缁门警训-明-如卺

佛经大全 > 大藏经 > 论藏 > 诸宗部 > 缁门警训-明-如卺 > 缁门警训-明-如卺
 一朝突出娘生眼。  执药方知病转多。
  顶笠腰包号水云。  寻师切勿惮辛勤。  法门冷淡须防护。  莫学寻常救火军。
  黄龙死心新禅师小参
  夫小参者。谓之家教。何谓家教。譬如人家有三个五个儿子。大底今日干甚事。小底今日干甚事。是与不是晚间归来。父母一一处断。丛林中亦复如是。院门今日干甚事。是与不是住持人当一一处断。观今之时节。丛林淡薄人根狭劣。不可说也。有一般破落户长老。驰书达信。遮边讨院住。那边讨院住。才讨得院住。便拣个好日入院。又道我是长老。方丈里自在受快活。遮般底唤作地狱滓。如今丛林中。若论参禅固是难得其人。我看见尔遮一队汉。在遮里心愤愤口悱悱。道我会禅会道。入方丈里趁口快撑。两转语便行。不是遮个道理。又有一般汉。影影响响认得个顽空。便道只是遮个事。又有一般道。见虚空里光影。又有一般道。无有不是者错了也。救不得了也。遮般底只宜色身安乐。莫教一顿病打在延寿堂内。如落汤螃蟹手忙脚乱。见神见鬼遮边讨巫师。那边讨医博。卜凶卜吉问好问恶。尔不见。我佛如来为三界医王四生慈父。医一切众生心病。只为尔不信自心。向外驰求。被邪魔魍魉入尔心中。做得许多见解要识尔自心么。如太阳当昼天下皆明。那里更有暗处。若到遮个田地。亦无吉凶爻象。亦无是非好恶。便能向是非头上坐。是非头上卧。乃至淫坊酒肆虎穴魔宫。尽是当人安身立命之处。只为尔无量劫来业识浓厚。心中趫趫欹欹繘繘繂繂。信之不及。便被世间情爱。缠缚得来七颠八倒。江南人护江南人。广南人护广南人。淮南人护淮南人。向北人护向北人。湖南人护湖南人。福建人护福建人。川僧护川僧。浙僧护浙僧。道我乡人住院。我去赞佐他。一朝有个不周。全翻作是非到处说。苦哉苦哉。恁么行脚掩彩杀人。钝置杀人若是个汉一画画断多少自由自在。若也画不断处处被爱之所缚。爱色被色缚。爱院被院缚。爱名被名缚。爱利被利缚。爱身被身缚。尔何不退步思量。尔遮臭皮袋有甚么好处。当时只为尔有一念爱心。便入母胎中受父精母血。交构成一块脓团。母吃热时便受镬汤地狱。母吃冷时便受寒冰地狱。及至撞从母胎里出来。受寒受热。受饥受饱。受病受苦。煎煎逼逼直至今日。只为不能返观。便有许多是非生灭我生尔死。尔死我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随业受报无有休时。近来又有一般奴狗。受雇得钱买度牒剃下狗头。披佛袈裟。奴郎不辨菽麦不分。入吾法中破坏吾法。一向装裹个浑身。捼腰捺[膫-(日/小)+(夸-大)]胡挥乱[聲-耳+空]。要做大汉。大汉不恁么做。要做大汉。须是退步莫面前背后。奴唇婢舌嫌好道恶。说遮里饮食丰厚。那里寮舍稳便不消得。如此诸上座。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尔诸人要参禅么须是放下著。放下个甚么。放下个四大五蕴。放下无量劫来许多业识。向自己根脚下推穷看。是甚么道理。推来推去。忽然心华发明。照十方刹。可谓得之于心应之于手。便能变大地作黄金。搅长河为酥酪。岂不畅快平生。莫只管册子上念言念语讨禅讨道。禅道不在册子上。纵饶念得一大藏教。诸子百家。也只是闲言语。临死之时总用不著。古人悟了方求明师决择。去其砂石纯一真寔。秤斤定两。恰如人开杂货铺相似。无种不有。来买甘草。便将甘草与他。来买黄连便将黄连与他。不可买黄连却将甘草与他。又似尔有一块金。将入红炉里煆炼。炼来炼去炼得熟也。方上钳锤打作瓶盘钗钏。瓶重几两盘重几两。一一分明。然后却将此瓶盘钗钏。镕成一金。唤作一味平等法门。若不如此。尽是儱洞真如颟顸佛性尔还会么。尔还信么。山僧适来答遮僧四转语道。死中有活活中有死。死中怕死活中怕活。将此四转语验尽天下衲僧。且道。天下衲僧将甚么验。良久云。大体还他肌骨好。不搽红粉也风流(语录)。
  褒禅山慧空禅院轮藏记
    无为居士杨杰作
  法界本无众生。众生缘乎妄见。如来本无言教。言教为乎有情。妄见者。众生之病。言教者。如来之药。以药治病则病无不治。以言觉妄则妄无不觉。此如来不得已而言。贤智不得已而述也。故阿难陀集而为经。优婆离结而为律。诸菩萨衍而为论。经律论虽分乎三藏。戒定慧盖本乎一心。藏以示其函容。心不可以凝滞。是以双林大士接物随机。因权表实。聚言教而为藏。载宝藏而为轮。以教依轮则教流而无碍。以轮显教则轮运而无穷。使披其教者。理悟变通。见其轮者心不退转。然后优游性海。解脱意筌无一物不转法轮。无一尘不归华藏。非有深智者。其孰能与于此哉。
  慈照聪禅师住襄州石门请查待制为撰僧堂记
  乾明寺者去郡百里。古曰石门。因敕易之。高山峻谷虎豹所伏。岐路硗确人烟夐绝。非志于道者罔能栖其心也。游宦之徒羁束利名。虽观其胜绝而罕能陟其境。道守郡日知有学者。法字守荣。自雍熙五年参寻而至。后安禅之堂卑隘堕坏。于是发心重构。克坚其志聚落求化。多历年所。召良工市美材。迄景德三年始告成。凡五间十一架。春有学徒慧果。携锡至京请余识之。将刊于石。乃书曰。自佛法广被。达磨西来。具信根者求证本源。星居旷野蔽身草木。衣不御寒食不充腹。及正法渐漓人法替怠。百丈禅师乃营其栋宇。以安老病。迩来禅刹竞构宏壮。少年初学恣卧其间。殊不知化缘者劳形苦骨。施财者邀福忏罪。明因果者如卧铁床。若当冤敌自非朝夕。密密增长圣胎。其次亲善知识者。志求解脱。可以暂容其形。龙神攸护。其或心汩盖缠。身利温暖。不察无明。不知命缩。惟记语言。自谓究竟。韶尽迁谢堕彼恶趣。丈夫猛利得不动心者哉。荣公生凤翔虢邑。出家于雍州鄠县白云山净居禅院。大中祥符二年四月八日记。
  应庵华禅师答诠长老法嗣书
  老僧自幼出家正因也。方袍圆顶正因也。念生死未明拨草瞻风。亲近真善知识正因也。至于出世领众今三十余年。未尝毫发厚己也。方丈之务未尝少怠也。昼夜精勤未尝敢懈也。念众之心未尝斯须忘也。护惜常住之念未尝敢私也。行解虽未及古人。随自力量行之。亦不负愧也。痛心佛祖慧命悬危。甚于割身肉也。念报佛祖深恩。寝食不遑安处也。念方来衲子。心地未明不啻倒悬也。虽未能尽古人之万一。然此心不欺也。长老随侍吾三四载。凛然卓卓可喜。去年夏末命悦众。是吾知长老也。吾谢钟山寓宣城昭亭。未几赴姑苏光孝。方两月。长老受凤山之请。道由姑苏首来相见。道义不忘如此也。别后杳不闻耗。正思念间怀净上人来。承书并信物。方知入院之初开堂。为吾烧香。乃知不负之心昭廓也。今既为人天眼目。与前来事体不同也。果能如吾自幼出家为僧。行脚亲近真善知识。以至出世住持。其正因行藏如此行之。则吾不妄付授也。又何患宗门寂寥哉。至祝。无以表信。拂子一枝。法衣一顶。幸收之。绍兴壬午。七月初七日。住平江府光孝应庵老僧昙华书复(语录)。
  怡山然禅师发愿文
  归命十方调御师。演扬清净微妙法。三乘四果解脱僧。愿赐慈悲哀摄受。但某甲自违真性枉入迷流。随生死以飘沈。逐色声而贪染。十缠十使积成有漏之因。六根六尘妄作无边之罪。迷沦苦海深溺邪途。著我耽人举枉措直。累生业障一切愆尤。仰三宝以慈悲。沥一心而忏悔。所愿能仁拯拔善友提携。出烦恼之深源。到菩提之彼岸。此世福基命位各愿昌隆。来生智种灵苗同希增秀。生逢中国长遇明师。正信出家童真入道。六根通利三业纯和。不染世缘常修梵行。执持禁戒尘业不侵。严护威仪蜎飞无损。不逢八难不缺四缘。般若智以现前。菩提心而不退。修习正法了悟大乘。开六度之行门。越三祇之劫海。建法幢于处处。破疑网于重重。降伏众魔绍隆三宝。承事十方诸佛无有疲劳。修学一切法门悉皆通达。广作福慧普利尘沙。得六种之神通。圆一生之佛果。然后不舍法界遍入尘劳。等观音之慈心。行普贤之愿海。他方此界逐类随形应现色身演扬妙法。泥犁苦趣饿鬼道中。或放大光明。或见诸神变。其有见我相。乃至闻我名。皆发菩提心。永出轮回苦。火镬冰河之地。变作香林。饮铜食铁之徒。化生净土。披毛戴角负债衔冤。尽罢辛酸咸沾利乐。疾疫世而见为药草。救疗沉疴。饥馑时而化作稻粱。济诸贫馁。但有利益无不兴崇。次期累世冤亲现存眷属。出四生之汩没。舍万劫之爱缠。等与含生齐成佛道。虚空有尽我愿无穷。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开善密庵谦禅师答陈知丞书
  某启欣审官舍多暇。焚香静默坐进此道。何乐如之。参禅如应举。应举之志在乎登第。若不登第。而欲功名富贵光华一世者。不可得也。参禅之志在乎悟道。若不悟道而欲福德智惠超越三界者。不可得也。窃尝思悟道之为易。登第之为难。何故学术在我。与夺在彼。以我之所见。合彼之所见。不亦难乎。是以登第之难也。参究在我。证入在我。以我之无见合彼之无见。不亦易乎。是以悟道之为易也。然参禅者众。悟道者寡何也。有我故也。有我则不能证入。亦易中之难也。读书者众。及第者亦众何也。见合故也。见合则推而应选。是难中之易也。故见合为易。无我为难。无我为易。无无为难无无为易。亦无无无为难。亦无无无为易。亦无无无亦无为难。亦无无无亦无为易。和座子撞翻为难。故庞居士云炼尽三山铁。镕销五岳铜。岂欺人哉。因笔及此。庶火炉边团圞头说无生话时。聊发一笑。
  司马温公解禅偈
  文中子以佛为西方圣人。信如文中子之言。则佛之心可知矣。今之言禅者。好为隐语以相迷。大言以相胜。使学者伥伥然。益入于迷妄。故予广文中子之言而解之。作解禅偈六首。若其果然则虽中国行矣。何必西方。若其不然则非予之所知也。
  忿怒如列火。  利欲如铦锋。  终朝长戚戚。  是名阿(鼻狱)。
  颜回安陋巷。  盂轲养浩然。  富贵如浮云。  是名极(乐国)。
  孝弟通神明。  忠信行蛮貊。  积善来百祥。  是名作(因果)。
  言为百代师。  行为天下法。  久久不可掩。  是名不(坏身)。
  仁人之安宅。  义人之正路。  行之诚且久。  是名光(明藏)。
  道德修一身。  功德被万物。  为贤为大圣。  是名佛(菩萨)。
  仰山饭
    户部尚书阮中大撰(阮户部外集)
  仰山饭仰山饭。  粒粒如珠似银烂。  食者须知来处难。  略为诸人试拈看。  东皋西畴春早时。
  耕夫饷妇寒且饥。  土膏脉起农事动。  牛领生疮犹挽犁。  夏苗欲秀未成实。  无雨四天惟烈日。  背枯面裂汗流胸。  耘耨只愁稂莠出。  秋深稻熟如黄云。  昼获夜舂甘苦辛。  里胥催督王租急。  官债私逋皆及身。  官债未偿被鞭扑。  私债未偿卖田屋。  父母妻儿饱几曾。  家家留米羞斋粥。  住持老僧沿门求。  丐士缘化圭撮收。
  手胼足胝不敢惮。  栉风沐雨何曾休。  五更云堂门尚闭。  普供厨中人早起。  惟忧清众粥饭迟。  日日朝朝悉如是。  米沈满地凝如脂。  去粗存精运柴炊。  沸汤烟焰甑釜热。  执务舍力良劳疲。  长板声终木鱼吼。  端坐禅床捧盂受。  细论变生造熟功。  却恐阇黎难下口。  不从香积世界来。  又非鬼神供尔斋。  一匙一杓至一钵。
  皆是求福檀信财。  维那白槌似珰响。  十声佛名孏同唱。  行益才迟忿怒生。  第二戒中念都忘。  古人都为学道忙。  遍参知识游诸方。  木皮草叶供铛煮。  岂有此饭充饥肠。  百岁光阴如梦幻。  参请工夫宜早办。  若还心地不分明。  佛也难消仰山饭。
  白侍郎六赞偈并序(出长庆集)
  乐天常有愿。愿以今生世俗文笔之因。翻为来世赞佛乘转法轮之缘也。今年登七十。老矣病矣。与来世相去甚迩。故作六偈。跪唱于佛法僧前。欲以起因发缘。为来世张本也。
  赞佛
  十方世界天上天下。  我今尽知无如佛者。  堂堂巍巍为天人师。  故我礼足赞叹归依。
  赞法
  过见当来千万亿佛。  皆因法成法从经出。  是大法轮是大宝藏。  故我合掌至心回向。
  赞僧
  缘觉声闻诸大沙门。  漏尽果满众中之尊。  假和合力求无上道。  故我稽首和南僧宝。
  赞众生
  毛道凡夫火宅众生。  胎卵湿化一切有情。  善根苟种佛果终成。  我不轻汝汝无自轻。
  忏悔
  无始劫来所造诸罪。  若轻若重无大无小。  我求其相中间内外。  了不可得是名忏悔。
  发愿
  烦恼愿去涅槃愿住。  十地愿登四生愿度。  佛出世时愿我得亲。  最先劝请请转法轮。  佛灭度时愿我得值。  最后供养受菩提记。
  天台圆法师自诫
  三界悠悠一囹圄羁锁生灵受酸楚。本来面目久沉埋。野马无缰恣飘鼓。欲火烧残功德林。逝波倾入无明坞。纷纷万类器中蚊。啾啾鸣乱沈还举。亦曾天帝殿中游。也向阎公锅里煮。循环又撞入胞胎。交构腥臊成沫聚。一包脓血暂扶持。数茎白骨权撑拄。七情驰骑不知归。六贼争锋谁作主。春风不改昔时波。依旧贪嗔若狼虎。改头换面弄机关。忍气吞声受辛苦。贵贱贤愚我与人。是非荣辱今犹古。金乌玉兔自摩空。雪鬓朱颜尽成土。我嗟瞥地一何晚。随波逐浪空流转。追思古圣与先贤。掩袂令人独羞赧。而今捉住主人翁。生死魔来我谁管。昔时伎俩莫施呈。今日生涯须自勉。是非窟里莫回头。声利门前高著眼。但于自己觅愆尤。肯与时流较长短。一点灵光直照西。万端尘事任舒卷。不于蜗角窃虚名。独向金台预高选。从他病死与生老。只此一回相括恼。修行惟有下稍难。竖起脊梁休放倒。莫教错认定盘星。自家牢守衣中宝。愿同法界冤与亲。共驾白牛游直道。
  缁门警训卷六终
  缁门警训卷第七
  芙蓉楷禅师小参
  夫出家者为厌尘劳。求脱生死。休心息念断绝攀缘。故名出家。岂可以等闲利养埋没平生。直须两头撒开中间放下。遇声遇色。如石上栽花。见利见名如眼中著屑。况从无始以来不是不曾经历。又不是不知次第。不过翻头作尾。止于如此。何须苦苦贪恋。如今不歇更待何时。所以先圣教人只要尽却今时。能尽今时更有何事。若得心中无事。佛祖犹是冤家。一切世事自然冷淡。方始那边相应。尔不见。隐山至死不肯见人。赵州至死不肯告人。匾檐拾橡栗为食。大梅以荷叶为衣。纸衣道者只披纸。玄泰上座只著布。石霜置枯木堂与人坐卧。只要死了尔心。投子使人办米同煮共餐。要得省取尔事。且从上诸圣有如此榜样。若无长处如何甘得。诸仁者若也于斯体究。的不亏人。若也不肯承当。向后身恐费力。山僧行业无取。忝主山门。岂可坐费常住。顿忘先圣付嘱。今者辄学古人为住持。体例与诸人议定。更不下山不赴斋。不发化主。唯将本院庄课一岁所得。均作三百六十分。日取一分用之。更不随人添减。可以备饭则作饭。作饭不足则作粥。作粥不足则作米汤。新到相见茶汤而已。更不煎点。惟置一茶堂。自去取用。务要省缘专一办道。又况活计具足风景不疏。花解笑鸟能啼。木马长呜石牛善走。天外之青山寡色。耳畔之流水无声。岭上猿啼露显中宵之月。林间鹤唳风回清晓之松。春风起而枯木龙吟。秋叶凋而寒林华发。玉阶铺苔藓之纹。人面带烟霞之色。音尘寂尔消息沉然。一味萧条无可辄向。山僧今日向诸人面前说家门。已是不著便。岂可更去升堂入室。拈槌竖拂。东呵西棒。张眉努目。如痫病发相似。不惟屈枕上座。况亦孤负先圣。尔不见。达磨西来。少室山下面壁九年。二祖至于立雪断臂。可谓受尽艰辛。然而达磨不曾措了一辞。二祖不曾问著一句。还唤达磨作不为人得么。二祖做不求师得么。山僧每至说著古圣做处。便觉无地容身。惭愧后人软弱。又况百昧珍羞递相供养。道我四事具足。方可发心。只恐做手脚不迭。便是隔生隔世去也。时光似箭深为可惜。虽然如是。更在诸人从长相度。山僧也强教尔不得。诸仁者还见古人偈么。山田脱粟饭。野菜淡黄齑。吃则从君吃。不吃任东西。伏惟同道各自努力。珍重。
  黄蘖禅师示众
  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十夜到来。管取尔热乱。有般外道。才见人说做工夫他便冷笑。犹有遮个在。我且问尔。忽然临命终时。尔将何抵敌生死。尔且思量看。却有个道理。那得天生弥勒自然释迦。有一般闲神野鬼。才见人有些少病。便与他人说。尔只放下著。及至到。他有病。又却理会不下。手忙脚乱。争奈尔肉如利刀碎割做主宰不得。万般事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办。遮场狼藉如何回避。前路黑暗信采胡钻乱撞。苦哉苦哉。平日只学口头三昧。说禅说道呵佛骂祖。到遮里都用不著。平日只管瞒人。争知道今日自瞒了也。阿鼻地狱中决定放尔不得。而今末法将沈。全仗有力量兄弟家。负荷续佛慧命。莫令断绝。今时才有一个半个行脚。只去观山观景。不知光阴能有几何。一息不回便是来生。未知甚么头面。呜呼劝尔兄弟家。趁色力康健时。讨取个分晓处。不被人瞒底一段大事。遮些关捩子。甚是容易。自是尔不肯去下。死志做工夫。只管道难了又难。好教尔知。那得树上自生底木杓。尔也须自去做个转变始得。若是个丈夫汉。看个公案。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但去二六时中看个无字。昼参夜参行住坐卧。著衣吃饭处。阿屎放尿处。心心相顾猛著精彩。守个无字。日久月深打成一片。忽然心花顿发。悟佛祖之机。便不被天下老和尚舌头瞒。便会开大口。达磨西来无风起浪。世尊拈花一场败阙。到遮里说甚么阎罗老子。千圣尚不奈尔何。不信道。直有遮般奇特。为甚如此。事怕有心人。颂曰。
  尘劳迥脱事非常。  谨把绳头做一场。  不是一番寒彻骨。  争得梅花扑鼻香。
  徐学老劝童行勤学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出家儿幸得身离尘网。居于广堂大厦。切不可以温饱自满其志。少壮之时不勤学问。不究义理不正呼吸。对圣前如何可以宣白。士大夫前如何可以谈吐。不学一笔字文疏。如何写士大夫往来书尺。如何回出家人。胸中贯古今笔下起云烟。方可了身了性以至于了命。若自懒惰托言所禀。无受道之资。是自坏了一生也。且如猿猴兽类也。尚可教以艺解。鸲鹆禽鸟也。尚可教以歌唱。人为万物之灵。如不学视禽兽之不若也。为人师者自当尚严。师严而后道尊。与其初年失于宽。而招异时之怨。不若过于严招异时之感。人家子弟舍父事师。师却不严而纵其懒。及其时过失学也。谈吐又讷。宣白又钝。发遣又疏。写染又拙。觉时事事无能。方始自悔而归咎于其师。何谓至感。初年脱白从师。师长训导极其严紧。于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禁妄出。读书要背。写字要楷。义理要通。道念要正。日渐月磨。复还固有之天得造洞然之妙。由是性海清澄心珠莹彻。学仙者著脚蓬莱。学佛者安身乐国。到恁么时。却感师长严训之功也。
  月窟清禅师训童行
  咨尔童行听子诫云。高以下基。洪由纤起。古今贤圣莫不由斯。儒宗颇多释氏尤甚。兹不繁引。略举二三。虞夏至尊尚曾历试。可能二祖犹服勤劳。一念因真千生果实。若其滥服终无所成。任是毁形徒增黑业。尔等童耋今各颛诚。履实践真无随流俗。处清净地生难遭心。见佛逢僧克勤敬慕。如能反责可谓丈夫。施主交肩宜先只楫。同衣相见莫后和南。夕火晨香常常勿懈。斋餐蚤粥念念兴惭。当直殿堂供过寮舍。宜勤拂拭无怠应承。进止威仪上流是则。言默要道下辈休询。贝叶固合精通。坟典尤宜博学。稍知今古。方解为人。若似哑羊。出家何益。如来未成佛果。文武兼能。永嘉才作人师。宗说俱备。晞颜晞骥子云有言。诵帚诵苕释尊无误。各须努力莫谩因循。立志坚高不堕凡地。故经云。立志如高山。种德若深海。如斯苦口期。汝为人报答。佛祖莫大恩。拔济众生无量苦。日日如是不愧自心。颂曰。
  负舂刬草示嘉模。绍续须还猛烈徒。一念豁然三际断。单传直下老臊胡。
  山谷居士黄太史发愿文
  昔者师子王。白净法为身。胜义空谷中。奋迅及哮吼。念弓明利箭。被以慈哀甲。忍力不动摇。直破魔王军。三昧常娱乐。甘露为美食。解脱味为浆。游戏于三乘。安住一切智。转无上法轮。我今称扬称性实语。以身口意筹量观察。如实忏悔。我从昔来因痴有爱。饮酒食肉增长爱渴。入邪见林不得解脱。今者对佛发大誓愿。愿从今日尽未来世。不复淫欲愿从今日尽未来世。不复饮酒。愿从今日尽未来世。不复食肉。设复淫欲当堕地狱。住火坑中经无量劫。一切众生为淫乱故。应受苦报。我皆代受。设复饮酒当堕地狱。饮洋铜汁经无量劫。一切众生为酒颠倒。应受苦报。我皆代受。设复食肉当堕地狱。吞热铁丸经无量劫。愿我以此尽未来际。忍事誓愿根尘清净。具足十忍不由他教。入一切智随顺如来。于无尽众生界中现作佛事。恭惟十方洞彻。万德庄严。于刹刹尘尘为我作证。设经歌罗逻身忘失本愿。惟垂加被开我迷云。稽首如空等一痛切。
  云峰悦和尚小参语(湖隐石刻)
  师举百丈和尚示众云。汝遮一队后生。经律论学故是不知。也入众参禅禅又不会。腊月三十日作么生折合去。师云。酌然。诸上座去圣时遥。人心淡薄。看却今之丛林。更是不得也。所在之处聚徒三百五百。浩浩地。只以饮食丰厚寮舍温暖。便为旺化。其间孜孜为道者能有几人。设有十个五个。走上走下半青半黄。总道我会了也。各各自谓握灵蛇之宝。孰肯知非。及乎编辟挨拶将来。直是万中无一。苦哉苦哉。所谓般若丛林岁岁凋。无明荒草年年长。就中今时后生才入众来。便乃端然拱手。受他别人供养。到处菜不择一茎。柴不搬一束。十指不沾水。百事不干怀虽则一期快乐。争奈三涂累身。岂不见教中道。宁以热铁缠身。不受信心人衣。宁以洋铜灌口。不受信心人食。上座若是去。直饶变大地作黄金。搅长河为酥酪。供养上座不为分外。若也未是至于滴水寸丝。便须披毛带角牵犁拽杷偿他始得。又不见。祖师云。入道不通理。复身还信施。长者八十一。其树不生耳。终不虚也。诸上座光阴可惜。时不待人。莫待一朝眼光。落地。缁田无一篑之功。铁围陷百刑之痛。莫言不道。珍重。
  月林观和尚体道铭
  上士参玄人。  光阴莫虚弃。  渡江须用船。  为人须有志。  名相各不同。  非一亦非二。  佛法苦无多。  于中无别伎。  动著关捩子。  非师自然智。  彻底老婆心。  触人无忌讳。  刹境一毫端。  到此无回避。  唱起德山歌。  道者合如是。  佛祖出头来。
  吞声须饮气。  作略遮些儿。  古今无变异。  混沌未分时。  早有个田契。  人人本具足。  不肯回头视。  个个达本乡。  切忌著名位。  过去诸如来。  不离而今咦。  现在诸菩萨。  转次而受记。  智者暗点头。  心空亲及第。  愚人不信受。  抛家自逃逝。
  哀哉猛省来。  现成真活计。  个里用无穷。  宗门第一义。  左右逢其原。  亦不离行市。  铜头铁额儿。  脑门须著地。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慈受深禅师小参
  此心清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举心动念全乖法体。才退步便相应。只是不肯退步。才放下便安乐。只是不肯放下。大都是无始劫来惯习成了也。古人学道先打当贪嗔痴。然后放教一切处冷啾啾地。如腊月里扇子相似。直是无人觑著。亡得名利甘得淡薄。世间心轻微。道念自然浓厚。匾檐山和尚一生拾橡子煮吃。永嘉大师不吃。钁头下菜。高僧惠休三十年著一緉鞋。百补千缀。遇软地行则赤脚。恐损他信施信心物难消。他总是妻子口中减削。将来供养。尔了便要邀福忏罪。尔十二时中种种受用。尽出他人之力。未饥而食未寒而衣。未垢而浴未困而眠。道眼未明心漏未尽。如何消得。故古德云。为成道业施将来。道业未成争消得。山僧遮里不可与尔诸人打粥饭过日也。若是坐消信施。诸天不喜。粗茶淡饭也难消他底。如今初学比丘饱食高眠。取性过日犹嫌不称意。在出家人。如一块磨刀石。一切人要刀快便来。尔石上磨张三也来磨。李四也来磨。磨来磨去别人刀快。自家石渐消薄。有底更嫌他人不来。我石上磨。有甚便宜处。进食如进毒。受施如受箭。币厚言甘。道人所畏。尔灼然与道相应。万两黄金亦消得。此事不是说了便休。须是实到遮个田地始得。高谈大论瞒人自瞒。大不济事。如今丛林中无人说著遮般话也。莫道焦山长老说禅。全无孔窍。记取记取。伏惟珍重。
  汾州大达无业国师上堂
  有僧问曰。十二分教流于此土。得道果者非止一二。云何祖师东化别唱玄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岂得世尊说法有所未尽。只如上代诸德高僧。并学贯九流洞明三藏。生肇融睿尽是神异间生。岂得不知佛法远近。某甲庸昧愿师指示。师曰。诸佛不曾出世。亦无一法与人。但随病施方。遂有十二分教。如将蜜果换苦葫芦。淘汝诸人业根。都无实事。神通变化及百千三昧门。化破天魔外道。福智二严为破执有滞空之见。若不会道及祖师来意。论甚么生肇融睿。如今天下解禅解道。如何沙数。说佛说心。有百千万亿。纤尘不去未免轮回。思念不亡尽从沉坠。如斯之类尚不能自识业果。妄言自利利他。自谓上流并他先德。但言触目无非佛事。举足皆是道场。原其所习不如一个五戒十善凡夫。观其发言嫌他二乘十地菩萨。旦醍醐上味为世珍奇。遇斯等人翻成毒药。南山尚自不许呼为大乘。学语之流争锋唇舌之间。鼓论不形之事。并他先德诚实。苦哉。只如野逸高士尚解枕石漱流。弃其利禄亦有安国理民之谋。征而不赴。况我禅宗途路且别。看他古德道人得意之后。茆茨石室向折脚铛子里煮饭吃。过三十二十年。名利不干怀。财宝不为念。大忘人世隐迹岩丛。君王命而不来。诸侯请而不赴。岂同我辈贪名爱利。汩没世途如短贩人。有少希求而忘大果。十地诸贤岂不通佛理。可不如一个博地凡夫。实无此理。他说法如云如雨。犹被佛诃云。见性如隔罗縠。只为情存圣量见。在果因未能逾越圣情过诸影迹。先贤古德硕学高人。博达古今洞明教网。盖为识学诠文水乳难辨。不明自理念静求真。嗟乎得人身者。如爪甲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良可伤哉。设有悟理之者。有一知一解。不知是悟中之则入理之门。便谓永出世利。巡山傍涧轻忽上流。致使心漏不尽理地。不明空到老死无成。虚延岁月。且聪明不能敌业。干慧未免苦轮。假使才并马鸣解齐龙树。只是一生两生不失人身。根思宿净闻之即解。如彼生公何足为羡。与道全远。共兄弟论实不论虚。只遮口食身衣。尽是欺贤罔圣。求得将来他心慧眼观之。如吃脓血一般。总须偿他始得。阿那个有道果。自然招得他信施来不受者。学般若菩萨不得自谩。如冰凌上行。似剑刃上走。临终之时一毫凡圣情量不尽。纤尘思念未忘。随念受生轻重五阴。向驴胎马腹里托质。泥犁镬汤里煮炸一遍了。从前记持忆想见解智慧。都卢一时失却。依前再为蝼蚁。从头又作蚊虻。虽是善因而遭恶果。且图甚么。兄弟只为贪欲成性。二十五有向脚跟下。系著无成办之期。祖师观此土众生。有大乘根性。惟传心印指示迷情。得之者即不拣凡之与圣愚之与智。且多虚不如少实。大丈夫儿如今直下便休歇去。顿息万缘越生死流。迥出常格灵光独照。物累不拘。巍巍堂堂三界独步。何必身长丈六紫磨金辉。项佩圆光广长舌相。若以色见我是行邪道。设有眷属庄严不求自得。山河大地不碍眼光。得大总持。一闻千悟。都不希求一餐之直。汝等诸人倘不如是。祖师来至此土。非常有损有益。有益者百千人中捞漉一个半个。堪为法器。有损者如前已明。从他依三乘教法修行。不妨却得四果三贤。有进修之分。所以先德云。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还须偿宿债(传灯)。
  法昌运禅师小参
  大凡参学兄弟道眼未明。心地未安。入一丛林出一保社。须当亲近良朋善友。二六时中将佛法为事。直须决择令心眼精明。遮个不是小事。光阴易失时不待人。一失人身卒未有出头处在。莫与么打哄过时。今日三明日四。遮里经冬那边过夏。记取一肚葛藤路布。学解到处掠虚。摩唇捋嘴汉语胡言。道我解禅解道。轻忽好人作无间业。将知此事大不容易。没量大人到遮里讨头鼻不著。莫当等闲开大口。法昌老汉无人情莫爱人。摩捋尔赞叹尔。尽不是好心。一朝风火解散眼光落地。善恶业缘受报好丑。生死境界一时现前。那时便如落汤螃蟹。手忙脚乱。从前学得活计神通佛法。总使不著。业识茫茫无本可据。追悔不及随缘受报。改头换面都未可定。岂不见。古者道学般若菩萨且莫自瞒。切须子细。纤毫不尽未免轮回。丝念未忘尽从沉坠。尔要识披毛戴角底么。便是尔寻常乱作主宰者是。尔要识拔舌地狱底么。便是诳惑迷途者是。尔要识寒冰镬汤底么。便是尔滥膺信施者是。三涂八难尽是尔心自作。只为道眼不明。方乃如是。若是谛当底人。岂有遮般消息。法昌与么说语。尽是契合诸圣。不独为尔三兄四弟。但未得忍菩萨皆有此过。岂况天龙八部既来遮里经冬过夏。莫生容易。老僧钁头边讨饭供养。尔说些子出家话。莫被人我夯却一生空过。一旦四大分张。那时作伎俩迟了也。有一般汉。闻人举著他肚里事。嗔心忿起。便道佛法岂有与么事。大悟不拘小节。更问阿谁。我问尔悟见个甚么。还脱得髑髅识想也。未十二时中且与五戒十善相应。灵山会上还曾见。有无行业底佛么。还有妄语底祖师么。大似将牛屎比栴檀。有甚交涉。可谓醍醐上味为世所珍。遇斯等人翻成毒药。尔要得他日相应。但从今日去。一切处放教枯淡。二六时中对五欲八风。如盲人视物不为诸法管带。亦不管带诸法。六根门头检点无丝毫过患。方有少许趣向分。法昌与么说话。如服瞑眩底药相似。一期苦口他时大有得力处。所以道。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忘。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无人替代。各自努力。珍重(语录)。
  古镜和尚回汾阳太守
  南阳忠国师。三诏竟不赴。遂使唐肃宗。愈重于佛祖。然我望南阳。云泥虽异路。回首思古人。愧汗下如雨。如何汾阳侯。视我如泥土。戏以玉峰寺。出帖请权住。岂可为一身。法门同受污。万古长江水。恶名洗不去。谨谨纳公帖。观使自收取。放我如猿鸟。云山乐幽趣。他年无以报。朝夕香一炷。
  雪窦明觉禅师壁间遗文石刻
  夫传持祖灯嗣续佛寿。此非小任。宜景前修肃尔威仪。尊其瞻视。惩忿窒欲治气养心。无以名利动于情。无以得失介于意。无随世之上下。无逐人之是非黑白置之于胸。喜怒不形于色。乐人之乐犹己之乐。忧人之忧若己之忧。容众尊贤克己复礼。无因小隙失素所善。无背公义弃素所疏。能不可矜势不可恃。无护己短无掩人长。见德不可忘身。在贵不可忘贱。且夫学本修性。岂愠人之不知。道贵全生。无蕲世之为用。人或慕义理固推余。必也笃尔心。诚诲以规矩。博援群籍深示妙宗。慈室忍衣不可须臾而离。大方宝所欲其造次必是。动息有常嫌疑必慎。人不可侮天不可欺。众之去来无追无拒。人之毁誉无恚无贪。内无所惭外无所恤。或若声华溢美利养丰多。畏四趣之果因。慎三宝之交互。死生未脱业苦难逃。方其得志亟思利正。身如行厕利称软贼。百年非久三界无安。可惜寸阴当求解脱。古先诸祖举有懿范。杖锡一味吃土。丹霞只个布裘。赵州青灰满首。朗师编草为毡。或深禅久修。或优诏不就大都。约则鲜失。奢则招讥。谦则有光。退则无忌。去佛愈远行道有艰。观时进止无自辱也。
  范蜀公送圆悟禅师行脚
  观水莫观污池水。污池之水鱼鳖卑。登山莫登迤逦山。迤逦之山草木稀。观水须观沧溟广。登山须登泰山上。所得不浅所见高。工夫用尽非徒劳。南方幸有选佛地。好向其中穷妙旨。他年成器整颓纲。不负男儿出家志。大丈夫休拟议。岂为虚名灭身计。百年随分觉无多。莫被光阴暗添岁。成都况是繁华国。打住只因花酒惑。吾师幸是出家儿。肯随龌龊同埋没。吾师幸有虹霓志。何事踌躇溺泥水。岂不见吞舟之鱼不隐卑流。合抱之木不生丹丘。大鹏一展九万里。岂同春岸飞沙鸥。何如急驾千里骥。莫学鹪鹩恋一枝。直饶讲得千经论。也落禅家第二机。白云长是恋高台。莫罩朝笼不暂开。为慰苍生霖雨望。等闲依旧出山来。又不见。荆山有玉名璚瑶。良工未遇居蓬蒿。当时若不离荆楚。争得连城价倍高。
  保宁勇禅师示看经
  夫看经之法后学须知。当净三业。若三业无亏则百福俱集。三业者。身口意也。一端身正坐如对尊颜。则身业净也。二口无杂言断诸嬉笑。则口业净也。三意不散乱屏息万缘。则意业净也。内心既寂外境俱捐。方契悟于真源。庶研穷于法理。可谓水澄珠莹云散月明。义海涌于胸襟。智岳凝于耳目。辄莫容易实非小缘。心法双忘自他俱利。若能如是真报佛恩。
  大智照律师送衣钵与圆照本禅师书
  某年月日。比丘元照谨裁书。献于净慈圆照禅师。元照早尝学律知佛制。比丘必备三衣一钵。坐具漉囊。是为六物。上中下根制令遵奉。故从其门者不可辄违。违之则抵逆上训。非所谓师资之道也。三衣者何。一曰。僧伽梨。谓之大衣。入聚应供登座说法则著之。二曰。郁多罗僧。谓之中衣。随众礼诵入堂受食则著之。三曰。安陀会。谓之下衣。道路往来寺中作务则著之。是三种衣必以粗疏麻苎为其体。青黑木兰染其色。三肘五肘为其量。裂碎还缝。所以息贪情也。条叶分明。所以示福田也。言其相则三乘圣贤而同式。论其名则九十六道所未闻。叙其功则人得免凶危之忧。龙被逃金翅之难。备存诸大藏。未可以卒举也。一钵者。具云钵多罗。此云应器。铁瓦二物体如法也。烟熏青翠色如法也。三斗斗半量如法也。盖是诸佛之标帜而非廊庙之器用矣。昔者迦叶如来授我释迦本师。智论所谓十三条粗布僧伽梨是也。洎至垂灭。遣饮光尊者持之于鸡足山。以待弥勒。有以见佛佛之所尊也。祖师西至六代相付。表嗣法之有自。此又祖祖之所尚也。今有讲下僧在原。奉持制物有年数矣。近以病卒。将启手足。嘱令以衣钵坐具奉于禅师。实以赖其慈荫。资其冥路故也。恭惟禅师道迈前修。德归庶物。黑白蚁慕遐迩云奔。天下丛林莫如斯盛。窃谓事因时举。道假人弘。果蒙暂屈高明俯从。下意许容纳受。特为奉持。如是则大圣之严制可行。诸祖之余风未坠。谨遣僧赍衣钵。共五事修书以道其意。可否间惟禅师裁之。不宣(准萨婆多中三衣长五肘广三肘每肘一尺八寸准姬周尺长九尺广五尺四寸)。
  释门登科记序
  三代僧史十科取人。读诵一门功业尤重。皇朝著令帝王诞辰。天下度僧。用延圣祚尊崇吾教。宣布真风。自古皆然。于兹尤盛。方今州县净侍寔繁。每岁选人必量经业。开场考试合格精通。公榜星罗奖平生之勤苦。纶恩露坠许毕世以安闲。外被田衣内怀戒宝。为法王子。作人天师。不事耕桑端受信施。栖心物外旅泊寰中。释子之荣岂复过此。近世出俗多无正因。反欲他营不崇本业。唯图进纳滥预法流。或倚侍宗亲。或督迫师长。至有巡街打化。袖疏干求送惠追陪。强颜趋谒频遭毁辱。备历艰辛。为者百千成无数十。岂信有荣身良策安乐法门。斯由当本昧出家心。抑亦为人无丈夫志。况莲华妙典鹫岭极谈。大事因缘开佛知见。是诸佛降灵本致实。群生悟入津途无量。国中不知名字。幸而闻见。那不诵持。岂独孤恩。诚为忘本奉勉未度者。宜加精至早冀变通。已达者莫废温寻。终为道业。百金供施实亦能消。四辈瞻依谅无惭德。幻躯有尽实行不亡。故有舌相粲若红渠。身骨碎如珠颗。具书传录。识者备闻。况般若有经耳之缘。法华校随喜之福。幸依圣训勿弃时阴。近期于削发为僧。远冀于破魔成佛。若能如此夫复何言。所患为僧不应于十科事。佛徒消于百载。古贤深诫。宁不动心哉。
  颜侍郎答云行人书
  近辱书诲。且以禅教之说。见教读之深有开慰。而向来亦尝有所开示。适以多事不能与师周旋。今复有言自非见爱之深。孰能以此相警。顾我愚昧何足知之。然师所言者余窃疑焉。于如来方便之道。似执一偏。犹有人我之见。以我为是以人为非。于佛法中是为大病。人我不除妄谈优劣。只为戏论。争之不已遂成谤法。未获妙果先招恶报。不可不慎。但能于先佛一方便门。精进修行行满功圆。自然超脱。不必执我者为是。以余为非也。修行净土。佛及菩萨皆所称叹。在家出家往生非一。况今末法之中修此门者可谓捷径。然于是中间亦须洗去根尘。摧折我慢。于其他种种法门。虽非正修行路。随力随分亦加钦信。岂可妄论优劣。自为高下。达磨西来不立文字直传心印。一花五叶自曹溪来。悟此法者如稻麻竹苇。在李唐时。世主尊崇如事师长。以至于今师授不绝。特未可以优劣议也。若必欲引教家义目。定其造证。谓如是修者方入某地。如是行者方登某位。真所谓描画虚空。徒自劳耳。故经云。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愿师屏去知见。勿论其他。专心自修于净业也。某每与师谈。见师多斥不立文字之说。使此说非善。则达磨必不西来。二祖必不肯断臂求之也。今禅家文字遍满天下。此乃末流自然至此。何足怪耶。娑婆世界众生知见种种差别。非可以一法而得出离。故佛以方便设种种法门使其东西南北纵横小大。皆可修行。皆可证入。华严会上文殊师利盖尝问于觉首言。心性是一云何见有种种差别。问于德首言。如来所悟惟是一法。云何乃说无量诸法。问于智首言。于佛法中智为上首。如来何故或赞布施。或赞持戒。或赞堪忍。以至或复赞叹慈悲喜舍。终无有以一法而得出离者。咸有颂答。是师之朝夕所诵者也。斯理必深明之。夫受病既殊处方亦异。今以手足之疾服某药而愈。他人病在腹心而责其不进手足之药。乃以治腹心之剂为非可乎。楞严会中二十五行独推观音。岂可便优观音而劣诸菩萨神仙外道。于我法中皆为邪见。然华严知识或在外道。或为人王。或为淫女引导众生。若以正修行者为是。则善财所参胜热婆须蜜女无厌足王等。皆可指为非也。千经万论止为众生除病。病去药除。何须无病而自炙。此心垢重故修净因。净垢若亡复何修证。三界无住何处求心。四大本空佛依何住。衣中之宝只为衣缠。衣若坏亡珠当自现。聊叙鄙见以复来诲。或别有可教者。更垂一言。幸甚。慎勿支离蔓衍以成戏论也。迩来四大轻安否。所苦不下食。今复差退否。某随缘过日。只求无事耳未间。千万珍重。
  陈提刑贵谦答真侍郎德秀书(尝参月林铁鞭诸大老)
  承下问禅门事。仰见虚怀乐善之意。顾浅陋何足以辱此。然敢不以管见陈白。所谓话头合看与否。以某观之初无定说。若能一念无生全体是佛。何处别有话头。只缘多生习气背觉合尘。刹那之间念念起灭。如猴狲拾栗相似。佛祖不得已权设方便。令咬嚼一个无滋味话头。意识有所不行将蜜果换苦葫芦。淘汝业识都无实义。亦如国家兵器不得已而用之。今时学者却于话头上强生穿凿。或至逐个解说。以当事业。远之远矣。棱道者二十年坐破七个蒲团。只管看驴事未去马事到来。因卷帘大悟。所谓八万四千关捩子。只消一个锁匙开。岂在多言也。来教未诵佛之言。存佛之心。行佛之行。久久须有得处。如此行履。固不失为一世之贤者。然禅门一著又须见彻自己本地风光。方为究竟。此事虽人人本有。但为客尘妄想所覆。若不痛如煆炼。终不明净。圆觉经云。譬如销金矿金非销固有虽复本来金。终以销成就。盖谓此也。来教又谓道若不在言语文字上。诸佛诸祖何谓留许多经论在世。经是佛言。禅是佛心。初无违背。但世人寻言逐句。没溺教网不知有自己一段光明大事。故达磨西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谓之教外别传。非是教外别是一个道理。只要明了此心不著教相。今若只诵佛语而不会归自己。如人数他珍宝自无半钱分。又如破布裹珍珠。出门还漏却。纵使于中得少滋味。犹是法爱之见。本分上事。所谓金屑虽贵落眼成翳。直须打并一切净尽。方有少分相应也。某向来虽不阅大藏经。然华严楞严圆觉维摩等经。诵之亦稍熟矣。其他如传灯诸老语录。寿禅师宗镜录。皆玩味数十年间。方在屋里著到。却无暇看经论也。楞伽虽是达磨心宗亦以句读难通。不曾深究。要知吾人皆是诚心。非彼世俗自瞒以资谈柄而已。姑以日用验之。虽无浊恶粗过。然于一切善恶逆顺境界上。果能照破不为他所移换否。夜睡中梦觉一如否。恐怖颠倒否。疾病而能作得主否。若目前犹有境在。则梦昧未免颠倒。梦昧既颠倒。疾病必不能作得主宰。疾病既作主宰不得。则生死岸头必不自在。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待制舍人于功名鼎盛之时。清修寡欲。留神此道可谓火中莲华矣。古人有言。此大丈夫事非将相之所能为也。又云。直欲高高峰顶立。深深海底行。更欲深穷远到。直到不疑之地。来教谓无下手处。只此无下手处。正是得力处。如前书所言。静处闹处皆著一只眼看。是甚么道理。久久纯熟自无静闹之异。其或杂乱纷飞起灭不停。却举一则公案与之厕捱。则起灭之心自然顿息照与照者同时寂灭。即是到家也。某亦学焉而未至也。姑尽吐露如此。不必他示。恐有儒释不侔者必大怪之。待制舍人他日心眼开明。亦必大笑而骂之。
  缁门警训卷第七终
  缁门警训卷第八
  慈受禅师训童行
  世谛纷纷没了期。  空门得入是便宜。  直须日夜常精进。  莫教劳劳空过时。
  烧香礼拜莫匇匇。  目睹心存对圣容。  忏悔多生尘垢罪。  愿存法水洗心胸。
  心猿易纵安教纵。  意马难调亦要调。  到老情尘扫不尽。  出家四事恐难消。
  也要学书也念经。  出家心地要分明。  他年圆顶方袍日。  事事临时总现成。
  一等出家为弟子。  事师如事在堂亲。  添香换水须勤谨。  自有龙天鉴照人。
  衣衫鞋袜须齐整。  挂搭巾单不可无。  身四威仪常具足。  莫随愚辈学粗疏。
  廊下逢僧须问讯门前遇客要相呼。  出家体态宜谦让。  莫学愚人礼数无。
  出家不断荤和酒。  枉在伽蓝地上行。  到老心田如未净。  菩提种子亦难生。
  莫说他人短与长。  说来说去自招殃。  若能闭口深藏舌。  便是安身第一方。
  莫学愚人说脱空。  脱空说得有何穷。  暗中莫道无人见。  只恐难瞒马相公。
  色身康健莫贪眠。  作务辛勤要面前。  不见碓坊卢行者。  祖师衣钵是渠传。
  二时普请宜先到。  众手能为事不差。  讽诵如来经一卷。  胜如闲话口吧吧。
  香积厨中好用心。  五湖龙象在丛林。  瞻星望月虽辛苦。  须信因深果亦深。
  常住分毫不可偷。  日生万倍恐难酬。  猪头驴脚分明现。  佛地今生扫未休。
  家事精粗宜爱惜。  使时须把眼睛看。  莫将恣意胡抛掷。  用者须知成者难。
  诸寮供过要精勤。  扫地煎茶莫厌频。  事众若能常谨切。  身心方是出家人。
  有时缘干出街头。  照顾沩山水牯牛。  门外草深常管带。  等闲失却恐难收。
  拳手相交不可为。  粗豪非是出家儿。  遭人唾面须揩却。  到底饶人不是痴。
  三通浴鼓入堂时。  触净须分上下衣。  语笑高声皆不可。  莫将粗行破威仪。
  出家言行要相应。  战战常如履薄冰。  虽是未除须与发。  直教去就便如僧。
  勉僧看病(灵岩石刻)
  四海无家病比丘。  孤灯独照破床头。  寂寥心在呻吟里。  粥药须人仗道流。
  病人易得生烦恼。  健者长怀恻隐心。  彼此梦身安可保。  老僧书偈示丛林。
  气湿风劳犹可疗。  不知禅病若为医。  衲僧更拟论方药。  便把拳头蓦口捶。
  大慧禅师礼观音文
  清净三业一心五体投地归依。南无十方慈父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我闻菩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得二随顺。四不思议。十四无畏十九说法。七难二求。三十二应。无量功德。兴大威力。发大誓愿。同流九界。六道四生。生死趣中。兴百千万亿无量恒河沙劫数善行方便。救度拔济一切众生。无有休息。我今哀求必赐加被。伏念某甲宿生庆幸。生遇佛法。身虽出家心不染道。愚痴邪见诸根昏塞。内外经书虽于习学。章句妙理无所通晓。又恐福力浅薄寿命不长。徒入空门虚生浪死。我今洗心泣血稽颡投诚。终日竟夜存想圣容。受持圣号。礼拜圣像。惟愿菩萨天耳闻声。悲心救苦怜悯加被。放大神光照我身心。倾大甘露灌我顶门。荡涤累世冤愆。洗洁千生罪业。身心清净魔障消除。昼夜之间坐卧之中。观见菩萨放大神光。开我慧性使某即时神通朗发。智慧聪明。一切经书自然记忆。一切义理自然通晓。得大辩才得大智慧。得大寿命得大安乐。参禅学道无诸魔障。悟无生忍。世世生生行菩萨道。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
  天台智者大师观心诵经法
  夫欲念经灭罪。第一先须盥漱整威仪。别座跏趺而坐。第二入观所坐之座高广严好。次观座下皆有天龙八部四众围绕听法。次须运心作观。观我能为法师传佛正教。为四众说想所出声。非但此一席众。乃至十方皆得听受。名为假观。次观能说之人所念之经。何者是经为经卷。是为纸墨。是为标轴。是诵者为当心念是口念。是为龈腭和合而出。为有我身为无我身。谁是念者。观此四众。为是实有。为后想生。四众非有。推寻毕竟无有我。能念者是名空观。虽无所念之经。而有经卷纸墨文字。虽无能念之人。而有我身为四众宣念。虽非内外不离内外。虽非经卷不离经卷。虽非心口不出心口。从始至终必无差谬。名不可思议。能作此解能作此观。名为三观。于一念得不前不后三观宛然虽无施者而有法施。虽无受者四众宛然。虽无法座登座宣说。非一二三而一二三。名为法施檀波罗蜜。专心执持无诸遮碍。名为持戒。忍耐恶觉名闻财利皆不能恼。名之为忍。一心不息从始至终无有惭愧。名为精进。专念此经无有爱味。名之为禅。分别无谬序正流通无不谛了。字句分明。名为般若。是名六波罗蜜具足。自行此法名之为实。传授外人名之为权。若从生至老一生已办。以此成功德。于无始心名为正因种子。若有心观名为了因。高座四众说授因缘名为因缘。三因具足。若观未明但是性德。研之不已观心相应。名托圣胎以胎业成就名为修德。中间四十二位亦名性修。至于极果名为种智。伊字三点不纵不横。名大涅槃。名到彼岸。名第一义空平等大慧。是名念经正观。三世诸佛无不从此而生。信者可施无问莫说。第三流通者。若自调自度不名为慈。见苦不救不名为悲。既修正观现前。复应庄严法界所念经竟。出观之后以此道观功德已登正觉之者。愿度众生入位之人。悉登上地。未入位者即运慈悲二法。愿未来世成等正觉也。
  观心食法
  既敷座。坐已听维那进止鸣磬。后敛手供养一体三宝。遍十方施作佛事。次出生饭。称施六道。即表六波罗蜜。然后受此食。夫食者。众生之外命。若不入观即润生死。若能知入观分别生死有边无边。不问分卫与清众净食。皆须作观。观之者自恐此身内旧食。皆是无明烦恼润益生死。今之所食皆是般若想。于旧食从毛孔次第而出。食既出已心路即开。食今新食照诸闇灭。成于般若。故净名云。于食等者于法亦等。是为明证。以此食故。成般若食能养法身。法身得立即得解脱。是为三德。照此食者非新非故。而有旧食之故。而有新食之新。是名为假。求故不得求新不得。毕竟空寂名之为空。观食者自那可食。为新既无新食。那可得食者。而不离旧食。养身而新食重益。因缘和合不可前后分别。名之为中。只中即假空。只空即中假。只假即空中。不可思议名为中道。又净名云。非有烦恼非离烦恼。非入定意非起定意。是名食法也。
  大智律师三衣赋
  吾有三衣。古圣真规粗疏麻苎为其体。兽毛蚕口害命伤慈。青黑木兰坏其色。五正五间涉俗生讥。其奉持也如鸟两翼。其敬护也如身薄皮。信是恒沙诸佛之标帜。贤圣沙门之轨仪。九十六道起信之首。二十五有植福之基。是以坚誓兽王忍死而频加称叹。莲花色女作戏而尽断贪痴。弘誓甚重至德难思。龙披免金翅之祸。人得息战敌之危。末流浮薄正教衰迟。竞贸乱朱之服。率遭滥吹之嗤。壮大于贡高我慢。欺压于硕德厖眉。习以成俗。愚不知非。汝当敬遵彝范。仰荷恩慈。时时自庆步步勿离。潜神乐国兮铢衣自被垂形忍界兮报服常随。劫石可销。想斯言而不泯。太空有尽。谅此志以难移。
  铁钵赋
  吾有铁钵。裁制合辙斗半为量。不大不小竹烟熏治。唯光唯洁。似二分之明珠。若将圆之皎月。清晨入聚群心发越。黄梁倾散有若金沙。白淅高堆宛如积雪。与香积之变现无殊。比自然之天供何别。咨尔同舟宜自檃括。不耕不耘不锄不割。有生之命自何而活。且夫口腹无厌贪源叵竭。正念微乖罗刹已夺。嗜一时之甘美。为万劫之饥渴。万金可受保君未彻。杯水难堪圣教明说。是宜五观无违。三匙有节。慎勿枉彼信施。以养秽躯。会须籍此资缘。早求自脱。
  坐具赋
  吾有坐具。裁量有据。其色相则一类袈裟。其物体则两重疏布。长四广三。坏新楪故。彼形之大者。可用开增吾身之小兮。从初制度好大恶小。但责他非反制为开。焉知自误。尝闻比丘身者五分之塔也。尼师坛者四方之基也。是则道者所资。岂宜身之为护。安禅讲法敷之莫失于威仪。入聚游方持之勿离于跬步。不然诸律有违制刑科。一生无如法坐处。
  漉囊赋
  吾有漉囊。制造有方致练作底。熟铁为匡。其用滤兮深须谛视。其还放兮切忌损伤。宜知我佛仁慈尚不遗于微物。将使吾曹饮用得幸免于余殃。一化境中上下皆制。半由旬内往返须将。世多轻略孰究否臧。或闻而不制则嗤为小道。或制而不用但悬于草堂。斯由内无慈慜。外恣疏狂。塞来蒙之津径。害吾教之纪纲。汝当存诚持守竭力恢张。岂止四生有赖抑使。三宝增光。
  锡杖赋
  吾有一锡裁制有式。上下三停耸干六尺。十二环圆而无缺。示因缘乃死乃生。两钴开而复同。显空有不离不即。匪以扶羸。唯将丐食。执之兮居然寂寂。振之兮其鸣历历。直欲使诸。有门开三途苦息。随身所止悬之屋壁。尘垢易生长须拂拭。掷云外兮不以为难。解虎竞兮未须劳力。幸哉凡愚。蹈夫圣迹。外露粗暴。内怀荆棘。用之舍之兮能无夕惕。
  赜禅师诫洗面文
  详夫面岂天然。麦非地涌。尽众生之汗血。乃檀越之脂膏。本疗形枯为成道业。寻常受用尚恐难消。况于荡洗精英唯余筋滓。全资五味借美色香。巧制千端拟形鱼肉。致使鹅毛白雪之状。逐水流离常堂。口分之餐三分去二。如斯枉费实谓无惭。昧稼穑之艰难。减龙神之祐护。设具轮王之福。犹须瓦解冰消。虽非害命伤生。宁不招因带果。大觉世尊一麻一麦。古来高士果菜充饥。饮食之侈未除。解脱之期安在。但愿参禅得髓。何须洗面求筋。纵消万两黄金。正好粗羹淡饭。既免多求妨道。自然所向清高。虽云淡薄家风。别是一般安乐。痛想圆通慈训。真堪换骨洗肠(法云圆通禅师常戒学徒不得洗面)深思舜老规绳。须是斩钉截铁(云居舜和尚制常住及诸庄并不令洗面)大众同推道念。莫嫌供养萧疏。假饶斫下山僧头。决定不洗常住面。元符三年十一月一日住持宗赜白。
  洗心犹在半途中。  洗面何曾振古风。  今日丛林思舜老。  昔时宗匠忆圆通。
  种麦辛勤磨麦难。  莫将洗面作盘餐。  为怜枉费情何似。  恰与山僧肉一般。
  任是丰年犹损福。  假饶凶岁亦伤财。  殷勤为报诸禅者。  紧把绳头更不开。
  正使有余须爱惜。  不应过分太无渐。  阎罗老子真难解。  主稼龙神意未甘。
  莫言此费不多争。  万事皆从洗面生。  舜帝昔年为漆器。  百僚犹谏不须行。
  面里有筋须有脚。  忽然筋去脚难行。  自家吃著情犹倦。  过与他人意未平。
  调和香味如真肉。  斗饤肥鲜作假鱼。  画佛既然成道果。  像生那得证无余。
  三冬洗处寒侵骨。  九夏蒸时汗满身。  费水费油兼费火。  劳人劳畜亦劳神。
  道者疏餐乐有余。  净人还不费工夫。  寻常普请供承外。  落得参禅诵佛书。
  不学诸方五味禅。  个中消息更天然。  成汤祝网从君意。  吕望垂钩信我缘。
  三时普请归禅室。  一念无心过虎溪。  钵里饭盛粗粟米。  桶中羹是淡黄齑。
  玉食尊官莫动情。  随堂斋饭太粗生。  空门平等无高下。  千圣从来一路行。
  信心檀越事斋筵。  莫以萧疏意便阑。  大抵精粗同一饱。  细论功过却多般。
  效古修行利益深。  新罗不是拗丛林。  虽然冷淡无滋味。  聊表禅家一片心。
  君亲义重曾轻舍。  水陆庖精尚远离。  今日此情犹未息。  低头更念出家时。
  摩盘拭案强逢迎。  终愧禅林本分僧。  出世道心随日减。  顺情人事逐年增。
  丛林枯淡变柴林。  日用萧条古意深。  不洗十方常住面。  唯参六代祖师心。
  莫以今人似古人。  较量终是有疏亲。  当时建磨分皮髓。  后代儿孙洗面筋。
  疏斋易备长安乐。  美食难消损道缘。  多见水边林下客。  一生无事亦长年。
  已学坏衣为乞士。  忍夸精馔敌王公。  有人解笑从他笑。  甘竖降旗立下风。
  不是忧贫不是悭。  息繁餐道合如然。  通心上士应相委。  多口禅和莫乱传。
  乳薤荤膻损戒香。  面筋奢靡费常堂。  如今一笔都勾下。  转觉空门气味长。
  洗面终归克化难。  因循多病障轻安。  凡夫福德能多少。  纵使沧溟也解干。
  本来面目甚分明。  逐浪随波太瘦生。  应被丛林高士笑。  天真丧尽得浮名。
  龙象高僧意不群。  撩天鼻孔气凌云。  尚嫌禅悦珍羞味。  争肯馋噇爱面筋。
  山僧初未历艰难。  振领提纲似等闲。  十五万斤常住面。  已随流水过人间。
  虽然指马事难明。  同过同功未可凭。  惜福此时因大众。  无惭当日是山僧。
  招提枉费祸难量。  见说泥犁岁月长。  却恐那时妨道业。  不如今日且寻常。
  丛林执事莫痴憨。  苦果酬因岂易担。  更拟诸方问王老。  不知辛苦为谁甜。
  僧家一饭且支身。  惜福由来戒面筋。  大嚼屠门真可愧。  十千沽酒又何人。
  天生三武祸吾宗。  释子还家塔寺空。  应是昔年崇奉日。  不能清俭守真风。
  山僧特地改家常。  图得吾门更久长。  若向此时疏奉养。  免教他日误君王。
  唐朝欲末事如麻。  兵火屠烧万万家。  当日太平思俭约。  可能巢贼乱中华。
  宴安风范日骄奢。  须趁升平剪祸芽。  所以吾门增淡薄。  且图天下息繁华。
  摄伏龙天动鬼神。  盖因高行出凡伦。  从教古淡无人爱。  只此清修是化门。
  随家丰俭事难同。  禅悦偏宜淡薄中。  下口若知无味味。  举头方见不空空。
  受福人多惜福稀。  得便宜是落便宜。  云门胡饼金牛饭。  一饱心头忘百饥。
  百衲袈裟五缀盂。  二时宁复计精粗。  沙门毕竟宜清苦。  软暖修行道业疏。
  太平人物侈心开。  受用殷繁养祸胎。  惭愧未生痴福尽。  灾荒水旱蓦头来。
  太平生齿渐增加。  美食鲜衣器用华。  地方有穷财有限。  此时宜俭不宜奢。
  办才净法师心师铭
  咄哉此身。  尔生何为。  资之以食。  覆之以衣。  处身以室。  病之以医。  百事将养一时不亏。  殊不知恩反生怨违。  四大互恼五脏相欺。  此身无常一息别离。  此身不净九孔常垂。  百千痈疽一片薄皮。  此身可恶无贪惜之。  当使此身依法修持。  三种净观十六思惟。  一行不退安养西归。  成无上智是为心师。
  唐禅月大师座右铭并
  序曰。愚常览白太保所作续崔子玉座右铭一首。其词旨乃典乃文。再恳再切。实可警策。未悟贻厥将来。次又见姚宗卞兰张说李邕。皆有斯文尤为奥妙。其于束勖婉娩。乃千古之鉴诫资腴矣。愚窃爱其文。唯恨世人不能行之。十得一二。一日因袖毫遂作续白氏之续命。曰续姚梁公座右铭一首。虽文经理纬非逮于群公。而亦可书于屋壁。
  善为尔诸身。行为尔性命。祸福必可转。莫悫言前定。见人之得。如己之得。则美无不克。见人之失。如己之失。是亨贞吉。返此之徒。天鬼必诛。福先祸始。好杀减纪。不得不止。守谦寡欲。善善恶恶。不得不作。无见贵热。谄走蹩躄无轻贱微。上下相依。古圣著书。矻矻孳孳。忠孝信行越食逾衣。生天地间未或非假。身危彩虹景速奔马。胡不自强。将升玉堂。胡为自坠。言虚行伪。艳殃尔寿须戒。酒腐尔肠须畏。励志须至。扑满必破。非莫非于饰非。过莫过于文过。乃物阴功子孙必封。无恃文学。是司奇薄。患随不忍害逐无足。一此一彼。谐官合征。亲仁下问立节求己。恶木之阴匪阴。盗泉之水非水。世孚草草能生几几。直须如冰如玉。种桃种李。嫉人之恶酬恩报义。忽己之慢成人之美。无担虚誉无背至理。恬和愻畅冲融终始。天人景行尽此而已。丁宁丁宁戴发含齿(禅月集)。
  吉州能济山友云鍪和尚蛇秽说
  世间最毒者无甚于蛇虺。至秽者莫过乎便利。盖蛇虺之毒能害人之性命。便利之秽能秽人之形服。所以欲保其性命也。必远于毒害。欲洁其形服也必除其秽恶。如世之人梦蛇虺。则欣其有财。梦便利则悦其获利。何寤寐爱恶之不同哉。苟知惺有所忌寤有所惧。又何必见财斯喜。见利斯悦者乎。况财之毒尤甚于蛇虺。利之秽更过乎便利。且古之人以财害乎性命者。不止于一。以利污乎形服者。亦由其众。而不悟者爱之而不已。贪之而不止。是亦可悲也。且夫贫也富也。人之分定也。能安其分虽贫亦乐。不安其分纵富常忧。能知分之可安贫之可乐。则性命可以保而生。形服可以洁而存。是知贪财者是养于蛇虺。好利者必污乎形服。吾非好贫也。是远毒害也。吾非恶富也。是除秽恶也。如有远财如远蛇虺去利如去便利者。吾保此人渐可以为达人矣。不然生生之厚贪爱无休。必将见伤其性命而污其形服矣。世人其训之。
  大慧禅师答孙知县书
  蒙以所修金刚经相示。幸得随喜一遍。近世士大夫肯如左右留心内典者。实为希有。不得意趣则不能如是信得及。不具看经眼则不能窥测经中深妙之义。真火中莲也。详味久之不能无疑耳。左右诋诸圣师翻译失真。而汩乱本真。文句增减违背佛意。又云。自始持诵即悟其非。欲求定本是正舛差。而习伪已久雷同一律。暨得京师藏本。始有据依。复考绎天亲无著论颂。其义吻合遂泮然无疑。又以长水孤山二师皆依句而违义。不识左右敢如是批判。则定尝见六朝所译梵本。尽得诸师翻译错谬。方始泮然无疑。既无梵本。便以臆见刊削圣意。则且未论招因带果。毁谤圣教堕无间狱。恐有识者见之却如左右。检点诸师之过。还著于本人矣。古人有言。交浅而言深者招尤之道也。某与左右素昧平生。左右以此经求印证。欲流布万世。于众生界中种佛种子。第一等好事。而又以某为个中人。以个中消息相期于形器之外。故不敢不上禀。昔清凉国师造华严疏。欲正译师讹舛。而不得梵本。但书之于经尾而已。如佛不思议法品中。所谓一切佛有无边际身。色相清净普入诸趣。而无染著。清凉但云佛不思议法品上卷第三叶第十行。一切诸佛旧脱诸字。其于经本脱落。皆注之于经尾。清凉亦圣师也。非不能添入及减削。止敢书之于经尾者。识法者惧也。又经中有大琉璃宝。清凉曰。恐是吠琉璃。旧本错写亦不敢改。亦只如此。注之经尾耳。六朝翻译诸师非皆浅识之士。翻译场有译语者。有译义者有润文者。有证梵语者。有正义者。有唐梵相校者。而左右尚以为错译圣意。左右既不得梵本。便妄加刊削。却要后世人谛信不亦难乎。如论长水依句而违义。无梵本证。如何便决定以其为非。此公虽是讲人。与他讲人不同。尝参琅玡广照祥师。因请益琅玡首楞严中富楼那问佛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之义。琅玡遂抗声云。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长水于言下大悟后方披襟自称座主。盖座主多是寻行数墨。左右所谓依句而不依义。长水非无见识。亦非寻行数墨者。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菩提。经文大段分明。此文至浅至近。自是左右求奇太过。要立异解。求人从己耳。左右引无著论云。以法身应见如来非以相具足故。若尔如来虽不应以相具足见。应相具足为因得阿耨菩提。为离此著故。经言。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相成就得阿耨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等者。此义明相具足体非菩提。亦不以相具足为因也。以相是色自性故。此论大段分明。自是左右错见错解尔。色是相缘起。相是法界缘起。梁昭明太子谓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菩提。三十二分中以此分为无断无灭分。恐须菩提不以具足相。则缘起灭矣。盖须菩提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多不住缘起相。后引功德施菩萨论。末后若相成就是真实有。此相灭时即名为断。何以故。以生故有断又怕人不会。又云。何以故。一切法是无生性。所以远离断常二边。远离二边是法界相。不说性而言相。谓法界是性之缘起故也。相是法界缘起故。不说性而言相。梁昭明所谓无断无灭是也。此段更分明。又是左右求奇太过。强生节目耳。若金刚经可以刊削。则一大藏教凡有看者各随臆解。都可刊削也。如韩退之指论语中画字为昼字。谓旧本差错。以退之之见识。便可改了。而只如此论在书中何也。亦是识法者惧尔。圭峰密禅师造圆觉疏钞。密于圆觉有证悟处。方敢下笔。以圆觉经中一切众生皆证圆觉。圭峰改证为具。谓译者之讹而不见梵本。亦只如此论。在疏中不敢便改正经也。后来泐潭真净和尚撰皆证论。论内痛骂圭峰。谓之破凡夫臊臭汉。若一切众生皆具圆觉而不证者。畜生永作畜生饿鬼永作饿鬼。尽十方世界都卢是个无孔铁锤。更无一人发真归元。凡夫亦不须求解脱。何以故。一切众生皆已具圆觉。亦不须求证故。左右以京师藏经本为是。遂以京本为据。若京师藏本从外。府州纳入。如径山两藏经。皆是朝廷全盛。时赐到。亦是外州府经生所写。万一有错。又却如何改正。左右若无人我。定以妙喜之言为至诚。不必泥在古今一大错上。若执己见为是。决欲改削。要一切人唾骂一任刊板印行。妙喜也只得随喜赞叹而已。公既得得遣人以经来求印可。虽不相识以法为亲故。不觉忉忉怛怛相触忤。见公至诚所以更不留情。左右决欲穷教乘造奥义。当寻一名行讲师。一心一意与之参详教。彻头彻尾。一等是留心教网也。若以无常迅速生死事大己事未明。当一心一意寻一本分作家。能破人生死窠窟者。与伊著死工夫厮捱。忽然打破漆桶。便是彻头处也。若只是要资谈柄。道我博极群书无不通达。禅我也会。教我也会。又能检点。得前辈诸译主讲师不到处。逞我能我解。则三教圣人都可检点。亦不必更求人印可。然后放行也。如何如何。
  佛鉴勤和尚与佛果勤和尚书(时住夹山)
  惠勤启上。昔奉祖峰老师左右。尝闻其语。今时丛林学道之士。而声名不扬。匪为人之取信者。良由梵行不清白。为人不谛当。辄欲苟异名闻利养。乃广炫其华饰。遂为有识者所讥。故蔽其要妙。尔辈他后忽风云际会。出来为人天师范者。切宜以此事自勉。某得闻此语。遂书诸绅铭于心。终身诵之不敢忘。近有禅客至此传闻。夹山禅师迩来为兄弟请益雪窦。其洪机捷辨出没渊奥。颇异诸方。自古今未有也。某闻之不觉洒涕。自谓高蹈之士何至此矣。老兄何不激扬达磨未来时因缘诱接学者以报先圣之德。无乃牵蔓至此。何太错也。此盖老兄博览古今所蕴之妙。而不愤今时邪党异说。有昧古人之意故。奋发大用益舒卑愿。开显先德之机以破其蔽意在此。然高明远识者有以见亮必无外也。第恐晚进后昆。疑其言句尖新。以为佛法只如此矣。遂坐守化城不能进至宝所。为害非浅。就此而言不唯有损宗教。亦乃无益于学者。某不惧罪责。敢以先师所授之言。以告于左右。倘能自勉则幸莫大焉。苟或以此见弃于我者。亦不罪于左右也。不宣。
  答投子通和尚书
  某启上。比闻瓶锡赴缘投子。四方归德翕然钦承。无有间者。则其同风异庆又可知也。伏承来书。以法属见呼良难当克。未审禅师得法果嗣何人。若汾阳的派临济正宗。何幸加焉。从上先祖各有密传宗旨。以辨正邪。为之验人。关肘后印。三世诸佛六代祖师。万象森罗有情无情。以海印三昧一印印定。普天匝地更无丝毫渗漏。自百丈大智禅师以下递代相承。至于汾阳有三种狮子句。一超宗异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缁门警训-明-如卺 下一页 缁门警训-明-如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