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道地经卷第五

佛经大全 > 大藏经 > 经藏 > 经集部 > 修行道地经-西晋-竺法护 > 修行道地经卷第五
    修行道地经卷第四
    修行道地经卷第五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神足品第二十二
  其心清净如流泉  与比丘俱犹德华
  免苦慧安若凉风  长养佛树愿稽首
  应时得寂定  如山不可动
  明观等如称  除瑕令无秽
  以经义寂观  照曜现世间
  敛心自归命  稽首三界尊
  其修行者。或先得寂而后入观。或先得观然后入寂。习行寂寞适至于观便得解脱。设先入观若至寂寞亦得解脱。何谓为寂。其心正住不动不乱而不放逸。是为寂相。寻因其行心观正法。省察所作而见本无。因其形相是谓为观。譬如卖金有人买者。见金已后不言好丑。是谓为寂。见金分别知出某国银铜杂者。识其真伪紫磨黄金。是谓为观。如人刈草左手获草右手镰刈。其寂然者如手捉草。其法观者如镰截之。于是颂曰。
  其心无瑕秽  不动名曰寂
  若心遍省者  斯号谓法观
  手捉草应寂  镰截之为观
  以是故寂然  微妙得解脱
  其修行者。观人身骸在前在后等而无异。开目闭目观之同等。是谓为寂。寻便思惟。头颈异处手足各别。骨节支解各散一处。是谓为观。此骨锁身因四事长。饮食爱欲睡眠罪福之所缘生。皆归无常苦空非身。不净朽积悉无所有。是谓为观。取要言之。见而不察是谓为寂。分别其无是谓为观。于是颂曰。
  见诸骨锁不察省  心不浊乱是谓寂
  分别其体头手足  发意欲省是谓观
  其修行者。何因专精求入寂然。无数方便而逮于寂。今取要言而解说之。因二事致。一恶露观。二曰数息守出入息。何谓为不净观。初当发心慈念一切皆令安隐。发是心已便到塳间坐观死人。计从一日乃至七日。或身膀胀其色青黑。烂坏臭处为虫见食。无复肌肉脓血见洿。视其骨节筋所缠裹。白骨星散甚为可恶。或见久远若干岁骨。微碎在地色如缥碧。存心熟思。随其所观行步进止。卧起经行怀之不忘。若诣闲居寂无人处。结跏趺坐省彼塳间所见尸形。一心思惟。于是颂曰。
  欲省恶露至塳间  往到塳间观死尸
  在于空寂无人声  自观其身如彼尸
  其修行者。设忘此观复往重视。还就本坐作无常观。出入进止未曾舍怀。夙夜不懈一月一秋。复过是数专精不废。经行坐起寝觉住止。若独若众常不离心。疾病强健当以著志。不但以此无常苦空非身为定也。所观如谛不从虚妄。于是颂曰。
  察因缘观若忘者  重到塳间观视之
  不但专观无常苦  不转其心省如见
  如在塳间所见尸形。一心思念初不忘舍。观身亦然。观死人形及吾躯体。等无差特。若见他人男女大小。端正好丑裸形衣被。庄校璎珞若无严饰。一心察之死尸无异。用不净观得至为寂。尔时修行常察恶露。譬如众流悉归于海。于是颂曰。
  我身死尸及大小  见其恶露等无异
  心常专精未曾舍  譬如众流入巨海
  尔时修行心自念言。已是自在心不违我不复为惑。即时欢喜以能甘乐致于奇特。竖立秉志不复随欲。若见女人谓是骨锁非为好颜察知审谛本所习欲以为瑕秽。离于情色不造众恶。是第一禅。弃捐五盖具足五德。离诸思想远众欲恶不善之法。其心专念静然一定而欢喜安行第一禅。是谓为寂淡然之法。求之若此因恶露观。于是颂曰。
  志自在如弓  心心相牵挽
  观女人皮骨  制意不随欲
  离瑕心清净  身脱于众恶
  在世得自在  欢喜得禅定
  是第一禅续在穿漏诸漏未尽。如是行者住第一禅故为凡夫。计佛弟子故立在外。未尽应入室。如外仙人远离于欲终始不断。非佛弟子修行如是。求第一禅甚亦难致。其余三禅稍前转易。譬如学射。遥立大准习久乃中。习不休息工则析毛。初学一禅精勤乃致。其余三禅学之则易。于是颂曰。
  其学第一禅  精勤甚难致
  其余三禅者  方便遂易坐
  譬如学射法  初始甚难中
  已能中大准  闭目破一毛
  若第一禅寂然致  故是凡夫当诃教
  非佛弟子在界外  已离爱欲似仙人
  其修行者。已得自在顺成四禅。欲得神足观悉见空。省诸节解。眼耳鼻口项颈胁脊手足胸腹及诸毛孔若如虚空。作是观已自见其身。解解连缀如莲花本犹根诸孔观如虚空。然后见身譬如革囊。渐察如是便离形想唯有空想。已得空想无复色想。或习空想续见其体但无所著也。欲睹身者则自见之。欲不睹者则亦不见。欲睹虚空则而见之。欲不睹者则亦不见。体心俱等意在其内如乳水合。心不离身身不离心。坚固其志以心举身令去其座。专心在空如人持称令称锤等正安铢两。斤平已后手举悬称。修行如是。自擎其形专心念空。于是颂曰。
  其有修行者  神足飞如天
  观身诸骨节  毛孔皆为空
  已离不计吾  专念想乐空
  如大称量物  举身亦如是
  其修行者。习行如是便得成就。初举身时去地如虮。转如胡麻稍如大豆遂复如枣。习举如此至于梵天。乃到净居诸天之宫。通彻须弥无所拘碍。入地无间出而无孔。游于空中坐卧行住。身上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水身下出火。从诸毛孔现若干光。五色之耀如日明照。能变一身以为无数。化作牛马龙象骡驴骆驼虎狼师子无所不现。发意之顷普游佛界旋则寻逮。是神足界通达之变。是神足者因四禅致。其四禅者因不净观数息致之。是故修行当念恶露数息思定。于是颂曰。
  因习学轻举  如风无挂碍
  身踊至梵天  悉观诸天宫
  飞行在虚空  如云无禁制
  入地如入水  在空如处地
  从身自出火  若如日光明
  身下雨其水  如月降霜露
  专精得神足  自在无所碍
  欲得扪梵天  自恣何况余
  欲至他方界  轻举即能到
  释掷金刚疾  往返亦如是
  自在而变化  能见无数形
  如释娱乐幻  乐神足亦然
  游于佛经甘露池  亦如大象入华泉
  总说其义如本教  故叹咏是致神足
    修行道地经数息品第二十三
  其威神耀如日光  德炎巍巍过天帝
  颜色端正如月满  消除众冥灭诸垢
  口说法言如甘露  出语姝妙叹十善
  笃信合俱归最尊  愿稽首佛无等伦
  观采诸经如入海  以获禅定无穿漏
  敢可计数佛弟子  是故稽首最胜安
  其修行者。自惟念言。何谓无漏至第一禅。何谓名之世尊弟子。若修行者在禅穿漏。当发是心。我得一禅故为穿漏。以穿漏行第一之禅。得生梵天在上福薄。命若尽者当堕地狱饿鬼畜生及在人间。计此之辈虽在梵天。谛视比丘不免恶道凡夫之类也。所以者何。未解脱故。于是颂曰。
  设使始学得漏禅  其修行穿如漏器
  虽生梵天当复还  如雨彩衣其色变
  譬如国王有一大臣而犯重事。先考治之五毒并至。却乃著械闭在深狱。令衣弊衣给以粗食草蓐为床。莫令家人得入相见。使房近厕臭秽之处。吏受教已即承王命考治如法。其人往时有小功夫施恩于王。王思念之遣告狱吏放出其人。恣之四月自在娱乐。与眷属俱而相劳贺。竟四月已还著狱中。于是颂曰。
  譬如有臣犯王法  王念故恩使出狱
  恣意所欲相娱乐  然后还闭著狱中
  狱吏受教如王敕告。其人得脱沐浴服饰。与诸群从俱出游观五欲自恣。虽相娱乐心退念之。今与群从五欲自恣。云何舍是当还就狱。三时叹息。当复考治著于弊衣粗食卧草与小人俱共止一处。何一痛哉。当为蚤虱蚊虻见食。在中可恶。夏则盛热冬则惨寒。鼠夜鸣走冥冥如漆。垢秽不净流血覆地。头发辽乱考治百千。或有劓耳而截鼻者。或断手足秽浊不净。若在冢间恼不可言。当与此辈瑕秽俱处。于是颂曰。
  竟夏四月其臣念  与亲爱俱而欢乐
  夏当还狱诸考治  遭厄之恼不可量
  当复更见诸罪系囚。其犯祸者作事不道而淫盗窃劫人男女。焚烧人家及诸谷积。以毒害人喜行轻慢。或杀男女及为屠牛。掠诸丘聚县邑城郭。念国家恶。当复见此五毒搒笞。手脚耳鼻为血所涂。或见斫头。疮痍裂坏脓血漏出。或被重考身体肿起。无数之蝇皆来著身。在地卧极若如鸿[革*者]。或新入狱。面目手足悉烂伤肿。煌煌燋悸愁不可言。住不敢动。或羸瘦而骨立。颜色丑陋譬如饿鬼。或久在狱。以气肥肿头乱爪长。或有在中日日望出。或有自念。我在狱中无有出期不复悒悒。其新来者或见绞杀或考或击。或口受辞或以结形。或与死人同一床褥。或牵出之卧著溷上。或行道地不大见考。于是颂曰。
  恶人甚众多  瑕秽可憎恶
  与愚而俱止  譬如与屠脍
  啼呻哭泪下  苦如鬼同家
  是大臣愁忧  何忍重入狱
  此诸罪囚在刑狱中。各各谈说国王盗贼。或说谷米饮食之属。华香伎乐男女之事。或说山海行故之事。或说他乐搏掩之事。或嗟叹王所积之行。或说王恶治国不政贼来攻伐如是失国。或言王崩当有新立而出大赦。夫人怀躯如是在产狱囚得脱。若城失火多所焚烧。狱门得开我等则脱。或共议言。若见瑞怪鸟鹊来鸣。倚狱门住狱户作声梦见上堂及上高山又入龙宫。堕莲花池乘舟渡海。自观不久免一切苦。于是颂曰。
  诸犯王法者  谈语自劝勉
  聚会心欢喜  希望得解脱
  如群牛投谷  堕厄井如是
  时大臣思此  无福人甚愁
  时臣思念。我当云何而复闻此盗贼言谈。或有相教。若狱吏问当作是答。极重考治不过二七日。体转狎习不复大患。假使取身段段解之。刀在顶上勿妄出言我犯斯过。莫说其处藏匿之家。勿牵引人某是伴党。或诱问者复莫信之。狱卒恐汝慎无为伏。若见考治勿得惊懅。于是颂曰。
  展转相劝勉  教人下辞法
  思念狱吏门  以何答其言
  大臣眷属俱  复念狱众苦
  习于诸五欲  而心怀忧恼
  狱囚相谓。卿等不见。人舍父母兄弟亲属。不惜身命远其本国。行于荆棘竹木丛树丘荒险难。不顾其身入海求财。吾等不历勤劳之苦而致宝物。以是之故当忍考掠。令不失财使他人得。于是颂曰。
  贼劫他人财  所获非己有
  念当不惜命  失财更遭厄
  臣自念言。吾何忍见狱卒住前。叫嚾呼之而自说言。我以织女三星陂兰宿生属地狱王。二十九日夜中半生。卿不闻吾初堕地时。国有众患扰动不安兴诸怪变。空有崩音地为震动。东西望赤四方忽冥。雕鹫乌鹊孤狼野兽鸱枭在冢间生啖人肉。鬼神诸魅鸠桓溷鬼反足女神悉共欣悦。此狱卒生正为我等。假使长大多害男女从在狱冢间。我等当得死人血肉及脂髓脑。以为食饮。以是之故吾等护子令寿命长。我初生时以有此救故不畏人。于是颂曰。
  无有慈哀言刚急  其人无故怀怨结
  念狱卒言臣意悲  虽快娱乐忧此恼
  狱卒说言。吾有便手无所不搏无有比伦安有胜乎。吾身前后以此便手杀无央数男子女人。又断手足耳鼻及头。以手挑眼不用刀刃。住立诸囚擎博攊摨。粗弶悬头竹篾勉窟。在于榜床五毒治之。布缠其指油涂火烧。膏灌发上放火然之。草缠其身以火焚之。脔脔割体问其辞对。决口截唇剥其面皮。口嚼其指譬如啖菜。若鞭榜人竹杖革鞭。狱卒喜踊以针刺指。绳绞胁腹缠头木梢。于是颂曰。
  臣不念乐恐还狱  如是考治甚可畏
  狱卒数来说刑罪  有此忧者不为安
  狱卒又言。我无憎爱不喜游观听歌音声。设有死罪榜鼓兵围诣于都市。吾悉斩头。虽有勇猛军阵督将豪贵高尊。畏我便手犹碎象牙。刚强逆贼轻慢善人我皆绞颈。父母兄弟亲属涕泣求哀一时。吾不听之。又一子父嚾呼跳[跳-兆+梁]乃如虎鸣。吾折伏之令无有声。于是颂曰。
  臣与群从相娱乐  思念狱卒说罪刑
  譬如人饮淳清酒  或有醉喧又欢喜
  狱卒又言。吾有恶气。眼中毒出张目视人。胸裂头劈譬如冰裂。男女见我莫不怀懅。虽有人形作鬼魅行。在于狱户说是已竟便即还去。甫当更是众恼之患。虽在宫殿五欲自娱安以为乐。于是颂曰。
  如是之苦恼  不净瑕秽困
  谁当以欢欣  安隐无忧患
  如罪囚临死  求花戴著头
  从王得假然  当复还受榜
  其修行者自惟念言。从梵天还当归恶道。在胞胎中处熟藏上生藏之下。垢污不净五系所缚。于是颂曰。
  修行得漏禅  获此适中半
  则生在梵天  不能久常安
  心中念如是  命尽归恶道
  如人假出狱  限竟还受考
  譬如小儿捕得一雀执持令恼。以长缕系足放之飞去。自以为脱不复遭厄。欲诣果树清凉池水饮食自恣安隐无忧。缕遂竟尽牵之复还。续见捉恼如本无异。修行如是。自惟念言。虽至梵天当还欲界。勤苦如是。于是颂曰。
  譬如有雀绳系足  适飞缕尽牵复还
  修行如是上梵天  续还欲界不离苦
  修行自念。我身假使得无漏禅。尔乃脱于勤苦畏道。号曰佛子。所在饮食不为痴妄。以脱犹豫在于正道得第一禅。径可依怙入正见谛。于是颂曰。
  已得第一禅  无垢广在行
  犹终始难脱  当精进得道
  修行自念。观众善恶乃致一禅。本从骨锁而获之耳。其形无常苦空非身。因四事生。于是颂曰。
  其第一禅因身致  解四大成一心行
  无常苦空脱吾我  观如是者常精进
  修行思惟所用察心。其心之本亦复非常苦空非身。以四事成。皆从因缘转相牵引。而由祸福心想依之。形归无常苦空非我。从四事成。如我受斯五阴之体空无所有。十二因连去来今者亦复如是。欲界诸阴色界无色之界阴想若斯悉为羸弱。见三界空。其根本深及邪无正。震动然炽。睹无阴者皆为寂然。志在恬怕趣于无为。无他之念逮于泥洹。尔时心行和顺不刚修行。于是以见审谛便成阿那含。不复动还究竟解脱欲界之苦。于是颂曰。
  其心思想悉和顺  志所依倚因厥身
  了五阴本去来今  皆见空无谓圣贤
  修行自念。我身长夜为五阴盖臭处不净所见侵欺。譬如搏掩凶逆之子取瓶画之。中盛不净封结其口。以花散上以香熏之。与田家子。汝持此瓶至某园观。中盛石蜜及好美酒。住待吾等。我各归家办作供具相从饮食。坚持莫失顾卿劳价。田家子信抱瓶欢喜。心自念言。今当自恣饮食娱乐。至其园观不得令蝇而住其上。遂待经时过日中后。腹中饥渴怪之不来。忧戚难言。日欲向暮上树四望不见来者。下树复持须留众人遂至黄昏。心自念言。度城门闭众人不来。今此石蜜美酒画瓶已属我矣。当以卖之可自致富。先应尝视。便净澡手开发瓶口。则见瓶中皆盛不净。尔乃知之。诸博掩子定侵欺我。修行如是。已睹圣谛乃自晓了从久远来为是五阴所侵欺。于是颂曰。
  先死载众身  五阴所侵期
  常更历苦乐  谓有我人寿
  修行五乐欺  然后自见侵
  如人得画瓶  发之知不净
  譬如导师有饶财宝。为子迎妇。端正姝好无有不可。甚重爱敬不失其意。须臾相离自谓如终。尔时国中道路断绝。计十二年无有来者。后多贾客从远方至。住在比国休息未前。道师语子。卿往诣彼市买来还。子闻父教愁忧不乐如箭射心。语亲友言。卿不知我亲爱于妻。今父告我远离舍之。当行贾作。适闻是命我心仅裂。今吾当死自投于水若上高山自投深谷。于是颂曰。
  年少亲敬妇  爱欲甚炽盛
  思父之教命  志怀大忧戚
  心恼而欲死  云何离爱妻
  其子意甚痛  如捕山象靽
  亲友闻言即报之曰。所以生子典知家门。四向求财以供父母。假使不劳以何生活。设在天上尚不得安。况于人间耶。既闻父命得众人谏即悲泪出。两手椎胸便严发行。于是颂曰。
  亲友知识悉共谏  则受父教庄严行
  为欲所伤如被箭  心怀思妇甚恨恨
  心常念妇未曾离怀。往至买装即寻还国。行道欢喜今当见之如是不久也。朝暮思妇。适到家已问妇所在。于是颂曰。
  买作治生行往返  心常怀念所重妻
  已到家中先问之  吾妇今者为所在
  其妇念夫心怀愁忧。宿命薄祐稍得困疾命在呼吸。而体即生若干种疮脓血流出。得寒热病复得癫疾。水腹干竭上气体热面手足肿。无央数蝇皆著其身。披发羸瘦譬如饿鬼。卧在草蓐衣被弊坏。于是颂曰。
  其夫一心独所爱  宿命之殃而薄祐
  得无数疾卧著床  离于好座而在地
  于是夫入家问人吾妇所在。婢既惭愧泪出悲泣而报之曰。唯贤郎妇在某阁上。寻自上阁见之。色变未曾有也。此颜丑恶不可目睹。诸所爱欲恩情之意永尽无余。无丝发之乐。悉更患厌不欲复见。于是颂曰。
  观察颜色不贪乐  譬如尸死捐冢间
  羸瘦骨立无肌肉  如水没沙失色然
  其修行者亦复如是。患厌爱欲发污露观求致寂然。于是颂曰。
  其修行者已离欲  厌于五乐亦如是
  如人见妇病众疮  无央数疾卧著床
  何谓修行数息守意求于寂然。今当解说数息之法何谓数息。何谓为安。何谓为般。出息为安入息为般。随息出入而无他念。是谓数息出入。何谓修行数息守意能致寂然。数息守意有四事行无二瑕秽十六特胜。于是颂曰。
  其修行者欲求寂  当知安般出入息
  无有二瑕晓四事  当有奇特十六变
  何谓四事。一谓数息。二谓相随。三谓止观。四谓还净。于是颂曰。
  当以数息及相随  则观世间诸万物
  还净之行制其心  以四事宜而定意
  何谓二瑕。数息或长或短是为二瑕。捐是二事。于是颂曰。
  数息设长短  颠倒无次第
  是安般守意  弃捐无二瑕
  何谓十六特胜。数息长则知。息短亦知。息动身则知。息和释即知。遭喜悦则知。遇安则知。心所趣即知心。柔顺则知。心所觉即知。心欢喜则知心。伏即知。心解脱即知。见无常则知。若无欲则知。观寂然即知。见道趣即知。是为数息十六特胜。于是颂曰。
  别知数息之长短  能了喘息动身时
  和解其行而定体  欢悦如是所更乐
  晓安则为六  志行号曰七
  而令心和解  身行名曰八
  其意所觉了  因是得欢喜
  制伏心令定  自在令顺行
  无常诸欲灭  当观此三事
  知行之所趣  是十六特胜
  何谓数息。若修行者。坐于闲居无人之处。秉志不乱数出入息。而使至十从一至二。设心乱者当复更数一二至九。设心乱者当复更数。是谓数息。行者如是昼夜习数息一月一年。至得十息心不中乱。于是颂曰。
  自在不动譬如山  数出入息令至十
  昼夜月岁不懈止  修行如是守数息
  数息已定当行相随。譬如有人前行有从如影随行。修行如是。随息出入无他之念。于是颂曰。
  数息意定而自由  数息出入为修行
  其心相随而不乱  数息伏心谓相随
  其修行者已得相随。尔时当观如牧牛者住在一面遥视牛食。行者若兹。从初数息至后究竟悉当观察。于是颂曰。
  如牧牛者遥往察  群在泽上而护视
  持御数息亦如是  守意若彼是谓观
  其修行者已成于观。当复还净。如守门者坐于门上。观出入人皆识知之。行者如是。系心鼻头当观数息知其出入。于是颂曰。
  譬如守门者  坐观出入人
  在一处不动  皆察知人数
  当一心数息  观其出入意
  修行亦如是  数息立还净
  何谓数长。适未有息而预数之。息未至鼻而数言二。是为数长。于是颂曰。
  尚未有所应  而数出入息
  数一以为二  如是不成数
  何谓数短。二息为一。于是颂曰。
  其息以至鼻  再还至于脐
  以二息为一  是则为失数
  何谓数息而知长。其修行者。从初数息随息迟疾而观察之。视忖其趣知出入息限度知之。是为息长。数息短者亦复如是。于是颂曰。
  数息长则知  息还亦如是
  省察设若此  是谓息长短
  何谓数息动身则知。悉观身中诸所喘息。入息亦如是。何谓数息身和释即知。初起息时。若身懈惰而有睡盖。躯体沉重则除弃之。一心数息。数息还入亦复如是。何谓数息遭喜即知。若数息时欢喜所至。息入如是。何谓数息遇安即知。初数息时则得安隐。息入如是。何谓数息心所趣即知。起数息想观诸想念。入息如是。何谓心柔顺数息即知。始起息想分别想念而顺数息。息入亦尔。何谓心所觉了数息即知。初起息想识知诸观而数息。息入如是。何谓数息欢悦即知。始数息时若心不乐劝勉令喜以顺出息入息如是。何谓心伏出息即知。心设不定强伏令寂而以数息。入息如是。何谓心解脱即知。若使出息竟不旨解化伏令度而数出息。入息如是。何谓数息见无常即知。见诸喘息皆无有常是为出息。入息如是何谓。出息无欲即知。见息起灭如是离欲。是为观离欲出息即知。入息如是。何谓观寂灭数息即知。其息出时观见灭尽。是为观寂出息即知。入息如是。何谓见趣道数息即自知。见息出灭处。睹是以后心即离尘。以离无欲弃于三处志即解脱。将护此意是为数息。出息入息如是为十六将胜之说。行者所以观出入息。用求寂故令心定住。从其寂然而获二事。一者凡夫。二者佛弟子。何谓凡夫而求寂然。欲令心止住除五阴盖。何故欲除诸盖之患。欲获第一禅定故。何故欲求第一之禅。欲得五通。何谓佛弟子欲求寂然。所以求者欲得温和。何故求温和。欲致顶法。见五阴空悉皆非我所。是谓顶法。何故求顶法。以见四谛顺向法忍。何故顺求法忍。欲得世间最上之法。何故求世最上之法。欲知诸法悉皆为苦。因得分别三十七道品之法。何故欲知诸法之苦。欲得第八之处。何以故。志第八之地。其人欲致道迹之故。何谓凡夫数息因缘得至寂然。心在数息一意不乱无有他念。因是之故。从其数息得至寂然。从其方便诸五阴盖皆为消除。尔时其息设使出入。常与心俱缘其想念。入息如是。若出入息观察所趣是谓为行。心中欢喜是谓忻悦。其可意者是谓为安。心尊第一而得自在是为定意。始除五盖心中顺解从是离著。何谓离著。远于众想爱欲不善之法行也。如是念想欢喜安隐。心得一定除断五品。具足五品因其数息。缘致五德得第一禅。已得第一禅习行不舍。一禅适安坚固不动。欲求神通志于神足。天眼洞视天耳彻听。知从来生知他心念。恣意自在譬如金师以紫磨金自在所作璎珞指环臂钏步瑶之属如意皆成。已得四禅自在如是。此为五通。何谓佛弟子数出入息而得寂然。其修行者坐于寂静无人之处。敛心不散闭口专精观出入息。息从鼻还转至咽喉遂到脐中。从脐还鼻。当省察之。出息有异入息不同。令意随息顺而出入使心不乱。因是数息志定获寂。于是中间永无他想。唯念佛法圣众之德。苦习尽道四谛之义。便获欣悦。是谓温和如人吹火热来向面。火不著面。但热气耳。其火之热不可吹作。当作是知。温和如斯。何谓温暖法。未具足善本凡有九事。有微柔和下柔和胜柔和。有中有中中有胜中。有上柔和有中上有上上柔和。知彼微柔和下柔和是谓温和之善本也。其中下中中中上是谓法顶之善本也。其下上中上上上柔和是谓为谛柔和法忍。上中之上是谓俗间之尊法也。是九事善本之义故是。俗事诸漏未尽修行若得温和之行执数息想。因此专念息若还者意随其息。无他之念。若息出者知息往反。心入佛法及在圣众。苦习尽道如在温和。其心转胜是谓顶法若如有人住高山上观察四方。或上山者或有下者。或入圣道或入凡夫地。其修行者。已得顶法入凡夫地甚可忧之。譬如山水流行瀑疾起曲横波。有人欲渡入水而泅欲至彼岸。回波制还令在中流。既疲且极遂沈波水没在其底。其人心念定死不疑。岸边住人代之忧戚。修行如是。已得明师夙夜觉悟结跏趺坐。粗衣恶食坐于草褥困苦其身。作行如是。反为生死流波所制。投于恩情不能专一。没于终始众想流池。安得道明。是故行者当代忧愁。譬如导师多赍财宝。历度旷野险厄之路。临欲到家卒遇恶贼亡失财物。众人悒悒也。当为修行怀忧如是。譬如田家耕种五谷。子实茂盛临当刈顷。卒有雹霜伤杀谷实唯有遗草。其人忧愁。修行如是。已得顶法入凡夫地当为悒悒。得顶法已而复堕落。或遇恶友念于爱欲。不净为净净为不净。喜远游行不得专精。或遇长疾或遇谷贵。饥匮困厄不继糊口。或念家事父母兄弟妻息亲属。或坐不处愦闹之中。已得顶法未成道果。衰老将至心遂迷惑。匆得困病命垂向尽。曾所笃信佛法圣众苦习尽道永不复信。当习于定而反舍之。当观不观精进更懈。本所思法永不复起。以是之故从其顶法而退堕落。何谓顶法而不退还。如曾所信日信增益。如本定心遂令不动。所观弗失常察精进转增于前。所思念法专精不舍以是之故不退顶法。修行如是。因其专精而心想一。各各思惟究竟之法。初未曾动不念新故。如是即知出息有异入息不同。出入息异令其心生。见知如此无所畏想。是谓为中中之上而得法忍。心无所想而作是观。前意后意未曾错乱。分别察心云何往反。是谓上中之下柔顺法忍。设使其心爱于专思志不移乱。是谓上中柔顺之法。其忍何所趣顺趣顺四谛如审谛住。心以如是遂至清净。是谓为信。虽尔获此未成信根。以得是信身口心强。是谓精进。尚未能成精进之根。志向诸法是谓有心。未成念根。以心一志是谓定意。未成定根。其观诸法分别厥义。是谓智慧。未成慧根。计是五法。向于诸根未成道根。有念有想尚有所在。而见有绕未成定意。是谓上中之上世俗尊法。其修行者当知了之。色起灭处痛痒法意。观起灭本察其因缘。过去当来行无愿定。随入脱门察生死苦。计斯五阴即是忧患无有狐疑。尔时则获解苦法忍。已见苦本便见慧眼除于十结。何谓为十。一曰贪身。二曰见神。三曰邪见。四曰犹豫。五曰失戒。六曰狐疑。七曰爱欲。八曰嗔恚。九曰贡高。十曰愚痴。弃是十结已获此心。则向无漏入于正见。度凡夫地住于圣道。不犯地狱畜生饿鬼之罪。终不横死。会成道迹。无愿三昧而行正受。已向脱门未起恶法。则不复生诸恶自尽。未起法念当使兴发。所兴善法令具足成。心已如足随其所欲。是谓自恣。令志专一。是谓自在定意。从是次第信念精进观察护命。是谓为信。思惟其行。是谓自恣三昧。专精于道而获神足。假使修行身口心强。是谓精进定意之法。志专心识是谓意定。欲入道义。是谓察诫定意。以是之缘致四神足。已获神足是谓信根。身心坚固谓精进根所可思法。是为意根。其心专一是谓定根。能分别法而知所趣。是谓智慧根以是之故具足五根。其信温和是谓信力。精进力意力寂意力智慧力亦复如是。成就五力能及诸法。则心觉意分别诸法。是谓精求诸法觉意。身心坚固是谓精进觉意。心怀喜踊得如所欲。是谓忻悦觉意。身意相依信柔不乱是谓信觉意。其心一寂。是谓定觉意。其心见灭淫怒痴垢所志如愿。是护觉意。以是之故七觉意成。设使别观诸法之义是谓正见。诸所思惟无邪之愿。是为正念。身意坚固。是为正方便。心向经义是为正意。其心专一是为正定。身意造业是三悉净。尔乃得成八正道行。此八正道中。正见正念正方便。计是三事属观其正意正定是二事则属寂然。是观寂二。如两马驾一车乘行。若无漏心不专一法。遍入三十七品之法。以是具足此三十七法。便解知苦。如是之比即得第二无漏之心。尔时思惟。如今欲界五阴有苦。色界无色界同然无异是谓知苦随忍之慧则成就。建第三无漏之心已得是行用。见苦故除十八结已。过色界超无色界。顺宜慧者即得第四无漏之心已获四无漏心。便度三界勤苦之瑕。即自了之。吾已度患无有众恼为得度苦。则自思惟。苦本何由恩爱之本而生著网。从久已来习此恩爱遭患于今。永拔爱根则无众恼。已难恩爱欣乐可意。何从而有。是谓解习断除法忍。是为第五无漏之心。除于欲界诸所习著。则捐七结。便为知拔欲界诸患。是谓第六无漏之心。修行自念。色界之本本从何兴。谛观其元从欲而起。乐出恩爱可意而悦。是为第七无漏之心。以有此行度于色界。其无色界十二诸结心随习慧。是为第八无漏之心。是谓八义佛之初子。尔时心念。吾见三界以除苦习于欲无爱。是谓安隐。则乐寂灭可意甘之。是为灭尽法慧之忍。斯为第九无漏之心。已获此义见本灭尽。于欲界除七结之缚。是为第十无漏之心。则自念言若不著色及无色界。此谓为寂。是为第十一无漏之心。则除十二诸结之疑。已度此患即得灭尽之慧。是为第十二无漏之心。尔时自念。得未曾有。如佛世尊解法乃尔。因斯道义知欲界苦则弃捐之。知从习生则离于习得至尽灭。因此得入法慧道忍。是为第十三无漏之心。尔时以道睹于欲界则弃八结。去是然后会当获此兴隆法慧。是为第十四无漏之心。应时心念得未曾有。以是道行解于色界无色之苦。而除诸习证于尽灭。是为第十五无漏之心。道从其志除十二结。于色无色界除是结已则兴道慧。是为第十六无漏之心。应时除尽八十八诸结。当去十想结。所以者何。如从江河取一渧之水。究竟道义如江河水。其余未除如一渧水。即成道迹会至圣贤。七反生天七反人间。永尽苦本。其修行者。以是之比拔众恼根断生死流心则欣悦。已度三涂不犯五逆。离于异道遇其所知。不从外道悕望荣冀。众祐之德不更终始。七反之患未曾犯戒。见无数明昼夜欢喜。譬如有人避饥馑地至丰贱国。脱险得安系狱得出。如病除愈心怀喜踊。修行如是。因安般守意则得寂灭。欲求寂然习行如是。于是颂曰。
  觉了睡眠重懈怠  分别身中息出时
  修行息入念还得  是谓身息成其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修行道地经卷第四 下一页 修行道地经卷第六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