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戒律宗-律宗会元-宋-守一

佛经大全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戒律宗-律宗会元-宋-守一 > 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戒律宗-律宗会元-宋-守一
缭匙拧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跛懒鞣⒍ɑ哿ζ刑峄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醪⒂伤辜!I岽诵薜馈M鳌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跻幼鞣ㄖ浴Mㄊ帐贾铡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蹙场7⒍ば摹4诵姆赐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跗稹<慈绯啤R约阂凇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醵瘛2馑济骰邸Zせ崆胺ā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跹S倘缟障恪Q祷嗥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醭梢怠R翟渤芍帧V钟小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踮しM畈黄稹4宋拮髦亍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跏妒撬来ΑR嗍撬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跻病I萍醇蚨瘛V肿邮怯鳌H纭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跻濉R淮又谠瞪逍愿鳌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醭ぁN搴蟾酢;兜任铩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跤鍪笨馈0俗庸徊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踝骶叽恕9室员妊伞H恢帧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跛娜の瘛S嗔巧啤4巍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跞褪ブ小H耸瞧恰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跷奈蚨瘛H敉颂臁J恰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跣姓叩敝1舅芴濉<础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鯎b云。如来功德庄严之□□□□□□□□□□□法华云。佛种从缘起。即□□□□□□□□□□□否。答。名通体别。由彼不□□□□□□□□□□□非色。故杂心云。调达造□□□□□□□□□□□种名。不专大教。问。大□□□□□□□□□□□□变造。则大小皆同。但□□□□□□□□□□□□不示所依之处。是故□□□□□□□□□□□□今明唯识。则发起有□□□□□□□□□□□□俞。浪从海起。还没海□□□□□□□□□□□□者。不起而已。起则性无□□□□□□□□□□□经生不灭。良由於此。问□□□□□□□□□□□必有同异。当自寻之。问□□□□□□□□□□□若不须受。即应纳大判□□□□□□□□□□□为重发否。问。性无作假□□□□□□□□□□□可相滥。
  资持云。三圆教者。即□□□□□□□□□□□□以祖师。深取大乘圆□□□□□□□□□□□□场受体。意使修持。投□□□□□□□□□□□□明梨耶。随缘变造。含□□□□□□□□□□□□依八起。即异小乘。纵□□□□□□□□□□□□色体别。二明所发。即心□□□□□□□□□□□心无绝。如楞伽中。识海□□□□□□□□□□□无别浪还即海水。能造□□□□□□□□□□□(戒体。即是心识。何则圆□□□法法唯心。岂有戒体。而□□□)□□□□□□□□故说为色(上召戒体。即□□□□□□□□□□□□色真如。到色□□□□□□□□□□□□得色实释论受所引□□□□无作假色与今种色□□□□)□□□□□□□□故说非二(今云非二。与□□种。故云非色□□)□□□□□□□□□便。悟入为先。(前列诸□□□□二各局□□□□)□□□□□□□(□□非二。究竟一实。随召无在。不妨悟入)大小□□□□□□□□(□□□□□□圆意见下二门)。
  二戒先后
  钞云。初解云。如牛二角□□□□□□□□□□□戒。俱有二教。第二念中□□□□□□□□□□□故善生云。世间之法。有□□□□□□□□□□□像等。
  业疏云。今解一时。非先□□□□□□□□□□□本登坛。愿心形限。即□□□□□□□□□□□□云作时具无作是也。□□□□□□□□□□□□作。此与作俱。非乖俱□□□□□□□□□□□(□□潜发。二并为因)二果时无作□□□□□□□□□□□□是形俱。方为本体。以三□□□□□□□□(□□□□□□竟故)三果后无作以通形□□□□□□□□(□□□□□□二念已去分二。即初念□□□□□□□□□□□□通三。即前二念异因时□□□□□□□□□□□□)。
  八种无作(□□□□□□□□□□□□□□□□□□□□)
  业疏云。通叙诸业。依□□□□□□□□□□□□作。随作善恶。起身口。□□□□□□□□□□□□止。能牵於后。不由心□□□□□□□□□□□□作。余七例尔(虽与作□□□缘构。故云□□)□□□□□□□□□作。如今所受。善恶律仪。□□□□□□□□□□□量。随心任运。三者要期□□□□□□□□□□□心所期。如誓而起。亦名□□□□□□□□□□□从愿生。如人发愿。设会□□□□□□□□□□□者异缘无作。如身造口□□□□□□□□□□□作。如无作品云。教人杀□□□□□□□□□□□事也。六者事在无作。论□□□□□□□□□□□若作僧坊。及以塔像□□□□□□□□□□□□一前事毁坏。二造者□□□□□□□□□□□□善例恶。可以相明。如□□□□□□□□□□□□业恒续。七从用无作。□□□□□□□□□□□□施主。得无量福。如是随□□□□□□□□□□□业。与前作俱。有可等异□□□□□□□□□□□同时。随义而别。且如持□□□□□□□□□□□律仪为形俱业要誓常□□□□□□□□□□□异缘前受行之。又是□□□□□□□□□□□□不亡。即名事在。随作。
  心俱。故举一缘便通□□□□□□□□□□□□随心无作。入定慧心无□□□□□□□□□□□定入道。有禅无漏律仪□□□□□□□□□□□入常有。常不为恶。善心转□□□□□□□□□□入本(戒禁身口为支定□□□□□□□□□□□□为本入禅时不住□□□□□□□□□□□□乃至四禅四空迭论粗细)得发无作。□□□□□□□□□□□然。出入常有。虽在事乱。□□□□□□□□□□□定慧。随生死心。恒有无□□□□□□□□□□□不尔随形非心。故经云。□□□□□□□□□□□矣。
  僧体
  (僧儿□□□□□□诸□□□□□□□)。
  业疏(一上)云。有人言。依诸□□□□□□□□□□□成人。人为别用。四人□□□□□□□□□□□□合以不隐没无记为性。□□□□□□□□(□□□□□□报法。是僧之体。上论实法为体)疏(同上)又□□□□□□□□□□□揽指成举揽阴成人。人□□□□□□□□□□□为僧之体。而用无别体□□□□□□□□□□□业。无别有体。还以色声□□□□□□□□□□□律本文。不就义理明□□□□□□□□□□□□由彼成实。正宗四分。□□□□□□□□□□□□未全宗途。揽指成拳□□□□□□□□□□□□体。阴聚为人。望阴是实□□□□□□□□□□□人。实法自体。无记非用□□□□□□□□□□□指成拳。拳能挥举。五行□□□□□□□□□□□为同为异。答。实法成人□□□□□□□□□□□既别。何名是体。答文云。□□□□□□□□□□□乎。上云。人假为体。且偏□□□□□□□□□□□依律本。约数明体。谓一人□□□□□□□□□□清净无非法相。便成僧体□□□□□□□□□□足数。虽举不成。故僧祇□□□□□□□□□□□诵云。清净同见。是名为□□□□□□□□□□□辨体。则五人十人等。□□□□□□□□□□□□列。如心念口言。即以□□□□□□□□□□□□以前证者为体。或能所□□□□□□□□□□□羯磨。能所不定。若前有□□□□□□□□□□□法。同界成僧。便无所为□□□□□□□□□□□四人为体。以三人已下□□□□□□□□□□□人若过。杂心云。四人名□□□□□□□□□□□三人已下。辨法未尽。四□□□□□□□□□□□故独名僧(上局约四人□□体。下明今□□□)□□□□□□□□□通塞。俱非尽办。应不名□□□□□□□□□□□法者。何得不名。秉法之□□□□□□□□□□□为众。止是数收。四人已□□□□□□□□□□□僧体。核论附法。弘在三缘□□□□□□□□□□界尽集。心念众法。辨与□□□□□□□□□□□用为体。(心念说恣筹花□□□□□僧一同大众。故□□□□)□□□□□□上虽约义从用。就相随□□□□□□□□□□□假法成。乖法则百千非用□□□□□□□□□□耶。修六和敬。令僧不断。故□□□□□□□□□□法为众德之基。同受故□□□□□□□□□□□虽复同戒。必同见慧。□□□□□□□□□□□□法。两各得成。故见异法□□□□□□□□□□□须同。邪命利乖。财法□□□□□□□□□□□□至於时务成济。要以三□□□□□□□□□□□和也。应与欲者。谓心和□□□□□□□□□□□三体能顺。三和。随务成□□□□□□□□□□□德用。以辨僧体。(上约德用明体)□□□□□□□□□□□云。僧和以非色心为体。□□□□□□□□□□□故。如律云。僧者四人□□□□□□□□□□□□事辨破体。论云非色□□□□□□□□□□□□揽四以成僧。四外无□□□□□□(□□□□□□□□□□□□者。即目人假。是非二□□□□□□□□□□□□□如何。答。彼乃对前实□□□□□□□□□□□□□体。又复用即德用人□□□□□□□□□□□□□谈假必兼能方济前事□□□□□□□□□□□□者。如济缘云。且偏举耳)。
  羯磨体
  (□□□□□□□□□□□□□□□□□□)。
  业疏云。然此教法。正据□□□□□□□□□□□繁。今但克相以论。实唯□□□□□□□□□□□以声相相续。善色为体。□□□□□□□□□□□(声是不可见有对色故)又见。今依□□□□□□□□□□□相明体。谓心念法。对□□□□□□。
  界体(昔□□□□□□□但□□□□□□□)
  疏(同前)云。有人言。定有□□□□□□□□□□□□无作。若作善事。发善□□□□□□□□□□□□记者。不发无作。地是无□□□□□□□□□□□不起。地是依报。何得不□□□□□□□□□□□标内。皆有业力。事钞□□□□□□□□□□□□不相及。资持云。不与地□□□□□□□□□□□不合故。非不及者。界□□□□□□□□□□□□见云。依相结已。后失□□□□□□□□□□□□失界。乃至云。若人结□□□□□□□□□□□□所。於中竖阁作法者□□□□□□□□□□□□云。结界之地。随其限□□□□□□□□□□□□毁。
  诸文戒体门(终)
  律宗会元卷中
  律宗会元卷下
  诸文戒行门第六
  依体起修名为戒行
  事钞(上一)云。言戒行者。既受得此戒。秉之在心。必须广修方便。捡察身口。威仪之行。克志专崇。高慕前圣。持心后起。义顺於前。名为戒行。故经云。虽非触对。善修方便。可得清净。文诚验矣。记云。方便有二。即教行也。教谓律藏。必依师学。行谓对治。唯在己修。由本兴心。禀教期行以为受体。今还如体而学而修。文明捡察。似偏约行。然离过对治。非学不立。广修之语。理必兼含。捡察即心心即行体。准疏具三。能忆能持能防。一心三用。无非顺受。方成随行。
  约喻显明受随二戒
  又(中一)云。三者戒行。谓受随二戒。遮约外非。方便善成。故名戒行。然则受是要期思愿。随是称愿修行。譬如筑营宫宅。先立院墙周匝。即谓坛场受体也。后便随处营构。尽於一生。谓受后随行。若但有受无随。直是空愿之院。不免寒露之弊。若但有随无受。此行或随生死。又是局狭不周。譬同无院室宇。不免怨贼之穿窬也。必须受随相资。方有所至。
  受已示持(坛上说相。须先诵此一段)
  事钞(上三)云。善男子。汝受戒已。必谨奉持。若但有受无持心者。受戒不得。空愿无益。宁起行用。不须愿求。经论如此。但佛世难值。正法难闻。人身难得。奉戒者难。故上品高达。能受能持。修道会圣。下品小人。能受能破。心无惭愧。现世恶名。不消利养。死入恶道。中品之徒。善不自发。望上而学。可准下流耶。若遂鄙怀。毁破佛戒。不如不受。必须依佛正教顺受随学。五夏已来。专於律部。若达持犯。办比丘事。修定习慧。会正可期。自此已外。杂学言说。污染净戒。定慧无由生者。佛则不许。故律云。若师阙教授。当余处学。为长益沙门果故(接羯磨经说相文去)。
  受随二能趣果优劣
  又云。问。今受具戒。招生乐果。为受为随。答。受是缘助。未有行功。必须因随。对境防拟。以此随行。至得圣果。不杂受体。故知一受已后。尽寿已来。方便正念。护本所受。流入行心。三善为体。则明戒行。随相可修。若但有受无随行者。反为戒欺。流入苦海。不如不受。无戒可违。是故行者。明须善识。业性灼然。非为滥述。
  业疏(三下)问曰。何名受随。答。言受戒者。创发要期。缘集成具。纳法在心。名之为受。即此受体。能防非义。故名於诸过境。能忆能持能防。随心动用。还熏本识。如是展转。能静妄源。若不勤察。微纵妄心。还熏本妄。更增深重。济缘云。能忆谓时中不忘。能持谓执守不失。能防谓尘缘不侵。由忆故持。由持故防。一心三用。无前无后。随心动用。语该始终。熏本识者。此随行中熏。通作无作展转有四。一对境差别。二起心前后。三来报相续。四入位阶差。静妄源者。语通因果。准下修显。圆证三身。则究竟永尽。故云静也。问。瞥尔增妄。即应有犯。若有犯者。则与菩萨戒何异耶。答。制业分之。即无有滥。问。熏有几种。答。初受作戒熏。熏成无作。次则无作熏。熏起随行。三则随中作无作熏。还资本体。若论所熏。通熏心识。问。如起信说。内外二熏。此属何收。答。彼以真如为内熏。师友教法为外熏。今以一识本真。则为内熏。作无作戒。并外熏耳(制业分者。圆教微纵。犯制结吉。大戒瞥尔。犯名化业。问。若据四分。乃约重缘。微纵犯吉。依何律判。若不依律。那名制罪。答。亦依律也。因涅盘扶谈。即成了义。此经有云。出家菩萨遮性等持。罗剎乞囊。菩萨一尘不与。一尘喻微纵犯吉。斯即明据。问。大戒是佛所制。有违亦结制罪。何止化业耶。答。资持云。大乘三藏。制不制别。则大戒是制明矣。但通被道俗。故名化业耳)。
  以圆融会即小是大
  业疏云。是故行人(召受具人)。常思此行(指篇聚律仪也)。即(此一即字贯下二聚)摄律仪。用为法佛(律仪体本真净。即用此为法身佛)。清净心也(即律仪体。亦法身之体也)。以妄覆真。不令明净。故须修显。名法身佛。以妄覆真。绝於智用。故勤观察。大智由生。即摄善法。名报身佛。以妄覆真。妄缘憎爱。故有彼我。生死轮转。今反妄源。知生心起。不妄违恼。将护前生。是则名为摄众生戒。生通无量。心护亦尔能。熏藏本。为化身佛。随彼心起。无往不应。犹如水月。任机大小。
  记释上文先示来意
  (以圆决小。小无不大。白四所受。即纳三聚。凡持一戒。三聚圆修。先明来致)。
  济缘云。先知来意。众生识体。本自清净。离诸尘染。由妄想故。翻成烦恼。又复本来自在。具足方便智慧。威神德用。由妄想故。翻成结业。又复本来平等。无有彼此爱憎差别。由妄想故。翻成生死。今欲反本。故立三誓。一者立断恶誓。受摄律仪戒。修离染行。趣无作解脱门。复本清净。证法身佛。名为断德。二者立修善誓。受摄善法戒。修方便行。趣空解脱门。复本自在。证报身佛。名为智德。三者立度众生誓。受摄众生戒。修慈悲行。趣无相解脱门。复本平等。证应身佛。名为恩德。然此三誓三戒。三行三脱。三佛三德。随举一誓。三誓具足。乃至三身三德。一一皆尔。言有前后。理无各别。如是心受。即发圆体。如是心持。即成圆行。华严云。戒为无上菩提本。净名云。能如此者。是名奉律。涅盘云。欲见佛性。证大涅盘。当须净戒等。皆此意也。
  重点即字的显祖怀
  济缘又云。即之一字。点小即大。乃是圆宗融会之意。智论以八十诵。即尸罗波罗密。胜鬘谓毗尼即大乘学。须得此意。可通彼文。
  重决一异显无偏局
  (前虽已示。意犹未尽。故又微释。显通圆旨)。
  济缘又云。问。三聚三身。为同为别。答。语异义一。随举一戒。三聚具足。随举一聚。互具亦然。故知初受圆发三誓。随中奉持。圆修三行。成因感果。圆证三身。三誓即是三聚三身。三聚。亦即三身三誓。三身亦即三誓三聚。心佛无差。因果不二。能如此者。始名圆戒。是波罗密。即究竟木叉也。是知行人。若发此心。若获此体。当知即是三佛之种。如何自轻。不加珍敬。然虽三戒。彼此互具。至於修奉。恒用摄生。则能任运含摄一切。岂止余聚耶。问。教有分齐。何须此示。答。为成本宗。分通义故。何以然耶。如前善戒。五十具等。迭为方便。是故受五习十。受十习具。受具习大。故前三戒。并名方便。假宗知权。不住方便。符通深之部意。为禀大之先容。所以钞叙发心。为成三聚。此明随行。次对三身。愿行相扶。彼此交映。彼则期心后受。此乃即行前修。方见圆宗。深有来致。若尔。既显分通。何须别立。答。义虽通大。教终局小。不可滥通。故须别立。随意尽理。不乱宗途。请观前明实宗。无一心字。次述假宗。无一种字。始见圣师。深体权实。自余凡愚。未足拟议也。
  嘱以惠持为成出离
  业疏云。今行学者。多依随戒。忪[劳-力+凡]守护。不知战兢。本有何意。若不为出。空奉外仪(此中明出须论究尽二种生死)。或以污心。为名为利。谄诳无惭。诈现持戒。心为业本。终坠生死。不如不受。无犯持也。但顺故业。减损集因。故百论中罪福俱舍。为天持戒。名不净也。又成论云。行者深心。不乐为罪。名净持戒。持世佛藏云。若不为除我倒。而持戒者。名破戒人。广诃如彼。记引百论云。有漏净福(即人天也)无常故尚应舍。何况杂罪福。又云。持戒有二。一者不净。二者净。何等不净。谓持戒求乐报。一者生天。二者人中富贵。何等为净。行者作念。一切善法。戒为根本。持戒则心不悔。心不悔则欢喜。欢喜则心乐。心乐则得一心(得定)。得一心则生实智(发慧)。智生则得厌。得厌则离欲。得解脱。解脱则得涅盘。是名净持戒。又准事钞持犯篇四种分齐。可括诸文。一贼分齐。即上名利谄诈等。二罪分齐。即成论不乐为罪。三福分齐。即百论为天持戒。四道分齐。道通三乘。无非出离。前令反妄。下诫域心。必指佛乘。是今分齐。
  唯修事福非出离道
  又云。凡出家者。出有为家。为解脱者。谓脱缠缚。此为本也。如五分说。不为解脱出家。不得名僧。次不受供。今有行者。但知持戒。无心在道。道在虚通。达累为本。此而不思。但持戒善。自余讲解。修习观务。悉为非道。内多瞋忿。久污净心。此戒取结。谓为最胜。文是见取。体是欲界。增生下业。若修世禅。缘色缘心。虽经上界。终还生死。未有出期。如郁头蓝。上极非想。还沉阿鼻。后作飞狸。佛记无出。若修多闻讲诵经典。不为解脱。并增欲有。未成无漏。若营世事。供养三宝。塔寺等相。心无欣道。最是我所。或沉下趣。由善造时。自爱憎他。行谄行诳。杂惑成树。故受鬼趣。相似果报。以心非实。生在恶道。以福事成。故受胜处。
  立圆指据教有所凭
  (决显体行。嘱劝奉持。故有此文。重提四科。引经示据)。
  业疏又云。今识前缘。终归大乘。故须域心於处矣(前缘等语。通决法体行相也)。故经云。十方佛土。唯有一乘。除佛方便假名字说。既知此意。当护如命如浮囊也。故文云。我为弟子结戒已。宁死不犯。又如涅盘中罗剎之喻。记云。识前缘者。尘沙万境。无边制法。无始颠倒。迷为外物。故受轮转。今知唯识。无有外尘(上伸决戒法意)。故正受时。徧缘法界。勇发三誓。翻昔三障。由心业力。结成种子。自为戒体。应知能缘所缘。能发所发。能熏所熏。无非心性。心无边故。体亦无边。心无尽故。戒亦无尽(上伸决戒体意。已下通伸行相。有云。文引二经。但在劝修。然不知立圆。通圆法体行相劝修。后引通证四科也)。当知即是发菩提心。修大慈行。求无上果。此名实道。此即大乘。三世如来十方诸佛。示生唱灭。顿开渐诱。百千方便无量法门。种种施为。莫不由此。故曰。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佛乘。此即行人域心之处。然而浊世障深。惯习难断。初心怯懦。容退菩提。故须期生弥陀净土。况复圆宗三聚。即是上品三心。律仪断恶。即志诚心。摄善修智。即是深心。摄生利物。即回向发愿心。既具三心。必登上品。得无生忍。不待多生。成佛菩提。了无退屈。此又行人究竟域心之处矣。故下引证。即法华开显文也。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十二部中。九部属小乘。同归一佛乘故也)又云。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无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十方皆尔不独释迦)。无二亦无三(大小相对为二。三乘相对为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於众生。说佛智慧故(余乘修证因果色非色等。皆方便假名耳)。既知等者。蹑上开悟。由识前缘。若起毁犯。即是犯自心故。增妄业故。沦生死故。污佛种故。退菩提故。失功德利故。大小经论广劝奉持。虽不显彰。圣意在此。若不知此。得失尚微。既知此已。所护既深。所失亦大。理须谨摄。不可微纵。命与浮囊。世人所重。且举为喻。诸经论说。鹅珠草系。海板比丘。皆忘生护戒。则寿命浮囊。亦未足为重也。
  立圆滥宗释疑防难
  业疏问云。如上所斥。须识宗途。律是小乘。岂怀大解。矛盾自扣。如何会通。答。大小俱心(教门大小。机见乃殊。以大决小。无非一心。即前云。今识前缘终归大乘。故须域心於处。是也)。律仪不异(上句穷体。此句会行。上显根本一源。下显枝条无异。或法或体。既俱唯心。若教若行。岂有异制。如璎珞明。律仪一聚。通指在家出家一切诸戒。地持又云。〔毛〕众所受。在家出家随其所应。是名律仪戒。此约大小通收。论不异也。又疏前云。大乘三聚不异诸律。此约防非是同。论不异也。在小各执。小不通大。今以大决。即小是大。如疏云。常思此行即摄律仪。此约开显融会。明不异也。又记云。十方诸佛。唯有一乘圆极妙戒。此约克体无别。佛佛道同。论不异也。有斯诸义。故略引之)。卿不见前出家学本(见本篇初疏二下。列出家宗致。七门中圣道行。及大小相决二门也。令以唯识妙观。融一切行。则达即小是大。即事是理。一切出家行相。皆一佛乘。是为出家学本)。故兴此难。非矛盾也。何况四分。通明佛乘。故沓婆厌无学。知非牢固也。施生成佛道。知余非向也。相召为佛子。知无异乘也。舍财用非重。知心虚通也。尘境非根晓。知识了义也。略引成证。全乖小道。何得不思。致亏发足。记云。何况等者。意谓。纵是小教。於理自融。何况本部非局小耶。初沓婆厌无学者。见僧残无根谤戒。彼云。沓婆摩罗子得阿罗汉。在静处思惟。心自念言。此身不坚固(无常生灭终归空寂)。我今当以何方便求坚固法(谓厌无常求常住。厌生灭求不生灭诸佛法身也)。我今宜以力供养。分僧卧具。差次受请饭食(修利他行福业庄严)。白佛。因令白二。差为知事等。部主引此。由知小道。非究竟故。二施生成佛。即是戒本回向之词。文云。施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一切成佛之言。乃华严法华。圆顿了义。可验部主。知余二乘。非归向处。三相召成佛子。梵网大戒。乃称佛子。小乘戒本。但名比丘。而律序云。如是诸佛子。佛子亦如是等。此即部主。令归佛乘。四舍财用非重。谓舍堕求悔。先须舍财。舍己僧用不还。止犯吉罗。而不成盗。知心虚通者。钞云。四分一律。宗是大乘。虚通无系。故发诚言。事无滞结。若依他部。一舍已后。无反还求。任僧处断是也。五尘境非根晓。如小妄戒释见闻触知云见者。眼识能见。耳识能闻。鼻舌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识即是心。不同有部。但云根见。又如戒序中。稽首诸佛。又后序云。三世诸佛皆尊敬戒。又云。若有自为身。欲求佛道。又破僧戒。提婆害佛。诸比丘。执杖右绕佛大唤。佛安慰言。诸佛常法。无所复护。何以故。已胜诸怨故。此皆大乘之义。则知分通非唯前五(如上所引。诸分通义。虽通佛乘。犹是小教密谈。故别立圆宗。扶成决显。释诸疑情。直从大道也)乃至云。今立圆宗。会小归大。不由小径。直造大方。乃为成佛菩提发足之始。有得闻者。合生忻遇。反加诘难。强生荆棘。恶业所障。岂非自亏耶。今多此徒。是可怜愍。资持(中下)一云。明圆修者。既知受体。当发心时。为成三聚。故於随行随持一戒。禁恶不起。即摄律仪。用智观察。即摄善法。无非将护。即摄众生。因成三行。果获三佛。由受起随。从因至果。斯实行者出家学本。方契如来。设教本怀。故业疏云。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三聚等。又云。终归大乘。故须域心於处。又云。既知此意。当护如命如浮囊。略提大纲。余广如彼。咨尔后学微细研详。且五浊深缠。四蛇未脱。与鬼畜而同处。为苦恼之交煎。岂得不念清升。坐守涂炭。纵有修奉。不得其门。徒务勤劬。终无所诣。若乃尽无穷之生死。截无边之业非。破无始之昏惑。证无上之法者。唯戒一门。最为要术。诸佛称叹。偏在群经。诸祖弘持。盛於前代。当须深信。勿自迟疑。当以受体为双眸。以随行为两足。受随相副。虽万行而可成。目足更资。虽千里而必至。自非同道。夫复何言。悲天。
  辨烧身指大小相违
  资持(中一下)云。义净三藏寄归传。广斥世人烧身然指。意谓。菩萨大士之行。非出家比丘所宜。古来章记。相传引诫。讲者寡闻。用为口实。此由不知机有浅深。教分化制。律明自杀。方便偷兰。烧指然香。违制得吉。梵网所制。若不烧身臂指。非出家菩萨。犯轻垢罪。此盖小机急於自行。期尽报以起生。大士专在利他。历尘劫而弘济。是以小律结其大过。大教叹其深功。况大小两教。俱是圣言。一抑一扬。岂容乖异。且经明出家菩萨。那云不许比丘(彼云舍身非沙门所为等)。传列苦行遗身。岂是专在道俗(彼云经中所明事存通俗)。荆溪所谓依小不烧则易。依大烧之则难。保命贪生。物情皆尔。今以义判。且为三例。一若本白衣。不在言限。或全不受戒。依此经中。足指供养。胜施国城。若依梵网。直受大戒。顺体奉持。然之弥善。二若单受小戒。位局比丘。不烧则顺本成持。烧之则依篇结犯。三若兼受大戒。名出家菩萨。烧则成持。不烧则成犯。若先小后大。或先大后小。并从大判。不犯律仪。若此以明。粗分进否。岂得雷同。一槩顿斥为非。然有勇暴之夫。情存矫诳邀人利养。规世声名。故坏法门。乃佛教之大贼。自残形体。实儒宗之逆人。直是恶因。终无善报。今时颇盛。聋俗岂知。则义净之诫。亦有取矣。
  持之则益毁之则损
  事钞(上一)云。凡厕玄门者。克须清禁。无容於非。沐心道水者。慕存出要。无染於世。故能得益於时。迹起尘网。良由非法无以光其仪。非道无以显其德。而浇薄浅识。庸见之流。虽名参缁服。学非经远。行不依律。何善之有。情见疎野。宁究真要。封怀守株。志绝通望。局之心首。而言无诣。意虽论道。不异於俗。与世同流。事乖真趣。研习积年。犹迷暗托。况谈世论。孰能体之。是以容致滥委。以乱法司。肆意纵夺。专行暴克。尚非俗节所许。何有道仪得存。致令新学困於盘石。律要绝於羁秘。於时正法玄纲。宁不覆坠耶。故知兴替在人也。深崇护法者。何患佛日不再曜。法轮不再转乎。
  身是法聚可得自轻
  又云。知自身心。怀佩圣法。下为六道福田。上则三乘因种。自余绍隆佛种。兴见法幢。功德不可思议。岂唯言论能尽。直引圣说成证。令持法高士。详而镜诸(此篇广引经律。以示戒德。文长不录)。
  又(上三)云。萨婆多云。新受戒人。与佛齐德也。以此而推。出家僧尼。真是功德善法之聚。位尊人天。良由於此。不论受而具持。功德难数。若毁破者。犹利无边。故十轮云。破戒比丘。虽是死人。是戒余力。犹能示於人天道行。犹如牛黄麝香烧香等喻。佛因说偈。瞻卜花虽萎。胜於一切花。破戒诸比丘。犹胜诸外道。是故行者。破戒之人。功德无量。远有出期。不受戒者。随流苦海。永无解脱。智论说言。宁受戒而破。初入地狱。后得解脱。不受戒者。轮转三界。涅盘亦云。虽复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命终还入三恶道中。良由无戒。故致往返。记云。凡戒因行。佛戒果德。凡圣优劣。实非相拟。一往且望。清净义同。故云齐德。善法聚者。揽无边戒法。归无尽识藏。成善种子。作圣道基。翻无始恶缘。俱为戒善。变有漏苦报。即成法身。我等云何不自珍敬。佛恩深重。粉骨难酬。苦海导师。朽宅慈父。愿从今日。尽於未来。竭力亡身。常赞三宝。广度群品。少答圣慈。不论等者。举毁破较量。有毁戒者。见此言相似顺愚情。妄自矜夸。谓犯犹胜。此乃一途引接随时之义。圣制令受。意在成持。即下文云。宁起行用。不顺愿求。又云。若毁佛戒。不如不受。教旨甚明。慎勿错会。
  忆体摄持须先秉志
  钞(中一)云。出俗五众。所以为世良田者。实由戒体故也。是以智论云。受持禁戒为性。剃发染衣为相。今若氷洁其心。玉润其德者。乃能生善种。号良福田。不然纵拒。自贻伊戚。又云。故同法之俦。理须明察。若先严净识。托对五尘。欲染不生。由前方便。若元非摄虑。对境不能不犯。
  记云。末世凡流。沉溺滋久。摄念离染。未见其人。自非宿善资熏。明师训匠。勤求圣教。精择良朋。志慕孤高。行希清卓。时时不懈。日日如新。或体达前尘。反求欲本。或冥心所受。专意通持。故得对境萧然。遇缘确尔。翔而后集。默而识之。其犹挥手於空。了无滞矣。着铠入阵。何所畏乎。然惑业未消。死生可惧。岂唯言说。即是请升。在欲远尘。良恐非尔所及。居凡学圣故。且抑而为之。勿事悠悠。宜应切切。因兹言及。一为深思。
  诫观六难自庆修道(净心诫观。吾祖南山。为弟子慈忍作)。
  净心诫观云。一者万类之中。人身难得。如提谓经说。今得人身。难於龟木。二者虽得人身。中国难生。此土即当边地之中。具足大乘。正法经律。三者虽有正法。信乐复难。今随力信。不敢疑谤。四者人身难具。今受男形。根无残缺。相貌成就。五者虽具男形。六根无缺。五欲缠染。出家甚难。今得割爱。出家修道。披着佛衣。受佛净戒。六者虽受禁戒。随戒甚难。汝可於戒律中。尊重爱乐。惭愧慎护。於此六事若不观察。即便放逸。深障圣道。既超六难。常应喜庆。难得已得。得已莫失。如是思量。名为净心。
  出家过恶与俗不同
  业疏(二下)云。据论罪本皆由事缚。不思厌背。师心妄造。如大宝积经。出家二缚。谓诸见利养也。如律缘制由名利故。便生有漏。因制诸戒。为防罪业。障三涂也。今世出家。翻种苦本。不畏沉溺。多起下业。故彼文云。又有二痈。谓求见他过。自覆己罪。又十诵云。未来世中。出家人入地狱。白衣生天者。以俗人无法在身。但专信故。得生天也。出家有法。为世福田。乃反毁犯。妄受信施。开诸恶门。令多众生习学放逸。故四分中。为说利养难消。六十比丘。得无学也。六十比丘。热血从面孔而出。六十比丘。畏佛语故。便退还俗。
  起过之本应先观察
  又云。夫欲修道。於三业中。先断财色二种。若不贪财。即无谄诤。若不贪色。即无热恼。经云。背舍离欲。顺菩提分。当修身观。精勤一心。除世贪爱。制伏烦恼。令心清净。以断财色。成无漏善根。熏本识中成无贪种子。渐尽惑染。入贤圣位。经云。既非道人。又非白衣。无所名也。多求利故。专习唇吻。庄补华绮。戏论诤讼。递相谤嫉。三毒转强。烦恼增长。
  又云。一切苦因果。财色为本。一切乐因果。戒定为本。然此因果。悉在众生心微尘中。何故不禁。经云。八万四千障道罪业。悉因财色。以为根本。何以故。十方众生。无始已来。为财相杀者。过微尘数。为色相杀者。数复过是。若有断者。名菩萨行。名真持戒。名为贤士。名佛弟子。财色二事。相虽似轻。感罪尤重。河沙诳惑。由财色起。能坏君目。师徒夫妇等。亦坏内外亲族朋友知识。若离财色。更无世间。人天脱苦。圣凡同赞。诸漏灭尽。进至佛果。为此先诫财色二种。因色生憍。因财生吝。憍而且吝。虽有余德。亦不足观。先断财色。使功行成立。后听经论。即是入道次第也。偈曰。鄙夫爱财色。诫汝断贪着。由财二世苦。因色入火镬。色能障圣道。财能令行薄。审谛自看心。知贪是狂错。智避如火坑。顽愚不嫌恶。若犯当悔除。除已更勿作。一切有形类。终归填沟壑。持戒禁情苦。后受大安乐。
  五人持律佛法住世
  资持(上一下)云。所以唯据五人者。能辨受戒等众法故。所以约五千年者。论问(善见)。千年已佛法为都灭耶。答。不都灭。於千年中。得三达智(通达三世)。复千年中。得爱尽罗汉。无三达智。复千年中。得阿那含。复千年中。得斯陀含。复千年中。得须陀洹。学法五千岁得道。后五千年。学而不得道。万岁后。经书文字灭尽。但现剃头有袈裟而已。
  戒即是佛体德同故
  钞引五百问论云。佛言。我不灭度。半月一来。又言。佛有二身。肉身虽去。法身在世。若敬法者。便敬佛念佛。若持五戒。即见法身。若护法者。便为护佛。如饮水杀虫之喻。又如半月说戒。即见我也。记云。三段并指戒即是佛。所以然者。佛有生法二身。法身复二。一理法身。即所证理显。二事法身。即五分功圆。生身有生灭。此二法身。即是常住。故马鸣释於我灭后珍敬木叉云。示现不尽灭法身。常住世间。作究竟度故。是知佛本无身。全是积功修成。功德之聚。还以己德。开示群生。故名为戒。当知此戒。即是如来。故云若我在世无异此也。苟迷此旨。佛语何通。后学至此。宜切法意。
  律制杂学以妨正业
  钞又引五分云。为知差会等学书(知事差僧及法食会集等)。不得为好癈业。不听卜相。及问他吉凶。四分开学诵文书。及学世论。为伏外道。杂法中。新学比丘。开学算法。十诵。好作文颂。庄严章句。是可怖畏。不得作。毗尼母论。佛言。吾教汝一句一偈。乃至后世应行者。即行之。不应行者。亦莫行之。后世比丘所说亦尔。记云。以书算卜术。俗典文颂。俱是世法。非出家业。为因缘故。时复开之。今时释子。名实俱丧。能书写则称为草圣。通俗典则自号文章。择地则名为山水。卜术则呼为三命。岂意舍家事佛。随顺俗流之名。本圆厌世超升。翻集生死之业。故智论云。学习外典。如以力割泥。泥无所成。而刀自损。文如视日光。令人眼暗。然往古高僧。亦多异学。或精草隶。或善篇章。或医术驰名。或阴阳显誉。皆谓精穷。傍涉余宗。无非志在护持。助通佛化。故善戒云。若为论议。破於邪见。若二分经。一分外书。不犯。四分开诵。此其意耳。今或沽名邀利。附势矜能。形厕方袍。心染浮俗。毕身虚度。良可哀哉。
  解行无实反轻戒律
  又钞(中一)云。今有不肖之人。不知己身位地。妄自安托。云是大乘。轻弄真经。自重我教。即胜鬘经说。毗尼者即大乘学。智论云。八十诵者即尸波罗密。如此经论。不入其耳。岂不为悲。故摩耶经云。若年少比丘。亲於众中。毁訾毗尼。当知是为法灭之相。涅盘又云。若言如来。说突吉罗。如上岁数入地狱者。并是如来。方便怖人。如是说者。当知决定是魔经律。非佛所说。以此文证。如来悬知。未来有此。故先说示。以定邪正。不令有滥。而有同前群党。可谓即是魔民。又遗教等经。并指毗尼。以为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是故违逆。自陷深殃。故百喻经云。昔有一师。畜二弟子。各当一脚。随时按摩。其大弟子嫌彼小者。便打折其所当之脚。彼又嫌之。又折大者所当之脚。譬今方等学者。非於小乘。小乘学者又非方等。故使大圣法典。二途兼亡。以此证知。今日目睹。且菩萨设教。通道济俗。有缘而作。不染其风。初心大士。同声闻律仪。护讥嫌戒。性重无别。即涅盘经中。罗剎乞微尘浮囊。菩萨不与。譬护突吉罗戒也。又智论云。出家菩萨。守护戒故。不畜财物。以戒之功德。胜於布施。如我不杀。则施一切众生之命等。以此文证。今滥学大乘者。虽非可采。言过其实。耻己毁犯。谬自裒扬。余曾语云。戒是小法。可宜舍之。便即不肯。可宜持之。又复不肯。岂非与烦恼合。卒难陈喻。又可悲乎。
  资持(上上)一云。十诵中。律制比丘。五夏已前。专精律部。若达持犯。辨比丘事。然后乃可学习经论。今越次而学。行既失序。入道无由。大圣呵责。终非徒尔。又彼律云。佛见诸比丘。不学毗尼。遂赞叹毗尼。面前赞叹波离持律第一。后诸上座长老比丘。从波离学律也。今时才沾戒品。僧乃听教参禅。为僧行仪。一无所晓。况复轻陵戒捡。毁呰毗尼。贬学律为小乘。忽持戒为执相。於是荒迷尘俗。肆恣凶顽。嗜柸脔自谓通方。行淫怒言称达道。未穷圣旨。错解真乘。且戒必可轻。汝何登坛而受。律必可毁。汝何削发染衣。是则轻戒全是自轻。毁律还成自毁。妄情易习。正道难闻。拔俗超群。万中无一。请详圣训。能无从乎。
  又云。即今学者。专攻章记。争驰讲论。以为己能。身作重夷。口护轻吉。自谓精明盗相。反侵损於四方。善达淫科。更荒迷於三道。昏餐餍饫。尚说过中。夕饮酕醄犹谈酒制。人前敛相。诈现威容。屏处为非。略无畏忌。此徒目击。岂是诬言。良由章记之乖讹。复是师承之庸鄙。不令教於不令。一盲引於众盲。皇祖真宗。於兹殆绝。一寻此意。不觉嗟呼。因笔斯文。益增哽痛。自非圣鉴。孰见余心。悲夫。
  心未涉道滥倚圣言
  钞又云。今则心未涉道。行违大小二乘。口说无罪无忏。淫欲是道。记云。罪福性空。出普贤行法。淫欲是道。出无行经。乃大乘之通说。非止一经。为显业相皆如幻故。复示业性不可得故。复示染净同一源故。复示诸法唯一心故。复令众生於诸恶中。得解脱故。非谓使汝作不净行。今时为恶。傍倚此语。用饰己非。取适愚情。实乖圣意。楞严云。先断淫心。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又梵网经云。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净法与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乃至无慈悲心。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专彼语。此复云何。悲夫悲夫。
  五邪四邪并非正命
  钞又云。言五邪者。一谓为求利养。改常威仪。诈现异相。二谓说己功德。三者高声现威。四者说己所得利养激动令施。五者为求利故。强占他吉凶。言四邪者。一方邪者。通使四方。为求衣食。二仰邪者。谓上观星像乃虚之相。三者下邪。即耕田种殖种种下业。四者四维口食。习小小咒术。以邀利活命。此智论解也。律中非法说法。法说非法等。
  八财不净长贪坏道
  钞(中二)云。一田宅园林二种植生种。三贮积谷帛。四畜养人仆。五养系禽兽。六钱宝贵物。七毡褥金镬。八象金饰床。及诸重物。此之八名。经论及律盛列通数。显过不应。又律经言。若有畜者。非我弟子。五分亦云。必定不信我之法律。由此八种。皆长贪坏道。污染梵行。有得秽果。故名不净也。乃至云。律中在事小机意狭。故多开畜。又涅盘云。若诸弟子无人供须。时世饥馑。饮食难得。为欲护持。建立正法。我听弟子受畜金银。车乘田宅谷米。贸易所须。虽听受畜如是等物。要须净施笃信檀越。记云。上明大乘。机教俱急。下明小乘。机教俱缓。律在事者违事故轻。则显经宗於理。违理故重。小机意狭。不堪故开。反上大乘。堪任故重。世人反谓小乘须戒。大教通方。几许悞哉。
  资持引律云。日月有四患故。不明不净。不能有所照。亦无威神。谓阿修罗烟云尘雾。沙门有四大患。饮酒。淫欲。持金银。邪命。能令沙门。不明不净。不能有所照。亦无威神。今谓沙门行净。则佛法光辉。行既鄙秽。则能障蔽。故如烟也。又云。善戒经云。菩萨为利众生故。听畜憍奢耶。金银等。愚人据此。輙拟同伦。是不思也。况菩萨语通在家出家。如涅盘经中。出家菩萨。遮性等持纵云开畜。涅盘地持俱令净施。纵依善戒本为利生。今乃顺己贪爱。谄诈追求。为聚积则多索无厌。见贫病则一毫不给。岂与大士不分高下耶。乃至云。原宪居于环堵。蓬户不掩。颜渊处於陋巷。箪食瓢饮。晋宋高贤。齐梁达士视富贵如粪土。慕俭约为高尚。徧于史藉。岂不闻乎。
  钞又云。佛世尊。欲增尚弟子。令弃鄙业。远超三界。近为世范。今乃反自坠陷。自畜自捉。剧城市之商贾。信佛法之烟云。反自夸阵。妄排法律。云但无贪心。岂有罪失。出此言者。妄自矜持。不思位是下凡。轻拨大圣一分之利。尚计不及俗士高逸。何异螳螂拒轮之智。不殊飞蛾赴火之能。岂唯畜促长贪。方生重盗之始。故涅盘云。若能远离八毒蛇法。是名清净圣众福田应为人天供养。清净果报非肉眼所能分别。
  食是道缘制无自局
  又云。然食为大患。人谁不须。世尊一化。多先陈此故慰问言。乞食可得否等。古云。寺是摄十方众僧。修道境界。经游来往。无彼无此无主无客。僧理平等。同护佛法。饮食众具十方同有。鸣钟作法普集众僧同与檀越。作生福之田。
  劝广开怀利随道拥
  又云(上并出僧纲篇)。真诚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厌三界之无常。辞六亲之至爱。舍五欲之深着。良由虚妄之俗可弃。真实之道应归。是宜开廓远意。降荡鄙怀。不吝身财。护持正法。况僧食十方普同。彼取自分理应随喜而人情忌狭。用心不等。或有闭门。限碍客僧者。不亦蚩乎鸣钟本意。岂其然哉出家舍着。尤不应尔。但以危脆之身。不能坚护正法。浮假之命。不肯远通僧食违诸佛之教。损檀越之福。伤一时众情。塞十方僧路。传谬后生。所败远矣。改前迷而复道。不亦善哉(悭食独啖。饿鬼之业。是谓大迷)。或问僧事有限。外客无穷。以有限之食。供无穷之僧事必不立答曰。此乃鄙俗之浅度。琐人之短怀。岂谓清智之深识。达士之高见。夫四辈之供养。三宝之福田。犹天地之生长。山海之受用。何有尽哉故佛藏经言。当一心行道。随顺法行。勿念衣食。所须者。如来白毫相中。一分供诸一切出家弟子。亦不能尽。由此言之。勤修戒行至诚护法。由道得利。以道通用。乃至云。俗教尚谓忧道不忧贫。况出家之士高超俗表。不忧护法。而忧饮食。其失大甚也。
  恶行污家破戒废道(世中多然引示令改)
  钞(中二)引僧祇云。若俗人先有信心供养众僧。造立寺舍。令彼退减。是名污家。多论云。若作种种恶业。破他信敬善心名污家也。作不清净秽污垢浊。又得恶果。名为恶行。又比丘凡有所求。若以种种信施物。为三宝自身。乃至一切。而与大臣及道俗等。皆名污。家。何以故。凡出家人。无为无欲。清净自守以修道为心。若为俗人。信使往来。废乱正业非出离故。由以信施物与白衣故。即破前人平等好心於得物者欢喜爱乐。不得物者纵使贤善。无爱敬心失他前人。深厚福田。凡在家俗人。常於三宝。求清净福。割损肉血以种善根。今出家人。反持信物。赠遗白衣俗人反於出家人所。生希望心。又若以小物赠遗白衣。因此起七宝塔。造立精舍。乃至四事。满阎浮提。亦不如静坐。清净持戒。即是供养真实法身。
  诸文戒行门第六
  诸文戒相文第七
  约行明相
  钞(上一标宗)云。四明相者威仪行成。随所施造。动则称法。美德光显故名戒相。记问云。释相篇中以戒本为相与此异者。答。此约行明。彼就法辨。然则行必循法。法必轨行。文云。动则称法。岂不明乎。
  约法列相先叙列意
  钞(中一释相)云。依之修行善识其种相者。便发生定慧。克翦烦恼。若暗於所缘(记云。所缘即境。或可即指教相)。随流染惑。岂能反流生死。方更沉轮苦趣。所以依教出相。具显持犯。必准此行之庶无祸害焉(害即三涂。不唯免害。能生定慧)。记云。问。何者为相答。如后释戒三科束之。一所犯境。二成犯相。三开不犯。总为相矣。更以义求亦为三别。一犯与不犯。二犯中有轻重不同。三有方便根本差别。统论其相。不出心境。如不更解。
  正明列相
  又云。四明戒相。语相而言。有境斯是。缘则绵亘。摄心通慢。今约戒本。人并诵持。文相易明。持犯非滥。自余万境。岂得漏言。准例相承。薄知纲领。
  记云。相有形状。览而可别。前明戒法。但述功能。次明戒体唯论业性。后明戒行。略示摄修。若非辨相则法体行三。一无所晓。何以然耶法无别法即相是法。体无别体。总相为体。行无别行。履相成行。是故学者。於此一门。深须研考。然相所在。唯指教诠。大略而言。即二百五十。篇聚不同。一一篇中。名种差别(名即夷残□堕提吉。种即淫盗杀妄摩触等)。一一种内。有犯不犯。一一犯中。因果轻重(三种方便为因。五篇正罪为果。重即夷。轻即吉。中间相望)。犯缘通别(通缘七种。一出家五众。二无重病。三心相当。四无命难。五无梵难。六称本境。七趣正果。别缘据诸戒不同。如淫具。四盗具。五成犯等)。举要示相。不出列缘。缘虽少多。不出心境(列缘即上别缘。境即前境。心即犯心)。罪无自体。必假缘构(缘总通别)非境不起。非心不成。若晓此意。类通一切。皎如指掌。
  次决篇聚五七不同
  钞又(中一篇聚)云。今且分七五不同。具有三义则入五中一者名均(五篇各定无上中下之[巳/丌])。二则体均(犯夷同报)三者究竟均(不为诸篇作方便故)不具此三。通入聚摄。而六七差分者。亦有义意。六中合突吉罗。以同体故(同是果罪)。七中离恶说。以过多故(比篇罪多。且据身口两分。身造名恶作。口造名恶说)。问。上具张六聚名体。请知五篇七聚。名相如何。答。言五篇者。一波罗夷。二僧残。三波逸提四提舍尼。五突吉罗。言七聚者。一夷。二残。三偷兰遮。乃至第七恶说。记云。篇聚名通不必偏对。唯约五七以分均杂。故疏云。纵使聚从五位。义具三均。篇名在七。本因杂摄是也问。若约戒本自有八篇。今分五七。如何相对。答。今言篇聚。不局戒本。但是立名。统收众罪。若以五数。以对戒本。三十九十。合之为一。不定灭诤。总归吉罗。然本立。名不逐文相。但使律仪所制境徧尘沙。因果重轻。统归五七。但五收根本。七杂本因耳。
  示僧尼戒相广略
  又云。问。律中僧列二百五十戒。戒本具之。尼则五百此言虚实(五百之言。乃出智论。与律不同。故问决之)。答。两列定数约指为言(约即略也)。故诸部通言。不必依数。论其戒体。唯一无作约境明相。乃量尘沙。且指二百五十。以为持犯蹊径耳。律中。尼有三百四十八戒。可得指此。而为所防。今准智论云。尼受戒法。略则五百广则八万。僧则略有二百五十。广亦同尼律仪。
  更推三性为列相本
  (性即心体。体唯即一。随缘逐念。乃有万差缘念虽多。无非三种。以体召用。故云三性)。
  又云。一者善心犯戒(虽非粗恶。然是无知。结业乃轻。违制无别)。谓如僧祇中。知事比丘。暗於戒相。互用三宝物。随所违者。并波罗夷或见他厌生。与其死具。看俗杀生。教令早与。勿使苦恼。此并慈心造罪。而前境违重不以无知。便开不犯。由是可学。皆结根本。即律文云愚痴波罗夷乃至吉罗亦尔。又如萨婆多云。年少比丘。不知戒相。塔上拔草。罪福俱得。若论来报。受罪则轻。由本善念。更不增若。不免地狱。由违受体。若犯性。戒具受三罪。谓业道也。及以违制。若犯遮戒。如坏草木。但得一罪。以化教中本不制故。无情可恼。若后忏洗。复本清净。不同犯性。如智论云。十善戒虽忏三恶道不除等。二不善心者(由三毒所起也)。谓识知戒相或复暗学(即学不学)。轻慢教网。毁呰佛语。如明了论云。有四种粗恶意犯罪。一者浊重贪瞋痴心。二者不信业报。三者不惜所受戒。四者轻慢佛语。故心而造。则得重果。以此文证。由无惭愧。初无改悔是不善心。故成论云。害心杀蚁重於慈心杀人。由根本业重。决定受报。纵忏堕罪。业道不除。如十诵调达破僧。犯偷兰已。佛令僧中悔之。而於业道。尚堕阿鼻故地狱经云。一作业定。二受果定。诸佛威神。所不能转三无记心犯者。谓元非摄护随流任性。意非善恶。泛尔而造。如比丘。方坐高谈虚论费时损业纵放身口或手足损伤草木地土。和僧媒娶。妄用僧物。长衣过限。非时入俗。手触僧器。坏身口仪。如是众例。并通摄犯。唯除恒怀护持。误妄而造。此非心使。不感来业。记云。无记多别初无情局无记。有情通三性。二就情中。报色是无记。心则通三性。三就心中。三心局无记。行心通三性。
  戒疏(二上)云。托善缘以兴教者。如坐禅读诵讲导开悟。必以正命居怀制伏烦恼此名善法。方希名利。邪命自居。相虽是善。反成贪毒。坏心障道。勿过於此。是故大圣兴教防之。言不善缘以兴教者。如十恶等。体是不善。能广三涂增恼障道故圣因过制教防之。言托无记缘以兴教者。如草木等体虽无记。数作不已。外彰讥丑。内增乱心。故制防约。作者犯堕(疏约所犯境明无记。钞据能犯心。以明无记。问。钞疏何以两异。答。疏据兴教。教由境缘而制。故就境缘。以明三性。钞明行者犯由心起。心虽万差。无出三种。故就能犯心。以明三性。问。何以并引於此。答。教行虽异。无非示相。故并引之)。
  诸文戒相门第七
  诸文持犯门第八
  律行虽广持犯为宗
  事钞(中四)云。律宗其唯持犯。持犯之相寔深。非夫积学洞微。穷幽尽理者则斯义难见也。故历代相遵。更无异术(音遂路也)虽少多分径。而大旨无违。但后进杂学教网未谙。时过学肆讵知始末。若核持犯。何由可识。然持犯之文。贯通一部。就境彰名。已在随相。今试约义总论。指其纲要。举事以显令披寻者易矣。资持云。言其唯者此有二释。谓依体起。行。行有顺违。遂分持犯。机缘非一。制等尘沙。摄为能诠号毗尼藏。考其本制。非别所明。此通约教本释也。又四分一律。初列僧尼戒本。是止持。翻成作犯。后二十犍度等是作持。违则止犯。且据大约为言。若论相兼。则一部始终。四行皆备。此别就部文释也。
  止作持犯先释其名
  (已下文义。疏钞多同。今之所引。随义去取。二记亦然)。
  钞云。言止持者。方便正念护本所受。禁防身口。不造诸恶。目之曰止。止而无违戒。体光洁顺本所受称之曰持。持由止成。号止持戒。如初篇之类(上示上持。下引疏示作持)。
  戒疏云。此对不作恶法为宗。恶既已离。事须修善。必以策勤三业修习戒行。有善起护。名之为作。持由作成。故号作持如衣食四缘。威仪杂行作意防拟方成戒净。此对修习善法为宗所以先后者。论(百论)云。戒相止。行相作。又云。恶止善行义之次第。
  钞又云。言作犯者。出家五众。内具三毒。我倒在怀。鼓动身口。违理造境。名之为作。作而有违。污本所受。名之曰犯犯由作成。故曰作犯此对作恶法为宗。恶既作矣。必不修善。是故第二即明止犯。言止犯者。良以痴心怠慢行违本受。於诸胜业。厌不修学。故名为止。止而有违。反彼受愿。故名为犯。此对不修善法为宗。行宗云。然须先了并依受体而立。由本受时不出二心。一者断恶二者修善所发业性。即本愿体。随中守护。对分二持。反违本受。即成两犯。
  示持犯体先出古义
  戒疏云。如昔解云。离身三邪。离口四过。意地不起。三不善根。名止持体。屈身礼拜。行檀放生。赞叹三宝。读诵经教。意修三善对治三毒。各修诸观。乃至离染净行。慈悲四弘等。名作持体。起十不善名作犯体。止不礼拜。布施修慈。乃至观行名止犯体(引古难破)。有人问曰。止不行施。礼拜读诵悉为犯者。出在何律何聚所收。如律文云。佛不制者。不应制也。乃至智论云。不行十二头陀。四无量心。不名犯戒但是於戒阙庄严。耳。
  次立今义先示能体
  疏又云。今更依教。立持犯体能所分别(依教谓唯据律也)。言能持者。即心为体。身口是具。不名为业。若不思虑。不成持犯。故成论云。是三种业皆但是心。离心无思。无身口业。又云身口者。乃是造善恶具。非善恶业体。以此文证。故知意思为能持犯体资持云如律结犯。并问何心诸不犯中例开忘误。问论云三业皆但是心。此即心王。那得上定意思为体。答。心王意思。体用分耳。论推三业之本。故就体论。此定成业之能。故从用说。若尔何不如论。从体明者。答。体通四阴。用局行心。舍通从局论业弥显。又复心未必是思。思必是心。体不兼用。用必得体。今云意思则体用齐收。义无乖异。问。受中作戒。色心为体。今此能持。即是随作。何但取心。而不兼色。又问。唯心造业。何异大乘。又问。既简身口。何以后成就门。复通三业。此恐文繁。如别所显。
  所持犯体先示制听(正论体相。即善恶事法。先明二教为摄法分齐)
  疏云。就制听两教。交络互明。先出二教之意。言制教者。禁诸出家。有恶皆断。名制止也。有善斯集。名制作也。又钞云。制教有二。一制作作则无愆。不顺有罪二。制止。作则有过。止则无违言听教者。作与不作。一切无罪。何故须二者。若唯制无开。中下绝分。进道莫由。若唯开无制上行慢求。息於自励。故须二教。摄生义足资持云。古师出体。化行不分。今局律宗。专依行教。律藏虽广。行相极繁。制听二门。摄无不尽。以对机不等。立教有殊。若不两分。体状交杂。先标二教。其意在兹。
  ○正出体状
  止持制门善恶事法
  (止持本唯收恶。由善事法。具双持犯。约离过边。属止持门。就进修边。归后作持)。
  疏云。一者可学事制止。何者是耶。如淫通三境(人非人畜生也)盗分四主(上三外更如三宝物)。既是恶事。不可妄行。故须止也(且举初篇二戒自余篇聚所禁一切恶事并属此。门)二者可学法制止。如五邪(即谓达五邪法)七非(即非法等具见羯磨经)。体乖圣教。明了其相。必不得行。故同止也。不可学事者。由心迷倒。随境不了。於杀盗境。疑虑不分。望非犯位。故是止持。而心不了。是不可学(迷忘忍生非学可得名不可学)。二者不可学法。如四依(即乞食等行四依也)五邪七非(如上)三法(心念对首众法三羯磨)。是非相滥。忘思不了虽未依行。故名止持。非学所知。名不可学问。如此生迷与愚教者。复有何异。答。愚教之徒。生来不学。故随所坏。并结无知(坏即犯也)。今此不尔。素并明练。忽然迷忘。非学所知。故於教相无罪可结(上明恶事法。下示善事法)。二就止持对制门。可学事中。制必作者。如衣钵体量也。言可学法者。制必须作。如三羯磨等。问此止持中。但得守戒而已。若有作者便同作持。今明作者岂非合乱答。今言制作即成止持。若不依行则是作犯。今顺教作便成止持。如三衣一钵。法须具有。故制畜之。岂非作也望无犯故。名为止持。依教奉行。又是作持。问。与后作持。复何别耶。答。义同意别。具二持犯。其致在兹。
  止持听门唯善事法(此门不通恶事法)
  疏云。言可学事法者。谓房舍尺量。长衣广狭。指授白二。加说净法是也。於此事法亦听作听止。必有房财。理须加法。故听作也。若有妨难。犯过衣财。不合加法。故听止也。言不可学事法者。谓房财大小迷忘互生。作法是非。昏昧杂起。望不违教。名为止持。迷非可学。故不制犯。
  作持制门亦唯据善
  言可学者。并制修学。事谓衣钵行护也。法谓一切教行也。并托事法进用修成而无违犯。名为作持。不敢违越。又是止持。问。此止持与前制门止持。复有何异。答。前对恶法。无由可作。名为止持。此就善法。必不违越名为止持。各有意致。可通解否。又钞云。法谓教行也。教谓律藏。行谓对治。记云。言律藏者。复分二类。一者总收制作。三种羯磨。众法如受结说恣。治谏忏摈等(处分枚囊等在所门)。对首即安居依止。持衣加药之类(衣药说净等属听门)。心念如六念责心等。二者总收众共两行。除羯磨外。律诸犍度。所制行法。如师资僧网。衣钵行护之类。通有制听具如上下两卷。行谓对治者。如衣食房药随时起观。行住坐卧。常尔一心之类。
  作持听门事法局善
  疏云。就听门中亦对法事。事谓长财房舍法谓处分说净。亦有听作听止。如前所言(前止持听门今作持听门。并以房长出体者由。具双持犯。故止据离过作。据策修故也)。
  通明止作容皆迷忘
  疏云。如昔解云。作持门中事法。唯可学。无不可学者。非此所明。亦非进修。圣不制学。不同止持。通不可学。以唯离过。故得明也。今解不然。不可学迷。非学能了。乃至四果。犹有事迷何况下凡。而能通辨。故於事法。无问止作。皆有迷忘。而非罪摄。何以明之。如律。长财。开忘不染。房舍指授。亦开想疑。既不结正。明知不犯。
  二犯体状翻持可明
  疏云。三明作犯其状如何。此犯所立。翻对止持。但不依戒行。事法有违。皆名作犯。第四止犯。以对作持所对事法。怠而不修。皆名止犯。此二犯中亦有可学。及不可学。类上持中。彼此交映。衢术历然。
  斥古定体妄滥无归
  资持云。昔人有立制听二教为体。今谓二教。乃是摄法总科。所摄事法乃是其体故知非也。又有章门。以四行无作为体。谓与受体不别。今谓受随前后。发业不同。云何持犯。与受不别。况两犯无作体是不善。岂同受体。是亦不然。又有人立万境为体。今谓万境乃持犯之缘。非是其体。又诸戒列缘。境专一种若唯立境。不摄诸缘。则成局故。又淫触粗媒。说法同宿。行坐乘舡。止一女境。若唯立境。则迷诸相。又如一女。六十三戒。若唯立境。不显多戒。若尔母论云。犯必托境。岂非诚据。答。论云托境岂非犯缘。至论所犯。须云犯戒。岂得犯境。问如上三家。为有何失。答前已略示更为明之举要为言都违祖训。且文中自云。制听二教以明显是约教明体。那云二教即是体耶。又体状一门。未见一言。谈及无作及与万境。那得於外各自强立。又诸章记。并科前段明二教文。以为立体。今分已下。正出体处自论四行□用此求有何关涉。自余谬妄。何足论之。问。今。此所立指何为体。答。一教大宗岂容檀立。况在文昭显。何假别求一准钞文。如前委释。恐有未悟。更略提示。如文前出二教名义。后分二教。各显事法事法即体。岂复疑乎。乃至宜须研究。方见资深。况是一宗宏纲。万行根本。苟迷斯旨。余复何言。纵欲摄修直恐投心无所。虽云讲习。终为枉费时功。圣意极详。凡情罔测。弃文考体。何殊缘木求鱼。强立异端。岂异为蛇添足。幸负反隅之识。勿封是昔之迷。搜括古今。决择可否。则吾祖之道。何惠於丧乎。
  大论持犯通别分二
  资持(上一上)云。通别持犯先知名相。然后释文谓学知戒相。明达持犯。於一切时护本所受。通望受体。一无所犯。不随缘别。名为通持。不学无知。制通篇聚随所不了无非结罪。故云通犯。随对一境。方便遮防。行顺本受。名为别持。违受起非。则名别犯言别有三。一制法别。篇聚重轻种类异故。二对境别。情与非情。三趣男女。道俗不同故。三犯缘别。随戒多少。不相滥故。又复通别二持。俱通止作。通犯唯止犯。别犯兼两犯。
  心用教行二双持犯
  疏云。若据心用。以明持犯。一切诸戒。并二持犯。何者是耶。且如淫戒顺戒禁防。即止持义。观厌现前。无思染秽纵有境逼三时不乐。名为作持违作止犯违止作犯。记云。凡持一戒。必起护心望离过边。即成止持。望起护边。复是作持两犯亦尔违教作恶。必无对治。文约淫戒示相可解。此谓二持两犯。各自相通。非谓持中有犯。以善恶行别。违顺心乖故也(上明心用讫)。疏又云。若据教行。必托境生。依教奉行。作而无犯。何者是耶。且如三衣教遣备具不敢违侮。名为止持。如教策修顺行不犯。名为作持。违此二持便成两犯。可同杀盗有教开作。名作持耶。记云。二十六戒。此约戒本。具双持者。余并单持。是则一切作持。其必兼止。若但止持。未必有作。自余羯磨衣钵等事。则见广律。文举三衣其相甚显资持云。二据教行即诸戒中或有教制奉行之者若制若听或事或法且如三衣。依教而作为作持望无违犯是止持。又问云。教行双持。别就戒本为有几戒答。今为括之僧残有二(二房制量有处分故)。三十有九(长衣月望长钵长药急施。此五有净法。二离减六年。皆有法开。畜[狂-王+?]宝说净付俗)。九十有十二(说粗教尼羯磨。开皆别德。衣开二入聚。制白足劝。有余食法。残宿不受。七日尽形。口法真实。净问主僧断事与欲)。提舍有二(尼拍从诃止兰若制语知)。众学有一(杖囊有羯磨开)。总二十六戒。皆二持犯。余并单持犯耳。
  止作持犯成就处所
  疏云。若无染污。以明止持。行前三心。得有持义谓识想受此之三心。非业非记流入行心。方成别业。故分四阴。以为二分。岂非本有戒体。外无染污。光洁纯净。名之为持。三心非记受体是记故得成持也(三心中止持。此科可见。行心中止持。如下自明)记云。据此非持。取本受体。说名为持。古人因为端拱止持。以非造作任运成故。又问云。三心何分。答了别所缘境名识(通指六识)。取所领之相名想领纳所缘名受(六触因缘生。六受一一各有苦乐。不苦不乐。三受之异皆从违顺。非违非顺而生)。造作之心能趣於果名为行(六受之后。各起善不善不动等业。亦名六思。思即是业)。若大乘经。则受想行识列次不同(由受生想。从想起行。由行成识)今依小论。则识受想行。以取最初一念。了别之心名识。次起相像名想。次领纳名受。后起思业造作名行。
  次示行心成就四行
  疏云(钞同不录)。二就治行。明止持者必入行心。方得成就。前之三心。不名为持。善性便有。恶无记无(此谓行心。自通三性。持局善性。犯局恶性)如欲离过。作意遮约或对境防。或起心护。岂彼无记。而得成持。若据作持。例同后止。既就境论。三心非分。若据二犯。行心成就前三亦无局不善性。善无记无(二持不贪等三善为行。二犯即贪等三毒为行)。资持云。注分善恶者以行心语通。恐相滥故。三善同时而不相离。三恶相别。其性相违作犯多是贪嗔。止犯率由痴慢。一往大判。非不互兼。
  疏又云。今解持犯之生。皆从法起违顺教相故有持犯。据房为言。事法分二。各具二持。名体须显。安有端坐不修为持。如杀盗等。随境制御。识达业相。方成前行。号曰止持。岂有卧地。我不杀□□□□□□□□戒戒随三善。缘境而生。前立义中。约行明持。无问止作。前之三心。不名持犯。
  又明三业成就四行
  疏又云。言身口者。离杀等过。名身止持。受食食等。名身作持。离语四过。名口止持。知净语等名口作持。身口二犯。反上可知。
  上对身口次就意论
  (问。前约行心。此文论意。二并心业。成就义一。何以分异。答。行是总相。意乃别配。欲显持犯。何戒是身成。何戒是口成。何戒是意成。虽三业成异。必由行心造作。若据前明能持犯。以意思为体。今云。行心成就。是知行心意思其体是一。但配诸戒。成犯分齐。故分其异。又复前约行。心但对四位。今约三业。别配诸戒。行意虽同。於义乃别。问。诸戒之中。何是意成。答。律云。发心作心念作者。是也。上收诸篇远方便。下是恶觉不摄意。默妄自覆。染心看女等皆果罪也。问。意成诸戒。三宗何异。答。有宗犯非制意。心念等罪。还依身口判成。钞云。动身口思。记云。筹度所为事。名身口思。虽未动相。即属身口。问。记云有宗动色成犯。律云心念乃是动心。何得会同。答。於一心念。两宗判殊。空宗重缘。正据动心。有宗心念。即属身口。岂非动色。钞云。动身口思。岂不然乎。空宗约重。缘心圆宗。即瞥尔犯。问。前二结犯。据律可知。圆宗结犯。约何教义。答。前戒行门中已辨。可反寻之)。
  疏云。单意业中。不名持犯。故律云。单意者不名犯也。(单意不犯。此通两计。有宗动身口思。空宗乃约重缘。如上可见)若尔何故律云。发心作。心念作皆名犯者。答。此谓发心将由身口虽未动相。即名为犯(此答且顺有宗)。有人言制声闻戒。於可制者言之。独头心念忽起缘非不名为犯。重缘向念。可得思觉。而不制约。故是犯科。所以文云。心念作也。任情两取。后为正义(正符四分)。记问云。意已成就何以。前约身口明成就耶。答。就意辨成皆远方便。心念果罪少分有之大论趣果须至身口。问。世云。小乘不制意地今那制耶。答此由不辨假实两宗制限深浅故也小乘实宗。定不制意。动色成犯假宗制意但约重缘简非瞥尔。三宗历然。大小无滥。学者至此。宜须精究。
  止作二心有通有塞(此门四科。今但录第二。余见钞中)
  钞云。将心望境。有通有塞。言塞者持犯不相有。言通者。持犯自相通。如止持中有作持。作持中有止持二犯亦尔(塞者以止持之心。对恶境起作持之心。对善境起。通者对恶处。止时必作对治。此属心用二持。对善起。作时必止离过。此属教行二持)。若为取别。答。止中有作。收作成止(此约心用)。作中亦尔(通约心用教行)。举宗历然岂容通漫(举宗之义。即如前以善恶事法并对冶离过等。分之可见)。一止作持心别(止心离过。分心进修)。二止作持境别(止境是恶。作境是善)。三止心对作境(上犯)。四作心对止境(作犯)。若就修行。解止持者。如止杀盗先修慈悲。少欲等行。以行成故。名为作持。望境不起。名止持。即止中有作也。若就修行解作持者。如欲诵戒羯磨。先止外缘。望离粗过名止。后善行。成名作即作中有止也。记云。前明二持。即心用双持。通一切戒修观止缘。通约化业。并非制教。慈悲愍物行。治杀。?/div>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戒律宗-律宗会元-宋-守一 下一页 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戒律宗-律宗会元-宋-守一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