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七十四

佛经大全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经部华严部疏-华严经疏注-唐-澄观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七十四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七十四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七十五(入第四十五经卷末)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诸菩萨住处品第三十二
  △初来意者。上约化益尽一切时。今明菩萨徧一切处。故次来也。故僧祇中。明法界毛端之处。皆有多多普贤。此则据实而谈。今约机缘所宜。指有方所。使物欣厌翘心有归。若知能住菩萨毛含剎海所住之处。尘纳无边。则未有一方非菩萨住。亦远答前寿量海问。菩萨随机。住寿异故。昔将此品。远答第二会初问意。十句非唯义意不同。抑亦文不相次。
  二释名者。菩萨大悲。随机住处。能住非一。故名曰诸。诸菩萨之住处。故以为名。
  三宗趣者。随机应感。方所为宗。使物归凭。及悟无方。以为其趣。
  次正释文。分二。初集经者叙。
  尔时心王菩萨摩诃萨於众会中告诸菩萨言。
  亦心王说者。随所统王。皆自在故。亦表心随智。住无障碍故。
  △二正说住处。有二十二处。前十依八方山海。以上下二方非凡能至。故不明之。山海包藏。仁智栖止。表大智高深故。能止能照故。后十二处城邑杂居。曲尽物机。表大悲无遗故。则知菩萨无不在矣。今初第六是海中之山。第十海中之窟。余皆是山。文十。初仙人山。
  佛子东方有处名仙人山(至)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仙人山者。相传是东海蓬莱山。若尔则亦兼海。
  △二胜峰山。
  南方有处名胜峰山(至)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胜峰。即德云所住。晋本名楼阁山。即婆施罗所住。
  △三金刚焰山。
  西方有处名金刚焰山(至)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金刚焰。在西海之滨。
  △四香积山。
  北方有处名香积山(至)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香积山。昔云应。是雪北香山。
  △五清凉山。
  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至)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清凉山。即代州雁门郡五台山也。於中现有清凉寺。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表我大圣五智已圆。五眼已净。总五部之真秘。洞五阴之真源。故首戴五佛之冠。顶分五方之髻。运五乘之要。清五浊之灾矣。然但云东北方者。其言犹漫。按宝藏陀罗尼经云。我灭度后。於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有山。号为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菩萨众。於中说法。及与无量无数药叉罗剎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供养恭敬。斯言审矣。
  其山灵迹备诸传记。
  余幼寻兹典。每至斯文。皆掩卷长叹。遂不远万里。委命栖托。圣境相诱。十载于兹。其感应昭着。盈于耳目。及夫夏景。胜事尤多。历历龙宫。夜开千月。纤纤细草。朝间百华。或万圣罗空。或五云凝岫。圆光映乎山翠。瑞鸟翥于烟霄。唯闻大圣之名。无复人间之虑。入圣境者。接武革凡心者。架肩相视。互谓非凡。触目皆为佛事。其山势寺宇。难以尽言。自大师晦迹於西天。妙德扬辉於东夏。虽法身长在而鸡山。空掩於荒榛。应现有方。鹫岭得名於兹土。神僧显彰於灵境。宣公上禀於诸天。汉明肇启於崇基。魏帝中孚於至化。北齐数州以倾俸。有唐九帝之回光。五天殉命。以奔风八表。亡躯而竞托。其有居神州。而一生不到。亦奚异舍卫三亿之徒哉。愿皆修敬。
  △六金刚山。
  海中有处名金刚山(至)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金刚山。谓东海近东。有山名之为金刚。虽非全体是金。而上下四周。乃至山间流水砂中。皆悉有金远望即谓全体是金。又海东人自古相传。此山往往有圣人出现。然晋本此处当其第九。以与第十庄严窟。俱在海中故。而今居此者。意是八方之内。东北方摄故。若不然者。何以正说八方。忽然语海。又晋本海中有二住处。一名枳怛那。现有菩萨。名昙无竭。有万二千菩萨眷属。言枳怛者。具云昵枳多。此云踊出。金刚语体。踊出语状。昙无竭者。此云法生。亦云法勇。亦云法尚。今言法起。与生勇义同。即常啼之友也。菩萨眷属。十倍今经。或前译之误。
  △七支提山。
  东南方有处名支提山(至)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支提山者。此云生净信之所。有舍利者为塔。无舍利曰支提。或山形似塔。或彼有支提。故以为名。昔云既指清凉为东北。则东南影响吴越。然吴越灵山虽众。取其形似者。天台之南。赤城山也。直耸云际。赩若霞起。岩树相映。分成数重。其间有白道猷之遗踪。或即当之矣。然剑川有三学。山中有欢喜王菩萨。屡持灯而出。名虽不同。而天竺望之。即是东南。亦有见其持宝冠者。则密示其名也。希后贤以审之。
  △八光明山。
  西南方有处名光明山(至)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光明山。昔云应。是与补怛洛迦山相连。以晋译观音住山为光明。今文非观音住处。而云光明。故言连也。
  △九香风山。
  西北方有处名香风山(至)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香风山。疑是香山西畔。
  △十庄严窟。
  大海之中复有住处(至)诸菩萨众於中止住。
  对上第六海中。故云复有。晋本云。二名功德庄严窟。
  △后十二处城邑杂居。初毗舍离。
  毗舍离南有一住处(至)诸菩萨众於中止住。
  毗舍离者。即毗耶离。此云广严城。亦曰广博。即是中印度净名所居之城。言南者。按西域记第七云。此城南十四五里有塔。是七百贤圣重结集处。更南八九十里。有僧伽蓝。其侧有过去四佛座。及经行遗迹之处。应是其所。晋本第二。更有一处。名巴连弗邑。有处名金灯僧伽蓝。昔云具言波咤补怛啰。此云黄华子。即黄华女之子。创居此处。亦中天摩伽陀国。具如西域记第八。今经阙此一处。
  △二摩度罗城。
  摩度罗城有一住处(至)诸菩萨众於中止住。
  云摩度罗者。亦曰摩偷罗。此云孔雀。亦云密盖。并是古世因事为名。亦中印度言满足窟者。彼国有舍利弗等塔及文殊师利塔。於王城西五六里。有山寺。是乌波鞠多所造寺。北有岩中。间有石窟。是鞠多度人安筹之所。具如西域记第四说。安筹虽是后事。多是安圣窟中。
  △三俱珍那。
  俱珍那城有一住处(至)诸菩萨众於中止住。
  俱珍那者。具云俱陈那耶。俱珍姓也。此云大盆那耶法律也。谓池形如大盆。往昔有仙。於侧修法。律后人以此为姓。因为城名。
  △四清净彼岸。
  清净彼岸城有一住处(至)诸菩萨众於中止住。
  清净彼岸城。是南印度。目真此云解脱。即龙之名。邻陀云处。即龙所居处。
  △五摩兰陀国。
  摩兰陀国有一住处(至)诸菩萨众於中止住。
  摩兰陀国。未详所在。晋经无国。但云风地。谓有风孔处。即龙所居。
  △六甘菩遮国。
  甘菩遮国有一住处(至)诸菩萨众於中止住。
  甘菩遮国。正云绀蒲。即是果名。其果赤白圆满。乍似此方林檎。而复三约横文。此国多端正女人。颈似绀蒲。三约文成以女名。国出生慈者。大集经中但名慈窟。
  △七震旦国。
  震旦国有一住处(至)诸菩萨众於中止住。
  震旦国。即此大唐。亦云真丹。或云支那。皆梵音。楚夏此云多思惟。以情虑多端故。前为成八方故。清凉直云东北。今在诸国之类故举国。名那罗延者。此云坚固。昔云即青州界有东牢山。现有古佛圣迹。此应是也。然牢山乃是登州。亦青州分野。其山灵迹亦多。然今之到此山者。在蔚州界。灵迹显着。不减清凉时人称谓普贤所居。往往有睹。彼亦有五台。南台有窟。难究其底。时称那罗延窟。或即是此。
  △八疏勒国。
  疏勒国有一住处(至)诸菩萨众於中止住。
  疏勒国。具云佉路数怛勒。是彼国山名。因山立号或翻为恶性。因国人以立名。然牛头山在今于阗国。此云地乳。佛灭百年方立此国。具如西域记。以集经之时未开。尚属疏勒故耳。晋本但云边国故。或指江表牛头。今译既明。定非此也。
  △九迦叶弥罗。
  迦叶弥罗国有一住处(至)诸菩萨众於中止住。
  迦叶弥罗。晋译为罽宾。此翻为阿谁入即末田地乞地之所。略如音义。广出西域记第三。
  △十增长欢喜城。
  增长欢喜城有一住处(至)诸菩萨众於中止住。
  增长欢喜城。古释云即南印度。尊者窟者。即上座部所居之所。
  △十一庵浮棃摩。
  庵浮棃摩国有一住处(至)诸菩萨众於中止住。
  庵浮棃摩。此云无垢。即是果名。此国丰而且胜。故以为名。在中印度境。
  △十二乾陀罗国。
  乾陀罗国有一住处(至)诸菩萨众於中止住。
  乾陀罗国。此云持地。多得道果者。护持不为他国侵害故。或云香徧。徧国香草。先发生故。苫婆罗者。是香华树名。与初品苫末罗。梵言轻重耳。徧窟侧近。多生此故。相传云。是佛留影之所。具如西域记及大集月藏。分第十。此品之终。都无结束。或是经来不尽。阎浮既尔。余界异类界等可以仿之。法界身云则无在无不在矣。
  自下入第四十六卷经。
  ○佛不思议法品第三十三
  △初明来意。先通后别。通则此下五品为答第二会初如来地等十句问故。古德但有三品答前。谓前明修生之因。今辨修生之果。因圆果满。故次来也。若答前问。何以重请。由因果隔绝。念法希闻。因德尚深。果必玄妙。故念请耳。别明此品。则前品因终。此品果始。故次来也。
  △二释名者。如来果法回超言虑。故以为名。斯即佛之不思议法也。
  △三宗趣。先总后别。总明说佛果德体用。心言罔及。而为其宗。令诸物情。亡言绝想。速满为趣。别就宗中。三门分别。一通辨佛德。若说百四十不共佛法。通於权小。若五法摄大觉性。犹通於权。若言唯一味实德者。约理顿说。若言具足无尽德者。是此所明。故后文中。初标十问。答具多门。类通十方。一一无尽。二别显义相。诸佛功德不出二种。一者修生。二者本有。初谓信等本无今有。后谓真如具性功德。此二无碍。应成四句。一唯修生。二唯本有。以性相区分故。三本有修生。谓如来藏。待彼了因本隐今显故。四修生。本有无分别智。冥符理故。若权教所明二德。不杂法报四句亦有差殊。依此经宗。虽有四义。而无四事。本有如真金。修生如严具。然由严具。方显金德。严具无体。全揽金成故。唯金不碍严具。唯法身而不碍报化。唯严具亦然。既互全收。故十身无碍。八相该於法界。丈六徧於十方。诸根毛孔各无限量。亦不碍量。量与无量。无有障碍。三显不思议之义。泛明有四。一理妙难测。二事广难知。三行深越世。四果用超情。今文通四。正辨后一。就后一中。复开为四。一何者不思议。略辨十种。一智超世表。二悲越常情。三无思成事。四同染恒净。五所作秘密。六业用广大。七多少即入。八分圆自在。九依正无碍。十理事一味。文并具之。恐繁不引。
  二於何不思议。此有四位。一过世间。二越权小。三超因位。四显法体。三云何不思议亦有四种。谓非闻思修及报智境。四何用不思议亦有四种。谓令信向故。起行求故。随分证故。圆满得故。前三是宗。唯取第四。何用为越。即此宗趣可以释名。
  次正释文。五品分二。初之一品总明佛德。后之四品别显佛德。古德将后二品。为平等因果。此但三品。今依贤首初品。总显佛德体用。次品别显胜德之相。后品别明胜德益用。又初品明德。次品明相。后品明好。今初分四。初请分二。初明请人。
  尔时大会中有诸菩萨作是念。
  △二正显所念。
  诸佛国土云何不思议(至)诸佛解脱云何不思议。
  十法皆云不思议者。即前果用超情离於说相。故此十句义并多含。皆通真应。不得一向就应而辨。然此十问摄前普光。后二十句所成果。问谓身摄六根。智摄佛境佛地及最胜三问。自在摄五。一神力。曰神通。三十力。四无畏。五三昧。此并前开此合。前境界中。开出国土所化所依之境故。前所行中。开出出现本愿种性。种性即是悲智之行。本愿唯就因辨行故。出现是佛普贤行故。出现与行。互有宽狭。下出现品。行是其一。故前之无碍。此开解脱。作用无碍。名解脱故。所以开合者。显义无方故。名多同者。显不异故。音声即辨才。虽无开合名有宽狭。义旨大同。此十义相。第二会中。已曾解释。至下说分文中重明。
  △二加分三。初加因。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
  神知机故。
  △二显加相。
  则以神力加持。
  三业加故。上句为总。下三句别。
  智慧摄受光明照耀威势充满。
  谓意语身以光照者。即教光故。
  △三加所为。
  令青莲华藏菩萨。
  为具说德故。文有八句。
  住佛无畏。
  外制无畏。
  入佛法界。
  内证深寂。此意业胜。
  获佛威德。
  威德内充。
  神通自在。
  神用外彻。此身业胜。
  得佛无碍。
  具四无碍。是语业胜。
  广大观察。
  徧观机教为广大。
  知一切佛种性次第。
  知性无差。是为次第。
  住不可说佛法方便。
  授记善巧。是为方便。皆说德也。所以加青莲华藏者。果德离言。藉因显故。因果同时故。性德无染最超胜故一德具含一切德故。
  △三证分十句。
  尔时青莲华藏菩萨(至)则能知见一切佛法。
  上四自利。下三利他。
  以大悲心观察众生(至)受行一切诸菩萨法。
  上皆自分。后三胜进。
  於一念中出生佛智(至)总持辩才皆悉具足。
  △四说分二。初承力总告。
  承佛神力告莲华藏菩萨言。
  告莲华藏者。非同佛心。无以受佛之德故。亦名莲华。不言青者。不碍能说。为最超胜故。
  △二正显佛德。略有二义。一总下五品共答十问。此之一品答佛种性。佛以功德为种性故。次有二品。答於佛身。次一品答本愿。后一品答出现其国土。问初会已广。余或经来未尽。或前后摄之。二者此品具答十问。谓佛德无量。略显三十二门。门皆具十。则有三百二十种德。以显无尽。昔以初十。标宗略答。具答十问。所余唯有别答而超。次答前十问。今谓三十二门如次答前十句问故。而门门中皆含答十。欲显佛德一具一切。亦显所问包含广故。而标门名多。不同前者。为显佛德无边际故。文分为十。初之二门答国土问次二门答本愿问。三二门答种性问。四二门答出现问。五五门答佛身问。六二门答音声问。七三门答智慧问。八八门答自在问。九三门答无碍问。十有三门答解脱问。以身及自在。含前普光。诸问多故。用门亦多。而文多有三。谓标释结。其中义相至文当显。今初二门答国土问者。国土即是所依所住。即分为二。初门明其常住法门。后门明其徧住法界。不唯国土。不在方所。为真土也。
  今初文二。初标。
  佛子诸佛世尊有无量住。
  △二释相。
  所谓。
  文有九句。显於如来应机说法。含答十问。则知十问皆成住处。下皆仿之。
  常住大悲。
  起应之心。答种性问。悲为种性故。
  住种种身作诸佛事。
  演法之身答佛身问。
  住平等意转净法轮。
  转法之意。答本愿问。本愿平等利一切故。
  生四辩才说无量法。
  能转之辩答音声问音出辩故。
  住不思议一切佛法。
  所转之法。答自在问。自在不思议故。
  住清净音徧无量土。
  转音周徧答国土。国土是音所至故。
  住不可说甚深法界。
  所显之理答智慧。智慧能住法界故。
  住现一切最胜神通。
  能化之通。答神通问。
  住能开示无有障碍究竟之法。
  演法之益。答无碍问。文唯九句。脱於出现。或通诸句。出现皆能作前九故。答此品中。十问既尔。答初二会。类例可知。
  △二普徧法界。明其徧住。谓六根三业徧法界土。文分为三。初标。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法普徧无量无边法界。
  无量是事。法界无边是理。此二无碍及事事无碍法界。并为所徧。
  △二列释。
  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至)普入诸趣而无染着。
  含答三问。一正答身其普徧诸趣。是有悲性及出现义。
  一切诸佛有无边际(至)住於无碍平等法身。
  次之六句。是身别相。亦是於身兼答普光眼等六问。出妙音声答音声问。
  一切诸佛有无边际无碍解脱示现无尽大神通力。
  答三问。谓无碍答第九。解脱答第十。神通力答自在。
  一切诸佛有无边际(至)而於其中不生染着。
  别答国土。
  一切诸佛有无边际(至)悉能通达一切佛法。
  答本愿及智慧问。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应正等觉(至)法界无边际十种佛法。
  △二有二门。答本愿问二。初明乘愿现其八相。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念念出生智。
  然愿以后得智为体。从其愿智。生八相等。非生智也。上标次征。列结下文仿此。
  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至)无量世界从天来下。
  乘愿下生。
  一切诸佛於一念中悉能示现无量世界菩萨受生。
  受生种族。
  一切诸佛於一念中悉能示现无量世界出家学道。
  学解脱道。
  一切诸佛於一念中(至)菩提树下成等正觉。
  明其出现。
  一切诸佛於一念中(至)无量世界转妙法轮。
  音声。
  一切诸佛於一念中(至)教化众生供养诸佛。
  化生严国。
  一切诸佛於一念中(至)不可言说种种佛身。
  现佛身。
  一切诸佛於一念中(至)如来自在一切智藏。
  自在相严福严严如来藏故。
  一切诸佛於一念中(至)无量无数清净众生。
  是无碍故。
  一切诸佛於一念中(至)於三世中成等正觉。
  即智慧正徧知故。
  是为十。
  △二明愿不失时。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不失时。
  行止在缘。根熟化现。本熟便舍。非愿不周。若机熟失时。便违本愿。
  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不失时。
  出现。
  一切诸佛成熟有缘不失时。
  成本愿有缘。
  一切诸佛授菩萨记不失时。
  知种性与记。
  一切诸佛随众生心示现神力不失时。
  自在。
  一切诸佛随众生解示现佛身不失时。
  现身。
  一切诸佛住於大舍不失时。
  智住於舍。
  一切诸佛入诸聚落不失时。
  六根无碍。
  一切诸佛摄诸净信不失时。
  净国摄信。
  一切诸佛调恶众生不失时。
  强音调恶。
  一切诸佛现不思议诸佛神通不失时。
  即不思议解脱。
  是为十。
  △三有二门。答种性问二。初门双明报化种性。皆真正故。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无比不思议境界。
  体相超言念。故云不思议。下位不及。故云无比。
  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至)徧满十方无量世界。
  现身。
  一切诸佛说一义句悉能开示一切佛法。
  音声。
  一切诸佛放一光明悉能徧照一切世界。
  乘愿放光。如其本愿。所得光故。
  一切诸佛於一身中悉能示现一切诸身。
  出现。
  一切诸佛於一处中悉能示现一切世界。
  国土。
  一切诸佛於一智中悉能决了一切诸法无所挂碍。
  智慧。
  一切诸佛於一念中悉能徧往十方世界。
  自在。
  一切诸佛於一念中悉现如来无量威德。
  威德种族。
  一切诸佛於一念中普缘三世佛及众生心无杂乱。
  无杂之碍。
  一切诸佛於一念中与去来今一切诸佛体同无二。
  解脱体同。
  是为十。
  上之五段。皆略指陈。兼答十问。已下恐繁。说者随宜。
  △二唯明法身为种性。
  佛子诸佛世尊能出生十种智。
  从无性中。出其智慧。非答智慧故。
  何者为十所谓一切诸佛(至)了生灭智是为十。
  十句。句各分二。皆上句知性即无性之性。为其能生。下句即是出生智用。
  △四有二门。答出现问二。初门明徧现常现。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普入法。
  非有出没。方为真现。
  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至)三种自在普化众生。
  三种自在。即三业化也。
  一切诸佛皆悉具足(至)一念普现三世诸佛。
  普现三世诸佛。况自身耶。又一现即一切现。以三世佛无二体故。如文殊般若中辨。
  一切诸佛皆悉具足(至)普立三世劫数是为十。
  △二明出现之相。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难信受广大法。
  谓大用无涯。故云广大。凡小莫测。故难信受。
  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至)住十力中是为十。
  △五有五门。答佛身问。即分为五。初总显无过。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大功德离过清净。
  如来三业随智慧行故。三业等事。不出於身。
  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至)离过清净是为十。
  别中多同出现品身之十相。
  △二明过不生。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究竟清净。
  拣异因净。故云究竟。惑障诸垢。永不起故。
  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至)所有眷属究竟清净。
  上之五句功德身净。
  一切诸佛所有种族究竟(至)色身相好究竟清净。
  此二色身。
  一切诸佛法身无染究竟清净。
  法身。
  一切诸佛一切智智无有障碍究竟清净。
  智身。
  一切诸佛解脱自在所作已办到於彼岸究竟清净。
  后一意生等身净也。
  是为十。
  △三身之业用。
  佛子诸佛世尊於一切世界(至)能徧观察是为十。
  亦多同出现品身相。
  △四智慧相应。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无尽智海法(至)是为十。
  即如来六根三业。皆智慧深广相应故。亦是别广智身问故。
  △五业用无断。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常法(至)无边际故是为十。
  助佛身中意业。恒常用无断故。
  △六有二门。答音声问二。初明以音声辩说。兼答普光辨才问。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演说无量(至)是为十。
  △二明种种说法。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为众生作佛事。
  谓六尘四大。举动施为。皆能显法。成其利益。无非佛事。非独音声。如净名说。
  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至)为众生作佛事。
  上二一身二音。
  一切诸佛有所受为众生作佛事(至)为众生作佛事。
  此二皆智受为成檀故不受。令彼仿佛行少欲故。又以无所受。受诸受故。
  一切诸佛以地水火风为众生作佛事(至)是为十。
  △七有三门。答智慧问。初明智慧最胜。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最胜法。
  此之一门。总明权实因果之智。兼答普光最胜之问。智慧最胜故。结云住十力地。兼答佛地之问。
  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大愿坚固(至)是为十。
  四即三念处行。余可思之。
  △二明智慧离障。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无障碍住。
  以其智慧无碍故。一切无碍。
  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皆能往(至)是为十。
  △三智慧成益。由内具智严故。外具诸严。文三。初标。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最胜无上庄严。
  超下位故。所以最胜上无加过。故云无上。
  △二别中十义。结名自显。初相好身。
  何等为十一切诸佛(至)第一最胜无上身庄严。
  △二圆满音。
  一切诸佛皆悉具足(至)第二最胜无上语庄严。
  △三以功德严意。
  一切诸佛皆具十力(至)第三最胜无上意庄严。
  △四放光。
  一切诸佛皆悉能放(至)第四最胜无上光明庄严。
  △五微笑。
  一切诸佛现微笑时(至)最胜无上现微笑庄严。
  授菩提记。其缘甚众。离世间品亦复重明。
  △六法身。
  一切诸佛皆有法身清净无碍。
  真如出缠。故云清净无碍。即法性法身。本智反照故。
  於一切法究竟通达住於法界无有边际。
  即是智慧法身。智契法界。俱无边际。
  虽在世间不与世杂。
  应化法身。
  了世实性行出世法。
  功德法身。严理智故。了世实性。成上不杂。生下出世。行出世法。则功德备矣。
  言语道断。
  即虚空法身。亦是实相法身。体绝百非。言亡四句。唯证相应故。
  超蕴界处。
  显是无为。翻有漏蕴。成五分法身。若翻界处。则外六尘。亦国土身。则十身圆融。成真法身矣。
  是为诸佛第六最胜无上法身庄严。
  △七常光。
  一切诸佛皆有无量(至)最胜无上常妙光明庄严。
  △八金等妙色。
  一切诸佛皆有无边妙色。
  上句为总。余五是别。
  可爱妙色清净妙色(至)第八最胜无上妙色庄严。
  △九具真应种。
  一切诸佛皆於三世佛种中生。
  三世佛种。即真如无性故。应种可知。
  积众善宝究竟清净(至)第九最胜无上种族庄严。
  △十慈悲。
  一切诸佛以大慈力(至)无诸渴爱身行永息。
  起必智俱。故无渴爱。动与道合。故身行永息。
  心善解脱。
  成上无爱。
  见者无厌。
  成上行息。此皆功德。亦无爱见。成下大悲。
  大悲救护一切世间第一福田无上受者。
  既为第一福田。故受施中。更无过上。
  哀愍利益一切众生(至)大慈大悲功德庄严。
  △三结。
  是为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七十三 下一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七十五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