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二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二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于姑臧译
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第二之二
佛复告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八光明。以是八明能坏诸闇净菩萨行。何等为八。一者念光。二者意光。三者行光。四者法光。五者智光。六者实光。七者神通光。八者无碍智光。念光有八种。一者不失过去善法。二者作未来善。三者。闻法不忘。四者思惟实义。五者不为六尘所坏。六者忆持如守门人遮止恶法。为真善法守善法城门。七者不为邪法之所诳惑。八者能大增长纯善之法。是名念光八种。意光亦有八种。一者义意非字意。二者智慧意非识意。三者法意非人意。四者实意非虚意。五者菩萨意非声闻意。六者上意非下意。七者佛意非退意。八者怜愍意非害意。是名意光八种。行光亦有八种。一者法行。二者一切行。三者众生行。四者众生心行。五者十二因缘行。六者广说行。七者行行。八者一切佛法行。是名行光八种。法光亦有八种。一者世法光。二者出世法光。三者无漏法光。四者无为法光。五者解脱法光。六者心解脱法光。七者毕竟解脱法光。八者破无明慧法光。是名法光八种。智光亦有八种。一者八正智光。二者须陀洹智光。三者斯陀含智光。四者阿那含智光。五者阿罗汉智光。六者辟支佛智光。七者菩萨智光。八者正觉智光。是名智光八种。实光亦有八种。一者正定行。二者得须陀洹果。三者斯陀含果。四者阿那含果。五者阿罗汉果。六者辟支佛果。七者菩萨。八者佛菩提。是名实光八种。神通光亦有八种。一者眼光。能见正色。二者耳光。能闻正声。三者念光。能念过去阿僧祇劫所有众生。四者性光。为观性净众生之心。五者虚空光。以大神通光。遍到十方无量世界。六者方便光。具无漏智故。七者功德庄严光。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八者智慧庄严光。为坏一切众生疑心故。是名神通光八种。无碍智光亦有八种。一者智光。二者意光。三者慧光。四者佛光。五者正见光。六者净众生心光。七者解脱光。八者毕竟光。是名八无碍智光。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修集于念心 不忘善恶业
乐闻赞诵经 修集不放逸
能调伏诸根 安住于寂静
增长于善法 修集于念光
能遮止恶法 犹善守门者
能守护法城 不令四魔入
不随逐音声 思惟真实义
亲近善知识 喜乐如法住
其意无边上 永断诸烦恼
邪法不能动 恶世不生谤
诚心念菩提 不说小乘心
常乐念上意 为众破下意
不畏魔烦恼 修集大慈悲
不念害众生 其得大智光
能坏诸疑心 解了甚深义
知真实方便 修四无碍智
乐观十二缘 众生之所因
知无作受者 能修大光法
能知诸佛法 行世出世行
能到十方土 了知人天业
修集无上智 说三归一乘
修集八正道 为坏三世法
于有漏无漏 如实而知之
能利益人天 令断有漏法
不谬为无为 真实而知之
寂静光无暗 不著有为相
知结入出缘 知众心性净
若有大乘定 即知如是法
乐住无漏流 了四沙门果
知菩提道行 故修无碍智
破邪修实光 入众无所畏
乐说真实义 为破生死法
眼耳净无障 能见闻色声
过去念不谬 亦了知他心
到十方无碍 知法如虚空
得无漏智慧 为调诸众生
具功德智慧 为利诸众生
于无量世中 求是二庄严
乐受持净戒 乐护于佛法
修集真实光 为于如法住
我说无量光 为令众生得
有信此经者 即得此诸光
尔时世尊复告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集大悲有十六事。何等十六。一者菩萨摩诃萨见诸众生贪著我见。以我见故增长诸见。常为生死之所系缚。是故菩萨为此众生修大悲心。悲因缘故宣说法化。为坏众生如是妄见。二者见诸众生心怀颠倒。常见无常无常见常。苦见于乐乐见于苦。净见不净不净见净。我见无我无我见我。是故菩萨为此众生修集悲心悲因缘故宣说法要。为坏众生如是四倒。三者见诸众生心怀憍慢。实无有物而生物想。实无有事而生事想。以是因缘起七种慢。以是慢故增长恶法。是故菩萨于此众生修集悲心。悲因缘故宣说法要。破坏众生如是憍慢。四者见诸众生五盖所覆。以覆盖故。心多生疑不解深义。是故菩萨于此众生修集悲心。悲因缘故宣说法要。为坏众生如是五盖。五者见诸众生沈六入海。眼取色相。耳取声相。鼻取香相。舌取味相。身取触相。意取法相。是名为沈。是故菩萨于此众生修集悲心。悲因缘故宣说正法。为拔众生如是沉没。六者见诸众生有七种慢。一者慢。二者大慢。三者慢慢。四者我慢。五者增上慢。六者下慢。七者邪慢。菩萨摩诃萨。于下慢者。自言胜汝。于慢慢者。自言最胜我色胜乃至识胜。于增上慢者。菩萨语言。汝实非圣。不应便起圣人之想。为邪慢者。宣说正见。是故菩萨于此众生修集悲心。悲因缘故宣说正法。为断众生如是憍慢。七者见诸众生离于圣道。乐行世道恶道。是故菩萨于此众生修集悲心。悲因缘故宣说正法。为断众生世道恶道。八者见诸众生造恶道行。属无明爱妻息所系不得自在。是故菩萨于此众生修集悲心。悲因缘故宣说正法。为断众生如是系缚。出离恶道。九者见诸众生亲近恶友远离善友。其心甘乐造作恶业。是故菩萨于此众生修集悲心。悲因缘故宣说正法。为断众生如是恶业。远离恶友亲近善友。十者见诸众生造作悭贪。于无明爱心无厌足为施智慧。是故菩萨于此众生修集悲心。悲因缘故宣说正法。为断众生如是悭贪无明及爱。施与智慧。十一者见诸众生我见断见。为施众生十二因缘真智慧故。菩萨于此而生悲心。悲因缘故宣说正法。为断众生我见断见。施与十二因缘智故。十二者见诸众生行无明闇。我见众生见命见士夫见。别异见邪见著见。菩萨为施智光明故。于此众生而生悲心。悲因缘故宣说正法。为断众生如是所见。十三者见诸众生乐于生死。于五聚阴而生亲想。是故菩萨于此众生修集悲心。悲因缘故宣说正法。为断众生如是三有。十四者见诸众生为魔所缚。是故菩萨于此众生修集悲心。悲因缘故宣说正法。为坏众生如是魔网。十五者见诸众生甘乐快乐。而不能知真实乐因。是故菩萨于此众生修集悲心。悲因缘故宣说正法。示诸众生真实乐因。十六者见诸众生求涅槃门不能知处。是故菩萨于此众生修集悲心。悲因缘故宣说正法。为此众生开涅槃门。善男子。菩萨修悲。悉因如是十六因缘。
善男子。一切众生有三十二不善之业。菩萨见已修集善业。为坏众生如是恶业。何等三十二。一者有诸众生无明睡眠。菩萨见已修集智慧。为悟众生如是睡眠。二者见诸众生下解下欲。菩萨见已修集上解上欲。为以大乘而教化之。三者有诸众生乐为非法。菩萨见已修集正法。为令众生于诸法中得大自在。四者有诸众生修集邪命。菩萨见已修于正命。为坏众生如是邪命。五者有诸众生入于邪林。菩萨见已修集正见。为令众生出邪林故。六者有诸众生乐为放逸。菩萨见已修不放逸。为令众生离放逸故。七者有诸众生乐为粗穬。菩萨见已修如法住。为坏众生如是粗穬。八者有诸众生悭贪吝惜。菩萨见已修一切施。为坏众生悭贪心故。九者有诸众生毁犯禁戒。菩萨见已修持净戒。为破众生毁禁心故。十者有诸众生心常嗔恨。菩萨见已修慈悲忍。为坏众生如是嗔恨。十一者有诸众生懒惰懈怠。菩萨见已修勤精进。为坏众生如是懈怠。十二者有诸众生其心狂乱。菩萨见已修集定心。为坏众生如是狂乱。十三者有诸众生邪智覆心。菩萨见已修集正智。为坏众生如是邪智。十四者有诸众生说义颠倒。菩萨见已思惟正义。为坏众生如是颠倒。十五者有诸众生乐造世行。菩萨见已修善方便。为坏众生乐世行故。十六者有诸众生系属烦恼。菩萨见已先自除断。为坏众生烦恼系缚。十七者有诸众生我见所缚。菩萨见已自除我见。为断众生如是我见。十八者有诸众生诸根不调。菩萨见已自调诸根。为调众生如是不调。十九者有诸众生。说言无作无有受者。菩萨见已宣说有作及有受者。为坏众生如是邪说。二十者有诸众生不知恩义。菩萨见已说知恩法。为坏众生如是不知恩义。二十一者有诸众生未得谓得。菩萨见已修集正法。为坏如是增上慢故。二十二者有诸众生恶口粗穬。菩萨见已修善。口语。为坏众生如是恶口。二十三者有诸众生贪无厌足。菩萨见已修集知足。为坏众生不知足故。二十四者有诸众生。不能恭敬父母师长。菩萨见已修不放逸。为令众生供养恭敬父母师长。二十五者有诸众生贫穷困苦。菩萨见已修集七财。为坏众生如是贫穷。二十六者有诸众生。常为四大毒蛇所病。菩萨见已修身念处。为令众生远离如是四大毒病。二十七者有诸众生行无明闇。菩萨见已修集智慧。为令众生然慧灯故。二十八者有诸众生乐三有狱。菩萨见已修出离道。为示众生知出离故。二十九者有诸众生常行左道。菩萨见已修集右道。为令众生舍左道故。三十者有诸众生贪著身命。菩萨见已于自身命修不贪著。为令众生舍贪著故。三十一者有诸众生。不能恭敬供养三宝。菩萨见已修集信心。为令众生信三宝故。三十二者有诸众生。实非世尊自谓世尊。菩萨见已修集六念。为令彼等知真实法故。善男子。是名众生三十二业。菩萨见已修治自业。成就具足一切善法坏诸恶业。劝诸众生令行善业。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无量业。何以故。众生烦恼有无量门。为闭众生烦恼门故。菩萨修集无量善业。善男子。如恒河沙等世界众生。悉住声闻辟支佛乘。欲比菩萨初发心业。百分千分不可为喻。何以故。二乘之人自为解脱观于烦恼。菩萨不尔。常为众生得解脱故观诸烦恼。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所作诸业。于诸凡夫二乘业中最为殊胜。何以故。众生之业性是颠倒。二乘之业有边际故。菩萨之业无边无量。是故菩萨胜于一切声闻缘觉。
尔时陀罗尼自在王菩萨闻是法已。心生欢喜踊跃无量。白佛言。世尊。甚奇甚特。快说如是不可思议。如来于此已说菩萨璎珞庄严。菩萨光明。菩萨大悲。菩萨善业。唯愿宣说。云何如来观诸众生起于大悲。云何名悲。悲有何行。有何相貌。何因缘起。云何名佛业。佛业有何行。有何相貌。有何因缘起。善哉世尊。一切知见。唯愿广说如来之业。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善男子。一切如来所有大悲不出不行。何以故。常不变故。无量劫中修集得故。是故大悲不行不转。不修不舍亦能为于一切众生。善男子。一切诸佛所有大悲。无量无边其心平等。从久远来。无量舌力不能宣说。善男子。如来世尊。未尝远离如是大悲。无上菩提及与大悲。如是二法等无差别。如来所得无上菩提无根无住。根名我见。住名四颠倒。如来世尊知根知住。是故菩提无根无住。一切众生皆悉无有无根无住。欲施众生无根无住起大悲心。如来于此欲令知故演说正法。善男子。夫菩提者清净寂静。云何为净。云何寂静。净名为内。寂静名外。内名眼空。空名无我。无有我所。何以故。性是一故。乃至意亦如是。何以故。性是一故知眼空已。不著于色不著色心。是名寂静。乃至意法亦复如是。一切众生不知菩提清净寂静。如来于此而起大悲。演说正法为令知故。善男子。一切众生心性本净。性本净者。烦恼诸结不能染著。犹若虚空不可沾污。心性空性等无有二。众生不知心性净故。为欲烦恼之所系缚。如来于此而起大悲。演说正法欲令知故。善男子。夫菩提者不取不舍。云何不取。如来不见一切诸法此岸彼岸。何以故。一切诸法离此彼故。如来世尊如实知之。是名不取。云何不舍。一切众生不知法界。如来教令了了知故。是名不舍。如来于此而起大悲。演说正法为令众生知是二法。善男子。夫菩提者无想无缘。云何无想。不见眼识乃至意识。不见色相乃至法相。于是法中不知不见故无取著。是名无缘。无想无缘是名圣行。云何圣行。所谓不行三界之行。善男子。如是不行名为圣行。一切圣人不行于行。众生不行如是圣行。如来于此而起大悲。演说正法欲令知故。善男子。夫菩提者非是三世。非三世者名为三等。过去意未来识现在贪。是名三分。以能了了知三分故。意识及贪无有住处。以是义故。不念过去不求未来不爱现在。若见三世悉平等者。是名正见。如来为令一切众生得如是等平等正见。而起大悲演说正法。善男子。夫菩提者。无身无为非眼识界。乃至非意识界。是名无身。不生不灭不尽不住无有三相。是为无为。善男子。一切法性是名无性。若无性者则无有二。是故菩提无身无为。一切众生不知菩提无身无为。如来为令了了知故。而起大悲演说正法。
善男子。夫菩提者。无有分别无有句义。云何分别。云何句义。无所住者名无分别。字不摄故名无句义。非有二故名无分别。不入法界名无句义。无动摇故名无分别。不变易故名无句义。不可说故名无句义。空故名无分别。无觉观故名无分别。无相故名无句义。不发故名无分别。无愿故名无句义。知众生界同于虚空。名无分别。无众生界名无句义。不生故名无分别。无宅故名无句义。不灭故名无分别。无为故名无句义。不行故名无分别。平等故名无句义。知平等故名无分别。寂静故名无句义。众生不知如是等义。如来为令了了知故。而起大悲演说正法。善男子。夫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何以故。身心如幻故。若能了知身心真实。是名菩提。为流布故名为菩提。而其性相实不可说。善男子。夫菩提者。不可说身不可说心。不可说法不可说非法。不可说有不可说无。不可说实不可说空。何以故。性不可说故。菩提者无有住处。不可宣说。犹如虚空。为真实知一切诸法。不可宣说。字中无法法中无字。为流布故。故可宣说。一切凡夫不知真实。是故如来于此众生而起大悲。演说正法为令知故。善男子。夫菩提者无取无缘。云何无取。云何无缘。知眼真实名为无取。知眼无境名为无缘。乃至知意真实名为无取。知意无境名为无缘。如来世尊以如是义。知于菩提无取著故名为无取。无屋宅故名为无缘。眼识不住于彼色中名无屋宅。乃至意识亦复如是。一切众生心无住处。如来世尊。如实而知心无住处。无住处者有四种。色受想行。于是四法心无所住。是名心无住处。是故名为一切诸法悉无住处。如来世尊如实知之。一切凡夫不能知故。如来于此而起大悲演说正法。善男子。夫菩提者名之为空。而菩提中无有空相。是故名空。一切法空菩提亦尔。如来世尊。真实能知如是之空。是故如来名为知空。诸佛名觉。一切诸法而不觉知。空中之空亦能了知。无上菩提空及菩提即是一如。空与菩提是一非二。离空菩提别有法者可得说二。以无二故名之为空。无名字故名之为空。无相貌故名之为空无威仪故名之为空。无修行故名之为空。无言说故名之为空。善男子。第一义者谓无诸法。云何说空。善男子。譬如虚空无言无说。无言无说故。故名虚空。无言说中无有言说是名为空。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名字法说为名字。如是名字亦无住处。若名无住处。名下之法亦复如是。如来真实知如是法不生不灭。以真知故名得解脱本无系缚。云何说言名得解脱。是故如来无缚无解。如是等法一切凡夫不能知见。如来于此而起大悲。演说正法为令知故。善男子。夫菩提者同于虚空。虚空之性不平不下菩提亦尔。若法无性不可说言有平有下。如来世尊。知一切法无平无下。乃至微尘不作平下。若法有性即如实智。如实智者。知一切法本无今有已有还无。出时灭时无所系属。从缘而出从缘而灭。以是义故名之为道。断是道故名为菩提。凡夫众生不知如是真实道故。如来于此而起大悲。宣说正法为令知故。善男子。夫菩提者名真实句。真实句者即是菩提色亦如是如是二句等无差别。受想行识地水火风。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亦复如是。名法流布。真实觉知如是阴入界法无有颠倒。不颠倒者。知过去法不生不灭。未来之法不生不灭。现在之法亦不生不灭。如是知已。名不颠倒名真实句。真实句者。如一法一切法亦如是如一切法一法亦如是。是真实句凡夫不知如来于此而起大悲。演说正法为令知故。
善男子。夫菩提者非内非外。云何为内。云何为外。非内者无所造作。非外者无所觉知。内者谓作外者谓相。菩提之体非作非相。是故名为非内非外。又非内者非身口意业。非外者非三业缘非内者无相解脱门。非外者空解脱门。如是等义凡夫不知。如来于此而起大悲。演说正法为令知故。善男子。夫菩提者无漏无取。云何无漏。云何无取。无漏者远离四流。四流者欲流有流无明流见流。无取者远离四取。四取者欲取有取见取戒取。而诸众生无明所覆行于四取。以渴爱故作我我所。如来了知我取根本。是故我净。我净故能净众生。我净者。则不觉知一切诸法。亦不思惟一切非法。不起无明。不起无明因缘故。不起十二因缘有。十二因缘有不起故则不生。不生故入决定聚。入决定聚者名为了义。了义者名第一义。第一义者名无众生。无众生义者名不可说。不可说义者即十二因缘义。十二因缘义者即是法义。法义者即是如来。以是义故我经中说。若有得见十二因缘则为见法。见法者为见如来。见如来者即无所见所见是邪。夫邪见者谓想数法。如来无想亦无想数。以是义故见如来者为无所见。若见如来无想无作无知无觉。是名真实见于如来。如来亦尔。觉知一切诸法平等。如法界无取。一切凡夫不能觉知。如来于此而起大悲。演说正法为令知故。善男子。夫菩提者。清净寂静先明无诤。云何为净。云何寂静。云何光明。云何无诤。不杂烦恼名之为净。空解脱门名之寂静。无相无愿名为光明。无生无灭名为无诤。又无生者名之为净。无灭者名为寂静。无取者名光明。不出者名无诤。性名为净。无诸烦恼名为寂静光明无诤。法界名净。真实之性名曰寂静光明无诤。虚空之性名之曰净。无分别法界。名曰寂静光明无诤。内外清净名之为净。于内外法不取不著。名为寂静光明无诤。真知五阴名之为净。真实知界名为寂静光明。远离诸入名为无诤。见过去尽名之为净。见未来不生名为寂静。见现在法住于法界无有动转。名光明无诤。清净寂静光明无诤。如是四法等入一界一法一句。如是三法即是涅槃。远烦恼故名之为净。毕竟净故名曰寂静。无闇冥故名曰光明。不可说故名为无诤。以是故言释迦如来默无所说。善男子。夫菩提者即是虚空。虚空者名之为法。如法众生亦尔。如众生福田亦尔。如福田涅槃亦尔。以是义故。一切诸法同于涅槃。如来能觉如是法界。是故名佛。修集具足清净寂静光明无诤。如是四句名之为佛。如来能知善方便故。初得菩提默然而住。无所宣说待梵王请。尔时尸弃梵王与六万八千诸梵天人来至我所。头面作礼合掌而言。唯愿如来。为诸众生转正法轮。而说偈曰。
如来法离净寂静 大光无碍无有诤
无字无声亦无说 真实觉知如法界
佛为众生无量劫 苦行受持世间戒
为悟无明睡众生 久行放逸迷实义
又此会中无量众 于无量佛积善根
能解甚深真实义 唯愿转于无上轮
此众已调一切魔 欲令开阐甘露门
如来号为真导师 示闇众生无上道
如来虽有大慈悲 怜愍众生如一子
我今劝请法应尔 愿转无上正法轮
如往三佛转法轮 唯愿如来亦复尔
毕竟导师无退转 示暗众生一真道
如雨润长诸草木 令诸众生除热渴
佛施法雨于众生 为得无上无异果
如来初生发誓言 我当救彼苦众生
众生渴仰甘露味 愿大施主施法雨
尔时世尊既受请已。往波罗奈鹿野林中仙人住处。转正法轮。如是法轮。诸天魔梵及余沙门。婆罗门等所不能转。尔时世尊说四谛时。憍陈如比丘得法眼净。其声遍闻三千大千世界。尔时世尊说优陀那。
甚深之义不可说 第一实义无声字
憍陈比丘于诸法 获得真实之知见
即是我往无量世 所得菩提今已得
如来转是正法轮时。无量众生悉得调伏。示现如是大悲神通。众生见已。阿僧祇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如来如是十六大悲。悉为众生而修起之。如来以是悲因缘故。为一一众生。于恒河沙劫大地狱中。受诸苦恼心不悔退。而其悲心亦无损减。以是义故如来大悲不可思议。善男子。声闻人悲犹如画皮。菩萨大悲犹如破肉。如来大悲破骨彻髓。声闻之悲赞佛所知。菩萨大悲劝他令行。如来大悲授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声闻悲心为慈因缘。菩萨大悲为调众生。如来大悲为毕竟度。声闻悲心因粗苦生。菩萨大悲因离苦生。如来大悲因断一切因缘而生。善男子。如来修集如是大悲。若为一人住经一劫百劫千劫万劫。至无量劫终不毕竟入于涅槃。善男子。如来大悲成就如是无量功德。善男子。乃往过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时世有佛号栴檀窟。界名大香劫名上香。尔时世尊于三百三十二万劫中。常以正法教诸声闻。时佛身上一一毛孔所出香气。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尔时此界无有臭秽名。所有草木山河之属悉栴檀香。众生身香亦复如是。一切无有身口意恶。诸佛弟子闻此香已即得四禅。尔时乃有一万诸佛。次第兴世皆同一号。号栴檀窟。是故彼劫名曰上香。尔时如来作佛事已欲入涅槃。观诸众生谁未调者我当调之。尔时如来以净天眼。见有一人在非有想非无想处。已于先佛种下上善根。定当因佛而得度脱。非因声闻得解脱也。寿过八万四千劫已。乃当下生来受五欲。当得闻于大乘经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安住不退。尔时世尊以大悲故起大方便。告诸比丘。我涅槃时到。作是言已即便入于不悔三昧。示诸众生令知涅槃。既知如来入涅槃已。令诸大众广设供养。正法住世满足六十八万四千岁。当尔之时佛诸弟子。乃至无有一人于正法所作邪法想。尔时世尊以定力故。八万四千劫隐密此身不令众见。过是劫已。彼人即下生于人中大长者家。经八十年彼佛即从三昧而起诣长者家。其家大小悉无见者。唯是童子独得见之。尔时世尊为令彼人于五欲中心生厌离。而为说法。彼人闻已。即得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来知已即为授记。善男子。汝于来世过七万二千阿僧祇百千劫。当得成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曰宝上。如是音声余无闻者。唯有一万二千诸天同得闻之。闻已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俱作是言。愿彼宝上成佛之时。我等当于是佛法中。咨受正法而为弟子。尔时如来知是事已复与授记。宝上如来成作佛时。汝等当作受法弟子。彼佛亦当授汝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时栴檀窟佛授彼记已。尔乃毕竟入于涅槃。一切诸天大设供养。善男子。如来具足如是大悲。非诸声闻缘觉所知。善男子。尔时彼佛不断佛种。若有众生供养三宝亦复如是。佛说如是大悲功德时。此会众中有三恒沙等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半会大众得成于忍。半中之半得具如是十六大悲。其余半半得佛法忍。尔时一切诸天世人闻法欢喜。同声赞叹。善哉善哉。甚奇甚特。快说如是大悲法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一
下一页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三
回顶部