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一义疏下

佛经大全 > 藏外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疏-明-释智旭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一义疏下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一义疏中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一义疏下
  
  
  前来第三圣智事分别自性门。二正说八段中。二明净除顿渐竟。
  
  三辨声闻通相。二初标。二释。
  
  今初
  
  复次大慧。有二种声闻乘通分别相。(二并云。声闻乘有二种差别相。)谓得自觉圣差别相。(魏云。谓于内身证得圣相故。唐云。所谓自证圣智殊胜相。)及性妄想自性计著相。(魏云。执著虚妄相分别有物故。唐云。分别执著自性相。)
  
  
  疏曰。通分别相者。谓此二种。虽则通名声闻。而相各差别。凡学菩萨道者。皆应善分别知也。
  
  
  二释二。初释自觉圣相。二释性妄想相。
  
  初又二。初正释相。二明差别。
  
  云何得自觉圣差别相声闻。谓无常苦空无我境界。(唐云。谓明见苦空无常无我诸谛境界。)真谛离欲寂灭。(唐云。离欲寂灭故。)息阴界入自共相。外不坏相。如实知。(唐云。于阴界处。若自若共。外不坏相如实了知故。)心得寂止。(唐云。心住一境。)心寂止已。禅定解脱三昧道果。正受解脱。(唐云。住一境已。获禅解脱三昧道果而得出离。)不离习气不思议变易死。得自觉圣乐住声闻。(唐云。住自证圣智境界乐。未离习气及不思议变易死。)是名得自觉圣差别相声闻。(唐云。是名声闻乘自证圣智境界相。)
  
  
  疏曰。言自觉圣差别相者。意显声闻但证生空圣智。不证法空圣智。故与大乘有差别也。五阴十八界十二入。各有当体差别法相。名为自相。同是无常苦空无我之相。名为共相。外不坏相者。体法明空。不同藏教析坏相也。禅者。根本四禅。定者。空等四定。解脱者。谓八解脱。三昧者。空无相无愿三三昧也。道者。出世无漏道。果者。见地薄地离欲已办诸果证也。正受解脱者。不受三界诸受而得出离也。习气者。异熟识中诸法种子。乃变易生死之因也。不思议变易死者。界外微细生住灭相。所谓真常流注。乃习气所感之果也。自觉圣乐者。证得生空所显真如。如实自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离三界苦。得出世乐。取证于空。而自休息。故云住也。
  
  
  二明差别
  
  大慧。得自觉圣差别乐住菩萨摩诃萨。非灭门乐。正受乐。顾愍众生及本愿。不作证。(唐云。菩萨虽亦得此圣智境界。以怜愍众生故。本愿所持故。不证寂灭门及三昧乐。)大慧。是名声闻得自觉圣差别相乐。菩萨摩诃萨。于彼得自觉圣差别相乐。不应修学。(唐云。诸菩萨于此自证圣智乐中。不应修学。)
  
  
  疏曰。通教菩萨。与二乘人。同观于空。别教菩萨。历别三观。亦先观空。故皆得此自觉圣乐。暂自安住。而由顾悯众生。及本四弘誓愿力故。不于灭门乐三昧乐而作证也。结云。不应修学者。应修圆妙一心三观。不应偏修此空观也。初释自觉圣相竟。
  
  
  二释性妄想相二。初正释相。二劝知舍。
  
  今初
  
  大慧。云何性妄想自性计著相声闻。所谓大种青、黄、赤、白。坚、湿、暖、动。非作生。(唐云。知坚湿暖动青黄赤白如是等法。非作者生。)自相共相。先胜善说。见已。于彼起自性妄想。(唐云。然依教理。见自共相。分别执著。是名声闻乘分别执著相。)
  
  
  疏曰。大种。即地水火风四大之种类也。外道计此四大。或从时生。或从方生。或从自在天生。或从冥谛生。或从极微生。或从神我生。或从大有句生。或从自然生。此则阿含经中。已曾广破彼所习闻。故云非作生也。然佛于阿含中。为破凡外我执。故说士夫六界。谓此身中坚相为地。湿相为水。暖相为火。动相为风。无窒碍相为空。妄分别相为识。于中实无我及我所。而彼愚法声闻。随语生解。便谓实有地水火风。以坚湿暖动而为自相。以无常苦无我不净而为共相。不知心外实无四大自性。四大秪是识所变相也。
  
  
  二劝知舍
  
  菩萨摩诃萨。于彼应知应舍。随入法无我相。灭人无我相见。渐次诸地相续建立。是名诸声闻性妄想自性计著相。(唐云。菩萨于此法中。应知应舍。离人无我见。入法无我相。渐住诸地。)
  
  
  疏曰。应知者。须善他宗。知彼执著差别相也。应舍者。须善自宗。用真能破。破彼执也。入法无我相者。知一切法。皆唯心现。无自性也。灭人无我相见者。破彼法有我无之计著也。渐次诸地相续建立者。由破分别法执。建立初地真见道位。由破俱生法执。建立十地诸修习位。乃至法执种子永不生巳。建立究竟妙觉位也。菩萨于此自性计著。云何知。云何舍耶。夫外道或计四大从作者生。如前所列。或计四大以为能生。一切诸法皆其所生。阿含经中亦已破斥。皆不更述。今明声闻计著相者。自有二种。一计地水火风四大为能成。色、香、味、触四微为所成。谓地有坚性。是故目得之而为色。鼻得之而为香。舌得之而为味。身得之而为触。水有湿性。故成色味触三微。火有暖性。故成色触二微。风有动性。故成触微。此则四大为实。四微为假也。一计四微为能成。四大为所成。谓地大由色香味触四微所成。所以坚碍。水大由色味触三微所成。所以流润。火大由色触二微所成。所以寄于草木。风大唯一触微所成。所以并无形质。此则四微为实。四大为假也。知此三种计著相已。方可破舍。初破四大为实有者。地坚若是实有。不应遇风可散。遇水可杂。又金石最坚。若是实有。不应遇火可镕可烬。水湿若是实有。不应遇土留滞。遇火干竭。火暖若是实有。不应遇水可灭。风动若是实有。不应遇塞可障。次破四微为实有者。色微若非眼识所变。自实有者。应非眼识所缘。设许眼识虽不变色。能缘色者。耳鼻等识亦不变色。何不缘色。又眼识旣不变色。而能缘色。不变声等。何不能缘声等。香、味、触三。例此广破。故知四大四微。皆非心外实有法也。而诸经论。或称为能所八法者。正显离能无所。离所无能。能所并是假施设有。并非实法故也。然约本质起相分义。则假说四大为能。四微为所。若约现行熏种子义。则假说四微为能。四大为所。实皆八识之所变现。能本非能。所亦非所。是名法无我相也。三辨声闻通相竟。
  
  
  四简常不思议二。初疑问。二答释。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世尊所说常不思议自觉圣趣境界。及第一义境界。世尊。非诸外道所说常不思议因缘耶。(魏云。外道亦说常不可思议因果。此义云何。唐云。将无同诸外道所说常不思议作者耶。)
  
  
  疏曰。佛未出时。外道或计神我是常。或计冥谛是常。或计自在天常。或计四大是常。或计极微是常。或计声性是常。或计虚空是常。皆谓是能作者。故常。故佛广说因缘生法以破斥之。今经乃说七种第一义。及说藏识海常住。又说自觉圣究竟境界等。恐其滥同外道。故问之也。
  
  
  二答释三。初简异外道。二简异声闻。三正明不生。
  
  今初
  
  佛告大慧。非诸外道因缘得常不思议。(魏云。诸外道说常不可思议因果不成。唐云。非诸外道作者得常不思议。)所以者何。诸外道常不思议。不因自相成。(魏云。非因自相相应故。唐云。因自相不成。)若常不思议。不因自相成者。何因显现常不思议。(唐云。旣因自相不成。以何显示常不思议。)复次大慧。不思议若因自相成者。彼则应常。由作者因相故。常不思议不成。(唐云。外道所说常不思议。若因自相成。彼则有常。但以作者为因相故。常不思议不成。)
  
  
  疏曰。外道不达唯心。见有诸法若生若灭。妄推神我冥谛等以为作者。云是常不思议。而此神我冥谛等。但是妄想戏论分别。实无自相可得。亦无因相可成。旣因及自相、皆悉不成。何由显示常不思议。故复纵云。假使因自相成。彼则应常。随即夺云。由以作者为因相故。常不思议不成。盖作者为相。则非常之自相。作者为因。则非常因也。
  
  
  大慧。我第一义常不思议。第一义因相成。离性非性。(魏云。以离有无故。唐云。远离有无。)得自觉相。故有相。(唐云。自证圣智所行相。故有相。)第一义智因。故有因。(唐云。第一义智为其因。故有因。)离性非性故。譬如无作。(唐云。离有无故。非作者。)虚空涅槃灭尽故常。(唐云。如虚空涅槃。寂灭法故。常不思议。)如是大慧。不同外道常不思议论。(唐云。是故我说常不思议。不同外道有所诤论。)如是大慧。此常不思议。诸如来自觉圣智所得如是。(唐云。此常不思议。是诸如来自觉圣智所行真理。)故常不思议自觉圣智所得。应当修学。(唐云。是故菩萨。当勤修学。)
  
  
  疏曰。第一义如来藏心。当体绝待。非别有因。故离性。亦非无因。故离非性。因此得成第一义相也。得自觉相故有相。不同外道之自相不成也。第一义智因故有因。不同外道之因相不成也。彼外道妄计神我冥谛等以为作者。倘别有一法以为神我等因。即成有性。倘别无一法以为神我等因。即成非性。设许有性。则神我等乃是所作应成无常。何名作者。何名为常。设许非性。则神我等体旣非有。何能有用。纵许是常。亦非作者。今如来所证不思议常。有相有因。离性非性。所以不同外道所计作者。譬如虚空涅槃灭尽。远离生住异灭诸有为相。非有非空。超诸诤论。乃是自觉圣智所得。非常无常。而名为常。故不可思议也。
  
  
  复次大慧。外道常不思议。无常性异相因故。非自作因相力故常。(唐云。以无常异相因故常。非自相因力故常。)复次大慧。诸外道常不思议。于所作性非性无常。见已。思量计常。(唐云。外道常不思议。以见所作法有已还无。无常已。比知是常。)
  
  
  疏曰。此更申明外道所计神我冥谛等法。彼实未尝亲见。但因旣见所作无常。妄想思量能作者必应常耳。是用无常异相。而为常不思议因也。
  
  
  大慧。我亦以如是因缘所作者。性非性无常见已。自觉圣境界。说彼常无因。(唐云。我亦见所作法有已还无。无常已。不因此说为常。)
  
  
  疏曰。此正显示佛所自证常不思议。不同外道。但因无常而比知也。谓我了知正因缘所生诸法。初生即灭。性皆非性。所谓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其生也无来处。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其灭也无去处。譬如梦境空花。心外无法。乃证自觉圣智境界。岂因所作无常。妄计能作是常哉。彼旣因于无常。比知计常。则常乃无因矣。
  
  
  大慧。若复诸外道因相。成常不思议因。自相性非性。同于兔角。(唐云。外道以如是因相。成常不思议因。此相非有。同于兔角。)此常不思议。但言说妄想。诸外道辈。有如是过。所以者何。谓但言说妄想。同于兔角。自因相非分。(唐云。故常不思议。唯是分别。但有言说。何故。彼因同于兔角。无自相因故。)
  
  
  疏曰。此正譬显外道说常。无自因相也。夫因所作无常。妄计能作是常。何异见牛角可析是无常。计兔角不可析是常耶。以所作诸法无常。乃举世之所同见。譬如牛角。而能作之神我冥谛等是常。乃举世之所不见。譬如兔角故也。
  
  
  大慧。我常不思议。因自觉得相故。离所作性非性故常。(唐云。以自证为因相。)非外性非性无常。思量计常。(唐云。不以外法有已还无无常为因。)大慧。若复外性非性无常。思量计常不思议常而彼不知常不思议。自因之相。去得自觉圣智境界相远。彼不应说。(唐云。外道反此。曾不能知常不思议。自因之相。而恒在于自证圣智所行相外。此不应说。)
  
  
  疏曰。此结示如来所证常不思议。正与外道相反也。如来了知心外无法。本无能作所作。所以因缘和合。虚妄名生。而非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而无可灭。非有生。故离性。无可灭。故离非性。乃能证得不生不灭。常住佛性。非谓心外有法。见其生已还灭。比量计度。更有一法不生不灭也。外道则妄计心外有所生法。相是无常。遂更妄计心外有能生法。必应是常。颠倒昏迷。莫此为甚。可云常不思议乎哉。初简异外道竟。
  
  
  二简异声闻
  
  复次大慧。诸声闻畏生死妄想苦而求涅槃。不知生死涅槃差别一切性。妄想非性。(魏云。不知世间涅槃无差别故。唐云。不知生死涅槃差别之相。一切皆是妄分别有。无所有故。)未来诸根境界休息。作涅槃想。(唐云。妄计未来诸根境灭。以为涅槃。)非自觉圣智趣藏识转。(唐云。不知证自智境界。转所依藏识为大涅槃。)是故凡愚说有三乘。(唐云。彼愚痴人说有三乘。)说心量趣无所有。(魏云。而不能知惟心相灭。得寂静法。唐云。不说惟心无有境界。)是故大慧。彼不知过去未来现在诸如来自心现境界。(唐云。彼人不知去来现在诸佛所说自心境界。)计著外心现境界。生死轮常转。(唐云。取心外境。常于生死。轮转不绝。)
  
  
  疏曰。声闻禀佛权教。知一切法。皆从正因缘生。不计冥谛自在等以为作者。亦不于根境中计我我所。而不知诸法无性。故于无性之生死。则畏之。于无性之涅槃。则求之。由此一畏一求。不造招后有业。但祈分段根境不生。以为灭度。殊不知现前一念如来藏心。当体绝待。生死涅槃。皆如梦境。心外更无一法可得。苟虚妄法执不破。纵出同居三界。而第八识未转所依。恒为变易生死之所漂溺。不证如来自觉圣智境界也。
  
  
  三正明不生
  
  复次大慧。一切法不生。是过去未来现在诸如来所说。所以者何。谓自心现性非性。离有非有生故。(唐云。何以故。自心所见非有性故。离有无生故。)大慧。一切性不生。一切法如兔马等角。是愚痴凡夫不实妄想自性妄想故。(唐云。如兔马等角。凡愚妄取。)大慧。一切法不生。自觉圣智趣境界者。一切性自性相不生。非彼愚夫妄想二境界。(唐云。唯自证圣智所行之处。非诸愚夫二分别境。)自性身财建立趣自性相。大慧藏识摄所摄相转。(魏云。是阿棃耶识。身资生器世间去来自体相故。见能取可取转故。唐云。大慧。身及资生器世间等。一切皆是藏识影像。所取能取二种相现。)愚夫堕生住灭二见希望一切性生。有非有妄想生。非圣贤也。大慧。于彼应当修学。(唐云。彼诸愚夫。堕生住灭二见中故。于中妄起有无分别。大慧。汝于此义。当勤修学。)
  
  
  疏曰。外道不知心外无法。法本不生。故计所生无常。待之转计能生是常。前已破竟。今乃正明一切诸法。者唯心现。如梦境空花。有即非有。不从邪因。有种而生。亦不从自然。无种而生。故不生也。然所谓不生者。非同凡愚所计。如兔马角之不生也。以自觉圣智趣境界。知一切性自性相不生。所谓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岂彼愚夫妄想二境界。有生有不生哉。只今自已根身。资生财物。器界建立。若去若来趣自体相。皆是阿棃耶识所变相分。似有能摄所摄转现。大似翳目所覩空花。生即非生。灭即非灭。能即非能。所即非所。而愚夫不了。堕在生住灭二见中故。自生妄想。分别有无。非圣贤也。四简常不思议竟。
  
  
  五明种性差别三。初标名。二释相。三会通。
  
  今初
  
  复次大慧。有五无间种性。(魏云。我说五种乘性证法。唐云。有五种种性。)云何为五。谓声闻乘无间种性。(魏云。声闻乘性证法。唐云。声闻乘种性。)缘觉乘无间种性。(魏云。辟支佛乘性证法。唐云。缘觉乘种性。)如来乘无间种性。(魏云。如来乘性证法。唐云。如来乘种性。)不定种性。(唐同。魏云。不定乘性证法。)各别种性。(魏云。无性证法。唐云。无种性。)
  
  
  疏曰。此约无始染净熏习力故。于一如来藏心无差别性之中。妄有五性差别也。言无间者。即魏所称证法。谓旣成就此种性已。无间必得证此乘法。不为他法之所间隔间杂也。
  
  
  二释相五。初释声闻乘性。二释各别种性。三释缘觉乘性。四释如来乘性。五释不定性。
  
  今初
  
  云何知声闻乘无间种性。若闻说得阴界入自共相断知时。(唐云。若闻说于蕴界处自相共相若知若证。)举身毛孔熙怡欣说。及乐修相智。(唐云。举身毛竖。心乐修习。)不修缘起发悟之相。(唐云。于缘起相。不乐观察。)是名声闻乘无间种性。声闻无间见。(唐云。彼于自乘见所证已。)第八地起烦恼断。习烦恼不断。(魏云。谓初地中乃至五地六地离诸烦恼。同已所离故。熏习无明烦恼故。唐云。于五六地断烦恼结。不断烦恼习。)不度不思议变易死。度分段死。正师子吼。我生已尽。梵行已立。(二译皆更有所作已辨句。)不受后有。如实知修习人无我。乃至得般涅槃觉。(魏云。如是等得入人无我。乃至生心。以为得涅槃故。唐云。修习人无我。乃至生于得涅槃觉。)
  
  
  疏曰。乐修相智者。谓观阴界入自相共相。是实有苦谛。见思烦恼及所起善恶不动诸有漏业。是实有集谛。因果俱灭。乃得会真。是实有灭谛。灭苦之道。须戒定慧。更无异道。是实有道谛。信四谛已。修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故云修相智也。不修缘起发悟之相者。若观十二因缘流转还灭之相。则能悟入缘起无生。今根钝故不能修也。然统论四谛。则有生灭无生无量无作四解不同。统论缘起。亦有思议不思议生灭不生灭四句料简。今且以四谛相智。摄属声闻。缘起发悟。摄属缘觉。当知藏教虽有三乘。同名声闻。通教虽有三乘。同名缘觉。具如他经所明九乘也。第八地起烦恼断等者。三译不同。各有旨趣。当为三释以会通之。今经之意。谓此声闻。旣证四向四果。亦得名第八地。若对通教第八辟支佛地。彼辟支地。旣断正使。兼侵习气。今此声闻。但断正使。不断习也。魏译之意。谓如华严及与地论。以菩萨十地寄位明相。谓初二三地。施戒禅定相同世间。四地以上。相同出世。四地道品慧。寄须陀洹。五地四谛慧。寄阿罗汉。六地缘起慧。寄同缘觉。七地无相慧。寄同菩萨。八地以上。无功用慧。方明一乘佛地。此则但是寄浅明深。非谓菩萨五地六地。果与罗汉辟支同也。今彼声闻。见己身所证断烦恼相。妄谓与六地同。此则不知佛法差别因缘。所以熏习无明烦恼。堕不思议变易死也。唐译意者。谓彼于自乘。先断分别烦恼。见所证已。次于第五薄地。六离欲地。方便修习。断俱生烦恼结。乃证阿罗汉果。同已办地。而不断烦恼习。犹住不思议死也。正师子吼者。已得证四谛之圣智。故于三界无畏。如师子也。我生已尽者。苦谛智也。梵行已立者。道谛智也。所作已办者。灭谛智也。不受后有者。集谛智也。修习人无我者。声闻因也。得般涅槃觉者。声闻果也。
  
  
  二释各别种性二。初叙计。二结斥。
  
  今初
  
  大慧。各别无间者。我人众生寿命长养士夫。彼诸众生作如是觉。求般涅槃。(魏云。复有余外道。求证涅槃。而作是言。觉知我人众生寿命作者受者丈夫。以为涅槃。唐云。复有众生。求证涅槃。言能觉知我人众生养者取者。此是涅槃。)复有异外道说。悉由作者。见一切性已。言此是般涅槃。(魏云。复有余外道。见一切诸法。依因而有。生涅槃心故。唐云。复有说言见一切法因作者有。此是涅槃。)
  
  
  疏曰。此明凡外我法二执。于非涅槃法中妄计涅槃也。然标名中。列在第五。今第二先释之者。一正是藏教所对治故。二欲与三藏同弹斥故。文有二段。初即我执。具有十六知见。此经略列其六。魏加作者受者。唐加取者。广如大般若经所列。究竟不过一我执耳。夫佛法中。以破除虚妄我执。为最初入道要门。是故古来宗匠接人。或云。将心来与汝安。或云。谁与你拖者死尸来。或云。不思善不思恶时。阿那个是你本来面目。或云。念佛的是谁。或云。生从何来。死从何去。或云。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或云。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本来面目。或云。死了烧了时如何。或云。正睡著无梦无想时。主人公在甚么处。凡此皆所以夺破我执。欲令顿悟生空法空故也。而后世乘言滞句之流。反欲寻得一物。以为是心。是本来面目。是能念的。乃至是主人公。岂不堕外道我执耶。次即法执。谓一切法。悉由作者。或冥谛作。或神我作。或虚空作。或四大作。或极微作。或自在天作。或云时作。或云方作。或云声作。所作无常。有生有灭。能作是常。不生不灭。名为涅槃。如近世天主邪教。计有天主无始无终。能生万物。若奉天主。则能生天永受天乐。亦其类也。
  
  
  二结斥又二。初正斥外道。二兼斥声闻。
  
  今初
  
  作如是觉。法无我见非分。彼无解脱。(魏云。彼诸外道无涅槃解脱。以不见法无我故。唐云。彼无解脱。以未能见法无我故。)
  
  
  疏曰。外道并不见人无我。而但斥云不见法无我者。以彼旣发求证涅槃之心。或时遇佛。亦得引入三藏析法拙度故也。然此凡外我法二执不断。则声闻所证。解脱。彼亦非分矣。又据二译。则第五各别种性。名无种性。自于一阐提中释之。今文仍是释声闻乘。所谓附佛法之外道耳。
  
  
  二兼斥声闻
  
  大慧。此诸声闻乘无间外道种性。不出出觉。为转彼恶见故。应当修学。(魏云。是名声闻乘外道性。于非离处而生离想。汝应转此邪见。修行如实行故。唐云。此是声闻乘及外道种性。于未出中。生出离想。应勤修学。舍此恶见。)
  
  
  疏曰。外道不出分段生死。声闻不出变易生死。皆自妄作出生死觉。菩萨所应转舍也。二释各别种性竟。
  
  
  三释缘觉乘性
  
  大慧。缘觉乘无间种性者。若闻说各别缘无间。(魏云。谓闻说缘觉证法。唐云。谓若闻说缘觉乘法。)举身毛竖。悲泣流泪。不相近缘。(魏云。不乐愦闹故。唐云。离愦闹缘。)所有不著。(魏云。观察诸因缘法故。不著诸因缘法故。唐云。无所染著。)种种自身。种种神通。若离若合。种种变化。闻说是时。其心随入。(魏云。闻说自身种种神通。若离若合种种变化。其心随入故。唐云。有时闻说现种种身。或聚或散。神通变化。其心信受。无所违逆。)若知彼缘觉乘无间种性已。随顺为说缘觉之乘。是名缘觉乘无间种性相。
  
  
  疏曰。十二缘生。此有故彼有。其相各别。而皆无间。若能远离愦闹。观察有为生灭过恶而不取著。则知诸法从缘无性。能起神通离合变化。意指通教体法观门。故于彼乘种性。随顺为其说法。可以破外道声闻法执。可以转接入别圆也。
  
  
  四释如来乘性
  
  大慧。彼如来乘无间种性有四种。(唐云。如来乘种性所证法有三种。)谓自性法无间种性。(魏云。一者证实法性。)离自性法无间种性。(魏云。二者离实法证性。唐云。所谓自性无自性法。)得自觉圣无间种性。(魏云。三者自身内证圣智性。唐云。内身自证圣智法。)外刹殊胜无间种性。(魏云。四者外诸国土胜妙庄严证法性。唐云。外诸佛刹广大法。)大慧。若闻此四事一一说时。及说自心现身财建立不思议境界时。心不惊怖者。是名如来乘无间种性相。(魏云。若闻说此一一法时。但阿棃耶心。见外身所依资生器世间不可思议境界。不惊不怖不畏者。当知是证如来乘性人。是名如来乘性证法人相。唐云。若有闻说此一一法。及自心所现身财建立阿赖耶识不思议境。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如来乘性。)
  
  
  疏曰。自性法无间种性者。谓随缘不变。一切诸法皆是佛法。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之理也。离自性法无间种性者。谓不变随缘。如来藏心。不守自性。举体而为百界千如诸法。然此诸法。皆即实相。十二类生。皆如来种也。此二并指性德法身。故唐译合为一也。得自觉圣无间种性者。一心三智。照此非权非实而权而实之境。般若德也。外刹殊胜无间种性者。佛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解脱德也。闻此三德。不惊怖畏。及闻根身资具器界不思议境。皆自心识所现。亦不惊怖畏者。则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故为如来乘种性也。
  
  
  五释不定性
  
  大慧。不定种性者谓说彼三种时。随说而入。随彼而成。(魏云。若人闻说此三种法。于一一中有所乐者。随顺为说。唐云。谓闻说彼三种法时。随生信解。而顺修学。)
  
  
  疏曰。三种法。即声闻乘法缘觉乘法。如来乘法也。夫声闻无间种性。止喜闻声闻法。不乐缘觉及如来法。缘觉无间种性。止喜闻缘觉法。于声闻法必所不屑。于如来法必未能信。如来乘无间种性。旣于不思议境不惊怖畏。必不志求二乘之法。今云随闻随生信解。故知非彼三无间种。但名为不定也。然声闻法。堪拟藏教。缘觉法。堪拟通教。如来法。堪拟圆教。则此不定种性。堪拟通入别。通入圆。及别教也。他经明九乘中有菩萨声闻。菩萨缘觉。菩萨菩萨。智者大师判为别教。亦同此意。二释相竟。
  
  
  三会通又二。初会三乘。二会阐提。
  
  初中二。初长文。二偈颂。
  
  初又二。初为实施权。二开权显实。
  
  今初
  
  大慧。此是初治地者。谓种性建立。为超入无所有地故。作是建立。(魏云。说三乘者。为发起修行地故。说诸性差别。非究竟地。为欲建立毕竟能取寂静之地故。唐云。为初治地人而说种性。欲令其入无影像地作此建立。)
  
  
  疏曰。初治地人。未证真实平等法性。故为建立种性差别。令其耻小慕大。舍权趣实。正欲令其超入无所有地而施三权。不可执权而昧实也。
  
  
  二开权显实
  
  彼自觉藏者。自烦恼习净。见法无我。得三昧乐住声闻。当得如来最胜之身。(魏云。彼三种人。离烦恼障重习。得清净故。见法无我。得三昧乐行故。声闻缘觉毕竟证得如来法身故。唐云。彼住三昧乐声闻。若能证知自所依识。见法无我。净烦恼习。毕竟当得如来之身。)
  
  
  疏曰。自觉藏者。以自觉圣智。证知藏识不思议境界也。声闻尚得佛身。况缘觉及不定性乎。故魏译云彼三种人也。问。开权显实。功在法华。此经乃方等摄。何得有此开显。答。钝根声闻。须至法华开显。此经自为菩萨广说大乘法要。岂容拘拘于别五时之一途。欲使如来说法不自在耶。初长文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须陀槃那果。往来及不还。逮得阿罗汉。是等心惑乱。(魏云。逆流修无漏。往来及不还。应供阿罗汉。是等心惑乱。唐云。预流一来果。不还阿罗汉。是等诸圣人。其心悉迷惑。)三乘与一乘。非乘我所说。(魏云。我说于三乘。一乘及非乘。唐云。我所立三乘。一乘及非乘。)愚夫少智慧。诸圣远离寂。(唐云。为愚夫少智。乐寂诸圣说。)第一义法门。远离于二教。(唐作二取。)住于无所有。(唐作无境界)何建立三乘。(魏云。建立于三乘。为住寂静处。)诸禅无量等。无色三摩提。受想悉寂灭。(魏云。无想定灭尽。唐云。乃至灭受想。)亦无有心量。(魏云。亦皆心中无。唐云。唯心不可得。)
  
  
  疏曰。须陀槃那。亦云须陀洹。此翻逆流谓修无漏。逆生死流。又翻预流入流。谓初预入法性流也。三乘非乘者。权即实故。为乐寂诸圣说也。一乘非乘者。实即权故。为愚夫少智说也。第一义者。非权非实。心外无境。何有三乘。三乘尚自非有。况四禅四无量四无色定。及无想定灭尽定等。岂有心外之实法哉。初会三乘竟。
  
  
  二会阐提二。初正明二种阐提。二问答会通。
  
  初又二。初总标。二别释。
  
  今初
  
  大慧。彼一阐提。非一阐提。世间解脱谁转。大慧。一阐提有二种。一者舍一切善根。及于无始众生发愿。(魏云。何者无性乘。谓一阐提。大慧。一阐提者。无涅槃性。何以故。于解脱中不生信心。不入涅槃。大慧。一阐提者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焚烧一切善根。二有怜悯一切众生作尽一切众生界愿。唐云。此中一阐提。何故于解脱中不生欲乐。以舍一切善根故。为无始众生起愿故。)
  
  
  疏曰。若据魏译。则前文所明二种外道。乃是声闻乘不得意人。今方正释无种性人。若据今经。前已标释各别种性。今正会通一阐提人。必有菩萨阐提以化度之。还能成佛。不同权说阐提无佛性也。故云。彼断善根阐提。设非发大愿之阐提。则世间何由转而为解脱哉。余对二译可知。
  
  
  
  二别释二。初释舍善根。二释发大愿。
  
  今初
  
  云何舍一切善根。谓谤菩萨藏。及作恶言。此非随顺修多罗毗尼解脱之说。舍一切善根故。不般涅槃。
  
  
  疏曰。世间恶人。虽具十恶五逆。若不谤法。则善根犹未断尽。堪修取相无生二忏。不名为一阐提。今旣谤菩萨藏。则一切出世善根悉断。纵不具足五逆十恶。兼有世间微善。亦必常在生死。不能入涅槃也。
  
  
  二释发大愿
  
  二者菩萨本自愿方便故。非不般涅槃。一切众生。而般涅槃。大慧。彼般涅槃。是名不般涅槃法相。此亦到一阐提趣。(魏云。怜愍众生。作尽众生界愿者。是为菩萨。大慧。菩萨方便作愿。若诸众生不入涅槃者。我亦不入涅槃。是故菩萨摩诃萨不入涅槃。是名二种一阐提。无涅槃性。以是义故。决定取一阐提行。唐云。云何为无始众生起愿。谓诸菩萨以本愿方便。愿一切众生悉入涅槃。若一众生未涅槃者。我终不入。此亦住一阐提趣。此是无涅槃种性相。)
  
  
  疏曰。众生度尽。方入涅槃。以众生界不可尽故。永不自入涅槃。是故名为菩萨阐提也。初正明二种阐提竟。
  
  
  二问答会通二。初问。二答。
  
  今初
  
  大慧白佛言。世尊。此中云何毕竟不般涅槃。(魏云。此二种一阐提。何等一阐提。常不入涅槃。)
  
  
  
  二答
  
  佛告大慧。菩萨一阐提者。知一切法本来般涅槃已。毕竟不般涅槃。(魏云。菩萨一阐提。常不入涅槃。何以故。以能善知一切诸法本来涅槃。是故不入涅槃。)而非舍一切善根一阐提也。大慧。舍一切善根一阐提者。复以如来神力故。或时善根生。(魏云。彼舍一切善根阐提。若值诸佛善知识等发菩提心。生诸善根。便证涅槃。)所以者何。谓如来不舍一切众生故。以是故菩萨一阐提不般涅槃。)
  
  
  疏曰。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如空本无花。不俟更灭。故菩萨阐提。毕竟不复入涅槃也。断善根阐提。但断修善。而性善不断。故不觉不知。受佛菩萨善知识等之所熏发。还生善根。证涅槃性也。然此五性差别。若据瑜伽唯识等论。则决定是有。若据法王等经。则决定是无。若得今经及圆觉意。则无不碍有。有不碍无。何以言之。如来藏心。生佛平等。本无差别。而无始熏习。万有不齐。所以现见诸机不同。安得一向执无。此瑜伽唯识所以明其有也。众生种性虽各不同。而法性平等。诸佛大愿。亦复平等。所以毕竟终令成佛安得一向执有。此法王等经所以明其无也。为实施权。故无不碍有。开权显实。故有不碍无。约无始本有种子。则一心必具十界。安得不具佛界种子。约无始新熏种子。则随缘生长不同。安得不分五性差别。如一地所生。必有三草二木。则无差别不碍差别。如三草二木。毕竟还归于地。则有差别不碍无差。此一代时教之脉胳。法华三昧之旨归也。五明种性差别竟。
  
  
  六明三自性相三。初标。二释。三结。
  
  今初
  
  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当善三自性。(魏云。三法自体相。唐云。三自性相。)云何三自性。谓妄想自性。(魏云。虚妄分别名字相。唐云。妄计自性。)缘起自性。(魏云。因缘法体自相相。)成自性。(魏云。第一义谛法体相。唐云。圆成自性。)
  
  
  疏曰。妄想自性。唯识名徧计所执性。大乘止观。名分别性。周徧计度。故名徧计。即是虚妄我法二执。譬如于绳计蛇。于杌计鬼。毫无实境也。缘起自性。唯识名依他起性。谓心心所体。及相见分。并依众缘而得起故。成自性。唯识名圆成实性。大乘止观。名真实性。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故名圆成实也。
  
  
  二释为三。初释妄想自性。二释缘起自性。三释成自性。
  
  今初
  
  大慧。妄想自性。从相生。大慧白佛言。世尊。云何妄想自性从相生。佛告大慧。缘起自性事相相。行显现事相相。计著有二种妄想自性。如来应供等正觉之所建立。(唐云。谓彼依缘起事相种类显现。生计著故。大慧。彼计著事相。有二种妄计性生。是诸如来之所演说。)谓名相计著相。及事相计著相。名相计著相者。谓内外法计著。(唐云。谓计著内外法。)事相计著相者。谓即彼如是内外自共相计著。(唐云。谓即彼内外法中计著自共相。)是名二种妄想自性相。
  
  
  疏曰。妄想自性从相生者。谓从缘起相而起妄想分别。如从绳杌。起蛇鬼妄分别也。缘起自性事相相者。指五法中之名也。行显现事相相者。指五法中之相也。计著于名。妄想分别内外诸法。是名相计著相也。计著于相。妄想分别内外法中自共相等。是事相计著相也。故唯识云。次所徧计。自性云何。摄大乘说。是依他起徧计心等所缘缘故。此之谓也。
  
  
  二释缘起自性
  
  若依若缘生。是名缘起。(唐云。从所依所缘起。是缘起性。)
  
  
  疏曰。一切色心诸法。皆是仗因托缘而生。故名缘起。言所依者。第八现行。为根本依。第七现行。为染净依。第六现行。为分别依。第八所藏种子。为种子依。前五识。以五净色根为不共亲依。第六。以第七为不共亲依第七第八。更互为依。诸心所法。各依心王而得同起。故名依也。言所缘者。第八以三类性境为所缘。第七以第八见分为所缘。第六以一切诸法为所缘。前五以现在五尘为所缘。心所所缘。同于心王。故名缘也。又诸色法。各依种子为所依因。各以心心所之见分为增上缘。故云若依若缘生也。
  
  
  三释成自性
  
  云何成自性。谓离名相事相妄想。圣智所得。及自觉圣智趣所行境界。是名成自性如来藏心。(魏云。谓诸佛如来离名字相境界相事相相。圣智修行境界行处。是名第一义谛相。诸佛如来藏心。唐云。谓离名相事相一切分别。自证圣智所行真如。此是圆成自性如来藏心。)
  
  
  疏曰。若离名相事相二种妄想。即名正智。正智所证真如理性。本来不动。名为如如。理外无智。智外无理。理智不二。即如来藏心也。二释竟。
  
  
  三结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名相觉想。(二作分别。)自性二相。正智如如。是则成相。
  
  
  疏曰。此以五法摄三性也。谓一名。二相。三觉想。即是妄想缘起二种自性之相。四正智。五如如。即是成自性相也。然此三性五法。诸圣教说相摄不定。具如唯识广明。今以名相为所妄想。觉想为能妄想。同是妄想自性。依于觉想而有名相。缘于名相而有觉想。同是缘起自性。正智如如。无颠倒故。名为成自性也。
  
  
  大慧。是名观察五法。(三)自性相经。自觉圣智趣所行境界。汝等诸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
  
  
  疏曰。正智如如。是成自性。可称自觉圣智趣所行境界。名相觉想。乃妄想、缘起、自性。何得是自觉圣智趣所行耶。当知此有二义。一者正智如如体外。别无名相及觉想故。能了名相觉想无性。即是正智及如如故。二者众生没于名相觉想。所以不达正智如如。圣人旣证正智如如。即能善知众生名相觉想种种差别稠林。应病与药。令得破除故。所谓了俗由证真。故说为后得也。六明三自性相竟。
  
  
  七明二无我相二。初标。二释。
  
  今初
  
  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善观二种无我相。云何二种无我相。谓人无我。及法无我。(魏云。人无我智。法无我智。唐云。人无我相。法无我相)
  
  
  疏曰。二无我。亦名二空。谓人空。法空也。人者。假名众生也。无我者。假名众生无实主宰体性也。法者。蕴、处、界、等色心、诸法也。无我者。色心诸法。亦无实主宰体性也。魏云智者。约能观言之也。唐云相者。约所观言之也。人执、唯局凡夫外道。法执、通于凡外及三乘人。
  
  
  二释为二。初释人无我。二释法无我。
  
  今初
  
  云何人无我。谓离我、我所、(五)阴(十八)界(六)入聚。无知业爱生。(唐云。谓蕴、界、处。离我我所。无知爱业之所生起。)眼色等摄受计著生识。(唐云。眼等识生。取于色等。而生计著。)一切诸根、自心现器身藏。自妄想相、施设显示。(唐云。又自心所见身器世间。皆是藏心之所显现。)如河流。如种子。如灯(焰)。如(迅)风。如(浮)云。刹那展转坏。(唐云。刹那。相续。变坏不停。)躁动如猿猴。乐不净处如飞蝇。无厌足如风火。(唐云。如猛火。)无始虚伪习气(为)因。如汲水轮。生死趣有轮。(唐云。诸有趣中。流转不息。如汲水轮。)种种身色。如幻术神咒、机发像起。(唐云。种种色身威仪进止。譬如死尸。咒力故行。亦如木人。因机运动。)善彼相知。(唐云。若能于此、善知其相。)是名人无我智。
  
  
  疏曰。人无我观。一往与声闻同。而细研有异。声闻但观阴界入法。无我我所。无常苦空不净而已。不知皆是藏心所显现也。今先总观阴界入聚。从无知业爱生。离我我所。次别观眼等转识。从根尘摄受计著生。而此根尘依正。皆从藏心显现。是一切唯识。识不自在。无有主宰。无所摄属。非我我所也。又观此识。如河流种子等。刹那变坏不停。即是行阴无常。无主宰。不自在。无摄属。亦非我我所也。又观此识。躁动如猿猴。即是想阴无主宰。不自在。无摄属。亦非我我所也。又观此识。乐不净处如飞蝇。无厌足如风火。即是受阴无主宰。不自在。无摄属。亦非我我所也。又观生死有轮之中。种种色身。但如机发像动。即是色阴无主宰。不自在。无摄属。亦非我我所也。
  
  
  二释法无我二。初明观。二显益。
  
  今初
  
  云何法无我智。谓觉阴界入妄想相自性。(唐云。谓知蕴、界、处、是妄计性。)如阴界入离我我所。阴界入积聚。因业爱绳缚。(唐云。唯共积聚爱业绳缚。)展转相缘生。无动摇。(唐云。互为缘起。无能作者。)诸法亦尔。离自共相。不实妄想相。妄想力。(唐云。蕴等亦尔。离自共相。虚妄分别种种相现。)是凡夫生。非圣贤也。(唐云。愚夫分别。非诸圣者。)心意识五法自性离故。(唐云。如是观察一切诸法。离心意意识五法自性。)大慧。菩萨摩诃萨。当善分别一切法无我。(唐云。是名菩萨摩诃萨法无我智。)
  
  
  疏曰。阴界入等。名之为法。唯是妄想所现之相。故无我也。盖旣知其无我我所。又岂有自共相可得哉。但由凡夫不实妄想之力。似有种种自共相现耳。是故心意识八种。悉皆无性。不唯名相妄想三法本离。即正智如如二法、亦本离也。不唯妄想缘起二性本离。即成自性亦本离也。如因醉见屋转。说屋不转。屋本不名为不转也。如因捏见二月。说一月真。月本不名为一真也。如因狂怖失头。说头不失。头本不名为不失也。是故若达名相妄想本空。即是正智如如。若计正智如如是有。便成妄想名相。故云五法三自性皆空。八识二无我俱遣。空无可空。遣无可遣。乃名为离。乃名法无我智。
  
  
  二显益
  
  善法无我菩萨摩诃萨。不久当得初地菩萨无所有观。地相观察。开觉欢喜。(唐云。得此智已。知无境界。了诸地相。即入初地。心生欢喜。)次第渐进。超九地相。得法云地。(唐更有云。诸有所作。皆悉已办。)于彼建立无量宝庄严大宝连华王像大宝宫殿。(唐云。住是地已。有大宝莲华王。众宝庄严。于其华上。有宝宫殿。状如莲华。)幻自性境界修习生。于彼而坐。(唐云。菩萨往修幻性法门之所成就。而坐其上。)同一像类诸最胜子眷属围绕。(唐云。同行佛子。前后围绕。)从一切佛刹来佛手灌顶。如转轮圣王太子灌顶。(唐云。一切佛刹所有如来。皆舒其手。如转轮王子灌顶之法而灌其顶。)超佛子地。到自觉圣智法趣。(唐云。获自证法。)当得如来自在法身。见法无我故。是名法无我相。汝等诸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
  
  
  疏曰。当得初地。别教菩萨见道位也。而云不久当得。又云渐进超九地相等。则是借别明圆。不同历别权行。定经尔所劫数也。大宝莲华王宫殿。具如华严所明。不同色究竟天带劣胜应而已。七明二无我相竟。
  
  
  八破建立诽谤二。初问。二答。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建立诽谤相唯愿说之。令我及诸菩萨摩诃萨。离建立诽谤二边恶见。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觉已离常建立断诽谤见。不谤正法。(唐云。得菩提已。破建立常。诽谤断见。令于正法不生毁谤。)
  
  
  二答二。初偈略答。二长文广答。
  
  今初
  
  尔时世尊。受大慧菩萨请已。而说偈言。建立及诽谤。无有彼心量。身受用建立。及心不能知。愚痴无智慧。建立及诽谤。(魏云。心中无断常。身资生住处。惟心愚无智。无物而见有。唐云。身资财所住。皆唯心影像。凡愚不能了。起建立诽谤。所起但是心。离心不可得。)
  
  
  疏曰。此明不达唯心。故有建立常见。诽谤断见。而究竟常本非常。断亦非断。无彼常之与断。但是自心现量也。盖彼二见。不过依于现在之根身。及所受用之资财。所建立住处之器界。妄想计度为常为断。而不知身受用建立。一切唯心。由其愚痴无有智慧。乃成建立及诽谤耳。及心及字。应作唯字。
  
  
  二长文广答三。初标四种建立及释诽谤。二重释四种建立。三结劝应离。
  
  今初
  
  尔时世尊。于此偈义复重显示。告大慧言。有四种非有有建立。云何为四。谓非有相建立。(魏云。建立非有相。唐云。无有相建立相。)非有见建立。(魏云。建立非正见相。唐云。无有见建立见。)非有因建立。(魏云。建立非有因相。唐云。无有因建立因。)非有性建立。(魏云。建立非有体相。唐云。无有性建立性。)是名四种建立。又诽谤者。谓于彼所立无所得。观察非分而起诽谤。(魏云。何者是谤相。大慧。观察邪见所建立法。不见实相。即谤诸法。言一切无。唐云。诽谤者。谓于诸恶见所建立法。求不可得。不善观察。遂生诽谤。)是名建立诽谤相。
  
  
  疏曰。一切诸法。皆唯心现。心外无相。心外无见。心外无因。心外无性。而彼妄计有相有见有因有性。是谓建立。堕在常见。又于彼所建立。求不可得。遂谓一切都无是谓诽谤。堕在断见。殊不知心外之有。实非有也。唯心所现之若相若见若因若性。非断无也。
  
  
  二重释四种建立
  
  复次大慧。云何非有相建立相。谓阴界入。非有自共相。而起计著。此如是。此不异。是名非有相建立相。此非有相建立妄想。无始虚伪过种种习气计著生。
  
  
  疏曰。迷于自心现量。妄见有阴界入。譬如翳目所见空华。岂有自相共相可得。而妄计云。此自相如是。此共相不异但是无始虚伪习气所生耳。
  
  
  大慧。非有见建立相者。若彼如是阴界入。我人众生寿命长养士夫见建立。是名非有见建立相。
  
  
  疏曰。阴界入虚妄和合。假名为我为人为众生为寿命。乃至为士夫。即阴界入。求我等不可得。离阴界入。求我等亦不可得也。乃于此妄立十六知见。何异计绳为蛇疑杌为鬼哉。
  
  
  大慧。非有因建立相者。谓初识无因生。后不实如幻。本不生。眼色明界念前生。生已实已。还坏是名非有因建立相。(魏云。谓初识不从因生。本不生。后时生。如幻本无。因物而有。因眼色明念故识生。生已还灭。是名建立非有因相。唐云。谓初识前无因不生。其初识本无。后眼色明念等为因。如幻生。生已有。有还灭。是名无有因建立因。)
  
  
  疏曰。如来藏心不变随缘。是故众生无始以来。法尔有八种识。及诸心所体及相见。一切种子。能起现行。现行法尔复熏种子。互为因果。展转不绝。又第八识与诸种子。无始时来俱灭俱生。恒转如流。恒故非断。转故非常。念念望前。皆名为果。念念望后。皆名为因。因果宛然。二皆无性。由彼不知心性无始终义。妄谓最初识心。设无他因。则本不生。必以眼色明念等为因。识乃得生。生已虽是实有。有还灭坏。故后不实如幻。是谓非有他因。而妄建立因相也。盖彼计眼色明念为因生识。则不知种子生现行义。彼计生已还坏而名如幻。则不知现行熏种子义。不知种子现行皆是唯心。更计异因。所以妄谓前本不生。后还坏灭。中间生处。名为实有而不知心。性无前无后。三世一际。一切诸法。当体如幻。非待坏已。方名如幻也。
  
  
  大慧。非有性建立相者。谓虚空灭。般涅槃。非作。计著性建立。(魏云。谓虚空灭。涅槃。无作无物。建立执著。唐云。谓于虚空。涅槃。非数灭。无作性。执著建立。)此离性非性。(魏云。彼三法离有无故。)一切法如兔马等角。如垂发现。离有非有。(魏云。一切诸法。如兔马驴驼角毛轮等故。离有无建立相故。唐云。一切诸法。离于有无犹如毛轮兔马等角。)是名非有性建立相。
  
  
  疏曰。离诸障碍。故名虚空无为。不由择力。本性清净。或缘阙所显。故名为灭。即非择灭无为。唐译所谓非数灭也。由简择力。灭诸杂染。究竟证会。名般涅槃。即择灭无为也。此三无为。本皆非作。但依法性假施设有。而诸凡外及与愚小。计著无为是实有性。不知心外无法故离性。唯心施设故离非性也。且凡一切有为诸法。皆生于妄想戏论。本无实体。如兔马等角。但有名字。如眚翳眼。妄见空中有垂发毛轮。亦无实事。以无实故。离有。以有言说及妄现故。离于非有。夫有为诸法。尚自离有非有。则待有为所明无为。亦安得不离有非有哉。乃计此三是实有性。是名非有性建立相也。二重释四种建立竟。
  
  
  三结劝应离
  
  建立及诽谤愚夫妄想。不善观察自心现量。非圣贤也。(唐云。皆是凡愚不了唯心而生分别。非诸圣者。)是故离建立诽谤恶见。应当修学。
  
  
  疏曰。不了唯心。妄计心外有阴界入自相共相。是建立也。推求阴界入等自相共相不得实义。便拨唯心阴界入等一总都无。是诽谤也。妄计阴界入中实有我人或大或小或即或离。是建立也。推求我人等相实不可得。便拨圣凡因果十界假名一总都无。是诽谤也。不知心性无生无灭。谓识因于外法得生。是建立也。推求因相不得实义。便拨唯识十因四缘等法一总都无是诽谤也。妄计心外有三无为凝然不变。名为常法。是建立也。推求无为体性不可见闻。便拨圣智所证离戏论法一总都无是诽谤也。皆由不善观察自心现量故也。八破建立诽谤竟。已上第三圣智事分别自性门二正说竟。
  
  
  三结益
  
  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善知心意意识五法自性二无我相趣究竟。为安众生故。作种种类像。如妄想自性处。依于缘起。(唐云。如依缘起。起妄计性。)譬如众色如意宝珠。普现一切诸佛刹土。一切如来大众集会。悉于其中听受佛法。所谓一切法如幻。如梦。光。(唐云。如影。)影。(唐云。如镜中像。)水月。(唐云。如水中月。)于一切法离生灭断常。及离声闻缘觉之法。(唐云。远离生灭及以断常。不住声闻辟支佛道。)得百千三昧。乃至百千亿那由他三昧。(唐云。闻已。成就无量亿那由他百千三昧。)得三昧已。游诸佛刹。供养诸佛。生诸天宫。宣扬三宝。示现佛身。声闻菩萨大众围绕。以自心现量度脱众生。分别演说外性无性。悉令远离有无等见。(唐云。说外境界。皆唯是心。悉令远离有无等执。)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心量世间。佛子观察。种类之身。离所作行。得力神通。自在成就。(唐云。佛子能观见。世间唯是心。示现种种身。所作无障碍。神通力自在。一切皆成就。)
  
  
  疏曰。善知心意等趣究竟。证净分真实性也。为安众生。乃本愿所熏。即净分依他性也。作种种像类。普现佛土。即净分分别性也。或示听法而得三昧。或示佛身而说唯心。尽未来际。利乐有情。皆由观察唯心而得自在成就。是故唯心直进。名为至圆至顿法门也。第三圣智事分别自性门竟。
  
  
  第四空无生无二离自性门三。初问。二许。三答。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请佛言。唯愿世尊。为我等说一切法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我等及余诸菩萨众。觉悟是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已。离有无妄想。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疏曰。旣知诸法唯心。则一切非空非不空非生非不生。非二非不二。非离自性非不离自性。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矣。何故世尊又说一切法空。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二。一切法离自性耶。故问之也。
  
  
  二许
  
  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今当为汝广分别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三答二。初别答。二总答。
  
  初中四。初答空。二答无生。三超答离自性相。四追答无二。
  
  初又二。初总明说空等意。二别说七种空。
  
  今初
  
  佛告大慧。空空者。即是妄想自性处。(魏云。空者即是妄想法体句。唐云。空者即是妄计性句义。)大慧。妄想自性计著者。说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魏云。依执著妄想法体。说空无生无体相不二。唐云。为执著妄计自性故。说空无生无二无自性。)
  
  
  疏曰。一切唯心。本无实我实法。而凡外愚小。妄想分别。周徧计度。执有我法。故言空者。正是明其徧计本空。空则无生无二离自性也。
  
  
  二别说七种空
  
  大慧。彼略说七种空。谓相空。性自性空。(魏云。一切法有物无物空。唐云。自性空。)行空。无行空。(魏云。不行空。)一切法离言说空。(魏云。一切法无言空。唐云。一切法不可说空。)第一义圣智大空。彼彼空。
  
  
  疏曰。此明空本非数。约义说七也。上标下释。
  
  
  云何。相空。谓一切性自共相空。观展转积聚故。(唐云。展转积聚互相待故。)分别无性。(唐云。分析推求无所有故。)自共相不生自他俱性无性。(唐云。自他及共皆不生故。)故相不住。(唐云。自共相无生亦无住。)是故说一切性相空。是名相空。(唐云。是故名一切法自相空。)
  
  
  疏曰。色心当体。名为自相。无常生灭。名为共相。离色心无生灭。离生灭无色心。故云展转观待也。又就凡愚所计言之。如微尘不坏。名为自相。泥团可坏。名为共相。然离微尘则无泥团。离泥团亦无微尘。展转观待。妄有积聚。而分析泥团。旣无所有。分析微尘。亦无所有。微尘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微尘尚自不生。况有泥团生耶。微尘泥团旣本不生。又岂有住。是故自相共相空也。
  
  
  云何性自性空。谓自已性自性不生。是名一切法性自性空。是故说性自性空。(唐云。谓一切法自性不生。是名自性空。)
  
  
  疏曰。前约自共相展转观待而明空。此约诸法当体而明空也。诸法。当体。如梦中物。亦如翳目所睹空华。本自不生。故自性空。
  
  
  云何行空。谓阴离我我所。因所成。所作业方便生。是名行空。(唐云。所谓诸蕴由业及因和合而起离我我所。是名行空。)
  
  
  疏曰。迁流造作。名之为行。种子为因作业为缘。乃有五阴生灭妄行。于中实无我及我所。故名行空。
  
  
  
  大慧。即此如是行空。展转缘起自性无性。是名无行空。(唐云。所谓诸蕴本来涅槃。无有诸行。是名无行空。)
  
  
  疏曰。有为诸行。不惟离我我所。而初生即灭。无容从此转至余方。是故性空寂灭。自性无性。名无行空。
  
  
  云何一切法离言说空。谓妄想自性无言说故。一切法离言说。(唐云。谓一切法妄计自性无可言说。)是名一切法离言说空。
  
  
  疏曰。一切诸法皆唯妄想。只此妄想。亦非言说。所谓名无得实之功。物无当名之实。故名离言说空。
  
  
  云何一切法第一义圣智大空。谓得自觉圣智。一切见过习气空。(魏云。离诸邪见熏习之过。)是名一切法第一义圣智大空。
  
  
  疏曰。一切诸法。缘生无性。本如来藏第一义心。由无始来邪见熏习。妄作自相共相。若大若小若内若外若染若净有漏无漏诸差别解。今由唯心直进。永断邪见分别。则见过习气不熏。自觉圣智开发。亲证真如绝待境界。故名大空也。
  
  
  云何彼彼空。谓于彼无彼空。(魏云。彼法无此法有。彼法有。此法无。唐云。谓于此无彼。)是名彼彼空。大慧。譬如鹿子母舍。无象马牛羊等。非无比丘众。而说彼空。非舍舍性空。(唐云。非谓堂无堂自性。)亦非比丘比丘性空。(唐云。非谓比丘无比丘自性。)非余处无象马。(唐云。非谓余处无象马牛羊。)是名一切法自相。彼于彼无彼。是名彼彼空。(唐云。一切诸法自共相。彼彼求不可得。是故说名彼彼空。)
  
  
  疏曰。此约诸法互有互无。就互无处。即名为空。如毗舍佉优婆夷所造精舍。不畜象马等。名精舍空。非无比丘。非无精舍。亦非谓他处无象马也。
  
  
  是名七种空。彼彼空者。是空最粗。汝当远离。
  
  
  疏曰。此结成七种空。兼诫远离彼彼空见也。旣诫远离是空。即劝修前六空。于前六中。初之二种。总治法执习气。行空。为治我执习气。无行空。为治有支习气。离言说空。为治名言习气。第一义大空。正显自觉圣智境界也。初答空竟。
  
  
  二答无生
  
  大慧。不自生。非不生。(唐云。无生者。自体不生。而非不生。)除住三昧。是名无生。(唐同。魏云。自体不生。而非不生。依世谛故。说名为生。依本不生。故言不生。)
  
  
  疏曰。诸法如翳见空华。华无自体。故云不生。翳者见花。故非不生。除住三昧者。如翳病旣除。知花不生。故名无生也。
  
  
  三超答离自性
  
  离自性。即是无生。(魏云。我说无体性者。一切诸法体本不生。唐云。无自性者。以无生故。密意而说。)离自性。刹那相续流注及异性现。一切性离自性。(唐云。一切法无自性。以刹那不住故。见后变异故。是名无自性。)是故一切性离自性。
  
  
  疏曰。譬如空花无生。故离自性。以空花无自性故。刹那流注。变异不常。一切诸法。无不皆尔也。
  
  
  四追答无二
  
  云何无二。谓一切法如阴热。(魏云。日光影。唐云。如光影。)如长短。如黑白。(唐更有云。皆相待立。独则不成。)大慧。一切法无二。非于涅槃彼生死。非于生死彼涅槃。(唐云。非于生死外有涅槃。非于涅槃外有生死。)异相因有性故。(唐云。生死涅槃无相违相。)是名无二。如涅槃生死。一切法亦如是。(唐云。如生死涅槃。一切法亦如是。是名无二相。)
  
  
  疏曰。阴热者。日光所照则热。有影之处则阴。故二译皆云光影也。夫有光方得有影。有影方显有光。有长方显于短。有短方显于长。黑白互显。亦复如是。此皆是二。而云无二者。由相待互显。独则不成故也。独旣不成。待岂有实。设生死外有涅槃。则涅槃便有方隅处所。体非徧常。设涅槃外有生死。则生死便有决定体性。应不可脱。譬如水之成冰。不可谓水外有冰。冰还成水。不可谓冰外有水。夫所谓异相者。必因于有性故。今涅槃生死。旣如水之与冰。唯一湿性非别有性。又岂有异相哉。涅槃生死。尚自无二。一切诸法。例皆可知。故名无二相也。初别答竟。
  
  
  二总答又二。初劝修重颂。二诚令依义。
  
  今初
  
  是故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应当修学。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我常说空法。远离于断常。生死如幻梦。而彼业不坏。虚空及涅槃。灭二。(唐作度)亦如是。愚夫作妄想。诸圣离有无。
  
  
  疏曰。生死如幻梦。远离常也。彼业不坏。远离断也。灭二亦如是者。亦灭断常之二也。唯心诸有为法。非断非常。唯心之无为法。亦非断常。有为无为。同皆幻梦。同皆不坏。如湿性之冰水。不可谓有无也。
  
  
  二诫令依义
  
  尔时世尊。复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大慧。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普入诸佛一切修多罗。凡所有经悉说此义。诸修多罗。悉随众生希望心故。为分别说。显示其义。而非真实在于言说。如鹿渴想。诳惑群鹿。(唐云。譬如阳焰诳惑诸兽。)鹿于彼相计著水性。而彼无水。(唐云。令生水想。而实无水。)如是一切修多罗所说诸法。为令愚夫发欢喜故。非实圣智在于言说。是故当依于义。莫著言说。
  
  
  疏曰。此明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虽是诸佛诸经所说。须得其义。莫但著言说也。盖如来藏第一义心。本自非空非有。乃至离性非性。但有众生妄执一切法有故。为说空以破其执。而非令著空也。妄执一切法生。故说无生以破其执。而非令著无生也。妄执一切法二。故说无二以破其执。而非令著无二也。妄执一切法自性。故说离自性相以破其执。而非令著离自性也。倘即以空无生无二离自性之言说为真实义。何异痴鹿渴想。妄以阳焰为水哉。第四门竟。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一义疏下
  
  
  
  温州头陀寺谛闲法师经募功德芳名列右
  
  信土束梁 刘维洲 叶庭甫 叶崇鹤 刘阿金 陈邵氏同善 林黄氏从根 黄张氏宝莲 黄氏妙相 孙葛氏济富 邬王氏济良 倪徐氏济全 魏茹氏莲福 孙邬氏莲福 倪邬氏彩莲 刘氏显清 孙邬氏彩荣 何孙氏妙慧 王阮氏善定 王周氏莲芬 刘魏氏秋姊 周李氏玉英 刘氏从明 余卢氏善道 徐氏妙元 徐氏从禄 吴氏从雪 周氏从元 董氏从继 郑氏从华 缪氏从光 钱氏静明 周氏从礼 张氏从豪 王氏从芳 汪氏祖耀 陈氏祖寿 周氏祖贤 姚氏祖金 张氏全安 陈氏从臻 邬蒋氏 以上各施洋贰元 
  陈氏妙净 郭氏元福 严氏安心 徐孙氏济性 陈氏宗莲 刘氏杏春 庄氏红莲 张陈氏福清 刘氏近西 翁氏法音 袁氏静傅 李林氏智圆 王氏中善 翁氏青连 顾氏善福 杨雷氏月秀 顾氏善庆 董氏从敷 柳氏从康 洪舒氏修妙 沈氏从迎 任氏从慷 以上各施洋壹元
  
  常州天宁寺清镕谨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一义疏中 下一页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二义疏上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