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义章-隋-慧远
。即是事相因缘。言妄想者。则前事相。以理求之。唯是妄想虚构集起。如梦所见。心外毕竟。无事可得。即是妄想因缘之义。言真实者。即前妄想因缘之体。穷其本性。唯是真识缘起所集。真外毕竟无妄可得。即是真实因缘之理。故地经云。十二因缘皆一心作。皆心作者。谓真心作。又胜鬘云。自性净心不染而染。即是生死因缘集起。又如不增不减经说。即此法界。轮转五道。名曰众生。楞伽亦云。如来之藏。是其一切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犹如伎儿变现诸趣。以斯验求。生死因缘。皆是真作。如梦所见皆报心作。如波水作。如夜见绳以之为蛇蛇是绳作。如是一切。以真作故。因缘即真。故涅槃云。十二因缘。名为佛性。见十二缘。名为见佛。亦名见法。亦名见僧。胜鬘亦云。生死二法。是如来藏。随义浅深分齐有五。一事相因缘。如毗昙说。二虚假因缘。假有无性。如成实说。三妄想因缘。如阳炎水揵闼婆城。远望似有。近观本无。非但无性。相亦叵得。四妄想因缘。皆妄心作。如梦所见。心外无法。五是真实集用因缘。皆真心作。真外无法。五中初二。犹是三中事相因缘。中间两种。犹前三中妄想因缘。后之一种。犹前三中真实因缘。分齐如是。
第七门中。就人分别。人谓凡夫二乘菩萨。今就此等以辨因缘。于中有三。一明所有。二明起灭。三明所解。言所有者。因缘有二。一是分段。二是变易。若论分段。凡夫具有善道恶道二种因缘。二乘人中。恶道因缘。尽在见谛。故须陀洹。名为抵债。抵三涂债善道因缘。终至无学。无学犹有生死残果。大乘人中。恶道因缘。尽在初地。故经说言。初地菩萨。离恶道畏。问曰。经说。种性已上大力菩萨。为变易死。恶道因缘。是分段故。今云何言初地始尽。释言。恶道义别三阶。一恶业为因。四住为缘。受恶趣报。在于外凡常没位中。二恶业为因。四住正缘缘力微薄。悲愿佐助。受恶趣身。在于外凡善趣位中。三恶业为因。悲愿为缘。受恶趣生。在于种性解行位中。胜鬘以彼种性已上离前二种。名离分段。非无第三故。地持言。种性解行。或堕恶道。善道因缘。至佛乃尽。是故经中说。佛一人断有顶种。问曰。经说。初地菩萨。得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今云何言至佛乃尽。释言。善道亦有三阶。善业为因。四住为缘。受人天报。在种性前。二善业为因。四住正缘缘力微薄。悲愿佐助。受人天身。在种性上。三善业为因。悲愿为缘。四住残气。随而佐助。受人天报。在初地上。经以初地离前二种故。说初地破二十五有。非无第三故。地持中宣说。解行转恶趣报。入欢喜地。不言转善。又大智论说。初地上犹有肉身。良在于此。彼初地上。虽复有之。但于应化人天身中。微有浅气。无纯受者。分段如是。变易因缘。凡夫但有一无明支。无明住地先成就故。二乘之人。有无明行。而未受报。彼何时受。不愚法者。此身灭已。净土中生。即便受之。愚法之人。未来无余涅槃之后心想生时。方乃受之。大乘人中。十住已上有无明行。种性已上受生死果。至佛乃尽。所有如是(此一门竟)。
次明起灭。先论分段。凡夫于彼分段因缘集起不灭。二乘求灭不能学起。大乘之人。亦灭亦起自断故。灭化他故起。故经说言。亦不毕竟灭有为法。化众生故。次论变易。凡夫于彼变易因缘。未起未灭。二乘学起而未能灭。问曰。二乘亦能灭智入般涅槃。云何不灭。释言。二乘虽暂灭智。后必还生。非是永尽。故不名灭。大乘之人。亦起亦灭。始学故起。终尽故灭(此二门竟)。
次约所解以辨因缘。凡夫于彼因缘法中。见有我人未流转起十二缘。以有我故。所起因缘便有系属。名为我所。二乘解知无我无人。但诸因缘共相集起。以无我故。因缘之法。无所系属。故非我所。大乘之人。深解因缘非有非无。离于二边。是义云何分别有三。一就法相明非有无。十二缘法。从缘集生。本无自性。是故非有。从缘集故。不得言无。见法非有。是其逆观。见法非无。是其顺观。二相实相对。明非有无。妄情所起十二缘法。名之为相。所依真谛。说以为实。故经说言。十二因缘。皆依一心。依情起相。名为非无。据实本寂。说为非有。见实非有。是真谛观解相非无。是世谛观。三就实中体用分别。真谛常寂。无缘可得。名为非有。即此真识。随妄流转。起十二缘。说为非无。又佛菩萨随世起用。亦名非无。见法非有。是实性观。知法非无。是实相观。就人如是。
第八门中。约智分别。智门非一。今且约彼四十四智七十七智。辨因缘相。于中略以五门。分别。一先定三观。二明七方便。第三约彼七方便义。辨明四十四智差别。第四约前三种观义及七方便。辨明七十七智不同。五随人辨异。言三观者。若依毗昙。说阴界入。以为三观。此观在于念处位中。若依成实。说观无常无我及苦。明之为三。四观在于四现忍中(此一门竟)。
七方便者。先就色论。后类诸法。七名是何。一者观色。二观色集。三观色灭。四观色道。五观色味。六观过。七观色出。言观色者。观色果报。苦谛观也。观色集者观色因缘。集谛观也。观色灭者。观色尽处数灭无为。灭谛观也。观色道者。观色对治无漏之道。道谛观也。观色味者。观察前色能生爱味。观色过者。观察前色能生苦过。观色出者。观色得灭出离生死。何故不说观色生道。释言。生道即是第八第一义观。为是不论。色中既然。诸法同尔。此七能与第一义观为方便故。名为方便。此之七种位。在何处。若依毗昙。前四方便。有四现忍及见道中。后三在于修道之中。依如成实。此七门在闻思地中(此二门竟)。
次辨四十四智差别。四十四智。如成实说。此犹是前七方便中初四门观。就十二缘为此四观故。有四十四智差别。十二因缘次第相生。因果相属有十一对。就此十一。从末寻本。逆以推之。先就老死对生为四。一观老死苦。二观老死集。三观老死灭。四观老死道。次第逆推乃至行支。对前无明。亦有此四。所谓观行苦行集行灭及行灭道。无明望前。更无集因。所以不说。何故逆观。据果寻因。顺谛观故(此三门竟)。
次辨七十七智差别。七十七智。如成实说。论文但言。如经中说。现在世中生缘老死。不离生缘老死。过未亦然。是法住智。灭相观者。是泥洹智。如是次第乃至无明。皆悉同然。不广分别。为是论家种种异释。穷其体相此智。犹是七方便中第二集观。及无常等三观所摄。以何义故。七方便中偏为集观。十二缘法。因缘为宗。集是缘义。故偏为之。集观之中有六十六。三观之中有其十一。彼此合说有七十七。前六十六。观因生果。住持不灭。名法住智。后之十一。观苦无常空无我等。趣向涅槃。名泥洹智。故论说言。增长生死。名法住智。损减生死。名泥洹智。相状如何。现在世中。十二因缘次第相生。因果相属。有十一对。过未亦然。便有三十三对因缘。今先就彼三世之中生缘老死。辨其观相。余类可知。现在世中生缘老死。有二集观。一生缘老死。二者不离生缘老死。此二何别。毗婆沙云。初是正观。后是审观。何故须审。成实释言。诸外道人。多迷因缘。或说冥性为众生因。或说梵天以为因等。佛为破之。彰因作果是实不虚故。说不离现在世中生缘老死。既有此二。过未同然。即分为六。此六集观在闻思地。四现忍中。总观三世生缘老死。作三种观。谓无常苦及空无我。三观虽殊。同趣涅槃。总摄为一。名泥洹智。以此通前。合有七智。问曰。何故集观之中。三世分六。泥洹智中。三世为一。释言。集观观因生果。生果不同。世别分之。泥洹智者。破生死相。趣向寂灭。寂灭平等。三世合一。三世之中生缘老死。既有此七。次第逆推乃至无明缘行亦然。十一对中。皆有七智。是故合有七十七智。问曰。何不从无明行乃至老死。先从老死至无明行。因缘法中。有二次第。一顺二逆。从始至终。是顺次第。从终至始。是逆次第。观法多途。不可一定。复是声闻观法。声闻钝根。从末寻本。其观易成。是故然矣。又问。因缘相生无穷。老死望后。何故不说缘生之义。老死望后。更无所生。是故不说。若尔何故地经之中宣说。老死与后作因。释言。老死转望未来。实有因义。菩萨能见故彼说之。七十七智声闻观法。老死为因。声闻不见。故此不论。又复声闻亦知老死缘生后义。今此且据一分为言。是故不说(此四门竟)。
人辨。通而论之。四十七智七十七智。三乘同起。随别论之。四十四智七十七智。并是声闻观行之法。依如论文。声闻人中有利有钝。四十四智。钝人观行。七十七智。利人观行。何故如是。前四十四。观果由因。为观易成。钝人能作故言为钝。七十七智。观因生果。为观难熟。利人方堪故说为利菩萨于此因缘法中。观门无边。广如地经。不可具辨。因缘之义。厥趣粗尔。
十八空义三门分别(辨相一 异同二 修入次第三)
第一辨相。十八空义。出大品经。法性虚寂。故名为空。此空乃是法界门中一门之义。门别虽异。妙旨虚融义无不在。无不在故。无法非空。是以经中或说色空。乃至宣说一切法空。良以诸法无不空。故随诠辨异。广略难定。是以经中或说一二乃至众多。所言一者。废诠论空。空如一味。一味之空。妙绝众相。故名为一。故大品中说为独空。独者犹是不二之谓。经中或复说空为二。所谓生空及与法空。或说为三。谓空无相及与无作。问曰。空门可名为空。无相无作。云何名空。龙树释言。此三种体一。随行分异。行者观空无相可取。是时空门。转名无相。观无相中。作起叵得。是时无相。转名无作。名虽变改。其体不殊。是故此三俱皆是空。如一智慧。或名念处。或名正道。或名觉支。或名为力。或名无畏。或名无碍。此亦如是。经中或复说空为四。如大品说。一法相空。二无法空。三自法空。四他法空。此义如前四空章中具广分别。或说为五。谓五阴空。或分为六。所谓五阴及众生空。又如大品习应品中。说空为七。所谓性空.相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此七犹是十八空中后之七也。以何义故偏说此七。论自释言。广有十八。略为七空。其犹道品。广则具有三十七品。略唯七觉。此亦如是。以此七种。多利众生。故偏说之。论其体相。与十八中后七相似。又如地经说空为十。所谓信空.性空.第一义空.第一空大空.合空.起空.如实不分别空.不舍空.得离.不离空。此如地论具广分别。又六说十平等。亦是十空。如涅槃中。说十一空。此之十一。如前章中具广解释。又如大品叹净品中。说十空。所谓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相空。然犹是十八空中初十三空。若更解释。不异于彼。问曰。何故十八空中。偏说此等。不论余五。论自释言。此十三空。破法周尽。故偏说之。余有五空。总相说空。更无别法。是故不论。又如大品六度相摄品中。说十四空。前十三上。更加一种一切法空。即是十四。此一切空。摄十八中后之五空。通名一切。问曰。何故说此十四不说十八。论自释言。十四空中。一切法空。摄法周尽。设有余空。皆入其中。是故但说此之十四。经中或复但说十八。所谓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名字如是。然此十八。随诠差别。非是观入浅深次第。言内空者。如论释言。眼等六入。名之为内。是内法中。无我我所。及无眼等故名为空。言外空者。如论释言。色等六入。名之为外。是外法中。无我我所。及无色等。故名为空。内外空者。总观向前十二入法。无我我所。及无彼法。名内外空。又内外等。如念处说。何故前别而后总矣。此义如前十一空具广分别。言空空者。如论释言。以空破空。故言空空。破何等空。依如论辨。破前三空。故说空空。不如涅槃。有无双遣为空空也。又释。破余十七空故。名为空空。有相之法。可须空破。空是理法。何须破乎。论自释言。如人服药为破诸病。是病破已药亦应出。若药不去。药复是患。行者如是。先以空义对治烦恼。若复著空空复是患。故须破之。言大空者。如论释言。声闻法中。宣说法空。以为大空。摩诃衍中。说十方空。以为大空。破十方界。广多无边。名之为大。破彼大方。故名大空。问曰。外道宣说有方。佛法不尔。今此云何。说有十方。破以为空。龙树释言。声闻法中。虽不宣说三千界外。更有十方无边世界。大乘法中。随顺世谛。三千界外。更有十方无边世界。就真谛。破以为空。何者是乎。谓因四大和合之中。分别彼此。故说有方。第一义中四大本无。依何说方。是故名空。问曰。若使第一义中无彼方故名大空者。第一义空。应名大空。论自释言。第一义谛。理实是大。初得名故。余不名大。问曰。何故宣说大空破于诸方。论言。为破大邪见故。如诸外道。计有定方实而不空。故须说空破彼定见。又为除彼有无边见故说方空。如修慈者。缘十方界。而修慈心。彼于十方。若谓有尽。堕有边见。若谓无尽。堕无边见。以是二见。即失慈心。故说方空。除彼二见。令慈不坏。问曰。何故涅槃经中。说波若空以为大空。十地经中。说真识空。以为大空。彼大品中。说十方空以为大空。释言。涅槃十一空中。相实俱论。彼前十空。是其相空。后一大空。是其真空。真智体中。备含法界。法界皆如。故名大空。地经亦尔。初说生空法空第一义空。是其相空。梨耶识空。是其真空。梨耶识中。统含法界。法界皆如。故名为大。彼大品中十八空者。并是相空。非是真空。以非真故。不得就实说为大空。但破大方名为大空。良以十八非真空。故龙树说为小智慧门。波若体寂是真空故。龙树说为大智慧门。大智门者。即是涅槃所说大空。以十八空破相之理故名为小。真照波若。契实离相。故名大矣。云何名为第一义空。如论释言。诸法实相。是第一义。实相亦空。名第一义空。何者实相诸法之实。所谓空理。空是一切诸法之实。实之体状故名实相。实相既是诸法之实。云何可空。论自释言。实不可著故说为空。以说诸法为实相故。诸法之外。无别实相自性可得。故曰空耳。又说涅槃为第一义。是涅槃空名第一义空。有为空者。阴界诸入十二缘等。因缘集起。故曰有为。所言空者。论释有二。一有为中无我我所。及离常相故名为空。二者有为因缘法相。不可得故名之为空。就初门中离我我所。生空所摄。离常相者。亦是生空。亦是法空。故论释言。若说我常。是常空者。则入生空。若说阴常是常空者。则入法空。第二门中。无因缘相。一向是其法空所收。不同涅槃就彼有为唯明生空。无为空者。得法实相。离生住灭。契证涅槃。名无为法。实相法中。亦无无为自相可得。名无为空。问曰。若说无为空者。与邪见人谤无涅槃有何差别。论自释言。彼邪见人。不信涅槃。然后生心。谤无涅槃。无为空者。但破定取涅槃之相。故名为空。不同邪见。然此空者。破法体相。不同涅槃十一空中就无为法明无我人说为空也。毕竟空者。如论释言。以有为空及无为空。毕竟无有遗余。名毕竟空。譬如罗汉永尽诸漏名毕竟净。此空亦尔。无始空者。法起非今。名为无始。无始法空名无始空。何故不说有始空乎。论自释言。有始大惑。说有始故。最初之身则无因缘。是故菩萨。先舍是过。观法无始。观无始时。有始已舍。是故不须说有始空。但于所观无始法中。取相未舍故。今宣说无始法空。言散空者。如论释言。散名别离。如似五阴和合为人。若分五阴。离张破散。人不可得。故名为空。如是一切。言性空者。如论释言。一切诸法性。自空故名为性空。如世间水体无热性。虽假大热暂时为热者停还冷。诸法必是。虽假众缘和合似有。若离众缘性不可得。故知。诸法体性是空。问曰。前说毕竟空者。即是性空。今此何故重说性空。论自释言。今性空者。破诸法性。如彼水中无其热性不无水相。毕竟空者。破诸法相。乃至因缘法相亦无。又性空者。菩萨所行。毕竟空者。是佛所行。自相空者。诸相有二。一者同相。亦名总相。二者别相。亦名异相。苦无常等。是其同相。色香味等。是其别相。此二皆空名自相空。性相何别而分二空。论言无别。但名异耳。又性据体。相是外状。如似比丘受持禁戒是比丘性。剃发染衣是比丘相。又如梵志自受己法。以之为性。顶有周罗。执三岐杖以之为相。亦如火大。热以为性。赤色为相。如是一切性相别故。分为二空。问曰。直说相空便足。何须宣说自相空乎。为明诸法自体相空故说自耳。诸法空者。阴界入等名为诸法。是诸法中相别。种种一切皆空。名诸法空。问曰。若说诸法空者。是义不然。一切诸法。各有自相。云何言空。答曰。诸法自相不定。故说为空。不可得空者。生死涅槃一切诸法。性相寂灭。求不可得。故名为空。于中有三。一者于彼阴界入中。求我叵得。名之为空。二者于彼诸因缘中。求法自性不可得。故名之为空。如五指中求拳叵得。三求法因缘亦不可得。名之为空。问曰。为小智故求法不得。为实无故求法不得。论自释言。法实无故。求不可得。然此空者。与毕竟空及自相空。有何差别。而复说之。论言。有人闻说上空。心生怖畏。是故今说。因缘之中。求不可得故说为空。无法空者。如论释言。诸法灭已名为无法。是无自性亦不可得。故名为空。有法空者。诸法但从因缘而有。有即非有。故名为空。无法有法空者。有人执取有无二法。求不可得故。说无法有法空也。此前二空。别破有无。今此总破。又前二空。破所取法。今此破于能取之情。又如论释。有法空者。破法生住。无法空者。破法灭时。今此无法有法空者。前后通破。又如论释。观现在法及无为法。一切皆空名有法空。观于过去未来法空。名无法空。以现无故。观三世法及无为法。一切皆空。名为无法有法空也。若广分别。数别无量。
第二门中。以十八空。对波若空。辨其同异。论自问言。波若之空与十八空。为同为异。若言异者。离十八空。更复用何为波若空。若言同者。云何说言菩萨欲住十八空者当学波若。论自释言。亦同亦异。所言异者。波若之空。见法实相。灭一切法差别之相。十八种观。破诸法相。令诸法空故名为异。以此异故。欲住十八。当学波若。所言同者。论自释言。十八是空。无所有相。波若亦空。无所有相。十八空中。离相不著。波若亦尔。故称为同。以其同故。修学波若。则为修学十八空也。
第三明其修入次第。依如论中。所修有二。一小智慧门。谓十八空。二大智慧门。谓波若空。彼十八空。破相之空。随诠局别名之为小。彼波若空。契实离相。名之为大。又缘观心缘十八空。名之为小。灭观波若。照诸法空。名之。于此二中。先学小门。后学大门。所学小门。即涅槃中前之十空。所入大门。即涅槃中后一大空。又学小门。即是世间因分行德。证入大门。即是出世果分行德。若通诠教。则有三种。一小智慧门。谓波若经。二中智慧门。谓十八空。三大智慧门。谓波若空。于此三中。先学小门。次学中门。后入大门。云何学小。依波若经。受持读诵。正念思惟。如说修行。云何学中。依前修习小慧门故。得十八空。如入大海便得宝物。云何学大。依前修习十八空观破相力故。便入甚深波若真空。得此空故。心相寂灭。犹如虚空。毕竟平等。无缘无取。十八空义。略之云尔。
二十二根义七门分别(释名辨体一 分相二 治断差别三 得果不同四 就人分别五 得舍成就六 因起次第七)
第一释名。辨其体性。能生曰根。根义不同。广略难定。今据一门说二十二。名字是何。所谓眼耳鼻舌身意。即以为六。男根女根及以命根。通前说九。苦乐忧喜舍。通前十四。信进念定慧。通前十九。未知根知根及无知根。通前合有二十二也。初六根者。对色名眼。乃至第六对法名意。此之六种。能生六识。故名为根。男女根者。刚决为男。柔弱为女。身形小分。能别男女。从其所别。名男女根。根体即是身根小分。所生之识。即是身识少分。言命根者。若依成实。现在时中。色心相续。名之为命。过去之业。能生于命。与命作根。故曰命根。若依毗昙。别有非色非心命报。此之命报。能持色心。相续不断。故名为根。地持论中。亦同此说。故彼文言。生理不坏。是其命根增上果也。言苦根者。五识地中逼恼名苦。能生嗔结故名为根。言乐根者。五识地中。适悦名乐。能生贪结故名为根。言忧根者。意识地中逼恼名忧。忧能生嗔故名为根。言喜根者。意识地中庆悦名喜。能生贪结。故名为根。言舍根者。六识地中中容受心。舍前四受。故名为舍。能生痴结。目之为根。若在净中喜乐及舍。能生净法。故名为根。言信根者。于境决定。名之为信。信能生道。故名信根。精进根者。练心于法。名之为精。精心上达。目之为进。根同前释。言念根者。守境名念。根同前释。言定根者。住缘不乱。名之为定。根同前释。言慧根者。于法观达。目之为慧。根同前释。问曰。善法差别无量。以何义故偏说此五。以之为根。释言。此五遍生诸善。其力功强。故偏说之。又是五种。大烦恼地之对治故。偏说为根。此义如后道品中释。未知根者。毗昙名也。成实名为未知欲知。此见道中无漏慧也。毗昙何故说为未知。释有三义。一义释云。在于见道十五心中。解脱之智。知谛未遍。故名未知。无道比智知上界道。故云未也。第二义者。在于见道十五心中。未曾有知重知谛理。故名未知。问曰。若言未重知故名未知者。彼见道中一一谛下。皆有忍智。忍为初知。智为后知。云何不重。论自释言。忍非智故。所以无过。何故非智。忍虽观谛与疑得。俱不能决了。是故非智。故论说言。诸忍非智。良以诸忍非是智。故不名重知。问曰。若使忍非智者。亦应非见。释言。不类见者。是其推求之义。忍心推求。故得名见。智者是其决断之义。忍不决断故不名智。第三义者。智望忍心得名重知。重知未遍。故名未知。上界道谛。未重知故。毗昙如是。彼成实中。名为未知欲知根者。见道位中。未有容豫解脱智知故名未知。为欲简去解脱道故。说为未矣。以解脱道修道摄故。言欲知者。去解脱中知之不遥。故名欲知。此言即是简前之谓。见道已前。去解脱中知之玄隔。不得名欲。今为简彼故说欲耳。此见道中无漏圣慧。能生于后。故名为根。言知根者。是修道中无漏慧也。准依毗昙。释有三义。第一义者。修道门中。用解脱智。知谛周遍。故名为知。第二义者。修道门中。于彼谛理。有智重知。故名为知。第三义者。彼见道中智。望诸忍得名为重。重知未遍。故名未知。今修道中道比智。起重知周遍。故名为知。若依成实。释有两义。一义释云。修道门中。有解脱智知于谛理。故名为知。此之一义。名当初果。第二义者。以修道智重观谛理。故名为知。此之一义。名当斯陀那含果也。此能生后。故名为根。无知根者。成实说为已知根也。若依毗昙。无学果中。观谛已穷。不求更知。故曰无知。若依成实。先已知竟。故曰已知。无学果慧。能生后善同类相起。故名为根。问曰。信进念定慧根。及三无漏所生善法。于五果中。是何果乎。地持宣说。是增上果。二十二根。望其所生。皆悉名为增上缘故。此望何善说为增上。谓望下善。若望同类及与上善。能生名为自分因。故因缘所收。所生善法。名为依果。何者是其三无漏根所生下善。谓学等见无学等见。圣人顺旧游观无漏。名等见矣。问曰。经说贪嗔痴等为不善根。无贪嗔等为三善根。二十二中。何故不说。释言。略故所以不论。更无余义。如六通中无法智通圣自在通。此亦如是。名义且尔。体状云何。初眼根者。依如毗昙。以彼四大造色为体。体异四大。若依成实揽大成眼。眼即四大。离大之外。无别造色以为眼体。耳鼻舌身。类亦同尔。意根体者。依如毗昙。心王为体。想受行等。皆非意根。法入收故。若依成实。无别心数。识想受行能生后义皆是意根。然成实中。行末之心生五识者。不名意根。以其所生非意识故。自斯以外。一切心识。悉是意根。若依毗昙。一切六识。迭互相生。皆是意根。男女二根与身根同。身根少分。为此二故。良以此二既变心识。其力功强。别人相显故。就身中分出此二。命根体者。依如毗昙现在世中。别有非色非心命法。为命根体。若依成实。过去世中善恶之业。为命根体。五受根者。依如毗昙。心数法中受数为体。若依成实。受心为体。更无别数。信等五根。论说不同。若依毗昙。善大地中信数。为信根体。精进数为精进根体。通大地中念数为念根体。定数为定根体。慧数为慧根体。若依成实。用彼信心为信根体。乃至慧心为慧心慧根体。无别数法。后之三根。若依毗昙。是智慧性。论其眷属。是五阴性。同时心王。即为识阴。同时受数。即为受阴。同时想数。即为想阴。自余教法。以为行阴。道共无作。即为色阴。若依成实。慧心为体。更无余法。体性如是。
第二门中。分别其相。于中有六。一漏无漏分别。二三性分别。三三聚分别。四三界分别。五据因分别。六就果分别。漏无漏者。男女二根忧根苦根。一向有漏。三无漏根。一向无漏。信等五根。及以意根通漏无漏。与三无漏相应之者。名为无漏。余名有漏。眼等五根及与命根。大小不同。小乘法中。一向有漏。大乘不定。法身眼等。法身之命。是其无漏。余皆有漏。喜乐及舍。诸论不同。毗昙大乘。与信等同通漏无漏。成实法中。喜唯有漏。何故如是。彼论释言。喜者从于取假名生。著我故起。故唯有漏。乐舍二受。通漏无漏。不从分别取著生故。有漏业果。名为有漏。就无漏法。义说之者。名为无漏。此义如彼八禅义中具广分别(此一门竟)。
次就三性分别诸根性者。所谓善恶无记。信等五根三无漏根。一向是善。男根女根。一向无记。意根一种。该通三性。眼等五根。大小不同。小乘法中。一向无记。大乘不定。法身眼等。体性是善。余皆无记。命根一种。论说不同。若依毗昙。命是报法一向无记。若依成实。说过去业以为命根。唯善与恶不通无记。人天命根。是善非恶。三途命根。是恶非善。大乘不定。法身之命。体性是善。余皆无记。五受根者。毗昙法中。忧通善恶。不通无记。论自释言。方便生故。非报无记。非习学法。非是威仪工巧变化。余通三性。成实法中。所说不定。受阴之中。一切五受悉是无记。行中义说该通三性。大乘法中。文无定判。随义以推。五受之根。并通三性。忧虑世事非损益者。是无记忧。余同毗昙(此二门竟)。
次就三聚分别诸根。言三聚者。所谓色心非色非心。眼等五根。男女二根。此七是色。意根五受信等五根及三无漏。此之十四。是其心法。命根一种。诸论不同。若依毗昙。是其非色非心之法。成实法中。是色是心及非色心。彼说过业。以为命根。于中通具身口意业。就三业中。通作无作。身口作业。说之为色。意地作业。说以为心。三业无作。是非色心(此三门竟)。
次就三界分别诸根。界者所谓欲色无色。于中两门。一分三界非三界别。二就三界辨其通局。所言三界非三界者。二十二根中。男根女根忧根苦根。定三界法。三无漏根。定非三界。信等五根意乐舍根。此之八种。与三无漏相应之者。不属三界。余皆三界。眼等五根及与命根。大小不同。小乘法中。定属三界。大乘不定。法身眼等法身之命。不属三界。余皆三界。喜根不定。成实法中。定属三界。毗昙大乘有是有非。无漏相应。不属三界。余皆三界。次就一向在三界者辨其通局。男根女根。定属欲界。忧根苦根。毗昙法中。定在欲界。成实大乘粗在欲界。论其细者。苦极四禅。忧至非想。故经说言。苦乐随身至于四禅。忧喜随心至有顶也。喜根乐根。毗昙法中。在欲色界。成实大乘粗同毗昙。论其细者。乐在欲色。喜至非想。眼等五根。小乘法中。在欲色界。大乘法中粗同小乘。细通三界。故涅槃云。如非想天。亦色非色。彼有色故。亦有眼等。意命舍根信等五根。遍通三界(此四门竟)。
次就因义分别诸根。眼等五根男女二根。是报法故。一向非因。命根一种。论说不同。若依毗昙。与眼等同。一向非因。若依成实。说过去业。为命根故。一向是因。三无漏根。大小不同。小乘法中。一向非因。破生死故。大乘法中。有因非因。缘照无漏。能招变易。一向是因。真证无漏。不招生死。说为非因。信等五根。是有漏者。一向是因。是无漏者。同三无漏。意根一种。与因相应。说之为因。非因相应。说为非因。五受根者。论说不同。若依成实。受阴中者。一向非因。行中义说。有因非因。若依毗昙。与诸烦恼结业俱者。一向是因。余皆非因(此五门竟)。
次就果报分别诸根。眼等五根男女二根。一向是报。信等五根及三无漏根。一向非报。意根一种。通报非根。命根一种。毗昙是报。成实非报。五受根者。成实是报。如彼论说。乃至一切无漏中受。亦皆是报。若依毗昙。除却忧根。余之四种。通报非报。报心俱者。说之为报。非报俱者。名为非报。忧根一种。一向非报。何故如是。忧根从于想分别生。是故非报。又复忧根。离欲时断。报法不尔。是故非报。
第三明其治断差别。义有三种。一者见断。二者修断。三者无断。见道除者。名为见断。修道除者。名为修断。无漏不为二轮所除。名为无断。约此三义。分别诸根。依如毗昙。眼等五根男女二根及与命根。此八是报。唯是修断。问曰。报法不可断除。云何说断。依如彼宗。不断报体。但断报上烦恼缘缚故名为断。问曰。何故唯修道断不通见断。释言。有以。缘此所起贪嗔痴等。皆是事惑缘。事之惑修道所除。是故此等唯修道断。若依成实。此八种中命根是业。余七是报。此业与报。亦见谛断。亦修道断。断相云何。彼成实中断烦恼故。令彼业果毕竟不起。名之为断。断见惑故。令彼三途业果不生。名为见断。断修惑故。令彼人天业果不起。名为修断。故成实言。见断法者。谓示相我慢及彼所起诸余法也。修断法者。谓不示相慢及彼所起诸余法也。示相我慢。是谛惑。推求而生。故曰示相。所起余法。是其业果。不示相慢。是修道惑。非推求生。名不示相。所起余者。是其业果。问曰。毗昙何不如是。释言。宗异不可一类。彼毗昙中。断烦恼因。令其业果毕竟不起。是非数灭。是故不说。故杂心云。入见道时。第八生后一切果报。皆非数灭。大乘法中。眼等五根及与命根。亦见谛断亦修道断亦是无断。法身眼等常住之命。是无断也。男女二根。据实以论。唯见谛断。入净心时。得净法身。舍离一切男女形故。随相别分。女根一种。唯见谛断。故地持言。菩萨于初阿僧祇时。已舍女身。男根一种。通见谛断及修道断。男报殊胜。在后舍故。意根一种。亦见谛断。亦修道断。亦是无断。与见惑俱名为见断。与修惑俱名为修断。与无漏俱名为无断。忧根一种。依如毗昙。亦见谛断亦修道断。与见惑俱。名为见断。与修惑俱。名为修断。苦根一种。毗昙法中。唯是修断。若依成实。忧苦是报。断除之法。与眼等同。喜乐舍根。依如毗昙。亦见谛断。亦修道断。亦是无断。与意根同。若依成实。喜是有漏。唯见谛断。及修道断。不通无断。断除之相。与眼等同。乐舍二受。通漏无漏。有漏之者。亦见谛断。亦修道断。无漏之者。是其无断。信等五根。依如毗昙。是修道断。及与无断。是有漏者。说为修道。但断缘缚。不断善体。是无漏者。说为无断。若依成实。是有漏者。亦见谛断。亦修道断。是无漏者。说为无断。三无漏根。小乘法中。一向无断。大乘法中。缘照无漏。亦见谛断。亦修道断。真证无漏。一向无断。治断如是。
第四明其得果不同。言得果者。谓得出世四沙门果。如杂心说。九根得初果。或获二沙门。说有十一根究竟第四果。所言九根得初果者。须陀洹果。其是初果。信等五根意根舍根未知知根。用此九根。得彼初果。于中信等。常相随逐。是故有之。行必依心。故有意根。初果必依未来禅得。未来禅中。唯有舍根。更无余受。是故有舍而无余受。未知无碍知根解脱。故有九也。克实同时唯有八根。若在因中。则无知根。若在果中。无未知根。因果通论故。说九根得初果也。所言或获二沙门者。斯陀那含。是其二果。得此二果。或用九根。或用八根。多少不定。故言或也。何故不定。斯陀人中。有其次第超越之异。次第用八。超越用九。是故不定。云何次第。有人先在外凡地时。于彼欲界九品惑中。全未断除。设有断除。未尽六品。是人后时入见谛道。至第十六道比智时。证须陀果。须陀果上。更起修道。断彼欲界六品惑尽。证斯陀含。名为次第。云何超越。有人先在外凡地时。依未来禅。断除欲界九品惑中。或六或七乃至八品。后入见道。至第十六道比智时。不证初果。超证斯陀。故名超越。彼超越者。用上九根。得第二果。与初果同。彼次第者。但用八根得第二果。除未知根。此次第者。若用无漏断结证果。所用八根。同是无漏。皆是向体。亦是果体。若用等智。断结证果。信等五根意根舍根。此之七种。通漏无漏。现行之者。一向有漏。同治修中。所成就者。一向无漏。云何同治。彼欲界结。未来禅中。世俗净智。亦能断治。无漏法智。亦能断除。以同除故。修无漏时。亦成等智。修有漏时。亦成无漏。同治如是。彼有漏者。非是向体。亦非果体。彼无漏者。是其向体。亦是果体。第八知根。一向无漏。但可成就而不现行。然此知根。以无漏故。亦是向体。亦是果体。斯陀如是。那含人中。亦有次第超越之异。次第用八。超越用九。故云或也。云何次第。次第有二。有人先在外凡地时。于欲界结全未断除。设令断除。未尽六品。是人后时。入见谛道。至第十六道比智时。证须陀洹。须陀果上。更起修道。断六品尽。证斯陀含。斯陀果上。更起修道。断后三品。证那含果。此一次第。或复有人。先在外凡。用世俗智。断除欲界九品惑中。或六或七乃至八品。是人后时。入见谛道。至第十六道比智时。证斯陀果。斯陀含果上。更起修道。断后余结。证那含果。此二次第。云何超越。有人先在外凡地中。修得初禅乃至非想。后入见道。至第十六道比智时。越前二果。证阿那含。以欲界结先断尽故。彼超越者。用上九根。证那含果。此九根中。信等五根意根未知根及与知根。一向是定。余一不定。或喜或乐或复是舍。依初二禅入见谛道。即有喜根。若依三禅。入见谛道。即有乐根。若依四禅。未来中间。入见谛道。则有舍根。超越如是。次第之人。但有八根。信等五根意根舍根及与知根。此次第人。若用无漏而断结者。八俱无漏。皆是向体。亦是果体。若用等智。断结证果。前之七根。通漏无漏。彼现行者。一向有漏。同治修中。所成就者。一向无漏。故彼有漏者。非是向体。亦非果体。彼无漏者。亦是向体。亦是果体。第八知根。一向无漏。以无漏故。亦是向体。亦是果体。然此知根。亦但成就而不现行。言十一根得四果者。罗汉之果。十一根得。信等五根。喜乐舍意知根无知根。此十一根。能得究竟罗汉果也。于中知根。是无碍道。无知根者是解脱道。问曰。诸受不得并起。云何得具喜乐舍根。释言。一往得罗汉者。不具三受。如是之人。但用九根。得第四果。喜乐舍中。随何现起。余二则无。若迳一退后重得者。具其十根。八根如上。喜乐舍中。有二无一。若迳二退后重得者。得具十一。于三受中。前后具之。谓先依于未来中间及第四禅舍根得果。后还退失。复依三禅乐根得果。后还退失。复依初禅二禅喜根。得罗汉果故有三受。问曰。罗汉曾迳二退。得具十一。彼那含果。何故不然。释言。不类那含。人中有次第者。有超越者。彼次第者。一向用于未来禅定。断结得果。未来禅中。唯有舍根。更无余受。何故如是。欲界烦恼。唯未来禅所断除故。如是之人。设令退起欲界烦恼。失那含果。后重得时。必还依于未来禅中舍根而得故。无余受。彼超越者。或依初禅二禅喜根。入见谛道。证那含果。或有依于三禅乐根入见谛道证那含果。或复依于四禅舍根。入见谛道证那含果。随所用者。终无退理。以见谛道唯是无漏。不可退故。以无退故。不得退已重用余根。是故那含极多九根。不类罗汉。良在于此。毗昙如是。若依成实。三无漏根体唯是慧。若据斯义。是则初果三根所得。所谓慧根未知知根。未知无碍。知根解脱。其次二果。三根所得。所谓慧根及以知根。第四果者。三根所得。所谓慧根知根知已根。知根无碍。知已解脱。若复随义。具以论之。得说十根。得于初果。信等五根意乐舍根未知知根。其次二果九根所得。除未知根。余皆如上。第四果者。十根所得。谓信等五根意乐舍根知及知已。于中知根是无碍道。知已解脱。问曰。何故义说乐舍不说喜乎。此如前释。无漏之法已在身中。义说为乐。调名舍。喜取假生。著我故起。是故无之。
第五门中。就人分别。外凡人中。极少之者。成就八根。谓无色界所有凡夫。具有命根意根舍根信等五根。又阐提人生阿鼻者。亦具八根。谓身意命及五受根。极多之者。具十九根。除三无漏。内凡夫人。具十八根。除三无漏。男女根中。有一无一。以二形者不能修起七方便故。见谛道中。具十九根。除去知根及无知根。男女根中。有一无一。以二形人无得圣故。须陀斯陀。此二果人。具十九根。除未知根及无知根。男女根中。有一无一。那含之人。具十八根。除未知根及无知根。男女根中。有一无一。并除忧根。以彼忧根唯局欲界不善地故。罗汉之人。亦具十八。除未知根及与知根。男女根中。有一无一。并除忧根。人别如是。
第六明其得舍成就。先明其得。次明其舍。后明成就。所言得者。先无今有。名之为得。于中且就报根以说。报通三界。欲界地中。有四种生。一胎二卵三湿四化。是四生中。胎卵湿生。生必以渐。以其诸根渐成就。化生必顿。以其诸根顿成就故。渐生之者。最初一念顿得二根。所谓身根及与命根。尔时亦得意根舍根。一切受生。皆依染心。染心非报。所以不说。舍根亦尔。非报法故。所以不论。纵使非报。说得何伤。释言。有以。染污之法。先来常有非今始得。是故不说。若使今染与先染同非新得者。今所得报与昔报同。何故说得。释言。不类。报法世断刹那断故。今所得者。即是新得。染污不尔。对治方断。未有未断。随所起者。皆是本法。不名新得。问曰。何故受生之时。唯用染舍不用余受。论自释言。受生命终唯依舍故。顿生之者。最初一念。或得六根。或七或八。若无形者。顿得六根。谓眼等五及与命根。以化生者眼等五根必具足故。若一形者。顿得七根。六根如前。男女根中有一无一。若二形者。顿得八根。六种如上。加男女根。欲界如是。色界生者。最初一念。最顿得六根。眼等五根及与命根。彼处无其男女形故。无色生者。最初一念。唯得命根。余非新得。彼无色故(此一门竟)。
次辨其舍。先有今失。名之为舍。于中具以五门分别。一就时分别。舍时虽众。今此且就命终以说。二就处分别。处谓三界。三就性分别。善恶无记三性。心中皆得命终舍彼诸根。不同受生唯在不善秽污无记。四渐顿分别。一切化生。皆顿命终。其犹灯灭。胎卵湿生。有渐有顿。任报自死。渐而不顿。横缘而死。容有顿者。如斩首等。五明所舍多少不同。于中先就欲界以论。欲界地中。若无记心渐命终者。或舍四根或五或六。无形之人。顿舍四根。所谓身根意根命根舍根。问曰。何故五根之中。唯舍身根。不舍余根。以其身根最后坏故。一形之人。顿舍五根。四根如上。男女根中。随舍一根。二形之人。顿舍六根。四根如上。加男女根。若欲界死。生上界者。必舍五根。所谓身根意命舍根男女根中。随舍何根。二形之人。不上生故。下余门中。类此应知。顿命终者。所舍不定。或舍四五六七八九。乃至舍十。相状如何。或有众生。于色根中。但有二根。所谓身根。余色根中。有一无余。如是众生。顿舍五根。谓身意命。余色根中。有者舍之。或有众生。于色根中。但有四根。所谓身根。余色根中。有三无余。如是众生。顿舍七根。谓身意命舍。余色根中。有者舍之。或有众生。于色根中。具足五根。所谓眼耳鼻舌及身。无男女形。如是众生。顿舍八根。谓眼等五根意命舍根。一形之人。顿舍九根。八根如上。男女根中。随舍何根。二形之人。顿舍十根。八根如上。加男女根。无记如是。若不善心而命终者。舍根多少。与前相似。若善心中而命终者。如上无记。一一门中。皆悉加于信等五根。问曰。舍恶与舍无记有何差别。释言。有异。无记力劣。为尚有其世断及刹那断。言世断者。隔世则灭。不得成就。刹那断者。念念尽灭。不得成就。以其世断刹那断故。命终之时。即是断舍。不善力强。对治方断。非是世断刹那断故。命终之时。不现行故。名之为舍。非断灭舍。问曰。舍善与舍不善无记何别。善望前二互有同异。若欲界死。生上二界。与无记同。即是断舍。若欲界死。还生欲界。与不善同。但不行故。名之为舍。非令尽灭。欲界如是。色界之中。若无记心而命终者。顿舍八根。眼等五根意命舍根。若善心中而命终者。顿舍十三。八根如上。加信等根。色界如是。无色界中。若无记心而命终者。顿舍三根。谓意命舍。若善心中而命终者。顿舍八根。三根如上。加信等根(此二门竟)。
次辨成就。于诸根中。决定有者。说其成就。若不定者。则不说之。二十二中。意命舍根。此三遍通。趣有一种。必成余二。余则不定。云何不定。若在无色。无眼等根。在四禅上。则无乐根。在三禅上。便无喜根。初禅已上。无男女根忧根苦根。断善根者。即无信进念定慧根。凡夫则无三无漏根。若有身根。必成四根。所谓身根意命舍根。余皆不定。若根缺者。则无眼耳鼻舌等根。若在色界及无形者。无男女根。在四禅上。则无苦乐忧喜四受。无信等根及三无漏。义如前解。若有眼根。必成五根。所谓眼身意命舍根。眼必依身。故成身根。余三遍通。所以具有。余皆不定。准前可知。耳鼻舌根。趣有一种。皆成五根。类眼可知。若有乐根。必成四根。所谓乐根意命舍根。余皆不定。云何不定。圣人生在无色界中。得成下地无漏乐根。于此乐边。无眼等根。凡在三禅则无喜根。生初禅上。无男女根忧根苦根。断善根人。无信等根。凡夫则无三无漏根。若有喜根。必成五根。所谓喜乐意命舍根。有喜之处。必定有乐。故有乐根。余三通故。所以有之。余皆不定。圣人生在无色界中。得成下地无漏喜根。于此喜边。无眼等根。生初禅上。无男女根忧根苦根。若在欲界。断善根者。无信等根。一切凡夫。无三无漏。是故不定。若有苦根。必成七根。所谓苦根喜乐舍根身意命根。余皆不定。根缺之者。则无眼耳鼻舌等根。无形之者。无男女根。欲界地中那含罗汉。则无忧根。若有命根。唯成命根。余则不定。若在无色。无七色根。若在欲色。入灭定者。则无意根及余心法。若有身根。必成二根。身根命根。余皆不定。若根缺者。则无眼耳鼻舌等根。若在色界及无形者。无男女根。若入灭定。则无意根及余心法。若有必成三根。谓眼身命。眼必依身。故有。命是报生。故有命根。余皆不定。若根缺者。无耳鼻舌。若生色界及无形者。无男女根。入灭定者。则无意根及余心法。耳鼻舌根。但使有一。皆成三根。类眼可知。若有意根。必具三根。谓意命舍。余皆不定。无色界中无眼等根。凡夫之人。生四禅上。则无乐根。生三禅上。则无喜根。生初禅上。无男女根忧根苦根。欲界地中断善根者。无信等根。三界凡夫。无三无漏。若有舍根。必成三根。与意根同。若有乐根。必成四根。所谓乐根意命舍根。乐必依心。故有意根。命是报主。故有命根。在下之时。必成上法。故有舍根。问曰。在下云何必得成就上舍。释有三义。一在下地。于上地中所未断处。一切味定。皆悉成就。故得有之。二在下地。于上地中所修净定。皆得成就。第三圣人身在下地。用上净定及下无漏。断上结时。同治修故。得成上地一切净定及无漏定。是故有乐必成舍根。余皆不定。云何不定。圣人生在四空地中。尔时成就三禅地中无漏乐根。无漏生上不失下。故彼乐根边。无眼等根。凡夫生在三禅以上。则无喜根。有漏生上。则失下故。凡夫在于初禅以上。无男女根忧根苦根。若在欲界。断善根者。无信等根。一切凡夫。无三无漏。是故不定。若有喜根必成五根。谓喜乐舍意根。命根有意命舍。义同乐说。云何有喜必成乐根。亦有三义。一在下地。于上地中所未断处。一切味定。皆悉成就。故有乐根。二在下地。于上地中。所修净定皆悉成就。故有乐根。第三圣人身在下地。用上净定及下无漏。断上结时。同治修故。得成上地世俗净定及无漏定。故有乐根。以是之义。但有喜根。必成乐根。余皆不定。云何不定。圣人生在四空地中。尔时有喜无眼等根。生初禅上。无男女根忧根苦根。若在欲界断善根者。无信等根。一切凡夫。无三无漏。是故不定。若有苦根必成七根。所谓苦根喜乐舍根身意命根。余皆不定。根缺之者。则无眼耳鼻舌等根。无形之者。无男女根。欲界地中那含罗汉。则无忧根。问曰。那含罗汉无忧根者。亦应无苦。以何义故。得有苦根而无忧根。释言。忧者著欲故生。是故那含罗汉之人。有苦无忧。已舍欲故。见五欲乐坏之时。不生忧恼。苦则不尔。不从著欲分别而生。是故那含罗汉之人。有苦无忧。断善根者。无信等根。凡夫之人。无三无漏。是故不定。若有忧根。必成八根。谓五受根身意命根。余皆不定。如苦中说。若有男根。必成八根。所谓男根身意命根苦乐喜舍。余皆不定。根缺之者。无眼等根。丈夫一形。则无女根。那含罗汉及凡夫中得八禅者。则无忧根。断善根者。无信等根。凡夫之人。无三无漏。若有女根。且成八根。但无男根。余皆同前。若有信根。且成八根。信等五根意命舍根。余皆不定。生无色者。无眼等根。凡夫之人。生四禅上。则无乐根。生三禅上。则无喜根。生初禅上。无男女根忧根苦根。一切凡夫。无三无漏精进念定乃至慧根。皆同信根。若有知根必成十一。所谓知根信等五根喜乐舍根意根命根。余皆不定。云何不定。生无色者。无眼等根。生初禅上。无男女根忧根苦根。在修道故。无未知根及无知根。问曰。前说斯陀那含九根所得。云何今言必成十一。释言。有以。前据现用。喜乐舍等。不得并用。故有九根。今论成就故有十一。有无知根。且成十一。同前知根。但除知根。加无知根。有未知根。必成十三。前十一上。更加身根及与苦根。入见谛道。必在欲界故有苦根。余皆不定。若根缺者。则无眼耳鼻舌四根。男女二根。随人不同。有无不定。若依初禅乃至四禅。入见谛道。则无忧根。故曰不定。
第七门中。明其次第。一切受身六根为体。故先说之。既有六根。便可分别男女相异。故次明其男女二根。诸根相摄。不绝不断。故次说命。诸根对境能生觉心。故次五受。此前染法。染必有治。治谓净法。一切净法。因信等生。故明信等。由信等故。出生圣道。圣分三位。是故后说三无漏根。二十二根。略之云尔。
大乘义章卷第四
大乘义章卷第五(本)
远法师撰
染法聚第三此有六十门染法聚烦恼义中有三十门此卷有二十三门(二障义 三障义 三根三道三毒烦恼义 三使义 三漏义 四缚四流四[枙]之义 四取义 四身结义 五住地义 五盖义 五下分结义 五上分结义 五悭义 五心[打-丁+裁]义 五心缚义 六垢义 七漏义 七使义 八慢义 八种恶觉义 八妄想义 八倒义 九结义)。
二障义两门分别(释名第一 体相第二)
第一释名。所言障者。随义不同。乃有多种。或名烦恼。或名为使。或名为结。或名为缠。或名为缚。或名为流。或名为枙。或名为取。或名为漏。或名为垢。或说为惑。或说为障。如是非一。劳乱之义。名曰烦恼。随逐系缚。称之为使。结集生死。目之为结。结缚众生。亦名为结。能缠行人。目之为缠。又能缠心。亦名为缠。羁系行人。故目为缚。漂流行人。说之为流。能令众生为苦所枙。故名为枙。取执境界。说以为取。流注不绝。其犹疮漏。故名为漏。染污净心。说以为垢。能惑所缘。故称为惑。能碍圣道。说以为障。如是差别。无量无边。今随一义。且说为障。名字粗尔。
第二体中。差别有二。第一略明五住之相。第二就之以别二障。言五住者。如胜鬘经说。一见一处住地。二欲爱住地。三色爱住地。四有爱住地。五无明住地。名字如是。体状如何。三界五见。名见一处。欲界所有一切烦恼。除无明见。名为欲爱。色界所有一切烦恼。除无明见。名为色爱。无色界中一切烦恼。除无明见。名为有爱。三界无明。名无明地。无明之中义。复有二。一者染污。二不染污。迷理无明。名为染污。事中无知。名不染污。此二合为无明住地。此义广辨如五住章。言别障者。障别有三。一四住烦恼。为烦恼障。无明住地。以为智障。二五住性结。为烦恼障。事中无知。以为智障。三五住性结及事无知。同为烦恼。分别缘智。以为智障。
就初番中四门分别。一定障相。二释障名。三明断处。四对障辨脱。言定相者。云何得知。四住烦恼。为烦恼障。无明住地。以为智障。以胜鬘经对地持论。验之知矣。胜鬘经中说。二乘人但断四住。不断无明。地持论中说。二乘人烦恼障净。非智障净。烦恼净者。胜鬘中所断四住。非智障净。犹彼不断无明住地。定之粗尔。次释其名。五住之结。通能劳乱。齐能障智。何故四住偏名烦恼。无明住地独名智障。理实齐通。但今为分二障差别。隐显异名。就隐显。各随功强。以别两名。四住烦恼现起之结。发业招生。劳乱义强。偏名烦恼。异心之惑。与解别体。疏而远翳。障智微故。不名智障。无明闇惑。正违明解。亲而近翳。障智义强。故名智障。任性无知。非是现起。不能发业招集苦报。劳乱微故。不名烦恼。名义如是。次明断处。略为二阶。第一大小相对分别。二就大乘世出世间相对分别。大小对中义别三门。一隐显互论。二乘之人。但除烦恼。菩萨之人。唯灭智障。二乘非不分除智障。所断微小。隐细从粗。是故不说。菩萨非不除断烦恼。所断相微。隐粗从细。是故不说。二优劣相形。二乘解劣。但断烦恼。菩萨治广。二障双除。故地持云。声闻缘觉烦恼障净。非智障净。菩萨种性。具足二净。三据实通论。二乘之人。二障双除菩萨亦尔(此一门竟)。
言就大乘世间出世间相对辨者。解行已前。名为世间。初地已上。名为出世。于中分别。乃有四门。一废粗论细。地前菩萨。于彼二障一向未断。初地已上。二障并除。故涅槃中宣说。地前具烦恼性。良在于此。二隐显互论。地前世间。但断烦恼。初地已上。唯除智障。地前非不分断智障。所断微小。隐细从粗。是故不说。初地已上。亦断烦恼。隐粗从细。是以不论。三优劣相形。地前解劣。唯除烦恼。地上解胜。二障双断。四据实通论。世及出世二障双除。相状如何。烦恼障中。有其二种。一是子结。二是果缚。子结烦恼。地前所除。果缚烦恼。地上所断。子结之中。复有二种。一者正使作意而生。二者余习任性而起。正使烦恼。声闻缘觉乃至习种。断之周尽。习起之结。种性已上乃至初地。断之毕竟。故地持云。初阿僧祇。过解行住入欢喜地。断增上中恶趣烦恼。不善正使。名为增上。习名为中。入欢喜时。习悉皆断。果缚之中。亦有二种。一者正使作意现起。二是习气任运而生。正使烦恼。所谓爱佛爱菩提等。始从初地次第断除。至不动地断之周尽。故地持云。第二僧祇。过第七住入第八地。微细烦恼。皆悉断灭。八地以上。除彼余习。故地持云。第三僧祇。断除习气。入最上住。智障之中。亦有二种。一者迷相。二者迷实。情所起法。名之为相。不能悟解知其本无。说以为迷。如来藏性。说以为实。不能穷达。说以为迷。迷相无明。地前所除。迷实无明。地上所断。迷相无明。复有二种。一迷相立性。二迷性立相。言迷相者。妄法虚集。以之为相。不知虚集。建立定相。言迷性者。情所起法。无性为性。迷此性故。立因缘相。迷相无明。声闻缘觉乃至习种。断之穷尽。迷性无明。种性已上乃至初地皆悉断除。迷实无明。亦有二种。一迷实相。二迷实性。实空寂无为之法。是其实相。不能知是寂泊无为。故名迷相。如来藏中。恒沙佛法。真实善有。是其实性。不能穷证。说为迷性。此二无明。说断不定。若依地经。初地以上乃至六地。除其迷相。是故证得。为柔顺忍。七地已上。断迷实性。是故证得无生忍体。若依涅槃。九地已还断其迷相。是故说为闻见佛性。十地以上。断迷实性。是故说为眼见佛性。以此验求。烦恼障者。始终通断。智障亦然。治断粗尔。第四对障以别二脱。断烦恼障。得心解脱。断除智障。得慧解脱。是义云何。分别有三。一隐显互论断烦恼障。诸佛菩萨世谛心脱。断除智障。真谛慧脱。何故如是。烦恼染事故断烦恼。世谛心脱。断烦恼时。理实随有一切德脱。就主为名。偏言心脱。无明障理。故断无明。真谛慧脱。断无明时。即理所成一切德脱。就主作名。偏言慧脱。第二对障宽狭分别。断烦恼时。唯除事中染爱心。故世谛心脱。断智障时。除无明地。及断事中粗无明。故二谛慧脱。三随义通论。断烦恼障。二谛心脱。世谛心脱。义如前释。真心脱者。以彼爱结微细习气。与无明地。同一体性。缚真心故。断烦恼时。真谛心脱。如涅槃说。断除智障。二谛慧脱。备如前释(此一门竟)。
第二番中。亦有四门。一定障相。二释障名。三明断处。四对障辨脱。言定相者。云何得知。五住性结。为烦恼障。事中无知。以为智障。如涅槃经说。断除一切贪嗔痴等。得心解脱。一切所知。无障碍故。得慧解脱。贪嗔痴者。即是五住性结烦恼。一切所知得无碍者。当知即是除事无知。又如地经。以佛无碍。为慧解脱。当知即是除事无知。远离痴染。为心解脱。当知即是五住性结。为烦恼障。又杂心云。如来断除二种无知。一断染污。二断不染。染污无知。即是五住性结烦恼。不染无知。即是事中无明之心。准验斯等。当知。以彼五住性结。为烦恼障。事中无知。以为智障。定之粗尔。次释其名。何故五住性结烦恼。为烦恼障。事中无知。以为智障。五住性结。能起分段变易生死。劳乱行人。名烦恼障。事中闇惑。能障如来种智明解。是故说之以为智障。名义如是。次辨断处。处别有三。一世出世相对分别。二以功用望无功用相对分别。三因果分别。就初对中义别有三。一隐显互论。地前断除五住性结。以彼舍相趣顺如故。初地以上。断除智障。以彼地上契合法界了达诸法无障碍故。故地经云。于初地中。一切世间文诵咒术不可穷尽。二优劣相形。地前菩萨。唯除烦恼。初地以上。智行宽广。二障双除。三就实通论。地前地上。皆除二障。第二对中义亦有三。一隐显互论。七地已前。唯除烦恼。八地已上。灭除智障。如八地中净佛国土。断除一切色中无知。九地之中。了物心行。灭除一切心行无知。第十地中。于诸法中。得胜自在。断除一切法中无知。此等皆是除事无知。二优劣相形。七地已还。唯断烦恼。八地已上。二障双除。三就实通论。七地已还。双除二障。八地已上。类亦同然。第三对中。义别亦三。一隐显互论。金刚已还。断烦恼障。如来地中。种智现起。了达一切差别诸法。断除智障。以事无知难断除故。至佛乃尽。二优劣相形。金刚已还。但断除烦恼。如来果位。二障双断。三据实通论。种性已上乃至如来。二障双遣。治处且尔。次对障辨脱。除烦恼障。得心解脱。灭除智障。得慧解脱。言心脱者。有其二种。一佛菩萨行世间心。二佛菩萨第一义心断四住故。世谛心脱。除无明故。第一义谛心。得解脱。言慧脱者。谓照世间一切种智。得解脱也(此两门竟)。
第三番中。亦有四门。一定障相。二释障名。三明断处。四对障辨脱。言定相者。云何得知。五住性结及事无知。为烦恼障。分别之智。以为智障。如胜鬘中。五住及起。同名烦恼。明知五住及事无知。是烦恼障。言分别智为智障者。如宝性说。有四种障。不得如来净我乐常。一者缘相。谓无明地。以是障故。不得如来究竟真净。二者因相。谓无漏业。以是障故。不得真我。三者生相。谓意生身。以是障故。不得真乐。四者坏相。谓变易死。以是障故。不得真常。彼既宣说。无漏业障不得真我。是故定知。分别缘智。是其智障。又如地论六地中说。智障净因事谓不分别空三昧。以不分别。为智障净。明知。即用分别之智。以为智障。又楞伽云。妄想尔炎慧彼灭我涅槃。灭尔炎慧方为涅槃。明知。所灭妄慧是障。又龙树说。如彼觉观。望下为善。望第二禅。即是罪过。乃至非想。望下为善。望出世道。即是罪过。如是慧观。望世为善。望其实相。亦是罪过。既言罪过。何为非障。定之粗尔。次释其名。五住性结及事无知。体是闇惑劳乱之法故名烦恼。分别之智。能碍真证无分别慧。故名智障。问曰。此智能显真德。何故言障。释言。此智能除闇惑。分能显真。是故经中说为了因。多义妨真。故复名障。如药治病。若药不去药复成患。此亦如是。云何妨真。如维摩说。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此智是相。所以是障。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此智是缘。所以是障。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此智忆念。所以是障。断是菩提。断诸见故。此智是见。所以是障。离是菩提。离妄想故。此智妄想。所以是障。障是菩提。障诸愿故。此智是愿。所以是障。菩提真明。此智性闇。所以是障。如世乐受性是行苦。如是等过。不可具陈。皆违真德。故说为障。名义如是。次辨断处。断处有二。一地前地上相对分别。二直就地上世出世间相对分别。就初对中。义复有三。一隐显互论。解行已前。增相修故。断烦恼障。初地已上。舍相修故。断除智障。云何增相。能断烦恼。烦恼正以闇惑为患。从初以来。修习明解。缘智转增。闇惑渐舍。至解行时。明解增上。惑障穷尽。说之为断。云何舍相能断智障。智障正以分别为过。初地已上。穷证自实。缘修渐舍。分别过灭。名断智障。二优劣相形。地前菩萨。唯断烦恼。初地已上。对治深广。二障双除。三就实通论地前地上。并断二障。烦恼通除。义在可知。云何地前能灭智障。事识中解。以渐息灭。妄识中智。渐现前故。如地持云。种性菩萨六入殊胜展转相续。无始法尔。当知。即是真实行德。既得证实。宁不舍妄。故知。地前亦断智障。此初对竟。次就地上世出世间相对分别。初二三地。名为世间。四地以上。名为出世。于中亦有三门分别。一隐显互论。三地以还。世间之行。断烦恼障。四地已上。出世真慧。断除智障。云何世间断烦恼障。如地论说。初地断除凡夫我障。凡夫我是见一处住地。第二地中。断除能起犯戒烦恼。犯戒烦恼。即是欲爱色爱有爱三种住地。第三明地断除闇相闻思修等诸法妄障。闇相即是无明住地。云何出世间能断智障。智障有三。一是智障。所谓分别空有之心。二是体障。所谓建立神智之体。相状如何。谓彼缘智正观诸法非有非无。舍前分别有无之碍。虽舍分别有无之碍。而犹见已以为能观。如为所观。见已能观。心与如异。如为所观。如与心别。由见已心与如别故。未能泯舍神智之碍。说为体障。三是治想。通而论之。向前二种。俱是治想。但此一门。治中究竟。偏与治名。然此治想。亦是缘智。对治破前神智之碍。实心合如。虽复合如。论其体性。犹是七识生灭之法。障于真证无生灭慧。故名为障。障别如此。治断云何。始从四地乃至七地。断除智障。入第八地。断除体障。八地已上。至如来地。断除治想。云何断智。四五六地。观空破有。舍离分别取有之智。故地论中广明。四地观察诸法不生不灭。舍离分别解法慢心。第五地中。观察三世佛法平等。舍离分别身净慢心。第六地中。观法平等。舍离分别染净慢心。此皆观空。破取有心。第七地中。观诸法如。舍前分别取空之心。离如是等。名断智障。云何八地。断除体障。前七地中。虽观法如。犹见已心以为能观。如为所观。以是见故。心与如异。不能广大任运不动。入第八地。破此智碍。观察如外由来无心心外无如。如外无心。无心异如。心外无如。无如异心。无心异如。不见能知。无如异心。不见所知。能所既亡泯同一相。便舍分别功用之意。舍功用故。行与如等。广大不动。名入八地。此德成时。名断体障。云何八地至如来地。断除治想。向前八地。断除体障。治想犹存。故八地云。此第八地。虽无障想。非无治想。然此治想。八地已上。渐次断除。至佛乃尽。彼云何。断分别息故真相现前。觉法唯真本来无妄。以此见真无妄力故。能令妄治前不生后后不报前。于是灭尽。至极微细。不复可以观解破遣。唯可修力任运舍之。八地已上。熏修力故。令彼治想运运自谢。真证行德运运自显。至如来地妄尽究竟。真德穷满。名除治想。此是第一隐显互论。二优劣相形。初二三地。对治微劣。唯断烦恼。四地已上。对治深广。二障双除。三就实通论。始从初地乃至佛地。当知念念二障并断。缘智渐明。断烦恼障。真德渐显。灭除智障。治断如是。次对障辨脱。就此门中。除断烦恼。二脱俱生。息除智障。二脱俱显。相状如何。前修对治断烦恼时。能治之道。必依真起。所依之真。恒随妄转。故以妄修薰发真心。令彼真中二脱德生。真德虽生。犹与七识缘智和合。为彼隐覆真德不显。息除彼智。真德方显。其犹腊印腊与泥合。令彼泥上文像随生。泥文虽生。腊印覆之不得显现。动去腊印其文方显。彼亦如是。二障之义。难以渊穷。且随大纲略标旨况。
三障义两门分别(释名一 断处二)
言三障者。谓皮肤骨。论其体性。唯一无明。故地持中说为智障。粗细不同。分为此三。相状如何。所障法身事等如髓。能障无明阶降不同。如皮肤骨。粗品无明。浮浅如皮。故就喻名说为皮障。中品无明次深如肤。故从喻称说为肤障。细品无明。穷深如骨。从喻立目说为骨障。亦可从于所障为名。所障法身阶降有四。一皮二肤三骨四髓。地前菩萨法身如皮。初地已上乃至七地法身如肤。八地已上至第十地法身如骨。如来地中法身如髓。能障无明差别有三。谓粗中细。粗品无明有两种义。说为皮障。一粗品无明与彼先成下品法身。一处在同。如似世人皮中之患故曰皮障。二粗品无明。障于未起下品法身故云皮障。中品无明亦有两义。说为肤障。一中品无明与彼先成中品法身。同在一处。如似世人肤中之患故名肤障。二中品无明。障于未起中品法身故称肤障。细品无明。亦有两义。说为骨障。一微细无明。与彼先成微细法身。同在一处。如似世人骨中之患故名骨障。二微细无明。障于未起微细法身故名骨障。法身之髓。精穷出累。故不说障。随义细分。理亦有之。故地论中说如来地有微细障。名义如是。
次辨断处。初皮障者。始从解行至欢喜地。断之穷尽。故地持云。初阿僧祇解行住过入欢喜地。皮障断也。第二肤障。始从初地至第八地。断之究竟。故地持云。第二僧祇远行住过入不动地。肤障断也。第三骨障。始从八地至如来地。究竟穷尽。故地持云。第三僧祇过毕竟住入如来地。骨障断也。相续解脱。亦如此说三障之义。略辨如是。
三根三道三毒烦恼义四门分别(释名一 废立二 相对辨异三 料简优劣四)
第一释名。言三根者。谓贪嗔痴。染境名贪。忿怒曰嗔。闇惑名痴。此三乃是思前烦恼。发生思业。故名为根。言三道者。所谓贪嗔及与邪见。贪嗔同前。言邪见者。谬执乖理。目之为邪。邪心推求。说之为见。以何义故。前三根中。第三名痴。此三道中。说名邪见。成实释言。痴中增上说名邪见。畅思烦恼。必是增上。故说邪见。此三乃是思后烦恼。通畅前思。故名为道。言三毒者。名同三根。以何义故。不同三道。乃同三根。三根之中。痴名是宽。故此同之。三道之中邪见义狭。故此不同。然此三毒。通摄三界一切烦恼。一切烦恼。能害众生。其犹毒蛇。亦如毒龙。是故就喻说名为毒。名义如是。
第二门中。约对十使料简废立。问曰。三根十使之中具摄几使。依如毗昙。唯摄三使。谓贪嗔痴。不摄余七。何故如是。释者相传。以五义故。建立三根。一明贪等遍通六识。故说为根。以能具生一切恶故。不同慢等唯在意地。二通五行。谓迷四谛及障修道。以能具生一切恶业故。说为根。不同见疑局在见谛。三具使性。力强能生一切恶业。故说为根。不同缠垢悭嫉等也。四断善根时。为方便。是故证之为不善根。不同一切无记烦恼。五能发业。不同过未性成之结。要现行者。能发业故。又此三种。多恼众生。名偏说之为不善根。又此三种众生多起。乃至蚁等亦常起之。是以偏说为不善根。若依成实。三不善根具摄十使。贪嗔二使。当相各一。余之八使。总名为痴。何故如是。以依三受及三境故。言三受者。谓苦乐舍。依苦生嗔。依乐生贪。依舍生痴。言三境者。谓违顺中。依违生嗔。依顺生贪。依中生痴。余之八使。同依舍受中容境起故通名痴。次辨三道。问曰。三道十使之中具摄几使。若依毗昙。具摄五使。所谓贪嗔邪见戒取及与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大乘义章-隋-慧远
下一页 大乘义章-隋-慧远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