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惟越致遮经卷中

佛经大全 > 大藏经 > 经藏 > 法华部 > 佛说阿惟越致遮经-西晋-竺法护 > 佛说阿惟越致遮经卷中
    佛说阿惟越致遮经卷上
    佛说阿惟越致遮经卷中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不还品第七
  佛复告阿难。何故如来说美菩萨为不还乎。于是菩萨一切所存。处处造行超越诸有。而逮佛明蠲除诸行。降伏此已则不复还。所以者何。见一切法不有往还。超度凡夫捐舍俗慧。入佛明智获无所住诸法平夷。所以者何。用致寂界非动凡夫。不立圣道塞诸恶路勉济情欲。于食无食逮上明迹。拔去诸见则无所著。无有诸邪六十二见。已越生死观于泥洹。逾之无为释弃众想。不随经籍净垢恶道。捐弃贡高不怀自大。出于无黠忧恼之先。破坏爱欲灭除众冥。拔去贪乐舍置尘埃。憍慢自恣止息斯碍远离世智。故思佛乘等获圣慧。菩萨捐志舍爱欲界。则习本净过去圣灭之志。厥慧无上诸佛所解欲以显思。一切众生极尊无极。为一切乘此则佛慧。菩萨获斯诸想无想等。除一切狐疑之界。菩萨逮是则不复还。又问阿难。其有人不住于道悉当立之以道。是者觉了众生明尔则道。能觉如是则制人想。所以者何。知于空事人界难议平等道慧。所以者何。分别若此群黎之种则空。净界人种亦空远于众想。一切诸人与空无特许。不有身不获不住彼则亦空。虚空无空免一切想。无念致道蠲除众生。虚空之想无弃不弃。所以者何。一切诸法皆为平净。一切众生而无所捐。等于所释故无所得。已不有获是以不来。此者乃计为之不还。有为无为于一切法觉了所会。越度诸患故谓不还。于是佛颂曰。
  彼则无所生  造行如所处
  蠲除诸所住  是谓不复还
  晓知于往还  不著一切法
  所住不可得  是故不还此
  其凡夫之行  及佛世雄教
  不然无所量  故谓不复还
  诸法无复来  亦不得诸住
  以获无去来  是谓不复还
  其人未尝住  不至于三涂
  逮致佛道明  则谓为不还
  决除一切欲  于食而不著
  得至于道场  则谓为不还
  众见之所行  分别六十二
  不堕于彼际  则谓为不还
  此法无终始  已舍离诸畏
  斯慧如本无  是故不至此
  所应无为寂  不著诸尘劳
  逝除彼众想  是故不诣此
  已断诸恶道  洗去众垢著
  学寂然无为  则谓不复还
  降伏于弊魔  及官属兵刃
  永无有众念  是故不诣此
  挽拔痴忧戚  蠲除爱欲根
  断截盛贪淫  是故不诣此
  降制诸尘垢  拔去于众想
  究竟至尊慧  故谓不复还
  捐去众愁戚  破坏于贡高
  忆断于五阴  故谓不复还
  志乘得光明  佛乘无有上
  不贪爱欲患  故谓不复还
  已知佛藏处  诸藏中第一
  过去佛所辩  是故不诣此
  彼处于尊乘  佛圣无有上
  截去诸狐疑  是故不诣此
  受千无数人  劝立于佛道
  以得立圣轨  是故不诣此
  晓了空无界  等心于人界
  远离诸著想  是故不诣此
  晓了一切界  法界亦如是
  众生不可得  是故不诣此
  分别黎民界  虚空无思念
  一切法如是  是故不诣此
  其人而无心  退除于众想
  诸念不成道  则谓为不还
  吾是故阿难  叹说于不还
  诸事永不来  得住于佛道
  佛告阿难。是故如来至真等正觉。叹美菩萨为不还。亦当知此为善权方便也。
    阿惟越致遮经无著品第八
  佛复告阿难。何谓如来叹美菩萨为无著也。是菩萨没一切行离于处土。不倚诸佛度脱众生。不有所造尘劳之垢及与苦乐以灭色。欲救济一切故谓为无著。弗得众生。不获欲埃非贪如故谓无著。释去侵欺处无所住。一切法空。以了寂静不习众想。诸想以定则除众思。不计有人坏灭所志。而智空法得无所著。佛道无思具足不怙故谓无著。演说典籍破坏众瑕。叹于往古等正觉教当来现在。而不放逸清净离秽。唯论寂然故谓无著。菩萨大士开化诸人。立于佛道求圣路者。于一切法而无所慕。具足慈心行佛之仁永不有处。彼慈如此故谓无著。化立众生亦不得人。究竟大哀晓了不处故谓无著。为众生故加恩见道法无法想。断除如此故谓无著。赞扬觉力计有愿数获于不住知拔除众根。志化众生。了清净法使成道义。永不有倚故谓不著。睹不依处制不贪身。于诸万物非有所依。求及与众会不毁万物。讲有为法。如是无本故谓无著。游诸佛土去无所至。不起本末睹佛圣尊。觉道无寂故谓无著。非有依处立如斯土。于无量刹平等诸国。不调戏界清净不足。住福德之域空无诸刹。不退转地无有女人。释去尘势睡眠之志。得佛圣国除阴盖土。降魔官属去诸怨敌。入寂然土感动变化。立于愿刹土众求国。菩萨具足之威耀住无所住。睹获佛意净印印多所安国。舍离一切璎珞宝饰众垢之瑕。究无为地一切最尊。成如是像微妙佛处。诸法皆空具足道行故谓无著。蠲除众乐诸根不可。于一切法不嗔不怒。寂平等乘则为佛慧。身口心同习无上寂。慕求圣道不著轨迹不想思人。悲念众生无心不心。劝化无数亿百千人。使立大道开示萌类。使念佛法等诸人物。导利无数众庶黎民。令发圣意而无等伦。一切诸法均空特异。本空慧同立之不想。能等如是知无所倚已了。若此应其众生而为说法。不慕诸利无倚经籍。具足离根讲法如是。永不有言多所化济。不见度人救于众生。著断诸事免诸贪身超越贡高。睹一切法不起不灭。开化群黎万物之想。令不坏色痛痒思想生死之识。凡夫不动则应解脱。而立佛法著道迹者。化之不倚则成除勖。导利所依令无佛想。则为勉济劝发菩萨。弘不念心救道因缘。诸愦乱意离痴狂诈。具足三昧成就定意。不怀众想。拔于邪智令睹正慧。化发声闻慕反迹者。制倚父母妻子舍宅兄弟姊妹令除恩爱。度著国土财色万物。贪求之想尘劳颠倒开化诸著万物之想。慕离于家而为寂志。懈废羸劣等脱诸相。成入佛土欲垢之法。兴发道意心不有二。未尝生念。是无为法。此生死法。因缘无缘。道意俗心。犯戒护禁。开化此辈。兴二相者。使其无念。度诸根本故曰无著。众祐。贤圣。懈怠精进。男子女人。顽愚聪达。明圣闇结。导利此等。令无二心。救进众生故曰无著。是诸菩萨成不退意。或有受别。又复不著。斯诸菩萨近道远道。分别此义。不生二想。得逮圣路。至不起余而般泥洹。便离发意而不有倚。缘此诸法以开化人。如是自然解一切法。演无根本故曰无著。时佛叹曰。
  释除一切行  所尊亦如是
  弃捐诸言教  故曰为无著
  锄捐诸尘埃  度脱动苦患
  救济于众生  名之曰无著
  察人不可得  欲垢亦如之
  诸法无可获  故曰为无著
  蠲去众颠倒  立心处不惑
  分别知法空  可曰为无著
  了解知空义  无有诸想著
  除去一切颠  号曰为无著
  捐除一切想  及人众恶念
  心无邪乱意  故曰为无著
  解空无所依  佛道不可量
  勖勉大精进  故曰为无著
  讲经所因缘  淡靖无调戏
  劝人立道德  与名曰无著
  真人修行慈  欲令众生安
  劝人不可得  故曰名无著
  本无讲经籍  加恩众生类
  未尝有人想  故曰为无著
  正真根力觉  为人分别说
  己身逮此慧  故曰为无著
  知人之寂定  清净法致道
  开演大圣教  故曰为无著
  不信诸万物  现目之所睹
  一切虚无有  是谓为无著
  无倚诸佛土  在国行仁义
  平等觉所处  为众生讲法
  真人觉正教  则睹于无见
  如谛观圣觉  是谓为无著
  成就自然国  今我得知之
  究竟无本始  是谓为无著
  除去诸所知  心不怀嗔害
  应真如无恨  习成寂然道
  定意而不灭  靖泊无所起
  念道亦如是  故谓为无著
  人物不增动  众生界如是
  亿萌亦普然  化立道之义
  群生及与道  所处永无念
  计慧悉平一  是谓为无著
  平等无像类  一切法亦然
  心正若如道  故曰无思念
  所谓为应真  诸法非所著
  能为人分别  寂尔而无倚
  为人讲法义  虽言而无教
  普度无量人  见众不有动
  众生无可获  诸民除断著
  拔人离邪见  度众勤苦恼  一切法不起  所处亦无灭
  睹众生诸想  脱群民困厄
  无增坏诸色  痛痒亦如是
  想识于生死  济之令无他
  不动贤圣法  凡夫亦如斯
  立之以佛义  度使志无著
  众人怀果想  及缘觉之念
  超越于觉意  为人说此法
  以兴发道心  常依所布施
  戒忍亦如是  故讲无所倚
  知解之颠倒  兴习于精进
  以除斯诸想  故说无著法
  道意之所念  邪智若慧明
  于此无所倚  故说无著法
  是法不生念  了别无若干
  而说如此法  故说无所著
  自计己有身  声闻多所念
  以为除此想  故说无所著
  诸法非有思  解知不若干
  演说斯无根  故曰为无著
  父母兄弟子  空寂之所有
  则为生死行  不能成佛道
  慕妻及姊妹  所倚皆归妄
  设其不有依  故名曰无著
  造兴生死事  则有亲族念
  见因有情欲  吾宿之友党
  自念身有我  心驰众诸事
  分别堕颠倒  必则处魔教
  弃捐于生死  终始之灾患
  赞扬泥洹德  故说于无著
  所讲劳垢法  兴衰及诤讼
  斯皆言声耳  是曰为无著
  众所多竞利  放逸贪万物
  欲救此等类  故说无著法
  恋慕室家者  心念行学道
  顽钝意如斯  显举于无著
  唯见卑贱法  不睹真妙义
  弗省于众念  故度至无著
  除弃凡夫义  专精慕佛法
  拔去众民求  故曰为无著
  若睹善恶行  如是众数法
  无量人亦然  故救放无著
  以具诸相好  精进不可计
  而倚于此相  仁贤得济度
  庄严诸佛土  成就尊上法
  依怙觉正利  度之至无著
  无为法之义  若得或不获
  斯乃圣道行  则能立正愿
  无戒不睹犯  放逸及智慧
  闇昧软弱人  便著斯三事
  众生兴此相  诸念不可计
  蠲除若干意  故说无著法
  存慕圣众祐  亦念于无德
  分别凡人法  故说无所著
  以得如是行  男子及女人
  贤圣与凡夫  斯则兴二心
  人起此二事  愚行之所为
  用倚是二际  故度至无著
  回动不退转  兴造而不作
  欲以近圣道  故兴心此念
  获致于大道  不起无所灭
  心常怀想著  用求于无为
  于彼受众生  仁人念萌类
  以故曰无著  救济诸求想
  是则菩萨法  为现阿罗汉
  因以发法忍  自谓为无著
  讲说罗汉事  斯应为菩萨
  名住无所著  获致无上道
  佛告阿难。如来至真等正觉。赞叹说菩萨无著。亦当知之善权方便也。
    阿惟越致遮经声闻品第九
  佛告阿难。何故如来光耀菩萨为声闻乎。菩萨大士开化无数不可计人。令闻佛法分别经籍故谓声闻。使听圣道净不放逸故谓声闻。使听无为安隐甘露。根力觉意意止意断。具足此事速至道慧故谓声闻。令得空慧身无坚固。闇昧之人闭塞不解。所以者何。乃贪己身诸入之事眼存为色。了观如是则成佛眼。其目普见不可思议。眼无所倚。究竟此目致一切法。故谓声闻。计此诸法如呼之响。莫得著音。非有说者亦无听者。无香想香亦不有嗅。譬如有人卧出梦中。嗅种种香计此无香。此则或事思想所为。一切诸香人所嗅者。譬若如梦而无坚固。解斯音者则谓声闻。舌之味味亦复为空。若肉段如为舌。或智者了之不为味惑。譬如聚沫。以离诸论无可为喻。明者观之知无所有不可得。持想著味者则致恶罪。莫思六界以分别味。心则开解意不放逸。若知此者心想无为。各各分别谓所听义。而闻此空故谓声闻。晓了其诸入之事。听之为空身自寂然。未尝有生不知所起。无生不生则为圣道。故谓声闻。若所听者皆无所有。解身自然不起不灭。故谓声闻。听于布施惠以法行。不可思议佛犹此路致于佛道。心有所施不自见心。以无意志逮得圣慧。所以者何。如其所种必获其实亦不有果。说果之声听衣食施。计物之施所与薄耳。一切所舍法施为尊。无得贪惜莫怀施想。虽有所惠不得悕望。譬如幻人无有心意不与想念。欲成行者无得想施。所以者何。施不悕望则顺道行。故谓声闻。离诸所音一切尘埃都无所听。离诸有为。不可以音听受佛法。分别诸响而无所倚。所以者何。二事造声。虽有二事则无所有。因缘合致则有二事。用有人故而致法音。故谓声闻。于是佛颂曰。
  使无央数人  闻佛无念法
  以故谓声闻  则勇猛菩萨
  闻寂定之道  恬静不放逸
  无量人听法  故谓为声闻
  听澹泊安隐  诸乐非有像
  以故为声闻  至寂然无为
  听于觉根力  具足意止断
  自究竟斯事  故谓为声闻
  听身所有空  不可得坚固
  愚騃之所慕  故当时了体
  其目无所睹  不听亦如兹
  众生为见侵  闇塞不了了
  若得成佛眼  等自不可议
  致之在本无  开化诸闇昧
  无量人闻经  诸法非有兴
  此以得名号  称存于声闻
  其无所听受  了之如呼响
  不见有说者  亦复无所闻
  所以名声闻  令众人听受
  计本不有闻  莫为音所惑
  譬如人寐梦  嗅于无数香
  恍惚不可得  游逸嗅于空
  了香亦如此  未尝有嗅香
  无量人失志  菩萨令开明
  计舌无所猗  肉段不知味
  设使肉解甘  舌亦当识之
  无倚此诸想  念美为凶危
  六界不可念  分别诸味种
  菩萨大勇猛  目睹分别此
  因听而致之  故曰为声闻
  自分别己体  是则空自然
  能了此虚无  则无起不生
  若无所兴隆  则解此圣道
  令群黎听法  是则谓声闻
  计心言本净  无形不可得
  是者莫有人  听此为声闻
  犹如幻化生  灭尽则亦空
  若有睹众想  了之为声闻
  又听所施与  法施不可念
  是轨为圣路  尔乃成佛道
  随其本所种  获果亦如之
  不可思议施  成大道无念
  衣食施薄福  法施为最广
  未尝有悁惜  此则圣慧涂
  弘无想之心  布施不有著
  如是惠施者  疾致成佛道
  释去一切心  计耳无所闻
  超度诸合会  故谓为声闻
  因呼有响应  假使不著音
  则于众圣尊  佛法无有上
  诸可不闻响  一切而无倚
  不二无若干  畅音有声闻
  无数佛演法  令彼闻其音
  计所闻如响  乐人成佛道
  善游诸佛土  所闻不以乱
  平等觉所处  世尊无有上
  听千三千世  所住如虚空
  计人等猗寂  若泥洹无形
  世人所著想  计倚有四大
  是则为虚空  泥洹为想念
  解诸种如是  莫得计坚固
  本无生死者  不灭尽尘劳
  万物不究竟  计人弗可得
  此诸法寂然  未有睹众界
  令黎民听此  夙夜亦如之
  彼不兴众念  我化诸人闻
  使人得听法  如此为弟子
  所闻无所闻  故叹曰声闻
  雄人念往古  听受最上法
  睹不分别经  一切法一切
  讲音无所偏  救度一切会
  为众人说法  是则为声闻
  则讲无为界  清净不放逸
  谛观无说法  佛法亦如之
  睹法不去远  佛之所讲扬
  彼法亦不近  是故无所猗
  所以谓弟子  听采随此教
  劝化于群黎  斯乃为闻法
  阿难我是故  讲说声闻化
  假号曰弟子  则菩萨大士
  佛告阿难。是故如来至真等正觉。叹说菩萨为声闻。当知是义亦善权方便也。
    阿惟越致遮经缘觉品第十
  佛告阿难。何故如来颁宣。菩萨为缘觉乎。于是菩萨目睹诸法。何谓目睹一切法空。无有像类而不可坏。现在觉观法不可灭。故谓缘觉。诸佛经籍不可思议。晓了诸萌悉如泥洹。无有内外则不可获。一切诸法不起不灭。人之本际则泥洹也。所号本净但著言耳。则无所有法不可逮。因名演称语无所达。所以者何。其言则空。口之所说不解已无。法本之际佛道之无。分别观斯故曰缘觉。自察色阴但是声耳。此色阴者。计于色生唯有名矣。以离言声则无有阴。其色阴者无身。无我。所以者何。因口作号所言亦空。不起不灭所言自然。不著吾我不得久存况口言乎。目睹色阴则为痛痒。痛痒阴灭则不有名。因口之说号为痛痒。痛痒阴身无我。所以者何。所谓痛阴其言则空不起不灭。言不著身则无所住况于言乎。晓痛痒阴。即观想阴若寂想阴则无思想想阴号耳无身无我。所以者何。口之所说思想阴者。其言则空不起不灭。分别言已不著自然。心无所立何况口言。观想阴已则生死阴已灭。行阴则无生死。所谓行阴无身无我。所以者何。所号行阴言其则空。不起不灭但著言耳。不得久存况口所说。观行阴已则有识阴。假使识阴惔然寂灭。则此识阴但阴声耳。所以者何。其号识阴是则空耳。不起不灭其言自然。无所住止况言说乎。是五阴者皆无所有。分别本无故曰缘觉。所以者何。斯口之言缘对而致无缘不缘诸因讲说有言无言。五阴之事。于此一切永无所著。不造众因故曰缘觉。于是佛颂曰。
  目睹一切法  分别知之空
  不著于诸色  究竟莫有相
  现在观此法  解空知自然
  分别了澹泊  不可得根源
  现在获于斯  晓五阴如此
  则为平等觉  缘觉无思念
  众生志无为  其心不可获
  本际无有起  净无无思议
  一切人不起  观见无所灭
  诸法无动兴  是谓为无为
  众生皆泥洹  省察是所趣
  无人犹若影  故曰为无为
  不用是名称  群黎为泥洹
  不起无所灭  如口所叹咏
  敢可说悉空  人不解非言
  是故为众生  示现说泥洹
  口所发假言  无处亦无念
  因口而有训  求本不可得
  阴不在本际  口言无所显
  诸声所称说  人际亦无念
  一切愿泥洹  本无及始际
  澹然无放逸  则救有所将
  本净游乎响  众生亦复然
  无形则空寂  本净无心念
  法本为若此  假名而赞扬
  其源不可得  所以有言说
  不以谀谄事  而可分别解
  其际则空无  便了众生本
  其言不依讲  口言无所显
  诸群黎如此  则不著人本
  所发阴则空  其声无所别
  其说亦如此  而际亦复然
  其无谛如是  觉已无所念
  是则平等道  缘觉无思议
  觉了于本色  此但阴声耳
  寂灭斯色阴  则无有言声
  自然释之去  是则曰无形
  吾我既自然  睹之无有处
  因言谓之阴  色本不有身
  其声皆归空  不起亦不灭
  因口而告言  求本不可得
  其说因痴兴  号之谓色阴
  现在观识阴  诸声无所有
  此阴以寂灭  则无有响阴
  于此远离身  所谓吾我者
  计已自然空  未尝有坚住
  口之所缘阴  识阴则虚空
  口言本则寂  不起无所灭
  若有所颂说  察之悉本无
  无黠之所言  故演为色阴
  诸音无有说  其限不可得
  不起无所灭  无处而不决
  无尘劳侵欺  亦不造诸法
  不执无所舍  莫调不泥洹
  彼亦无寂灭  不有所睹见
  不乐施欲埃  不怠不精进
  不乱不一心  彼亦无守戒
  非物可成就  何故当持禁
  五道非有念  无思亦如斯
  不恐无所畏  不脱而不缚
  虽讲无所演  是为色所入
  一切法音然  无获莫著言
  现在逮是觉  无尽之法说
  以成是三昧  则无诸响声
  目自分别此  响之等如称
  诸法亦如是  无言不有著
  晓了因缘者  知音无所有
  故号平等道  是谓为缘觉
  佛告阿难。菩萨大士现在分别。有明无明。是行非行。有识不识。色与不色。六入无入。诸习不习。痛痒非痛痒。恩爱莫爱。不受舍受。有与不有。生若不生。老病死患。一切自然察之本无。如是观者。故曰缘觉。于是佛颂曰。
  现在了无慧  未尝倚为明
  不成立有形  若如水中影
  聪达晓诸义  不著一切法
  假使不倚经  是则慧者相
  明与身无异  一切诸法相
  觉了此缘趣  故曰为缘觉
  所号身之行  其躯无所造
  永不有内外  则超生死体
  终始犹芭蕉  非根无有貌
  不起莫有灭  等譬如虚空
  现在晓了此  则勇猛菩萨
  斯号平等圣  缘觉如无念
  分别一切法  寂行如幻化
  其识自然尔  现在晓了之
  忽然解斯心  知识行如之
  诸所道示想  明识诸法空
  分别识其然  一切无所著
  了如是法者  知识亦如幻
  所可号名色  身及诸音声
  众貌空不成  是谓自然相
  心驰骋六情  如幻化无言
  现语非音声  计自然悉空
  久远来习之  因发诸入处
  彼则分别习  名自然如空
  习以成悉无  游念起众更
  若晓习本寂  则知法无住
  目睹习自然  睹众更悉寂
  不兴凶罪殃  故曰为缘觉
  晓了诸痛痒  皆空如本净
  譬如泡起顷  志敬空无形
  断除众恩爱  则从无著法
  情欲已永尽  故曰为缘觉
  若受而不受  则空无有有
  非形何成就  譬之如野马
  吾无所兴想  身生亦如是
  计本自然生  无根非有形
  以离起灭法  则不畏当终
  未当复成身  一切得自在
  现在获此慧  永无有著者
  又缘觉之音  则造菩萨行
  佛告阿难。如来至真等正觉。以是之故。赞扬菩萨为缘觉也。亦当知是善权方便。如来用是之故光耀菩萨大士。持信奉法八等道迹往来不还无著声闻缘觉也。
    阿惟越致遮经释果想品第十一
  贤者阿难。而说偈言。
  世尊所演说  假号名泥洹
  喻之若虚空  度于无所有
  虽有所讲说  则非以辞言
  诸佛行善权  合集说法耳
  于是阿难说此偈已。前白佛言。惟天中天。其世人民。不解如来至真等正觉随时之化。则自侵欺。不了如来。何因分别菩萨大士持信奉法至于缘觉也。世尊告曰。若有明者于过去佛积功累德。心开意达不见侵欺。所以者何。晓了诸法。譬若幻梦影响野马水月。所以者何。菩萨大士。分别此慧则不自侵。殷勤修学如来之法。精进不懈则不自枉。佛于是颂曰。
  世尊之所赞  赞扬于圣道
  是故之因缘  菩萨行勇猛
  少智懈怠者  不能解此义
  故当修精进  如来以此说
  道意所游生  世尊有开化
  故分别此慧  清净之明哲
  彼解道意者  智圣不可获
  若致得知轨  心觉五事空
  空者不知空  寂定非不言
  悉除一切音  故赞唱空法
  捉空无所得  未尝能获者
  假使不可持  则知为空义
  设有解是五  分别了空慧
  成得无放逸  则不自侵欺
  尔时五亿比丘志怀持信。即从坐起住世尊前。叉手自归。异口同音。而歌颂曰。
  今世尊大圣  蠲除诸狐疑
  平等觉所宣  志立于大道
  复有五亿比丘。闻是之说皆悉奉行。悉住佛前。等心颂曰。
  唯世之光耀  吾今离犹豫
  圣尊之所叹  分别佛大道
  志愿奉法迹  正慧无挂碍
  道德自然成  开化诸十方
  复有千亿比丘怀八等想。闻此叹颂即从坐起叉手而立。俱歌颂曰。
  志所怀八等  今则释疑网
  心已分别了  所因见八等
  复有十亿比丘怀道迹念。自从坐起。叉手而立。同说偈曰。
  导师及吾类  以获致法明
  乃知平等觉  所因演道迹
  复有二百五十万比丘。志怀往来心。则从坐起叉手自归。同叹颂曰。
  我等本依倚  志怀往来心
  今日永无难  存亡无放逸
  复有五十亿比丘。怀不还想。而说颂曰。
  导师尊无上  今日无调戏
  永舍诸果想  致圣导光耀
  复有三十五亿比丘。怀无著想兴立四禅。即从坐起。叉手说是偈曰。
  今吾不犹豫  逮致无余法
  解诸乘平等  譬之若如幻
  复有五十八亿比丘。意怀声闻即从坐起叉手而立。则赞颂曰。
  吾等犯斯言  意欲度众生
  所演谓声闻  今日乃达知
  复有五亿比丘。即从坐起。兴缘觉想叉手而立。同心颂曰。
  今日乃目睹  缘觉之所因
  世尊分别说  缘觉无思想
  复有百万比丘尼。谓成道迹往来不还无著果想。即从坐起叉手而立。说是颂曰。
  吾了平等法  则舍女人身
  各各成佛圣  当为世最上
  复有八百八十万清信士清信女。悉怀道迹想往来不还念。即从坐起叉手立佛前。心同意等俱共颁宣。而颂曰。
  吾等念心净  譬如琉璃器
  于是当舍家  兴佛之法教
  复有六十亿垓彼诸天人。住于虚空而雨天华。散于佛上俱供养世尊。即下叉手立于佛前。而歌颂曰。
  吾本怀诸乘  果想亦如是
  今日以永除  觉成无上道
    阿惟越致遮经降魔品第十二
  于时无数百千比丘。舍利弗目犍连须菩提阿难律。离越劫宾奴等。从坐起叉手而立。白世尊言。吾等今日圣道具足。不违大意。降弃魔怨。备究五逆得悉五乐。成就邪见舍离正见。吾等今日已害无数万千人命。悉成佛道至无余界而已灭度。时世尊默然。于是众中无量百千诸来在会。闻此所言而皆狐疑。此谓何乎。义所趣耶。心怀瞑然。如阿罗汉。乃兴此言。岂况凡夫。住者直立。坐者默坐。不能起立。贤者阿难承圣尊旨。悉知无数百千诸众心之所念。问文殊师利曰。闻耆年言会者皆疑。不审所论为何归趣。又佛世尊默然不言。文殊师利乃曰。唯仁阿难。此经名曰不退转轮菩萨之地。是耆年等所可讲说。诸得不退菩萨大士目睹信耳。阿难又问。耆年何故说此言耶。世尊默然。此耆年等于无上正真不退转也。答曰唯然。当成正觉不复回还也。文殊师利谓贤者阿难。无黠之行则曰其母。是诸人者。究尽除害。无善思想贪著情色。斯则为父。除不善想远诸情念。至无著意释凡夫法。洗荡不净想别圣俗。碎破众念不坏大法。兴如来意以除诸想。于一切法无所从生。是故耆年讲说此语。吾等今日具足五逆。所以然者逆无往反。耆年所言成五乐者。察其五乐皆如梦幻影响野马。了知此慧行无缺减则为五乐。所以者何。无有根本。设无其源则为尽除。乃应平等。讲具圣慧即逮法忍。此者名曰五乐备足。耆年所说。吾等今日得离正见住邪见者。睹一切法皆处邪见。欺哉诸法诈妄至诚。尽无所有。譬之虚空。非有像貌。虚实去来悉无归趣。不可将护。所以者何。其本自然。计此诸法则皆平一。如诸法等邪见亦然。此比丘辈非等无邪。所以者何。以离诸想致佛圣道。获众觉法饱满经义。而无所得。是故阿难。是诸比丘悉共说言。吾等今日具足邪见释于正见。此耆年等所谓今日吾等害无数百千人命。说斯语时。不可计无数千万人神。闻之诸法譬若如幻梦影响野马。蠲除人想。无有吾我。远寿命人。超众德本。发大道意。无所殖种。兴修道义。及余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舍我人寿无身之想。不复频更终始之患。所以者何。无我人想不尽想永尽无余。逮致究竟不起法忍。故说此言。吾等今日害无数百千人命。斯诸耆年属者所云今日吾等逮得佛道。致无余界而灭度者。开化无量亿百千人命。弃众尘埃令获圣道。所以者何。皆发无上正真道意。说此语时。悉逮无所从生法忍。以故咨嗟自赞颂言。今日我类拔去情欲成佛道法。无尘劳形除有余秽。故谓我辈今获大道于无余界而灭度矣。是贤者等。以在大乘不愿在天。惟仁阿难。族姓子族姓女。发无上正真道意。以起俗事其心清净。不为俗法之所系缚。乃应发心越一切义。道舍诸想究竟经典。则无余界而灭度矣。是为阿难习菩萨乘。行菩萨者不习日行。愚騃之人随日念耳。非明智者。所以者何。设无此诚信要御诸天宫殿。则无光明。便无出入。过去无晦。则无昼夜便不思想。愚冥之人兴昼夜念。菩萨大士寂修大道习善知识。无有穹志昼夜想也。所以者何。永除众念乃致佛道。于是文殊师利。则说颂曰。  所谓不怀施  爱己计有身
  彼若不断除  则谓不可摇
  分别于嗔恚  自然不生想
  圣道以无处  彼则不可动  所可敷母者  终始所由生
  拔去此根无  则谓为害命
  不顺念为父  所乐情欲法
  是等解本无  究竟莫有根
  化之归无身  不知明所趣
  不动无所住  向者故说此
  所修罗汉法  凡夫法亦然
  诸可尽爱欲  向者故说此
  大兴有为想  察吾我自然
  诸法无所怀  则无音声说
  如来之所知  古昔之所念
  即拔此根株  则谓无从生
  以舍是想乐  等同而无二
  假使晓了斯  则谓平等教
  所言五欲乐  俗人赞此五
  蠲除非常想  念之如幻化
  具足不乏少  则怀爱欲无
  以故此等类  世尊前叹之
  分别诸罪福  譬之若如梦
  究竟无从生  其慧晓了斯
  识邪嗔恚法  空寂无能固
  邪见为欺哉  彼分别妙智
  一切法不实  莫有近法者
  虚事不可倚  如虚空无处
  普解睹一切  故难为正见
  此法则平夷  了慧见正等
  厥愚冥之人  起人想则没
  索人不可得  则无有死者
  无量人起生  则舍寿命想
  便以无众念  计命者罪重
  蠲除众生想  非有计寿念
  以故说此言  吾害无数人
  舍诸尘劳埃  法无应不应
  解道无形貌  则无所坏除
  降伏诸魔力  逮清净道法
  诸法莫有诤  不起不有灭
  时文殊师利说此偈已。应时五千怀狐疑者。心开意解获大光明。而得具成有起无所从生法忍。各取身衣供养奉上文殊师利。同时说言。愿令吾等致是法慧。所说若斯。开化群黎。分别深慧。无所挂碍。亦如仁者。
  于是世尊赞文殊师利曰。善哉善哉。斯最妙胜。决诸疑网近佛圣籍。贤者阿难前白佛言。文殊师利。何所开化。而今世尊赞之如是。世尊则曰。文殊师利诱化无数百千人类令入大道。悉解了此深经之义。阿难白曰。唯然世尊。讲不退转轮入圣轨乎。佛言如是。阿难。讲不退轮兴化大道。所以者何。文殊师利则是善友。导利群黎。阿难又问。唯天中天。今此比丘立佛前者。悉怀持信奉法之念八等道迹往来不还无著声闻缘觉之想。此辈之类发大道意耶。世尊告曰。是辈懈废羸劣心曚无恺悌志难可开化。慢懈不进意在衣食。非习深法慕于法利。兴有为事愦闹之缘。感于八等迷惑卒暴。而不安详诸根不定。放逸其心贡高自大。志计有身及寿命人。不舍众瑕犯戒贪嫉想求佛法。悉从恶友乐于邪智。不肯奉受智度无极。顺从外缘贪利财色衣食之乐。古今以来夙兴夜寐。而不专精进违失道。义两舌恶口妄言绮语。其志怀害转共诤讼。重于罪福不信空无相不愿之法。蠲于众行不起不灭。坏一切法永无有想。此之谓也。于是佛默然无所加言。贤者阿难承佛威神。问文殊师利曰。何故世尊默而不言。文殊师利报曰。最于后末五浊世时。人法如是不信深经。佛故默然。阿难又问。颇有信者悉不信乎。答曰。信者少耳。譬如阿难明智者鲜愚冥人多。所以者何。不乐修行以故不了。如是阿难。其闻是法鲜有好喜多不欣乐。设有信者为众弃捐不见恭敬。所入郡国县邑墟聚诸人忽笑。所以者何。宿罪由致阴盖所覆本功德薄。阿难又问。向者讲说少有信者。义何所趣。文殊师利答曰。是辈之类则为舍佛不信大道。阿难白佛。唯愿演之。乐者虽鲜。闻佛所说悉当欣踊。尔时世尊周观四方。便出其舌覆三千大千世界。因从舌根出大光明。照恒沙等刹。时四部众承佛圣旨。目睹东方恒沙等国诸佛世尊。咸说此法不退转轮。是闻会者悉遥闻之。等无差别。四辈之会睹斯变化。一切等心异口同音。皆白佛言。唯愿大圣。遵崇所叹不退转轮。如佛所言诚不异。吾等目视。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讲斯深经等无差特。唯佛说之于是。世尊还呐其舌。告阿难言。厥妄言者。宁获斯舌。阿难启曰。不也天中天。奉至诚者开化正义。积累功德遵无数劫。阐于大慧乃致此耳。是故圣尊。惟当说之。设族姓子。有信乐者。学虽寡鲜。闻是说已。睹其明证。即当欣然兴之不废。佛告阿难。一切四辈未遭斯典。志于仿佛。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天龙鬼神阿须伦犍沓和真陀罗摩睺勒。闻是经籍得不退转。当至无上正真道最正觉。而于此土讲于法义。等无有异。如我今也。尔时四辈及天龙鬼神。欣然大悦疑网永裂。皆手擎华香共散佛上。诸有女人下身宝璎以散佛上。心同意等普白佛言。今日大圣如来至真等正觉乃无二言。佛复告阿难。实如所云诚不有异。如来所演实无二言。除诸瑕疵愚冥之贪。假使慧觐佛天中天则获如愿。阿难问佛。何谓慧觐佛。世尊问之。汝不解之乎。答曰。不敏。安能及之。众祐告曰。假使有人闻能仁佛。皆不退转成佛圣路。所以者何。佛道普慧。有益无损除贪恚痴。岂况一华奉如来乎。吾灭度后。若持舍利供养自归。悉得如意。阿难又问。精进不疑专心听经。皆不退转当成佛耶。佛言。其有人闻能仁佛。皆当逮得无上正觉。所以者何。设不尔者。佛语为异。则有二言。佛问阿难。如拘类树荫五百车。若五百众处在其下。悉荷覆盖。其种大小。答曰。甚小。佛言。阿难。如拘类树其种小小。溉灌时节稍稍长大。而布枝叶广覆四远。况笃佛道闻圣尊名。亦当如是斯种德本。渐修其行非坏不腐。至于无上正真之道。所以者何。此一切法殖种之源永非猗住。群萌本无故不有败。一切法种无所倚演。阿难问佛。唯佛说之是圣本愿。诸佛世尊道法然耶。佛言。本发意愿。其闻我名悉不转退成最正觉。诸佛之法皆亦应然。所以者何。诸佛法等。阿难又问。设使等者何用愿乎。佛告阿难。菩萨大士闻说斯经。假使发愿或不兴愿。会当证明逮闻是法。阿难白佛言。未尝有世尊。斯法微妙。诸佛世尊。乃以大慧开化群黎。佛言。如是如是。阿难。诸觉洪明多所开化立于圣旨。吾于佛土。慈愍蚑行喘息之类。不惜身命。一切所有施而不吝。精进不懈。于一切法。而无所著。行菩萨法。积功累德。欲救众生。修深经籍。乃得佛道。阿难问佛。难及世尊。今说此经。弊魔不来废乱学者。不令兴德发于无上正真道耶。佛言。魔不闻之。所以者何。文殊师利神足之变也。于是文殊师利即释威神。时魔波旬遥于虚空闻讲不退法轮之声。听能仁佛所说法言。心怀恐惧衣毛则竖。口说此言以得胜我。共于力势以空余界。无复国土。愁忧涕泪老极憔悴。譬如百岁男子朽耄。时魔波旬体变如此。四部兵。合集三千大千世界。各各异魔及魔官属等类诸天。往诣佛所。兵仗严整。众魔之威。逼加菩萨。初成佛时。现于身老。执扙战痏面皱皮缓。置四部兵。住于虚空。普共遥闻不退转能仁佛音。心悉得定。时魔自知非我所有。孤独一身而无侍从。直前诣佛。白世尊曰。今吾一身都无侍从。羸瘦老极无将扶者。又无力势不能自胜。以空我界非有国土。如来大慈。咸哀众生。亦可怜我。世尊。尽度永空吾界。而无扶我给授水浆。佛告魔言。人种甚多不可思议。假使诸佛日日兴盛如恒沙等。发起无量不可称计亿百那术众生之类。人种不尽。魔白佛言。唯然世尊。人种虽多今吾孤独。不有徒使无扶接余。假令行道忽极躄地。不能自起。愿见安抚得欢喜悦。唯愿世尊。哀速抚育使眷属兴。佛告魔言。且自安志。不闻斯法离于信者。悉是汝伴。魔即欢喜善心生矣。意与口言吾当化人。虽闻是法。令不信乐。志怀狐疑。已有犹豫。必从我教。时魔波旬复白佛言。惟愿加哀。弘以大慈。重见慰抚。令吾踊跃无有忧戚。佛向者讲闻能仁名悉不退转。必当逮成无上正真之道。愿圣默然勿宣是旨。是群萌党。闻便加精进。立于大道。佛报魔言。汝且安心。勿得怀懅。当令众生不立道意。存于人种。人人各安。使不动摇。不震于色痛想行识。佛当开导不离邪见非立正观。及六十二诸所疑惑。一切无动。不念过去当来今现在。非离害群生杀盗淫嫉妄言两舌恶口绮语及嫉恚疑。亦不劝人入于正道。亦不化人。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亦不教人。导奉四恩。惠施人爱利人。等利一切。救济合度。无所猗动。不想人种。无念父母兄弟妻子及与男女。释除亲友夙夜日月。一月半月。诸动之想。波旬且安。吾当劝人令除六度无极思想及大道意力无畏根力觉意八正之行佛法圣众及一切智道义之想。化诸群黎。于一切法使不动转。时魔欢喜。不自胜。即于其处。颜色窈窕面目光泽。华散佛上绕佛三匝。则偈说曰。
  平等觉世尊  吾心本欣踊
  正觉言无特  所造必如意
  于是魔波旬说此偈已即还天宫。与诸眷属五乐自娱。不复忧戚发大意者。世尊。说此降魔品时。三千大千刹土六种震动。阿难白佛今魔威德地大动乎。佛言。讲是降魔品时。六万四千人得不起法忍。阿难又问。宁有狐疑不了者。世尊曰。向者见此悉怀疑结。心各念言。余以闻之。此语何谓。何所归乎。不复相见。阿难白佛。惟愿世尊。速为众会现大光明决其疑网。所以如来为魔说之。波旬且安。吾化群黎使不住道。于是众生界。而不动摇。不发道意。无倚智慧。不舍邪见不处正观。于六十二疑。而不转移。亦无去来现在之想。非离杀盗贪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及嫉恚疑。令不施与戒忍精进一心智慧不顺父母兄弟妻子。无有昼夜一月半月。离是众想亦非动摇。令不奉六度无极。及无所畏。根力觉意佛法圣众。并一切智。使不转移。波旬且安。吾当开化一切众生。使不动义不立于行。唯然世尊所因讲斯速分别之。使此会者无余疑结心开意解。及于后世边地诸国。遭值圣明禀受经典。持讽诵读勿复犹豫。尔时世尊则说颂曰。
  圣道无所住  慧轨非有处
  说此大义时  人解及应造
  涂及一切人  无二不有处
  佛以是故说  今觉非有处
  莫能动众生  人种亦如之
  一切不有形  至竟无所获
  群黎类皆空  人界不可思
  彼则普无念  晓了一切慧
  众人不可动  假名曰身命
  四大而合成  此灭度空寂
  分别五阴空  自然不有动
  灭度不可获  设总而不移
  阴止无所震  晓了不吾我
  离形寂然空  究竟非有著
  身与五阴同  衰行亦如之
  无行以为行  诸阴犹虚空
  所谓寂定界  不起亦不生
  斯诸阴盖入  未能倾转者
  计己身吾我  其法莫摇者
  尚不获曷震  故佛说此言
  众生不侵欺  计本不可得
  逮之而无心  自然不可获
  所可云诸见  凡有六十二
  无自然如斯  犹如水中月
  其六十二见  譬之若如影
  离有形无我  自然不动震
  过去当来想  现在亦如之
  诸想无处所  譬之如野马
  是法空无念  计人不可得
  诸众生无处  则不可动摇
  其人喜杀生  由入大旷野
  立志于灭度  故不可动摇
  虽转于众生  彼则无所有
  计日不可得  则曰而不动
  说道有过去  未尝有生者
  佛以了故说  人而不可动
  假使杀生者  法施无思议
  以乃成道慧  彼则不可动
  所谓邪淫者  爱欲无可得
  以故分别说  彼则不可动
  其妄言之法  起者不有脱
  精进而独尊  彼则不可动
  两舌及恶口  谗言亦如是
  观一切诸诲  如幻如无形
  皆无有处所  不可有所倚
  诸阴譬如响  其念莫有者
  所谓不怀施  爱己计有身
  圣道以无处  彼则不可动
  分别于嗔恚  自然不生想
  彼若不可断  则谓不可摇
  晓了众邪见  奉修于正法
  超度诸有言  彼则不可动
  离劝助智慧  一切宝清净
  愍哀著色财  蠲舍众恶罪
  所见及奉戒  舍远于圣道
  智慧不兴此  莫求于正真
  异学怀邪心  斯外诸忍辱
  等求平等道  不倚于无为
  精进于三事  异道之明说
  是不归圣慧  此谓明智行
  多修于三昧  倚一切诸想
  非佛之所叹  亦不劝助彼
  爱欲之瑕痏  非明哲之称
  得不兴众想  佛慧不可量
  菩萨行勇猛  摄取众生类
  则为说此义  虽受无所动
  寂除众生想  则发菩萨意
  道意无所起  彼则不可动
  思父母兄弟  姊妹及男女
  一切犹如幻  彼则不可动
  一切是诸念  计之无所有
  群黎法悉空  彼则不可动
  其夙夜之想  一月十五日
  一切除想念  譬如野马水
  布施奉禁戒  忍辱精进想
  一切于此念  是诸想不动
  定意之智慧  菩萨之道力
  修于无所畏  释除诸妄念
  觉意及思道  免去圣轨慕
  明智未尝动  不为诸想惑
  佛法之所求  如此众圣想
  无有若干念  言行之所动
  佛慧无挂碍  道想之所依
  则为远佛道  佛圣非思议
  佛分明说化魔品时。十亿之众坏除疑网。成就大明。逮不起法忍。得法忍已。一切同心。说此偈言。
  弘道之尊圣  佛轨忽无思
  为吾等大师  道勖断狐疑
  具一切光明  使住佛明道
  其耀照十方  目睹亿千佛
  普见众庶元  于色无所著
  蒙世尊之恩  吾等法眼净
  尔时百亿人众各脱身衣以覆佛上。供养大圣。则叹斯言。令一切人逮闻此法。光明具足所愿必获。阿难白佛。其有闻是开化魔经受持讽诵。为得何福。佛言。其福大浩。阿难复问。何谓为浩。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则旦供养百佛。日中晡时。人定夜半。天晓肃肃。各各供养百佛世尊。一日一夜中合六百佛。一切所安随其所宜。如此比像具足千岁。其福多少。阿难言。福大多大多。天中天。不可为喻。佛言。假使是分别魔经受信不疑。德过于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佛说阿惟越致遮经卷上 下一页 佛说阿惟越致遮经卷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