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七

佛经大全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经部华严部疏-华严经疏注-唐-澄观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七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七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八(入第七十一卷经)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尔时善财童子於普救众生(至)往寂静音海夜神所。
  △第五寂静音海夜神。寄难胜地。文中具六。第一依教趣求。
  顶礼其足绕无数匝(至)云何修菩萨道。
  答行何境界。以无边无尽甚深广大能所不二。为所行境。
  问中欲显能所别故。先问所成。后问能成。答中欲显能所相成。故隔句相属。又由能起所。故先辨能。又观察中。虽有所观。意在能观。所行境中。虽是所行。而义兼能所。故四问全别。晋经中云□何境界名何境界。境界云何。此则兼通分齐之境。非但所观。今初能能起方便中。有二十心。前中起上求大智心。
  夜神言善男子(至)我发起住大智光明海德心。
  △二有十心。下化大悲心。
  我发起令一切众生(至)令一切众生皆受喜乐心。
  △二答为何事业三。初标。
  发是心已复为说法令其渐至一切智地。
  △二别释。於中具有三十七门。分之为三。初十五门随其便宜。以十度化。治其十蔽。初五门双明舍戒。
  所谓若见众生乐着所住(至)令其得入如来境界。
  以舍一切着。则戒净故。
  △二有十心。明余八度。
  若见众生多瞋恚者(至)令得菩萨智波罗蜜。
  般若及愿各有二门。
  △二有十二门。得佛功德。
  若见众生色相不具(至)令得智慧见一切法。
  化无功德众生。令得佛因果。见第一义。
  △三有十门。但以对治门。破其惑障。
  若见众生贫行多者(至)我为其说菩萨直心。
  △三总结化意。
  善男子我以此等无量法施(至)其心怡畅安隐适悦。
  见物成益。故大欢喜。此即释名中初意。
  △三答观察问二。初观菩萨境界。
  复次善男子我常观察(至)坐种种庄严座。
  △二观佛胜用三。初结前生后。
  善男子我观察此道场(至)无量无边生大欢喜。
  知佛神力下。义当生后。
  △二正显。有其十门。
  善男子我观毗卢遮那(至)如是出现如是说法。
  △三总结近远。近结前之十门。亦远结前观菩萨境。以所观境皆称性故。文二。初标喜成益。
  我见是已於念念中(至)昔所未闻而今始闻。
  △二征释益由。
  何以故以能了知法界相故(至)庄严解脱光明海。
  以能观之大智。称法界之体相。是故菩萨所生信等。等一切智。
  △四答所行境界问三。初十门法说。通二种境。
  又善男子此解脱无边普入一切法界门故。
  即所观境。
  此解脱无尽等发一切智性心故。
  即分齐境。下八准思。
  此解脱无际入无际畔(至)以能了知如幻法故。
  △二有二十二门喻说。
  此解脱者犹如影像(至)一切诸佛法轮声故。
  以解脱深广相难可知故。
  △三有一句。总结劝修。
  善男子我今为汝说此譬喻汝应思惟随顺悟入。
  △二明得解脱因二。初问。
  尔时善财童子(至)云何修行得此解脱。
  △二答。
  夜神言善男子菩萨修行十大法藏得此解脱。
  先标。次征释。
  何等为十一修布施(至)一切诸法无有障碍。
  后结。
  善男子若诸菩萨(至)积集坚固安住圆满。
  即十度为因。
  △三明发心久近。欲显道根深故二。初问。
  善财童子言圣者(至)三菩提心其已久如。
  △二答。初长行三。初於余剎海中发心修行二。初於第一剎尘劫修五。初总显剎海。
  夜神言善男子此华藏(至)而覆其上净秽相杂。
  △二别彰时处。
  此世界中乃往古世(至)名一切宝藏妙月光明。
  △三显於初佛发心得定。
  有佛名不退转法界音(至)具足福德灯光明幢。
  亦表五地入俗福智高胜故。
  守护道场我见彼佛(至)名普照如来功德海。
  此即正酬发心之问。自此已去。皆显修行得法。是知先问亦含问其得法久近。
  △四略举次前九佛。
  此道场中次有如来(至)名普照三世众生诸根行。
  △五结略显广。
  善男子清净光金庄严(至)亦闻其佛所说诸法。
  此举一劫之中剎尘数佛皆悉供养。
  △二於第二剎尘劫修行。
  从此命终还即於此世界中生。
  界不异前。故云还即。
  经佛剎微尘数劫修菩萨行。
  劫时有异。言历剎尘。
  然后命终生此华藏庄严世界海。
  前虽数数命终今语前劫之末。是知前普光明幢劫。即是大劫。其中已含有剎尘数小劫。此中但明尘数小劫。略无大劫之名。二文影略。故下结云。於二佛剎微尘数劫中。修菩萨行是则前段一如来兴。义当一劫。若以普光明劫。为剎尘之一。此命终下。结成剎尘之劫。则阙二字。故晋经言。於彼世界。经二佛剎微尘数劫。方顺下文二劫之言。一劫已有剎尘之佛。则佛弥多矣。
  △二修行得法二。初举此前三佛。
  娑婆世界值迦罗鸠孙驮(至)名演一切众生言音海。
  △二显遇本师得今解脱。则前所得。望此皆因。文二。初标名体。
  次值毗卢遮那如来(至)出生广大喜庄严解脱。
  △二明其业用。此中业用非独事业。良以前之四问皆业用故。故此通包。於中亦二。初标所入海数。
  此解脱已能入十不可说(至)微尘数法界安立海。
  △二明海中所见展转染细。略为四重。初剎海中尘。
  见彼一切法界安立海一切佛剎所有微尘。
  △二尘中之剎。
  一一尘中有十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佛国土。
  △三剎中之佛。
  一一佛土皆有毗卢遮那(至)又亦闻其所说妙法。
  △四佛毛变化二。初通力演法。
  又亦见彼一切诸佛(至)随众生心转正法轮。
  △二夜神悟入二。初总显能所悟。
  我得速疾陀罗尼力(至)如是悟解一切法门。
  △二明重重微细二。初总显十重。十重一一显无尽法门。
  一一法门中悟解一切修多罗云。
  一法门。如般若一门中。有多契经。
  一一修多罗云中悟解一切法海。
  二随一契经。诠多深广之法。谓含诸度等。
  一一法海中悟解一切法品。
  三随一深法。有多品类。
  一一法品中悟解一切法云。
  四随一类中。有多事法。其一一法。含旨如云。
  一一法云中悟解一切法流。
  五随一根本法云。流出众多支派。上五约所悟。下五约能悟。
  一一法流中出生一切大喜海(至)得一切智光海。
  △二别显智光之用二。初句总该横竖。
  一智光海普照三世徧入十方。
  是第十一重。但广最后一重功用无边。则类前重重不可尽也。
  △二别显横竖之中所知。文五。初知如来因地之行。
  知无量如来往昔诸行海知无量如来所有本事海。
  上二句总。后之十句别明十度。
  知无量如来难舍能施海(至)无量如来智波罗蜜海。
  △二知佛因地之位。
  知无量如来往昔起菩萨地(至)如来往昔观菩萨地。
  △三知因地作用。
  知无量如来昔为菩萨时(至)调伏成熟一切众生。
  上三知因。
  △四总知果用。
  知无量如来放大光明(至)知无量如来广大力海。
  △五总知。
  彼诸如来从初发心乃至法灭我於念念悉得知见。
  △三结酬其问三。初结前。
  善男子汝问我言汝发心来(至)至释迦牟尼佛。
  △二类显。
  及此劫中未来所有一切诸佛我皆如是亲近供养。
  先类未来。后及余界。
  如於世界贤劫之中(至)悉亦如是亲近供养。
  △三结观修学。
  善男子彼清净光金庄严(至)修此菩萨大勇猛门。
  △二偈颂。十偈分三。初诫听劝修。
  尔时寂静音海主夜神(至)为善财童子而说颂言。
  善财听我说清净解脱门闻已生欢喜勤修令究竟。
  △二正明昔行。文二。初智行上供。
  我昔於劫海生大信乐心(至)入此解脱门。
  △二有四偈。悲心下救。
  老病贫穷人诸根不具足(至)我当悉除灭。
  △三有一偈。结行分齐。
  愿尽未来劫普为诸群生灭除生死苦得佛究竟乐。
  △四谦己推胜。
  善男子我唯知此(至)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五指示后友。
  善男子此菩提场如来会中。
  般若为得佛之所。故特言菩提场。
  有主夜神名守护一切城增长威力。
  般若若现。则善守心城及一切智城。万行由生。为增威力。
  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六恋德礼辞三。初以心观。
  尔时善财童子一心观察寂静音海主夜神身。
  △二以偈赞四。初因友得见。
  而说颂言我因善友教来诣天神所(至)身量无有边。
  △二有二偈。寄对显胜。
  非是着色相计有於诸法(至)色相无边故。
  △三有六偈。当相显胜。
  远离於五蕴亦不住於处(至)十方徧说法。
  △四有一偈。总结圆融。
  无边诸剎海佛海众生海悉在一尘中此尊解脱力。
  △三身礼辞。
  时善财童子说此偈已(至)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第六守护一切城夜神。寄现前地六。初依教趣求。
  尔时善财童子随顺寂静(至)守护一切城夜神所。
  △二见敬谘问。
  见彼夜神坐一切宝(至)唯愿慈哀为我宣说。
  △三称赞授法二。初赞发心之相。
  时彼夜神告善财言(至)问诸菩萨所修行门。
  △二正授法界三。初标名体。
  善男子我得菩萨甚深自在妙音解脱。
  即事契经故曰甚深。权实无碍。蕴摄妙辨。称为自在。依此演法。普应群机。是谓妙音。
  △二显其业用三。初总明□。初十句彰法施之德。
  为大法师无所挂碍(至)为令众生安住佛教故。
  △二显法施之意。
  佛子我以此等法施众生(至)心恒不舍一切智地。
  △二别显业用三。初释甚深三。初总标。
  善男子我以如是净法光明(至)时作十种观察法界。
  △二征列。
  何者为十。
  列法界中。十种别义。今约十种胜行显之。以行必称理。理由行显故。
  所谓我知法界无量。
  一无分量。
  获得广大智光明故我知法界无边。
  二无边际。
  见一切佛所知见故我知法界无限。
  三无齐限。
  普入一切诸佛国土(至)我知法界无畔。
  四无涯畔。
  普於一切法界海中(至)我知法界无断。
  五无断绝。
  入於如来不断智故(至)充满法界不可坏。
  余五可知。
  △三结前观益。
  善男子我作此十种(至)深入如来难思境界。
  △二释自在义。
  又善男子我如是正念思惟(至)恒为众生演说妙法。
  谓总持权实。各就所持。立名可知。
  △三释妙音义二。初别明。有二十三句。
  善男子我或为众生(至)或为众生说修慧法。
  初三约三慧。后二十句勒为十对。约广略辨。
  或为众生说一有法或为众生说一切有法。
  略而言者。一者通理通事。理一有者。二十五有。理无二故。事一有者。同一有为故。余可思准。
  或为说一如来名海法(至)或为说一切乘出离法。
  △二总结。
  善男子我以如是等不可说法门为众生说。
  △三结益二。初别结甚深益。
  善男子我入如来无差别(至)尽未来劫住普贤行。
  由入无差别故。住劫而不疲。
  △二通结妙音自在。
  善男子我成就此甚深(至)增长一切诸解脱门。
  由总持故。增长解脱。
  念念充满一切法界。
  由妙音故。充满法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六 下一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八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