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十

佛经大全 > 藏外 >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明-释智旭 >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十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九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十
  
  蕅益沙门智旭述
  
  上来修习位中。三释十重障。初标起二正释竟。
  
   (癸)三结属二。初正结二障所摄。二申明二障断义。(子)今初
  
  此十一障。(皆即烦恼所知)二障所摄。
  
   (子)二申明二障断义二。初断种现位。二断种顿渐。(丑)今初
  
  烦恼障中见所断(之)种(子。)于极喜地见道初断。彼障(之)现起(者。)地前已伏。修所断(之)种(子。)金刚喻定现在前时。一切顿断。彼障(之)现起(者。)地前渐伏。初地以上能顿伏尽。令永不行。(犹)如阿罗汉(一般。)由故(作)意(之)力。(或于)前七地中虽暂现起。而不为失。(若)八地以上。毕竟不行。○所知障中见所断(之)种(子。)于极喜地见道初断。彼障(之)现起(者。)地前已伏。修所断(之)种(子。)于十地中渐次断灭。(直至)金刚喻定现在前时。方永断尽。彼障(之)现起(者。)地前渐伏。乃至十地方永断尽。八地以上。(若与)六识俱者。不复现行。(以)无漏观心及(生空智)果相续。能违彼(第六识中俱生所知障之现行)故。(若与)第七(识)俱者。犹可现行。(须是)法空智果起位方伏。前五转识设未转依。(由)无漏(观之所)伏故。障不现起。
  
  此正释伏断二障种子现行之位。
  
  虽于修道十地位中。皆不断灭烦恼障种。而彼(烦恼)粗重(无堪任性。)亦渐断灭。由斯故说二障粗重。一一皆有三位断义。
  
  此释伏难也。难曰。所知障种。于十地中渐次断灭。可云三位皆有断义。若夫烦恼障种其分别者。是见道顿断。其俱生者。则是金刚喻定顿断。但有二位断义。何云亦有三位断义耶。答释可知。言三位者。一通达位。二修习位。三究竟位也。
  
  虽诸位中。皆断粗重。而三位显。是故偏说。
  
  亦释伏难也。难曰。若粗重言。但指无堪任性。则资粮加行位中。亦有断粗重义。何故不说耶。答释可知。初断种现位竟。
  
   (丑)二断种顿渐
  
  (问。)断二障种。渐顿云何。(答。)第七识俱(之)烦恼障种。三乘将得无学果时。一刹那中三界顿断。所知障种。将成佛时。一刹那中一切顿断。(以其)任运内起。无粗细故。○余六识。俱(之)烦恼障种。(若属)见所断者。三乘见位真见道中。一切顿断。(若属)所修断者。随其所应。(或有)一类二乘。(于)三界九地(俱生烦恼)一一渐次九品别断。(复有)一类二乘。三界九地(俱生烦恼。)合为一聚九品别断。(其在)菩萨。要起金刚喻定。一刹那中三界顿断。所知障种。初地初心顿断。一切见所断者。(若夫)修所断者。(则)后于十地修道位中渐次而断。乃至正起金刚喻定一刹那中。方皆断尽。(以彼六识相应之所知障。)通缘内外粗细境生。品类差别有众多故。(所以不容顿断。)
  
  此正明所断种也。下复明能断之道。
  
  二乘根钝。(故于)渐断(六识俱生烦恼)障时。必各别起无间解脱(二道。若夫)加行胜进。(则可)或别或总。
  
  若前之胜进。即为后之加行。则名为总。或不同时。则名为别也。
  
  菩萨利根。(故于)渐断(六识俱生所知)障位。非要别起无间解脱(二道。即于)刹那刹那(之中。)能断证故。(所以)加行等四(道。于)刹那刹那前后相望。皆容具有。
  
  念念能断。即无间道。念念能证。即解脱道。不住解脱。即为胜进。此位胜进。又复即是后位加行。正加行时。又于后位若障若理。若断若证。是故念念之中。望前即为解脱为胜进。望后即为加行为无间也。三释十重障竟。
  
   (壬)四释十真如
  
  十真如者。一徧行真如。谓此真如。二空所显。无有一法而不在故。
  
  初地无间道中。深观我法二空。永断异生性障。故于解脱道中所证真如。名曰徧行。谓于五位百法。一一无实。补特伽罗。亦无实法。无实补特伽罗。名为生空。亦名我空。亦名为人无我。无有实法。名为法空。亦名为法无我。了知我法俱不可得。乃显唯识实性。此性不妄。故名为真。此性不改。故名为如。异生凡夫。从无始来。妄执实我实法。虽此真如无所不在。日用不知。二乘虽断我执。而犹不知法空所显真如。无所不在。仍于有为无为。定作二解。又或妄执色不相应。及无为法不即唯识。唯有大乘种性之人。先信解此唯识理已。发起深固大菩提心。于资粮加行位中。强观诸法皆悉无性。令二空观渐熏渐著。乃至通达位中。顿断分别二障种子。方实触证真如法界之理。徧于五位百法。无所不在。故遂能得百法明门。于彼一一法中。具证真如无所不徧之性。当知真如性本自徧。非今始徧。但由此位。初证真如本徧之体。独得徧行之名。已后诸位。不过随德立称。更无有二如也。依此徧行真如实义。故云初地具足一切诸地功德。依后随德立称之义。故云初地不知二地。乃至等觉菩萨。不知如来举足下足事等。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夫无为法。岂有差别。证无为法。仍有差别。如浅深皆大海。而入海仍论浅深。如丈尺显虚空。而虚空原非丈尺。此徧行真如。喻如哉生明之新月。已见月之全体大用。不异望夜圆月。亦不即望夜圆月。思之思之。
  
  二最胜真如。谓此真如。具无边德。于一切法最为胜故。
  
  秖是二空所显五位百法徧行真如之理。本来具无边德。本来最胜。但由无始迷惑。而为邪行所障。今此胜德。不得显现。今由菩萨了知法性无染。随顺修行尸波罗蜜。断邪行障。是故全性所起三聚净戒妙无作体。具足无边功德。于一切法最为胜也。经云。心无尽故。戒亦无尽。当知所缘无边故。戒亦无边。如不杀戒。徧于五位百法得不杀德。如不盗戒。徧于五位百法得不盗德。如不邪淫戒。徧于五位百法得不邪德。如不妄语戒。徧于五位百法得不妄德。乃至十善。一一皆尔。又徧于五位百法有断恶德。即徧于五位百法有生善德。亦徧于五位百法有度生德。断恶名律仪戒。即成法身断德。生善名摄善法戒。即成报身智德。度生名饶益有情戒。即成化身恩德。又复即是法身般若解脱三德。当知举真如全体。而为三聚净戒。仍举三聚净戒。一一无非真如全体。是故横悉无边。竖悉最胜。无有一法而不无边。无有一法而不最胜也。
  
  三胜流真如。谓此真如所流教法。于余教法极为胜故。
  
  亦只二空所显五位百法真如之理。虽复四句皆不可说。而有四悉檀因缘故。亦可得说。但由无始闇钝所障。不能契理契机。称性演说。今由菩萨善巧增益。闻思修慧胜定总持。断闇钝障。故于真如流出正智。于正智中流出后得智。于后得智中流出大悲心。于大悲心流出十二部经。极为胜妙。若余二乘凡夫等所说教法。非证真如之所流出。故不为胜。
  
  四无摄受真如。谓此真如。无所系属。非我执等所依取故。
  
  亦只二空所显五位百法真如之理。本来无所系属。本非我执我爱我慢我痴等之所依所取。但由无始以来。微细烦恼现行所障。不能达其本无摄受。今由菩萨善修无漏菩提分法。断此微细烦恼现行障已。真如本无系属之性。方得显现。名无摄受真如。
  
  五类无别真如。谓此真如。类无差别。非如眼等类有异故。
  
  亦只二空所显五位百法真如之理。本来无有生死涅槃差别。但由无始迷惑。妄有生死。对彼生死。权立涅槃。依此虚妄缘起生死涅槃。妄生欣厌。名为下乘般涅槃障。今由菩萨深观平等四谛。断此障已。类无差别之真如理。方显现也。言非如眼等类有别者。谓真如不变随缘。则有五位百法类别。且如同一色法。而根与尘别。又如同一根法。而眼与耳别。此皆依他起性。如幻事等。元非实我实法。既非实我实法。则同一真如体性。所谓随缘不变。眼即非眼。耳即非耳。何得更有类别哉。故曰。真俗两智。行相互违。合令相应。名难胜地也。若依文解义。妄谓眼等一向类别。真如一向无别。则行相仍互违矣。读者思之。
  
  六无染净真如。谓此真如。本性无染。亦不可说后方净故。
  
  亦只二空所显五位百法真如之理。在生死而无染。证涅槃非新净。但由无始迷惑。妄成流转。因于流转。权说还灭。流转名染。还灭名净。执此染净以为实有。名粗相现行障。今由菩萨深观平等缘起。断此障已。本无染净之真如理。方显现也。
  
  七法无别真如。谓此真如。虽多教法种种安立。而无异故。
  
  亦只二空所显五位百法真如之理。依之安立种种教法。而此真理。本来无异。相即无相。空有两融。但由不达相本无相。作意勤求无相。名细相现行障。今由菩萨善修称性方便。满是一切佛法。断此细相现行障已。法无别之真如妙理。方显现也。
  
  八不增减真如。谓此真如。离增减执。不随染净有增减故。即此亦名相土自在所依真如。谓若证得此真如已。现相现土俱自在故。
  
  亦只二空所显五位百法真如之理。随缘不变。故非染净所能增减。不变随缘。故现相土无不自在。但由不达性无增减。犹于真如而有趣向。名无相中作加行障。今由菩萨善得无功用道。深证无生法忍。断此加行障已。随缘不变之体。任运显现。名不增减真如。不变随缘之用。任运显现。名相土自在所依真如。当知五位百法之中。随拈一法。皆不增减。皆相土自在也。相约现身。土约器界。
  
  九智自在所依真如。谓若证得此真如已。于无碍解得自在故。
  
  亦只二空所显五位百法真如之理。以一一法皆真如故。所以随一一法。皆能总持一切所诠之义。随一一法。皆能总持一切能诠之名句字。随一一法。皆能总持一切言音训释。随一一法。皆能徧逗一切众生机宜。巧说无尽。令得四益。是故名此真如为智自在所依也。但由所知障故。不达一义一切义。一切义一义。不达一法一切法。一切法一法。不达一言音一切言音。一切言音一言音。不达义义法法言言。各具四教四门。一一门中。各具四悉。遂于利乐有情事中。不乐勤行。名利他中不欲行障。今由菩萨以无量智。思量观察一切法行。如实了知一切稠林。断此不欲行障已。真如显现。依之而发四无碍解。无不自在也。
  
  十业自在等所依真如。谓若证得此真如已。普于一切神通作业总持定门。皆自在故。
  
  亦只二空所显五位百法真如之理。随一一法。皆是真如不变全体。皆具真如随缘大用。重重无尽无尽重重。一切神通。一切事业。一切总持。一切定门。性即真如。本无分剂。但由微细所知障故。未证能所不可思议。未证体用不可思议。犹于无分剂中而存分剂。名为于诸法中未自在障。今由菩萨智慧圆满。断此障已。真如圆显。普于诸业得自在也。问曰。前第十障后云。犹有俱生微所知障。及有任运烦恼障种。金刚喻定现在前时。彼皆顿断。入如来地。此中胡不别明佛地所证真如。答曰。真如尚不名一。云何有十。前约十地分证。故随胜德。假立十名。至于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则一切名义。皆悉究竟。无劳别立异名矣。
  
  虽真如性。实无差别。而随胜德。假立十种。虽初地中。已达一切。而能证(之十胜)行。犹未圆满。为令圆满(十胜行故。依于)后后建立(十名。)
  
  此总结十真如义。兼释伏难也。难曰。有为之法。可有数量。真如即非有为。安得有十。释曰。但随胜德。假立十名。其实无差别也。难曰。真如既无差别。则初地已证无差别性。名为徧行真如。何须建立后九。若初地所证。不即后九。何名徧行。若初地所证。已即后九。何须再证。释曰。所证理体。虽已顿达。而能证事行。犹未圆满。为满胜行。建立十名耳。初明十地因竟。问曰。能所不二。理事相即。今胡得云所证理圆。能证事行犹未满耶。答曰。能所不二。亦不定一。理事相即。亦不相滥。若以事从理。以理摄事。则初地中。亦能具足诸地功德。而又不妨仍是初地。若以理从事。以事显理。则后后位。乃能渐显本来法性。而又不妨仍自平等。大佛顶经云。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当知顿渐二悟。同名为顿。以即事之理。理仍无差别故。顿渐二修。同名为渐。以即理之事。事仍有初后故。予于佛顶文句辨之颇详。幸细寻之。
  
   (辛)二明转依果三。初来意。二正释。三简示。(壬)今初
  
  如是菩萨于十地中。勇猛修行十种胜行。断十重障。证十真如。于二转依。便能证得。
  
   (壬)二正释二。初明位别。二明义别。(癸)今初
  
  转依位别。略有六种。一损(染)力益(净)能(名之为)转。谓初(资粮)二(加行)位。由习胜解及惭愧故。损本识中染种势力。益本识内净种功能。虽未断障种。实证转依。而渐伏(二障)现行。亦名为转。二通达转。谓通达位。由见道力。通达真如。断分别生(之)二障粗重。证得一分真实转依。三修习转。谓修习位。由数修习十地行故。渐断俱生二障粗重。渐次证得真实转依。(然)摄大乘(论)中。(又)说通达转在前六地(者。谓彼以)有(相)无相(二)观通达。真俗间杂现前。令真非真现不现故。说修习转在后四地(者。谓)纯无相观长时现前。勇猛修习断余粗重。多令非真不显现故。
  
  前六地中。或以有相观通达俗谛。则令非真现而真不现。或以无相观通达真谛。则令真现而非真不现。故名间杂现前。余可知。
  
  四果圆满转。谓究竟位。由三大劫阿僧企耶。修习无边难行胜行。(故至)金刚喻定现在前时。永断本来一切粗重。顿证佛果圆满转依。穷未来际利乐无尽。
  
  阿僧企耶。亦云阿僧祗。此翻无数。起信论云。一切菩萨。皆经三阿僧祇劫故。无有超过之法。问曰。大佛顶经云。狂心顿歇。歇即菩提。何藉劬劳肯綮修证。又云。不历僧祇获法身。又云识阴若尽。则汝现前诸根互用。从互用中。能入菩萨金刚干慧。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萨所行金刚十地。等觉圆明。入于如来妙庄严海。经论明文。何其硕异。答曰。依文解义。三世佛冤。岂不闻十世古今。始终不离当念。一刹那际三昧。智入三世而无往来乎。法华五十小劫。谓如半日。长入短也。瞿目仙人执善财手。已于无量佛所无量劫中修菩萨行。短摄长也。是故若唯约理。则长短并空。若唯约事。则长短各异。若约理事不二。则互夺两忘。若约理事交彻。则长短互在。今由理不碍事。故虽顿悟同于善财。而一生中。三祗具足。亦未尝有所超过。复由事不碍理。故虽积行犹如释迦。而尘点劫来。犹如今日。亦未尝出于刹那。且善财虽云一生圆满。而弥勒菩萨仍记之云。我成佛时。汝及文殊皆得见我。普贤又导之云。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由此观之。经所谓顿悟者。悟此时劫原无实性也。论所谓经劫者。经此无实性之时劫也。不悟无性。则厌倦之心必生。不经旷劫。则称性之修不满。不悟无性。则不能称性以起真修。不事真修。则无以除障而显本性。是故阿难顿获法身之后。方请入华屋门。观音超越世出世间。仍居极乐补处。阅经论者。曷深思之。
  
  五下劣转。谓二乘位。(一则)专求自利。(二则)厌苦欣寂。(三则)唯能通达生空(所显)真如。(四则唯)断烦恼(障)种。(五则唯能)证真择灭(无为。)无胜堪能。(所以)名下劣转。六广大转。谓大乘位。(一则)为利他故。趣大菩提。(二则)生死涅槃俱无欣厌。(三则)具能通达二空(所显)真如。(四则)双断所知烦恼障种。(五则)顿证无上菩提涅槃。有(如此)胜堪能。(所以)名广大转。(今)此(颂)中(之)意。(正)说广大转依。(以)舍二(障)粗重而证得故。
  
  前之四义。竖约大乘五位而辩。此之二义。横约三乘胜劣对辨。仍结归颂意也。盖下劣转中。亦有五位四义不同。以非颂所说义。故不辩之。又大乘五位四转。亦同天台六即之义。资粮。即观行转。加行。即相似转。通达。修习。皆分证转。圆满。即究竟转。不言名字及理即者。转义未显著故。然非名字先转。何由得入资粮位转。又若性中不具理转。何由闻名得生信解。又理转者。即是转菩提为所知障。转涅槃为烦恼障。名字已去。即皆转烦恼障成大涅槃。转所知障成大菩提。故曰但转其名无实性。如水成冰。冰还成水也。初明位别竟。
  
   (癸)二明义别三。初总标。二别释。三结指。(子)今初
  
  转依义别。略有四种。
  
   (子)二别释四。初释能转道。二释所转依。三释所转舍。四释所转得。(丑)今初
  
  一能转道。此复有二。一能伏道。谓伏二障(之)随眠势力。令不引超二障(之)现行。此通有漏无漏二道。(亦通)加行根本后得三智。随其所应。渐顿伏彼。(二障现行。)
  
  若有漏六行观。(厌下苦粗障。欣上净妙离。)唯能渐伏俱生烦恼现行。若有漏位中加行智。能顿伏分别二障现行。渐伏俱生二障现行。若无漏根本智。顿伏一切俱生现行。若无漏后得智。渐伏一切俱生现行。又无漏位中加行智。亦渐伏一切俱生现行。
  
  二能断道。谓能永断二障随眠。此道定非有漏(道及)加行(智所能。以)有漏道(是夙)曾习。(又是)相执所引。未泯相故。(以)加行(智。)趣求所证(真如)所引(本智。)未成办故。
  
  此正简有漏道及加行智。不能断惑。唯根本后得二无漏智。乃为能断道也。相执所引者。谓与第七识中烦恼相依。
  
  有义。根本无分别智。亲证二空所显真理。无境相故。能断随眠。后得不然。故非断道。
  
  此辨后得智为能断道。共有二义。今初义也。言后得不然者。谓变相观空。不能亲证真如故。
  
  有义。后得无分别智。虽不亲证二空真理。无力能断迷理随眠。而于安立非安立相。明了现前无倒证故。亦能永断迷事随眠。故瑜伽说。修道位中有出世断道。(亦有)世出世断道。无(有)纯(以)世间道(而)能永害随眠(者。以世间道)是曾习故。(又)相执(所)引故。由斯理趣。诸见所断及修所断(之)迷理随眠。唯有根本无分别智亲证理故。能正断彼。余修所断(之)迷事随眠。根本后得俱能正断。
  
  此第二正义也。迷理随眠者。迷二空理。妄起我法二执。所有分别俱生之种子也。迷事随眠者。由迷二空。故于事境不能了达。起于贪嗔痴慢诸余烦恼。所有俱生之种子也。出世断道。即根本智世出世断道。即后得智。纯世间道。即有漏道。及加行智。余可知。初释能转道竟。
  
   (丑)二释所转依
  
  二所转依。此复有二。一持种依。谓根本识。由此能持染净法(之)种(子。)与染净法俱为所依。圣道转令舍染得净。余依他起性。虽亦是依。而不能持种。故此不说。
  
  余依他起性。指前七转也。
  
  二迷悟依。谓真如由此能作迷悟根本。诸染净法依之得生。圣道转令舍染得净。余虽亦作迷悟法依。而非根本。故此不说。
  
  若论真如随缘不变。则迷不能染。悟不能净。今约真如不变随缘。则迷之为在缠真如。一切染法依之得生。悟之为出缠真如。一切净法依之得生。故以真如为迷悟依。譬如方虽不转。而依方故迷。依方故悟也。余虽亦作迷悟依者。谓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一一皆以无性为性。皆即真如。故皆可作迷悟法依。而随相差别。则非根本。故不说之。二释所转依竟。
  
   (丑)三释所转舍
  
  三所转舍。此复有二。一所断舍。谓二障种。真无间道现在现时。(所治之)障(与能)治(之智)相违。彼(二障种即)便断灭。永不成就。说之为舍。彼种(既已)断故。不复现行妄执我法。所执我法。不(复)对(彼虚)妄(徧计执)情。亦说为舍。由此名舍徧计所执。二所弃舍。谓余有漏(善种。及与)劣无漏种。金刚喻定现在前时。引极圆明纯净本识。非彼(有漏及劣无漏种所)依故。皆永弃舍。彼种舍已。现有漏法及劣无漏毕竟不生。既永不生。亦说为舍。由此名舍(变易)生死劣法。有义。所余有漏法种及劣无漏(种。于)金刚喻定现在前时。皆已弃舍。与(俱生微细所知烦恼)二障种(子。)俱时舍故。有义。尔时(但舍二障种子。)犹未舍彼(有漏善种劣无漏种。以彼)与无间道不相违故。(若言尔时即已舍者。)菩萨应无(一分变易)生死法故。(又)此位(所持有漏等种若舍。)应(亦)无所熏(能持之异熟)识故。(是则)住无间道(之时。不应犹名金刚后心菩萨。即)应名(为)佛故。(既即名佛。)后解脱道应无用故。由此应知余有漏等(种子。真俟)解脱道起。方弃舍之。(以)第八净识(乃)非彼(二种之所)依故。
  
  余有漏种者。即十地中有相观俱所修胜行之种也。劣无漏种者。即十地中无相观俱所修胜行之种也。此二皆能感于变易生死。故名劣法。舍此种时。有两家解。初义在无间道。次义在解脱道。次义为正也。
  
   (丑)四释所转得又三。初总标。二别释。三总示。(寅)今初
  
  四所转得。此复有二。
  
   (寅)二别释二。初释所显得。二释所生得。(卯)初又二。初正释。二料简。(辰)今初
  
  一所显得。谓大涅槃。此虽本来自性清净。而由客障。覆令不显。真圣道生。断彼障故。令其相显。名得涅槃。此依真如离障施设(名字。)故体即是清净法界。
  
  客障。即所知烦恼二障也。非本来有。故名为客。然亦不从真如外来。以真如体无外故。但以非我计我。名烦恼障。非法计法。名所知障。此障无体。全是虚妄。所以可断。了障本妄。无可当情。名真圣道。故如明之与闇。定不俱生。非敌对断也。
  
  涅槃义别。略有四种。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阴处界等)法相(所依)真如(之)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槃。
  
  一切诸法。皆是因缘所生。观相元妄。无可指陈。观性元真。即真如理。所谓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也。虽有客染者。幻妄称相。约迷情而言也。而本性净者。染而不染。离一切相。因缘即空也。具无数量微妙功德者。即一切法。因缘即假也。无生无灭湛若虚空者。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因缘即中也。是故真如本净。则阴入界等一切法无不本净也。真如具德。则阴入界等一切法无不具德也。真如无生无灭湛若虚空。则阴入界等一切法无不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也。一切有情惟其平等共有阴入界法。所以即复平等共有真如。若谓真如与法定一。则真如无差别。诸法亦应无别。或诸法有差别。真如亦应差别。而实不然。故不定一。若谓真如与法定异。则真如非诸法。诸法应有自性。诸法非真如。真如应不徧常。而实不然。故不定异。是故真如离一切有相无相。双亦相双非相。即诸法亦离一切有相无相双亦相双非相也。真如离一切分别。即诸法亦离一切分别也。真如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即诸法亦寻思路绝名言道断也。唯于诸法寻思路绝。名言道断。故证真如。倘于真如虚妄寻思。安立名言。翻成徧计矣。言自内所证者。以无外故。强名为内。以挟带故。强名为证。虽圣所证。非是圣所独有。故云一切众生即涅槃相。不可复灭也。
  
  二有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槃。
  
  三乘无学断烦恼障。证得生空所显真如。即此真如。依义假名涅槃。以其身智果缚尚在。未灭苦依。故名有余依也。
  
  三无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余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槃。
  
  身智都泯。永无三界苦因苦果。即此所显真如之性。依义假名。无余依涅槃也。
  
  四无住处涅槃。谓即真如(兼复)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槃。
  
  即前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真如之理。由出二障。方能圆显。以般若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以般若即大悲故。利乐有情。穷未来际。以大悲即般若故。用而常寂。故复依义假名无住处涅槃也。当知真如不变。举体随于染缘。则有烦恼所知二障。而二障随缘不变。本无自性。故复举体随于净缘。转成大悲般若二德。以此二德。乃称性所起。不离本性。故云常所辅翼耳。初正释竟。
  
   (辰)二料简七。初约凡圣通简(至)七简颂唯指后三种。(巳)今初
  
  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无学。容有前三。唯我世尊。可言具四。
  
  自性清净涅槃。一切有情皆共有之。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亦所谓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有佛无佛。性相常住。天台依此说六而常即。约性德也。二乘更加有余无余二种。然未入灭时。但有有余。而无无余。已入灭后。但证无余。而非有余。故云容有。惟我世尊。并具无住处义。所谓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三乘因果。历然不滥。天台依此说即而常六。约修德也。全性起修。故平等不妨差别。全修在性。故差别不妨平等。是谓常同常别法界法门。
  
   (巳)二简善逝有有余依
  
  (问。)如何善逝(尚)有(微苦未尽之)有余依。(答。)虽无实依。而现似有。(又)或苦依尽(故。)说(之为)无余依。非苦依在。(可)说(为)有余依。是故世尊可言具四。
  
  苦依尽者。世尊金刚不坏之身。不同罗汉果缚也。非苦依在者。无漏五蕴。尽未来际常住不灭也。此则四涅槃义。同时具足。不同二乘甚矣。
  
   (己)三简二乘容有前三
  
  (问。)若声闻等有无余依。如何有处说彼非有。(又)有处说彼(二乘)都无涅槃。岂有余依。彼亦非有(耶。答。)然声闻等身智在时。(由)有所知障(故。)苦依未尽。圆寂义隐。说无涅槃。非彼实无烦恼障尽所显真理(之)有余涅槃(也。又因)尔时未证无余圆寂。故亦说彼无无余依。非彼后时灭身智已。无苦依尽(之)无余涅槃(也。又)或说二乘无涅槃者。(乃)依无住处(大涅槃说。)不依前三(说也。)又说彼(二乘)无无余依者。依不定性二乘而说。彼才证得有余涅槃。决定回心求无上觉。由定愿力留身久住。非如一类(定性二乘竟)入无余依(也。)谓有(一类定性)二乘。深乐圆寂。得生空观。亲证真如。永灭感生烦恼障尽。(先)显依真理(之)有余涅槃。彼能感生(之)烦恼(既得)尽故。(则)后有(之)异熟(果)无由更生。(所以)现苦所依任运灭位。余有为法既无所依。与彼苦依同时顿舍。显依真理(之)无余涅槃。尔时虽有二乘身智。而(先)由彼(身智)证(得此理。故)可(假)说彼有(无余涅槃。)此(无余涅槃)位(中。)惟有清净真如。离相湛然。寂灭安乐。依斯说彼(二乘)与佛无差。但无菩提利乐他业。故复说彼与佛有异。
  
  不定性二乘。即退大取小者。或是通教利根二乘。至已办支佛地中。接入别圆。以其未断所知障种。未得法身应本。故且留分段身。久住世间。上求下化也。定性二乘。即本来习小者。或是藏教钝根。故不回心向大。只待此身任运寿尽。永入涅槃。决不更受三有生身也。余有为法。指彼所知障种。然此论既是以别入通。通含别圆。故仍不坏界内教道。若依释论。则出三界外有净土。一切声闻缘觉出生其中。受法性身。非分段生。法华亦云。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慧。得闻是经。唯以佛乘而得灭度。更无余乘。当知此中所云清净真如离相湛然。秪是方便有余。但空法性土耳。犹有变易生死。非大涅槃也。
  
   (巳)四简断所知得无住处
  
  (问。)诸所知障。既不感生。如何断彼。得无住处。(答。)彼能隐覆法空真如。令不发生大悲般若。穷未来际。利乐有情。故断彼时。显法空理。此理即是无住涅槃。令于二边俱不住故。
  
  生死涅槃。本来空寂。由所知障。障此法空。所以不能称性发生大悲般若。如水成冰。今断彼障。遂能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如冰还成水也。
  
   (巳)五简断所知不得择灭
  
  (问。)若所知障。亦障(无住)涅槃(真理。)如何断彼(所知障种。)不得择灭(无为。答。)择灭(是)离(烦恼)缚。彼(所知障。)非(分段生死)缚故。(问。)。既尔(非缚。则)断彼(时。亦)宁得(无住)涅槃。(答。)非诸涅槃。皆择灭摄。(若)不尔(者。)性净(既非择灭。岂亦)应非涅槃。(须知)能缚有情住(分段)生死者。断此(缚故。)说得择灭无为。诸所知障。不感(分段)生死。非如烦恼能缚有情。故断彼时。不(名为)得择灭。然(因)断彼(所知障)故。法空理显。此理相寂。(故亦)说为涅槃。非(必谓)此(无住)涅槃。(亦以)择灭为性(也。)故(今)四(种)圆寂。(于)诸无为(之)中。初后(二种)即真如(无为。)中间二(种。乃)择灭(无为所)摄。
  
  此正简示有余无余二种涅槃。乃名择灭无为。若自性清净涅槃及无住处涅槃。皆即真如无为也。
  
  (问。)若唯断缚得择灭者。(则)不动等二(种无为。于余)四(无为)中(当属)谁摄。(答曰。不动无为。灭受想无为。即)非择灭(无为所)摄。说(此二皆是)暂离(有似缘阙不生义)故。(若夫)择灭无为。唯究竟灭。有非择灭(无为。属)非永灭(者)故。(又)或(可)无住处(涅槃。)亦(是)择灭(无为所)摄。由(法空智)真择(之)力。灭(所知)障(而显)得故。(是则)择灭有二。一灭缚得。谓断感生(之)烦恼(而)得者。二灭障得。谓断余(所知)障而证得者。故四圆寂。(于)诸无为(之)中。初一即真如。后三皆择灭。(若夫)不动等二。(或那含及远行地前所入。不过)暂伏灭者。(即是)非择灭摄。(或无学果人所入。即属)究竟灭者。(亦可)择灭所摄。
  
  此复以六种无为互对简也。真如即是无为体性。余五皆是约义立名。已如第二卷中所释。是故不动无为。依入四禅假立。灭受想无为。依入灭定假立。皆属暂离。非究竟灭。并是非择灭所摄耳。就非择灭。元有二义。若本性清净义。即是永灭。若缘阙所显义。即非永灭。今不动及受想灭二种无为。既非永灭。即同缘阙所显义也。或无住处下。更作一解。无住处亦可择灭所摄。不动等二亦可两摄。文并易知。
  
   (巳)六简所知障亦障涅槃
  
  (问。)既所知障亦障(无住)涅槃。如何但说是菩提障。(答。如)说烦恼障但障涅槃。岂彼不能为菩提障。应知圣教依胜用说。(各别障一。)理实俱能通障二果。
  
  烦恼亦障无上菩提。所知亦障无住涅槃。但我执招感生死用胜。法执隐覆正智用胜。故云烦恼障障涅槃。所知障障菩提耳。
  
   (巳)七简颂唯指后三种
  
  如是所说四涅槃中。唯后三种。名所显得。
  
  自性清净涅槃。不由断障所显得故。初释所显得竟。
  
   (卯)二释所生得三。初总释。二别释。三结成。(辰)今初
  
  二所生得。谓大菩提。此虽本来有能生种。而所知障碍故不生。由圣道力。断彼障故。令从种起。名得菩提。起已相续。穷未来际。此即障智相应心品。
  
  本来有能生种。即无始以来法尔所具无漏种子也。即以智慧为性。智慧本即别境心所。由与十一善法。徧行五法。及欲解念定四法同时俱起。故名菩提智品。只此智品。若与第八净识相应。即名大圆镜智。照一切法。无不尽故。若与第七净识相应。即名平等性智。达二无我平等性故。若与第六净识相应。即名妙观察智。善了诸法自共相等。徧知一切众生机故。若与前五净识相应。即名成所作智。能起三轮不思议化。成就利乐众生事故。八净识为所依。慧心所为能依。余二十善心所为助伴。异类合成一聚。故名为品。八识相用有别。故说有四。以其有漏障断。无漏智起。故名生得。实非本无今有之谓也。思之。
  
   (辰)二别释二。初正释智品。二诸门分别。(巳)今初
  
  云何四智相应心品。一大圆镜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妄不愚(于)一切境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纯净圆(满功)德(之)现(行)种(子所)依持(体。)能现能生(自受用等三)身(四)土(及后三)智(之)影。无间无断。穷未来际。如大圆镜。现众色像。
  
  此智圆融无碍。无所不照。故以大圆镜为喻也。不缘非量故不妄。无有迷闇故不愚。无杂故纯。无染故净。功德现行。皆依于此。功德种子。皆此所持。一切现行。皆此所缘。故能现一切种子。皆此所持。故能生也。
  
  二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应。随诸(十地大机)有情所乐。示现(他)受用身(及他受用)土影像差别。(为)妙观察智(之)不共所依。无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续。穷未来际。
  
  证得十平等故。名为平等性智。如第四卷所明也。由与悲智相应。依之建立无住涅槃。性唯无漏。故名一味。余可知。
  
  三妙观察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摄(藏)观(察)无量总持之门。及所发生功德珍宝。于大众会。能现无边作用差别。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断一切疑。令诸有情。皆获利乐。
  
  诸法自相。谓依他起性。当体各别故。诸法共相。谓圆成实性。同一真如故。又自相。谓心心所色等。各有自体故。共相。谓苦无常空等。无不皆然故。能不忘失。名之为摄。能善照察。名之为观。功德珍宝。即六度道品。作用差别。即神通妙用。余可知。
  
  四成所作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为欲利乐诸有情故。普于十方示现种种变化三业。成本愿力。所应作事。
  
  佛地经论云。身化复有三种。一现神通化。二现受生化。三现业果化。语化亦有三种。一庆慰语化。二方便语化。三辩扬语化。意化复有四种。一决择意化。二造作意化。三发超意化。四受领意化。成所作智。能起如是三业化用。此是以用显体。皆是智上所现相分也。
  
  如是四智相应心品。虽各定有二十二法。能变所变种(子)现(行)俱生。而智用增。(故但)以智名显。故此四品。总摄佛地一切有为功德皆尽。
  
  二十二法者。每一心王。皆有二十一心所相应也。能变。指内二分。所变。指外二分。有为功德。指称性所起修德。初正释智品竟。
  
   (巳)二诸门分别四。初转得门。二初起门。三缘境门。四作用门。(午)今初
  
  此(四智品。即)转有漏八七六五识。(及)相应品如次而得。智虽非识。而依识转。识为主故。说转识得。又有漏位。智劣识强。无漏位中。智强识劣。为劝有情依智舍识。故说转八识而得此四智。
  
  初此转下。一约转识成智释。次智虽下。二约智依识转释。后又有下。三约转强得强释也。智虽非识者。识是心王。智是慧心所故。智强识劣者。智则无恶慧而决断胜。故强。识则有净分而无染分。故劣也。
  
   (午)二初起门
  
  大圆镜智相应心品。有义。菩萨金刚喻定现在前时。即初现起异熟识种。与极微细所知障种俱时舍故。若圆镜智。尔时未起。便无能持净种(之本)识故。有义。此品(须俟)解脱道时初成佛故。乃得初起。(以彼)异熟识种。金刚喻定现在前时犹未顿舍。与无间道不相违故。(彼无间道。但违二障种子。)非障有漏(善及)劣无漏法。(此有漏善及劣无漏。)但与佛果定相违故。(又若)金刚喻定无所熏(之异熟)识。(则)无漏不(复)增(长。即)。应(已)成佛故。由斯此品。从初成佛。尽未来际相续不断。持无漏种。令不失故。
  
  释有二义。第二为正。如文可知。
  
  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菩萨见道初现前位。违(分别我法)二执故。方得初起。后十地中。(俱生二)执(犹)未断故。(故于)有漏等位。或有间断。(直至)法云地后。与净第八相依相续。尽未来际。
  
  有漏等位者。等于无漏位也。若第六识入法空观。则此智便得现前。若第六识但入生空观时。虽名无漏。此智亦不现前。或第六识出观之后。名有漏位。此智亦不现前。故云或有间断。直至十地后心。法空智果恒时相续。乃令此智恒无间断。
  
  妙观察智相应心品。(有二种别。一者)生空观品。二乘见位亦得初起。此后展转至无学位。(方得究竟。其在大乘。)或至菩萨解行地终。(初见道时。此智初起。)或至上(七地)位。若(于)非有漏(心时。)或(于非入灭尽定)无心时。皆容现起。(二者)法空观品。(惟于)菩萨见位方得初起。此后展转。乃至上(十地)位。若非有漏(心。又非但)生空智果。或(非入灭定)无心时。皆容现起。
  
  言此后展转者。二乘见道之后。若有漏心。则生空观。便不现起。若入灭定。则生空观。亦不现起。故仍有间断也。菩萨七地已前亦然。法空观品。虽菩萨见道方能有之。然于十地已前。或于有漏心中。或于但生空智心中。或于灭尽定中。皆不现起。除此三位。方得现前。故亦有间断也。
  
  成所作智相应心品。有义。菩萨修道位中。(为第六识)后得(智所)引故。亦得初起。有义。成佛方得初起。以十地中。依异熟识所变眼等。非无漏故。(设以)有漏(之)不共必俱同境(五)根(而)发无漏(五)识。理不相应故。此二于境明昧异故。由斯此品。要得成佛。依(于)无漏(五)根。方容现起。而数间断。(以必待)作意(缘力方引)起故。
  
  明昧异者。有漏根识于境昧。无漏根识于境明也。问曰。小乘神通名为作意。佛地神通名为无记化化。今云成所作智。作意方起。何异小乘耶。答曰。小乘神通。作意方有。不作意则无。佛果神通。任运恒有。但应机方现。若无前机不浪起应。故名作意起耳。
  
  此四种性。虽皆本有。而要熏发方得现行。因位渐增。佛果圆满不增不减。尽未来际。(何故不增不减。以其)但从种生。不(复更)熏成种。(何不更熏成种。)勿前佛德胜后佛故。
  
  种皆本有者。性德也。熏发现行者。修德也。因位渐增者。全性起修。无差而差也。佛果圆满。不增不减者。全修在性。差而无差也。所知障如冰。四智品如水。所知障如月之黑。四智品如月之白。冰还成水。湿性何殊。白月渐圆。月体不动。性相不二之旨。于此亦可思矣。二初起门竟。
  
   (午)三缘境门
  
  大圆镜智相应心品。有义。但缘真如为境。是无分别。非后得智。行相所缘不可知故。有义。此品缘一切法。庄严论说。大圆镜智。于一切境不愚迷故。佛地经说。如来镜智。诸处境识众像现故。又此决定缘无漏种。及身土等诸影像故。(但以)行缘微细。说不可知。(犹)如阿赖耶(识。)亦缘俗故。(当知)缘真如故。是无分别。缘余境故。(即是)后得智摄。其体是一。随用分二。(但以)了俗由证真。故说为后得。(非实有先后也。)余一分二。准此应知。
  
  释有二义。后义为正也。初证二智。必先证真而后了俗。所以说有前后。既在佛地。则念念真俗并照。但约缘真如义。即名为根本智。约徧缘余境义。即名为后得智耳。余平等性智。及妙观察智。亦各一体随用分二。准此应知。
  
  平等性智相应心品。有义。但缘第八净识。如染第七。缘藏识故。有义。但缘真如为境。缘一切法平等性故。有义。遍缘真俗为境。佛地经说。平等性智。证得十种平等性故。庄严论说。缘诸有情自他平等。随他胜解。示现无边佛影像故。由斯此品通缘真俗。(亦是根本后得)二智所摄。于理无违。
  
  释有三义。第三为正也。十平等性。已见第四卷中。
  
  妙观察智相应心品。缘一切法自相共相。皆无障碍。二智所摄。○成所作智相应心品。有义。但缘五种现境。庄严论说。如来五根。一一皆于五境转故。有义。此品亦能徧缘三世诸法。不违正理。佛地经说。成所作智。起作三业诸变化事。决择有情心行差别。领受去来现在等义。若不徧缘。无此能故。然此心品。随意乐力。或缘一法。或二或多。(庄严论中。)且(一往)说五根于五境转。(然)不言唯尔。故不相违。(此智)随作意生。缘事相境。(以)起化(他)业故。(唯属)后得智摄。
  
  释亦二义。后义为正也。三缘境门竟。
  
   (午)四作用门
  
  此四心品。虽皆徧能缘一切法。而用有异。谓镜智品。现自受用身净土相。持无漏种。平等智品。现他受用身净土相。成事智品。能现变化身及土相。观察智品。观察自他功能过失。雨大法雨。破诸疑网。利乐有情。如是等门。差别多种。
  
  二释所生得中。二别释竟。
  
   (辰)三结成
  
  此四心品。名所生得。
  
  四释所转得中。二别释竟。
  
   (寅)三结示
  
  此所生得。总名菩提。及前(所显得之)涅槃。(二皆)名所转得。
  
  二明义别中。二别释竟。
  
   (子)三结指
  
  虽转依义。总有(能转道等)四种。而今(颂意)但取(所显所生之)二所转得。(以)颂说证得转依(之)言故。
  
  二明转依果中。二正释竟。
  
   (壬)三简示
  
  此修习位。(但)说能证得(义。)非(是说)已证得。(以属)因位摄故。
  
  即四义中初能转道义也。四释修习位竟。
  
   (丁)五释究竟位二。初举颂。二论释。(戊)今初
  
  后究竟位。其相云何。颂曰。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
  
  (戊)二论释六。初释无漏界。二释不思议。三释善。四释常。五释安乐。六释解脱身大牟尼名法。(己)初中二。初正释。二释妨。(庚)今初
  
  论曰。前修习位。所得转依。应知即是究竟位相。此(者。)谓此前(所说)二转依果。即是究竟无漏界摄。诸漏永尽。非漏随增。性净圆明。故名无漏界。是藏义。此中含容无边稀有大功德故。或是因义。能生五乘世出世间。利乐事故。
  
  性净者。简异二乘。圆明者。简异十地。五乘者。一人乘。二天乘。三声闻乘。四缘觉乘。五大乘也。人天是世间利乐事。后三乘是出世利乐事。
  
  (庚)二释妨二。初释四智唯无漏妨。二释佛应无五根等妨。(辛)今初
  
  (问。)清净法界。可唯无漏摄。四智心品。如何唯无漏。(答。)道谛摄故。唯无漏摄。谓佛功德及身土等。皆是无漏种性所生。有漏法种已永舍故。虽有示现作生死身。业烦恼等。似苦集谛。而实无漏道谛所摄。
  
  作生死身。似苦谛也。业烦恼等。似集谛也。似苦谛。则同形九界。似集谛。则示行逆恶。而皆称性施设。总属无漏。所谓三千果成。咸称常乐。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性恶法门。此为诚证矣。
  
   (辛)二释佛应无五根等妨
  
  (问。)集论等说。十五界等。唯是有漏。如来岂无五根五识五外界等。
  
  十五界。即五根界。五识界。五尘界也。五尘名外界者。妄情不执为自身故。随情说外。非谓在心外也。此因上文说四智心品。唯属无漏。而与难问。谓佛若有前十五界。则不应唯无漏摄。若佛唯是无漏。则不应有十五界。以十五界集论等说。唯有漏故。下文有三家答。第三为正。
  
  有义。如来功德身土。甚深微妙。非有非无。离诸分别。绝诸戏论。非界处等法门所摄。故与彼(集论等)说。理不相违。
  
  此初家答也。虽似有理。而实儱侗。无有的义。近时宗门及圆顿教。多堕此见。
  
  有义。如来五根五境。(从首楞严等)妙定生故。(但是)法界色摄。(其九界)非佛(之)五识。虽依此(如来法界所摄色为本质。)变(相而缘。)然(所变者)粗。(为质者)细。(其体各)异。(故)非五(尘)境摄。(而)如来(之)五识。(亦)非五识界(摄。以)经说佛心恒在定故。论说五识性散乱故。(问曰。既如来五识非五识界。则)成所作智。(与)何(净)识相应。(答曰。与)第六(净识)相应。(由观机而)起(三类分身之)化用故。(问曰。既与第六净识相应。则)与(妙)观察智性有何别。(答曰。)彼(观察智。善)观诸法自共相等。此(成所作智。)唯起化(用。)故有差别。(问曰。若然。则)此二智品应不并生。(以)一类二识。不俱起故。(答曰。)许不并起。(亦)于理无违。(又或)同体(而约)用分。(则)俱(起仍)亦非失。(又成所作智。)或与第七净识相应。(以其)依眼等(五)根。缘色等(五)境。(即)是平等智(之)作用差别(耳。问曰。此则与平等性智有何差别。答曰。)谓(即)净第七(识。)起他受用身土相者。(则属)平等品摄。起变化者。(则属)成事品摄。(问曰。既依五根缘五尘境。)岂不此(成所作智)品。(知其所应)摄(归)五识(亦)得。(答曰。)非(是)转彼(五识而)得(此智。便谓此智)体即是彼(五识。)如转生死。言得涅槃。不可涅槃同生死摄。是故于此不应为难。
  
  此次蒙答也。虽不似初家一味儱侗。而义多牵强。终违正理。
  
  有义。如来功德身土。如应摄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中。(以)彼(蕴处界)三。皆通有漏无漏(故。而)集论等。说十五界等唯有漏者。彼依二乘粗浅境说。非说一切(也。)谓余(九界有情)成就十八界中。唯有后(意根意识法尘)三(界)通无漏摄。(若)佛(所)成就(十八界)者。虽皆无漏。而非二乘所知境摄。然余处说佛功德等非界等者。(但以)不同二乘劣智所知界等相故。理必应尔。所以者何。(经)说(一切)有为法。皆(为五)蕴摄故。(又)说一切(有漏无漏)法。(皆是十八)界(十二)处摄故。(设使蕴界处外别有佛法。即是第六蕴第十三处第十九界。而)十九界等。(乃是)圣所遮故。(又)若(谓)绝(诸)戏论。便非界(处)等(摄。)亦不应说即无漏界善常安乐解脱身等。又处处说转无常(五)蕴。获得常(住五)蕴。(十八)界(十二)处亦然。宁(可竟)说如来非蕴处界。故(凡)言非(蕴处界等)者。(但)是密意说(耳。)又(论)说五识性散乱者。(乃)说余(九界之所)成者。非(说)佛所成(之五识亦散乱也。)故佛身中十八界等。皆悉具足。而纯无漏。
  
  此第三正答也。佛身具足十八界等。故与众生平等无二。而蕴处界皆纯无漏。故显一一无非法界。是故如来蕴处界等。一一含容无边希有大功德聚。一一能生五乘世出世间利乐事业。又如来蕴处界等。既皆即无漏界。当知众生蕴处界等。未尝不具无漏界性。故曰转无常蕴。获得常蕴。界处亦然。如转冰得水。湿性无殊。冰喻九界有漏蕴处界法。水喻佛界无漏蕴处界法。湿喻真如无为实性。与有为法。不一不异。此则性相融通。本来无二。分而愈合。旨趣彰明矣。纷纷诤论。岂理也哉。初释无漏界竟。
  
   (己)二释不思议
  
  此二转依果。又不思议。超过寻思言议道故。微妙甚深自内证故。(故不可思。)非诸世间。喻所喻故。(故不可议。)
  
   (己)三释善
  
  此(二转依果。)又(唯)是善。(以是)白(净)法性故。(谓)清净法界。远离生灭。极安隐故。四智心品。妙用无方。极巧便故。(此)二种皆有顺益相故。违不善(法之违损相)故。俱说为善。(难曰。)论说(十二)处等。(惟五根与香味触三尘性是无记。余通三性。)不唯无记。(今言佛四智等亦唯是善。)如来岂无(无记)五根。(及香味触)三(无记)境。此中(亦有)三释。广说如前(无漏界中。今第三正释曰。)一切如来身土等法。皆(是)灭道(二谛所)摄。故唯是善。圣说灭道。唯善性故。说佛土等。非苦集故。佛识所变有漏不善无记相等。皆从无漏善种所生。无漏善摄。
  
  佛识所变相自有二种。一者大悲愿力。同流九界。变为九界蕴处界相。如其所应。或同无漏。或同有漏。或同小善。或同不善。或同有覆无覆二种无记。而皆无漏善种所生。正是巧用性恶法门。故一切诸法无非佛法也。二者九界有漏不善无记相等以为本质。变起佛识无漏相分。所谓诸佛心内众生。尘尘极乐者也。理具事造。两重三千。同居一念。于此亦可悟矣。
  
   (己)四释常
  
  此(二转依果。)又(皆)是常。无尽期故。(谓)清净法界。无生无灭。性无变易。故说为常。四智心品。所依(法界)常故。(永永)无断尽故。亦说为常。(然而)非自性常。(以四智品)从因生故。生者归灭。一向说故。不见色心非无常故。然四智品(亦非无常。)由本愿力。所化有情。无尽期故。穷未来际。无断无尽。
  
  前已具明真如与一切法不一不异。今故但言法界是自性常。四智非自性常。即显常与无常。二鸟双游之义矣。仍恐迷者执文失旨。故特申明四智非自性常。亦非无常。以双遮之。既可双遮。便可双照。既知四智双遮双照。便可例知清净法界亦必双遮双照。何以言之。真如不变随缘。则有在缠出缠之分。非常即无常乎。真如随缘不变。原无增减垢净之别。非无常即常乎。又不变随缘。故双照常与无常。随缘不变。故双非常与无常。又四智心品为能依。真如法界为所依。如波依水。不一不异。无有水而不波。无有波而非水。波无常即水相无常。水常即波性常矣。乃至理事。性修。体用。不二而二。二而不二。莫不皆然。思之。思之。
  
   (己)五释安乐
  
  此(二转依果。)又(皆)安乐。无逼恼故。(谓)清净法界。众相寂静。故名安乐。四智心品。永离(智)体(之)害。故名安乐。此二自性皆无逼恼。及能安乐一切有情。故二转依俱名安乐。
  
  体害。即法执。能障所知妙理。故名智体之害也。
  
   (己)六释解脱身大牟尼名法二。初释解脱身。二释大牟尼名法。(庚)今初
  
  二乘所得二转依果。唯永远离烦恼障缚。无殊胜法故。恒名解脱身。二乘二转依果者。一是择灭无为。而是生空智品也。但出分段生死苦轮。无有菩提利乐他业。故恒名解脱身。恒或作但。
  
   (庚)二释大牟尼名法二。初略明颂义。二广解法身。(辛)今初
  
  大觉世尊。成就无上寂默法故。名大牟尼。此牟尼尊所得(菩提涅槃)二(转依)果。永离(所知烦恼)二障。亦(即)名(为)法身。(法者。谓)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身者。谓)体(义)依(义)聚义。总说名身。故此法身(总以真如及四智菩提)五法为性。非(但以清)净法界(一种。)独名(为)法身(也。以)二转依果。皆此(法身所)摄故。
  
  梵语牟尼。此云寂默。谓永寂二边。默契中道也。法身总以五法为性。即是体义。合此五法。以为法身。即是聚义。下云大功德法所依止故。即是依义。
  
   (辛)二广解法身三。初明能依之身。二明所依之土。三身土合简。(壬)初中四。初正释三身。二五法相摄。三三身德别。四自他利殊。(癸)今初
  
  如是法身。有三相别。
  
  即法报应三身也。法身名自性身。报身名受用身。应身名变化身。相虽三别。皆名法身。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不纵不横。不并不别。分而言之。法身是依义。报应二身是体义。三相总名法身。是聚义。合而言之。一一皆有体依聚义。
  
  一自性身。谓诸如来(所证)真净法界。(乃)受用(身及)变化(身之)平等所依。离相寂然。绝诸戏论。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三身中之)法身。(以是)大功德法所依止故。
  
  一切法平等实性。所谓有佛无佛。性相常住。悟不能增。迷不能减者也。然于众生分中。名为在缠真如。亦名本性清净法身。而于诸佛分中。名为出缠真如。亦名离垢妙极法身。是故诸佛如来无别所证。全证众生理本而已。
  
  二受用身。此有二种。一自受用。谓诸如来三无数劫修集无量福慧资粮。(引生本具无漏种子。)所起(现行四智菩提。)无边真实功德。及(大圆镜智所变)极圆(满极清)净常徧色身。相续湛然。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二他受用(身。)谓诸如来由(证自受用故。以)平等智(力。)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诸菩萨众。现大神通。转正法轮。决众疑网。令彼受用大乘法乐。合此二种。名受用身。
  
  自受用身。正名报身。等觉以下所不能见。他受用身。亦名报身。亦名胜应。如华严经所明卢舍那身。随十地机。所见不等。故名胜应。即托自受用身以为本质。令彼各各变相而见。不同所示界内分段生身。故亦名报也。纯净土。即实报无障碍土。
  
  三变化身。谓诸如来由(证自受用故。以)成事智(力。)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众。(及)二乘(人。并一切)异生。称彼机宜。现通说法。令各获得诸利乐事。
  
  随类化身。谓十法界影像身也。净秽土。谓方便有余土。及凡圣同居土。或净或秽。差别无量。初正释三身竟。
  
   (癸)二五法相摄
  
  以五法性。摄三身者。
  
  五法性。即一真法界。及四智菩提也。有两家释义不同。第二义正。
  
  有义。初(一真法界。)二(大圆镜智。)摄自性身。经说真如是法身故。论说转去阿赖耶识得自性身。(而)圆镜智品。(乃)转去藏识而证得故。○中(平等性妙观察)二智品。摄受用身。说平等智。于纯净土。为诸菩萨。现佛身故。说观察智。大集会中说法断疑。现自在故。说转诸转识得受用身故。○后(成所作)一智品。摄变化身。说成事智。于十方土现无量种难思化故。○又智殊胜。具摄三身。故知三身。皆有实智。
  
  此初义也。智殊胜具摄三身者。谓佛三身皆是智殊胜摄。
  
  有义。初一(真法界。)摄自性身。说自性身。本性常故。说佛法身。无生灭故。说(法身是)证因得。非生因(所生)故。又说法身。诸佛共有。徧一切法。犹若虚空。无相无为。非色心故。然(论中)说转去藏识得(自性身)者。谓由转灭第八识中二障粗重。(然后)显法身故。(又)智殊胜中说(摄)法身者。(谓法身)是彼(四智所)依止。(是)彼(四智之)实性故。(其实)自性法身。虽有真实无边功德。而无为故。不可说为色心等物。
  
  此下皆第二正义也。今先明自性身。唯是一真法界所摄。不应亦是大圆镜智所摄。一者自性身是本性常。而镜智非本性常。二者自性身无生无灭。而镜智无灭有生。三者自性身是了因所了。而镜智是生因所生。(了因。即本文所云证因。)四者自性身无相无为。非色非心。而镜智有相有为。体是心法。又能持于色法。然说转去下。通前所引二文可知。
  
  四智品中真实功德。(及)镜智所起常徧色身。摄自受用。○平等智品所现佛身。摄他受用。○成事智品所现随类种种身相。摄变化身。
  
  此正释四智摄后二身之义。然四智心品。皆是自受用摄。平等智品所起。乃名为他受用。非径以平等智摄他受用。成所作智所起。乃名为变化身。非径以成事智摄变化身也。
  
  (应)说圆镜智。是(自)受用佛。(以)转诸转识。(而)得受用故。虽转藏识。亦得(自)受用。然(已)说转彼(藏识而)显法身故。(所以)于得受用(之义。)略不说之。又说法身无生无灭。唯证因得。非色心等。(今)圆镜智品。与此(法身之义)相违。若(使)非(自)受用(身摄。)属何身摄。又(自)受用身。摄佛不(与二乘)共(之)有为实德。故四智品实有色心。皆受用摄。又他受用及变化身。皆为化他方便示现。故不可说实智为体。虽说化身。(亦是)智殊胜摄。而似智现。或智所起。假说智名。体实非智。但说平等成所作智。能现(他)受用(身及)三业化身。不说(他受用及变化)二身。即是二智。故此二智。(亦是)自受用摄。
  
  此转释自受用身。总摄四智之义也。先明大圆镜智。既非法身所摄。必应摄属自受用身。次明他受用及变化身。但是平等成事二智所起。体非二智。故此二智。亦必摄属自受用身。
  
  然变化身及他受用。虽无真实心及心所。而有化现心心所法。(良以)无上觉者。神力难思。故能化现无形质法。若不尔。(但是化现)者。云何如来现贪嗔等。(以如来于贪嗔等)又已断故。(又)云何声闻及傍生等。(亦能)知如来心。(以)如来实心。(虽)等觉菩萨尚不知故。由此经说。化无量类。皆令有心。又说如来成所作智化作三业。又说变化有依他心。(谓)依他实心。(以为本质。而有心心所)相分(假)现(起)故。虽(他处)说变化(人)无根心等。而依余(三乘及异生等所变化人)说。不依如来(所变化人说也。)又(余人虽)化色根心心所法。(而)无根等(实)用。故不说有。(若如来难思妙化所变根等。则便有实用故。)
  
  此释伏难也。难曰。若他受用及变化身。不以实智为体。云何现有心心所用。释曰。皆是化现而有。又难曰。色有形质。故可化现。心无形质。岂可化现。释曰。佛力难思。故能化现。若谓是佛实心。非化现者。佛岂实有贪嗔等心。又岂等觉以下所能知哉。由此经说下连引三文以证可知。又难曰。若佛果能化作三业。何故复说变化无根心等。释曰。此依余所化说。不依如来所化说也。二五法相摄竟。
  
   (癸)三三身德别
  
  如是三身。德皆具足无边功德。而各有异。谓自性身。唯有真实常乐我净。离诸杂染众善。所依无为功德。无色心等差别相用。自受用身。具无量种妙色心等真实功德。若他受用及变化身。唯具无边似色心等。利乐他用化相功德。
  
  皆具足无边功德者。异而不异。三即一也。而各有异者。不异而异。一即三也。自性身如湿性。自受用身如水。他受用及变化身如波。自性身如月体。自受用身如圆满白月。他受用及变化身如千江月影。触波之时。全触水湿。睹月影时。便睹光体。是故智者观于土木等像。三身宛然。四德无减。以是如来大悲大智。徧入众生心想。仗因托缘。而显现故。因缘所生。即空假中。无有微尘许法出于法界外故。皆非徧计所行境故。如彼愚小。计绳为蛇。而绳未尝不即麻故。
  
   (癸)四自他利殊
  
  又自性身。正自利摄。寂静安乐。无动作故。亦兼利他。为增上缘。令诸有情得利乐故。又与受用及变化身为所依止。故俱利摄。自受用身。唯属自利。若他受用及变化身。唯属利他。为他现故。
  
  自性身为增上缘者。法界妙理生佛体同。由此同体法性。所以佛与众生得有感应道交之事也。余皆可知。初明能依之身。
  
   (壬)二明所依之土
  
  又自性身。依法性土。虽此身土。体无差别。而属佛法相性异故。此佛身土。俱非色摄。虽不可说形量大小。然随(受用变化身土等)事相。其量无边。譬如虚空。徧一切处。
  
  属佛法相性异者。谓法性属佛。名法性身。法性属法。名法性土。性随能依所依之相而异。盖于无能所中而说能所。虽分能所。能所不二也。非色摄者。谓色即是空。故不可说形量大小。而复空即是色。故随事相其量无边。所谓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徧法界。故曰。譬如虚空徧一切处。非指太虚以为圆佛也。
  
  自受用身。还依自土。谓圆镜智相应净识。由昔所修自利无漏纯净佛土因缘成熟。从初成佛。尽未来际。相续变为纯净佛土。周圆无际。众宝庄严。自受用身。常依而住。如净土量。身量亦尔。诸根相好。一一无边。无限善根所引生故。功德智慧。既非色法。虽不可说形量大小。而依所证(二空真如)及所依(自性法)身。亦可说言徧一切处。
  
  纯净佛土因缘者。无漏种子为因。福慧二修为缘也。法性身土。皆约性德。受用身土。皆约修德。就法性中。能依名身。所依名土。此性德能所。本自不二。不二而二。名为身土。而性德身土。皆为所证。今之修德。乃是能证。就修德中。复约能依名自受用身。所依名自受用土。此修德能所。亦复不二。不二而二。名为身土。又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则性修不二。亦以不二而二。故约性德。名法性身土。约修德。名受用身土耳。其实二而不二。离法性外无受用。离受用外无法性也。又法性不变随缘。故迷之者。成分段变易二种身土。悟之者。成无漏纯净受用身土。此令性起于逆顺二修。无差而差。圣凡条别也。法性随缘不变。故分段变易身土真如之性。不垢不灭。无漏纯净身土真如之性。不净不增。此逆顺二修。无不全即在性。差而无差。圣凡平等也。今所明自受用身。即圆满报身。自受用土。即上品实报无障碍土。并皆圆教究竟果位之相。故是通含别圆法门。
  
  他受用身。亦依自土。谓平等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无漏纯净佛土因缘成熟。随住十地菩萨所宜。变为净土。或小或大。或劣或胜。前后改转。他受用身依之而住。能依身量。亦无定限。
  
  纯净佛土因缘。谓直心是道场等。具如维摩经中所明。或小或大者。谓初地见百界。二地见千界等。或劣或胜者。谓界外钝根。次第而见。不能称性。名之为劣。即实报无障碍秽土。若界外利根。不次第见。顿同法性。名之为胜。即实报无障碍净土。能依身量亦无定限者。身心称土。土小则身亦小。土大则身亦大也。
  
  若变化身。依变化土。谓成事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无漏净秽佛土因缘成熟。随未登地有情所宜。化为佛土。或净或秽。或小或大。前后改转。佛变化身依之而住。能依身量。亦无定限。
  
  此有二种。一方便有余土。二凡圣同居土也。方便有余土者。如藏教二乘极果。通教七地。皆断烦恼。不复受三界生。而所知障未断。又不能入化受用土。故彼虽作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出三界外。有此净土。仍于其中受变易身。又别教七住以上。圆教七信以上。通惑已断。无明未破。亦生此中。故云随未登地有情所宜。化为佛土也。就此方便土中。亦有大小。亦分净秽。如藏教二乘法执重故。则土小而秽。通教七地法执轻故。则土大而净。别七住以上。胜于通教所见。十行又胜。十向倍胜。若圆十信所见。尤为胜妙。然此方便若净若秽。自同居土视之。则总名净。以非分段生故。凡圣同居土者。有三恶道。则名为秽。如娑婆等。无三恶道。则名为净。如极乐等。或一向净。或一向秽。或净兼秽。或秽兼净。或净转秽。或秽转净。净亦有无量差别。秽亦有无量差别。佛身大小。亦复无量差别不等。具如诸经所明。此中净秽佛土因缘者。应折应摄等机为缘。二十五王三昧为因。具如法华玄义所明。二明所依之土竟。
  
   (壬)三身土合简二。初简所变同别。二简能变同别。(癸)今初
  
  自性身土。一切如来同所证故。体无差别。○自受用身。及所依土。虽一切佛各变不同。而皆无边。(又复)不相障碍。○余二身土。随诸如来。所化有情有共不共。(若)所化共者。同处同时。诸佛各变为身为土。形状相似。不相障碍。展转相杂为增上缘。令所化(之众)生。(于)自识(上)变现(佛化身土。彼但)谓于一土有一佛身。为现神通说法饶益。(而不知其实是诸佛所共变也。若后)于不共者。(纵使彼谓见十方佛。实)唯一佛(所)变。(良由)诸有情类。无始时来。种性法尔更相系属。或多(有情唯)属一(佛所化。)或一(有情。须)属多(佛所化。)故所化(众)生。(法尔)有共不共。(若)不尔(者。则)多佛久住世间。各事劬劳。实为无益。(以)一佛(即)能益一切生故。
  
  余二身土。谓他受用身他受用土。及变化身变化土也。一切众生。由有我法二执。故使自化不二而二。诸佛已断此执。故于自他二而不二。但因众生所属之机。有同有别。故佛化用随而应之。是故若论佛德无量。则决能度尽众生。若论众生无缘。则不能受诸佛化。如日光虽无所不照。而覆盆之下便无日光。然众生未破法执以前。唯受有缘佛化。若破法执登于圆住别地。则为一切诸佛同体所护念矣。
  
   (癸)二简能变同别二。初正简漏无漏别。二约三性结成五观。(子)今初
  
  此诸(三)身(四)土。若净若秽。(若从诸佛)无漏识上所变现者。同能变识俱善无漏。(以从)纯善无漏因缘所生。是道谛摄。非苦集故。(然能变之识虽是无漏。而所变之)蕴等识相不必皆同。(以从诸佛心内众生之蕴处界)三法因缘杂引生故。
  
  纯善无漏因缘者。无垢识中本具十界性相为因。悲智行愿及一切众生机感为缘也。蕴等识相不必皆同者。谓若众生入二空观。则其意识法之三界。便与诸佛同其无漏。若复未入二空观智。则其蕴处界三。一向皆是有漏所摄。而诸佛托此众生有漏无漏本质。自皆变为无漏相分也。夫佛变净土。纯善无漏。固无论已。佛变秽土。乃从众生三法因缘引生。所以识相不必皆同。然在如来分中。虽现九法界影。而九法界影。亦皆纯善无漏所摄。所谓三千果成。咸称常乐。岂不信哉。
  
  (即此身土若净若秽。若从九界)有漏识上所变现者。同能变识皆是有漏。纯从有漏因缘所生。是苦集摄。非灭道故。(然能变识虽唯无记。而所变)善等(三性之)识相不必皆同。(以从众生心内诸佛示现随顺善恶无记)三性因缘杂引生故。(所变众生心内诸佛之)蕴等(有)同(有)异。类此应知。(若)不尔(者。则化现之佛。)应无五(蕴)十二(处)等。
  
  有漏因缘者。异熟识中本具十界性相为因。与二障俱之闻思修慧及诸福行为缘也。蕴等同异。类此应知者。谓若众生心内诸佛。则蕴处界皆善无漏。若复众生心内三乘圣众。则意识法三。属于无漏。前十五界。仍属有漏。而众生托此四圣无漏有漏本质。自皆变为有漏相分也。夫生见秽土。纯属有漏。固无论已。生见净秽两土。及诸佛身。乃从诸佛示现三性三法因缘引生。所以识相不必皆同。然在众生分中。虽睹佛身土影。而佛身土影。皆是有漏所摄。所谓三千在理。同名无明。岂不信哉。初正简漏无漏别竟。
  
   (子)二约三性结成五观五。初示遣虚存实观。二示舍滥留纯观。三示摄末归本观。四示遣相证性观。五示隐劣显胜观。问曰。何故隐劣显胜。反在遣相证性后耶。答曰。既达真如即识实性。方知真如亦即心所实性。既达识性之外无别真如。方知心所性外亦复无别真如。故遣相者。遣其迷性妄见差别之相。证性者。证其即相无非平等之性也。(丑)今初
  
  然相分等。依识变现。非如识性(为)依他中实(有之妙俗谛。若)不尔(者。则)唯识理应不(得)成。(以其)许识内境。俱实有故。
  
  此遣虚存实观中。有两家解。今初即安慧师义。谓相见二分是虚。自证体性是实也。相分等。等于见分识性。即自证分。
  
  或识(中)相见(二分。)等(皆)从缘(所)生。俱(是)依他起(性。其)虚(与)实(犹)如识(之自体。须知)唯(之为)言。(但)遣(识)外(我法。)不遮(识)内(相分)境(也。若)不尔(者。别根本智所缘)真如(内实相境。)亦应非实。
  
  此即护法正义。谓遮计所执是虚。四分皆依他起是实也。言虚实如识者。依真胜义。则识体既如幻梦。所变相见二分亦虚。约理世俗。则依他识体不无。所变相见二分亦实。盖所言唯识者。但以唯字遮彼徧计所执识外我法。非并遮此识内相见也。且如根本实智缘真如时。虽非变带相状。许是挟带体相。若谓相见二分是虚。则本智真如亦应非实矣。岂可乎哉。大佛顶经云。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此约真谛遣相。而安慧师依此立于初义。又云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此约即俗恒真。而护法师依此立于次义。故奘师并存其说。亦以可互发明故也。然执初义者。必失次义。而知次义者。必达初义。故仍以次义为正。
  
   (丑)二示舍滥留纯观
  
  (问。)内境与识。既并非虚。如何但言唯识。非(言唯见唯)境。(答。)识唯内有。境亦通外。恐滥(徧计所执)外故。但言唯识。(又)或诸愚夫迷执于境。起烦恼业。生死沉沦。不解观心勤求出离。哀愍彼故。说唯识言。令自观心。解脱生死。非谓内境。如外都无。
  
  境从心变。心外无境。而愚夫不达唯识。妄生执著。起见起爱。枉受轮回。故但言唯识。令彼观心。言观心者。只是强观诸法无实。皆从识变。则能伏灭徧计执情。
  
   (丑)三示摄末归本观
  
  或相分等。皆(以)识为(体)性。由熏习力。似多分生。
  
  秖一识性。由熏习力。似有四分生起不同。克实论之。相见之末。何尝离于识体。故大佛顶经云。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妄为色空及与闻见。如第二月。谁为是月。又谁非月。
  
   (丑)四示遣相证性观
  
  真如亦是识之实性。故除识性(之外。)无别有法。
  
  欲知如外无识。先观识外无如。若知识外无如。方悟如外无识。识外无如者。圆成实性。不离依他也。如外无识者。依他无性。即圆成实也。故前颂云。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又云。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而后之讲者。妄谓法相宗中。立凝然不变以为真如。不亦冤乎。
  
   (丑)五示隐劣显胜观
  
  此中识言。亦摄心所。心与心所。定相应故。
  
  但以胜摄劣。故云唯识耳。非谓离心无别心所也。一一心所。皆具四分依他起性。一一依他。皆与真如。非异不异。故得介尔有心。三千具足。若不然者。不堕儱侗。则堕支离。岂大乘中道法义也哉。统论唯识修证法门。总不离此五观。以对南岳大乘止观。如出一辙。初遣虚存实。二舍滥留纯。即分别性中止观也。三摄末归本。即依他性中止观也。四遣相证性。即真实性中止观也。五隐劣显胜。即密显染分三性。净分三性。皆可具前四观。何以言之。若但论心王。则不显染净差别。唯兼论相应心所。方知三性各各不同。既于心王得论四观。亦于心所得论四观。且如贪嗔痴等。随举一法。若遣虚存实。则知所贪外境非有。若舍滥留纯。则知内相分境亦虚。若摄末归本。则知能贪所贪。本无二体。若遣相证性。则知贪之实性。即真如性。嗔痴慢等。例此可知。恶法尚尔。无记与善。益复可知。有漏尚尔。无漏诸法。益复可知。故能徧于五位百法。通达三性及三无性。成就真俗不二观门。此佛祖传心要诀。法性法相真源。愿有智者。慎思明辩而笃行之。勿蹈寻章摘句窠臼。勿招算沙数宝讥嫌。勿殉世谛流布陈言。勿犯斗诤坚固记莂。庶不负天亲护法等诸大菩萨慈力。亦不负戒贤玄奘等。师资授受苦心。已上第二大科依教广成分竟。
  
   (甲)三释结施愿分二。初释结。二施愿。(乙)今初
  
  此论三分成立唯识。是故说为成唯识论。亦说此论名净唯识。显唯识理。极明净故。
  
  此先释结末释论也。三分。谓宗因喻三支比量。又略广位三分。境行果三分。相性位三分。故开蒙曰。有三种三科。一略广位三科者。初一颂半。略答外难略标识相。次二十三行颂半。广明识相。显前颂意。后有五颂。明修行之位次。二境行果三科者。前二十五颂。明唯识境。次四颂。明唯识行。后一颂。明唯识果。三相性位三科者。前二十四颂。明唯识相。第二十五颂。明唯识性。后五颂。明唯识位。当知三科。即三分也。
  
  此本论名唯识三十。由(天亲大士造)三十颂。显(于)唯识(之)理。乃得圆满。非(有)增减(于本颂)故。
  
  此更释结本宗论也。非略不足以提纲。非广不足以尽义。非位不足显修证。故三十颂不容增减。又非境不足以导行。非行不足以克果。非果不足以证境。故三十颂不容增减。又非相不足辨邪正。非性不足以容空有。非位不足以证性相。故三十颂不容增减。今依此三十颂。而释成之。先广破我法二执。略明能变唯三。次广明三能变相。申明所变唯识。既于依他起之心及心所。破其我法二种徧计。即知二空所显真如。与依他起非异不异。故得真俗理明。性相交彻。依之起行。便可历五位而证二种转依。虽十家殊释。广有百卷。细绎精搜。楺成十册。亦于三十本颂。义无增减。可谓入大乘之初门。破邪执之利斧。接权小之巧便。显性具之前茅矣。初释结竟。
  
   (乙)二施愿
  
  已依圣教及正理。分别唯识性相义。所获巧德施群生。愿共速登无上觉。
  
  圣教。指能诠之文。正理。指所诠之义。文随于义。义随于文。教之与理。何尝有二。但恐依文解义。则为三世佛冤。故既依圣教。仍须正理以为司南。又恐离经一字。则便同于魔说。故既依正理。仍须圣教以为定量也。分别性相义者。若不了性。亦不了相。其相即妄。若不识相。亦不识性。其性即孤。故须性相俱通。方得自他兼利。又性相秖是事理。不达事而理非圆。不了理而事奚立。故今分别此义。令于真俗二谛了了分明。以为起行历位证果之本。只此一念弘法功德。能报十方诸佛深恩。又复回施群生。以顺大悲。愿登大觉。以顺大智。悲智双运。即是四弘誓铠。大乘唯识之正印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九 下一页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十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