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思惑。共润七翻生死。次则通示四果及佛。有超断次断之根性。然后别出二生三生家家之义也。此先略标。下文逐一解释。
【□注】惑有粗细。故分九品。无漏智力。故经七生。所以须七生者。如辅行成引论云。於七世中。无漏智熟。如服酥法。七日病消。如歌罗逻。七日一变。如亲族法。限至七代。如七步蛇。四大力故。行至七步。蛇毒力故。不至八步。惑力至七。道力非八。婆沙云。应云十四。何故云七。答。中有。本有。数不出七。故但云七。乃至若总论生。应云七人。七天。十四中有。合二十八生。且依前说。不出七故。故但云七。
【■记】此释上欲惑润七番生死也。然惑润多番生死者为细。少者为粗。故以惑粗细成九品。而润生死成七番也。所以下出其须七生之故。辅行引成论文者。即成论分别贤圣品云。极七有者。是人於七世中。无漏智熟。如歌罗逻等。此言凝滑。状如凝酥。七日变成。又如服酥等。极至七日。坚病则消。如七步蛇者。心地观经云。或有菩萨。以彼五欲。而为恐怖。譬七步蛇。当害人时。毒力炽盛。行过七步。即便命终也。婆沙答文中言中有本有者。如人现前之身。名本有身。死后即受中阴之身。名中有身。於中有身中。投托父母。或生人间天上鬼畜之中。名后有身也。
【■补】辅行云。初果生死极至於七。定不至八。故名七翻。不必一切尽至于七。楞伽云。下者至七。中者三五。上者即生。而入涅盘。四教义云。须陀洹受生死七返。终不至八生。集论云。极七返有者。谓即预流。於人天生。往来杂受。极至七返。得尽苦际。
【■补】任断下。即止观引旧婆沙对超论次文。详引在后。次断解下。次断内前任断经生。谓经七番生死。而尽损惑。今次断。则以一生中断二必三断五必六。为断惑损生也。
【■备】辨讹曰。任断下引止观对超所论之次句。当知是次断。非关任断也。详论在后。
【■补】此次断超断二图。示上所言次通示超次根性之义也。本断超下六行观者。厌下苦粗障。欣上妙胜离也。随其品数多少。至无成根缘者。谓随其本在凡地时。以世智伏思惑品数。或多或少。今入十六心。超果不同。若本断五品四品。今但名初果。本断六品。今但二果向。本断七八品。今名二果。本断九品。今超证三向。问。断九品应证三果。何以只名三向耶。答。以彼在凡地。用有漏智。智弱故。须抑退一位。故但名三向也。虽本地断上界惑得非想定。应超证四果向。今但极至三果也。既以有漏智断惑。则无成根缘。以有漏智。不能成无漏根故。若无成根缘。容或退归见道等位。则不止三生矣。故阙此缘。不论家家。
【■备】辨讹曰。断超下无成根缘句。文中既说入十六心。超果不同。可知亦有从十六心后。缘四谛修。成无漏根。云何说无成根缘耶。私谓。外道本性断思后断见。故入十六心时。即超证果时。似不论十六心后也。故言无成根缘。辨讹又曰。小超下乃至无学向果句。若超至无学。是大超。非小超也。论解见下节。
【□注】任断者。此人非全无观行。但不及次断勤加功行耳。
【■记】此释任断名也。意明此任断有少观行。虽不及次断加功断惑。亦能依观任运除妄。故名任断也。
【□注】次断者。虽异任断。乃对超断。越次得名。
【■记】此释次断名也。意谓此人异乎前之任运断惑者。既然次断之人。加功进行。断惑损生。是乃对后超断人断见惑时。即超证二三果。乃至四果。超其次第。故今次断人。得初果已。虽云起大加行。断二必三。断五必六。未能超越位次。故得次断名也。
【□注】本断超者。辅行六上(十)云。本得非想定。即是已断下八地思。至十六心。应名阿罗汉向。但名阿那含者。以凡地时。有漏智弱。但名那含。若本断九品。今名三向。若七八品。得名二果。断六品等。名二果向。断五四等。但名初果。(文)须抑退者。意令此人。此生必定起无漏圣道故。文出俱舍。
【■记】此释本断超名也。辅行下。引文释明本断超之义。须抑退者下。出其抑退一位。所以意明抑之者。实进之也。文出俱舍者。陈本第十七卷颂云。利钝根二人。于中信法行。若已灭修惑。于初果道向。乃至灭五品。向二灭九前。离欲上色界。则向第三果。
【■补】次断与断超何异。以次断之人。断见惑。得初果已后。次第进果。次第断惑。三缘具足。论家家种子。断超之人。在凡夫时。见思全伏。至十六心满。超果不定。
【■备】有师标云。既得非想定。何故但断下八地思。不断非想地思耶。以内弟子得其地定。即破其地惑。外道先得其定。未破其惑。故虽得无想。止破下地思也。又辨讹曰。此节文。虽出辅行。然违俱舍。当知论中未起胜进道。名住果非向。不论超证次断。悉皆十五心名向。十六心名果。纵断上地七十一品。十六心时。但名阿那含果。以未起胜进道故。是以止观超次断辨。则次断名向。超断不名向也。问。若住果不名为向。则辅行若本断九。今名三向。断六品等。名二果向。云何通。答。此是荆溪约抑退意立名。俱舍婆沙。无此名目。读者幸勿以辞害意。私谓。止观超次对辨。专指小超。其判本断超中。有随以世智断之多少句。则三向二向已含於中。故荆溪约意分判耳。
【□注】小超者。止观六(九)云。若凡夫地未得禅。十六心满。超能兼除欲惑诸品。或三两品。(辅行云。应云三四。或恐文误。或婆沙不同)即是家家一种子等。即是小超。(文)及前文云。超断至五品。名家家。乃至八品。名一种子(文)。
【■记】此重引止观超断。以释少超。前文即上所引释少超之前文。
【■补】止观中家家种子在前。故曰前文。会本六上(二十)如超次对辨后明小超。故下言下文。会本六上(四十)玉师。因宋代诸师错执止观中。小超与次断对辨之文。将谓小超一类。只能超至一种子。故注家引辅行力辨小超。其类非一。亦有至无学果也。
【□注】辅行六上释云。今文中言超断者只是下文小超之人(此定止观超断属小超也)。
【■记】此引辅行释明重引止观之文。而有三节。此一节会超断是小超。今文。即今重引止观之文。下文。即指上所引止观正释小超。若凡地未得禅等文。以其在下。故指为下文。所以引辅行释者。即释超断至五品名家家。乃至八品。名一种子之文。今文中言超断者。即是下文明四超中小超之人也。下文者。以止观中明超断之文在前。小超之文在后故也。
【□注】本在凡地。未得色定。或修欲定。欲惑未断。此人至十六心超断五品。名为家家。此之五品。同四品故(此文别释小超中断五品惑论家家者。一种人也。不可据此之文。通定小超之人皆未得色定。如止观云。若凡地未得禅。若已得禅。岂止三向。盖小超人。其类非一)。
【■记】此一节文。辅行别释小超中论家家。
【■备】五六共润一生。故超断五品。退一位同四品也。
【□注】随其本断品之多少。而得名为家家种子。及以无学向果等名(此文通释少超。超果不定。盖止观文。明小超人至一种子义犹未尽。故此点云。随其本断等也。盖随其小超本位断惑。品数多少。则断五品名家家。多则乃至极果。则知小超。不可惟局三果向也故止观云十六心后。即有一念超果至那含。或超至罗汉)。
【■记】此引辅行通释小超超果不定意也。文中示其超果不定。推知不局三向。故止观下。证明超果不定也。
【■备】辨讹曰。此引止观文未恰。当知此论小超。在十六心中。随断惑品多少论。不在十六心后。不可将十六心后答超断思惑之文。来证十六心中也。私谓。此等超果之人。似应摄归小超。否则遗漏。存俟后定。
【□注】问。小超若超至四果者。止观何故但云。若凡地未得禅。超能兼除欲惑诸品。
【■补】除欲惑诸品。不过二三果而已。何能至四果耶。
【□注】答。此据小超中未得色定者而言。故云若凡地未得禅。超能兼除欲惑诸品。若之为言。乃不定之辞也。况诸品之言。岂惟八品。故下即云。一种子等。
【■记】此料简小超有四番问答。问中举止观何故释小超。只言超能兼除欲惑诸品。意明兼除欲惑诸品。但可名小超为家家。或种子。及三向而已。不得超名无学向果也。答中先约未得色定小超。以释止观之文。次以二意。释推其辞。以明超得无学向果。先以不定之辞释若字。意明若得色无色定者。则能超至无学向果。次以不一之义释诸字。意明兼除多品者。则能超至无学向果也。
【□注】问。或谓小超只至三向。乃判辅行随其本断品之多少。谓双点超次而得。名为家家种子。乃别点小超。及以无学向果等名。乃别点次断。如此可乎。答。止观虽超次对辨。辅行唯指小超。如云今文中言超断者。即是下文小超之人。乃至云此之五品。同四品故。随其本断品之多少等。乃释小超一连之文。岂可分擘对当耶。
【■记】此料简分文对当超次也。问中坚执己意。乃分辅行对当止观超次。答中有纵有夺。纵之则明。止观以超次对辨。夺之则显。辅行唯指小超。如云下。示辅行唯指小超之文。岂可下。结责不应分文对当。
【■备】止观超次对辨者。文言。今且依修道断一品欲惑。次第至第五品尽。皆名斯陀含向。若超断至五品。名家家。次断六品尽。名斯陀含果。超断至六品尽。名一往来。次断第七品。至第八品。名阿那含向。超断至第八品。名一种子。次断第九品尽。名阿那含果。毕竟不复还来欲界。次断初禅初品。至非想第八品。凡七十一品。悉名阿罗汉向。六种那含。位在其中。第九无碍道。断非想第九惑尽。第九解脱道证。名阿罗汉果是也。三缘具足。得论家家者。辅行注云。今文中言超断者。即是下文小超之人。本在凡地。未得色定。或修欲定。欲惑未断。此人至十六心。超断五品。名为家家。此之五品。同四品故。随其本断品之多少。而得名为家家种子。及以无学向果等名也。辨讹曰。此是纪要中语。其说本正。不应破。私谓。此是小超之文。岂可分擘对当二语。集注乃依文定断。全不扭捏。可以依从。吾侪未具毫末熏修。判位之处。虚衷仰信而已。不敢以诤论见长也。
【□注】问。止观超次对辨。何故小超只至一种子耶。答。小超一种子已前。与次断异。
【■补】一种子以前。次断必须得初果已后起加行。断二必断三。断五必断六等。若小超见思同断。超至五品等。故异。
【□注】若三果后。与次断同。故止观不论也。
【■补】此料简止观超次对辨之意。谓断欲界惑九品尽。若次若超。同名三果。进断上八地七十一品思。若次若超。总名四向。七十二品断尽。同名无学。
【■记】答中有同有异。前异故。所以超次对辨。后同故。所以不论小超至无学果向也。
【□注】问。或谓十六心后。一念超果至那含。属本断超。超至罗汉。属大超者。且小超何不预耶。答。本断超人。岂止那含。
【■记】本断超有至四果向者。故不止那含。
【■补】有但名那含向者。乃至断欲三四品。但名初果者。岂止那含一种而已。
【■备】辨讹曰。既言十六心后。不在四超中摄。若欲摄者。超至那含。可摄属小超。若至罗汉。或可附於大超。然与闻唱善来者不侔。当知凡言超者。皆在十心论。不在十六后。私谓。后字须活看。今言一念。时分甚促。未必经久方证也。且此等超果。既不在四超之中。此后又不别论。则义有遗漏。既与凡地闻唱者不同。则附入大超。亦非全合。莫若今注。依无学向果一连之说。摄归小超为妥。至言超在十六心论者。则闻唱即证之流。何曾历过暖顶等耶。存俟后定。又本断超。系外道断思不断见。故极至非想。应名罗汉向。抑他一位。属那含而止。记解为顺。
【□注】若大超人。凡地闻唱善来。即证罗汉。何得云十六心后。
此料简十六心后超果。是小超也。因有师谬将止观文中十六心后。一念超果至那含。判属本断超。超至罗汉。判属大超。故今问中举他十六心后超果所属。以问小超不预超果之故。然此问意。谓既有师如此之判。而小超不预十六心后超果之内矣。云何前引十六心后超果。以证小超耶。
【■记】答中意明。止观所云。十六心后。一念超果至阿那含。乃小超未得禅者。或至阿罗汉。即小超已得禅者。正属小超证果不定。非属本断及太超也。
【□注】问。小超既至罗汉。与大超何别。答。以小超凡地修观。伏於见思。至十六心。超果不定。若大超人。凡地一呼善来。直超四果。与小超自不侔矣。
【■记】此料简大小二超辽然不同也。问中以小超超至罗汉而问。与大超直至罗汉何别。答中明小超在於凡夫地位。修观之时。已得伏惑。至十六心后。或能超至罗汉。而与大超闻呼善来。即证罗汉逈然有别也。所言一呼即证者。如辅行云。佛言。善来比丘。自然得具足戒。当於言下。须发自落。袈裟在身。钵盂在手。犹如五岁。知法比丘。如跋陀罗波楞伽者是。以上释通辨超次根性也。
【□注】次释家家之义。家家者。受生处不一也。人中三洲。张王不同。天上六欲。宫殿等别。故论天家家。人家家。不等家家。平等家家。辅行六上(六)云。家家者。有二不同。谓天。及人。天。谓欲天三二家生。而证圆寂。(此天家家)人。谓人处或三二家。或三二洲。而证圆寂。(此人家家。已上皆平等家家也)若天三生。天三。人二。若天二生。天二。人一。(天不等家家)人生三二。反此可知。(人不等家家。)故天家家。先於人中得见道已。若超若次。进断三四。后於天中三二处生。人中反此。天家家者。於最后生天中。余残结断。名得圆寂。人中家家。准此可知。
【■补】此引辅行释上人天以论家家也。谓三家生而证圆寂者。即是已断欲惑三品。则损四生。即有三生在。故三生而证也。二家生而证圆寂者。乃欲惑已断四品。则损五生。而有二生在。故二生而证也。或纯天上。或纯人间。此所谓平等者也。故天家家者。先於人中见道起生。最后於天上而证圆寂也。人家家者。先於天上得见道。最后於人中而证圆寂也。圆寂者。即小乘涅盘无为之理。圆见思之惑寂也。瑜伽论曰。天家家者。谓於天上从家至家。若往若来。证苦边际。人家家者。谓於人间从家至家。若往若来。证苦边际是也。又天不平等者。天上起生。天三人二。最后天上而得圆寂。是也。人中反此。
(然辅行云。三二生而证圆寂。即四果也。此是家家种性。不可作寻常断九品惑。得三果释也。)。
【■记】寻常释。断欲惑九品。只得三果。今证圆寂。指四果也。
【■备】辨讹曰。玉师意谓。家家种性。故不生上界。而得四果。若寻常次断九品惑者。还生上二界。方证四果。故言不可作寻常等。不知欲界经生圣者。定不复生色无色界。以上二界。亦有长时之苦。同於欲界故也。私谓。俱舍论言。若在圣位。经欲界生。必不往生色无色界。由彼证得不还果已。定於现身。般涅盘故。若於色界经生圣者。容有上生无色界义。然集注寻常二字。乃指断九品惑。只得三果者说。以明今证圆寂。是四果也。
【□注】俱舍颂云。欲断三四品三二生家家(此二句正颂家家。断三品。则损四生。后三生在。论三生家家。若断四品。则损五生。后二生在。论二生家家)。
【■记】此两行小注。以释论家家也。而本论释曰。然复应说三二生者。以有增进。於所受生。或少或无。或过此故。何缘此无断五品者。以断第五。必断第六。非一品惑。能障得果。犹如一间。未越界故也。
【□注】断五至二向(断至五品。名二果向)。
【■记】论云即预流者。进断欲界一品修惑。乃至五品。应知转名一来向果。
【□注】断六一来果。
【■记】论云。若断第六。成一来果。彼在天上。一来人间。而般涅盘。名一来果。过此已后。更无生故。此惑名曰。薄贪嗔痴。唯余下品贪嗔痴故。
【□注】断七或八品。一生名一间(断至七品或八品。犹有一生间隔。此据命终者)。
【■记】论云。即一来者。进断余惑。若三缘具。转名一间。一由断惑。断欲修惑。七八品故。二由成根。得能治彼。无漏根故。三由受生。更受欲有。余一生故。颂中但说初后断惑受生二缘。不说成根缘。如何一品惑。障得不还果。由彼若断。便越界故。前说三时业极为障。应知烦恼亦与业同。越彼等流。异熟地故。间。谓。间隔。彼余一生为间隔故。不得不还果。有一间者。说名一间。华严疏言。有三缘具。名为一间。上之二句。即是二缘。更有第三。得无漏根。以为能治。易故不说。同前家家。以下三品。共润一生。故断七八。余第九在。亦有一生。而为间隔。故名一间。有一品惑。不证不还。有一生在。不证圆寂。皆名一间。
【□注】此则第三向(此据不命终者。而向三果)。
【■记】本论言。即断修惑七八品者。应知亦名不还果向。先断三四七八品惑。入见谛者。后得果时。乃至未修后胜果道。仍不名曰家家。一间未成。治彼无漏根故。华严疏言。即此一间。是不还向也。
【■备】辨讹曰。原注分命。终不命终。准论并无此意。若命终名一间。不命终名。向者如得二果。名一往来。亦应约命终不命终论否。既二果可言现在。一间必定局指命终也。且颂本是一意。不当分属两意也。
【□注】断九不还果。
【■记】论释云。若断第九成不还果。必不还来生欲界。故此惑名曰五下结断。虽必先断。或二或三。然於此时。总集断故。依不还位。诸契经中。以种种门。建立差别。华严疏言。九品全断。更不还生欲界。故云不还果也。
【□注】已上论颂。正颂加行次断。备乎九种根性。
【■记】言九种根性者。即色界九种般。谓於色般合五为三。谓有行。无行。皆生般摄。并中般。上流般为三。即开三为九。见下文图示九般也。
【■补】九种根性者一。三生家家。二。二生家家。三。二果向。四。一来果。五。断七品一间。六。断八品一间。七。断七品第三向。八断八品第三向。九。不还果。然一间之名者。集论言。谓即一来。或於天上惟受一有。得尽苦际。所以者何。即一来果。进至不还果向。或於天上。惟受一有。得般涅盘。故有一隙。容此一生。故名一间。约断七品。或八品而命终者。为两种一间。以同是一生间隔故。约断七品。或八品而不命终者。则为两种三向。以同是近三果故。如四教义云。信解人证阿那含。亦有二种。一向。二果。一向者。若断欲界七品或八品。皆是阿那含向。据此皆是之言。则断七或八。为两种一间。等无谬矣。是为备乎九种根性也。
【■备】节义曰。天平等家家。天不平等家家。人平等。不等。共四位。并后五。二向。一来。一间。三向。不还。为九种。集注问答解亦同宜依节义。
【□注】辅行问何缘无断一品。二品及断五品。名家家耶。答。加行次人。断二必三。断五必六。必无不断大品惑尽。而命终者。辅行云。此次断义与今文同。盖指俱舍加行次断。与止观所引婆沙小超是同。
【■记】此料拣无断一二及五品惑。名家家义。问中问其不名家家所以。答中约加行必断大品惑尽命终。出其缘由。断二必三。断五必六者。谓由圣者。起大加行。必断大品惑尽而命终者。如辅行云。大品者。谓三品。离三成九。故三名大。若断二。必至于三。是断初大品。若断五。必六者。是第二大品。又无一品能障於果。是故断五必至于六。所以无断一二。及五品惑。名家家也。辅行云下。牒释会文同义。俱舍加行次断。即上文所引二颂。婆沙小超之文。止观第六所引。此下注中有出。
【■补】与今文同者。玉师恐人错认辅行义。谓与止观超次对辨之次断是同。故此牒而辨之。谓与今文超次对辨之超断同。不与次断同也。以玉师意。止观次断。是经生损惑。不论家家故。若超断是断惑损生。故论家家种子。而与俱舍明加行次断之论家家种子。其意正同。但止观中只云超断五品名家家一句。辅行引俱舍次断家家以释之。故又会通云。此次断文。与今文同。此会义同若尔。若会释止观。应云此次断人。欲断四品。名二生家家。与今超断五品名家家是同。以超断五品。功齐四品故。此止观言超断。即是小超。故注中言小超也。
【□注】问。次断之人。必断大品惑尽。何故断四。不至五六又断八品。何不至九。答。断初大品已既有余力。故更进断第四也。不至九者。以有得果越界。二义故。六唯得果。无越界义。是故断五。必至於六。
【■补】得果越界。有决定诸业为作留难。如婆沙四十二。然论谓得四果。今借言之。
【□注】二三品中。全无二义。断二必三。於理无疑。
【■记】此料拣断二必三。五必至六义也。如辅行云。断九二义异三品。一者得果。二者越界。第九一品。以有得果。及能越界。故断至八有命终者。所以断八不九也。
【□注】问。还有断一二品。论五四生家家否。答。既断二必三。岂惟一耶。
【■记】此料拣断一二品不论家家也。问中由明断欲三四品。三二论家家。故发此问。以初大品之初。一品润二生。第二品润一生。若断此一二两品。但损三生。故有此问。答中举无不断大品惑尽而命终之事。以显断二。既不论家家。惟断一品。亦不论家家也。
【■备】既断二必三。加行人无有不断至三品而命终者。岂有断一品而命终者乎。
【□注】问。还有断六品论一生家家否。答家家者。受生处不一。既唯一生。则不论也。
【■记】此料简断六品不论家家也。问中由断前六品。损六生。后三品未断。犹有一生在。故有此问也。答中举受生不一。得名家家。既明一生。只一处。非家家之义。故不论也。
【□注】问。断五至二向。还可於此论功齐四品。论家家否。答。加行次人。既断五必六。不同小超也。
【■备】加行次人。虽有二向之名。然此生必证二果。故与小超异。
【□注】三缘具足。方论家家。俱舍云。即预流者。进断修惑。若三缘具。转名家家。一。断惑缘。断欲修惑。三四品故。(此拣异任断)。
【■补】目初果后。任运七生。
【□注】二。成根缘。得能治彼三四。成无漏根故(此拣异本断超)。
【■补】在凡夫地。修四禅。用六行观。以有漏智弱。不缘四谛而修。成无漏根。故无成根缘。
【□注】三。受生缘。更受欲有。三二生故(此拣异大超)。
【■补】大超之人。在凡夫地。闻唱善来。即证罗汉。故无受生缘。
【□注】颂中但说初后二缘者(断欲三四品。即断惑缘三二生家家即受生缘)论中既云预流果后。进断修惑。即是治彼三四。成无漏根。义准已成。故不具说。
意谓。若在预流果前。或属小超。或属本断超。犹未可定。今论既云。在预流果后。自属加行次断之人。成无漏根。三缘具足。其义自可准知也。故颂中不必具说也。
【□注】三缘缺一。非家家之义。若断七八。亦具三缘。转名一间。此约次断。若小超人。既论家家。三缘必具。
【■记】此料简次断之人。五品不论功齐四品家家也。三缘具足下。示次断之人论家家。俱舍下。引释或难。俱舍但明前后二缘。不说无漏一缘。故以论中明指预流果后。则明属加行次人。已成无漏根。非小超本断超。可得混淆。不必更说也。若断七八下。带示一间。虽亦具三缘。转名一间。无家家义。若小超下。兼示小超。若论家家。亦必具足三缘也。
【□注】辅行六上。若超若次。进断三四。(文)得非小超亦至三四品耶。彼释家家。三二处生故。以五品功齐四品。而总言耳。非谓小超至四品也。
【■记】此料简小超。非止断四品也。问中举辅行。明超次进断三四之文。以问小超之人。止超三四。答中约释家家三二处义。中明辅行之文。乃释超次。非连及小超。亦止超三四也。
【□注】又复小超至五品。而不至六者。由得果义故。
【■记】此拣小超。超五不六名家家。恐伏难言。次断根性。断五必六。得论断第二大品惑尽。何故小超但至五。不至六耶。故注中牒而释之。以明第六有得果义。若断之。则成二果。不名家家也。今欲论家家。故小超但至五品也。
【□注】止观六引婆沙云。次断五品。名斯陀含向。超断五品。名家家。次断六品。名斯陀含果。超断六品。名一往来。次断七品八品。名阿那含向。超断八品。名一种子。(文)。
【■记】此举止观所引。意取超断五品名家家一句。证成上义。由上超次对明。谓超次之人。断五必六。小超之人。断五不六。故引而证之。然虽全举所引。意取超断五品名家家一句。证成上义。亦是起下文料简也。
【■补】此中次断一品。乃至五品。皆名斯陀含向者。以此是经生损惑。无断惑缘。故断三四品。不得论家家。断七八品。不得论一间也。是知此次。即任断之根性也。又云。此即止观六上。超次对辨之文。由次断中。不论家家一种子。故玉岗师意。以此中次断为任断也。俱舍论。以未起胜进道。名住果非向。不论超证。次证。悉皆十五心中名向。第十六心名果。纵断上地七十一品。十六心时。皆但名阿那含果。未起胜进道。故。故止观超次对辨。以次断名向。超断不名为向。又。所云次断。自属加行次断。玉岗师似作任断释之。若任断者。何必更论。且任断之人。至第七生中。得尽苦际。不往上二界受生。诸经论中。具有明文。何得云六种那含。位在其中。故知但约加行次断说也。问。若云住果。不得名向。则辅行明本断超中。若本断九品。今名三向。断六品等。名二果向。复云何通。答。此是荆溪大师。据抑退之意。约意立名也。俱舍婆沙。无此名目。读者幸勿以辞害意也。
【■备】加行次断。断惑损生。胜於任断。似不应反生上界。受长时苦。当以根性不同。有现般上流之异。仰信而已。至止观引婆沙判超次文。辅行释中有天家家。先於人中得见道已。若超若次。进断三四等。此似指论家家之次断。非任断比。辨讹亦曰。注师以此中次断为任断。然此中次断。玉岗师亦作加行次断释。唯前任断图中。所引对超论次句。作任断释读下。若任断人结句。玉师业经料简。
【□注】问。次断五品名二向。超断五品名家家。又斯陀含与一往来。阿那含向与一种子。其义无别。何分超次。答。由命终不命终。经生不经生。异也。盖次断五品。名二四者。此人既不命终。向二果也。超断五品名家家者。此既命终。虽断五品。功齐四品以论家家。下二例说。故三缘具足。得受一间。正取命终一生间隔。三缘不具。不受一间之名。但名阿那含向。正取不经生者。向三果也。
【■记】此料拣超断次断两名有异。盖下。别释超次五品异之所以。下二例说者。谓次断六品名斯陀含果者。此人断五必六。大品惑尽力亦尽。住二果也。超断六品一往来者。此人虽超六品命终。犹须一番往来。据此立名也。又次断七八品名阿那含向者。此人既不命终向三果也。超断八品名一种子者。此既命终。虽断八品。犹有一生间隔。名一种子也。上文引俱舍颂曰。断七或八品。一生名一间。此则第三向。而原注中既以命终不命终分释。故此结示之也。
【■补】此中次断。皆约功立号。超断。似约过立名。但在功过边着眼。其义自分。问。且如斯陀含。与一往来。但唐梵不同。何分功过。答。名果名向。悉是从功立号。但言一往来。即约生死过边立名。余亦例尔。
【□注】然教门方便。论家家者。为令圣者。畏经生故。速得证果。若任断人。既经生损惑。故不说也。
【■记】此释论家家之所以。或谓。佛祖教门。施设种种方便论家家义。所以者何。故此释云。为令超次圣人。怖畏生死。速取寂灭道果故也。任断既不起加行。任运经于七生。故不论家家也。
△三不还果。
三阿那含。此云不来。此位断欲残思尽。进断上八地思。
【□注】此果断欲界下三品思尽。进断上八地思。取证四果。而般涅盘(此云灭度)。
【■记】此明仪文不来之义。如金刚疏云。是人欲界中死。生色无色界。於彼漏尽。不复来生。大论名阿那伽弥。阿那。名不。伽弥。名来。四教义翻为不还。又经言。阿那含者。非数数来。又不还来二十五有。名阿那含也。若更受身。名那含。不受身者。名阿那含。有去来者。名曰那含。无去来者。名阿那含。今以断惑释立名者。盖欲惑乃润生之因。既无其因。亦无其果。故不还来欲界受生。名不来也。此三果人。已断尽欲惑。更断上二界惑。意在现生取证四果而般涅盘。何期不遂本意。即於胜进时命终。则论般那含也。
【□注】就此释般那含。此名从略。乃是般涅盘之阿那含也。旧对家家。称为般般。义无所准。
【■补】般者。取也。以进断上惑。般取涅盘。故言般涅盘。但思惑未尽。仍属胜进。故名阿那含。是知此般涅盘之阿那含。乃约功能立名也。若约行名胜进阿那含。约位。名阿罗汉向。虽有如此不同。只是那含断惑之位也。旧对下。斥旧。盖旧师谓二果向。既断三四品。仍有三二处受生。可称家家。今那含断上界惑。既有六种九种。亦可对家家称般般。然家家义。乃凭经论。今般般义。经论无凭。故言义无所准。
【□注】又此且论有余涅盘。俱舍论云。般涅盘者。谓有余依。有余师说。亦无余依。此不应理。彼应舍寿。无自在故。
【■补】若是无余依者。即应自在舍寿入灭。今既果缚犹存。须待报尽。方入涅盘。故无自在。显宗论云。彼舍寿中。无自在故。罗汉见思子缚已断。报身犹存。为有余。灰身灭智。为无余。今仍有非想最后一品。故且一往论有余。若再往。即有余亦不许也。彼应舍寿。俱舍作彼於有余依。即是有漏所依。八种依中名最后边依。谓其最后身依有余涅盘而住也。八种依。见法数。
【■备】辨讹曰。有余涅盘的指无学。妙句解便有涅盘音。谓陈如初得见谛。即断见惑。分证灭谛。亦是分得有余涅盘等。此是今家顺经意。非论意。
【□注】止观六(五)云。次断初禅初品。至非想第八。品凡七十一品。悉名阿罗汉向。六种那含。位在其中。
【■记】此引止观明六种那含。在四向摄也。如释论云。那含有十一种。五种正是阿那含。六种阿罗汉向摄。即今六种也。
【■补】任断根性。而止观名次断者。如俱舍云。若在圣位。经欲界生。必不往生色无色界。由彼证得不还果已。定於现身般涅盘故。可见须陀洹人。至第七生。仍须先证三果。方证四果。故亦得论次断也。又三果前。超次对辨。三果后一切合论。故得论六种那含。若任断人。既是现般。不得复论六种。
(此是任断根性)。
【■补】此中次断。与前所引次断五品。名斯陀含向等。是止观一连之文。故知是任断根性。此玉师之意也。
【□注】辅行六上(六)引大论七种。一中般。二生般。三有行般。四无行般。五上流般。(色界)六现般。(欲界)七无色般。俱舍七种。前五如大论。第六却取无色般。(辅行脱一无字。乃云但取色般。并五为六)第七方立现般。
【■记】然二论七般名同。但六七二般。列次先后互异也。
【■补】辅行脱一无字。今考辅行会。本六上二十二有无字。辅行云。无色般那含。於彼无色得有余。名为罗汉。唯有心智。而无色身。据此得有余涅盘者。名为罗汉。今言般那含者。仍旧名耳。
【□注】荆溪谓俱舍不立现般。指七种中。第六不立耳。非谓论文不明现般。据二论六种。一立一不立。对释止观六种那含。故有此言。
【■记】此明辅行荆溪所言不立现般之意。即辅行释止观文言。六种那含。位在其中者。大论明五那含。谓中。生。行。不行。上流。复有六种。五如上。加现般。复有七种。六如上。加无色般。俱舍不立现般。但取无色般并五为六。因有俱舍不立现般之言。今释俱舍不立现般之言。而引二意释之。一者。荆溪尊者乃指七种中。第六不立现般。故言俱舍不立。非谓俱舍不明现般也。二者。乃据二论六种。一大论立。一俱舍不立。对释止观六种那含。故有此俱舍不立现般言也。
【■补】止观六种。盖准俱舍不立现般。而取无色般。彼下文云。断非想第九惑业尽。名阿罗汉。现般。即属四果中收。故不另立。
【□注】但诸文种数多少。今准俱舍三界七种图示。然后对拣。
【■记】此标拣取。以定今文也。拣者。诸文五七八九至万二千九百六十种。既多少不可定准。故当拣之。取者。俱舍三界七种。名义周足准定。故当取之。
【□注】颂云此中生有行。无行般涅盘。上流若杂修。能往色究竟。超半超徧没。余能往有顶。(余字。指不杂修。有顶。非非想处)行无色有四。住此般涅盘。
【■记】言住此者。即指欲界也。俱舍云。此不还者。总说有七。且行色界。差别有五。一中般。二生般。三有行。四无行。五上流。中般者。谓往色界。住中有位。便般涅盘。生般者。谓生色界已。不久便般涅盘。以具勤修速进道故。此中所说般涅盘者。谓有余依。有余师说。亦无余依。此不应理。彼於舍寿无自在故。有行般者。谓往色界生已。长时加行不息。由多功用。方般涅盘。此唯有勤修。无速进道故。无行般者。谓往色界生已。经久。加行懈怠。不多功用。便般涅盘。以缺勤修速进道故。有说。此二有差别者。由缘有为无为圣道。如其次第得涅盘故。然此说非理。大过失故。然契经中先说无行。后说有行。般涅盘者。如其次第与理相应。有速进道。无速进道。无行有行。而成办故。不由功用得。由功用得。故生般涅盘。得最速进。最上品道。随眠最劣。故生不久。便般涅盘。言上流者。是上行义。以流与行。其义一故。谓欲界没。往色界生。未即於中能证圆寂。要转生上。方般涅盘。即此上流。差别有二。由因及果有差别故。因差别者。此於静虑。由有杂修。无杂修故。果差别者。色究竟天。及有顶天。为极处故。谓若於静虑乐慧有杂修者。能往色究竟方般涅盘。即此复有三种差别。全超。半超。遍没。异故。全超者。谓在欲界。於色静虑已具杂修。遇缘退失上三静虑。以初静虑。爱味为缘。命终上生梵众天处。由於先世惯习势方。复能杂修第四静虑。从彼处没。生色究竟。於梵众天。最初处没。生色究竟。最后天中。顿越中间。是全超义。言半超者。从彼渐次生五净居。即无烦天等。乃至中间能越一处。生色究竟。超非全故。名为半超。圣必不生大梵天处。僻见处故。一导师故。言遍没者。从彼渐次。於一切处皆遍受生。最后方能生色究竟。一切处死。故名遍没。无不还者。於已生处。受第二生。由彼於生。容求胜进。非等劣故。即由此故。不还义满。必不还生。曾生处故。尚不生本处。况有生於下应知此谓。二上流中。由有杂修。静虑因故。往色究竟般涅盘者。余於静虑无杂修。即乐定不兼事而修者。能往有顶。方般涅盘。谓彼先无杂修静虑。由於诸定。爱味为缘。此没遍生色界诸处。唯不能往五净居天。色界命终於。三无色次第生已。复生有顶。方般涅盘。二上流中。前是观行。指有杂修。后是止行。指无杂修。乐慧乐定。有差别故。二上流者。於下地中。得般涅盘。见不违理。而言此往色究竟天。及有顶天为极处者。由此过彼无行处故。如预流者。极七返生。此五。名行色界者。若行无色界者。差别有四。谓在欲界。离色界贪。从此命终。生於无色。此中差别。唯有四种。由生般涅盘有差别故。此并前五。成六不还。复有不行。色无色界。即住於此。能般涅盘。名现般。并前六为七也。
(辅行六上析玄具释。论颂七种。先色次无色。后欲般。今图顺三界次第)。
【■记】此段小注指文释颂。如辅行云。一。中般。谓欲界没。於色中阴。而般涅盘。二生般。生色界已。而般涅盘。三。有行。生色界已。长时修行。方般涅盘。但有勤修。无速进道。四。无行。生色界已。不经久修。无功用行。而般涅盘。勤修速进。二道俱无。五。上流。於色界中。要转经於四禅天处。方般涅盘。上流又二。一。杂修。即乐慧是。二。无杂修。即乐定是。有杂修者。往色究竟。无杂修者。往於有顶。颂中余字。是不杂修。又有三种。一。全超者。谓在欲界。於四禅中。已遍杂修。遇缘退失。从梵众没。生色究竟。中间尽越。名为全超。二者。半超。梵众没已。中间渐受十四天处。或超一二。乃至十三。后乃方生色究竟天。皆名半超。非全超故。通受半名。全不能超。名为遍没。无杂修者。生无色界。唯不能生。五净居天。从广果没。生三无色。后生有顶。方般涅盘。故此那含。纵生无色。犹属色摄。若欲界没生无色。即无色摄。析玄释者。未详。论颂下。明从列三界次序。今图稍别。
【■记】杂修者。以其有时。修初禅慧。或有时修四禅慧。交互修故。乃乐慧根性也。问。上流杂修何法。答。修夹熏禅。初以一念无漏。一念有漏。又一念无漏。以前后二念无漏。熏此一念有漏。共有三念。以为根本。第二翻以前三念为加行。更引起三念。则有六念。乃至第五色究竟天。则有十五心。由此有漏无漏间杂而修。名为杂修。亦名夹熏禅。不杂修者。不生五净居也。以杂修者。修此夹熏禅故。故能生于净居天中。不杂修者。不修此禅。是故不生。既无其因。云何有果。非唯全超。半超者不生。即遍没者。亦不生也。虽往非想无色。只是色般根性者。辅行云。无杂修者。生无色界。唯不能生五净居。从广果没。生三无色。复生有顶。方般涅盘。此犹属色般摄也。
【■备】辨讹曰。虽言遍没。不必遍生。以有可生之道。令人厌离。且作是说。但是具历四禅。即可云遍没也。故大经明上流中。若受二身。名利根。受四身。名钝根也。
【□注】大论七种名同俱舍。列次小异。如下图示。俱舍论云。行无色者。差别有四。谓在欲界。离色界贪。从此命终。生於无色。此并前五。成六不还。复有不行色无色界。即住於此。欲界惑尽。现般涅盘。并前六为七。全超者。谓在欲界於四禅中。已徧杂修。即可生於色究竟天。盖由遇缘退失。故生梵众。须从梵众没已。然后生于色究竟天。中间尽越。故名全超。
【■补】谓此人以初禅爱味为缘。故命终生梵众。又由先世惯习势力能杂修第四禅。所以从梵众没。生色究竟。名全超也。
【■备】集注问答。问。退失反得全超何耶。答。准俱舍意。以遇违缘退失。则生畏惧。起大加行。况在欲界先已徧修。故得全超。不退者。不尔。故但半超。及徧没也。
【□注】半超(者。谓自)梵众没已。中间渐受(梵辅。小光等不定。於此)十四天中。或超一二。乃至十三。后乃方生。色究竟天。皆名半超。非全超故。通受半名。
【■补】色界共十八天。梵众。乃最初没处。色究竟。乃最后生天。中间大梵。我慢。无想。外道。此二天。圣人不生。故言十四。於此中若超一天者。即超梵辅。超二天者。即梵辅少光。乃至十三者。即超至善见。若至十四。即是全超。故不论也。可见十四天中。如有一天不超。皆名半超也。
【□注】徧没。全不能超。名为徧没。色界徧没。即十六天。大梵。是天主我慢。无想。是外道所居。圣者不生此二天也。
【■备】华严大梵天王。寄配十地。此言圣者不生。如何会通。须知大乘发明示现。当亦寄生。小乘实行声闻。不生也。
【□注】俱舍复有九种。即於色般。合五为三。有行及无行。皆生般摄。即开三为九。颂云。行色界有九。谓三各分三。业惑根有殊。致成三九别。
【■记】此示俱舍九种。以有行无行为生般一种。并前中般。及后上流。是为合五为三也。论云。即行色界五种不还。总立为三。各分三种。故成九种。何等为三。谓中。生。上流。有差别故。云何三种。各分为三。且中般涅盘。分为三种。速。非速。经久。得般涅盘。由三火星喻所显故。生般涅盘。亦分三种。生有行等。般涅盘故。此皆生已。得般涅盘。是故并应。名为生般於上流中。亦分三种。超半超等。有差别故。然诸三种。一切皆由速。非速。经久。得般涅盘。故更互相望。无杂乱故。如是三种九种不还。由业惑根。有差别故。有速。非速。经久。不同。且总成三。由造增长。顺起后生后业差别故。如其次第下中上烦恼现行有差别故。及上中下根差别故。此三一一如其所应。亦业根有差别故。因各有三。故成九种。谓初二三。由惑根别。各成三种。非由业异后三。亦由顺后受业有差别故。分成三种。故说如是行色不还。业惑根殊。成三九别。
【■记】此图示大论七种。名同俱舍。列次小异。
【■补】言六种那含位在其中者。意谓止观六种那含。即同二论之七种。何者。以依大论明六种。即是一中二生。乃至第六现般。七种中。缺无色般也。若依俱舍明六种。即是一中二生。乃至第六无色般。乃七种具矣。故荆溪一立一不立。特指第六。以对止观。则显止观虽曰六种。即是七种。
【■记】此图示俱舍九种般也。释签引论言。中般为三者。谓速。非速。久住。准俱舍论。总为九种。谓三各分三。即中生上流也。有行无行。生色界已。方般涅盘。并生般摄。言中三者。谓速。非速。经久。如迸火星。以喻三义。思之可知。并於中阴论速非速等。生有三者。一生。约速立。二有行。约非速立。三无行。约经久立。并生色界已。论速等也。上流三者。一全超。约速立。二半超。约非速立。三徧没。约经久立。从初色至色末。始终有此三人不同。如是三九。由业惑根异。言业异者。造顺现业。成中般。造顺生业。成生般。造顺后业。成上流般。言惑三者。下品惑。成中般。中品惑。成生般。上品惑。成上流般。言根别者。上根。中般。中根。生般。下根。上流般也。
【■补】中般速者。舍身未离欲界。非速者。离欲界已。经久者。至色界边。生般速者。生色界即般涅盘。非速者。生四五天不等。经久者。至色究竟。上流速者。全超。非速者。半超。经久者。遍没。顺现者。此人厌苦心切。三界如牢狱。在欲即涅盘。顺生者。其心疎。至色界。顺於后者又疎。至色究竟天。下品惑轻。至色界。中品重。至三四天。上品又重。至色究竟天。上。谓中有。中。谓色界。下。至色究竟。此依大经释。
【■备】辨讹曰。中般下顺现。论是顺起。所谓食香中有起。中有以香为食。故曰食香起。亦是中有。故言顺起。荆溪恐人未晓。改现字耳。
【□注】诸文或云五种。独指色般。或云八种。三界七中。加不定般(补注十四初引婆沙三界般中。遍有不定。进老。示不定相。乃约期心欲界。便般涅盘。或未能克。却生上界。而取证也。或期生上界。忽发宿习。欲界即证。色无色准说可知)。
【■记】此释不定般也。色无色准说者。谓期心色界。便般涅盘。或未能克。却生无色取证。或期生无色。色界即证也。又期心无色。空处便般涅盘。或未能克。却生识处。已上诸天取证。或期生非非想天。乃空处即证也。
【■补】进老。人名也。宋。崇进法师。有精英集行世。以年道相若。故称进老。舜江纪要中。频有进老之称。
【□注】杂心论七种。妙玄所用。於色界五。初开中为三。(速非速经久)并后四成七。
【■记】杂心七般。谓速般。非速般。经久般。生般。有行般。无行般。上流般也。
【□注】毗昙有一万二千九百六十种般。如释签第五具示。
【■记】释签引杂阿毗昙云。阿那含者。或五。或七。或八。五。谓中。生。有行。无行。上流。七。谓中般分三。如迸火星喻。八。谓五如上。加现。无色。及不定。且从五种说。谓色五种。从根分十五。谓上中下。各五故。约地成二十。四禅各五故。约性有三十。谓退。思。护。住。进。不动。谓种性各五故。处有八十。梵众至尼咤。十六处。各五故。每一种那含。有二千五百九十二。何者。约六处。成十六人。约种性六。成六倍增之。合九十六。约根有三。三倍增之。成二百八十八。更以九离欲人。九倍问之。成二千五百九十二人。一人既尔。五种那含。又倍增之。成一万二千九百六十种也。九离欲人者。谓离欲界九品惑。以为九人也。
【□注】色界中般者。初离欲界。生色界时。厌苦心切。即在中有。而般涅盘。故属色摄。
【■补】此简明色界中有。论般涅盘也。如大经迦叶问。何故欲界有中般涅盘。佛言。善男子。是人观欲界烦恼因缘有二。一内。二外。色界无内外因缘。欲界复有二种爱心。一欲。二食。观是二爱。至心呵责。既呵责已。得入涅盘。是欲界中。能得呵责。诸粗烦恼。谓悭贪嫉妬。无惭无愧。以是因缘。能般涅盘。又欲界道。其性勇健。得向果故。故欲界有中涅盘。色界中无。善男子。涅盘有三种。上者舍身。未离欲界。便般涅盘。中者始离欲界。未至色界。便得涅盘。下者离欲界已。至色界边。乃得涅盘。又婆沙问。如色界有中般涅盘。欲界亦有耶。答。无。欲界是不定界。多诸过失留难。住本有时。尚难得果。况住中有微劣身耶。然大经言欲界有中般。婆沙云。欲界无中般者不同。何也。盖经据欲界命终。即受中阴。故云欲界有。论据欲染。必进趣色界。方般涅盘。故云色界有。言虽有别。其义一也。故此中言中有。属色摄也。
【□注】若至色界。上生余天。虽有中有。不得论般。为无宿习厌苦力故。如析玄下。
【■记】析玄未详。
【□注】无色不立中般者。指归钞十八云。经云。无色众生。无有中阴者。毗昙法中说。除四空。余一切处。定有中阴。以无色界。无处所故(文)。
【■记】此简明无色。不立中般。然钞中指论释经。无色无中阴者。如杂阿毗昙心论言。中阴五者。中阴五阴性有去来。故非杂色。有去来故。欲色界有中阴。非无色界。色非分故。故知无色无中阴。不立中般也。
【■补】净觉师作弥陀疏。名指归钞。无色界无处所者。显扬论言。欲界居下方。色界居上方。无色界无方处。俱舍明无色界无方处。谓於是处得彼定者。命终即於是处生故。复从彼没生欲色时。即於是处。中有起故。无色既无方处。命终生彼。当处即是。故无中阴。后来退堕。欲色界时。方有中阴现起。又云此释四空天无中阴之故。盖中阴属色。托胎必假处所。四空天无有色阴。但依空等为处。依报之色。既无。正报之质安有。是故无色界。无中阴也。
【□注】俱舍明随於何处。得无色定。於命终时。即生无色。
【■记】此指论明以释妨难。恐有难言。若无色界无中阴者。当云何知得生无色。故此释之。以明随处得定为因。命终即生无色为果。
【□注】图中引五差者。(指五不还天。因中。有五种差别)谓下。中。上。上胜。上极。辅行六(上三)析玄下(十三)委释行相。由此五禅。生五净居。
【■记】此简明图引五差。初句标示。次指释行相。辅行云生五含者。然由修熏禅。有五阶差。大品九定。通熏九地。此中唯熏第四禅地。先修得已。更以多念无漏相续现起。从此引生多念有漏。从此复生多念无漏。如是后后渐渐减少。乃至最后二念无漏。次复引生二念有漏。无间复生二念无漏。名熏加行成相。次唯一念无漏。次复唯有一念有漏。无间复生。一念无漏。名根本成。故俱舍云。成由一念杂。言五差者。谓下。中。上。上胜。上极。一品有三。后品兼前。故第五品。合成十五。如是五品。如其次第。三六九等。生五净居。由此下。结释引意。
【■补】图中引五差者。指前俱舍三界。七种那含图也。差。阶级也。乃指图中。所引杂修乐慧者。生五净居天也。以未明杂修五差之相。故此释之。谓杂修下品。生无烦。乃至杂修上极品。生色究竟。楞严文句云。初无烦天。即杂修下品。谓行人先练人四禅定已。於此定中。先起多念无漏心相续现前。次起多念有漏心相续现前。又起多念无漏心。相续现前。如是渐渐。减至二念无漏。二念有漏。复二念无漏时。名杂修加行成满。次起一念无漏。一念有漏。一念无漏。至此名为根本成满。由此有漏无漏间杂。故名杂修。亦名夹熏禅。以用无漏。夹熏有漏。色定转明。果报转胜。由此资其故业。故从广果没。生无烦也。次无热天。即杂修中品。有六心。用前下三品心。为加行。更引三心。一念无漏。有漏。无漏。为根本。资其故业。从广果没。能起无烦。生无热也。三善见天。即杂修上品。有九心。用前六心为加行。更起三心为根本。资其故业。从广果没。生善见也。四善现天。即杂修上胜品。有十二心。用前九心为加行。更引三心为根本。资其故业。能超三天。生善现也。五色究竟天。即杂修上极品。有十五心。用前十二心为加行。更引三心为根本。资乎故业。能超四天。生色究竟也。无漏有漏者。如观一切法。无实我无实法。直称理而观。即此可以资熏本有无漏种子发起。谓之无漏。若是不观于理起。有执杂心。谓之有漏。盖杂修亦尔。先起多念无漏。次起多念有漏。后又起多念无漏。如是乃至一念亦然。此但约定中而论。有漏无漏。有云在定是无漏。出定是有漏者。非也。所谓定中起有漏念者。即於定中贪着此为妙。是也。
【□注】又乐论议者。恐就下界修观时说。非生净居有论议也。以二禅上。无语言故(文)。
【■记】此简明净居决无论议也。如相宗云。眼耳身三二地居。则初禅尚不起舌识。何况二禅。二禅尚不假语言。况五净居。故知净居必无议论。有谓那含乐议论者。乃就下地修观时说耳。
【■补】大经云。上流般者。复有二种。一乐慧。二乐定。乐慧者。入五净居。乐定者。入无色界。如是二人。一乐论议。二乐寂静。乐寂静者。入无色。乐论议者。生净居。
天台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卷六之上
天台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卷六之下
高丽沙门谛观录
南天竺沙门蒙润集注
清比丘性权汇补辅宏记
清三宝弟子钱[、/(、*、)]庵较订
天台嫡裔比丘谛闲编科参梓
△四无生果。
四阿罗汉。此云无学。又云无生。又云杀贼。又云应供。此位断见思俱尽。子缚已断。果缚犹在。名有余涅盘。若灰身灭智。名无余涅盘。又名孤调解脱。
【□注】此位断上八地七十二品思俱尽。四智已圆。(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无法可学。名无学果。亦名究竟。如析玄下。
【■记】色无色八地。每各九品思。八九七十二品思惑。今此位净尽无余也。言智圆者。如大经云。一。我生已尽。罗汉断见思惑尽。更不受三界生死。二。梵行已立。梵。即净行。谓罗汉由戒定慧之行成就。得证此果。三。所作已办。谓罗汉本求出离三界。今生死既尽。更不受后有之身。又戒师云。旷劫生死。於今始尽。故我生尽。无漏道品。已阶不退。故梵行立。四沙门果。今已克证。故所作办。灰身泯智。永无来报。故不受后有。又婆沙云。我生尽。说尽智。梵行立。说道智。所作办。说灭智。不受后有。说无生智。又我生尽。是说集智。梵行立。说道智。所作办。说灭智。不受后有。说苦智。是为四智已圆也。又此四句。亦名四谛下行。亦如婆沙云。我生尽。集下四行。梵行立。道下四行。所作办。灭下四行。不受后有。苦下二行。谓无常及苦也。又准胜鬘经云。於二种死中。无分段死。故说阿罗汉辟支佛。我生已尽。得有余果证。故说梵行已立。凡夫人天。所不能办。七种学人。先所未作。虚伪烦恼断。说所作已办。罗汉辟支佛所断烦恼。更不能受后有。故说不受后有也。故今以其智圆行满。而释其名。谓研真断妄。为有学。真穷惑尽。名无学。又此无学。四智究竟圆。二惑究竟尽。名究竟也。析玄未详。
【■备】辨讹曰。仪文此云无学。应无着。以无学乃位次。非翻名也。存考。
【□注】阿罗汉者。文句一云。或言无翻。含三义故。净名疏十引智论释云。一杀贼。从破恶以得名。二不生。从怖魔以受称。三应供。因乞士以成德。(文)(因果对释)多含不翻。乃今家正意。以三义翻之。乃顺古耳。
【■记】此明翻为三义者。谓无明糠脱。后世田中不受生死果报故曰不生。九十八使烦恼尽。故名杀贼。具智断功德。堪为人天福田。故言应供。含此三义。故存梵名。言无翻也。大论云。阿罗。名贼。汉。名破。一切烦恼贼破故。复次阿罗汉。一切漏尽故。应得一切世间诸天人之所供养。又阿。名不。罗汉。名生。后世中。更不生故。净名疏引而断之也。因果对释句。申论意。
【□注】若释比丘因名乞士等。对举果名。盖欲显大比丘之阶位也(如法华文句及观经疏)。
【■记】此明诸疏对果释因之意。初二句。正明对果释因。盖欲下。申意。谓如诸疏中。以释比丘因名乞士。怖魔。破恶。必对果名应供。无生。杀贼。以名之者。盖欲显大比丘之阶位。即是阿罗汉。故对果。以释因也。文句云。比丘者。肇师云。秦言净命乞食。破烦恼。能持戒。怖魔等。天竺一名。含此四义。秦无以翻。故存本称。什师云。始出妻子家。应以乞食。自资清净活命。终出三界家。必须破烦恼。持戒自守。具此二义。天魔怖其出境也。释论云。怖魔。破恶。乞士者。魔乐生死。其既出家。复化余人。俱离三界。乖於魔意。魔用力制。翻被五系。但愁惧而已。故名怖魔。出家人必破身口七恶。故言破恶。夫在家三种如法。一田。二商。三仕。用养身命。出家人。佛不许此。唯乞自济。身安道存。福利檀越。三义相成。即比丘义也。涅盘宝梁。皆举破恶名比丘者。不具说也。今明此三义。应通初后。如初出家时。白四羯磨。无作戒力。徧一切境。翻无作恶。初修禅定。发定共戒。防伏意地。贪嗔不起。初修观慧。发相似道共戒。能伏烦恼初心。亦称破恶。何独后心耶。怖魔者。初剃发禀戒。已令魔愁。修定。欲伏烦恼。修慧。欲破烦恼。初心亦令魔怖。何独后心耶。乞士者。初离邪命。以乞自活。修禅。历境求定。修慧。缘理求无漏。皆是乞士。何况相应而非乞士。具此义故。通名比丘。依经家皆叹后心。比丘义必通初。证信必后。故今叹之。以通初后。此皆三藏意也。引文句竟。观经疏云。比丘者。因果六义。因名乞士。怖魔。破恶。果号应供。杀贼。无生。又疏谓乞士名清净食。钞云。常行乞食名乞士。至果成应供德也。疏谓。怖魔者。若发心出家。地行夜叉唱。飞行空中展转乃至六天。魔王闻之。怖畏失人众也。钞云。出家离染。趋向无生。是故魔王闻之。心生恐怖。勤修三学。果证无生。疏谓破恶者。九十八使悉皆破断。钞云修观推穷。名为破恶。证智断尽。名为杀贼。
【■补】翻无作恶者。境是五欲六尘。若极淫极杀。则时时淫杀现前。名无作恶。今受戒。翻淫杀等为持戒心。则戒相现前也。
【□注】又前标声闻。通凡圣位。若阿罗汉。局第四果。此位修三昧。一名金刚。二名重空。三名电光(上二名如妙玄第四。电光如止观第九。电光义通初果。金刚通前五种罗汉。重空别在不动罗汉所修)。
【■记】此明阿罗汉所修三昧也。初列名。次指释。末结名通位。如玄文云。时解脱罗汉。五种得尽智无学等见也。若用金刚三昧。於非想九品惑尽。次一剎那。证非想第九解脱。成尽智。次一剎那。得无学等见也。或彼遇违缘。有时退故。不说得无生智。又云不时解脱罗汉。名不动法。成就三智。谓尽智。无生智。无学等智。能用重空三昧。击圣善法。以定舍定。故言能击。签云。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作无作三昧。空。是圣法。复修空。击前圣法。名重空。然金刚三昧。通前五种罗汉。重空三昧。别在不动罗汉修也。止观云。称电光者。彼论云。七依定外。更有定发无漏否。答。有欲界定。能发无漏。倐如电光。遗教经云。若见电光。暂得见道。如阿难策心不发放心取枕。即入电光。可见义通初果。
【■补】能断非想难断之惑。故曰金刚。
【□注】此果别号。二种三种。六种九种。及果性退。不退义。今历示之。先明二种。
【■补】慧解脱。既云缘空直入。而又通九想八念十想者。如大论云。九想乃是得解观。因修九想。生恐怖故。更修八念除之。由心安无障。复修十想。转心转想。以此为缘开三十七品。三十七品为缘。开涅盘门。故虽修九想等。仍是缘空直入也。俱解脱带事兼修者。即指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等为事也。不坏法来住骨想。八色流光者。义疏记云。即九想中。於第八白骨。修八色流光。八色者。见地色。如黄白净洁之地。见水色。如深渊清澄之水。见火色。如无烟清净之火。见风色。无尘回净之风。见青。如金精山。见黄。如檐葡华。见赤。如春朝霞。见白。如珂贝雪。见色分明而无质碍是也。
【■记】析玄下未详。图中妙玄四云。时解脱者。是信行钝根。待时及缘具。方得解脱。故名时也。不时解脱者。即是法行利根。此人因中修道。能一切时。随所欲进修善业。不待缘具。故名不时解脱。又云不得灭尽定者。但是时慧解脱。得灭尽定者。即是不时俱解脱也。止观云。不净禅发者。一坏法人修九想。此人但求断苦。烧灭骨人。急取无学。不欣事观。既无骨人可观。便无神通变化。愿智顶禅。虽然身灭。实有身在。乃至云即是世智断惑慧解人。若不坏法人。修九想。从初胀想。来住第八骨想。不进第九烧想。得有流光。背舍。胜处。观。练。熏。修。神通变化一切功德具足。成俱解脱人也。今准法界次第释九想者。文云。六妙特胜通明等。但是实观。未有得解之观。九想已去。是得解观。於对治烦恼重病。力用为强。此九名想者。能转心转想故。谓能转不净颠倒想。故此九法。皆名想也。详解。见五卷不净观。八念者。文云。若修九想时。思惟死尸可恶。因此惊怖。[啬*欠]然毛竖。由是恶魔恼乱。忧惧转增。若存心八念。怖恐即除。言念者。内心在忆异名也。专心存忆。八种功德。故名八念。何者八念。谓一念佛。二念法。三念僧。四念戒。五念舍。六念天。七念阿那。八念死也。十想者。文云。九想如缚贼。十想如杀贼。大师云。若尔。即应次前九想。何在八念之后。但为修九想时。若恐怖等障。既修八念。离诸恐怖。则心安无障。是以於八念之后。当用十想也。通言想者。能转心转想也。能转计常乐等诸颠倒等想。故名为想。前三想。为断见谛惑说。中四想。为断思惟惑说。后三想。为修无学道者说。是以坏法之人。修此十想。能断三界结使。证无漏圣果也。何者十想。谓一无常想。二苦。三无我。四食不净。五世间不可乐。六死。七不净。八断。九离想。十尽想也。八背舍者。文云。前九想十想心。既是坏法。对治观门。则横局而竖短。皆未具足。若证圣果。无三明八解。诸大功德。若修此观练诸禅定。证圣果时。则成大力罗汉。具三明六通八解等诸功德。此八通名背舍者。大论云。背是洁净五欲。舍是着心。故名背舍。若发真无漏慧。断三界结业尽。即名解脱。详解。见五卷不净观。八胜处。亦名八除入。亦见五卷。十一切处者。文云。从所观境得名也。亦名十一切入。一青一切处。二黄。三赤。四白。五地。六水。七火。八风。九空。乃至第十识一切处。九次第定者。文云。若入禅时。深心智慧深利。能从一禅入一禅。心心相续。无异念间杂。故名次第。初禅次第定者。离诸欲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定时。是中初禅定观均齐。自识其心。其心次第而入。无有剎那杂念间入初禅定。是为初禅次第定。二禅次第定者。若从初禅入二禅时。是中二禅定观均齐。自识其心。其心次第而入。无有剎那杂念间。入二禅定。是为二禅次第定。三禅四禅次第定意。类如初二禅中明。五空处。六识处。七无所有处。八非有想非无想处次第定。俱如上初二禅中明。九灭受想次第定者。若从非有想非无想入灭受想定时。於是定前。自识其心。要期心利。心心次第而入。无有剎那杂念间。入灭受想定。是为灭受想次第定也。师子者。文云。菩萨依九次第。入师子奋迅三昧。所言师子奋迅者。潜譬以显法也。如世师子奋迅。为二事故。一为奋却尘土。二能前走却走。捷疾异於诸兽。此三昧亦尔。一则奋除障定细微无知之惑。二能入出捷疾无间。异上所得禅定也。又有二义。一者。入禅奋迅。师子奋迅入三昧者。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入初禅。如是次第。入二禅。三禅。四禅。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灭受想定。是为奋迅入也。二者。出禅奋迅。师子奋迅出者。从灭受想定起。还入非有想非无想。从非有想非无想起。还入无所有处。如是识处。空处。四三二初禅。乃至出散心中。是为奋迅出也。超越者。文云。菩萨依师子奋迅三昧。入超越三昧。名超越者。能超过诸地。自在入出。故名超越。亦有三义。一者超入三昧。云何名超入三昧。离诸欲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从初禅起。超入非有想非无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还入初禅。从初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二禅。二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三禅。三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四禅。四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空处。空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识处。识处起。入灭受想。灭受想定起。入不用处。不用处起。入灭受想。灭受想定起。入非有想非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处起。入灭受想定。是为菩萨超入三昧相。若声闻但能超入一。不能超入二。况能如上所明。自在超耶。是中明超入有三种。一顺入超。二逆入超。三顺逆入超。细心约义。自作可解。二者超出三昧。云何名超出三昧。从灭受想起。入散心中。散心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还住散心中。散心起。入非有想非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处起。住散心中。散心起。入无所有处。无所有处起。住散心中。散心起入识处。识处起。住散心中。散心起。入空处。空处起。住散心中。散心起。入四禅。四禅起。住散心中。散心起。入三禅。三禅起。住散心中。散心起。入二禅。二禅起。住散心中。散心起。入初禅。是为佛菩萨超出三昧相。若声闻。但能超一禅出。而不能超二。何况能自在超出耶。是中超出有三种。一顺超出。二逆超出。三顺逆超出。足前三种超入。合为六种超越三昧。如来於此六种三昧。而入涅盘也。齐此明三乘行行共禅竟。观练熏修者。止观云。观者。谓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通称观禅。九想。为破行人淫火。必须增想纯熟。能除世间贪爱。破六种欲。此九既除於欲。亦薄嗔痴。九十八使山动。虽是不净初门。能成大事。背舍者。背净洁五欲。舍离着心。故名背舍。修者。持戒发誓。端身正心。谛观足大指黑胀[黹*皮]起。进观从足至头。唯见肿胀。心生厌离。复观脓烂。次却皮肉。谛观白骨。八色流光。如是次第。乃至八背舍发相。具如禅门。八胜处者。前背舍虽能背舍净洁五欲。既是初观缘中转变。不得自在。若欲得观心纯熟。转变自在。必须进修胜处。更深细观察少多好丑。悉使胜知胜见。如快马能破阵。亦能自制其马。十一切处者。胜处虽能观中转变自在。而未普徧。今以八色两心。更相涉入。广普徧满。转变无碍。大论云。背舍。为初门。胜处。为中行。一切处。为成就。三种观足。即是观禅体成就。具如禅门。练者。即九次第定也。上来所明之禅。虽体用具足。并是观禅。未明练熟调柔之相。今欲纯熟。则从初浅。及至后深。次第而入。中间无有垢滓间穬。令不次第者次第。故名次第。亦是无漏练於有漏。除诸间穬。故名练禅。熏者。即师子奋迅三昧也。前是次第无间入。今亦是次第无间入。亦能次第无间出。除粗杂及法爱味尘。犹如师子能却能进。奋诸尘土。修者。超越三昧也。近远超入。近远超出。近远超住。是功德最深。故名顶禅。於诸法门。自在入出也。[黹*皮]音减。皮起也。穬音棍。芒粟也。八念等。法界初门备载。
【□注】初时不时。从缘得名。
【■记】言从缘得名者。谓须待时及缘具。方得解脱。名时。若能於一切时。随所乐欲。进修善业。不待缘具。而得解脱。名为不时。故以从缘得名也。
【□注】次慧俱。约观立号。
【■记】言约观者。谓因中修性念处。唯观空理。果上只证偏真。名慧脱。因中修共念。兼观於事。果具三明八解。名俱脱。
【□注】三坏不坏。依境受称也。
【■记】言依境者。谓因中修九想。烧灭骨人。坏其观境。名坏法。若修九想。不进烧骨人。不坏其境。名不坏法也。
【□注】或准正理论。以时不时敌对慧俱。
【■记】正理论云。契经说。若有五根。增上猛利。极圆满者。名俱解脱阿罗汉果。若有五根渐劣。名慧解脱。当知论云根利者名俱。即是以不时对俱人也。根劣者名慧。即是以时对慧也。
【□注】若准妙玄四(二十六)及四教义二(十六)信行法行各二。不得灭尽定者。但是慧解脱。得灭尽定者。名俱解脱。
【■记】玄文明时解脱。即是信行钝根。而有五种。谓。退思护住进。是也。是五种罗汉。各有二种。不得灭尽定者。但慧人。得灭尽定者。即俱人。不时解脱。即是法行利根。名不动罗汉。亦有二种。一。不得灭尽定。但慧解脱。二。得灭尽定。即俱解脱也。四教义引杂心偈云。慧解脱当知。不得灭尽定。若得灭尽定。当知俱解脱。则知时不时二种。各有慧俱?/div>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天台宗-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清-性权
下一页 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天台宗-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清-性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