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序续藏经 五灯严统目录
明 通容集
五灯严统序
治有治统。虽典午奄有朔南。仅足为汉唐之闰位。道有道统。虽河汾拟经赞述。讵敢奸洙泗之见知。禅有禅统。即宗分五派。无非绍震旦之初灯。然不面证。一堂未许称传衣之法嗣。乃有承虚接响。偶以私淑因而暗易吕嬴甚者。窃玉操戈。漫拾唾余。几至叛同杨墨。况定慧妙含万变。自非合下。领略何异。执火觅灯。而机用指非一端。若第滑突应承。只是抟沙作饭。在吾儒菽粟伦常。为周行之路。设有奇趋诡服。不难竟斥为异端。在佛门。钳锤密义。称法乳之恩。必与别系正名。才堪亲验其的血。费隐老和尚受记天童。承先启后惄乎。其有深思焉。此五灯严统之所由订刻也。余於传灯诸书。愧未夙习。近承尘拂。微聆绪言。益信西方东土诸大圣人了无二义。因思宣圣之教。极之至於无声无臭。可谓精微之至矣。而究竟范围之以中庸。若不知此事之甚庸。则索隐索微。总之外道。非中道也。不中庸。不可以为精微也。佛祖之教。极之至於无量无边。可谓广大之至矣。而究竟范围之以精严。若不知此事之甚严。则诵佛谤佛。总之乱统。非正统也。不精严不可以为广大也。自兹统出。而删伪订讹。析疑传信。皎如日星丽而江河行。吾宁惟仰止其婆心。尤服膺其定识。十六字昌言共拜。而亮工熙绩。不必尽列。见知千百则公案同参。而南岳青原未可越参坐位。噫严矣哉。
时。
顺治壬辰长至前五日。
明赐进士出身正治卿中奉大夫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掌翰林院事。
经筵 日讲。
制勅撰文纂修 国史侍吴曹勋谨序。
五灯严统序
粤闻宗法之传。旁门岐路。在所必严。旁岐一出。不惟冒借遥嗣。成窃玉假鸡之谬。渐至以诽谤为机锋。以紏劈为棒喝。而正宗几希绝矣。不知宗法有源有委有支[泳-永+汞]嫡。从自六祖曹溪。后分南岳青原二派。其源也。南岳下临济沩仰法眼云门。暨青原下曹洞为五宗。其委也。临济之有兴化杨岐。云门之有智门雪窦。曹洞之有投子芙蓉。其支流也。下此如圜悟虎丘。天童长芦。虽嫡从有分。其间尘钵相承。而子若孙。而曾而玄。下及数十代。灯传焰续。如国之史族之谱。帝王贤圣之统绪。孰敢假一人一字。以滥家乘名器乎。从来住世善知识。因缘大事。或待参提。然谁为开宗。谁为建幢。谁为传衣。继拂未有不皎如星布指掌可辩者。是宗法间有能不袭文字。而三藏志名。诸山勒石。以得其派故耳。否则枝叶纷流。宫墙异立。是必依声附誉。乃克希拈花置钵之初。惜哉申韩杨墨之为孔孟惧信然矣。余尝读宗门正名录。其论雪庭之望宗云门一案。如利刃截竹。猝见锋痕。足为天下后世承虚接响之戒。故书以考订宗派为立说。而三着师承篇。申明大端。其羽翼禅门。功不在禹下。若云无师自悟。此更妄中之妄。何必指狐林兔窟。向盲哑置辩耶。径山费和尚具大手眼。正五灯绝续之讹。而集严统二十五卷。如首序南岳。细析天皇。凡一切拈香谬妄者。俱属弹斥。不独发学者之所未发。而传灯世谱。咸得江流岳峙。于上下千古间矣。是愿后之学者。读此书顾名思议。知身所自出与身所自承。明示笑投针。仍还鹫岭龙树之旧可耳。夫复何赘。
时。
顺治八年辛卯秋八月内翰林秘书院纂修实录编修加一级韦成贤熏沐顿首拜撰。
五灯严统序
粤自三教行。而禅道至今日甚盛矣。然禅统至今日渐淆矣。费隐大禅师。有殷忧焉。去秋未赴径山时。九月既望。自福严抵禾。招余同诣云间馆于小昆山房。与士材李居士。将旧本五灯。推详授受。根究来繇。抉从前之疑窟。订向后之信传。光明正大。为开辟来佛教流通一大准则。至洞宗如净以后。非无续刊。然而影承响接。较儒家之鲁鱼亥豕。竟评唱训诂之差讹。殊增浩叹。余三人矢公矢慎。遡源析流。采集五卷。皆百禅师。苦心遍索。手录成帙者。比时深忧任事无人。募赀乏力。余目击时艰。慨焉担荷束卷南。还轮金购棃。鸠工写劂。旋到金粟与百师。又加厘剔。亲为较雠朝催暮逼。至春初竣业。而后喜可知也。共前翻刻计二十五卷。总颜曰五灯严统。兹秋孟径山老人。寄士材序文。至阅之。朗朗揭日。足令售赝鼎者缄口。余不谙且不文。窃於命名至意。不能嘿嘿而处於此。何也。西竺五印禅脉也。东旦五叶禅宗也。一分为五。虽百千万亿。会归一元。则正统当核五殽于一。则建幢立法。渐至不可思议。则闰统当稽。况别户分门。虑不无短长簧鼓。则合而分。分而合之。统当辨。夫核也稽也辨也皆严也。严与刻相反。而毋纵毋滥。刻正所以成其严也。余幼习儒。曾选刻历朝鉴灿明朝芳摹经书指略。行世。可不负儒。长而从佛。未登贤书之籍。先厕密室之名。亦为选刻。破邪八集。今费老人与百禅师。前引后接。左挈右提。事事相扶。心心相印。个中既通。消息功名。等若浮云。遂弃公车。猛图佛乘。所以兹编。合掌承当。跂足立就。执鞭从事。以心之所钦。树天下万世之防。敢曰有功於禅。庶几不负禅云。
时。
顺治辛卯孟秋朔旦武原徐昌治觐周父题於大业堂中。
五灯严统序
昔我薄伽梵之道统相承也。西天四七。东土二三。支为两派。分为五宗。宗派彰明。师承的据。晓然起信于当时。确然足征於后世。是以狮吼满天下。而假窃者无闻焉。慨自大法垂秋。人心不古。如续略梓行。未免有潦鹤之误。滥觞宗谱甚。且机缘无据。姓氏强摭。乱千秋之统。开万[示*冀]之讹。若决江河。安所底止。嗟夫统系溷滥。慧命等于悬丝。凡有血气者。咸怀乱雅之伤矧百痴禅师。以道统为己任。能无蒿目深忧乎。倘不力起而正之。将胥后学于阴霾之域矣。不获已而有兹刻之举。征考惟确。笔削惟严。亲受记莂者。方始登之楮墨。承虚接响者。靡不付之删锄。譬诸九天之上。而日星皎如。万镜之中。而灯珠灿尔。奏绩于祖庭者。匪浅鲜也。或者以多事相规。则亦未知继往开来。乃慧脉是系。闲邪显正。实道统攸关。自无容嘿嘿耳。盖轩辕之镜悬。而蚩尤失其威。白泽之图者。而妖狐灭其影。行使掠虚者惭。识法者惧。而百禅师之初心。不已慰耶。计修讨是编。炎霜十更。而定本始竣。上自七佛。下迨今兹。凡二十有五卷。庀材鸠工。良非易事。会觐周徐公。香象神驹。法林隆栋。展阅一过。击节称善。遂蠲金前导。而一时檀那。莫不闻风兴起。且合簪连茹。已俾多子塔前六十八传之统。奕叶昭明。而假符窃命之侣。浣涤净尽。嗣今而往。在在染旃檀之香。处处开涂毒之鼓。诚别传一宗。希有盛事也。尝闻神呵康乐僧纠奉御咸人非人等。加护之功。固知是刻告成。幽明并宝。未几将归之娑竭龙藏。不其与浩劫偕永久哉。
时。
顺治庚寅仲冬朔旦云间李中梓士材父识。
五灯严统序
原夫拈华垂示。微笑投机。剎竿倒却。乃受金襕。教外别传之道。自此肇兴。以及西天四七。东土二三。莫不以芥辊针。用机入彀。道脉於是悠长且久者。良繇承上启下。所从来之源。允见师资道缘之契。而绵远世代。多不乏人。不唯联芳济美。抑且隆盛繁昌。不胜如日月灯之迭丽。无复间隔。其光明赫奕。所以从上具眼尊宿。犹千岳万峰。摩肩辈出。皆各有名言建立。且一时彼此圆照。而成宗旨。遂致前后以有五家并峙於世。然而若子若孙。一皆觌面提持。当阳契悟。乃展转派衍长流。无或昧其法系。所谓正宗正脉。行於天下者。名固正而言亦顺。纵万亿世。皆足征其源流可据也。奈何世久天长。数之盈亏。道之隐显。其人稍昧。便讹悞相承。鱼鲁无辩。致令龙潭信德山鉴之下若干人。咸谓出自青原思石头迁之派。殊不知龙潭信德山鉴之儿孙多而尤繁。实出马祖一天王悟。的派亲传。如五灯会元第七卷所辩。详析最明。即人天眼目及佛祖通载二书。亦如是记。近阅宗门正名录。尤乃证如明镜。凡法门中明眼之人。靡不共知其讹所差。前辈都漠然不将较正以易其刻。竟成千古一部疑书。终无了日。讹伪自此流下。人法固当考正。盖此亦自古禅宗法系所攸关也。然从此飞讹传悞之后。又复有荐福古。因触发纸上陈言。遂遥继昔之云门偃。不止百有余[示*冀]。认为法嗣之师。所谓不肯别寻师印。乃为己甚重。而为法甚轻。日居月诸。弊积弥深。遗至今日。复突出非人。不明当机契悟之脉。只狥自己交结之私。滥膺代付。杳无识法之惧。此固得罪法门。难以枚举。不亦甚可嗟叹乎。犹有毫无干涉。冒认向之何宗何人。亦輙自远绍。乃称王称霸。列皆久假不归。以堕前之荐福古之覆辙。始则一二者为之。犹有人频生惊讹。今也弥漫遍地。乱统莫稽。如稻麻竹苇。到处混扰。致满世间。人皆不知觉恬不为怪。不意禅宗一事。重如单丝系鼎。延到於今。如此浊恶。莫可掬其渊源。於戏借哉。教外别传直指之道。将安寄焉。容也自机契密云先师以来。主盟此事。已二十余春。览此历来讹伪并见斯世混淆。每扪臆痛心。不能自安。故始一知有宗门中事。便发愿欲一展笔。经历多载。未酬夙志。幸於辛卯秋。承诸缙绅先生。各具只眼。共相较正。遂将天皇悟一枝。并子若孙。以属青原思石头迁之谱。龙潭信德山鉴之下。其子若孙。仍归马祖一天王悟之派。自此宗眼既明。而派谍亦清。又将荐福古之遥继。列出於未详法嗣之埒。以及今时。堕车覆辙。如续略之书。着谬集讹。肆出当世。悉皆按栽。唯取今昔正宗的派。而当机契悟亲承者。汇辑成帙。题曰五灯严统。盖亦不离一灯。燃出五灯之意。抑亦严加勘较。从前相传道统。不涉紊乱而已。联旧续新。共二十五卷。然则禅门要典。慧命在斯。以待夫后之贤达。了知单提直指之宗。师承面禀。必如是也。
时。
顺治岁次癸巳春王日浙江杭州府余杭县径山兴圣万寿禅寺住持传临济正宗第三十一代孙通容费隐述。
五灯严统凡例
从上佛祖相传。靡不面禀亲承。必有源流表信。厥后五宗蔚起。千枝竞秀。而师承的据。奕叶昭彰。夫是之谓统也。统属道脉收关。岂容纤毫假借。自非考订精严。将使狐踪弥布。故夫续笔传灯。良非眇事。必使当时见信。后世足征。贵在矢公矢慎。名正辞严。庶足以褫承虚接响之魄耳。 曹溪下二派。首列南岳。次纪青原。载在会元。炳若日星。近见续略。所以续会元者。反首青原而次南岳。岂私尊其所自之祖。而颠倒其所续之书乎。且西天震旦。马驹两谶。俱主南岳。而青原无闻焉。即此亦可以定后先之序矣。 别传一着。不落文言。唯是当机契证。亲承记莂者。方谱传灯。若去圣时遥。从其语句触发者。断不容以私心遥续。玄策云。威音以后。无师自悟。尽属天然外道。故永嘉已彻。犹参叩於曹溪。觉范既悟。必受印於真净。良以师承之不可已也。如荐福古。去云门百有余载。而妄称其嗣。寂音呵之。近世雪峤信仿其陋辙。亦嗣云门。是以私意为师承。而天下后世。将焉据乎。斯风一启。安所底止。吾为此惧。不得不起而闲之也。故以两家并列於未详法嗣。 传灯录纪天皇道悟嗣石头。悞以龙潭崇信嗣之。致谓云门法眼二宗出自青原。一时稽核未详。千古遂成疑案。今考丘玄素撰碑。谓天王道悟嗣马佛。而龙潭为之子。又考符载撰碑。谓天皇道悟嗣石头。而慧真接其派。且唐有闻人归登。着南岳让碑。及权德舆马祖塔铭。各载天王道悟之名。佛国白续灯录。亦叙雪窦显为马祖九世孙。佛祖通载所记亦同。故大川着五灯会元。而定其案曰。以二碑参合。应以天皇嗣石头。而慧真嗣之。而於马祖法嗣下。入天王道悟。以崇信嗣之。始为不差悞矣。嗟乎久而论定。具眼者自当了然。兹刻据碑改正。匪敢凭臆也。 是编之辑。祇收实契真传。而假符者不与焉。近见五灯续略。以普明用嗣兴善广。殊不知兴善未尝得法於车溪。而普明何繇得法於兴善乎。盖因车溪逝世。衲衣为古卓所藏。而卓遂代付於兴善。居无何善故而衣亦不传。置诸施庵久矣。嗣后普明持衣至金粟求密老人代付。老人云。与么则吾宗扫地矣。明复持归乃请石雨代证。呜呼代付者果属作家。何不当机面印。既非具眼。又不知安所取重耶。直笔削去。为假窃者惩也。 曹洞宗派。考诸世谱。止於青原下十六世天童净耳。今阅五灯续略。天童净之后。更载一十八世。俱有机语。不知从何而得。及天童僧某直抵宝寿面质乃文。其词曰。是皆得之少室殿前碑也。夫殿前碑所纪。仅有名氏岁月。绝无语录等述。祇是评唱之俦。未明本分一着。乌容滥冒祖灯耶。然天童下至大觉。姓氏犹存者。以其十八世后有崛起之贤。俾曹洞一宗绝而复续。则此一十八世。虽非宗眼相印。实为世系相承。故削其机语。以严佛法之防。姑存其人。以纪世系所自尔。 近代尊宿。崛起洞宗。如寿昌经云门澄。固是明眼作家。第寿昌之嗣廪山。云门之嗣大觉。似觉未妥。廪山从事异教。曾自寿昌亲闻。暨剃发后。未闻参悟也。即大觉亦传帕之俦耳。二老杰出宗匠。何曾得法于本师。出世拈香。仅假名色。从上来源。全无可据。若有可据。当时二老必为拈出。何当时无闻。而今日始见耶。兹刻於寿昌竟列之未详法嗣於云门仍列之。大觉派下者。其於宗眼固无机契。而统裔递沿。犹存谱谍之意云尔。至於两家嫡骨儿孙。唯面禀亲承者。方列于后。 寿昌法嗣。仅者博山元来。如元镜元谧元贤等。未承付嘱。诸方共闻。兹刻也原以严核统系。塞近代滥觞之门。何敢私顺人情。开后来僭窃之窦。不轻载笔者。盖慎之也。 是书征搜业久。汇辑有年。会四方多故。石匮壁函之秘。未遑倾罗缄付簏笥。以俟壁合珠联兹以续略飞讹。董狐绝响。一回揭幅。贾生之泪。不禁潸然矣。用是弗避雠憎。严加斧正。於以明法统之不可或淆。而承虚之不可觊幸。使天下后世知信史犹在今日。其于慧命。未必无小补云。
附录天皇道悟禅师碑文(出佛祖通载第十五卷第四叶)
荆州城东天皇道悟禅师。恊律郎符载撰碑。其略云。姓张氏。婺州东阳人。十四出家。依明州大德祝发。二十五受戒於杭州竹林寺。初参国一。服勤五年。大历十一年。隐於大梅山。建中初。谒江西马祖。二年参石头乃大悟。遂隐当阳紫陵山。后於荆南城东。有天皇寺。顷因火废。僧灵鉴将谋修复。乃曰。苟得悟禅师为化主。必能福我。时江陵尹右仆射裴公稽首问法。致礼迎至。师素不迎送客。无贵贱皆坐而揖之。裴愈加敬。石头之道。殆盛于此。师患背痛。临终大众问疾。师蓦召典座近前。师曰会么。对曰不会。师拈枕子抛於地上。即便告寂。寿六十。坐三十五夏。法嗣三世。曰惠真。曰幽闲。曰文贲。实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也。
附录天王道悟禅师碑文(出佛祖通载第十五卷第五叶)
元和十三年。四月十三日。天王道悟禅师入寂。唐正议大夫户部侍郎平章事荆南节度使丘玄素撰碑云。道悟。渚宫人。姓崔氏。子玉之后胤也。年十五。依长沙寺昙翥律师出家。二十三。谒嵩山受戒。三十三。参石头。频沐指示。曾未投机。次谒忠国师。三十四。与国师侍者应真南还谒马祖。祖曰。识取自心。本来是佛。不属渐次。不假修持。体自如如。万德圆满。师於言下大悟。祖嘱曰。汝若住持。莫离旧处。师蒙旨已。便反荆州。去郭不远。结草为庐。后因节使顾问。左右申其端绪。节使亲临访道。见其路隘车马难通。极目荒榛。曾未修削。睹兹发怒。令人擒师抛於水中。旌旆才归。乃见遍衙火发。内外红焰。莫可近之。唯闻空中声曰。我是天王神。我是天王神。节使回心设拜。烟焰都息。宛然如初。遂往江边见师在水都不湿衣。节使重申忏悔。迎请在衙供养。於府西造寺。额号天王。师常云。快活快活。及临终时叫苦苦。又云阎罗王来取我也。院主问曰。和尚当时被节使抛向水中。神色不动。如今何得恁么地。师举枕子云。汝道当时是如今是。院主无对。便入灭。寿八十二。夏六十三。嗣法一人曰崇信。即龙潭也(更考历代 帝皇佛祖稽古略第三卷第三十四叶。亦如是载。故不重录)。
附录人天眼目所载觉梦堂重较五家宗派序
皇朝景德间。吴僧道原集传灯三十卷。自曹溪下。别为两派。一曰南岳让。让出马大师。一曰青原思。思出石头迁。自两派下。又分五宗。马大师出八十四员善知识。内有百丈海。出黄檗运大沩佑二人。运下出临济玄。故号临济宗。佑下出大仰寂。故号沩仰宗。八十四人又有天王悟。悟得龙潭信。信得德山鉴。鉴得雪峰存。存下出云门宗法眼宗。石头迁出药山俨天皇悟二人。悟下得慧真。真得幽闲。闲得文贲便绝。唯药山得云岩晟。晟得洞山价。价得曹山寂。是为曹洞宗。今传灯却收云门法眼两宗。归石头下误矣。缘同时道悟有两人。一曰江陵城西天王寺道悟者。渚宫人。崔子玉之后。嗣马祖。元和十三年四月十三日化。正议大夫丘玄素撰塔铭。文几千言。其略云。马祖祝曰。他日莫离旧处。故还渚宫。一曰江陵城东天皇寺道悟。婺州东阳人姓张氏。嗣石头。元和二年丁亥化。协律符载所撰碑。二碑所载。生缘出处甚详。但缘道原采集传灯之日。非一一亲往讨寻。不过宛转托人捃拾而得。其差误可知也。自景德至今。天下四海。以传灯为据。虽列剎据位立宗者。不能略加究辨。唯丞相无尽居士。及吕夏卿二君子。每会议宗门中事。尝曰。石头得药山。山得曹洞一宗。教理行果。言说宛转。且天王道悟下。出个周金刚。呵风骂雨。虽佛祖不敢婴其锋。恐自天皇或有差误。寂音尊者亦尝疑之云。道悟似有两人。无尽后於达观颕处。得唐符载所撰天皇道悟塔记。又讨得丘玄素所作天王道悟塔记。赍以徧示诸方曰。吾尝疑德山洞山同出石头下。因甚垂手处。死活不同。今以丘符二记证之。朗然明白。方知吾择法验人之不谬耳。寂音曰。圭峰答裴相国宗趣状。列马祖之嗣六人。首曰江陵道悟。其下注曰。兼禀径山。今妄以云门临济二宗竞者。可发一笑。略书梗概以传。明达者庶知五家之正派如是而已。
附录雪窦明觉大师语录后塔铭节略
宋尚书员外郎吕夏卿。撰雪窦明觉大师塔铭。足二千余言。今节略内数言云。禅师讳重显字隐之。大寂九世之孙。智门之法嗣也。据此明序雪窦系马祖九世之孙。则云门一宗。的出自南岳派下。又与从上诸家所定宗派相合。尤见两枝明着无复议矣。
附录宋觉范洪禅师辨宗派说(出林间录上卷第十三叶)
荆州天王寺道悟禅师。如传灯录所载则曰。道悟得法於石头。所居寺曰天皇。婺州东阳人姓张氏。年十四岁出家。依明州大德披剃。年二十五。杭州竹林寺受具。首谒径山国一禅师。服勤五年。大历中抵锺陵。谒马大师。经二夏。乃造石头。元和丁亥四月示寂。寿六十。腊三十五。及达观禅师所集五家宗派则曰。道悟嗣马祖。引唐丘玄素所撰碑文几千言。其略曰。师号道悟。渚宫人。姓崔氏。即子玉后胤也。年十五。於长沙寺礼昙翥律师出家。二十三。诣嵩山律德得尸罗。谒石头扣寂二年。无所契悟。乃入长安亲忠国师。三十四。与侍者应真南还。谒马大师。大悟於言下。祝曰他日莫离旧处。故复还渚宫。元和十三年戊戌岁四月初示疾。十三日归寂。寿八十二。腊六十三。考其传正如两人然玄素所载曰。有传法一人崇信。住澧州龙潭。南岳让禅师碑。唐闻人归登撰。列法孙数人於后有道悟名。圭峰答裴相国宗趣状。列马祖之嗣六人。首曰江陵道悟。其下注曰。兼禀径山。今妄以云门临济二宗竞者。可发一笑。
附录宋灵隐大川禅师按传灯录考辩两家宗派说(出五灯会元第七卷第二叶)
按景德传灯录称青原下出石头迁。迁下出天皇悟。悟下出龙潭信。信下出德山鉴。鉴下出雪峰存。存下出云门偃玄沙备。备再传为法眼益。皆谓云门法眼二宗。来自青原石头。虽二家儿孙。亦自谓青原石头所自出。不知其差悞。所从来久矣。道悟同时有二人一住荆南城西天王寺嗣马祖。一住荆南城东天皇寺嗣石头。其下出龙潭信者。乃马祖下天王道悟。非石头下天皇道悟也。何以明之。按唐正议大夫户部侍郎平章事荆南节度使丘玄素所撰天王道悟禅师碑云。道悟渚宫人。姓崔氏。子王之后胤也。年十五。依长沙寺昙翥律师出家。二十三。诣嵩山受戒。三十参石头。频沐指示。曾未投机。次谒忠国师。三十四与国师侍者应真南还。谒马祖。祖曰。识取自心。本来是佛。不属渐次。不假修持。体自如如。万德圆满。师於言下大悟。祖嘱曰。汝若住持。莫离旧处。师蒙旨已。便返荆门。去郭不远。结草为庐。后因节使顾问左右申其端绪。节使亲临访道。见其路隘车马难通。极目荒榛。曾未修削。睹兹发怒。令人擒师抛於水中。旌旗才归。乃见徧衙火发。内外红焰。莫可近之。唯闻空中声曰。我是天王神。我是天王神。节使回心设拜。烟焰都息。宛然如初。遂往江边见师在水都不湿衣。节使重申忏悔。迎请在衙供养。於府西造寺。额号天王。师常云。快活快活。乃临终时叫苦苦。又云。阎罗王来取我也。院主问曰。和尚当时被节度使抛向水中。神色不动。如今何得恁么地。师举枕子云。汝道当时是。如今是。院主无对。便入灭。当元和三年戊子十月十三日也。年八十二。坐六十三夏。嗣法一人曰崇信。即龙潭也。城东天皇道悟禅师者。协律郎符载撰碑。乃与景德传灯合。其碑云。道悟姓张氏。婺州东阳人。十四出家。依明州大德祝发。二十五受戒於杭州竹林寺。初参国一留五年。大历十一年。隐於大梅山。建中初谒江西马祖。二年参石头乃大悟。遂隐当阳紫陵山。后於荆南城东有天皇废寺。灵鉴请居之。元和二年丁亥四月十三日。以背痛入灭。年六十。坐三十五夏。法嗣三人。曰慧真曰文贲曰幽闲。今荆南城东有天皇巷存焉。唐闻人归登撰南岳让禅师碑。列法孙数人。於后有天王道悟名。圭峰答裴相国宗趣状。列马祖法嗣六人。首曰江陵道悟。权德舆撰马祖塔铭。载弟子慧海智藏等十一人。道悟其一也。又吕夏卿张无尽着书。皆称道悟嗣马祖。宗门反以为悞。然佛国白续灯录叙雪窦显为大寂九世孙。祖源通要录中收为马祖之嗣。达观颕以丘玄素碑证之。疑信相半盖独见丘玄素碑。而未见符载碑耳。今以二碑参合。则应以天皇道悟嗣石头。以慧真文贲幽闲嗣之。而於马祖法嗣下。增入天王道悟。以龙潭崇信嗣之。始为不差悞矣。
附录宗门正名录考证禅灯世谱宗派说(孝廉王谷着)
自曹溪下出二派。一曰南岳。一曰青原。南岳出马祖。青原出石头。自二派下。又分五宗。马祖出八十四人。内有百丈海。海出黄檗运大沩佑二人。运下出临济玄。故号临济宗。佑出大仰寂。故号沩仰宗。八十四人内。又有天王悟。悟得龙潭信。信得德山鉴。鉴得雪峰存。存下出云门宗法眼宗。石头出药山俨天皇悟二人。悟下得慧真。真得幽闲。闲得文贲便绝。惟药山得云岩晟。晟得洞山价。价得曹山寂。是为曹洞宗。今传灯录以云门法眼两宗。归石头下者。缘同时道悟有两人。一曰江陵城西天王寺道悟嗣马祖。丘玄素所撰之塔铭可据也。一曰江陵城东天皇寺道悟嗣石头。符载所撰之碑可据也。木陈忞公编禅灯世谱。据二碑以改正焉。然余观佛祖历代通载历代帝王佛祖稽古略之二书。亦据二碑以定之。非始于忞公也。司理黄公出考定宗派。一示于雪窦山中天童判之。详见直说中。兹不复赘。第黄公示中云。密云寄我雪峰广录一册。舟中无事。展玩终篇。及读至雪峰玄沙答闽王一段因缘内称。山僧自从先德山石头以来。传此秘密法门。然后信传灯之有据也。天皇果为马祀之子。则雪峰何不径称先德山马祖以来。反称先德山石头以来耶。天童於此处未以深辩。愚谓雪峰嗣德山。而及於石头者。盖雪峰三登投子。九上洞山。于洞山之法。亦曾染指。而洞山之祖为石头。因而及之。见得传此法门不止于本宗本师耳。一时泛论之见。原非叙述法派。何得即认为石头之裔耶。且取信当从其众者。又何可以石头二字。而扫抹诸家之文献耶。但此等援引剖分。尚在法派上辩明。端以事述为证据。不知法派之分全繇於宗旨。盖五家门庭。施设不同。各有师承。印其悟入。据悟入处。为人提掇。是为宗旨所在。虽流传之久。不相混滥也。凡若此者。姑不他引。即以雪峰论之。峰在洞山作饭头。偶淘米次。山问云。淘沙去米。淘米去沙。峰云沙米一齐去。山云。大众吃个什么。峰遂覆却盆。山云。观子因缘不在此。当往德山。后雪峰果法嗣德山。繇此观之。岂非洞山与德山宗旨不同。故洞山指之参德山乎。即宗旨之不同。便见法系之攸异。又何疑焉。余观诸家议论。犹在事迹证据中。惟张无尽之言。最为深切。与余所引雪峰因缘有互相发明者。无尽与吕夏卿论宗门中事曰。石头得药山。山得曹洞一宗。教理行果。言说宛转。且天皇道悟下。出个周金刚。呵风骂雨。虽佛祖不敢婴其锋。恐自天皇。或有差误。后得丘玄素符载二记。赍以遍示诸方曰。吾尝疑德山洞山。同出石头下。因甚垂手处。死活不同。今以丘符二记证之。朗然明白。方知吾择法验人之不谬耳。此则直从施设处勘出。不同明宗旨以正法派一言而定千古之疑。譬如世人子嗣有讹考核宗谱固可辨明。若一滴血则真伪立剖。无尽之言。可谓滴血而得其真者矣。
附录寂音尊者弹斥荐福古遥嗣云门偃
林间录云。古塔主去云门之世。无虑百年。而称其嗣。青华严未始识太阳。特以浮山远公之语故嗣之不疑。二老皆以传言行之自若。其於己甚重。於法甚轻。古之人於法重者。永嘉黄檗是也。永嘉因阅维摩。悟佛心宗。而往见六祖曰。吾欲定宗旨也。黄檗悟马祖之意。而嗣百丈。故百丈叹以为不及也。
僧宝传曰。古说法有三失。其一判三玄三要。为玄沙所立三句。其二罪巴陵之语。不识活句。其三分两种自己。不知圣人立言之难。文字禅题古塔主论玄要云。吾无以征其失。将撼临济起而使痛叱之乃快也。又题论两种自己云。古盖吾法中罪人。而自以能嗣云门。其自欺欺人之状。不穷而自露。此三言者。又足见目谓得悟立言杜撰师承之不可已。而妄攀宗祖之不可为也。即古塔主厕名於传灯。自是修灯者。无寂音之卓识。故不能奋董狐之笔。以滥入之。为后人僭窃之口实。然虽厕名传灯。而终不免于种种之弹斥。法门纪纲。如此其肃。后人当以为鉴。又岂可从而效之哉(此段正名录检出僧宝传更多弹斥不具录)。
较正五灯严统姓氏
张端。字中柱。学士。山东人。 刘肇国。字阮仙。学士。湖广人。 刘子壮。字克猷。修撰。湖广人。 范正脉。字介子。编修。河南人。 宋杞。字小暹。检讨。北直籍湖广人。 石申。字仲生 北直籍湖广人。 范周。字端人。翰林。江南吴县人。 韦克振。字声玉。刺史。湖广黄冈人。 韦成贤。字念莪。左春坊。湖广黄冈人。 曹勋。字莪雪。戊辰会元。历任礼部侍郎。浙江嘉善。籍江南华亭人。 庄元祯。号兹虞。戊辰进士。官至陕西关西道右参政。江南华亭人。 杨廷鉴。号氷如。癸未状元。江南常州人。 宋之绳。号其武。癸未榜眼。江南栗阳人。 吴伟业。字骏公。辛未会元。榜眼历任官詹。江南太仓人。 陆庆衍。子椒颂。癸未进士。江南华亭人。 曹溶。字秋岳。太仆卿。浙江平湖人。 单恂。号专氷庚辰进士。江南华亭人。 洗荃。字贞蕤。壬辰探花编修。江南华亭人。 李愫。字素心。壬辰传胪礼部精膳司主事。江南华亭人。 张安豫。号森岳。杭嘉湖分守道。江南华亭人。 张安苞。号再庵。知县。江南华亭人。 周茂源。号釜臣。己丑进士。刑部清吏司郎中。江南华亭人。 王广心。字伊人。己丑进士。行人司行人。江南华亭人。 张安茂。号蓼匪。丁亥进士。工部主事。江南华亭人。 朱绍凤。号仪圣。己丑进士。知县。江南华亭人。 吴琨。号约叟 江南太仓人。 吴克孝。号鲁岗。嘉湖道江南太仓人。 孙逢吉。号念莪。封翁。江南太仓人。 胡周鼎。号卣臣。庚辰进士。刑科左给事中。江南太仓人。 孙以敬。号令修。丁丑进士。江南太仓人。 王时敏。号烟客。太仆卿。江南太仓人。 王挺。号周臣 江南太仓人。 钱埴。号令涛。孝廉。江南太仓人。 周昌晋。字衷玄。代巡。浙江鄞县人。 陈朝辅。字平若。代巡。浙江鄞县人。 姚应翀。字磊斋。代巡。浙江鄞县人。 史鼎。字尔铉。县令。江南栗阳人。 吴晋锡。号梓授。开府江南吴江人。 庞霦。号象六。知县。江南吴江人。 叶绍颙。号季若。按台。江南吴江人。 金之矿。号念庵。刺史。江南吴江人。 周灿。号光甫。按台。江南吴江人。 吴有涯。号茂申。按台。江南吴江人。 沈圣揆。号戒凡。学政。江南吴江人。 沈自南。号留侯。进士。江南吴江人。 周永言。号安仁。中书。江南吴江人。 周永肩。号安石。国学。江南吴江人。 蔡嘉明。字君初。光禄寺。江南华亭人。 朱万禧。字匏庵。明经。江南华亭人。 李恪。字臣共。明经。江南华亭人。 张文嘉。字仲嘉。文学。浙江钱塘人。 彭宾。字燕又。孝廉。江南华亭人。 蔡联璧。字子谷。文学。浙江海宁人。 陈章。字惠文。文学。江南华亭人。 董仁绪。字尔潜。文学。浙江海昌人。 陈麟起。字机来。文学。江南青浦人。
重订五灯严统衔氏
徐昌治。字觐周。孝廉。浙江海盐人。 李中梓。字士材。明经。江南华亭人。
详定五灯严统名氏
释通容。字费隐。现住径山。
辑续五灯严统名氏
释行元。字百痴。现住金粟。
考阅五灯严统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