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一览卷第九

佛经大全 > 嘉兴藏 > 大藏一览 > 大藏一览卷第九
  大藏一览卷第九
  宁德优婆塞陈 实 谨编
  秀水居士姚舜渔校正重刊
  第八门
 四十九年苦口  末后一笑收功
  教相品
 世尊七日作思惟  大梵三勤而请说
  释迦谱云。如来菩提树下成等正觉。于七日中思惟。我所得法甚深微妙。唯佛与佛乃能知之。一切众生愚痴邪见无有智慧。云何能解我所得法。我今若为转法轮者。彼必迷惑不能信受。而生诽谤当堕恶道。我宁默然入般涅槃。尔时大梵天主。礼足围绕白言。世尊。久住生死。舍于国城妻子头目髓脑。为求法故。今日法海已满。法幢已立。开导正时。云何涅槃。三请说法。(彩字函)。
 总十二部修多罗  别分三藏经律论
  涅槃云。佛说十二部经。谓修多罗。祗夜。受记。伽陀。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磨。优波提舍。何等名修多罗经。从如是我闻。至欢喜奉行。何等名祗夜经。如佛为众说契经竟。复有众生后至。佛因本经以偈颂曰。何等名受记经。如来说时。为诸天人。受佛记莂。何等名伽陀经。除修多罗。及诸戒律。其余有说四句之偈。谓。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何等名优陀那经。佛从定起。无问自说。何等名尼陀那经。知其本末因缘。而说偈言。何等名阿波陀那经。如戒律中所说譬喻。何等名伊帝目多伽经。如佛所说。名曰戒经。何等名阇陀伽经。说佛因地修诸苦行。何等名毗佛略经。大乘方等其义广大。何等名未曾有经。说佛初生能行七步。至入天庙令像起礼。何等名优波提舍经。分别广说。辩其相貌。(一字函第三卷)。
  阿毗昙论。问。修多罗。毗尼。阿毗昙。三藏有何差别。答曰。或有说者。无有差别。所以者何。皆从一智海说故。复有说者。亦有差别。为分别心。名修多罗。为分别戒。名为毗尼。为分别慧。名阿毗昙。复次为初入法名修多罗。已入法中。为受持戒名曰毗尼。已受戒者。为令正解。名阿毗昙。
  ○问曰。迦旃延尊者。以何因缘造作此经。答曰。饶益他故。若是受持通利忆念。所有烦恼。及诸恶作不现在前。以此勤修能入法相。譬如有人。欲饶益他。于黑闇中。然大灯明。为有目者。见种种色。尊者亦尔。佛亦如是。为饶益他。说十二部经。所以者何。若是众生。虽有内因。无外缘者。终不能修胜进之行。若遇外缘。则能修行。譬如闇室。有种种物。若无灯照。终不可见。有灯则见。众生亦然。虽有内因。若无外缘。终不能修胜进之行。若遇外缘。则能修习。佛即说偈曰。
 譬如闇室中  虽有种种物  若无灯明照
 有目不能见  若人虽有智  不从他闻法
 是人终不能  分别善恶义
  (京字函第一卷)。
 ○藏师初判作五乘  ○长者复分为十教
  合论云。唐藏法师。立五乘教。一小乘教。声闻缘觉之学。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始终二教。并随地位。渐次修成。俱为渐教。四顿教。但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从地位渐次而说。五圆教。真俗互融具足圆满。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无碍法门。
  ○长者立十教。
  ○第一时。说小乘。有教者。为诸凡夫。系着世法。以为实有。随于色尘。作诸不善。以不善故。堕于恶趣。还将有法。辔勒彼心。以戒防护制诸不善。故名有教。
  ○第二时。说般若。破有明空教者。既说小乘实有。戒其身口意业。令住善法。方说法空。破彼系着渐向法身。
  ○第三时。说解深密经。为和会空有教者。令彼空有不滞一边。为不空不有教。以二乘人灭识证寂。住寂无知。为回彼故。寄说阿阤那识。为第九纯净识。如五六七八等识。常依九识以为依止。凡愚不了妄执为我。如水瀑流不离水体。诸波浪等。以水为依。五六七八识常以净识为依。何故安立九识为净识者。为二乘人久在生死业种。六七八识。有怖畏故。恐彼难信。方便于生死种外。别立净识。使令悲智渐渐得生。达识成智。
  ○第四时。说楞伽经。明假即真教者。直为大乘根堪之者。顿说第八业种之识。名为如来藏识。明与无明其性不二。此教虽说无明业种成智。犹希出俗。未现同廛也。
  ○第五时。说维摩经。即俗恒真教者。破前四种教中。声闻菩萨染净未融。常忻出俗。即以净名俗士。明即俗常真。使三乘众。净相心亡。出俗入廛。平等无碍。方明实德也。
  ○第六时。说法华经。引权归实教者。为罗汉随空会寂。缘觉会十二缘。生法。皆无体性。如是二人皆心识灭三界业灭。智慈不生。又有析法明空。以空破惑。乐生净土。及留惑润生。菩萨并不了一切众生。无明诸惑皆从一切如来根本智性之所生。所以见有净土秽土。自佛他佛若忻若厌。不称真理。引此三根。令归本智故。
  ○第七说涅槃经时。令诸三乘。舍权向实教者。以前三乘。慢不信故。不得成佛。此明一切有情。皆有佛性。与佛无异。舍权就实相。尽见性之门。
  ○第八说华严经时。于刹那际。通摄三世圆融教者。性智本无时故。法界体无碍故。如圆珠无方。如明镜顿照。该括始终。一际圆满。无成无坏。无出无没。常转法轮。
  ○第九共不共教者。说大乘经。人天三乘虽是同闻。得益各别。如声闻在华严会上。若盲若聋。是名共不共教。
  ○第十不共共教者。华严经中。十方云集诸来菩萨。方来虽异。共会说法。是名不共共教。
  ○如是辨明教相差殊。使始学之流知其权实也(第三卷)。
 但原观色之一法  随机立教有多般
  宗镜云。故知立教。皆为对机。机宜不同。教分多种。且如观色一法。五教证入不同。
  ○初小乘见是实色。不说性空。
  ○初教见此色法。从缘所成。必无自性。即空无所有。如波归水。
  ○终教见色空无碍。以真空不守自性。随缘成色。即是幻色虚相无体。是故色即空而常泯。空即色而常存。要由自尽之色。方是空色。成色之空。乃是真空。举体互融。无有障碍。如水入波。
  ○顿教一色法无非真理所收。是故此色即真理一味。更无别法。而可显说。水波双绝。
  ○圆教起即全收。一多互摄。同时成立。一块圆明。随举即色。随举即空。义味自在。随智取用。何以故。随举一门无不显现。古德云。皆本一心而贯诸法。(车字函第七卷)。
 医王用药分三品  如来逗教亦复然
  又云。譬如上医。以非药为药。中医以药为药。下医药成非药。且非药为药者。如云无有一物不是乎药。揽草皆成。如行非道而通佛道。即烦恼而成菩提。以药为药者。即应病与药。随手痊愈。附子治风。橘皮消气之类。如观根授法。思觉多者。修数息观。淫欲多者。修不净观之类。药为非药者。不识病源又增其疾。如说法者。不逗其机。则醍醐上味。为世珍奇。遇斯等人翻成毒药(富字函第三卷)。
 因其中道以辞遥  遂设化城令暂息
  法华经云。佛告比丘。当知如来方便深入众生之性。知其志乐小法。深着五欲。为是等故说于涅槃。是人若闻则便信受。譬如五百由旬险恶之处。有一导师。善知险道通塞之相。将导众人欲过此难至珍宝处。所将人众。中道懈退。白导师言。我等疲极。前路犹远。今欲退还。导师愍彼。舍大珍宝。以方便力。于险道中。化作一城。告众人言。汝莫退还。今此大城可于中止。是时疲极之众。心大欢喜。前入化城。生安隐想。尔时导师。知此人众。既得止息无复疲倦。而灭化城。语众人言。宝所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为止息耳。如来导师亦复如是。知诸生死恶道悬远。若诸众生。闻一乘者便作是念。佛道长远。久受勤苦。乃可得成。佛知怯劣。以方便力。而于中道为止息故说二涅槃。若众生住于二地。如来即便为说。汝等所作未办。汝所住地。近于佛慧。应当筹量。所得涅槃。未真实也。但是如来方便之力。于一佛乘。方便说三。(竹字函第三卷)。
  要集云。昔一聚落。去王城五由旬。彼有美水。王敕日日送水。村人疲苦。悉欲逃移。村主语之。汝等莫去。我当为汝白王。改五由旬作三由旬。使汝得近。往来不疲。即往白王。王为改之作三由旬。众人闻已。便大欢喜。世间之人。修行正法。度于五道向涅槃城。心生疲倦便欲舍离。如来法王有大方便。于一乘法分别说三。小乘之人闻之欢喜。以为易行。进德求度。如彼村人。亦复如是。(帐字函第二卷)。
 说诸法相分三种  依他遍计与圆成
  瑜伽论云。如来说诸法相。略有三种。一者遍计所执相。谓一切法名假安立自性差别。乃至为令随起言说。二者依他起相。谓一切法缘生自性。则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乃至招集纯大苦蕴。三者诸法圆成相。谓一切法平等真如。渐渐修集乃至菩提。方证圆满。如眩翳人眼有翳病。遍计执相。当知亦尔。如眩翳人青黄等相。差别现前。依他起相。当知亦尔。如净眼人离眩翳患。本性所行。无乱境界。圆成实相。当知亦尔。(缘字函第六卷)。
 语默视瞬皆为说  见闻知觉岂非听
  宗镜云。语默动静。无非佛事。如云台宝网尽演妙音。毛孔光明皆能说法。香积世界。餐香饭而三昧显。极乐国土听风柯而正念成。丝竹可以传心。目击以之存道。既语默视瞬皆说。则闻见觉知尽听。苟能得法契神。何必要因言说。如琴中传意于秦王。脱荆轲之手。相如调文君之女。终获随车。帝释有法乐之臣。马鸣有和罗之技。皆丝竹传心也。目击道存者。庄子云。夫子欲见温伯雪子。久而不见。及见。寂无一言。及出子路怪而问曰。夫子欲见温伯雪子久矣。何以寂无一言。子曰。若斯人者。目击而道存。亦不可以容声者矣。若云台。若宝网。若毛孔。若光明。皆能说法者。华严经中可见。(富字函第四卷)。
 善哉若有闻法人  由斯无一不成佛
  宗镜举法华经偈云。
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
  昔泥蛤闻法而生天(故事见十善品)。厩象听经而悛恶(故事见杂缘品)。比丘信受而获果。女人思惟而悟空(故事见禅定品)。○(富字函第六卷)。
 或因恶境接众生  譬若莲华开烈日
  大乘论云。有时菩萨正居王位。或现种种逼恼众生。是以安立于戒律中。
  ○释曰。众生有二种。或宜欢喜教化。譬如拘物头花因凉月开敷。或宜逼恼教化。譬如莲花因烈日开敷。菩萨亦尔。如那罗王。及善财童子。或现可爱事。或现可畏事。安立众生于善处。(与字函第四卷)。
 然佛从来平等法  接物何尝贵贱分
  大庄严论云。佛难波斯匿王。分别出家贵贱。我不以为贵选择王贤等。亦度下贱优波离等。我不齐为大富长者须达多等。亦度贫贱须赖多等。我不齐为大智舍利弗。亦为钝根周离槃特等。我不齐为少欲知足摩诃迦叶。亦为多欲婆难阤等。我不齐为耆旧宿德优楼频螺迦叶。亦为幼稚须阤耶等。我不齐为憍慢婆迦赖等。亦为极恶鸯掘摩罗。我不齐为多智男子而为说法。亦为浅智女人而为说法。佛告波斯匿王。若娶妇嫁女。应择种姓。此佛法中。唯观宿世善恶因缘。不择种姓。唯观信施。不观珍宝。索戒清净。不索家门清净。偈曰。
 佛法无偏党  平等示正道  为一切众生
 作安隐正路  譬如大市中  示买一切物
 我法市亦尔  不择其种姓
  (君字函第七卷)。
 岂是文殊不知者  俯为众生故问之
  涅槃经云。佛答文殊。譬如轮宝上下回转。如来说法亦复如是。能令下趣诸恶众生。上生人天。乃至佛道。是故汝今不应赞言。如来于此更转法轮。文殊白佛。我于此义非为不知。所以问者。为欲利益诸众生故。(一字函第三卷)。
 若受如来所说法  甘投火聚愿求闻
  华严经云。菩萨勤求佛法。所有珍财。皆无吝惜。不见有物难得可重。但于能说佛法之人。生难遭想。是故菩萨于内外财。为求佛法。悉能舍施。无有恭敬而不能行。无有憍慢而不能舍。无有承事而不能作。无有勤苦而不能受。若闻一句未曾闻法。生大欢喜。胜得转轮王位。若得一偈未曾闻法。能净菩萨行。胜得帝释梵王位。住无量劫。若有人言。我有一句佛所说法。能净菩萨行。汝今若能入大火坑。受极大苦。当以相与。菩萨尔时作如是念。我以一句佛所说法。净菩萨行故。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大火满中。尚欲从于梵天之上。投身而下。况小火坑。而不能入。然我今者为求佛法。应受一切地狱众苦。何况人中诸小苦恼。菩萨如是求于佛法。如其所闻观察修行。非但口言而可清净。(爱字函第五卷)。
 听法之人不宗敬  如斯之辈莫与谈
  菩萨戒经。人在高处。己身处下。不应说法。除为病患。心不信者。不应为说。不厌生死者。不应为说。人在己前。人覆头者。求过失者。不应为说。何以故。诸佛菩萨。恭敬法故。若说法者。尊重于法。听法之人。亦生宗敬。至心听受。不生轻慢。是名清净说。(贤字函第三卷)。
 按教明心指标月  由文见义色因灯
  圆觉经云。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
  楞伽经云。佛告大慧。善于语义。知语与义。不一不异。义之与语。亦复如是。若义异语。则不应因语而显于义。而因语见义。如灯照色。大慧。譬如有人持灯照物。知物如是。在如是处。菩萨亦尔。因语言灯。入离言说。自证境界。(四字函第四卷)。
 灯虽显色见由眼  眼非见性乃由心
  楞严经云。佛告阿难。诸盲无眼。唯观黑暗。与有眼人。处于暗室。二黑有别。为无有别。如是世尊。此暗中人。与彼群盲。二黑校量曾无有异。阿难。若无眼人。全见前黑。忽得眼光。还于前尘见种种色。名眼见者。彼暗中人。全见前黑。忽获灯光。亦于前尘见种种色。应名灯见。若灯见者灯能有见。又则灯观。何关汝事。是故当知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染字函第一卷)。
 依趣于义不依文  依趣于智不依识
  宝积经云。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故。于四依趣善能具足。所谓依趣于义不依趣文。依趣于智。不依趣识。依趣于了义经。不依趣不了义经。依趣于法。不依趣数取趣者。云何名为依趣于义不依文。所言文者。谓世间法。传习文词。所言义者。谓通达出世间法。乃至如来所演八万四千法藏声教。皆名为文。诸离一切言音文字。理不可说。是名为义。云何依趣于智。不依趣识。谓善巧了知诸有言教数取趣义。是名为识。此不应依。诸有言教。如法性义。即是于智。此应依趣。云何不依趣不了义经。依趣了义经。若诸经中。说世俗谛。名不了义。说胜义谛。名为了义。乃至经中所说厌背生死。欣乐涅槃。名不了义。若有宣说生死涅槃。二无差别。是名了义。云何依趣于法。不依趣数取者。若有依止数取之见诸所缘法。如是之相名数取者。如来依世俗谛为众生说。若有众生于此言教起于执着。如是等类。不应依趣。何以故。如来欲令于彼正依趣故。说如是法。汝等依趣诸法实性。无宜依趣彼数取者。何等是为诸法实性。谓无有变异。无有增益。无作。无不作。不住无根本。如是之相。是名法性。(官字函第二卷)。
 摄心归一魔无便  如龟藏六狗难伤
  宗镜举禅门中云。不怕念起。唯虑觉迟。又云。瞥起是病。不续是药。是以初心摄念为先。是入道之阶渐。昔佛在世。有一道人。在河边树下学道。十二年中。贪想不除。目色耳声。身静意游。曾无宁息。十二年中。不能得道。佛知可度。化作沙门。往至其所。树下共宿。须臾月明。有龟从河中出。来至树下。复有水狗饥行求食。与龟相逢。便欲啖龟。龟缩头尾。及其四脚。藏于甲中。不能得啖。水狗少远。复出头足。行步如故。不能奈何。遂乃得脱。于是道人问化沙门。此龟有护命之铠。水狗不能得其便。化沙门答言。吾念世人。不如此龟。不知无常。放恣六情。外魔得便。即说偈言。
藏六如龟。防意如城。慧与魔战。胜则无患。
  (车字函第八卷)。
 四相人我寿众生  四病作止并任灭
  (附理事障)。
  金刚经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助深记注云。我相谓于自身不计为我故。人相不计我转趣。余趣为人故。众生相不计我盛衰苦乐。为众生故。寿者相不计我。一报命根不断。为寿者故。今菩萨既亡四相。已达身空。即除我执。又有注云。无我者。则无色受想行识之见也。无人者。了四大不实。终归地水火风也。无众生者。则无生灭心也。无寿者者则我身本空。宁有寿者。四相既空。法眼明矣。
  圆觉经云。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一者作病。有作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二者任病。有作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三者止病。有作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四者灭病。有作是言。我令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病。悉当离之。
  ○又云。理事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若舍贪欲。先除事障未断理障。但能悟入声闻缘觉。未能显住菩萨境界。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若二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
 有为无为善巧修  有余无余涅槃界
  般若经云。菩萨于一切法。遍摄有为无为应修善巧。云何名有为。谓妙善身语意行。是名有为。云何无为。即以如是妙善身语意行。回向于萨伐若(此云一切智)是名无为。
  ○又复有为。即是积集五到彼岸。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是名有为。若由般若波罗蜜多。无为智故。则五到彼岸。如此妙智。及以回向。一切智智。是名无为善巧。(官字函第三卷)。
  增一阿含经云。佛告比丘。有二涅槃。有余涅槃界。无余涅槃界。于是灭五下分结。不还此世。是谓有余涅槃界。尽有漏。成无漏。意解脱。智慧解脱。而自游戏。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复受有。如实知之。是谓无余涅槃界。(阑字函第七卷)。
  宗镜举思益经云。诸佛出世。不为令众生出生死入涅槃。但是度生死涅槃之二见。(富字函第六卷)。
 善财能发菩提心  弥勒称扬佛种子
  华严经云。弥勒菩萨指善财童子。告大众言。此长者子曩于福城受文殊教。展转经由诸善知识已。然后来至我所。发心救护一切众生。为四流漂汩者。造大法船。为被见泥没溺者。立大法桥。为被痴暗昏迷者。然大智灯。为行生死旷野者。开示圣道。为婴烦恼重病者。调和法药。为遭生老死苦者。饮以甘露。为入贪恚痴火者。沃以定水。近恶友者。示其善友。乐凡法者。诲以圣法。着生死者。令趣智城。此长者子。恒以此行救护众生。发菩提心未尝休息。善男子。余诸菩萨经无量劫。乃能满足。菩萨愿行。乃能亲近诸佛菩提。此长者子。于一生内。具足成就。善男子。菩提心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犹如良田。能长众生白净法故。菩提心者。犹如大地。能持一切诸世间故。菩提心者。犹如净水。能洗一切烦恼垢故。菩提心者。犹如大风。普于世间无所碍故。菩提心者。犹如盛火。能烧一切诸见薪故。菩提心者。犹如帝王。一切愿中得自在故。菩提心者。犹如虚空。诸妙功德。广无边故。菩提心者。犹如莲华。不染一切世间法故。菩提心者。如如意珠。周给诸贫乏故。菩提心者。如功德瓶。满足一切众生心故。菩提心者。如那罗延。能摧一切我见敌故。菩提心者。如勇将幢。能伏一切诸魔军故。菩提心者。犹如涌泉。生智慧水无穷尽故。菩提心者。则为所归。不拒一切来者故。菩提心者。则为义利。能除一切衰恼事故。菩提心者。则为妙宝。能令一切心欢喜故。菩提心者。如大施会。充满一切众生心故。菩提心者。如佛支提。一切世间应供养故。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举要言之。三世如来。从菩提心而出生故。善男子。如人学射。先安其足。后习其法。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先当安住菩提之心。然后修行一切佛法。善男子。如人护身。先护命根。菩萨摩诃萨。护持佛法。亦当先护菩提之心。善男子。譬如有人命根若断不能利益父母宗亲。菩萨摩诃萨舍菩提心。不能利益一切众生。不能成就诸佛功德。善男子。譬如王子。虽于臣佐之中。未得自在。已具王相。不与一切诸臣佐等。以生处尊胜故。菩萨摩诃萨。虽于一切业烦恼中。未得自在。然已具足菩提之相。不与一切二乘齐等。以种性第一故。善男子。譬如金刚。虽破不全。一切众宝。犹不能及。菩提心金刚。虽复志劣。少有亏损。犹胜一切二乘功德。善男子。譬如金刚。非凡人之所得。菩提心金刚。非劣意众生之所能得。善男子。譬如金刚。不识宝人。不知其能。不得其用。菩提心金刚。不知法人。不了其能。不得其用。善男子。譬如金刚。余不能持。唯金刚之所能持。菩提之心。声闻缘觉皆不能持。唯趣萨婆若者。善男子。若有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则获如是胜功德法(臣字函第八卷)。
  又善财参弥伽大士。白言。我已先发菩提心。而未知云何学菩萨行。弥伽遽即下座。于善财前散花作礼。赞言善哉。能发菩提心者。则为不断一切佛种。则为成熟一切众生。乃至则为一切天龙礼敬。如是赞已。还升本座。为善财说法(首字函第三卷)。
 法界观通大千卷  六相义圆无量门
  法界观云。华严大教浩博难明。杜顺和尚文殊应身。以自智见华严一真法界。总该万有即是一心。其中诸佛众生。若国土若庄严。义境无量。于无量境集其义类。总举色空理事为例。束为三重观门。一曰。真空法界。二曰。理事无碍。三曰。周遍含容。若达此三门。则法界重重。纵横达矣。第一真空观(理法界也。原其实体但是本心。今简非虚妄念虑故云真也。简非形碍色相故云空也)。复开四句。
  ○一会色归空(以色等本是真如一心与生灭和会。名阿赖耶识等。变起根身器界。今推之都无其体。归于真心之空。非断灭空)。二明空即色(凡是真空必不异色。真空既不异色。亦不易一切法。以上二观复开八门。毕竟不出此理。冗不尽录。详见本文)。三空色无碍(谓色举体全是尽色之空。则色尽而空现。空举体不异全尽空之色。则空即色而空不隐也。若色是实色即碍于空。空是断空即碍于色。今既色是幻色故不碍空。空是真空故不碍色)。四泯绝无寄(所观真空不可言即色不即色。亦不可言即空不即空。一切法皆不可。不可亦不可。迥绝无寄。非言所及)。
  第二理事无碍(所观)观(能观)。○(前虽说色。是简情计以成真空。空色无碍泯绝无寄。唯是真空观门方为真如之理。至此理事无碍观门始显真如之用)。一理遍于事门(谓能遍之理性无分限。所遍之事分位差别。一一事中理皆全遍)。二事遍于理门(谓能遍之事是有分限。所遍之理要无分限。此有分之事于无分之理全同。非分同。如全一大海。在一波中。而海非小。如一小波。匝于大海而波非大。同时全遍于诸波而海非异。俱时各匝于大海而波非一)。三依理成事门(谓事无别体。要因真理而得成立。如波要因于水能成立故)。四事能显理门(由事揽理。则事虚而理实。以事虚故全事中之理挺然露现如波相虚水体露现)。五以理夺事门(事既揽理遂令事相皆尽。唯一真理平等显现。如水夺波。波无不尽)。六事能隐理门(真理随缘成诸事法。遂令事显理不显也。如水成波。动显静隐)。七真理即事门(谓此真理举体皆事。如水即波。静而非动)。八事法即理门(缘起事法必无自性。无自性故举体即真。如波即水。动而非静)。九真理非事门(即事之理而非是事。以真妄异故。如即波之水非波。以动湿异故)。十事法非理门(全理之事。事恒非理。相性异故。如全水之波非水。以动义非湿故)。
  第三周遍含容观(事如理融。遍摄无碍。交参自在)。一理如事门(事法既虚。相无不尽。理性真实。体无不现)。二事如理门(谓诸事法与理非异。如一微尘溥遍法界。此一微尘亦如理性。全在一切法中)。三事含理门(谓诸事法与理非一。存本一事而能广容。如一微尘其相不大而能含摄无边法界)。四通局无碍门(谓诸事法与理非一即非异。故令此事法不离一处即全遍十方。一切尘内由非异即非一故全遍十方。而不动一位。即远即近。即遍即往。无障无碍)。五广陕无碍门(谓事与理非一即非异故。不坏一尘而能广容十方刹海)。六遍容无碍门(谓此一尘望于一切。由溥遍义即是广容。以镜灯喻。如四方四维上下各安一镜。中安一灯。即十镜互交。如一镜遍九镜。时即容九在一内也)。七摄入无碍门(谓彼一切望于一法以入他故。即是摄他一切全入一中之时。即令彼一还复在自一切之内。同时无碍。如九镜入彼一镜中时。即摄彼一镜还在能入九镜之内。同时交互故云无碍)。八交涉无碍门(谓一法望一切。有摄有入。通有四句)。一摄一切一入一切(一如东镜为能摄。一切如九镜为所摄)。一切摄一。一切入一(文势一一反上释之)。一摄一。一入一(如东镜摄彼西镜。入我东镜中来。即我东镜便入彼西镜中去)。一切摄一切。一切入一切(但以言不顿彰故假前三句。用此句圆满也)。九相在无碍门(谓一切望一亦有入有摄。此与前句不同。前但此彼同时摄入。今则欲入彼时必别摄余法带之将入彼中。发起重重无尽之势也。亦有四句)。摄一入一(如东镜能摄南镜。带之将入西镜之中。即东镜为能摄能入。南镜为所摄。西镜为所入。此即释迦摄文殊入普贤中也)。摄一切入一(如东镜摄余八镜。带之将入西镜中时。即东镜为能摄能入。八镜为所摄。西镜为所入也。则一佛摄一切佛。一切众生带之同入一众生中)。摄一入一切(如东镜摄南镜。将入八镜中也)。摄一切入一切(此明诸法互相摄入。一时圆满重重无尽也。但入一灯当中之时。即镜镜中一时各有多多之灯。无先后也。即诸佛菩萨六道众生不有即已有。则一刹那中便彻过现未来十方一切凡圣中也)。十溥融无碍门(谓一切及一溥皆同时更互相望。一一具前两重四句。圆明显现称行境界无障无碍。深思之)。
  长者合论。欢喜地中六相义。
  
  此一字中有六相。一切字。一切法。皆有此六相。若善见者得智无碍总持门。于诸法不滞。有无断常等障。可以离情。照之可见。此六字义。阙一即理智不圆。是初欢喜地中观通世间一切法门。故此六字有三对法。一总别一对。二同异一对。三成坏一对。总不相离。不可废一留一。亦不可双立双舍。总是断常生灭。今以人类之。余。可准知。
  ○谓如一切众生。名为总相。愚智区分。名为别相。皆同佛智。名为同相。随报业异。名为异相。作业受报。名为成相。心无所依。名为坏相。
  ○又如人身具足名为总相。手足眼耳名为别相。一空无体。名为同相。应用有殊。名为异相。共成一身。名为成相。无体无相。名为坏相(五十七卷)。
  又宗镜云。譬如一舍是总相。椽等是别相。椽等诸缘和同作舍。故名同相。椽等相望一一不同故名异相。椽等相成。故名成相。椽等自法。本不作故。故名坏相。(驾字函第六卷)。
 但了人空与法空  便达此岸为彼岸
  金刚经颂。
人法俱名执。了即二无为。菩萨能齐证。声闻离一非。所知烦恼尽。空中无所依。常能作此观。得圣定无疑。
  宗镜云。祖佛大意唯说二空。证会一心。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云何一切法。所谓心法。云何二无我。所谓人无我。法无我。若一切众生但得人法俱空。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复更有何异法而敷演乎。(驾字函第五卷)。
  阿含经。云何此岸。云何彼岸。谓此岸者身邪是。彼岸者身邪灭是。(斯字函第六卷)。
  又云。佛告婆罗门。邪见者非彼岸。正见者是彼岸。(川字函第八卷)。
 当知实性非空有  未偶斯文堕断常
  宗镜云。真实之性。非一非异。非有非空。此宗镜奥旨自在圆融。谓欲一则一。欲异则异。欲存即存。欲泯便泯。异不碍一。泯不碍存。方为自在。常一常异。常存常泯。名为圆融。又如弄珠铃之者。其珠不住空中。不落地上。不在手里。既不在三处。亦不住一处。然不住空中。即喻不住空观。不落地上。即喻不住假观。不在手里。即喻不住中观。既不住三。亦不成一。则非一非三而三而一。斯为妙矣。未偶斯旨。所有见闻。皆堕断常(车字函第八卷)。
 若是真心无滞碍  宛同水性善炎凉
  宗镜云。皆同一性。所谓无性。良以心境同一性故。是以真心不守自性。举体随缘。成诸万法。性即体也。以诸法唯心所现各无自体。虚假相依无决定性。以无性故。能随异缘成立一切。若有定性。犹如金石。各有坚性。不可令易。今此无性犹如于水。遇冷成冰。逢火便暖。故中论偈云。
集若有定性。先来所不断。于今云何断。道若有定性。先来所不修。于今云何修。
  故知若有定性。一切诸法皆悉不成。若无定性。一切皆成。若众生各各有性。自体不移。则永作众生。无因成佛(侈字函第四卷)。
 性空无而且不无  缘会有而终非有
  又云。万法从缘。无自体耳。体而无自。故名性空。性之既空。虽缘会而非有。缘之既会。虽性空而不无。是以缘会之有。有而非有。性空之无。无而不无。何者。会则性空。故言非有。空则缘会。故曰非无。今言不有不无者。非是离有别有一无也。亦非离无别有一有也。如是则明法非有无故。以非有非无名耳。不是非有非无。既非有无。又非非有。非非无也。如是则何独言语道断。亦乃心行处灭也。如是则名体既空。言思自绝。可谓万机泯迹。独朗真心矣。真谛性空之理。空而不空。俗谛幻有之事。有而不有。不有之有。有不碍空。不空之空。空不绝有。彼此无寄。递互相成。若心内定一法是有。即堕常。若心外执一法是无。即沉断。俱成见网。不入圆宗。(侈字函第二卷)。
 心灭诸法以皆灭  心生万境以从生
  又云。问。若心灭者。云何相续。若相续者。云何言灭。答。实然。今言灭者。但心相灭。非心体灭。如水因风而有动相。以风灭故。动相即灭。非水体灭。既水体不灭。所以动相相续。释曰。种种心境。皆由无明薰习力起。然依因依缘。因是不觉。缘是妄境者。只谓不觉自心。妄生外境。故知境无自性。从心而生。和合而起。故云。心生即法生。因灭则缘灭矣。以水体不灭。动相相续者。此况真心自体。非动非止。因无明风起。生死动摇。若妄风息时。心之动相即灭。非心体灭。以心体是所依。万法是能依。若无所依。能依非有。故知一心之体。为群有之依。犹如太虚。作万象之体。(车字函第三卷)。
  又举。昔东国。元晓义相。二法师。同来唐国寻师。遇夜宿荒。止于冢内。元晓法师因渴思浆。见一泓水。掬饮甚美。及至天明。观是死尸之汁。心恶吐之。豁然大悟。乃曰。我闻。佛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故知美恶在我。实非水乎。(侈字函第一卷)。
 凡一切法皆佛法  总万行门一心门
  问。如何是一切法皆是佛法。答。一切法唯心。心即是佛。心即是法。如学人问忠国师。经云。一切法皆是佛法。杀害还是佛法不。答。一切施为。皆是佛智之用。如人用火香臭不嫌。亦如其水净秽非污。以表佛智也。是知火无分别。兰艾俱焚。水同上德。方圆任器。所以文殊执剑于瞿昙。鸯掘持刀于释氏。岂非佛事乎。若心外见法。而生分别。直饶广作胜妙之事。亦非究竟。(侈字函第三卷)。
  夫一心者。万事之总也。分而为戒定慧。开而为六度。散而为万行。万行未尝非一心。一心未尝违万行。(车字函第七卷)。
  问。法门无量。何故偏赞一心。答。此是起惑之初。发真之始。故经云。心作天堂。心作地狱。但了一心。万法皆寂。如解脱长者告善财言。我若欲见安乐世界阿弥陀如来。随意即见。我若欲见栴檀世界金刚光明如来。乃至十方如来。悉皆即见。然彼如来不来至此。我身亦不往诣于彼。知一切佛及与我心悉皆如梦。知一切佛犹如影像。自心如水。知一切佛所有色相及以自心悉皆如幻。知一切佛。及以己心悉皆如响。我如是知。如是忆念。所见诸佛。皆由自心。善男子。当知菩萨。修诸佛法。乃至成佛。悉由自心。(驾字函第二卷)。
 了知法法皆平等  自然物物非短长
  又云。以齐而齐不齐者。未齐矣。以齐而齐于齐者。未齐焉。余闻。善齐天下者。以不齐而齐天下者也。何须夷岳实渊。然后方平。续凫截鹤。于焉始等。故知但了法法皆如。自然平等。则青松绿蕙。不见短长。鹏翥蜎飞。自忘大小。如肇论举经云。诸法不异者。岂曰续凫截鹤。夷岳盈壑。然后无异哉。诚以不异于异。故虽异而不异耳。乃至经云。般若与诸法。亦不一相。亦不异相。信矣。庄子南华经云。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以明境智虽异而同。不待同而后同也。若能如上了达同异二门。或诸佛出世不出世。众生可度。不可度。乃至有无高下。皆绝疑矣。(富字函第三卷)。
 无量劫时弹指顷  十方世界一毛中
  问。悟此心宗。修行之人。得圆满普贤行不。答。一切理智。无边行愿。皆不出普贤一毛孔。若实入华严境界。乃至凡圣之身。一一毛孔。皆能圆满普贤之行。如海幢比丘入于三昧。从其身分。出十法界身云。又如善见比丘。一念之中。一切世界皆悉现前。又如喜目观察众生。夜神。一一毛孔出无量种变化身云。又如普贤一一身分。一一毛孔。悉有三千大千世界风轮。地水火轮。江海山林。村落城邑。地狱鬼畜。色欲等界。昼夜年劫。诸佛出世。菩萨众会。如是等事。悉皆明见。如见此界。十方世界悉如是见。如见现见十方世界。前际后际。十方世界亦如是见。各各差别不相杂乱。如说海幢身分之上。善见一念之中。普贤毛孔之内。尽十方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凡圣境界。净秽国土。靡所不现。无法不含。如卷大海之波澜。收归一滴。撮十方之刹土。指在一尘。(车字函第十卷)。
  又云。须弥纳芥子。而无增减亦不迫迮。此义难解。有师言。神力能尔。有师言。小无小相。大无大相。故得入也。今谓小是小。大是大。是自性大小。不得相入也。如华严云。一微尘中。大千经卷。今观众生一念无明心。即是如来心。若见此心。则能以须弥入芥子。无相妨也。
 玄珠有意定难求  罔象无心而乃得
  又云。法无动念。不可以有念求。又非无念。不可以无心得。应可玄会耳。如赤水求于玄珠。罔象而得之。故云。藏于身。不藏于川。在于心。不在乎水。故庄子云。黄帝游于赤水之北。登昆仑之丘。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智索之而不得。使离娄索之。而不得。乃因罔象得之。夫真不可以定求。故无心以得之。如弄珠吟云。罔象无心却得珠。能见能闻是虚伪。然虽不落于见闻。又且非无觉与知。(车字函第七卷)。
  又问。无心者。为当离心是无心。即心得无心。答。即心得无心。问。即心是有心。云何得无心。答。不坏心相而无分别。问。岂不辨知也。答。即辨知无能所。是无心也。岂浑无用始是无心。譬如明镜照物。岂有心耶。当知一切众生。恒自无心。心体本来常寂。寂而常用。用而常寂。随境鉴辨。皆是实性自尔。非是有心。方始用也。(驾字函第五卷)。
  又举宝藏论云。离者无身。微者无心。无身故大身。无心故大心。大心故则智周万物。大身故则应备无穷。是以执身为身者。则失其大应。执心为心者。则失其大智。故千经万论。莫不说离身心。破彼执着。乃入真实。譬如金师销矿取金方为器用。若执有身者。则有身碍。有身碍故。则法身隐于形 之中。若有心者。则有心碍。有心碍故。则真智隐于念虑之中。故大道不通。妙理沉隐。六神内乱。六境外缘。昼夜惶惶。无有止息矣(同上卷)。
 求佛不可无念成  证道安可以功得
  又举。永嘉云。谁无念。谁无生。若实无生无不生。唤取机关木人问。求佛施功早晚成。若以息念归无念。如同寒木死灰。与木人何别。岂有成佛之期。然无念者。即念而无念。以念无自性。缘起即空。又缘起者。皆是真性中缘起。岂属有无。乃至即生无生。即灭无灭。亦复如是。故宝藏论云。若言其生。无状无形。若言其灭。今古常灵。又云。是以斩首灰形。其无以损生。金丹玉液。其无以养生。故真生不灭。真灭不生。可谓常灭。可谓常生。其有爱生恶灭者。斯不悟常灭。爱灭恶生者。斯不悟常生。华严疏云。生之无生。真性湛然。无生之生。业果宛然。是知若即念存有念。即是常见。离生求无生。即是断见。皆不达实相无生无灭之理。若正了无生。则无生无不生。岂定执有生无生二见乎。
  ○又云。玄道者。不可以设功得。圣智者。不可以有心知。真谛者。不可以存我会。至功者。不可以营事为。忘言者可以道合。虚怀者。可以理通。冥心者。可以真一。遗智者。可以圣同。虽云道合。无心于合。合者合焉。虽云圣同。不求于同。同者同焉。无心于合。则无合无散。不求于同。则无异无同。超非于百非之外。非所不能非焉。忘是于万是之前。是所不能是焉。是所不能是则无是矣。非所不能非。则无非矣。无异无同。则怨亲不二。无非无是。则毁赞常一。是以忘言者。舍筌蹄也。虚怀者。离取着也。冥心者。不己见也。遗智者。泯能证也。若运心合道。则背道。若起念求同则失同。若为是所。是则没是。若为非所。非则沉非。但得直下无心。则同异俱空。是非咸泯。斯泯亦泯。兹空亦空。此犹寄言。因迹对待。若得绝待。顿悟一心。唯契相应。不俟更说(车字函第七卷)。
 虽然迷悟之本同  争柰时节之有异
  又云。究之于心。尘劳为菩提之妙用。失之于旨。常乐作生灭之苦轮。故知染净非他。得丧在我。似手反覆。如人醉醒。何者。反亦是手。覆亦是手。要且反时非覆时。覆时非反时。然俱不离手。醉亦是人。醒亦是人。要且醉时非醒时。醒时非醉时。然不离醉有醒。亦不即醉是醒。如迷亦是心。悟亦是心。要且迷时非悟时。悟时非迷时。然迷悟非别。即时节有异。唯在般若转变临时。一体匪移。千差自别。迷之枉遭沉没。念念成凡。悟之本自圆明。心心证圣。(肥字函第五卷)。
 先修后悟功生灭  已悟方修用不虚
  又云。学人问本净和尚云。师还修行也无。对云。我修行与汝别。汝先修而后悟。我先悟而后修。是以若先修而后悟。斯则有功之功。功归生灭。若先悟而后修。此乃无功之功。功不虚弃。若具智眼之人。岂得妄生叨滥。况似明目之者。终不堕于沟坑。古人云。一生可办。岂虚言哉。(侈字函第三卷)。
  持诵品
 为何言教戒休看  秪恐牛皮遭觑破
  宗镜。问。若欲明宗。只合纯提祖意。何用兼引诸佛菩萨言教。以为指南。故宗门中云。借虾为眼。无自己分。只成文字。圣人。不入祖位。答。从上非是一向不许看教。恐虑不详佛语。随文生解。失于佛意。以护初心。或若因诠得旨。不作心境对治。直了佛心。又有何过。只如药山和尚。一生看涅槃经。手不释卷。时有学人问。和尚寻常不许学人看教。和尚为什么自看。师云。只为遮眼。问。学人还看得不。师云。汝若看。牛皮也须穿。且如西天第一祖师。是释迦牟尼佛。首传摩诃迦叶为初祖。次第相传迄至此土六祖。皆是佛弟子。今引本师之语训示弟子。令因言荐道。见法知宗。不外驰求。亲明佛意。得旨即入祖位。谁论顿渐之门。见性现证圆通。岂标前后之位。若如是者。何有相违。且如西天二十八祖。此土六祖。乃至马大师。忠国师等。并博通经论。圆悟自心。所有示徒。皆引诚证。终不出自胸臆。妄有指陈。是以绵历岁华。真风不坠。以圣言为定量。邪伪难移。用至教为指南。依凭有据。故圭峰云。诸宗始祖。即是释迦。经是佛语。禅是佛意。诸佛心口。必不相违。达磨过来。以楞伽经印众生心。楞伽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心为宗者。即心即佛。无门为法门者。达本性空。性无有相。亦无有门。时有禅客问曰。阿那个是佛心。师曰。墙壁瓦砾。无情之物。并是佛心。禅客曰。与经大相违也。经云。离墙壁瓦砾无情之物。名为佛性。今云一切无情之物。皆是佛心。未审心之与性。为别不别。师曰。迷人即别。悟人不别。禅客曰。又与经相违也。经云。善男子。心非佛性。佛性是常。心是无常。今云不别。未审此意如何。师曰。汝自依语不依。义。譬如寒月结水为冰。及至暖时。释冰成水。众生迷时。结性成心。悟时释心成性。汝定执无情之物非心者。经不应言三界唯心。故华严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今且问汝。无情之物。为在三界内。为在三界外。为复是心。不是心。若非心者。经不应言三界唯心。若是心者。又不应言无情无佛性。汝自违经。我不违也。
  ○若欲研究佛乘。披寻宝藏。一一须消归自己。言言使冥合真心。但莫执义上之文。随语生见。直须探诠下之旨。契会本宗。则无师之智现前。天真之道不昧。如华严经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故知教有助道之力。初心安可暂忘。细详法利无边。是乃搜扬纂集。(禄字函第一卷)。
  详夫看教。应验甚多。山笔海墨。书亦不尽。今且略引金刚华严二典数则。庶使未闻者闻。
 虚空写处堪逃雨  屋宇俱焚不坏经
  益州新繁县。王李村。隋时有书生荀氏。善工书而不显迹。尝于村东。空中书金刚般若经。乃曰。此经拟诸天读诵。人初不觉。后经雷雨。书经之地。殊无点湿。可有丈许。村人怪之。每雨。樵夫牧儿。皆逃其中。武德中异僧。谓乡人曰。此地空中有金刚经。诸天于上设宝盖覆之。不可轻犯。自尔周回栏楯。以防人畜履践。每至斋日。四远皆来。就设佛供。常闻天乐耳。
  ○唐吴郡陆怀素。贞观二十年失火。屋宇并灭。经函乃至标轴亦尽。唯金刚经字如故。见闻者莫不加额。其异若此。
 ○无常大鬼难亲近  ○力士金刚密护持
  唐王陀。因病断荤血。发心念金刚经。日日五遍。后染瘴疾。见群鬼来。陀即急念。鬼闻皆退。遥曰。王令追汝。且止念经。陀即为歇。鬼得向前。陀乃昏迷欲绝。又见一鬼来报。念经人。王令权放。既醒。日夜持诵不息。乃闻空中曰。汝以持经功德。寿九十矣。竟如其言。
  ○梁钟山开善寺沙门智藏。有野姥工相人。为记吉凶。百不失一。谓藏曰。命可三十一矣。时年二十有九。闻斯促报。竭诚修行。探得金刚般若。毕生受持。至所厄暮年。香汤沐浴。净室诵经。以待死至。空中告曰。汝往年三十一者。是报至之期。由般若力。得延倍寿。藏后出山遇前相者。乃大惊曰。沙门诚不可相。后寿六十有五。于是江左道俗。普诵此经。
  ○唐魏恂。为监门卫大将军。精持金刚。时京师有蔡策者。暴亡复苏。云。初至冥司。怪以追人不得。将挞其使者。使云。将军魏恂。持金刚经。善神拥护。追之不得。即别遣使再追。须臾还报并同。冥官曰。且罢追。恂闻尤加精进。
 非特救夫淹巨浪  也能援子脱深蕃
  宋衎江淮人。为盐铁院书手。月雇两千。适有押纲者。且不识字。请衎同去。通管簿书。月给八千。衎谓妻曰。我数月不得八千。苟一月而致。极为利也。妻杨氏甚贤。劝不令往。曰。舟路险恶。身或惊危。利亦何救。衎不纳而去。殆至其所。果遇暴风。群船尽没。唯衎入水。扪得粟稿一束。泛之达岸。抱稿谢曰。吾之微命。尔所赐也。存殁不舍。负带而归。行数里宿一孤姥鬻茶之店。明旦解稿略晒。于中得一竹筒。开之金刚经也。姥曰。汝妻自汝来后。诚写是经。蓬头礼念。故能救汝。衎感泣达家。见妻愧谢。惊问何知。详告始末。杨氏怪之。衎曰。经为何记。曰。写时执笔者。误罗汉数字。请禅和尚添入。以老目昏。点划过浓。此十来日。失不知所。开验如说。衎呜咽拜妻。转加精勤礼诵。遂遣人致谢河滨之母。询问此处。何尝有人与店。乃神化也。数岁相国郑公絪。为东都留守。召衎并妻。问于始末。与其男武职事。月给五千。因求其经。至今为郑氏所尊奉敬。
  ○唐永泰初。丰州烽子。因陷西蕃。自此有功转近牙帐。赞普子。爱其了事。遂令执纛。因与酪肉。悲泣不食。赞普问之。云。有老母。频夜梦见。赞普颇仁。闻之怅然。召帐中语曰。蕃法严。无放还例。我与汝马力者二匹。于某道纵汝归。无言我也。烽子得马。极骋俱乏死。遂昼潜夜走。为刺伤足。倒于碛中。忽风吹物。窣窣过其前。辄收裹足。觉不复痛。试走如故。到家见母尚存。悲且喜曰。自汝一失我。唯念金刚经以祈相见。今果其誓。因以取经。见断数幅。不晓其由。子言。碛中伤足。母令解看。厥疮已愈。所裹疮纸。正母所失之经。殊圣乃尔。
 灭于佛法愆深重  存乎功德福非轻
  隋开皇中。太府寺丞赵文昌。死而复活云。有人引至阎罗王所。王问。一生以来作何福业。答云。家贫无力可营功德。唯持金刚般若。王闻合掌赞言。善哉。功德甚大。即放还生。使人引至南门首。见周武帝。在门侧房中。三重钳锁。唤昌云。卿既还家。为吾向隋皇帝说。吾诸罪并欲辩了。唯灭佛法罪重。未可得竟。为营功德得出地狱。及出门外。见大粪坑。有人头发上出。问引人云。此是秦将白起。罪犹未了。昌归得活。遂奏其事。敕天下为周武帝转金刚经。设大供。仍入隋史。
  ○唐开元中。敕天下佛堂。小者除拆。功德移入大寺。不信之徒。望风除毁。有豫州新息令李虚。贪酒好杀。行事违戾。当时非惜佛屋。偶以醉中限严而怒。故令界内存之。虽存亦不为意。岁余病死复生云。阎王未坐。先见阶前判官。乃新息吏也。吏曰。长官平生。唯以杀害为心。不知罪福。今当受报。将如之何。虚大惧请救之。吏曰。去岁拆佛堂。长官界内独存。此功弥天。少顷引虚见王。王索李明府善恶簿。读曰。虚曾杀羊割肉。王曰。何割他肉。虚答。有敕拆佛堂。毁佛像。独虚界内存之。可折罪不。王曰。是不。吏覆福簿在天堂。检至读之。果有合折一生中罪延年三十。仍生善道。言毕罪簿出火烧之殆尽。令人送还。遂苏(以上九则金刚感应传)。
 既诵华严凡冠圣  因遗盥掌蚁生天
  永徽年中。太白山有两僧。名道祥。慧悟。祥持涅槃。悟授华严。忽有居士作礼。请一僧斋。僧云。二人。不知请谁。居士云。请华严师。悟乃赴请。于是居士置悟于衣上坐。令其冥目。只闻耳飕飕风声。少顷放地。开目不知到处。唯见屋宇严丽。延悟入堂。礼佛才毕。忽五百僧。翔空而至。悟遂下坐。居士语曰。此日斋意在师一人。虽五百罗汉。临时请耳。师持华严。是佛境界。何得于小圣下坐。引悟坐于圣众之上。斋罢。居士令一童子送还。童子请悟开口。飞入口中。悟即腾身空中。谓祥曰。神仙请斋。遂获神通。今欲暂之金阙。升空而去。
  ○昔有三藏梵僧至京。时藏公犹为童子。顶礼三藏。请受菩萨戒。众谓三藏曰。此童子诵得华严。兼解其义。三藏惊叹曰。华严一乘。是诸秘藏。尚难遭逢。况通其义。若有人诵得净行一品。已得菩萨净戒俱足。不复更受。西域传记。有人转华严经。以洗手水滴一蚁子。命终生天。而况人能受持通义。此子后必广大。饶益众生。
 ○积功可救眉须厄  ○一偈能停地狱酸
  天授二年。曾州牧宰。迎请藏公讲释华严。因论邪正。时有小道士在侧。归观云。讲师诽毁道尊。观主甚怒。领众来至讲所。面兴愠色。口发恶言。谓藏公曰。但自讲经。何故论道门事。藏曰。贫道自讲华严。无他论毁。观主问曰。一切诸法。悉皆平等耶。藏曰。诸法亦平等。亦不平等。观主又问。何法平等。何法不平等。答曰。一切法。不出二种。一者真谛。二者俗谛。若约真谛。无此无彼。无自无他。非净非秽。一切皆离。故平等也。若约俗谛。有善有恶。有尊有卑。有邪有正。岂得平等。道士词穷无对。犹瞋不解。于如来所。生毒害言。归去经宿。明朝洗面。眉发俱落。通身疮疱。方生悔心。归敬三宝。求哀藏公。誓愿受持华严经一百遍。犹有十遍未毕。忽感眉发重生。身疮顿愈。
  ○昔京师郭神亮。死去七日。复还云。使者追至平等王所。问罪福已。送入地狱。见一僧云。我今救汝。地狱之苦。教诵一偈。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观。心造诸如来。
  ○神亮志心。乃诵此偈数遍。神亮及同受罪者。数十万人。皆得离苦。不入地狱。当知此偈。能破地狱。是时藏法师云。出在华严经十行品。尘律师叹曰。才闻一偈。脱千万人苦。况受持全部。讲通深义耶。
 ○威灵可以降天敌  ○俗眼那能辨圣凡
  圣历中有沙弥。名弥伽。虽未受具。身意清净。专诵华严。一日帝释遣使迎请。伽曰。未审天帝。何缘见命。使曰。帝与修罗时战。欲求法力加被。纵有罗汉。未办斯事。唯见法师专持华严。可为人天福田。所以见迎耳。于是受请。闭目俄顷。便至天宫。延请入殿。诵华严经。坐于宝台。乘空而行。向其敌所。修罗军众。睹此威灵。怖窜藕孔之中。帝喜。迎师还宫供养。施以七珍异宝。又白师言。若须长生之药。当以奉上。师曰。割爱出家。求无上道。世间珍异。及长生事。非所志焉。帝释礼谢。曰。成菩提时。愿相救度。遣使送还。
  ○上元中洛州敬爱寺。有律僧归觐。及郑州界。迫暮投店。次有僧至。不知其名。并房安泊。其后来僧。谓主人曰。贫道疲馁。酒酤三升。肉买一斤。饮啖迨尽。律师怒而诃之。身披法服。恣啖酒肉。不知惭愧。其僧默而不答。少顷索水嗽口。端身趺坐。缓发梵音。诵大方广佛华严经。入如是我闻。至寂灭道场。其僧口角两边。俱发光明。透射房舍。洎至三更。犹闻诵经。声声不绝。光明转炽。诵至六帙。即歇收光。其僧乃卧。天明律师涕泣忏过。轻谤圣贤。愿罪消灭(以上六则出华严感应传)。
 ○诵持无验为如何  ○种植有亏安可得
  妙臂所问经云。行人持诵。不获成就者。譬如种子。因地因时。风雨不愆。溉润无失。乃可生芽。以至成熟。或种子不以其时。不植于地。使彼芽茎。无由得生。何况枝叶及果实耶。持诵行人。若不依法。又不清净。于诸供养。曾无虔洁。于其所诵真言文字。或有阙剩。至於呼吸。讹略不正。是以悉地。而不现前。不获成就。亦复如是。(八字函第二卷)。
 ○因甚言教益非益  ○良为众生勤不勤
  华严经云。文殊师利。问勤首菩萨言。佛教是一。众生得见。云何不即悉断诸烦恼缚。而得出离。或有利益或无利益。勤首以偈答曰。
○若欲求除灭。无量诸过恶。当于佛法中。勇猛常精进。如钻燧求火。未出而数息。火势随止灭。懈怠者亦然。
  ○复问法首菩萨言。如佛所说。若有众生受持正法。能断烦恼。何故受持而不断者。法首颂答。
○如人水所漂。惧溺而渴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平字函第三卷)。
 ○佛法岂非无果证  ○善根成熟在他生
  智度论。问。若佛法得今世果。何故诸佛弟子。有无得者。答曰。行者能如佛所说。次第修行。无不得报。如疾病人。随良医教。将和治法。病无不差。若不随佛教。不次第行。破戒乱心。故无所得。非法不良也。复次诸未得道。今世虽不得涅槃。后世得受福乐。若速若迟。当得涅槃。终不虚也(建字函第二卷)。
 ○法不受人忘记报  ○业消诵彗顿明心
  佛说处处经云。朱利槃特学道。经二十四年。得五言解。何以故。宿见五百佛。悉通众典。闭藏经道。不肯教人。后病二十四日。临死乃悔。呼人教之。有是一福。故知五言。何况具足教人。得福不可计。(无字函第四卷)。
  又阿含经云。佛弟子朱利槃特。世尊使执扫彗。汝诵此字。是时槃特。若诵得扫。便忘于彗。若诵得彗。复忘于扫。诵经数日。以此扫彗。复名除垢。槃特作念。何者是除。何者是垢。垢者灰土瓦石也。除者清净也。世尊以此教我。我今思惟此义。我身亦有尘垢。我自作喻。缚结是垢。智慧是除。我今可以智慧之彗。扫此结缚。得解脱智。生死已尽。梵行已立。证阿罗汉。(斯字函第一卷)。
 ○惭愧螺蚌尚知经  ○可悯最灵蹉过佛
  真歇禅师。跋金刚经。验云。昔王待制。船自汉江。为风浪击作。危急之甚。遂将平昔所诵金刚经。投于水中。而风息浪静。后至镇江。见舟尾百步外。似有一物。出入无时。使渔者取之。即无数螺蛳团成一毬。剖之外。湿而内干。视中。乃昨所投金刚经毫发无所损。叹曰。且汉水会于九江。至南徐动数千里。穷古逮今。舟船往来不可数计。然未闻有持是经。自彼而至此者。螺蛳一见而不舍。其为名耶。利耶。财耶。色耶。将必求于脱轮回生死也。呜呼。万物之中。唯人最灵。其有毕生。不闻是经。有闻而不见。见而不信。信而为名利财色荡没。不能受持者。尚螺蛳之不如。谓之最灵者。孰与之哉。
  懈怠耕者经云。有一耕人。见佛行过。心中虽喜。不去礼佛。乃云。田耕未竟。种又未下。若要见佛。须待闲暇。佛难值遇。懈怠如此。已过六佛。不得度者。此即非今世也。(自释迦至弥勒。方见二佛。蹉过六佛。不知几多劫。甚字函)。
 ○当知经书即赦书  ○可免铁围并铁棒
  佛日禅师普说云。有任观察。倾心释氏。遍参知识。每叹曰。余幸得为人。其形体不全。及不识所生父母。想前世轻薄于人。招此报应。誓遇休日。归私家。绝人事。炷香礼佛。刺血写华严经一部。每一字礼三拜。愿来生识所生父母。忽一日有客相访。任出迟。客怒曰。人来相访。何懈怠如此。任笑曰。在家中写一卷赦书。客询其故。乃露诚出经示之。曰。此阎老子面前。吞铁丸吃铁棒底赦书。客闻其语。扣头回舍。亦如任写经。
 ○迷诵千章何所益  ○洞明一句乃成功
  出曜经偈云。
虽诵千章。不义何益。宁解一句。闻可得道。
  (殿字函第五卷)。
  问曰。作如是说。有看经而不晓理者。徒劳何益。答曰。看经岂是无益。第恐随行数墨。只贪遍数为功。不穷其义。义既不穷。安得成道。问曰。吾佛谈玄说妙。众生根有利钝。终竟不能穷其义者。又作么生。答曰。义虽未明。其诚若至。足可扶危益算。亦为入道之初。如今生根钝不明理趣者。盖于前世生中。教典未尝入手。夙既不览。今曷强明。但且随分看去。下个最初种子。乃为后世苗裔。次第结果。成佛有分。岂不见善财龙女。古今知识。才出头来。一闻千悟。盖已致力于多生。岂此一旦顿能成办尔。
 ○宝闇无灯曷得知  ○佛法虽慧莫能了
  华严经偈云。
譬如闇中宝。无灯不可见。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
  (平字函第六卷)。
 ○古者为法丧形躯  ○今人何幸现公案
  宗镜云。仰思旷古。求法之人。释迦文等。投身大火。翘足深林。析骨剜身。剥皮刺血。乃至常啼东请。善财南求。药王烧手。普明刎头。皆是知恩报德之人。为法亡躯之士。今劝后学。生殷重心。勿得自轻。虚掷光景。(车字函第四卷)。
  又云。圆宗罕遇。若芥子投于针锋。正法难闻。犹盲龟值于木孔。若非夙熏乘种。久积善根。焉偶斯文。亲得传受。所以古人重教轻财。则输金若市。或亡身为法。则立雪幽庭。且金是身外之浮财。岂齐至教。命是一期之业报。曷等真诠。(富字函第六卷)。
 ○利之至险尚可求  ○道既在心何难得
  又举管子云。利之所在。虽在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入。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续日。千里不远。利在前也。渔人入海。海水百仞。冲波迸流。宿夜不出。利在水也。此乃世间勤苦。求利之志耳。如或坚求志道。晓夕忘疲。不向外求。虚襟澄虑。密室静坐。端拱凝神。利在心也。如利之所在。求无不获。况道之在心。信无不得矣。故知训格之言。不得暂舍。可以镂于骨。书于绅。染于神。熏于识。所以楚庄轻千乘之国。而重申叔一言。范献贱万亩之田。以贵舟人片说。此乃成家立国。尚轻珍重言。况宗镜中。言下契无生。闻之成大道。宁容轻慢乎(同上)。
 ○虽然流出大藏教  ○争奈元无一字谈
  楞伽经云。大慧白佛。如世尊说。我于某夜。成最正觉。乃至某夜。当入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亦不已说。亦不当说。不说是佛说。世尊。依何密意。作如是语。佛言。大慧。依二密法。故。作如是说。云何二法。谓自证法。及本住法。云何自证法。谓诸佛所证。我亦同证。不增不减。证智所行。离言说相。离分别相。离名字相。云何本住法。谓法本性。如金在矿。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位。法界法性。皆悉常住。大慧。譬如有人。行旷野中。见向古城。平坦旧道。即便随入。止息游戏。大慧。于汝意云何。彼作是道。及以城中种种物耶。白言。不也。佛言。大慧。我及诸佛。所证真如。常住法性亦复如是。是故说言。始从成佛。乃至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重说颂言。
某夜成正觉。某夜般涅槃。于此二中间。我都无所说。自证本住法。故作是密语。我及诸如来。无有少差别。
  (四字函第四卷)。
  唐梵品
 ○南无佛陀并菩萨  ○乃至声闻八部天
  南无(此云归命。信顺故。约法以南为离。离中虚。虚无即明也。表心达虚无之理。即心智明故。出合论)。佛(此云觉。出合论)。婆伽婆(亦名薄伽梵。此云成就众德。皆佛之异称。出阶字音)。释迦牟尼(释迦此云能也。牟尼此云寂默。即心体本寂。弁字音)。弥勒(此云慈氏。即真慈应物)。阿弥阤(此云无量寿。即真如性无尽故)。(已上二出富字函)。菩提萨埵(萨埵秦言众生。以求菩提未得故名为菩提萨埵。此方好略即名菩萨。形字函)。摩诃萨(摩诃此云大。即大菩萨也。立字函)。须陀洹(此云预流。预圣之流。更七生天上人中。得尽苦际)。斯陀含(此云一来。谓一往天上一来人间。便取寂灭)。阿那含(此云不还。只此灭度不复更还)。阿罗汉(有四义。一者杀贼。二者远恶。三者应供。四者不生。总言杀烦恼贼。远离诸恶。堪应供养。更不受三界生也)。健达缚(亦云乾闼婆。此云音乐神也)。阿素洛(亦云阿须伦。此云阿修罗)。揭路荼(亦云迦楼罗此云金翅鸟)。紧捺洛(亦云紧那罗。乃歌神。头作马头。亦言是人非人)。牟呼洛(亦云摩睺罗伽。此云腹行蟒神)。药叉(又云阅叉。此云夜叉)。(以上十弁字音)。苾刍(香草具五德比出家人。日字音)。僧伽(此云众。今略称僧。以和合故。出要览)。优婆塞(亦云邬波索迦。此云近事男。优婆夷亦云乌波斯迦。此云近事女。谓在俗亲近三宝。尽寿持五戒也。日字音)。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谓数数往来生死。虞字音)。摩纳婆(此云年少净行。翔字音)。达絮(此云微信佛法人)。篾隶车(此云全不信人)。(以上二巨字音)。阐提(此云无善心。火字音)。旃荼罗(此云执恶屠杀之者。丽字音)。补羯娑(担粪弃死尸之贱类。水字音)。刹利种(此云守田主。此方国王之称)。婆罗门种(亦云梵志。远离恶法入山求道)。居士种(在家修业)。首阤罗种(伎艺生活)。(以上四种混沌初时总分四姓。履字函)。
 ○经具因缘十二分  ○修证菩提多种门
  修多罗(亦云素怛缆。此云契经)。祗夜(此云重颂)。弊迦兰那(此云受记)。伽陀(此云不重颂)。优陀那(此云无问自说)。尼陀那(此云因缘)。阿波陀那(此云譬喻)。伊帝目多伽(此云本事)。阇陀伽(此云本生)。毗佛略(此云方广大乘)。阿浮陀达磨(此云胜法)。优波提舍(此云分别广说)。(以上十二参殷一两函)。阿毗昙(此云无比法。仙字音)。摩诃衍(摩诃此云大也。衍此云乘也。弁字函)。檀波罗蜜多(此云施也。有信有财有福。三事和合破悭能舍。是名檀也。波罗蜜此云彼岸也。多此云到也。总言施能到彼岸故)。尸罗(此云清净戒。亦云毗尼。此云调伏。谓调三业不造恶。故亦名波罗提木叉。此云解脱生死)。羼提(羼初眼反。此云安忍)。毗梨耶(此云精进)。禅那(此云静虑)。般若(此云慧)。(以上六出弁字音)。阤罗尼门(此云总持门。冬字音)。楞严(此云健行定。孝字音)。三昧(或云三摩提。或云三摩地。此云正定。谓任缘一境离诸邪乱也。亦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谓持诸功德也。阶字函)奢摩他(亦云寂静。此云止息)。三摩跋提(此云在定)。毗婆舍那(此云种种观察)。(以上三羽字音)。三摩钵提(此云从幻起行。出圆觉)。瑜伽(此云相应。谓一切乘境行果皆与心相应。一李字音)。阿兰那行(此云无诤。翔字音)。杜多(此云修治。谓修心治行弃贪。夜字音)。那罗延(此云坚固。弁字音)。阿鞞跋致(此云不退地。羽字音)。萨婆若(若汝者反。此云一切智。夜字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耨奴沃反。藐弥略反。阿此云无也。耨多罗此云上也。三藐正也。三遍也等也。菩提觉也。总言无上正等觉故。弁字音)。
 ○涅槃建塔附杂缘  ○地里时分诸数量
  般涅槃(具云般利涅槃那。谓般利普也究竟也。涅出离也。槃那烦恼也。合言普究竟出离诸烦恼故。弁字音。又云。涅而不生。槃而不灭故)。茶毗(亦云阇维。此云焚烧。宾字音)。设利罗(此云舍利。暑字音)。宰堵波(上苏没反。亦云聚相。此云塔。临字音)。支提(此云可供养处。亦云灵庙。制底塔庙皆其一也。翔字音)。制多(此云可供养。巨字音)。僧伽蓝(此云众园。纳字音)。精舍(息心所栖之处。仙字音)娑婆(此云堪忍)。震旦国(或云支那。或云真丹。此翻为思惟。以其国人多所思虑。多所计作。即今汉国是也)。因阤罗(此云帝)。(以上三弁字音)。琰魔(或云阎罗。此云双也。谓苦乐并受。导字函)。捺洛迦(捺洛此云人。迦此云恶。恶人生彼故。亦云泥犁。此云无喜乐故。皆地狱之异名。对字函)。薜荔(此云饿鬼。服字函)。阿赖耶(此云根本意识。孝字函)。羯逻蓝(此云和合。谓和合精血受胎七日。亦名歌罗逻。亦名頞浮阤。参有草二音)。萨迦耶见(此云身见。谓于五取蕴随执为我或为我所故。尽字函)。波罗夷罪(上云弃诸善法永无忏悔。其余轻重罪名突吉罗。等义并见本集持戒品)。忏悔(忏谓忏摩。此云请忍。谓请前人忍受我悔罪也。弁字音)。布萨(此云我对说。谓相向说罪也。陛字音)。羯磨(此云作法办事。纳字音)。曼阤罗花(此云杂色花)。瞻卜花(此云黄色花)。优钵罗花(此云黛色花)。波头摩花(此云赤莲花)。芬陀利花(此云白莲花)。苏末那花(此云黄白色花)。拘物头花(此云地喜花)。(以上七弁字音)。摩尼宝(此云离垢宝。合论)。钵和罗饭(此云自恣食。纳字音)。药石(古人以石为针。今人以铁。皆谓疗病也。陛字音)。吽(合口鼻中出声呼。万字音)。歌罗分(此云柝一毛为百分中之一分也。或云十六分中之一分也。弁字音)。一肘(二尺。果字音)。一仞(高七尺。师字音)。逾缮那(亦云由旬。此方四十里。云字音)。牟呼栗多(此云须臾顷。三十牟呼栗多为一昼夜)。洛叉(此云万)。俱胝(下珍迟反。此云亿)。那庾多(此云兆)。那由他(此云京)。(以上五弁字音)。垓劫(十亿曰兆。十兆曰京。十京曰垓。乃大数也。阶字音)。无鞅(无尽之数。河字音)。阿僧祗(阿此云无。僧祗此云数。合言无数。形字函。亦云僧企耶。翔字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大藏一览第八卷 下一页 大藏一览卷第十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