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藏知津卷第十六
阅藏知津卷第十五
阅藏知津卷第十六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大乘经藏般若部第三之一】
述曰。般若为诸佛母。三世诸佛。皆从般若得生。故曰。从初得道。乃至泥洹。于其中间。常说般若。当知一切佛法。无非般若所流出。无非般若所统摄也。然初成顿演。则称华严。渐诱钝根。则名阿含。对半明满。则属方等。开权显实。则让法华。扶律谈常。则推涅槃。故唯显示二空。破情立法。或共不共。以般题名者。乃别成第四部云。
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六百卷 有唐太宗三藏圣教序唐高宗三藏圣教记沙门玄则大般若经初会序 十六分各有一序)天字至柰字
唐玉华寺沙门释玄奘译
初分缘起品第一。佛住鹫峰山顶。与千二百苾蒭。五百苾蒭尼。无量邬波索迦。邬波斯迦。无量无数菩萨众俱。世尊于师子座上。自敷尼师坛。结跏趺坐。入等持王妙三摩地。从定而起。观察十方。从两足。乃至眉间毫相。一切毛孔。各出六十百千俱胝那庾多光。各照大千世界。乃至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遇斯光者。必得无上菩提。又演常光。出广长舌。流杂色光。现宝莲华。华有化佛。皆演般若。闻者必得无上菩提。复入师子游戏等持。令大千界。乃至十方佛刹。六种震动。恶道离苦。生人天中。同来佛会。佛以神力。现本色身。令此大千有情。皆悉睹见。诸天散华。变成华台。量等大千。此土庄严。犹如极乐。又从面门放光。照十方土。令此彼有情。互得相见。东方宝性佛所。普光菩萨。南方无忧德佛所。离忧见菩萨。西方宝焰佛所。行慧菩萨。北方胜帝佛所。胜授菩萨。东北方定象胜德佛所。离尘勇猛菩萨。东南方莲华胜德佛所。莲华手菩萨。西南方日轮徧照胜德佛所。日光明
菩萨。西北方一宝盖胜佛所。宝胜菩萨。下方莲华德佛所。莲华胜菩萨。上方喜德佛所。喜授菩萨。及一切世界上首菩萨。各奉佛命。以千茎金色莲华寄上。佛受此华。还散各方。徧诸佛土。诸华台中。各有化佛。说大般若。闻者必得无上菩提。尔时此界。如众莲华世界普华如来净土。
学观品第二。佛告舍利子言。菩萨欲于一切法。等觉一切相。当学般若波罗密多。谓以无住而为方便。安住般若。所住。能住。不可得故。以无舍无护无取无勤无思无著而为方便。圆满六波罗密。施者。受者。及所施物。不可得。犯无犯相不可得。动不动相不可得。身心勤怠不可得。有味无味不可得。诸法性相不可得故。复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圆满三十七品。三解脱门。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徧处。九想。十随念。十想。十一智。三三摩地。三无漏根。不净处观。徧满处观。一切智智。奢摩他。毗鉢舍那。四摄事。四胜住。三明。五眼。六神通。六波罗密多。七圣财。八大士觉。九有情居智。陀罗尼门。三摩地门。十地。十行。十忍。二十增上意
乐。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随好。无忘失法。恒住舍性。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一切相微妙智。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及余无量无边佛法。如是一切。不可得故。舍利子问。云何修行般若波罗密多。能如实知如是六度。由方便善巧故。各互能满六度。佛言。以无所得而为方便。能满六度。又菩萨欲得一切不可思议功德。皆应学般若波罗密多。知一切法。皆但有名。不生执著。若五蕴。若十二处。若十八界。若触。若受。若六界。若四缘。及所生法。若十二支。若六度。若二十空。若三十七品。若三解脱门。若四圣谛。若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若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徧处。若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若极喜等十地。若正观等十地。若五眼。六通。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悲喜舍。十八不共法。若三十二相。八十随好。若无忘失法。恒住舍性。若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一切智智。若永拔习气。若四果独觉。若一切菩萨行。若诸佛无上菩提。以要言之。世出世法。有漏无漏。有为无为。十六知见。皆但有名。实不可得。菩萨于名。所名。俱无所得。以不观见。无执著故。如是智慧。胜于声闻智慧。不可比喻。以能成胜事故。声闻智慧如萤。菩萨
智慧如日。从初发心。乃至菩提。常与二乘作真福田。已报诸施主恩。
相应品第三。谓与一切蕴处界。乃至无上菩提空相应故。与般若波罗密多相应。亦不见若相应若不相应等。又于一切诸法。不著有。不著非有。不著常无常。不著乐苦。不著我无我。不著寂静不寂静。不著空不空。无相有相。无愿有愿。又不为一切法故。修行般若。不见有所修般若。如是善能安立有情于涅槃界。魔不得便。烦恼伏灭。诸佛菩萨。皆共护念。设有罪业。转现轻受。如是菩萨。不见空与诸法相应。不见诸法与空相应。是为第一与空相应。毕竟不起悭贪犯戒忿恚懈怠散乱恶慧障碍之心。六度任运现前。无间无断。 转生品第四。舍利子问。安住般若菩萨。从何处没。来生此间。从此处没。当生何处。佛为广分别答。无量大苾蒭众。以新净衣献佛。发无上心。佛为授菩提记。又有无量有情。愿生十方净土。佛亦授记。 赞胜德品第五。舍利子。大目连。大饮光。善现等。同赞菩萨般若。佛印成之。 现舌相品第六。佛复现广长舌。放光照十方土。十方菩萨云集供养。诸天亦来供养。佛令
诸供养具。合成台盖。徧覆佛土。百千俱胝那庾多众。悟无生忍。授记作佛。 教诫教授品第七。佛命善现。为菩萨说般若相应法。善现告舍利子。诸佛弟子所说教法。皆承佛威神力。非以自慧辩才力也。因即问佛。何法名为菩萨。何法名为般若。佛言。菩萨但有名。般若亦但有名。如是二名。亦但有名。如是假名。不生不灭。不在内外中间。不可得故。譬如我人等十六知见。乃至色等。但是假名。不可得故。菩萨于一切法。名假。法假。及教授假。应正修学。复次不应观色等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空。若不空。若有相。若无相。若有愿。若无愿。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若有为。若无为。若有漏。若无漏。若生。若灭。若善。若非善。若有罪。若无罪。若有烦恼。若无烦恼。若世间。若出世间。若杂染。若清净。若属生死。若属涅槃。若在内。若在外。若在两间。若可得。若不可得。菩萨于一切法。住无分别。能修六度。能住二十空。及真如等。能修三十七品。能住四圣谛。能修十二门禅。乃至三脱。十地。及三智等。不见菩萨及菩萨名。不见般若及般若名。唯正勤求一切智智。何以故。于
一切法。善达实相。了知其中无染净故。复次于名假施设。法假施设。如实觉已。不著色等。乃至不著方便善巧。以一切法。皆无所有。能著。所著。著处。著时。不可得故。次问善现。即色等是菩萨不。异色等是菩萨不。色等中有菩萨不。菩萨中有色等不。离色等有菩萨不。善现一一答云。不也。又问。汝观何义。言即色等非菩萨。乃至非离色等有菩萨耶。善现一一答言。若菩提。若萨埵。若色等。尚毕竟不可得。性非有故。况有菩萨。此既非有。如何可言即色等是菩萨。云云。佛赞印之。又问。即色等真如是菩萨不。乃至离色等真如有菩萨不。善现一一答言。不也。又问。汝观何义。言即色等真如非菩萨。乃至非离色等真如有菩萨耶。善现一一答言。若色等尚毕竟不可得。性非有故。况有色等真如。此真如既非有。如何可言即色等真如是菩萨。云云。佛赞印之。又问。即色等增语。色等常无常等增语。是菩萨不。善现一一答言。不也。又问。汝观何义。言即色等增语非菩萨。乃至即色等若可得若不可得增语非菩萨耶。善现一一答言。若色等。若色等常无常。乃至可得不可得等。尚毕竟不可得。性非有故。况有色等乃至可得不可得等增语。此增
语既非有。如何可言即色等增语。乃至即色等若可得若不可得增语。是菩萨。佛赞印之。次明诸法不见诸法。诸法不见法界。法界不见诸法。法界不见法界。乃至非离有为施设无为。非离无为施设有为。于一切法。都无所见。其心不惊。不恐不怖。于一切法。心不沉没。亦不忧悔。 劝学品第八。善现白佛言。菩萨欲满六度。欲徧知一切法。欲永断一切恶法。欲修习一切善法。欲得一切佛法。欲满一切有情心愿。欲满殊胜善根。当学般若。舍利子问菩萨顶堕。答言。无方便善巧。住三解脱而起想著。是为顺道法爱。如宿食生。能为过患。若于二十空门。不见不得。若作是观。名入菩萨正性离生。又于一切法。及一切名。皆应知不应著是心非心。本性净故。与一切法非相应。非不相应。无变异。无分别。舍利子问。如心无变异。无分别。色等一切法亦无变异无分别耶。善现一一答言。如是。舍利子赞言。欲学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如来地者。皆当于般若听习读诵受持。如理思惟。令其究竟。何以故。般若广说开示三乘法故。菩萨若学般若。则为徧学三乘。亦于三乘法
皆得善巧。 无住品第九。善现白佛。我于诸法。不得不见若集若散。诸法名义。既无所有。故色等名皆无所住。亦非不住。云何令我以般若相应法。教诫教授诸菩萨。必当有悔。诸法因缘和合。施设假名。于蕴处界。乃至佛菩萨声闻僧等。皆不可说。又一切若有名。若无名。皆无处可说。若菩萨闻时。心不沉没忧悔。不惊。不恐。不怖。当知已住不退地。以无所住方便而住。又修行般若菩萨。不应住色。不应住受想行识等。何以故。色。色性空。受想行识。受想行识性空。是色非色空。是色空非色。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乃至一切陀罗尼门。一切三摩地门。亦如是。故不应住。若菩萨无方便善巧。我我所执所缠扰故。心住色等。于色等作加行故。不能摄受修行圆满般若波罗密多。不能成办一切智相。是故色等一切法。皆不应摄受。既不应摄受。便非色等一切法。所以者何。本性空故。其所摄受修行圆满般若波罗密多。亦不应摄受。既不应摄受。便非般若波罗密多。本性空故。菩萨应以本性空。观一切法。作此观时。于一切法。心无行
处。是名无所摄受三摩地。此三摩地。微妙殊胜。广大无量。能集无边无碍作用。其所成办一切相智。亦不应摄受。既不应摄受。便非一切相智。以内空故。乃至无性自性空故。是一切相智。非取相修得。诸取相者。皆是烦恼。胜军梵志。由胜解力。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实相法中。无取舍故。菩萨于一切法无所取著。能从此岸到彼岸故。若于诸法少有取著。则于彼岸非为能到。虽无所取。而以本愿。不于中间而般涅槃。虽圆满一切佛法。亦不见一切佛法。以一切法。非法非非法故。于一切法虽无所取。而能成办一切事业。 般若行相品第十。善现白佛。菩萨修行般若审谛观察。若法无所有。不可得。是为般若。于无所有不可得中。何所征责。舍利子问。何法为无所有不可得耶。善现言。谓般若等六度无所有不可得。由内空故。乃至无性自性空故。又蕴处界触受等。乃至菩萨法。如来法。若常。若无常。乃至若内。若外。若两间。一一皆尔。菩萨审谛观察一切法皆无所有不可得时。心不沉没忧悔。不惊恐怖。当知能于般若。常不舍离。以如实知一切法。离一切法自性故。舍利子问。何者是般若自性。乃至一切法自性。善现答言。无性是般若自性。乃至
无性是一切法自性。又般若离般若相。乃至一切法离一切法相。自性亦离自性。相亦离相。自性亦离相。相亦离自性。自性相亦离相自性。相自性亦离自性相。舍利子言。菩萨于此中学。则能成办一切相智。善现言。如是如是。知一切法无生无成办故。舍利子言。何因缘故。一切法无生无成办。善现言。色等空故。色等生成办不可得。菩萨作如是学。便近一切相智。得身语意清净。得相清净。不堕胎生。不生恶趣。乃至菩提。常不离佛。善现白佛。若菩萨无方便善巧。若行色。若行色相。非行般若。若行色常无常等。若行色常无常相等。非行般若。广说一切法亦如是。乃至若作是念。我行般若。我是菩萨。彼行般若。彼是菩萨。皆是有所得行相。非行般若。又语舍利子。若于色住想胜解。便于色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解脱生老病死。及当来苦。乃至于独觉菩萨如来。及于彼法。亦如是。是名无方便善巧。若有方便善巧。不行色。不行色相。不行色常无常等。不行色常无常相等。乃至一切法。亦如是。于一切法。不取有。不取非有。不取亦有亦非有。不取非有非非有
。于不取亦不取。由一切法自性不可得。以无性为自性故。于般若波罗密多。不取行。不取不行。不取亦行亦不行。不取非行非不行。于不取亦不取。由般若自性不可得。以无性为自性故。是名于一切法无所取著三摩地。恒住不舍。速证无上菩提。更有徤行三摩地等。略举一百五十七名。复有无量无数三摩地门。陀罗尼门。若善修学。亦令速证菩提。菩萨虽住诸三摩地。而不见不著。亦不念我已入。今入。当入。唯我能入。非余所能。如是寻思分别。皆不现行。以无所有中。分别想解无由起故。佛赞印之。兼劝菩萨应如是学。舍利子问。此为正学般若。乃至正学一切相智耶。佛言。如是。又问。以无所得为方便。为何等法不可得耶。佛言。我不可得。毕竟净故。有情命者等。乃至如来不可得。毕竟净故。诸法不出不生。不没不尽。无染无净。无得无为。是名毕竟净义。如是学时。于一切法。都无所学。若于无所有法不能了达。说名无明。由无明。及爱势力。分别执著断常二边。不知不见诸法无所有性。堕于愚夫异生数中。不能出离三界。不能成办三乘。不能信受一切法空。不能住于三十七品六度等法。是故欲学般若。欲成办一切智。道相智。一切
相智。当以无所得为方便。如应而学。 譬喻品第十一。善现与如来问答。明一切法不异幻。幻不异一切法。一切法即幻。幻即一切法。若无方便善巧。不为善友之所摄受。闻说甚深般若。其心有惊恐怖。若以应一切智智心。观一切法常无常相等不可得。是有方便善巧。其心不惊恐怖。次明善友之相。虽说一切法不可得。而劝依此法勤修善根。不令回向二乘。唯令证得一切智智。若离应一切智智心。于修一切法有所得。有所恃。以有所得为方便故。闻说甚深般若。有惊恐怖。次明恶友之相。若教厌离般若等相应法。若不为说魔事魔过。是名恶友。应速远离。 菩萨品第十二。善现白佛。菩萨是何句义。佛言。菩提不生。萨埵非有。故无句义。是菩萨句义。如空中鸟迹句义。幻事等句义。真如等句义。又如幻士色相等句义。如来色相等句义。当知一切句义。无所有。不可得。菩萨句义亦如是。菩萨于一切法皆无所有。无碍。无著。应学。应知。次为善现分别解释善法。非善法。有记法。无记法。世间法。出世间法。有漏法。无漏法。有为法。无为法。共法。不共法。菩萨于
如是自相空法。不应执著。应以无二而为方便。觉一切法。以一切法无动相故。 摩诃萨品第十三。佛答善现。发金刚喻心。发殊胜广大心。发不可倾动心。发利益安乐心。爱法。乐法。欣法。喜法。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亦不自恃而生憍举。故于大有情众。定为上首。又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安住二十空四静虑等。故于大有情众。定为上首。舍利子。善现。满慈子。亦各广说摩诃萨义。 大乘铠品第十四。佛答善现。菩萨擐大乘铠。谓六度。十二禅。三十七品。二十空。五眼。六通。十力。无畏。无碍。大慈悲喜舍。十八不共法。三智。身相诸功德等。擐如是铠。放光徧照。令诸世界六三变动。息三途苦。为赞三宝。令生天人。觐佛禀法。犹如幻师。虽有所为。而无一实。诸法性空。皆如幻故。善现白佛。不擐功德铠。是为擐大乘铠。以一切法自相空故。佛言。如是。当知一切智智。无造无作。一切有情。亦无造无作。菩萨为是事故。擐大乘铠。由诸作者不可得故。我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我毕竟不可得故。广说乃至一切法皆尔。善现白佛。如我解佛所说义。一切诸法。性无所有。性远离。性寂静。性空。性无相。性无愿。性无生。性无灭。性无染
。性无净故。皆无缚无解。满慈子问。何等色。受。想。行。识。无缚无解。善现答言。如幻。如梦。如像。如响。如光影。如空华。如阳焰。如寻香城。如变化事色等。无缚无解。以性无所有。乃至性无净故。又过去未来现在色等。善。不善。无记。有染。无染。有罪。无罪。有漏。无漏。杂染。清净。世出世间色等。皆无缚无解。以性无所有。乃至性无净故。广说一切法亦如是。菩萨于是无缚无解法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如实知。应勤修学。应住无缚无解一切相智。应成熟无缚无解有情。应严净无缚无解佛土。应亲近供养无缚无解诸佛。应听受无缚无解法门。 辩大乘品第十五。善现白佛。云何知菩萨大乘相。云何知发趣大乘。如是大乘。从何处出。至何处住。如是大乘。为何所住。谁乘大乘而出。佛言。六度是大乘相。发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行施等。持此善根。与一切有情。回向无上菩提。又大乘相者。谓二十空。一百五十七三摩地。三十七品。空无相无愿三三摩地。十一智。三无漏根。有寻等三三摩地。十随念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徧处。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
解。大慈悲喜舍。五眼。六通。三智。十八不共法。四十二字陀罗尼门(多有细释)。从一地趣一地。是为发趣大乘。初地修治十种胜业。二地思惟修习八法。三地应住五法。四地应住十法。五地远离十法。六地圆满六法。应远六法。七地离二十法。满二十法。八地应满四法。九地应满四法。十地满十二法(各有征释)。如是大乘。从三界中出。至一切智智中住。然无二故。无出无至。非已出已至。非当出当至。非今出今至。无相之法。无动转故。如是大乘。都无所住。诸法住处不可得故。然此大乘。住无所住。如一切法非住非不住。大乘亦尔。若所乘乘。若能乘者。由此为此。所出所至。及出至时。如是一切。皆无所有。都不可得。以一切法毕竟净故。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如是菩萨修行般若。虽观一切法皆无所有不可得毕竟净故。无乘大乘而出至者。然以无所得为方便。乘于大乘。出三界生死。至一切智智。利益安乐一切有情。穷未来际。常无断尽。 赞大乘品第十六。善现略赞。如来广赞。菩萨住此三世平等相中。精勤修学一切智智。无取著故。速得圆满。菩萨安住如是大乘相中。超胜一切世间。 随顺品第十七。满慈子问。如来令
善现宣般若。而今何故乃说大乘。佛言。一切善法。无不摄入般若。若大乘。若般若。其性无二。无二分故。无所得品第十八。善现白佛。三际菩萨不可得。色等无边故。菩萨亦无边。即色等菩萨无所有不可得。离色等菩萨无所有不可得。我于一切法。以一切种一切时求菩萨。都无所见。竟不可得。云何令我以般若教诫教授诸菩萨。世尊。菩萨但有假名。如说我等。毕竟不生。诸法亦尔。都无自性。世尊。色等诸法若毕竟不生。则不名色等。我岂能以毕竟不生般若。教诫教授毕竟不生诸菩萨。世尊。离毕竟不生。亦无菩萨能行无上菩提。若菩萨闻作是说。其心不惊恐怖。不沉没忧悔。当知能行般若。舍利子问善现。何缘故作是说。善现广答释之。 观行品第十九。善现白佛。菩萨修行般若。观诸法时。于色等不受不取不执不著。亦不施设为色等。又修行般若时。不见色等。以色等性空。无生灭故。又色等不生。则非色等。色等与不生。无二无二分。以不生法。非一非二。非多非异故。色等不灭亦尔。又色等不二。则非色等。又色等皆入不二无妄法数。舍利子问。何谓菩
萨。何谓般若。何谓观诸法。善现答言。为有情类求大菩提。亦有菩提。故名菩萨。能如实知一切法相而不执著。故复名摩诃萨。所谓如实知色相等而不执著。有胜妙慧。于一切烦恼见趣。一切六趣四生。一切蕴处界等。而得远离。有胜妙慧。于色等实性而得远到。故名般若波罗密多。观色等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净非不净。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愿非无愿。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是谓观诸法。舍利子问。何缘故说色等不生。则非色等。善现答言。色等。色等性空。此性空中。无生无色等。故说色等不生则非色等。问答色等不灭亦尔。又问。何缘故说色等不二。则非色等。答。若色等若不二。如是一切。皆非相应非不相应。非有色非无色。非有见非无见。非有对非无对。咸同一相。所谓无相。故说色等不二。则非色等。又问。何缘故说色等入不二无妄法数。答。色等不异无生灭。无生灭不异色等。色等即是无生灭。无生灭即是色等。故说色等入不二无妄法数。 无生品第二十。善现白佛。菩萨修行般若。观诸法时。见我等无生
。毕竟净故。见色等无生。乃至见如来法无生。毕竟净故。舍利子问。若如是者。六趣受生。应无差别。又若一切法定无生者。何缘为预流果。修断三结道。乃至何缘诸佛为有情故。转妙法轮。善现答言。非于无生法中。见有六趣受生差别。乃至非于无生法中。见有诸佛证无上菩提。转妙法轮。度无量众。又但随世间言说施设。有得有现观。非胜义中。有得有现观。乃至六趣差别。亦随世间言说施设故有。非胜义也。色等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以自性空故。又色等是已生法。我不欲令生。以自性空故。生与不生。俱非相应非不相应。乃至非有对非无对。咸同一相。所谓无相。故我不欲令生生。亦不欲令不生生。乃至于不生法起不生言。此不生言亦不生。以色等皆本性空故。诸佛弟子能随问答。以一切法无所依故。色等本性空。依内。依外。依两中间。不可得故。 净道品第二十一。善现谓舍利子。菩萨修行六度。应净色等。乃至应净一切相智。应净菩提道。具明六度各有二种。一者世间。二出世间。以有所得为方便。著三轮而行施等。名为世间。三轮清净。以大悲为上首。所修施等。普施有情。于诸有情。都无所得。虽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无上菩
提。而于其中不见少相。由都无所执而行施等。名出世间波罗密多。又二十空。真如等。四谛六度。四静虑等。八解脱等。四念住等。乃至一切相智。名菩提道。如是功德。皆由般若势力所致。如是般若。能与一切善法为母。一切三乘善法从此生故。如是般若。普能摄受一切善法。一切三乘善法依此住故。若菩萨闻说般若。心无疑惑。亦不迷闷。当知住如是住。不离大悲作意。以有情等非有故。作意亦非有。有情等无实故。无自性故。空故。远离故。寂静故。无觉知故。作意亦无实。乃至无觉知。佛赞印之。大千六种转变。如来微笑明益。 天帝品第二十二。诸天来会。帝释问言。何者是菩萨般若。云何应住。云何应学。善现答言。以应一切智智心。用无所得为方便。思惟蕴。处。界。触。受。六大。十二因缘。皆无常。苦。无我。不净。空。无相。无愿。寂静。远离。如病。如痈。如箭。如疮。热恼逼切。败坏衰朽。变动速灭。可畏可厌。有灾有横。有疫有疠。性不安隐。不可保信。无生无灭。无染无净。无作无为。是为般若。复次以应一切智智心用无所得为方便。
观察二十空真如等。无我我所。无相。无愿。寂静远离。无生无灭。无染无净。无作无为。是为般若。复次以应一切智智心。用无所得为方便。行六度十二禅。乃至修一切相智。是为般若。复次作如是观。唯有诸法。互相缘藉。滋润增长。徧满充溢。无我我所。虽观诸法。而于诸法都无所见。佛赞印之。善现又答。色等。色等性空。菩萨。菩萨性空。若色等性空。若菩萨性空。如是一切。皆无二无二分。菩萨于般若。应如是住。不应住色等。不应住此是色等。不应住色等若常若无常。乃至若有愿若无愿。以有所得为方便故。又不应住预流等是无为相。是福田。不应住初地等殊胜事。不应住我当圆满六度十二禅。乃至我当成办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等。又不应住愿我当得净佛土中。无一切法名声。以有所得为方便故。一切如来得菩提时。觉一切法都无所有。名字音声。皆不可得。舍利子作是念。若菩萨于一切法不应住者。云何应住般若。善现谓曰。诸如来心为何所住。舍利子言。诸佛之心。都无所住。以色等不可得故。如来之心。于一切
法都无所住。亦非不住。善现谓言。菩萨虽住般若。而同如来。于一切法都无所住。亦非不住。以色等无二相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如是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阅藏知津卷第十五
下一页 阅藏知津卷第十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