罗汉都有神通,在经典上记载:有一个阿罗汉比丘尼,她在睡觉时,有一个恶人进入她的房里,把她奸污了,同时把她囚困起来,她没有神通,逃不出去。莲华色比丘尼以神通去搭救她,并且教导她修神通,结果那个阿罗汉比丘尼修成神通后逃去见佛陀。佛陀告诉她并没有破戒,因为她当时并没有淫欲心。解脱是依智慧,并非依神通,也非依禅定。但是要有一定的定力,智慧才会生起,所以一般上阿罗汉都能够进入初禅,有些阿罗汉没办法进入灭尽定,他们被称为慧解脱罗汉。阿罗汉断除所有的烦恼,无需再修学,所做已办,故称为无学。在经典中又说阿罗汉不受后有,既是他再也不需要来这世间受果报了。

二、辟支佛:

译为独觉;也作缘觉,此类圣者在修行过程是‘不由他觉’,多生于无佛、无佛法的时期,独自修行,因其根器很利,不必听闻佛法,只是观无常悟入缘起的寂灭(涅槃),既是观十二因缘而证得圣果。因其观因缘而觉悟,故称为缘觉。

辟支佛之所以称为独觉,是因为在没有佛法的时候,众生的根器很差,在当时能觉悟是一件了不得的事。证果后的辟支佛必定自发过头陀生活,由于没有同等根器的众生,所以辟支佛没有师长、没有同学、也没有弟子,故称为独觉。此类的圣者不需要佛陀的教导,就可以觉悟,故他的智慧比声闻果位的圣者更高一筹。辟支佛过去世有修学的因缘,他们多数是佛陀住世时的初果或二果圣人,这些圣者投升天上,再回来人间时,多数佛法已经灭了。因为他们过去证果的善根,最后一生在人间,虽然没有佛法,然而会自动自发去修道,自发的觉悟,所以被称为缘觉。

三、三藐三佛陀:

既是佛,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所谓无上正等正觉既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前面所讲的四果圣者,断除烦恼证果,只是自己觉悟;而佛陀不但自己觉悟,而且也能令他人觉悟,不但如此,他的觉行最圆满。

(一)、自觉:佛陀自己觉悟,他觉悟一切法苦、空、无常、无我,觉悟万法皆空,故成为正觉。佛陀不只是智慧上觉悟而已,而且德行也圆满。

(二)、觉他:佛陀不但能自己觉悟,而且能令他人觉悟。比如证阿罗汉果的圣人,证果之后,知道觉悟是怎么一回事,但很多时候却不懂得教导人,使他人觉悟;而佛陀是具有智慧的觉者,能运用各种善巧方便,度化众生,令他人也觉悟,所以佛陀是自觉觉他的圣者。

(三)、觉行圆满:‘觉’是智慧;‘行’是德行。佛陀的觉行圆满,既是断除烦恼,智慧圆满,佛陀的众德具备,所以称为德行圆满。佛陀觉行圆满的果报是拥有一个佛土;有他所救度的众生;以及佛身相好庄严,佛陀能够令见到他的众生生欢喜心与尊敬心,这是因为佛陀具有世间人最圆满的三十二种好相,八十种随形好。佛陀的德行可分为智德、断德与恩德三种:

1)、智德:佛陀觉悟到一切法的法性与道理,并且能够毫无差错的随著众生的根器而说法。

2)、断德:佛陀断除一切烦恼,自由自在。

此两种德行阿罗汉也具有,但是不如佛。

3)、恩德:佛陀具有大慈大悲的愿力,誓愿度一切众生,对一切众生皆有恩德,而阿罗汉却没有,故说佛陀的觉行圆满。

佛陀有一切智智,既是世间一切无所不知。但是我们不要误会把佛陀当成上帝,佛陀是觉悟者,他无所不知,但佛陀不是无所不能。佛陀有三不能:一者、众生度不尽;二者、无缘不能度;三者、定业不能转。既是说佛陀不能违背世间的因果,佛陀成佛也是顺著世间的因果,所以佛陀是一位觉悟者,并非是主宰者。佛陀不是万能,不能使我们成佛,他只能慈悲的把觉悟的道理开示出来,教导依据佛法去实行,精进不懈,那我们就能与佛一样证悟涅槃,解脱生死--成佛。

(四)、证悟者的能力:

六通、三明与十八不共法。

(一)、六通:既是六种神通。

1)、神境通:能变多为一,一为多;大为小,小为大;入水入地不为山河石壁所障碍,且能淩空飞行自在,来去无碍。

2)、天耳通:能于近处、远处听闻与明白六道众生所说的言语。

3)、他心通:知道其他众生心之所想、所念。

4)、天眼通:能见远处、近处一切事物不被隔障,粗细表里皆能见,有能见众生的业,知道来世生在何处。

5)、宿命通:‘宿’既是过去的意思。知道自己与众生过去世的业报,从何处来。

6)、漏尽通:‘漏’既是还有烦恼的意思;‘漏尽’既是断除所有的烦恼。漏尽通是知道自己与他人内心解脱生死烦恼的情形。

前五通外道也能修获,漏尽通是佛陀与一切阿罗汉必有;六神通有深浅不同,唯有佛陀才能究竟圆满。

(二)、三明:

宿命、天眼与漏尽三通在断除烦恼的阿罗汉才可称为三明。此三明是以智慧证得彻底究竟,清楚的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而‘通’只不过有此种能力罢了。

1)、宿命通:具有三明六通的阿罗汉,他的宿命通不但很清楚的知道过去世的事,也能知其前因后果。

2)、天眼通:具有三明六通的阿罗汉,他的天眼清净,他能够看到未来一切世的前因后果,称为天眼明。

3)、漏尽明:阿罗汉圣者知道自己断除所有的烦恼,同时也知道他人的烦恼断除了。有漏尽通一定有漏尽明。

经典上常说,证悟阿罗汉的圣者有三明六通,但是慧解脱阿罗汉没有具足三明六通,他只有漏尽明,因为他没有宿命通与天眼通,只有漏尽通。凡夫也可从修学禅定中得到前五种神通。佛陀也有三明六通,与阿罗汉相比,佛陀的三明六通比较高明。另一方面,佛陀还有十八不共法,既是说佛陀成道,他所具有的能力与阿罗汉、凡夫是不一样的。

(三)、十八不共法:

1)、身无失:佛陀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慧、慈悲,以修其身,此功德圆满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是名身无失。

2)、口无失:佛陀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法虽众生之机宜而使他们皆得证悟,是名口无失。

3)、念无失:佛陀修诸甚深之禅定,心不散乱,于诸法之中心无所著,得第一一义之安稳,故名念无失。

佛陀身、口、意三业皆无过失;在日常生活中,佛陀的身口意行为一点也没有过失;阿罗汉的行为就没有那么清净。经上记载:有一个阿罗汉,他每天过一条河,河中有一位女河神,他每次要过河就说:‘小婢,请让开,我要过河。’女河神以为这个阿罗汉轻视她,就去找佛陀论理。佛陀就问阿罗汉有说此话否?阿罗汉承认有,佛陀就叫他向女河神道歉。阿罗汉对女河神道歉说:‘小婢,对不起。’原来这位阿罗汉前五百世都是婆罗门出身,因为种姓高贵,故有傲慢的业习。虽然今世证悟了阿罗汉果,他没有此烦恼,但业习尚存,这不妨碍他证悟,但口业还有过失。

4)、无异想:佛陀对众生一视同仁,没有所谓的这个好,那个不好,平等普度,心无简择,是名无异想。阿罗汉还有分别,佛经上有记载:佛陀的弟子须菩提尊者认为:穷苦的人家,生活难以维持,没有多余的饮食供养出家人,所以尊者专门乞富不乞贫,以免增加贫穷人家的负担;反观大迦叶尊者却认为:出家的沙门,守道行法,是人间的福田,受人间的供养,是给他们增长福慧的机会,故尊者专门向贫穷人家化缘,免除他们将来贫困。须菩提与大迦叶尊者有分别众生的因缘而度生,生起不平等之心。

5)、无不定心:佛陀没有出定或入定,行、往、坐、卧常在甚深的禅定中,是名无不定心。阿罗汉就有出定或是入定,他们入灭尽定或出灭尽定。

6)、无不知己舍:佛陀念念知道自己对一切法已经没有执著,是名无不知己舍。

7)、欲无减:佛陀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是名欲无减。

8)、精进无减:佛陀之身心,精进满足,常度一切众生,无有休息,是名精进无减。

9)、念无减:佛陀时时刻刻都在正念中,是名念无减。

10)、慧无减:佛陀具一切智慧,无时无刻不再观照智慧中,是名慧无减。

11)、解脱无减:佛陀时时刻刻都处在解脱之中,是名解脱无减。阿罗汉有时还会生起‘苦’的感受。

12)、解脱知见无减:知道一切修行解脱之方法与道理,是名解脱知见无减。

13)、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佛陀现三十二种好相,八十随形好,调伏众生,以智慧演说一切诸法,教化众生使其解脱证果,是名一切身业随智慧行。

14)、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佛陀以微妙清净之语随智而转,化导利益一切众生,是名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15)、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佛陀以清净之意业,随智慧说种种法,灭除众生的无名迷惑,是名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佛陀无时无刻都用智慧度化众生;阿罗汉进入灭尽定后就没用智慧度化众生了。

16)、智慧知过去世无碍:佛陀以智慧照知过去所有一切法,悉能遍知而无碍,是名智慧知过去世无碍。

17)、智慧知未来世无碍:佛陀以智慧照知未来世所有一切,悉能遍知而无碍,是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

18)、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佛陀以智慧照知现在世所有一切,悉能遍知而无碍,是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此三种智慧称为正遍知,既是一切无所不知;阿罗汉未必无所不知,而佛陀是无所不知,称为一切智智。

四、总结:

一切法都是因缘生灭,世间的一切都在因果之中,佛陀成佛也不离因果。我们凡夫要修行也和证果的圣人--初果、二果、三果及四果一样,都在因缘之中。所谓觉悟解脱生死就是觉悟因缘法性本空,没有自性,没有我们所执著的自体。当我们发现到一切法没有自性时,就会发现一切法本来不生不灭--涅槃,所以说觉悟就是证悟到涅槃,并不是说有一个涅槃的境界可进入,而是要发现到这世间的万法本来就是涅槃相,这才是真正的觉悟。有很多人听闻佛法后,认为这个世间很苦恼,他想要到个没有苦恼的地方去,就往此志向去追求,这是一种错误。真正的觉悟者,是要在世间的因缘法中去观察,缘起性空,万法无自性。因其本无自性,故无生灭可得,此就是所谓的涅槃。证果者涅槃之后,并没有到另一个地方去,也没有离开这个地方。他证悟到现前本来不生不灭--涅槃。修行者证悟涅槃后,就有所谓的果位。果位的圆满与否,那要视其修行、利益众生之行为、与他的福德圆满程度来决定。觉悟到不生不灭的境界是一样的,但是他的智慧与德行就不同。也因为如此,在小乘佛教的国度里认为佛陀与阿罗汉是一样的,他们把佛陀称为大阿罗汉。其实佛陀的智慧和德行与阿罗汉是决然不同的,这其中包括了十八不共法。

四念处

在佛教中,一般解脱道的修行方法有三十七道品。在三十七道品中,最重要的有四念处与八正道。

四念处是指四个安顿心念的处所,又称为四念处观。为什么把它称为四念处观呢?因为它并不纯粹在于修定,而是以智慧用四种法观察四念处来破除四种颠倒,故称为四念处观。

四颠倒:因为我们先执著有我,故进一步执著我是常的、乐的、净的,在佛法中称为颠倒想。世间人有四种不正确的知见,称为四颠倒,它们是:常、乐、我、净。

四法: 四念处: 四种念:  四颠倒:

不净--身念处--观身不净--净:执著身心是干净的。

苦 --受念处--观受是苦--乐:执著世间有快乐。

无常--心念处--观心无常--常:执著世间有一个永恒的我。

无我--法念处--观法无我--我:执著有一个我。

四念处是在身、受、心、法这四个处所,以不净、苦、无常、无我四法的正念,而生起智慧的观察,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达到破除我们执著的净、乐、常、我四个颠倒。破除四颠倒后,我们就不会有贪爱与忧愁,众生之所以有种种忧愁,有各种贪嗔痴,就是执著常、乐、我、净。

四念处观行的修法:

一、身念处:

行时知行,住时知住,坐时知坐,卧时知卧,心中了了分明。既是说在日常生活中,修行者对于行、住、坐、卧,一举一动,内心对这些行动,要了了分明。

我们凡夫俗子,心念粗,行时不知行,坐时不知坐,打个比方说:刚才站起来时,你哪一只脚先走?刚才你走进庙宇时,哪一只脚先踏进来,你知道吗?在修身念处时,我们要知道身体在做些什么?我们的心念很微细,不容易观察到,而这四念处中,身体的行动最粗,最容易感受到。修身念处时,不作任何事物,每天从行、住、坐、卧中去观察。经过一段时日,对于自己行住坐卧的身体行动就会很清楚,了了分明。

接下来对于自己在看东西,吃饭,穿衣等动作,要保持一心。所谓的一心就是刚才我的心想这样,现在我的心也是这样。修身念处的人要一心的观察身体的行为。不只是这样,他更应该坐禅。坐禅时身体不动,呼吸是最粗的动作,最容易观察到它。我们观察呼出吸入的气息,它的长短,是呼出的气息长,还是吸入的气息长?是呼出的气息短,还是吸入的气息短?它们是冷或是暖的等等,都要用心觉察它。我们更要观察气息入体内,出来有进去,对呼吸要了了觉知。观行、住、坐、卧及出入息,并没有观身不净。四念处中身念处是观身不净,因为众生执著其身是干净的,我们对于自身有爱染心,执著它;不只是如此,我们对于他人之身,也有爱染与执著,故有淫欲之念,故应修四念处中的观身不净来破除之。

修学观身不净应从内身观察起,从头顶到脚跟,观察我们的皮、骨、肉、毛发等,这一切没有一样是干净的;九孔常流出唾、涕、大小便等都是不干净的,所以我们要天天冲凉。冲凉后就以为它干净,然后对它起爱执,越看越干净。如果我们能深一层的去观察:皮肤有污垢,皮肤内的血肉是腥臭的,肮脏的;肉内的骨头是没什么好看的。如果你要看的话,可以到市场看肉摊上的猪肉、牛肉、羊肉,它们和我们是没什么两样的,我们身体皮肤内的包装就是这么一回事,但是我们从未想过,天天冲凉,频频照镜子,认为很满意,这就是我们执著身体是干净的。

坐禅使心安定下来后,用心观察自身的皮肤、血肉、骨骼……至于身内的大小肠里消化过的食物,都是污秽、肮脏的;我们的五脏六腑,没有一个是干净的。如此观察,我们对身体的爱执就会消除,就不会认为自己的皮肤是滑嫩的,身体是漂亮的,头发是乌黑美丽的等等。

此外是观外身--他人的不净,这要从观死尸中去破除对他人身体的贪爱与执著。观死尸(九想观):从一个人死后,观察他到变成骨灰的过程:

先从人死(死想)后,尸体会膨胀(胀想);不久变成红一块,白一块,青

一块(青瘀想);慢慢的尸体生脓(脓烂想),会变坏、腐烂(坏想);尸体上流出的血散布在这里那里,一团血涂(血涂想);到了一个时候,有鸟、虫来啄吃(虫啖);尸体就会被撕破而不成人形,只剩下筋骨,更进一步,连血涂都没有了,只剩下一副骨头(骨锁想);尸体暴露在旷野中久了,筋肉与骨头都分散,后来骨头变成像从海中拾起来的螺一样白。经过长年累月的风吹雨打太阳晒,骨头变成碎开来的枯骨(散想),乃至最后变成尘土,与土壤混合在一起。

相信大家都知道,人死后最终是这样的,有人说那儿有一只老虎,我不走过去,它绝不会咬死我;但人生下来就是在等死,你我都无可奈何的一步步走向死亡之路,丝毫没有选择的余地。佛陀说众生的分段生死是即可悲又可怜的事,由不得我们做主,死后身子变坏,剩下白骨一堆,最后与尘土同住!

修学四念处中的观身不净,是以观察死尸,以达到认清楚世间的真相。这个真相是:我们的身体是由皮肤、毛发、爪甲、血肉、骨骼,五脏六腑组成的,没有一样是干净的,最终是会变坏的,是不值得我们贪爱与执著的,身念处就是要如此这般的观察。

二、受念处:

受念处是观察六根与外境接触时身心所产生的感受。它可分为身受:苦、乐、舍受;心受:忧与喜受,共五种。

身念处中的身体我们可以看到,但很多人对受念处中的感受是不知不觉的。这个受不止是感受到现在是快乐或是苦恼,还要感受到不苦不乐的情形。比如风吹来,皮肤感受到凉爽;坐在那儿脚痒,感受到哪一部分痒,痒就是苦受。又比如喜欢拍照的人,在拍照时闪光灯照到眼睛,强烈的灯光使眼睛受苦--身苦,但他喜欢拍照--心喜。

对于受我们要去知道它,觉察它。如果一个人对于观察身体还不清楚,他观这个受一定没办法完成。我们必须对于身体的行、住、坐、卧的行为很清楚之后,才进一步观察身心的感受,我们必须要知道这个感受是从六根而来,如风吹来身体感受之;听到声音是从耳根感受到。如人坐禅时,听到公鸡啼,耳根感受到,如果当时观察到那只是耳根感受到刺激,就完了,是身受苦,心是不苦不乐受。若他想:‘真是岂有此理,我坐禅,你来吵我。’那他就生起贪嗔痴,心在受苦了。

又比如有很大的炮声,耳朵受到刺激,受不了,耳根受苦;有些声音,好像人声,耳根听惯了,听了很舒服,那就是乐受;反之杂讯使我们耳朵与心受苦;有时寂静无声,那我们的耳朵就没有感受了。此受会生起,当然也会消失,所以当我们观察受的生起时,要知道它是从耳朵或眼睛来,它怎样的灭掉,都要知道。接下来我们要保持一心住在受念处,一心观察它,慢慢地就会发觉有受皆苦,因为受源源不绝而来,我们身不由己,不能做主的缘故。当我们可以很细微的观察受后,就可以继续观察心。

三、心念处:

当我们感受到外境时,心在作用,这个知觉的心,我们要知道;但是我们往往会在知觉的心上加入贪、嗔、痴等种种烦恼,我们也要觉知;乃至这个心念是否专注在禅定或散乱等,我们也都要念念觉知这个心识所在之处。

比如在静坐时,突然听到声音,耳识在作用,耳朵在感受。我们要观察到心在耳朵作用,然后又跑到头脑中想,我们要觉知它。这样的慢慢观察就会发现:原来我们的心念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中跑来跑去,很快地生灭。佛陀说世间上生灭最神速的是我们的心念,最容易观察到无常,所以在四念处中佛陀教导我们观心无常!

四、法念处:

法念处主要的是指法尘。法尘是:心中念一、二、三、四……。心中的念就是法尘。当念‘一’时,心知道念‘一’,就是心识。念‘一’时心识知道念‘一’;念‘二’时心识知道念‘二’,……。没念‘四’时,心识不知道,还没念‘五’时,心识不知道。念‘一’时,心识就生灭一下,念‘二’时,心识就生灭一下,所以我们的心识念念在那儿生灭而觉知。古代开悟的禅师说:‘念念不相到。’意思既是说:我们的前心念与后心念毫不相干,互不相到。而每一念的法尘组成凡夫所以为的心,其实它不是心,那是法尘。我们的法尘有很多,每每想东想西,想要骂人的心想等等,都属于法尘。

在这些法尘中,心念处最先要观察的是五盖。五盖是贪、嗔、睡眠、掉悔及疑。因为一个人要修定、修慧,这五盖会掩盖住他,使他没有定力,没有智慧,故观法念处时,要观察我们是否有此五盖的烦恼?它是从何来?从何灭?它生灭的原因?我们应如何使它不生?假使我们用心观察,慢慢的就能掌握消除五盖的方法,它就会消除掉,那我们就不会再怀疑佛法,对它深信不疑了。

观察五盖后,接下来是观察五蕴。我们身心的一切活动都包含在五蕴当中。法念处不止指法尘,它还包括一切法。五蕴包含一切有为的生灭法,世间的一切法没有一样不在生灭,所以观察法尘时是要观察它的生灭,从中发现一些事实。

在观法念处时,除了观察五蕴外,还要观察另一些法,那就是六根与六尘。六根与六尘接触后会产生什么后果?我们都要了了分明。比如在静坐时,心念集中在耳朵,我们就去听声音,要觉知这个过程。过一会儿,我们的心念又去观察景物,对于这些心念转移的过程,我们要知道,更要了了分明。我们要注意六根与六尘为我们产生了一种结缚,既是我们的烦恼从六根与六尘中源源不断的生起;十二因缘中说明,如果一个人没有六根,他就没有‘受’,所以我们的‘受’时从六根而来。观察这个受后,接著观察心,再观察受的来源是从六根与六尘接触而来,我们要了了分明这个受的生起。一旦你看到它的生起、再灭掉,那么我们的贪嗔痴很快就会消灭。为什么这么讲呢?打个比喻:以声音来说,有人骂你一句‘他妈的’粗话,你闹起烦恼,骂人、打人、与人过意不去等,如果你当时很冷静,以智慧观察,听后就会发现:因为我的耳朵与声音接触后,就产生‘他’、‘妈’、‘的’这些声音的分别心。你也会发现原来外面有声音,你里面有耳根,它们接触后生起受,生起心识;然后你就会发现到,原来是法尘这个罪魁祸首添加一些烦恼进去,使你做出反应或反击。当你发现到这一点时,你就懂得如何放下,使它不再生起来。我们凡夫听声音后,闹起烦恼来,就只会怪外面的人,绝不会怪自己内心有这个烦恼。

如果有人说:‘You are stupid’对听不懂这句话的人来说,那只不过是个声音罢了,但是听的懂的人的法尘中就有‘Stupid’的意义存在,他的耳朵与声音接触后,感觉到这个语言,法尘中生起分别、然后比较,那他的烦恼就来了。他不责怪自己过去业中有这些‘废物’,就只会责怪别人骂他‘Stupid’。如果一个人观察法念处中的六根与六尘,到了了分明时,就知道烦恼从何处来?烦恼如何灭?他就懂得如何放下烦恼,使它不生起。

修学法念处进一步要观察一切法是生灭无常,我们不能做主,不自在;不自在故是苦、无我。我们凡夫深深的执著这一念一念会想的心就是我,但佛法中却说它只不过是法尘罢了,所以我们要观法无我。法尘与外境的色尘是同样一回事,只是不同东西,同样的作用,而我们把色尘当成外在的身体与世界,法尘当成是我,所以佛陀要我们观法无我,而且要观一切法都无我。法尘是内在的,但这法念处不止是指法尘,它还包括五蕴及世间的一切,里面都没有一个我。

四念处要完成的观行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虽然如此,但是在做观行的过程,并不是永远去观想不净、无常、观苦、观无我,而是要把我们的心念、行为、举动等觉察到了了分明。

五、总相念处:

四念处除了这四个不同的观行外,还有一个总相念处,既是在这四念处中观一切有为法皆是无常、苦、无我以及空性。既是:身念处是无常、苦、无我;受念处是无常、苦、无我;心念处是无常、苦、无我;法念处是无常、苦、无我。无常、苦、无我在大乘佛法中以一句话来总括它,既是所谓的‘性空’。一切法都无自性,既是空性,故要观空。

《俱舍论》中说:‘身受心法各别自性名为自相,叫做别相念处。’既是各别的观察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称为别相念处。如果以法的总体来看,一切有为法皆是无常,一切有漏的皆是苦,一切法皆是空性、无我性,这称为一切法的共相。我们可以一切法的共相来观察一切法,乃至以此法来观察四念处,这样的观察称为总相念处。

六、修四念处的此第:

根据《大智度论》以及南传经典《四念处经》(The Four Foundations OfMindfulness) 都教导我们应该从观察呼吸开始,然后才观身不净,因为我们的心散乱,应先把心定在呼吸上,慢慢地使我们的心念微细后,才观察身体的不净。在经论中说,如果我们以散乱的心来修观身不净,会得到反效果,结果是越观越觉得可爱,因为我们凡夫一向来认为自己的身体好,别人的身体漂亮的缘故。

观身后就观受、观心、最后观法,其原因是身体的行动最粗,接下来是感受,再下来是心念。其实心念比法尘更微细,在这儿先观心,后观法,因为观心念无常比较容易,观法无我难。这个观法无我,并非是叫我们想:‘无我,无我。’的这样想,而是观察法尘念念之中,哪一念是我?这样的观法无我比较难,反而是关心念无常容易。

中国佛教不大提倡这四念处的修法,只有天台宗的智者大师曾写一本《四念处》,他是以大乘思想来讲解四念处的修行。自此以后,就没有人宣扬此修行方法了,这是很可惜的!

南传佛教很注重‘四念处’的修行,尤其是在缅甸,他们有一套修行的方法及步骤,修禅者要学习那套方法后,才被认为有资格做导师,教导其他的人修学。

缅甸禅师教导四念处的方法及步骤:

首先修行者要放下一切事物,住在庙宇中,然后跟随一位有资格的导师学习。每天起来,坐禅与经行。所谓经行是保持一心前后来回走。修行四念处者每天少做事,只是坐禅与经行,为什么要这样呢?那时因为静坐久了容易产生昏沉,同时久坐会生病,所以采取坐、走,坐、走的方式。导师会安排静坐半小时,经行半小时或静坐一小时,经行一小时的功课,有些甚至经行两小时,在经行时观察身体的一举一动,念念要分明;要知道何脚先起,然后踏在地上,甚至于踏到地上的情形,也要知道。开始经行时心念粗,就要用心念左右,左右地训练,慢慢地对身体走路行为很清楚,到心念微细时,就不要念,只要保持知道就好了。

接下来他要知道是脚走了他的心知道,或是他的心叫脚走,他也要发现到:是心叫脚提起,脚踏到地,心才感觉到;他要发觉到这两个过程。走到尽头的时候,谁叫他转弯回来;他站著也要知道,他要对这些心念了了分明。这样经行的结果,他的心会慢慢定下来,观察力会越来越敏锐。他静坐时要观察呼吸,肚子的膨胀与收缩,呼吸的出入等。在静坐的过程中,发生任何事情,他都要知道。

每天晚上导师会个别与修行者对话,问今天做什么修行?有何感受?导师就会慈悲教导,纠正错误,有些严格的导师在与修行者做个别对话时,不允许别人听,因为有些修行者听后会模仿别人的修学。比如某些修行者在修学的过程中,发现到在左右,左右走时,心念在控制他的脚,那他与导师对话时被另一个人听到,当那个人被导师问时,也给予同个答案,他没有发现到,也没有感受到,只是学来的,这对他完全没有好处。

导师与修禅者做一对一的对话,考问后,知道个别修行者的程度,就会逐步教导,不能做三级跳,避免在修禅的过程中产生偏差。这与中国禅宗祖师的教导相似。每晚禅师与禅和子(修禅者)有小参,那就是祖师以对答方式来考问参禅者。

四念处是一个很重要的修行方法,因为我们凡夫有常、乐、我、净四颠倒。没修学四念处的人,根本不知道有这四个颠倒,既使是念佛,常、乐、我、净依然存在,但是修行四念处就容易破除它。烦恼少,智慧生,那就容易解脱生死,所以它是修解脱道者的良药。

佛陀在他的遗言中指示比丘应当依止四念处修行。依据经典中说,认真修学四念处的人,快者七天,慢者七年方可证悟初果。经典中又说:四念处是能使众生清净,克制一切烦恼和悲哀、祛除痛苦和忧愁,而走上正道、觉悟涅槃的唯一之道。

有关四念处修行的经典有《四念处经》,它是被编入《增一阿含经》中。南传经典中有印成巴利文的单行本,我们也可以在《原始佛典选译》中找到这部经。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第四十八卷中特别提到关于四念处的修学方法,而且强调修菩萨道者也应该修学四念处。

六波罗蜜

一、菩萨之意:

‘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Bodhisattva)的简称。‘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萨埵’是有情之意,‘有情’简单地说既是众生;‘菩提萨埵’就是觉悟的众生。觉悟的众生有三种:一者、罗汉--自己觉悟;二者、菩萨--除了自己能觉悟之外,还可引导别人觉悟;三者、佛--自己能觉悟,又可以引导众生觉悟,而且他的觉悟是最圆满。

二、菩萨之行为:

菩萨的行为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菩萨上求智慧使自己成佛,以慈悲心度化一切众生;既是菩萨应学习种种智慧自度,做种种利益众生的事业,引导其他众生也能走上解脱之道。

三、菩萨之开始:

菩萨都从凡夫做起,甚至于我们的导师释迦牟尼佛,过去在行菩萨道时,也是凡夫。凡夫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既是发成佛之心,是修行菩萨道的最初所应具有之心,以此心去救度众生。如果只是贪求成佛之心,没有要救度众生之心,那不等于说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要以大悲心为基础,见众生受苦,就会以智慧、悲心救度之,所以发此成佛之心才是真正的发菩提心。如果只是羡慕佛果是至高无上的觉悟,为追求这样的觉悟而发心成佛,那是不想救度众生,只不过是要求个人的解脱罢了,此种心并不是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的凡夫既是菩萨,我们称他为初发心菩萨。初发心菩萨必须发种种成佛度众生之愿望,以此愿望为目标,以完成他的愿望为目的,愿望实现了,就是他成佛之日。

菩萨要努力实践六度,既是六度波罗蜜,以实现他成佛之愿。

四、六波罗蜜:

六波罗蜜是菩萨的行为。六波罗蜜是古印度话(parami),意思是度到彼岸;另一个意思是完成了事情。凡夫在生死苦海中浮沉,一旦游到岸边,登上陆地就安全、安稳,绝不会再度的在生死海中浮沉,所以称为度到彼岸。佛陀说众生在生死苦海中飘浮,没法游到安全之陆地上,比喻修行者断除了烦恼,就是已经出离了生死轮回,到达没有生死之彼岸,称为波罗蜜。发菩提心者,必须修种种的六度万行,以完成他成佛之愿。六度就是六波罗蜜,也既是所谓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

(一)、布施:

1)、财施:以钱财施舍给贫穷疾病者,或资助慈善团体。一切身外物称为外财,所以财施也称外施。

2)、无畏施:我们令众生不害怕,无恐怖,无灾害,称无畏施。菩萨行无畏施时往往连自己的生命也布施给众生,故无畏施也称为内财施。佛说持戒就是一种无畏施。

3)、法施:以世间的善法,以及佛陀所宣扬的宇宙人生之真理,劝导人们修善断恶,离苦得乐,乃至涅槃,称为法施。

为什么布施能度到彼岸呢?因为我们有种种烦恼,所谓贪嗔痴三毒,在此三毒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贪,要解决此大烦恼,就要从布施著手。因为众生认为千辛万苦得来的财物是属于自己的,舍不得给别人,那就是贪心在作怪,我们要由捐一毛钱,捐一块钱给众生,从中慢慢开始学习布施。吝啬与贪心的烦恼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为有行布施才能对治我们悭贪之心。凡是贪心烦恼重的人,是不舍得把自己的财物给予别人的,故佛陀教导众生要修行布施。但是以此方式布施,并不能完全称为行菩萨道。因为此种布施只是度个人内心的烦恼而已,而菩萨是观察到众生苦,愿令一切众生得乐,所以行布施;另外菩萨知道行布施是有因果、有果报的,他要行菩萨道,利益众生,其本身必须要具足种种福德因缘,而此福德因缘是要靠修行得来的。菩萨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地位、财富,这样对众生的影响力才大,众生才会听他的话,所以菩萨要求种种福德。佛陀说他是一个求福德的人,是福德圆满的觉者,他的福报是世间第一,即使是佛陀涅槃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世人还建造金碧辉煌的庙宇来供奉他,而这种福德圆满是佛陀累劫修行布施波罗蜜得来的。因为佛陀有很多福报,才能以无量无边的财富布施给众生,故菩萨修行的第一步为布施。

一般人行布施可以得到将来的果报,不能称为到彼岸,这只是求人天福报罢了。如果要求人生的解脱,对治悭贪的心,便要行布施。一个行菩萨道者,也要行布施、因为要度自己悭贪之心,同时将来还可得到大福德;另一方面,菩萨看见众生疾苦,以其所拥有的庞大财产布施给众生,令众生得乐,所以此三种布施是行菩萨道者所应做的事。

一个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者,如有人向他讨钱,就应该布施,如果他一毛不拔,舍不得施与,就没有资格称为菩萨,没资格达到解脱之境界,因为他还有悭贪的烦恼,世间的善人都能慷慨解囊,慈悲济世,为慈善事业尽心尽力,何况是菩萨行者呢?

法施令众生能听闻到正法,了解人生是很苦恼的,同时也使他们懂得解脱的道理,能令他们走上解脱之道,这三种布施能度我们到达生死解脱之彼岸,故称为波罗蜜。

有些人行布施是贪求地位、福报、名誉,这不能度到生死解脱的彼岸,故不能称为波罗蜜。六度波罗蜜是为修学菩萨道的菩萨而讲的。

(二)、持戒:

戒律可分为三种,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1)、律仪戒:佛陀所制定的各种戒律,称为律仪戒。这些戒律是要防止我们做各种坏事,既是防非止恶的戒法。五戒、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等,戒称为律仪戒。受持律仪戒的原因有三:

1、为了防止坠落,确保我们在善道中受生。

2、世间的善人都能奉公守法,遵守法律,何况是一个菩萨行人?所以菩萨行者更应该杜绝各种侵犯众生的恶行。

3、戒律能戒掉我们的烦恼,以它为依止,令我们不做因果上的恶行为,故戒律可以度我们毁犯的恶行为。

2)、摄善法戒:

菩萨行者发愿行一切善法,如果不这样做,就是他的过失,故应戒除。善法有六度万行,称为菩萨学处。

3)、饶益有情戒:

发心行菩萨道者,一定要发利益一切众生之心,以一切善法、资财、神通等利益有情。菩萨行者起嗔心后,就不想利益众生,他应戒掉此恶心,生起利益众生之心,称为饶益有情戒。

持戒是修行之根本,持戒则可产生定,生起智慧。贪心重的人,整天想侵害众生,想从众生那儿得到利益,认为持戒有损己利,所以菩萨行者先要修学布施,减少自己悭贪之心后,才来持戒。当然,此次地对个别的人来说有时是不一定的,但对一般悭贪重的人来讲,那是肯定的。一个肯布施的人,他才肯持戒,连布施都不肯做,他一定不肯持戒,因为他悭贪、吝啬,不愿意给众生利益。持戒就是要防范他的贪嗔痴,他哪里愿意做呢?故菩萨的修学应从布施开始,然后才发心持戒。

(三)、忍辱:

菩萨行者要忍耐种种苦。忍可分为忍辱与忍之不同。忍辱是忍受种种的恼害。六度中的忍不止是忍受各种恼害而已,它可分为三种:

1)、生忍(耐怨害忍):忍耐众生对菩萨所做的损害。

2)、法忍(安受苦忍):菩萨在修道的过程中应忍受饥、渴、寒、热、天灾人祸、疾病等世间的一切苦法。

3)、无生法忍(谛察法忍):以坚韧的意志,审谛观察思维我们对佛法的认可。比如有人讲一些佛法,我们听了内心没有不耐烦,不同意,可忍受那个道理,称为无生法忍。万法本来是不生不灭的,这是真正究竟之法,我们听后能接受吗?慢慢观察,了解后可真接受,既是无生法忍。

这三种忍可令菩萨度到无烦恼的生死解脱之彼岸。

做父母亲的可忍受孩子打他一巴掌,但这不能令他们度到彼岸,因为他是以贪爱子女的心来忍受。如果我们被其他众生打骂,而能忍受,此即可度到彼岸,理由是: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如幻如化,众生执著实有,故不能忍受。当我们能观察到一切都是如幻如化,没执著,就可以忍受。忍受并非是众生令我们苦恼,我们要忍气吞声,强忍住,此为凡夫的忍辱。六度中的忍辱波罗蜜是要以智慧看透世间之真相,接受此一事实。比如有人骂你‘王八蛋’,你观察到众生有烦恼,讲出此话,那只是声音罢了,看透,接受它,不起烦恼,以智慧观察而忍,可令我们度到生死解脱之彼岸。

如果众生辱骂我们,为了要做好人,而忍受他,这就是无智慧,因为你先认为是苦恼,然后才把它忍住。《金刚经》中记载佛陀修忍辱波罗蜜时,有一世做忍辱仙人,歌利王用刀肢解他的身体,他一点也没起嗔心,因为他对自己的身心无执著,对众生的烦恼行为亦无执著;他能修忍辱波罗蜜,看透一切无常,在这一切因缘和合的假相中,不认为有众生,有众生做出此行为来恼害我,我在忍辱,故他是忍辱仙人。

我们对佛法生起坚定的信心,称为无生法忍。无生法忍对凡夫来说是不容易生起的。凡夫往往对佛法一知半解,抱著一颗怀疑的心,没有真正的理解、真正的信心;佛弟子以为佛法是佛陀为我们所开示,它必定是好的,如果是以此心态去相信佛法,他如果在修行的过程中,发现到某个修行法不能使他解脱时,则会生起毁傍之心,此即使没有无生法忍。根据佛经中的记载,有些佛弟子修道,自己只是进入四禅,却以为已证悟了四果,当他临命终时,烦恼生起,就以为佛陀欺骗他。他不能忍受佛陀所说的法,误解了。佛法中的涅槃法就是无生法,对此种无生法生起坚定的信心,丝毫没怀疑,称为无生法忍。这样的忍辱才能使我们到达生死戒脱之彼岸。

如果只是忍受有情所给予我们的苦恼,并不能度到彼岸,那只不过是凡夫之忍。修学菩萨道者,应该观察这世间的苦、乐等等,都是我们的烦恼在作祟,看透烦恼的作用后,我们就不会怨天尤人;看到一切都是五蕴、业行为的一连串发生罢了,里面是苦、空、无常、、无我,既然无我,就无需忍,这才能真正到达彼岸。了解真理者,一定能了解此忍辱。如果有人还是认为人家污辱他,而后才生起要忍辱的心,那他就已经有不能忍的时候了。

如果有人不能忍别人给予他的苦,就得学习怎么忍受。如有一只狗吠你,你听不动它的意思,就不用忍,因为你知道它愚痴,看到人就吠,你看透这个事实,接受后就不用忍,这才是忍辱波罗蜜。有人骂你,你看到众生愚痴,闹起烦恼,他的烦恼叫他骂你,他和狗吠一样,你看透此事实后,就知道原来是没有什么可忍的,此忍辱波罗蜜才能使我们度到生死之彼岸。

(四)、精进:

勤劳不懒惰就是精进。以世间法说做事很卖力,就是精进;佛法中的精进是努力的去行善,去做好事。菩萨要以精进的精神修行六度波罗蜜。

1)、披甲精进:

于所修的善行不退。行善时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波折,一定要完成它,永不退心。如一个兵士上战场时穿上铠甲,不容易被刀枪所伤害,他就勇敢地冲上前杀敌;披甲精进也是这样,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心,一定要完成一件事情。有此坚定的信心,我们才能完成所制定的目标,实现我们的誓愿。而菩萨广大慈悲,立深誓愿都是很难完成与实现的,那就得加倍努力去完成它,称为披甲精进。

2)、摄善法精进:

菩萨行者对一切善法都要努力的去修学,称为摄善法精进。

3)、饶益有情精进:

它与饶益有情戒相似,但是有点儿不同。饶益有情戒是指凡是对众生有益之事,都应该去做;而对众生有害的事,就不应为之;饶益有情精进是指菩萨做种种利益众生的行为,就好像父母亲一心一意的希望子女完成学业、成家立业,这样努力的去栽培他们。饶益有情精进是努力给予众生种种利乐,做种种利益他们的事业,精进不懈怠。

精进通六度,例如布施,菩萨要精进的布施,甚至连自己的生命、财物、妻子、子女等一切都布施个精光,这才是精进布施。持戒也是一样,一切微细地戒律,菩萨都不犯,称为持戒精进。所以在六度中都有精进度在作用,才可完成精进波罗蜜,故精进是十分重要的。菩萨行者更应该在禅定与智慧两度上加倍用功。

(五)、禅定:

菩萨要利益众生,度化众生,而自己却心乱如麻,没有定力,就没有智慧。没有定力的人比较容易生起烦恼,如何利益众生呢?故菩萨行者一定要修禅定。如有人以求各种神通之心而修禅定,此既是以凡夫心来修禅定,不可称为禅定波罗蜜;又如有人为解脱而修禅定,引发种种神通,生起种种智慧,以神通、智慧等等得到解脱,此可称为到彼岸;但是菩萨除了使自己能度到生死解脱的彼岸外,他还要通过修学禅定获得种种智慧、神通力来度化众生,以引导他们也走上解脱之道,这才称为禅定波罗蜜。

禅定可分为三种:

1)、安住静虑:

禅定古印度文称为禅那,意思既是静静的思维修行,也既是静虑。安住静虑既是安住禅定。我们有昏沉与掉举的烦恼业习,使我们的心不能敏锐的观察此世间,不容易发觉吾人心念的起落,所以要通过修禅定使他轻安,时时刻刻保持它,不生起昏沉、掉举的烦恼,这样我们才能敏锐的观察世间,不容易被迷惑。

2)、引发静虑:

既是引发禅定,菩萨要给予众生利益,没有神通力,他所给予的利益是不大的;菩萨必定要认真修四禅八定,在深的禅定中可以引发种种神通,以种种的善巧方便度化、利益众生,故菩萨要修引发静虑。

3)、办事静虑:

行、住、坐、卧都在定中,称为办事静虑。此种静虑也称为那伽定,既是菩萨在一切时都在定中,有此定力的菩萨则可进入世间做各种利益众生的事业。

这三种静虑,使我们远离昏沉的烦恼,能更敏锐的观察世间,而生起智慧,所以禅定能生起智慧,智慧能使我们解脱,度到生死解脱的彼岸。如有人修禅定只是为了求各种神通,则不能称为禅定波罗蜜。

(六)、智慧:

智慧可分为世间智慧与出世间智慧。

1)、世间智慧:古印度称为五明,既是世俗慧。

1、声明:世间的种种语言。

2、因明:世间的哲理、辩论的法则以及逻辑推理的论断方式,称为因明。

3、医方明:医学知识,医治众生种种疾病的学问、方法,称为医方明。

4、工巧明:世间的种种科技、技术,称为工巧明。

5、内明:佛教以三藏十二部教法为内明,己是佛陀及其弟子所说的一切佛法。

佛法称为内学,其他的知识称为外学。这五种学问称为世俗的智慧,我们以世间分析、聪明智慧,就可学习他。

2)、圣义谛慧:

通达人、法二种无我真实的智慧。既是要以此智慧觉悟这个世间‘人无我’、‘法无我’。所谓的‘人无我’既是无作者、受者之众生;‘法无我’既是一切法空无自性。修行者觉悟到人、法二无我之智慧,称为圣义谛慧。此智慧是世间最究竟、最优胜的道理,它既是佛陀所说的无我、无常、苦、空,也就是一切万法无自性空。觉悟此智慧者就是能够解脱,故唯有佛陀与阿罗汉等解脱者能觉悟的智慧,并不是世俗人所能完成的。

3)、饶益有情慧:

此智慧只是佛与大菩萨才能完成,既是说佛、大菩萨能有种种智慧判断,知道如何给众生利益;众生有何烦恼,要以何法来度化,使他们解脱生死等等,称为饶益有情之妙慧。佛陀有无上的智慧,他教导贪心重的众生,修布施来对治它;淫欲心重的众生,修不净观来对治它,此既是饶益有情慧。

饶益有情慧既是一切智慧,这些智慧是我们真正修行之所在,被称为‘眼睛’。就好像一个人走路要到达目的地,就要有眼睛;如果菩萨没有智慧,在修行过程中,就会做出一些不得要领的盲修瞎练,所以佛法中说‘五度如盲,智慧如眼。’既是此意。

释迦牟尼佛称为觉者,就是智慧的觉悟。身为佛弟子的我们,就是要学习佛陀智慧的觉悟,并非要学习佛陀走路、善心或功德;而其他的各种修道法都是学习怎样去完成智慧的觉悟。觉悟是修行者的最终目标,学佛者如不知道佛陀是一个觉者,只认为他是一位品德高尚,了不得的大人物,那就容易误解学佛的目的。佛是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圣者,所以我们修行的最终目标就是智慧。而菩萨所修行的六度,最终是要完成智慧波罗蜜。如果一个菩萨行者能完成智慧波罗蜜,那肯定前五度也完成,还必须完成智慧波罗蜜。

菩萨以修学一切佛法,观察世间,通达人、法二无我,然后要学习种种利益众生的方法。如果菩萨觉悟,证得果位后,而不会利益众生的方法,就得努力修学,如一些中国禅宗开悟之后的祖师一样,要跟随另一位祖师学习接引渡化众生的方法。因为众生的根机不同,化度他们的法则也不一样。如果教导他们的方法不合根机,则不能另众生觉悟。

佛陀时代的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他教导两个弟子修行,一个弟子修不净观;另一个修数息观。他们修学了一段时候、都没有成就,舍利弗尊者就去请教佛陀。佛陀说:‘你的两个弟子,一个在家时是打铁的,应修数息观,而不是不净观;另一个在家时是替人收尸的,应修不净观,而不是数息观。你不懂得利用适合众生根机的修行方法教导他们,所以没有成就。舍利弗的两个弟子听从佛陀的教导去修行,很快就证果了。由此可见,舍利弗尊者自己能够修行觉悟,却不懂得如何应机缘教导令人觉悟,所以我们修学菩萨道者要令众生觉悟,就得学习饶益有情慧,既是学习给众生利益的种种智慧观察力。

五、修行六度的加行法:

所谓的加行,就是用自利利他的心,勇猛地修行不退,称为加行。菩萨的加行以布施来说是菩萨应该观察:我要给予众生利益,现在有众生来求助于我,就要欢欢喜喜地布施给他;另一方面,布施可得大财福德,将来会有更多的大财宝、福德布施给众生,所以要努力布施;在另一方面是菩萨深知自己有悭贪的心,要用布施来对治他,故要努力布施,此就是布施的加行。

持戒的加行也是一样,菩萨观察:我要给众生利益,就要持戒,不要损害他们;另一方面,菩萨若不持戒,自己就会坠落,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那又怎样去利益众生呢?所以菩萨以自利利他两种心,努力去观察修行六度,勇猛不退的去完成六波罗蜜,称为加行。

六、修行六波罗蜜之功德:

修行六波罗蜜具有四种最殊胜的威德:

(一)、修布施可度悭贪;修持戒可度毁犯;修忍辱可度嗔心;修精进可度懈怠;修禅定可度散乱;修智慧可破一切邪见。

(二)、修行六度是成佛之资粮:古时的人出远门,有些地方是没有东西吃的,所以身边要带一些钱、食物与饮品等必需品,称为资粮;而修行也要有资粮,菩萨修行六度是成佛的资粮。

(三)、修行六度在现世法中,自己得到利益,从摄受众生中也可得到利益。

(四)、修六度将来可得到广大无量的异熟果。所谓异熟果是:现在做业,将来在不同时候、不同地点才得到果报。例如:杀母是逆罪,今生死后必定下地狱受苦,这就是一种异熟果。修六度将来可得到种种好的果报,所以六度能令菩萨到达生死解脱之彼岸。

七、总结:

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嗔心;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智慧度愚痴(邪见)。此六度可度我们的烦恼,同时也能度众生,所以它被称为六波罗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